当代媒介变化对中国审美文化的影响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当代演变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当代演变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当代演变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是我国悠久的文化遗产,它始终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古以来,中国人对美学有着深刻的认识和追求,传统美学思想深受各个时期不同领域人士的推崇与传承。

而在当代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也发生了一系列的演变。

首先,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传统美学思想在当代社会中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和推广。

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电视、电影、音乐等媒介渠道随时随地接触到美学思想,这不仅提高了人们的审美水平,同时也丰富了人们的文化内涵。

例如,网络上的手绘教程、化妆教程、美食教程等不断涌现,通过这些教程,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美学思想,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体验到传统美学思想的独特魅力。

其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当代人们对美学追求的层次和内涵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在传统美学思想中,一直将人类心灵追求的美与自然、艺术作为焦点。

但是,在当代社会中,人类生活的焦点已经转移到了社会、政治等更为丰富和复杂的领域中。

因此,当代人们对美学的追求早已不是简单的审美过程,更多体现在人们思想层面如何品味、如何欣赏、如何理解和如何传承。

例如,环保、公益等社会活动,它们对我们的某些人、事、物发生的影响,给予我们新的思想启发和感受,让我们领悟到了更高层次的美。

最后,随着时代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不断被新的美学思想所借鉴和吸收。

艺术不仅是美的表现,更是一种文化、一种思想,一种创意,同时也是人文和时代背景等因素所叠加。

在这种背景下,外来文化的交流和深入,为我们传统美学思想的演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当代美学思想不再局限于中华民族的原始文化,在全球文化交流中得到不同文化的融合与碰撞,从而衍生出多元化的美学思想。

总之,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当代演变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更新的过程。

与时俱进,掌握传统思想的精髓,并与新时代、新事物融合,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

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共鸣和碰撞下,让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在当代社会中继续延续和发扬光大。

大众传媒与当代审美文化特征

大众传媒与当代审美文化特征
的一个背 景。 但他可以与其他人分享音乐的内容, 由 于音乐的复制品数量巨大,其他人” “ 的数量 就更加惊人, 可以是认识的、 不认识的, 也可 以是想象中的、 或想象之外的。 由于复制。 同 样的信息最大限度地蔓延开来, 信息被无限 增殖。 面对数量惊人的信息与符号, 意义的 同一性和贫乏性使受众的精神和审美活动 越来越趋于惰性状态, 受众的审美激情大降 低了。 由于复制, 美和艺术的确定、 普遍的意 义丧失了, 一切都变得透明可见、 一览无遗, 美和艺术成了复制后死去意义的代码。 除了机械复制和“ 表述现实”视听艺术 , 的兴盛也是当今大众传媒的一个显著特征。 这种特征直接影响到受众的审美观念。 对于 身处2 1世纪的大多数人来说 , 尤其是青少 年, 影像和图片几乎构筑了他们接触到媒介 的半壁江山, 并且这半壁江山所起到的作用 远不止一半而已。 首先, 以电影、 电视为代表 的视听媒介主要是影像和图片;其次, 报刊杂 志的各个版面也被越来越多的彩色、 黑白和 漫画所占据。 即使是电子媒介和印刷媒介上 的文字和语言也越来越形象化、 通俗化 , 越 来越“ (听)了然” 一目 。 如果我们听到青少年抱怨一本缺乏图 片的 读书》 《 杂志或古典名著无法读下去的 时候, 我们不应感到奇怪 , 因为图像比文字 要“ 可亲” 得多。 相对于文字来说 , 图像是一 种表现性的“ 直接意指符号”而前者则是一 , 种非表现性的“ 间接意指符号”图像对于绝 。 大多数人来说都是能够接受的, 而文字则受 到语言、 文化、 受教育程度等诸多因素的限 制。 在文字与图像之间更偏向于图像可以说 是人的一种本能。 尽管并非所有的人在所有 的情况下都按本能行事, 但这种本能在日常 生活中的优势是勿庸置疑的。 人们选择了图 像或者是更为形象化的文字, 就必然受到这 种媒介内容和形式的影响, 并在不知不觉中 塑着自身的审美观念。 与文字相比, 图像在 接受时更为容易。 它无需经过大脑的深层转 换;也无需有良好的文化功底, 而这些都是接 受文字时所必需的。 选择图像而放弃文字 , 意味着放弃了阅读文字的能力, 如果不用放 弃这个词的话, 那至少也是伤害。 当前, 视觉形象的传播手段使人们读写 能力的下降成为各个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从文字作品中取得审美愉悦的方式 已大为缩减。 在大众传媒那里 , 文字作品中 抽象和深度的模式被消解为直接的视听刺 激和通俗易懂的形式。 人们更习惯于从大众 传媒那里获得更为直接的视沉刺激和更为 浅显的内容, 而不是通过思考来追问本质,

当代媒介文化的后现代性分析

当代媒介文化的后现代性分析

当代媒介文化的后现代性分析摘要:本文对当代媒介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后现代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媒介文化与当代审美观念转变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媒介文化后现代性审美观念媒介文化是近年文化研究中的一个热点。

它不仅突破了传统文化的范畴,涉及到了包括文学艺术、价值体系、制度建设在内的诸多边界,甚至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并且,媒介文化的话语也从公共领域转向私人领域、从精英阶层转向普通大众、从社会政治经济转向日常生活、从严肃价值观念的推广和道德的教化转向审美体验甚至功能的快感。

可以说,媒体文化已成为当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形塑着人类当下的生存境遇,改变着人类的生存状态和文化形态。

面对纷繁复杂的媒介文化,高调追捧者有之,怀疑批判者有之,但一味的追捧和批判并无益于我们正确地认识媒介文化。

本文拟对当代媒介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后现代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媒介文化与当代审美观念转变之间的关系。

一、理解媒介文化对媒介文化的关注。

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的法兰克福学派(the frankfurt sch001)。

该学派诸多成员,如本雅明(walter benjamin)、阿多诺(theodor w.adorno)、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等人,对所谓“文化工业”的批判就已经包括了大众媒介这一维度。

后来,伯明翰学派(thebirminghamschool)的先驱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又进一步拓宽了对大众媒介研究的视域;“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enter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第二届主任霍尔(stuart hall)的论文《编码,解码》更是成为大众媒介研究的经典之作。

虽然上述对大众媒介的关注产生的时间比较早,但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媒介文化却直到晚近才出现。

在西方研究界(主要是英语研究界),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媒介文化为研究对象的专著才不断问世,媒介文化逐渐成为显学。

艺术媒介的作用

艺术媒介的作用

艺术媒介的作用艺术媒介在当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一种表达和交流的方式。

无论是绘画、音乐、电影还是文学,艺术的力量都能够触动人们的心灵,激发情感和思考。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艺术媒介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艺术媒介有助于个体的情感表达和审美体验。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内心感受和思想的抒发,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他们能够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转化为作品,与观众进行心灵的沟通。

例如,一幅画作可以通过色彩、线条和构图传达出画家内心的情感和观点,观者在欣赏作品时也会产生共鸣和感动。

音乐同样如此,它能够通过旋律、节奏和歌词表达出作曲家的情感和思想,使听众在音乐中找到共鸣和情感寄托。

艺术媒介在社会中起到了批判和反思的作用。

艺术家常常通过他们的作品来探讨社会、政治和人性等问题,这些作品能够引起观众的思考和讨论。

例如,电影《辛德勒的名单》通过展现二战时期犹太人的苦难和辛勤的救援行动,揭示了人性中的善恶之间的较量。

这样的作品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激发社会的关注和思考,并有可能带来社会的改变。

艺术媒介还能够促进文化交流和跨文化理解。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艺术作品反映了各自的文化、历史和价值观,通过欣赏和研究这些作品,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理解其他文化。

例如,中国的传统绘画以其独特的笔墨和意境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观众和学者,他们通过欣赏和研究中国绘画,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国的艺术和文化。

艺术媒介对社会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审美和文化层面,它还可以成为社会变革和进步的力量。

艺术家通过他们的作品能够传递信息和呼吁社会的关注,引起人们对社会问题的重视和思考。

例如,一些电影和纪录片关注环境污染、人权问题和性别平等等社会议题,通过真实的故事和形象,引起观众的共鸣和行动。

艺术媒介在个体和社会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一种表达和交流的方式,能够触动人们的情感和思考。

通过艺术媒介,个体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社会能够进行批判和反思,文化能够交流和理解,社会问题能够得到关注和改变。

数字媒体艺术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影响

数字媒体艺术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影响

数字媒体艺术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影响作者:梁亮来源:《美与时代·上》2021年第11期摘要:近几年来,文化自信一直都是社会的热点话题。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传统文化借助新科技、新技术能够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的视野当中,数字媒体艺术在传统文化创新方面功不可没。

在未来,传统艺术在数字媒体技术的大力协助下,会让我国传统文化的呈现更为丰富,让更多的人去感受优秀文化的魅力,让经典永为流传。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传统文化;传承一、数字媒体艺术的传统概念和特征数字媒体艺术是借助当代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图像处理技术,以及交互设计并将传统艺术、造型艺术等很好地呈现出来的跨学科研究。

它打破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用全新的感官体验去呈现。

现在,更多的传统艺术都会借助数字媒体艺术来完成文化创新,受众群体也逐渐加大,文化传承也将以更迅猛的速度发展起来。

数字媒体艺术的特征表现为形式多样化、创作高效化、语言数字化等。

数字化最本质的特点是开放、兼容、共享。

数字媒体艺术融合了各种科学元素与艺术元素,派生出了数字媒体艺术这一艺术新形式,为我们展示了当代艺术丰富的风格样式。

二、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表现(一)传统文化认知中华民族走过了五千年风雨,形成了自己的传统文化体系,无论是哲学思想,思维方式,渗透到中华儿女生活中。

五十六个民族的思想文化和观念发展及演化历史是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形成的关键。

其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

中华传统文化以儒家、佛家、道家三家之学为支柱,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數,再后来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

优秀传统文化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的生活,永为传唱经久不衰的艺术。

优秀的传统文化体现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媒介变迁与现当代文学之间的关系

媒介变迁与现当代文学之间的关系

摘要:媒介作为外部生存背景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渗透和影响是不能回避的,现代文学的自身塑造和构建首先即是从报章开始。

媒介既是物质的,也是文化的、精神的,在作为载体和中介之外,有其主体性,传递讯息的同时也在努力塑造并呈现自身形象。

由此,它的形态及变迁关涉到文学的生产、传播与接受之调整变通。

报章、广播、影视及网络等大众传媒的相继兴起,于文学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语境和共生现象,在媒介的冲击和推力下,需要对文学的存在加以深度思考。

关键词:媒介;形态;现当代文学;关系1.“大众传媒在建构国民意识、制造时尚、影响思想潮流的同时,也在建造我们的‘现代文学’”[1]103,媒介作为外部生存背景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渗透和影响是不能回避的,现代文学的自身塑造和构建首先即是从报章开始,“自报章兴,吾国之文体,为之一变……”。

媒介既是物质的,也是文化的、精神的,“现代传媒(媒介)具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的文化形态”[2]73,在作为载体和中介之外,本身就带有信息,有其主体性,传递讯息的同时也在努力塑造并呈现自身形象,由此,它的形态及其变迁关涉到文学的生产、传播与接受之调整变通。

2.报章、广播、影视以及当下最具关注度的“数字化”新媒介———网络等大众传媒的相继兴起,于文学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语境和共生现象,构成了现当代文学存在的“场”。

媒介以其特有的强大冲击和推力促使着文学观念、内容、形式及文学生产/传播方式、作家身份和读者/受众心态等的改变,因此,对现当代文学的存在状态(整体风貌与未来走向等)需要加以关注和探讨。

一、报章印刷与新文学构建1.1晚清与“五四”前后,民族先觉者们为寻求社会变革而触动文化并带来文化机制的变化,文学革命成为新文化运动最坚实有力的组成部分,并促成新文学与中国文学传统的断裂。

在网络和广播、影视缺席的时代,报刊杂志处在最前沿,是文学作品传播的重要媒介形式,它们催生、哺育了新文学,并在一定程度与意义上决定了新文学后来的发展/走向。

当代文化现象与审美观

当代文化现象与审美观

当代文化现象与审美观当代社会的发展不仅带来了科技的进步,也产生了许多文化现象。

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审美观。

审美观是指人们对美的认知和评价标准。

在当代社会中,文化现象对审美观的塑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流行文化、媒体影响和社交网络三个方面,探讨当代文化现象对审美观的影响。

一、流行文化流行文化是指在某个时期内在大众中广泛传播和流行的一种文化形态。

它能够反映社会热点和潮流,塑造人们的审美观。

当代流行文化呈现出多样性和快速更新的特点,例如电影、音乐、时尚等。

这些流行元素的迅速传播,影响了人们对美的认知和追求。

比如,好莱坞电影的制作水平以及制作出的美丽画面,吸引了大量观众并给他们带来了全新的审美体验。

二、媒体影响在当代社会,媒体的普及和发展速度极快,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介,不断向大众传递信息。

这些媒体对于当代文化现象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媒体所展示的美丽形象、时尚潮流以及广告营销策略,不仅影响着观众的审美观,还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公众的审美追求。

媒体在呈现美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推动着人们对美的定义。

三、社交网络社交网络在当代社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交流信息和展示自己的平台。

在社交网络中,人们可以随时分享自己的观点、喜好和经历,这种对个人生活的展示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他人的审美观。

通过社交网络的信息传递,新的审美标准得到了推广和传播,产生了一种“时尚风向标”的效应。

人们的审美判断逐渐被社交网络中的流行元素所影响,审美观也因此发生了改变。

综上所述,当代文化现象对审美观有着深远的影响。

流行文化、媒体影响和社交网络作为当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传递信息和展示美的形象,不断塑造和引导人们的审美观。

然而,我们也要意识到审美观不同于人们的个体感受,应该保持客观、多元的审美视角,不盲目崇拜某种审美标准,而是要根据自身的兴趣和价值观进行选择和评价。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在当代文化中积极参与、独立思考,并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观。

浅谈媒介发展对艺术作品的影响

浅谈媒介发展对艺术作品的影响

浅谈媒介发展对艺术作品的影响学科:传播学摘要:当今媒介手段不断交替发展,艺术的承载方式也日新月异。

在其影响下,艺术形式也不断的发生变革。

本文从媒介发展的角度出发,梳理了不同时代下艺术作品的不同特点与艺术创作的虚实关系。

关键词:媒介、艺术创作、虚实一、引言媒介作为人类生存与文明标志的重要存在因素,其发展与变化会对它所在的时代带来巨大的影响和独特社会意义。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媒介总是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推成出新。

媒介发展经历了“书写媒介—印刷媒介—广播媒介—影视媒介—互动媒介”等许多发展历程。

其影响范围广泛,涉及到人类文明的各个层面。

而艺术作品作为人类文明最直接的反应产物之一,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媒介发展的影响,同时也令艺术作品反映出不同时代的媒介特点,本文将重点探讨在媒介技术更迭趋势下艺术的发展特点以及艺术作品创作中的虚实关系。

二、媒介同艺术的基本关系有关媒介与艺术研究,最早要追溯到加拿大社会学家赫伯特·马歇尔·麦克卢汉的经典著作《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

作者在本书中提出了核心思想---- “媒介即讯息”,其理论强调媒介的积极作用,认为媒介不仅是一种运输内容、传递信息的工具,更具有主动性,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与世界的关系。

但当时麦克卢汉对其关系的研究只是停留在较为表面的程度,比如媒介对于摄影、电影等艺术形式的影响,并没有专门针对媒介与艺术的关系进行论述。

后期德国学者瓦尔特·本雅明在著作《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主要论述了技术工业时代给传统艺术带来的深刻变革。

其观点更为全面,既有对新技术带来变化的乐观,也有对新技术对于传统艺术所造成的破坏性的担忧。

事实上,每一种新媒介的出现都会引发艺术的变革,媒介既是艺术的形式也是艺术的内容;媒介改变艺术的创作、传播及接受过程,进而改变了艺术的媒介呈现方式,而艺术的媒介呈现方式又改变了艺术的本体性存在,使其获得独特的传播魅力。

一种新媒介的出现,能够丰富艺术得以呈现的形式,其产生甚至可能意味着一种新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形态的诞生。

《2024年全媒体视野下的受众审美心理研究》范文

《2024年全媒体视野下的受众审美心理研究》范文

《全媒体视野下的受众审美心理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媒体时代的来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与交织使得受众审美心理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

在多元化的媒介环境下,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阅读习惯和审美取向均发生了深刻变化。

本文旨在从全媒体视野出发,深入探讨受众审美心理的变迁及其影响,以期为媒体内容创作与传播提供理论支撑。

二、全媒体环境下的受众审美心理变迁(一)信息获取方式的多样化在全媒体时代,受众的信息获取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除了传统的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介外,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也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这种多样化的信息获取方式使得受众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各类信息,同时也对受众的审美心理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阅读习惯的改变随着新媒体的普及,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相较于传统的长篇大论,受众更倾向于阅读简短、精炼的内容。

此外,视觉元素在信息传递中的比重逐渐增加,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内容成为了吸引受众的重要因素。

(三)审美取向的多元化在全媒体时代,受众的审美取向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文化背景的受众有着不同的审美需求和偏好。

这就要求媒体内容创作应充分考虑受众的审美差异,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三、影响受众审美心理的因素分析(一)文化背景文化背景是影响受众审美心理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有着不同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

因此,在创作媒体内容时,应充分考虑目标受众的文化背景,以更好地满足其审美需求。

(二)社会心理社会心理也是影响受众审美心理的重要因素。

社会舆论、流行趋势等社会心理因素会对受众的审美取向产生直接影响。

因此,媒体内容创作应关注社会心理的变化,以把握受众的审美动态。

(三)个人经历与性格个人经历与性格也是影响受众审美心理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点,这导致他们对媒体内容的审美需求和偏好存在差异。

因此,在创作媒体内容时,应关注目标受众的个人经历与性格特点,以制定针对性的内容策略。

中国学者论媒介更新与审美嬗变

中国学者论媒介更新与审美嬗变
广 播 电 台” , 电 台仍 然是 外 国人 办 的 ( 时 美 )此 此 国 已经有 电台 2 0家 ) 中 国属 于 自己的电 台直 0 ,
2 0世 纪 9 0年代 以来 , 随着 综 合 国力 上 升 . 中 国媒 介 的社 会 运作 水平 取得 了巨 大进 展 , 已经赶 上 或基本 赶上 ( 甚至 超越 ) 欧美 的媒 介水 平 。比如
“ 课 程 的教 材 建 设 研 究 与 实 践 ” 河 南省 教 育 科 学 “ 一 五 ” 新 、 十 规划 课 题 “ 代 传 媒 语 境 下 的学 校 美 育 研 究 ” 现
作 者 简 介 : 勇 (9 6 )男 , 学 博 士 , 南 大 学 传 媒 研 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研 究员 , 南 大 学 新 闻与 传 播 学 院 副 教 授 , 要 从 事 媒 介 文 化 和 后 现 代 李 17一 , 文 河 河 主
到 12 9 7年 才 由北洋 政 府建 立 , 北 京 广播 无 线 即“
中国 的电视. 、 电话 、 机 、 手 网络 等媒 介用 户 数量 目
+ 金项 目: 家社科基金项 目“ 基 国 从新 媒 介 到 新 ‘ ’ ” 河 南 省 高 等 教 育 教 学 改 革 研 究 省 级 立 项 喷 目“ 于 开 设 ” 介 文 化 与 社 会 美 学 、 关 媒
比较而 言 , 中国 的媒 介 运 作水 平 在 很长 一 段
较 而言 中国 电视 业 比西方要 晚近 4 0年 ) 在 1 8 。 93
历史 中都要 落 后 于欧美 发 达 国家 。 以广播 为 例 ,
早在 1 9 8 0年 , 国就 出现 了广播 的雏 形 “ 法 金属 屑
之前 , 播一 直 雄踞 中国各 大媒 体 首位 。当我 们 广

媒体对的影响

媒体对的影响

媒体对的影响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媒体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人们的生活、思想和行为方式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媒体对个人、社会及文化的影响。

媒体对个人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

首先,媒体传递信息的速度和广度远超过个人的感知能力。

各类媒体平台如电视、报纸、网络和社交媒体,迅速将大量信息推送至个人手中。

个人通过媒体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新闻、娱乐和社交内容,拓宽了思维视野。

另一方面,媒体对于塑造个人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媒体不仅影响着个人的审美观念和时尚追求,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个人社会行为的规范。

例如,在电视剧中大量展示的“成功人士”的形象,对于个人价值观和追求有着重要的塑造作用。

其次,媒体对社会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特别是在政治与社会问题上,媒体起到了舆论制造和引导的作用。

例如,媒体通过报道和评论引导公众对于政治候选人和政策的态度。

媒体能够给予关注度更高的话题更多的曝光机会,从而影响公众的注意和关注焦点。

媒体也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公众对于社会问题的认知与解读。

通过报道,媒体能够将社会现象带入公众视野,并引导公众对于社会问题的看法与态度。

这种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社会的舆论环境。

此外,媒体对于文化的塑造也是不容忽视的。

媒体既是文化的传播者,又是文化的塑造者。

通过电视、电影和音乐等媒介形式,媒体将不同的文化元素传递给大众。

这种传播的方式不仅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也加深了人们对于各种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了解。

媒体还通过独特的方式塑造着当代文化,影响着年轻一代的审美标准和文化认同感。

然而,媒体对于个人、社会及文化的影响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媒体的信息传递往往存在着选择性偏见。

媒体在报道和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可能会忽略或放大一些信息,从而影响公众对于事件的真实了解和取舍。

其次,媒体对于个人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塑造力量可能会带来消极的影响。

例如,某些媒体平台过度强调物质主义和虚荣心,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个人过度消费和盲目追求。

媒体奇观与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播——以妈祖文化为例

媒体奇观与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播——以妈祖文化为例

XINWEN AIHAOZHE(2021-6)媒体奇观与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播----以妈祖文化为例□吉峰潘祥辉【摘要】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时代课题。

媒介技术的发展固然给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展示平台,但娱乐至上的媒体文化,也使传统文化的传播在内容上变得平面和浅薄,媒体奇观效应表现得非常明显。

现将妈祖文化作为个案研究,以媒体奇观理论为视角,揭示传统文化在当代所遇到的传播困境,并就如何突破这种传播困境提出建议。

在当代社会,只有保留传统文化形而上的美感,摒弃形而下的奇观再现,以人为本,守正创新,通过叙事重构的方式,改善传统文化传播的程式化,才能为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开拓出一条新路径。

【关键词】媒体奇观;传统文化;妈祖文化;华夏传播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巨大的精神宝库,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冶1,]然而,不容忽视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当下中国却面临着巨大的困境。

媒介技术的发展,固然给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呈现和展示平台,但娱乐至上的媒体文化也使传统文化变得平面和浅薄,媒体奇观效应正在形成和加强。

媒体奇观效应突出地表现在妈祖文化的当代传播实践之中。

妈祖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民间信仰为基础,从妈祖的生平事迹、民间传说中提炼出来的情感、道德、行为的一种集中体现,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典型的正能量。

作为我国最大的民间信仰之一,妈祖文化历经千年而不衰,其影响力从福建湄洲屿逐渐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

“现在世界上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坐落着上万座妈祖宫庙,信众达三亿之多”O□从宋代至今,妈祖精神不仅被海内外众多信众所尊崇,还被历代官方所认可。

2009年,妈祖文化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还被列入了国家“十三五规划”。

不过,和其他许多的文化遗产类似,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妈祖文化的当代传播也遭遇了现实困境。

大众传媒与当代审美文化

大众传媒与当代审美文化

大众传媒与当代审美文化关系之嬗变摘要:在传播领域内,传媒的每一次革新都会带动新一轮当代审美文化的潮动。

本文中的“大众传媒”主要指电影、电视和互联网。

电影、电视和互联网在二十世纪的不同阶段承担起传播信息的重要角色,它们对当代审美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揭示这一过程当中,现代大众传媒在不同层面上表现出的特点,对于我们理解二十一世纪的当代审美文化的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大众传媒当代审美文化嬗变人类自从进入到二十世纪以后,就已经不能够漠视这样一种社会现象的存在:现代大众传播媒介具有着巨大的威力,它的触角伸向了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当代审美文化是当代文化中最活跃、最有影响力且生命力极其旺盛的一个方面,它与大众传媒之间似乎具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

当代审美文化以大众传媒为载体,利用现代传播技术手段向为数众多、各不相同且又分布广泛的受众传播信息。

一、作为传媒的影、视、网与话语权力关系之嬗变电影、电视、互联网作为现代传媒的产生和发展是层层推进的,每一次新媒介都是对旧有媒介种种功能的整合。

电影的诞生,其依托的基本原理是光影技术的运用,它把幻灯机、照相术的“视”和收音机的“听”整合为一体。

电视的发明运用了光电显像的原理,它的出现得力于电影声像艺术与广播效能的功能整合,集声、光、电于一身。

电视既具有了电影画面传递信息的直观可感性,形象、声音、色彩俱全,又具有了无线电广播传播的迅捷性(每秒30万公里)。

电视利用磁带录像带来的便利,克服了电影拷贝摄影的技术难度;电影虽然可以保持画面相当的逼真性,却无法做到即时和同步,而电视能够容逼真与即时于一身。

在信息的传播技术上,电视比电影更能够做到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从而使信息的传播瞬息万变。

今天的计算机和互联网将电视的“视听”与电话的“交互”功能整合到一起,升级为功能更强大的超级传播系统。

由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数字化特征,由此造成的数字整合将实现对现有媒介的功能的整合,是对众家之长的兼收并蓄以及对传播技术和传播理念的突破,在此基础上生成综合性的、功能得到提高的更加完善的新媒介,而不是绝对地由新媒介替代旧媒介。

简述文学传播媒介的演进及其美学意义。

简述文学传播媒介的演进及其美学意义。

简述文学传播媒介的演进及其美学意义。

文学传播媒介的演进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的媒介形式被用于传播文学作品。

从传统的口头传统到纸质图书的出现,再到电影、电视和互联网的兴起,媒介的演进不断影响着人们获取和交流文学的方式。

这种演进对于文学的发展和美学意义具有重要影响。

以下是几个关键的媒介演进和其美学意义的介绍:1.口头传统和口述文学:在文字书写发展之前,文学通过口头传统和口述方式传播。

这种传统强调声音、节奏和表演,通过口头叙述和表演来传递故事和文化。

它强调了语言的美感、韵律和表达方式。

2.纸质图书:纸质图书的问世对文学的传播起到革命性的作用。

它使得作品可以被保存、传播和广泛阅览。

纸质图书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文学创作和阅读的发展,扩大了读者的范围,使文学作品可以被更多人接触和欣赏。

3.影视媒体:随着电影和电视的出现,文学作品可以通过视觉和声音的方式来呈现。

影视媒体的特点在于可以利用图像、音效和表演来加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沉浸感。

它们带来了新的艺术体验和审美感受,丰富了文学作品的表达方式。

4.互联网和数字媒体:互联网和数字媒体的兴起带来了文学传播形式的革新。

电子书、网上文学平台和社交媒体等让文学更加便捷地传播和获取。

它们提供了更多的交互性和参与度,使得作品可以与读者进行更直接的互动和分享。

这些媒介的演进对于文学的美学意义具有重要影响:•丰富的表现方式:不同的媒介形式带来了不同的表现方式和艺术体验,扩展了文学作品的表达范围和创作可能性。

•互动和共享:新媒介使得作品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和共享变得更加便捷和广泛。

读者可以更方便地参与到文学创作和讨论中,从而丰富了文学的社交和共享性。

•多元的审美体验:不同媒介的美学特点带来了多元的审美体验和感受方式。

读者可以通过不同媒介形式来体验文学作品,从而开拓了审美感受的广度和深度。

•文化多样性的推广:新媒介促进了文学作品的跨文化和跨地域传播,使得不同文化和地区的作品更容易被全球范围的读者发现和了解。

当今审美文化转型背景下的“图文之争”

当今审美文化转型背景下的“图文之争”

当今审美文化转型背景下的“图文之争”【摘要】当今社会中,一部分审美文化开始向消费文化转型,由电子媒介和数字媒介合力打造的图像文化开始不甘于配角地位,与文本发起挑战。

笔者认为,“图文之争”虽然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冲突异常尖锐,实则却是走向统一,图和文和谐相生,读者得以雅俗共赏,使图和文真正统一于当今审美文化的建构之中。

【关键词】审美文化转型图文之争读者立场何谓“审美文化”?审美文化是人类在现实文化的基础上,以感性和理性直接统一的生命形态,以超越性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享受为特征而进行的一切文化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当代审美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其“新”就在于它逐渐摒弃了以往偏重理性的表达,而开始呈现出由理性向感性的历史性转化。

同时,随着审美文化的转型以及数字传媒的进军导致了一个“读图时代”的到来。

正如费瑟斯通指出:“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被消解了,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层次分明的差异消弥了。

”电子媒介的扩张,影像密度的加大,把我们推向了一个全新的后现代社会。

身处这样的时代,文学的处境,尤其是纸质文本的处境必然是极其尴尬的。

面对这样的尴尬,面对影像图片的大面积入侵,文学该何去何从?一“图像文化”异军突起:图像增殖与纸质文字文本的危机“图像文化”并非当代独有的文化现象。

“图像”所涉及的内容不仅指视像、影像,也指代一切绘制、摄制或印制的形象。

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图像文化”实则古已有之。

在人类童年时期,遍布于世界各地的岩画即是形象模仿、想象联想和信仰观念等多种感受与表现能力的综合。

但这里的“图像”可以被认为是文字之前的文字,也可以认为随后产生的文字是由这些图像演变而来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图”和“文”本是一家。

在人类文化的漫长发展过程中,文字逐渐超越了图像成为人类文化和思想的主要载体,“图像”则甘当配角,但不可否认的是,“图像”在表达和传播文化中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我国西汉时期,被称为“电影始祖”的皮影戏在民间产生,这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动像画艺术。

浅谈现代媒介技术对传统审美意象的冲击表现

浅谈现代媒介技术对传统审美意象的冲击表现
霉| t『 j卞 L

浅谈现代媒介技术对传统审奠意象的冲击表现
【 摘要 】现 代社会 的审 美范式 不同 于传统社会 ,从 “ 读”到 “ 看”的转 型。 离 不开现代媒介技 术的助推 。对于传统 审美意 象而言 ,媒介技 术的冲击使 得 大众 越来越倾 向大众文化 , “ 图时代 ”的到来 ,标 志传 统文学的语 言 中心的 审美 读
方 面 , 他 们 也 开 始 迎 合 市 场 的 这 种
需求 , 而满足 自己各种欲望需求 , 从 当艺 术 也避 免 不 了媚 俗 的 时候 ,就 是 后 现 代社 会 艺 术 的悲 剧 ,这是 值 得我们 深思的问题 。
lJ 3 审美距离 的消失 媒介 作 为 人 类社 会 发 展和 信 息 传播 的工具 ,随着 社会演变的步伐 , 媒介 经 历 了从 简 单到 复 杂、 形式 单 到 错 综 交叉 的 变化 。从 历 时 的角 度 看 ,我们 可 以将媒 介 的 演 变过 程 大致 分 为三 个 阶段 ,即 口头语 言 阶 段 ,纸质文字阶段 ,电子媒介阶段。 每 一 个 阶段 ,媒 介都 有 其 特定 的有
d i1 .9 9j s .0 2 6 1 .0 21 .4 o : 03 6 /.s 10 — 9 62 1 .90 3 in
审 美 活动 从 最 初 的形 象审 美 到 使得 很 多 习惯 传 统 意 象 的人 ,在面 视 像 ,再 到 拟 像 ,这 一切 都 是 社 会 对 新 的仿 像 ,感 到 不适 应 ,甚 至 会 进步 的结果和 劳动 技术 的进化革 新。 有 焦虑 紧张 不 安 的感 觉。 “ 观 形 每 一个 时代 都 有 其特 有 的代 表和 缩 纵 象 的发 展 史 ,可 以大 致 分为 几 个 阶 影 , 原 始 社 会 以 形 象 为 主 , 而 后 来 段 :画像 阶段 、影 像 阶 段、特 技 影 是 以视 像 为 主 ,到 今 天就 是 拟像 的 像 阶段 、数字 拟像 阶段。 ”… 在消 舞 台。 以 中 国文 化 为例 , 中国 的传 费主 义 与 后现 代 主 义 的思 考 中 ,避 统 文化 是 以 意象 为 主 ,国人 也 以 有 免 不 了要思 考 媒 介技 术对 如 今 审 美 “ 意境 ” 为艺 术 的最 高 境 界。 意 象 的影 响 ,因为 不 止 审美 客体 ,审 美 具 有很 大 的主 观 性 ,并 非客 观 存在 主体 也 在 发 生 巨大 变化。 数 字 媒介 的 物体 ,它 是 审美 主体 与审 美客 体 的世 界 是 一 个高 度 仿真 的世 界 ,在 互相 作 用 之后 的产 物。体 现 在 两 个 其 中 ,不止 有 现 实生 活 的缩 影 ,更 方 面 : “ 方面 ,意 象 是 一种 主 体 一 有人 类 对 未来 的大胆 想象 ,它将 现 的 “ ” 对象的 “ 的交融的产物: 情 和 景” 实 与虚 幻 没 有痕 迹 的揉 合 ,现代 数 另 一 方面 ,它又 体 现 出超 越 纯 粹 物 字媒 介 技 术对传 统 审 美 的影 Ⅱ 和 冲 象 自身的追求 “ ”或 “ 向 道 气韵”特征 , 击表 现在 以下几个 方面 : 体 现 出一种 超 越具 体 形似 和 物质 特 ( 从形象到拟像 的转变 1) 征 的内在 精神 追 求。”【】 3 现代媒 介 传 统 的审 美 主要 是 一 种 象征 性 技术 的 发展 ,让 文 化 从传 统 的视 像 形 式 上 的 审 美,是 对载 体 和衍 伸 意 转换 成 一种 拟 像 文化 ,这 种 拟像 把 义的 主 观形 成。 现今 的审 美 活动 是 现 实遮 蔽和 隐藏 起来 ,让 现 实趋 向 种 具 有剧 烈 冲 突形 式 的 审 美 ,当 完 美,是 失 真 的。这 与 传 统 文化 和 客 观 形 式与 主观 形 成 有剧 烈 的差 别 审美 有着 背 离 , 因为传 统 的审 美活 时 ,就会有 不和谐现 象的出现。 “ 文 动 是 依托 现 实, 以现 实 为基础 和 范 化 的发 展 , 古 典 形 态 向 现 代 形 态 的 从 本 ,而 现 代 的拟 像 有虚 假 和掩 盖 动 转变 , 有两个基 本的标 志值 得注意。 机 ,这 就 让 审美 活 动 的可 信度 大大 第 一 ,进 一步 的 分 化导 致 了古典 文 降低 了 。 化 的 瓦解 ,进 入 现代 文 化 的基 本 动 ( 真实性 的消解 2) 力 就 是 文 化 更 加 剧 烈 和 深 入 地 分 化 艺 术 的最 高价 值 在 于 其真 实性 分化是 文化现 代性 的主要 特征。 和 历 史 性 ,当艺 术 品被 机 器 大量 复 第 二 ,在 分化 的基 础 上 ,文化 出现 制 时 ,其 真 实 性也 逐 渐 被 消解 ,那 了更加 明显 的; 突和矛盾。 ”【】 中 2 么其 具 有 的历 史特 征 也 会 被削 弱 。

大众传媒对文化的影响

大众传媒对文化的影响

大众传媒对文化的影响大众传媒是指通过大规模传播媒介,如电视、电影、广播、互联网等传递信息和传播文化的工具。

它以其广泛覆盖的特点,对社会文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大众传媒对文化的影响。

首先,大众传媒对文化起到了宣传和传递的作用。

通过电影、电视剧和广播节目等媒介,大众传媒能够向广大群众传递各种文化价值观念和观念,传播正向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例如,通过纪录片和新闻报道,大众传媒可以向观众介绍不同的文化,增加人们对其他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此外,大众传媒还能够宣传社会公益事业和推广文化创意产品,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和发展。

其次,大众传媒对文化也起到了引导和塑造的作用。

大众传媒能够通过媒介的选择、内容的制作和表达方式的呈现来引导和塑造观众的文化品味和审美观念。

例如,电影和电视剧的主题和情节往往会影响大众对于特定文化的认知和态度。

传媒对于流行文化的创造和推广也能够对年轻人的价值观产生影响,引导他们对时尚潮流、消费观念等方面的接受和追求。

然而,大众传媒对文化的影响也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大众传媒的商业化运营导致了内容的商业化。

许多传媒公司往往更关注经济利益而忽视文化传承和保护,导致传媒内容的制作和呈现更加注重市场需求而不是文化内涵。

其次,由于大众传媒的垄断地位和话语权,它们对于文化的解读和塑造也具有主导性,可能会导致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的被侵蚀和忽视,进一步加强了一些人们对文化单一化和全球化的担忧。

面对以上问题,应该加强对大众传媒的监管和引导。

政府应该通过相关法律法规来保护文化多样性和传统文化,限制大众传媒对文化的过度商业化和商业化。

同时,大众传媒自身也应该加强自律,提高文化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对于公共文化负责的意识和行动。

总而言之,大众传媒对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复杂的。

它能够宣传和传递文化,引导和塑造观众的文化品味和审美观念。

然而,大众传媒对文化的影响也面临一些问题。

我们应该加强对大众传媒的监管和引导,保护文化多样性和传统文化。

当代媒介语境下女性审美与容貌焦虑探析

当代媒介语境下女性审美与容貌焦虑探析

传媒观察当代媒介语境下女性审美与容貌焦虑探析李姗珊(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南,长沙 410000)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大众媒体的不断发展,女性形象进入新一轮的构建。

女性群体的审美情趣与意识被重新塑造,“外貌焦虑”成为女性群体关注和热议的话题,本文将从当代媒介语境视角下,分析大众媒体对女性群体审美意识的影响,以及目前存在的对抗、冲突与发展,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女性群体;容貌焦虑;审美意识;大众媒体2020年末,国内首档女性独白剧《听见她说》正式上线,第一期《魔镜》中的女主人公因为自己不够完美的外貌而感到自卑,每天在镜子前花费大量的时间审视自己的外貌甚至整容填补内心的不安全感。

这种对自己的外形感到不满和难堪,并迫切地、无止境地寻求措施改变,称为“体象障碍”(Body Dysmorphic Disorder,简称BDD),“容貌焦虑”就是体象障碍直接的体现。

如今,随着媒介语境的丰富,大众媒体对女性群体的审美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审美作为一个角斗场,新时代女性群体将在对抗、冲突与发展中找到自我的独立精神之所在。

一、当代传播媒介对女性审美意识的影响1.主流媒介为大众审美意识提供了认知范本波兹曼曾提出“媒介即隐喻”即媒介传递的信息具有隐蔽性和暗示性,影视作品、综艺节目和商业广告中所出现的女性形象对女性审美认知的构建有着重要影响。

明星、演员和模特的妆容、发型、穿搭和配饰受到极大的关注,女性受众群体纷纷追随和效仿。

近年来,公众叙事中女性群体的可见度有所上升,如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大肆出圈,打破了传统女团选秀的刻板印象,展现了女性群体多元的可能性。

主流媒体在传播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在较长时间内会影响公共审美空间下女性群体的偏好,促使女性群体在外貌上向其靠拢,并凭借强大的符号权力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情感。

2.新媒体平台使得女性群体拥有了自主传播和选择审美的机会传统的主流媒体完成了单向的审美意识传递,而微博、微信、小红书和抖音等APP为用户提供了自我呈现的舞台,打破了传统话语权的限制,无论是美妆博主、化妆师和品牌商家,还是普通用户,都可以分享自己的美妆新得和穿搭技巧,对流行风尚和用户审美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当代艺术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与影响因素

 当代艺术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与影响因素

当代艺术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与影响因素当代艺术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与影响因素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审美需求的多样化,当代艺术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就当代艺术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一、多种媒介的融合推动艺术的多元化发展当代艺术的多元化发展首先得益于多种媒介的融合。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媒介不断涌现,如数字艺术、装置艺术等。

这些新媒介的出现,使得艺术创作的形式更加多样化,艺术家可以通过数字技术来进行实验,展现出更为丰富的艺术形式和表达手法。

同时,不同媒介之间的相互借鉴与融合,也为当代艺术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例如,以组合媒介形式呈现的艺术作品,通过多种媒介的交错运用,可以创造出更具层次感和复杂性的艺术效果,促使当代艺术朝着更加多元的方向发展。

二、全球化与跨文化交流推动艺术的多元化发展全球化和跨文化交流也是推动当代艺术多元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艺术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越发频繁,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艺术元素在艺术创作中相互融合。

跨文化的影响与交流,丰富了艺术表达的内涵,打破了传统艺术的边界,使得当代艺术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广阔的视野。

例如,许多艺术家将自己所处的文化与其他文化进行对比,创造出了融合多种文化元素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不仅能够传递艺术家的个人情感与思考,也能够激发观众对不同文化的思考与理解。

三、社会问题与个体经验成为艺术的表达主题当代艺术的多元化发展也表现在对社会问题与个体经验的关注与表达上。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艺术家们开始关注社会问题并将之作为他们的艺术表达主题。

这种关注与表达不仅能够引起公众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还能够通过艺术的独特方式传递出艺术家个人的情感与思考。

同时,艺术家也开始关注个体经验,并将之作为艺术的创作素材。

通过对自身或他人的个体经验的表达,艺术家能够更贴近观众,引发观众共鸣,并促使当代艺术朝着更加个性化、表达力更强的方向发展。

四、政策与市场的影响政策与市场也是影响当代艺术多元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审丑:审美文化的他者——对当代中国视觉媒介“审丑文化”的批判

审丑:审美文化的他者——对当代中国视觉媒介“审丑文化”的批判

作者: 罗泽荣 龙佳解
作者机构: 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版物刊名: 新疆社会科学
页码: 100-105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2期
主题词: 审丑 审美 文化批判 视觉媒介 主流文化价值观念 社会责任 审美责任
摘要:审丑作为视觉媒介文化发展的重要元素,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但是必须正确把握审丑的度。

当代中国视觉媒介审丑文化泛滥,背离了丑的美学意义的本真存在,具有明显的“反文化性”,审丑沦为了审美文化的他者。

作者认为必须依据马克思“按照美的规律构造”的原理来建构当代中国视觉媒介审美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中国传播媒介获得了
引人注目的发展。特别是进入 90 年代后, 媒介的 数量、种类和规模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 而出现迅猛发展的势头。随着媒介的发展, 当代文 化对媒介的依赖性增强。从形式上看, 媒介只是整 个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形态中的一部分, 但在 信息社会中, 由于人们对信息的需求, 遂使信息的 加工处理和传递过程更加专业化, 媒介在社会网 络中的中心地位得到确立。从文化产品的生产、传 输到交换, 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媒介的参与。正是 文化对媒介的这种依赖性, 使媒介文化的最终形 成成为可能。到了 90 年代, 媒介文化在当代中国 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 对社会生活的方方 面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多媒体技术和国际互 联网的发展, 为媒介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对于当 前的媒介文化, 人们更多的是将其置于批判的地 位, 实际上, 迄今为止, 任何一种文化形态都不可 能是十全十美的。以电子媒介为例, 美国社会学 家、文化学家丹尼尔·贝尔早在 60 年代初期就注 意到这样一种状况:后现代信息膨胀, 使人的心理 产生晕眩感, 传统的文字信息逐渐被直观而真实 的视觉画面所取代。美国当代文艺理论家查尔斯· 纽曼认为影视文化构成后现代文化的基调, 影视 所再现的现实, 使现实成为一种技术组成的产品, 经验和想象的审美完整性、人与作品在沉思中静
参考文献: [ 1][ 2] 周宪著.世纪之交的文化景观[ M] .上海: 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8.235, 236. [ 3][ 4] 波德莱尔著.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集[ 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7.402, 403. [ 5]( 美) 汤林森著.文化帝国主义[ 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166. [ 6] 丹尼尔·贝尔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M] ,赵一凡, 译, 北京: 三联出版社, 1989.156. [ 7] 潘知常著.美学的边缘[ 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129.
昌吉学院学报
2007 年第 6 期
当代媒介变化对中国审美文化的影响
张鸿阁 胡冬汶
(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院中文系 新疆 昌吉 831100)
摘 要: 文章论述了当代媒介形式对中国审美文化的影响, 尤其对审美文化的扩展性方面来看, 当代媒介
在社会网络中的中心地位已确立, 虽然审美文化对媒介的变化存在着依赖性, 但是忽视了媒介文化对美和艺术
网络媒介这只翻云覆雨的手,“可上九天揽月, 可 下五洋捉鳖”, 无论什么样的宏图大志, 不管何等 异想天开, 谈笑间, 仿佛鼠标一点即可了却心愿。 有人预言, 如果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 电脑技术则 更是如虎添翼, 人类“所见即所想, 所想即所得”的 梦想似乎已不难变成现实了。也许, 在未来电脑虚 拟的世界里, 真的可以说“只有想不到的, 没有办 不到的”。麦克卢汉说过,“新的媒介已不再是人与 自然之间的桥梁, 他们就是自然。”传媒早已日甚 一日地内化为现代文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际上, 现代媒体本身早就与现代艺术血肉相连, 浑然一 体。
的影响, 破坏了其本源和模仿现实的权威性。
关键词: 媒介变化; 审美文化; 美; 艺术
中图分类号: G20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 6469( 2007) 06- 0062- 03
1996 年,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美国微软公 司董事长比尔·盖茨的《未来之路》。在这本全球畅 销书中, 比尔·盖茨乐观的描述了计算机技术发展 的前景, 进而预测了电子科技逐步渗入世界经济、 政治和文化的一系列可能性。我们不妨把这个古 老学府对这位科技精英出身的全球首富的隆重推 荐看作一个象征性的历史事件。而事实上, 时至今 日, 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 喜欢不喜欢, 我们都已 经置身于铺天盖地的电子文化氛围中, 感受到无 所不在的电子文化的压力, 电视已成为大多数中 国人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和信息来源, 音像、影像 商店随处可见, 家用电脑迅速普及, 互连网络遍布 全国, 而网民人数也正以惊人的速度成倍增长。毫 不夸张地说, 我们正不可阻挡地进入一个以电子 媒介为主导的新的文化时代。电子媒介越来越成 为我们的基本生活背景, 成为我们与世界、与他人 之间的中介物。雷蒙·阿隆曾说, 人们创造自己的 历史, 但他们往往并不理解这个历史。我们今天面 对的新崛起的电子文化, 毫无疑问, 也将深刻改变 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并将深入我们意识 的核心, 最终对中国审美文化的结构和形态传播 带来变化。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电子媒介文化也破坏了 美和艺术模仿现实的权威性。潘知常认为, 在电子 文化时期, 美和艺术的手段与载体出现了前所未 有的变革。概括言之, 这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 美和 艺术的手段从描述( 再现) 、叙事( 情节) 、虚构、装 饰( 美化) 、传达向复制、模拟拓展, 而美和艺术的 载 体 则 从“ 作 品 ”转 向“ 文 本 ”; 第 二 , 电 子 文 化 使 得制作凌驾于创作之上, 类像凌驾于形象之上。 如前所述, 电子文化已不再外在于而是内在于美 和艺术, 是美和艺术的本体存在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 分 。[7] 潘知常 在 这 里 所 说 的“ 文 本 ”, 更 准 确 地 说, 其实应该是“超文本”。因为, 电子文化的特点 之一, 可以说就是有“文”而无“本”。
由上所知, 我们要警惕技术对艺术的排斥和 腐蚀, 不要让技术玷污了艺术的纯洁性。技术正在
63
昌吉学院学报
2007 年第 6 期
削弱和瓦解我们“对更空灵和非物质的东西的判 断和感觉的能力”。平庸的艺术家正在混淆天才的 艺术家对“技术”和“技术”功能的区分。但是, 现在 科技爆炸式的发展彻底轰毁了传统的艺术观念。 例如, 现代媒体, 通过混淆能指与所指、混淆说者 与听者、混淆现象与本质, 混淆“我”与“我们”, 破 坏了美和艺术的本源的权威性。很显然, 就像潘 知常所说的, 艺术的本源已经被艺术的“泛本源” 所代替。故汤林森说:“在后现代的文化里, 电视 并不是社会的反映, 恰恰相反, 社会是电视的反 映。”[5] 王尔德提出的则是: 不是艺术模仿生活, 而 是生活模仿艺术。
关于电子文化对美和艺术的影响, 早在十九 世纪, 悲观主义者就认为, 技术的介入成了艺术精 神衰落的根源: 对技术的钟爱, 使人们丧失了对美 的仰慕, 对真实的依恋和对精神方面神圣事物的 敬佩。波德莱尔在批评摄影业对艺术的腐蚀和破 坏时说, 摄影的进步如同一切纯粹物质上的进步 一样, 错误的应用极大地加剧了本来已经很少的 法国的艺术天才的贫困化。他认为, 闯入艺术的摄 影工业成了艺术的死敌, 功能的混淆使任何一种 功 能 都 不 能 很 好 的 实 现 。[3]梅 拉 腊 在《摄 影 对 十 九 世纪法国艺术和文学传统构成的其他威胁》 中指 出:“在摄影器材代替艺术家颤抖的手的同时, 艺 术跌进了贱民的手中, 工业无可挽回地玷污了艺 术的纯洁。”波德莱尔断言, 如果允许摄影在艺术 的某些功能中代替艺术, 那么, 它将凭借它在群众 的愚蠢中找到天然的盟友而立刻彻底地排斥或腐 蚀艺术。所以, 他认为, 摄影应该回到它的真正的 责任中去,“让它迅速地丰富旅行者的手册并保存 旅行者可能忘记的准确性吧, 让它从遗忘中拯救 那些受时间的吞噬的尚存的废墟、书籍、图书和手 稿吧, ……艺术一天天的减少对自己的尊重, 匍匐 在外部的真实面前, 画家也越来越倾向于画他之 所见, 而非他之所梦。然而梦幻是一种幸福, 表现 梦幻的东西是一种光荣。但是我还说什么! 谁还知 道这种幸福? 真诚的摄影家会断言摄影的入侵和 工业的大疯狂完全与这种可悲的结局没有关系 吗? 能够设想两眼习惯于把具体科学结果看成美 的产物的民族未曾极大地减弱对更空灵和非物质 的东西的判断和感觉的能力? ”[4]
收稿日期: 2007—11—25 基金项目: 昌吉学院校级课题, 项目编号: 2006YJQD003 第一作者简介: 张鸿阁( 1977—) , 女, 河南禹市人, 助教, 研究方向: 文艺美学.
62
昌吉学院学报
2007 年第 6 期
静观察交流的氤氲“韵味”(aura)消逝殆尽, 剩下的 是银幕屏幕画面的强制性效果。现代电视、电影、 激光视盘, 以快速的切换和强烈的推拉镜头使人 无法从容观照回味, 画面的逼真和转瞬即逝使人 放弃了回味和沉醉的审美心态, 而被屏幕强制性 地牵着走, 丧失了自己的独立判断能力。在文字逐 渐为镜头画面所取代, 在阅读逐渐为凝视电视所 转换的今天, 人已不能逃离画面而独立地去看和 听, 并透过表面看到深层而得出自己的结论。“人 只有一种看的方式, 那就是电视镜头提供给你看 的方式。而且, 这种看的方式是编排定的甚至不掺 杂情感的。”[1] 在媒介实践中, 当我们刚为屏幕上 失学的儿童或惨遭拐卖的少女扼腕时, 广告以夸 张的语调推出“: 味道好极了”, 或“最新马桶 除 臭 剂”, 会立即使人们的揪心扼腕之思失重。推而言 之, 在这个信息叠加的时代, 电视机、收音机、报刊 杂志将成千上万的信息强制地塞入每个人的大 脑。“在市场经济的制约下, 采编人员不断地根据 大众需要推出千篇一律的实用性、娱乐性和大众 化的节目, 从而使大众在不用动脑筋的乐与笑中, 放松(或)放弃了理性批判和世界重建的意愿, 放逐 了对生活的反思以及对人生的真、善、美的价值判 断。[2]这些批评虽然稍嫌尖锐, 但却包含着许多学 者的冷静观察和深入思考后所体现出的“忧患意 识”。
可能是今天的虚拟, 今天的虚拟可能是明天的现 实。电子文化所恢复的正是人类弄假成真甚至弄 虚作假的审美天性。
正如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指出:“当 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 而不是一种印刷 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6]视觉文化与印刷文 化的根本差异, 是由以它们分别作用于人的本能 感觉( 如声色味触觉) 和条件感觉( 如对语言、文字 的感觉) 的分别而造成的。任何人只要坐在电脑前 进行简单的操作, 就可以马上获得视觉的满足, 而 这样一来, 审美对象就被无穷地扩大了。对高雅文 化的接近也不再只是那些有幸受到过年深月久文 化熏染的少数知识分子, 即使不识字的人也可以 通过影像观赏来消费经典艺术。如在电视剧《西游 记》面前, 成年人与稚幼者的接受差异是在“共同 消费”的层面上的差异; 而在原著面前, 成年人与 不识字的儿童的差异就不在一个层面, 因为不识 字儿童的“条件感觉”还没有发育成熟, 他们被完 全拒绝在成人的艺术世界之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