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混凝土结构设计
超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超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a5bd1f7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c6.png)
超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一、引言超高层建筑是指高度在300米及以上的建筑,由于其高度较大,对其结构的设计和施工具有挑战性。
混凝土结构是超高层建筑中常用的结构形式,因此对其设计规范进行研究和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超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进行详细阐述。
二、基本原则1.安全第一。
超高层建筑是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其结构设计必须以安全为第一原则。
2.合理性原则。
超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必须符合工程实际,有经济合理性。
3.可靠性原则。
超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必须具有可靠性,能够满足设计寿命要求。
三、设计基本要求1.荷载。
超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要考虑其所承受的荷载类型、大小和作用方式,如静荷载、动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
2.基础。
超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要考虑其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确保其能够承受建筑本身和外部荷载的作用。
3.结构布局。
超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要考虑其结构布局的合理性和适宜性,以确保其能够承受各种荷载的作用。
4.钢筋混凝土构件。
超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要考虑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大小、形状、数量和布置方式,确保其能够承受荷载和变形。
5.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超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要考虑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预应力大小、数量和布置方式,确保其能够承受荷载和变形。
6.连接方式。
超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要考虑其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确保其能够承受荷载和变形。
7.施工工艺。
超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要考虑其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和适宜性,以确保其能够安全可靠地建造。
四、设计计算基础1.荷载计算。
超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要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荷载计算,包括静荷载、动荷载、地震荷载等。
2.材料性能计算。
超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要按照规范要求对混凝土、钢筋、预应力钢筋等材料的性能进行计算。
3.结构计算。
超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要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结构计算,包括结构的受力分析、变形计算、稳定性分析等。
4.构件设计。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的稳定设计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的稳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aaa8007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ae.png)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的稳定设计本文主要从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的设计特点、高层建筑结构分析、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中注意要点分析、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的稳定设计计算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标签:高层;混凝土;稳定设计一、前言我国高层建筑各项技术日趋完善,其中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的稳定设计是重中之重,以人文本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加强安全性能也是其中的一种体现。
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的设计特点与多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不同,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设计中所涉及到的问题更为复杂,设计難度更大。
这是因为高层建筑不但增大了对地基基础的荷载与强度要求,同时其自身的结构构件柱、墙、梁、板的承载能力、抗震能力也都需要得到保证,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建筑自身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水平侧向力是影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关于变形设计的主要影响因素。
高层建筑受到的水平力主要为日常的风荷载及地震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水平地震力。
与普通多层建筑相比,高层建筑的结构中更需要考虑到侧向力对建筑结构的影响,这是因为高层建筑受到水平荷载会产生较大的水平位移,影响到建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舒适性。
因此在结构设计中要尤其注意考虑到这一点。
2.结构的刚度布置需适宜。
有人认为在建筑结构的设计中,结构的刚度越大则其承载能力越强,抗震性能就越好。
其实不然,高层建筑的结构并非是刚度越大越好,刚度及质量越大,吸引的地震力也越大,同时造价也会提高,所以高层建筑结构需同时具备一定的柔性,这样才能增大其抗震性能,保证其在外力作用下,不会因刚度和脆性过大而发生倒塌。
因此在设计中应该将建筑的刚度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不可过大,也不可过小。
这也就要求高层建筑应当具备一定的延性,同时满足建筑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
层建筑在当前城市建设中已成为较常见的建筑形式,这种建筑形式极大的利用了土地资源,缓解了城市当前人口不断增多而土地资源紧缺的问题,并且代表了一个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超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
![超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becb3e9b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6b.png)
1 回顾我们对超高层的定义进行了总结,根据CTBUH的定义,将300米以上的建筑定位为超高层建筑(Supertall),将600m以上的建筑定位超级高层建筑(M egatall)。
我们将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主要划分为筒体结构、束筒结构、筒中筒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巨型结构、连体结构和其它一些新型结构体系等。
图1 超高层结构的体系分类我们在上一篇中着重分享了筒体(框筒、支撑筒以及斜交网格筒体)结构体系的特点及案例,在本篇中主要着重分享关于束筒和筒中筒(框筒-核心筒、支撑筒-核心筒以及斜交网格筒-核心筒)结构体系的受力特点及案例。
2束筒结构(Bundled Tube)束筒可以认为是由一组筒体组成的结构,这些筒体由共用的内筒壁相互连接以形成一个多孔的多格筒体。
在这个筒体中,水平剪力主要由平行于水平荷载方向的腹板框架来承担,而倾覆力矩则主要由垂直于水平荷载方向的翼缘框架来承担。
并且,筒体的各个筒格可在不同的高度任意截断而不削弱结构的整体性。
各个筒格所形成的封闭筒体在建筑体型收进后,仍具有较好的抗扭性能。
图2 由半圆筒体和矩形筒体组成的束筒结构束筒是在框筒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对于框筒结构,由于剪力滞后的负面影响,较大的平面尺寸中间位置的结构不能充分参与到结构抗侧中去,这也是限制框筒结构适用高度的一个主要原因。
如果利用框筒结构来设计更高的超高层建筑,可能需要采用更小的柱距来减小剪力滞后的不利影响,例如410m高的纽约世贸中心双子塔的柱距达到了惊人的1m左右,即使这么小的柱距依然呈现出明显的剪力滞后效应。
图3 世贸中心双子塔框筒的剪力滞后效应提出筒体结构体系的Fazlur博士在指导学生的论文时发现,如果利用通长的剪力墙将框筒长边一分为三时,由于隔板剪力墙的协同作用,大尺寸筒体的剪力滞后效应明显降低了,其抗侧刚度也可以得到大幅提升。
图4 束筒结构的原型如果横隔剪力墙可以有效降低长边的剪力滞后效应,那么对于大尺寸的框筒结构,在两个方向都引入横隔剪力墙,必然可以提高大尺寸框筒的整体空间作用。
厦门建发大厦超高层结构设计
![厦门建发大厦超高层结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436bfd4b9f3f90f76c61b32.png)
Xien Dai A"hitccluta]Design
D捌ln
Zhiping
Ymlng,Wei
^bnmt:The^I…ml
6mup.She.gh‘thⅡI眦of^m№州urd
钢管混凝土结构相对传统的锕筋混凝土结椅和型 钢混凝土结构有“下优点”1承载力高,抗震性能好, 制作与施工方便;耐火性较好;经济散果虾。当然由于 车工程建筑平面和立面租不规则.梁柱为空间斜交。美
系复杂.型锕粱与钢柱的节点做法相当复杂,制作安装
的堆度大,对施I单位的技术耍求较高。 由于受建筑平、立面的限制,结掏布置受到约束较 大,两十方向剐度相差较大.特别是Y向相对较弱。通 过计算可知.本工程在X向主要为地震I况控制,在Y
平均反应 X向
4 有效质量系数 地震作用最大层
主要位移、力输出汇总
SATWE x向 96.7%
1/929 PMSAP
表3
y向
94.4% l/802
X向
95.7% l/915
Y向 96.2%
1/839
结构计算与分析
间位移角 地震最大层间位 移/平均层间位移
地震作用基底
(32层)
1.07
(45层)
1.14
(28层)
1.08
337
墙、柱最大轴压比及嵌固层柱倾覆弯矩百分比表2
SATWE 框架柱
PMSAP
剪力墙
O.50
框架柱
0.49
剪力墙
0.50
最大轴压比 倾覆弯矩百分比
0.59
15%(X)
一
2024年超高层住宅建筑结构设计经验总结
![2024年超高层住宅建筑结构设计经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7e3a726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45.png)
2024年超高层住宅建筑结构设计经验总结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超高层住宅建筑在当今社会中越来越常见。
这些高层建筑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宜居的居住环境,还成为了城市的地标和风景线。
然而,超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参与了多个超高层住宅建筑项目的结构设计工作,并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
下面是我的结构设计经验总结。
首先,超高层住宅建筑的结构设计首要考虑的是安全性。
由于超高层建筑的高度和体量巨大,其结构必须能够承受来自地震、风力和其他外部荷载的作用。
因此,在结构设计中必须采用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来保证建筑的整体稳定性。
在具体实施中,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或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等灵活的结构形式来满足这些要求。
其次,超高层住宅建筑结构设计要注重抗震性。
地震是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最主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在设计中,必须考虑到地震荷载的大小、方向和频率,采用相应的抗震措施来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常见的抗震设计措施包括采用悬臂柱、增加结构节点的刚度、设置防震墙等。
此外,还可以采用减震器、阻尼器等辅助设备来进一步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
第三,超高层住宅建筑结构设计要考虑风力效应。
由于超高层建筑的高度较大,所受风力荷载也相应增大。
在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到风的方向、速度和荷载分布,对建筑进行风洞试验和风力计算,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和材料,增加建筑的整体稳定性。
同时还可以采用空气动力设计和阻尼器等手段来减小风力荷载对建筑的影响。
第四,超高层住宅建筑结构设计要注重节能与环保。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建筑节能已经成为重要的设计要求。
在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可以采用合理的立面设计和绝热材料,减少能量的消耗和热量的传递。
此外,还可以选择高效的建筑设备和系统,如节能灯具、空调系统等,以减少能源的使用。
同时,还可以考虑采用可再生能源或绿色能源来满足建筑的能源需求。
第五,超高层住宅建筑结构设计要注重经济效益。
高层和超高层办公楼结构标准化设计指引
![高层和超高层办公楼结构标准化设计指引](https://img.taocdn.com/s3/m/5a1846e8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4d.png)
高层/超高层办公楼结构标准化设计指引前言结合已有项目工程案例结构设计特点,并对典型项目进行分析计算,总结高层/超高层办公塔楼结构设计规律,包含结构材料、结构体系、结构布置、构件尺寸、超限措施、材料用量等内容,希望能为100~200m高层/超高层办公楼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一、结构材料1.1、混凝土墙柱等竖向构件宜采用C60~C35,低区尽量使用高强度混凝土,中高区根据轴压比控制要求逐级递减;当条件允许时,外框柱可适当考虑C70等高强混凝土,充分发挥混凝土受压性能,取得经济性的同时,能更好的控制柱截面;梁板可使用C30~C35;桩基采用C30~C50,应根据桩身强度进行比选,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与单桩承载力匹配,桩基比选时,尽量按桩身强度控制;1.2、钢筋主体结构的钢筋材料选用参考如下:常用的钢筋为HRB400、HRB500等,当条件允许时,可适当考虑HRB500、HRB600等高强钢筋的应用。
当采用高强钢筋时,应按钢筋受拉承载力设计值相等原则换算,并应满足最小配筋率和钢筋间距等构造要求,并应注意由于钢筋强度和直径改变会影响正常使用阶段的挠度和裂缝宽度。
1.3、钢材常用的钢筋为HRB400、HRB500等,当条件允许时,可适当考虑HRB500、HRB600等高强钢筋的应用。
当采用高强钢筋时,应按钢筋受拉承载力设计值相等原则换算,并应满足最小配筋率和钢筋间距等构造要求,并应注意由于钢筋强度和直径改变会影响正常使用阶段的挠度和裂缝宽度。
二、结构体系2.1、抗侧力体系200m以下的超高层建筑宜采用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一般无需设置加强层,框架梁柱为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核心筒为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特殊情况:•当施工工期是控制因素时,可对比混合结构方案;•由于政策原因有强制性的装配率要求时,可对比混合结构;在方案阶段,应通过结构每平米质量指标从宏观层面判断整个结构方案是否合理、经济,常规项目的荷载取值、结构布置往往差异不大,各结构体系的每平米质量参考范围如下:各结构体系每平米质量(KN/m2)注:混凝土结构:主体结构以钢筋混凝土为主;混合结构:楼面体系为钢结构楼面;钢结构:主体结构以钢结构为主。
某超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分析
![某超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53648412e3f5727a5e96208.png)
3结构 的 弹塑 性 地 震 分 析
本 工 程 的高 度 已 经 超 过 了我 国钢 筋 混 凝 土设
计 规范所 规定 的高层 建筑 限值 ( 1 3 0 m) 的要 求 , 属 于 是 超高层 建 筑 。为 了确保 罕遇 地震 时结 构 的安全 可 靠。 对 结构 进行 了罕遇 地 震下 的弹 塑性 地震 分 析 计
凝 土结 构 , 一 般来 说 , 可 以考 虑底 盘 的 刚度 、 房 屋 的 高 度 和承 载能力 对 结构 的抗 震作 用 . 但 是 对 于多 塔
时, 全 部 的杆 件 、 楼 板 和 基 础周 围 的 土都 没有 做 刚
性 的假定 。考虑 地下 室 ( 三层) 进行 计 算 , 计 算 时考 虑桩 土 的共 同作 用, 土 的抗侧 向力和 桩 的抗 侧 向力 。
性 能进 行 分 析 。 关键词: 超 高层 : 钢筋混凝土 : 抗 震
0引 言
目前 , 我 国现行 的规 范对 超 高层 建筑 结 构 的规 定 还不 够完 善 。 科 研 和设计 人 员 利用 有 限元计 算 分 析 软件, 对 高层及 超高 层建筑 结 构进行 分析 及研究 , 有 益 于今 后 复 杂 体 型 高层 建 筑 结 构 的分 析 及 抗 震 设计 的标 准 化和规 范化 。 对 于超 高层 单塔 楼钢筋 混
构 。东塔 楼 和西塔 楼都 有 3层 的地 下室 , 两个 塔楼
根 据 结 构 的 动力 计 算 结 果 和实 际 的 工作 使 用 情况 可 以看 出 , 双塔 结 构 的周期 和振 型规 律 和 单一 的单 塔结 构不 同 。 通过 对 地震 波 的 弹性 计算 可 以发现 , 远 震 时 的 地震 作用 周 期较 长 , 结 构 整体 在 远震 多 遇地 震 下 的 反 应要 比近 震 多遇 地 震 时 明显 , 但是 结 构 的整 体 位
浅谈超高层建筑结构的超限设计
![浅谈超高层建筑结构的超限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9319b08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1f.png)
浅谈超高层建筑结构的超限设计摘要: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筑物高度日渐增高,体型日渐复杂,结构设计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本文通过一个工程实例,介绍一下超高层建筑结构超限设计的处理方法及思路,以供其他设计参考。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超限设计;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日益紧张,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建筑物的层数及高度只能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超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并且建筑为了兼顾美观及使用,往往体型也伴随着较多的不规则性。
对于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需针对超限情况采取对应的补充计算分析,并采取一定的加强措施,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
二、工程实例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超高层住宅小区,总建筑面积30.2万㎡,地上22.4万㎡,地下7.8万㎡。
由9栋塔楼组成,设2层地下室,塔楼高度为148.75m~158.95m,地下室高度为10.48m。
本文主要介绍其中1栋塔楼结构超限情况及处理方法。
本工程基本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Ⅱ类。
50年重现期的基本风压为Wo=0.5kN/㎡,承载力计算时按基本风压的1.1倍采用,地面粗糙度类别为C类。
塔楼主体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隔墙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塔楼外墙采用铝模砼墙。
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60~C30,梁板为C30;钢筋采用HRB400;嵌固端为基础面。
各楼层构件主要截面分别如下:地下室底板采用平板结构,塔楼底板1500mm,塔楼外底板厚度500mm;地下室顶板,塔楼范围外采用无梁楼盖体系,板厚400mm,塔楼范围内梁板结构,板厚160mm;塔楼标准层楼板厚度为 100~150mm。
剪力墙厚 450mm ~200mm;框架梁截面200mm×400mm~250mm×1595mm,次梁为200mm×300mm~200mm×605mm。
基础采用直径1.1m直径钻(冲)孔灌注桩,有效桩长约30~35m,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12000kN,桩身混凝土强度C45,持力层为<4-4>微风化花岗岩层。
超高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超高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fc1a50d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12.png)
超高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一、前言超高层混凝土结构是指高度超过200米,且混凝土结构占主导地位的建筑结构。
由于其高度和复杂性,其结构设计需要更高的技术水平和更严格的规范要求。
本文将介绍超高层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规范要求,以确保其安全可靠。
二、设计基础1.设计标准超高层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等相关标准的要求。
2.设计荷载超高层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荷载应包括永久荷载、活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
其中,风荷载和地震荷载应根据当地的气象和地质条件进行计算。
3.基础设计超高层混凝土结构的基础设计应根据当地的地质条件和荷载要求进行设计。
基础的深度和尺寸应足够满足结构的稳定性要求。
三、结构设计1.结构类型超高层混凝土结构应采用框架结构、筒体结构、核心筒结构等结构类型。
其中,核心筒结构是目前最为常用的结构类型。
2.结构材料超高层混凝土结构的主要结构材料应为高强度混凝土和高强度钢筋。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应不少于C60,钢筋的抗拉强度应不少于500MPa。
3.结构设计要点(1)超高层混凝土结构应采用分区设计,分区应根据结构高度、荷载、地震等因素进行划分。
(2)结构的初始刚度应足够大,以减小结构的位移和变形。
(3)超高层混凝土结构应采用双向受力的设计理念,以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
(4)结构的节点应采用钢筋混凝土节点或预制节点,以保证节点的刚度和耐久性。
(5)结构的构造应简洁明了,避免出现复杂的构造,以减小施工难度和成本。
四、施工要求1.施工材料超高层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特别是需要保证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钢筋的抗拉强度。
2.施工工艺超高层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应采用现代化的施工工艺,如模板自升、钢筋现场加工、混凝土泵送等技术手段。
3.施工质量超高层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进行控制。
特别是需要保证结构的尺寸精度、混凝土的均匀性和钢筋的位置精度。
超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技术规程
![超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技术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20c4400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d7.png)
超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技术规程一、引言超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技术规程是为了保证超高层建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工程事故的发生,制定的技术规范。
超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具有复杂性和高难度性,需要针对超高层建筑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设计技术规程,以确保其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设计原则1.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2.确保结构的经济性和合理性3.满足超高层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美观要求4.考虑建筑物的抗震和防火要求三、荷载计算超高层建筑的荷载计算需要考虑到建筑物自重、使用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多种因素。
其中,风荷载的计算是超高层建筑设计中最为重要的一项计算。
根据建筑物高度、地理位置、环境条件等因素,采用相应的计算方法和规范进行计算。
四、结构设计1.结构类型的选择超高层建筑的结构类型主要包括框架结构、筒体结构、桁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等。
在选择结构类型时,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高度、使用功能、地理位置、环境条件等因素。
2.结构的受力分析超高层建筑的结构受到多种力的作用,需要进行受力分析。
受力分析包括静力分析和动力分析。
在进行受力分析时,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抗震和防火要求。
3.结构的布局和尺寸超高层建筑的结构布局和尺寸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美观要求。
在设计时,需要合理分配建筑物的空间,使得结构布局紧凑、尺寸合适。
4.结构的材料选择超高层建筑的结构材料主要包括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等。
在材料选择时,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地理位置、环境条件等因素。
五、施工技术超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高度、结构类型、材料等因素。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技术规范和安全规定,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1.施工工艺的选择超高层建筑的施工工艺主要包括钢筋加工、混凝土浇筑、预应力加固等。
在选择施工工艺时,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高度、结构类型、材料等因素。
2.施工质量控制超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控制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和调控,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某超高层钢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
![某超高层钢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a3a0fe60975f46527d3e1bf.png)
和应 用 .
示刚接
——e
卜由 示竣接
钢骨混 凝 土构件 可用 于全 部采用 钢 骨混凝 土构 件的 钢骨混 凝 土结 构 ; 可 用 于部 分 采 用 钢骨 混 凝 也
图 1 标 准 层 结构 布 置
土构件 的混 合结 构 . 骨 混凝 土结 构 及 混合 结 构 均 钢
Y
●L
埘 凡i J 似 f I! 9 f ,s l
主要计 算 结果 . 工 程平 面形状 不规 则 , 本 同时质量 中 心 与刚度 中心有 一定 偏心 , 属扭 转不 规则 , 当时设计
=) =
参考 了《 筑抗震 设计 规 范》 G 0 1 摘 要 : 绍 了一 幢 高层 钢 骨 混 凝 土 结 构设 计 , 重 介 绍 层 模 型 弹 塑性 时程 分析 、 骨 柱 计 算 介 着 钢
关 键 词 : 骨 混凝 土 ; 塑性 分 析 ; 模 型 钢 弹 层
中图 分 类 号 :U 7 T 3
文 献 标 识 码 : A
1 钢 骨 混 凝 土 结 构 体 系
lj
。
:
:
一J
。 一
f
。 -_
I
_I
;
I
I
起纯 钢结构 , 具有更 好 的稳 定 性和 防火性 能 . 又 因此 它 的造价 比混凝 土结 构 略高 , 比纯 钢结构 , 但 因具 有
上
l J一 . J 一羹一 盟—1 . 一
…
良好的防火性能 , 不需刷涂防火涂料 , 其造价要低得
文 章 编 号 :0 5 5 3 2 0 2 0 6 4 10 —0 2 (0 7 0 —0 2 —0 J
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87f00da3f90f76c661371a70.png)
目录一、超高层建筑与一般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差异2二、结构设计特点3重力荷载迅速增大3控制建筑物的水平位移成为主要矛盾 4风作用效应加大4地震作用效应加大4P△效应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4竖向构件产生的缩短变形差对结构内力的影响增大5倾覆力矩增大。
整体稳定性要求提高 5防火、防灾的重要性凸现5建筑物的重要性等级提高6控制风振加速度符合人体舒适度要求 6围护结构必须进行抗风设计6三、结构设计方法6减轻自重减小地震作用7降低风作用水平力7减小迎风面积 7降低风力形心7选用体型系数较小的建筑平面形状7减少振动。
耗散输入能量73.4加强抗震措施 7选用规则结构使建筑物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8采用多个权威程序(如SATWE、TAT、SAP2000等)进行计算比较8进行小模型风洞试验,获取有关风载作用参数9采用智能化设计,提高结构的可控性 9提高节点连接的可靠度9超高建筑结构类型中的混合结构设计9混合结构的结构类型9型钢混凝土和圆钢管混凝土柱钢骨含钢率的控制10四、高层建筑结构方案选择的主要考虑因素11抗震设防烈度是超高层结构体系选用首要考虑因素之一11超高层建筑方案,应受到结构方案的制约12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中结构类型的选择12拟建场地的岩土工程地质条件的影响 12抗震性能目标的影响12采用合理的结构类型,应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13施工的合理性的影响14五、关于结构的抗侧刚度问题15六超高层建筑结构的基础设计16天然地基基础17桩基础设计18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注意事项一、超高层建筑与一般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差异1、从房屋高度上,超高层建筑的房屋高度在100m以上直至有几百米甚至上千米的设想,而一般高层建筑的房屋高度则是在100m以下。
2、超高层建筑由于消防的要求,须设置避难层,以保证遇到火灾时人员疏散的安全。
由于机电设备使用的要求,还需要设置设备层。
一般超高层建筑是两者兼而使用,而对于更高的多功能使用的超高层建筑,它不只每15层设一个避难层兼设备层即可,还需要设有机电设备层。
关于超高层商业建筑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
![关于超高层商业建筑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8098181f5335a8103d22008.png)
关于超高层商业建筑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多,我国的高层商业建筑也逐渐如雨后春笋,高层建筑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从而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的空间及环境。
更加适应城市化的进程。
一、工程概况某广场地处繁华地带,是集商业、办公、酒店式公寓等多项功能的建筑复合体,地下5层、地上42层(以及出屋面水箱间、构架等),主楼地上1层至6层为商业、餐饮;7层至14层、16层至23层用于办公;15层、25层为避难层;24层为空中会所;26层至42层为项级酒店式公寓,房屋高度160m。
地下5层主要用于机械式停车及设备机房,高度20.2m。
屋面上有钢构架围护造型。
裙房地上6层(局部7层),裙房屋顶标高为40.700m。
本工程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在地面以上主楼、裙房之间设置缝宽200mm 的抗震缝。
二、地基与基础设计拟建的工程场地地形平坦,为人工开挖的基坑。
场区地貌形态类型单一,岩石种类单一,岩脉发育,岩体强度较高;场区赋存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根据水质分析结果判定,在强透水层和干湿交替的条件下,按最不利因素考虑,拟建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具有弱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弱腐蚀性。
工程建筑场地±0.000m 相当于绝对标高5.500m 。
主楼采用筏板基础,基础底板厚度为2400mm,裙房及外围地下室也采用筏板基础,底板厚为1200mm。
另设抗浮锚杆,锚杆孔直径为180mm,锚杆孔中距为2m,长度为3.75m。
基础底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抗渗等级为1.0 mpa,添加混凝土微膨胀剂。
底板混凝土强度拟采用r60强度,按c40计算。
在主楼与裙房之间设置沉降后浇带,地下室同时设置温度后浇带。
地下室外墙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墙厚为400mm一600mm一8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抗渗等级为1.2mpa~0.8mpa,添加混凝土微膨胀剂。
三、结构设计(一)设计的基本参数图1为办公标准层(层高4m)结构布置示意图,图2为公寓标准层(层高3.7m)结构布置示意图。
超高层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超高层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60a0718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23.png)
超高层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一、前言超高层混凝土结构具有结构体系简洁、承载能力强、耐久性好等优点,已经成为大型城市建筑的主要选择之一。
本技术规程主要针对超高层混凝土结构的具体技术要求进行详细规定,以确保超高层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可靠性和建筑质量。
二、材料选择1. 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水泥,各批次水泥应该来自同一生产厂家,同一品种,同一牌号。
2. 砂:砂应选用天然河沙或机制砂,应符合国家标准,粒径应在0.15~4.75mm之间。
3. 石子:石子应选用天然鹅卵石或机制石子,应符合国家标准,粒径应在5~40mm之间。
4. 水:水应该是洁净、清澈、无色的自来水或地下水,不应该含有有害物质。
5. 钢筋:钢筋应该采用规格齐全、质量稳定的钢筋,应符合国家标准。
三、工程质量控制1. 预制构件预制构件应该制作坚固、牢固、精确,其尺寸、几何形状、位置、孔洞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该进行质量检验。
2. 混凝土浇筑(1)混凝土浇筑前应进行现场试块,试块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才能进行正式浇筑。
(2)混凝土浇筑时,应保持充分的振捣,以确保混凝土密实无空鼓。
(3)混凝土浇筑应该按照设计要求的温度、湿度进行养护,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 钢筋加工和安装(1)钢筋加工应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尺寸和弯曲加工应准确无误。
(2)钢筋的连接应该牢固可靠,连接点应该采用焊接或螺纹连接。
(3)钢筋的间距和覆盖层应该符合设计要求,钢筋应该处于混凝土中心位置。
四、结构设计1. 结构形式超高层混凝土结构应该采用框架结构或筒体结构,其中筒体结构应该采用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2. 框架结构设计框架结构应该采用柱、梁、板组合,钢筋应该按照设计要求设置,板厚应该按照承载能力计算。
3. 筒体结构设计(1)筒体结构应该采用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预应力应该按照设计要求设置。
(2)筒体应该按照设计要求设置纵向和环向钢筋,钢筋应该符合设计要求。
(3)筒体应该按照设计要求设置环向和纵向张拉筋,张拉筋应该符合设计要求。
超高层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书籍
![超高层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书籍](https://img.taocdn.com/s3/m/ef2ed9f7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c0.png)
超高层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书籍第一章绪论
1.1 超高层建筑概述
1.2 超高层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1.3 超高层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挑战
第二章超高层混凝土结构设计
2.1 结构设计原理
2.2 抗侧力系统设计
2.3 楼板系统设计
2.4 核心筒设计
2.5 基础设计
第三章施工准备
3.1 工程概况
3.2 施工组织设计
3.3 材料选择
3.4 施工机具设备
3.5 安全管理
第四章基础施工
4.1 基坑开挖
4.2 土钉墙支护
4.3 扩大基础施工
4.4 防水工程
第五章核心筒施工
5.1 模板系统
5.2 钢筋加工与绑扎
5.3 混凝土浇筑
5.4 核心筒提升循环施工第六章外围结构施工
6.1 外围梁板模板系统6.2 钢筋绑扎与安装
6.3 混凝土浇筑
6.4 外围结构提升循环施工第七章超高层混凝土泵送
7.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7.2 混凝土泵送系统
7.3 泵送过程管理
7.4 泵送质量控制
第八章质量与安全管理8.1 混凝土质量控制
8.2 位移监测与控制
8.3 施工安全管理
8.4 环境保护措施总结和展望。
混凝土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应用
![混凝土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1a101e1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0b.png)
混凝土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应用混凝土超高层建筑是指高度超过300米的建筑物,它们需要特殊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来保证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原则和应用,包括结构体系、梁柱系统、墙体系统、地基处理、加固措施等方面。
一、结构体系混凝土超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是建筑物的骨架,直接影响其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由于高层建筑的自重和风荷载等荷载较大,因此需要采用刚性较强的结构体系,如框架结构、核心筒结构、桥架结构等。
1.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是一种由柱和梁组成的框架体系,承受建筑物的荷载。
混凝土超高层建筑中,框架结构一般采用双层框架或三层框架结构,以增加建筑物的稳定性。
此外,框架结构还可以采用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结合等方式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2.核心筒结构核心筒结构是一种由混凝土墙体和柱组成的结构体系,承受建筑物的荷载。
核心筒结构在混凝土超高层建筑中应用较为广泛,其优点在于受力均匀、抗震性能好、空间利用率高等。
3.桥架结构桥架结构是一种由桥架和柱组成的结构体系,通常用于地形复杂的地区。
混凝土超高层建筑中,桥架结构可以采用两根以上的桥架,以增加建筑物的稳定性。
二、梁柱系统梁柱系统是框架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混凝土超高层建筑中,梁柱系统需要具有较高的刚度和抗震性能。
1.梁混凝土超高层建筑中,梁的截面一般采用矩形、T形或L形等,同时还需要采用加强筋或预应力技术来提高其承载能力和刚度。
此外,梁还需要进行足够的防火处理,以提高其耐火性。
2.柱混凝土超高层建筑中,柱的截面一般采用正方形或圆形,同时还需要采用加强筋或预应力技术来提高其承载能力和刚度。
此外,柱还需要进行足够的防火处理,以提高其耐火性。
三、墙体系统墙体系统是核心筒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和承载能力。
混凝土超高层建筑中,墙体系统需要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
1.混凝土墙混凝土墙是一种由混凝土构成的墙体,具有很高的强度和稳定性。
高烈度区(8度0.3g)超高层结构设计与分析
![高烈度区(8度0.3g)超高层结构设计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afeb42f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56.png)
高烈度区(8度0.3g)超高层结构设计与分析摘要:项目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值为0.30g,结构计算高度为167.2米,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性能目标采用C类。
重点分析:1)在八度半区情况下,主体结构高度超过超限高度限制,对10层以下外框架柱采取型钢加强柱措施;2)穿层柱按照中震抗剪弹性,地震力分配不小于楼层框架柱平均值,对外框柱局部短柱,采取全高用加大直径及加密箍筋的井字复合箍措施提高延性;3)对核心筒剪力墙通过加大外围墙体厚度及设置型钢控制剪应力水平,中震下剪力墙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时增加型钢及钢板承担受拉作用;4)严格控制剪力墙轴压比不大于规范限值0.5,在计算配筋基础上适当提高底部加强区中大震下受拉剪力墙的水平及竖向分布筋(提高至1.5%),一般部位采用小震、中震的包络计算结果进行设计。
结构实现预期的性能目标。
关键词:框架-核心筒结构地震性能目标0 引言本文以海口某超高层结构为例,对高烈度地区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的刚度分布、受力机理、抗震性能进行详细分析,并根据结构受力特点针对性地采取一系列加强措施。
结构实现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预期设防目标。
1工程概况项目地块位于海口市秀英区长流起步区,地上37层,地下2层。
裙房首层功能为出入大堂、配套商铺及服务用房;二层功能为食堂及厨房,可供930人同时就餐;三层有520座报告厅、接待室、招待餐厅、35人会议室及企业活动空间。
塔楼为办公楼,分为低中高区:4~17层为低区,18~27层为中区,28~37层为高区,其中11、22、33层为避难层。
第36层北侧为高层景观区,通高至第37层。
本工程结构安全等级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及地勘报告,建筑场地类别为II类,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值为 0.30g,设计特征周期取 0.4s,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
探析超高层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
![探析超高层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553c3207375a417866f8f77.png)
米 ,受荷面积 约 1 4 0 平方 ,若采用钢筋混凝 土梁 ,梁高须9 5 0 m m。再扣 除 中央空调 风管 高度4 0 0 a r m及 吊顶 1 0 0 m m,建 筑净空 只剩 2 . 2 5 米 ,显 然不能满 足建 筑使用要求 。 3 ) 计算结 果显 示 ,当水平 地震力 与A轴成 4 5 度角 ( 即平行于 2 ’ 轴 )并考虑 偶然偏 心时 ,在各层 角部处 ,楼 层竖 向构 件的最 大水平位 移 与 层 间平 均位 移 之 比为 1 . 5 2 ,超过 了 《 高 规 》第 4 . 3 . 5 条 对 该数 值 “ 不应 大于 1 . 4 ” 的要求 。因此 ,普通 的钢 筋混凝 土结构 体系难 以满足 设计 要求 。经过慎重考 虑 ,决定采 用型钢混 凝土框架 与钢筋混 凝土筒 体组合结构体 系。 2 _ 3 采用型钢混凝土框架 一 筒体体系
筒期{
i " 2 r 3
水平 地曩 韩 力 韪懿f
罄间 盘信帮
氤
褪耩 l 昱髂H
.
X向 商 5 } f 鞯 蕊
X向 1 ) - 向 X向
d雠 ( 平) 3 S ¥f 苹} 2 f 拄) i 4 d i 0 I 9 5 l
称 ,在 1 一 A轴方向偏向一边 ,塔楼柱距 约 1 2 ~ 1 7 m。 本 工程地 震设防烈 度为 7 度 ,抗 震设防类 别为丙类 ,框架及核 心 筒抗震等级均为一级 。建筑场地类别为 Ⅱ 类 ,属 B 级高度高层建筑 。 2 结 构 选 型
地 麓 句I 芎向
r l 0摩
满足规范要求 。但是这一结构体 系存在几个 问题 : 1 ) 在大 堂人 口处 布有 2 幅长 达 3 米的T 型墙 ,其 目的是为 了平 衡 整体 刚度 ,减 少刚心和 质心的偏 差。但是对 于建筑观感 而言 ,当人进 人大堂时 ,视线被 T 型剪力墙所阻挡 ,空间感觉不够开阔。投资方和建 筑师表示会影 响大堂档次 。 2 ) 梁柱 截面尺 寸太大 。例 如 ,裙楼 采用 C 5 0 混凝 土时 ,c 轴X 1 0 轴 的 中柱 截 面 ,需用 1 6 0 0 X 1 6 0 0 a r m;又 如 ,1 - 1 轴 上的框 架梁 跨度 1 3
某超高层写字楼型钢混凝土结构设计
![某超高层写字楼型钢混凝土结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6e5d644767f5acfa1c7cdfb.png)
1 i ●尺 1 { :
1
深 1 1 ~2 5 标 高 介于 5 8 ~8 4 地 下 水 .0 .0 m, .9 .5 m, 对 混凝 土结 构不 具有 腐蚀 性 。场地 没有 发 现活动 断 裂 表层 直接 通过 , 有砂 土液 化和 软土震 陷 问题 , 没 拟
~
烈度 : 7度 , 设计 地震 基 本 加 速 度值 : .0 g 设 计 地 0 1 , 震 分组 : 一 组 。拟建 场地 土类 型 属 中硬 土 , 第 场地 类
别 属 Ⅱ类 。
i L ! L … … : i …
硬塑 状态 , 层厚 2 o ~3 .0m; 山 晚期花 岗岩 .0 1 5 燕
y as th sb e p l d ga u l n utahg ulig .I sds r e h t cue b ri te a l ,f m h er ,i a e n a pi rd al i l — ih b i n s ti eci d t esr tr y poe x mpe r t e e y r d b u c s o
关 键 词 型 钢 混 凝 土 结 构 超 高层 建 筑 弹 塑 性 分 析 连 接 节 点
D ES G N F SECTI I o oN CONCR ETE TRUCTURE S FO R AN ULTRAH I H G OFFI E C BUI LDI NG
Ren Xu
一
1 l1 r
_ f
。 一 1 ●
。一 ll l L I
l
\; I l
l _ .
I
:
!
一 1
1 ;
3 0 ~8 O .0 .0 m。勘 探 期 间 测 得 地 下 水 稳 定 水 面 埋
超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超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f952373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9f.png)
超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超高层建筑的建设已经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超高层建筑的建设需要依赖于坚固、稳定的混凝土结构,因此超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制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从超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适用范围、基本要求、荷载计算、结构设计、施工与验收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二、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高度超过150米的超高层建筑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包括超高层住宅、商业、办公建筑等。
三、基本要求1、安全性原则超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应遵循安全性原则,保证结构在设计寿命内满足强度、稳定性、刚度等要求,以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2、经济性原则超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应遵循经济性原则,尽可能地减少建筑物造价,降低建筑成本,提高建筑物的经济效益。
3、可行性原则超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应遵循可行性原则,考虑结构施工、维护、修缮等实际情况,确保结构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四、荷载计算1、荷载标准超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应按照国家现行建筑荷载标准进行计算,包括建筑自重、人员活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温度荷载等。
2、风荷载计算超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应按照国家现行风荷载标准进行计算,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结构形式,确定风荷载。
3、地震荷载计算超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应按照国家现行地震荷载标准进行计算,确定地震荷载,确保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
五、结构设计1、结构形式超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可采用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等形式,结构形式应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形状和使用功能等情况进行选择。
2、材料选择超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材料应选择具有良好耐久性、强度高、抗裂性能好的混凝土和钢材,确保结构在设计寿命内满足要求。
3、结构设计方法超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应采用现代结构设计方法,如有限元分析、计算机模拟等方法,确保结构在设计寿命内满足要求。
4、结构连接超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连接应采用可靠的连接方式,如焊接、膨胀螺栓连接等,确保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超高层混凝土结构设计
【摘要】随着城市化发展的不断加快,高层建筑越来越多,成为了城市繁荣与发展的重要标志,但是,高层建筑的结构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控制因素,其中,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更是不容忽视,并直接关系到高层建筑结构的整体性能,应该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因此,从多方面采用技术性的运用手段,围绕高层建筑的实际需要,突出混凝土施工的整体效能,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旨在围绕高层建筑对混凝土施工的整体要求出发,并概述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分析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结构设计的原则,从多方面探讨高层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具体应用模式,实现高层建筑的质量安全与技术提升。
【关键词】超高层;混凝土结构;设计运用
随着超高层施工的不断涌现,围绕高层建筑的各种结构设计等相继而出,因此,要从多方面寻求超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运用,围绕高层建筑在每一个环节的具体应用,从而实现对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工程的全面进步。
一、概括超高层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要求
1、降低混凝土的绝热升温
在遵循上述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还要考虑各方面的要求,降低混凝土的绝热升温。
适当提高混凝土凝结的时间,防止产生温度裂缝等问题,在设计时,注重确保混凝土的强度,适当提高骨料以及掺合料的配比用量,在对相关的水化热进行测量的同时,降低单方混
凝土中水泥的用量配比,减少造成裂缝的可能性。
2、注意配比设计的整体确定
在混凝土的配比设计上,根据具体的实际施工进行安排,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适当考虑一些客观的因素,譬如天气、设备、运输方式等等,在此基础上,适当配备比拌和用水的设计,更好的确保混凝土的稳定性能,并在混凝土拌合之前,检测现场砂石料中的含水量,为更好的配备提供数据调整,如果变动矿物掺合料的掺量时,必须要根据浆体体积法再进行配比设计并进行调整,从而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二、分析超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原则
1、保证平面的整体平整
在超高层建筑的混凝土结构设计中,要突出超高层建筑的整体规划,保证建筑的平面需要,还要思考在立面以及结构布置等多种因素,尤其是当前在抗地震以及各种地质灾害的影响方面,形成合理的传力途径,并形成上部结构的水平力与竖向力之间的相互平衡,更好的减少中断与迂回现象的产生。
2、安全性能的全面实现
在超高层建筑混凝土的结构设计中,要围绕安全第一的结构设计理念,尤其是突出整体的可靠性与牢固性,避免超高层建筑结构受到外力的影响而形成倒塌等现象,并且要确定好构件与构件、结构与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质量第一的设计模式,并在设计过程中吗,考虑好结构单元与结构构件承载能力之间的关系,减少抗震
防线,提升超高层建筑的整体安全运行能力。
三、探讨超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具体应用模式
1、结构的平面与竖向布置
从结构平面布置上,规范要求平面宜简单、规则、对称,尽量减少突出、凹进等复杂平面。
如图一,建筑平面有`较深的凹角,对抗震十分不利。
我们结构试算时在凹角处增设拉梁,经计算加拉梁后结构周期由原来的1.23s,扭转系数为0.33改善为现在的1.27s,扭转系数为0.26。
在不影响立面美观的前提下,拉梁的设置增加了结构刚度从而使结构的抗震性能得到改善,效果很好。
另外,高层住宅通常将楼电梯间集中配置于中央部位以利于通风采光,为此从构造上我加厚了楼电梯间周边的楼板并提高了板的配筋率,采用双排双向的通长配筋以改善楼面因楼电梯间无板而产生的较大削弱。
起初建筑方案如图二所示,经satwe计算得出y向刚度中心偏于形心下方2.3m。
刚心偏下说明:平面的下部刚度比上部刚度大,下部竖向墙体较多而上部的横向墙体多。
2、结构计算参数的取用
1)周期折减系数
这一参数是考虑填充墙的刚度对结构的影响而设置的。
对于砌块墙其受力早期弹性阶段刚度较大,会吸收很大的地震力,应通过设定周期折减0.7~1.0来放大地震力;对于轻质隔墙,其刚度有限,可设定周期折减为0.9~1.0。
在剪力墙结构中,由于隔墙数量少且其刚度远小于钢筋混凝土墙的刚度,实测周期与计算周期比较接近
2)混凝土容重
程序缺省为25kn/m3,未包括构件的粉刷面层重量。
根据工程的一般情况(按两侧抹灰)实际容重取27~29 kn/m3 (以200厚的墙为例:25+2x20x0.015/0.2=28)为宜。
3)水平力与整体坐标的夹角
在计算地震作用时,沿两个正交主轴输入。
对于平面规则的结构,一般只需沿建筑物平面主轴方向输入即可。
但对于相交角大于15
度的l形、斜交、y形等不规则的平面应选择各抗力构件两个主轴方向进行抗震作用计算。
4)连梁刚度折减系数
洞口上部与剪力墙相连的连梁由于刚度相对墙体较小,而承受很大的地震弯矩和剪力,配筋设计困难。
在地震作用下连梁往往最先开裂进入弹塑性状态,此时连梁将把原来由其自身承担的地震作用卸载给剪力墙。
连梁刚度折减的目的就是要模拟这一现象,根据规范要求和工程经验,在8度地区,通常该系数取用0.55。
在7度地区可能是风荷载控制,取0.7。
3、连梁的设计
在剪力墙结构计算中,连梁超筋是经常遇到的问题。
常用的解决方法有以下几种:
1)首先对连梁的抗扭刚度进行折减,一般取0.4。
2)增加洞口的宽度以减小连梁刚度。
这种方法虽然能够有效的改善连梁超筋问题,但在实际施工中,还要用砌块或其他材料进行
封堵,两种不同的材料在交接处很容易产生裂缝。
虽然这样的裂缝对结构安全无影响,但用户可能因此产生不必要的误解。
因此对于这类的结构洞我们用φ6@200的钢筋网片并浇筑混凝土。
3)增加洞口的高度,即减小连梁的高度。
这种方法也能够减少连梁刚度,但在建筑的门洞上方应设门顶过梁。
4)如果程序选用的是tat软件,那么可以在特殊梁柱定义菜单中,将超筋的连梁两端定义成铰接,让地震力由墙肢承担,连梁箍筋配足而主筋只承受垂直荷载和连梁剪力与跨度一半之积的较大值。
四、结语
超高层建筑中混凝土结构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技术运用方式,尤其是要在全盘思考的基础上,结合当前超高层建筑的总体需求,采取严格的措施,从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各项要求出发,注重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注重对原材料的合理控制,包括钢筋的合理配备设计等等,考虑对于混凝土进行现场施工以及运输条件、养护作业等方面都是作为保证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关键因素,注重整体技术的全面提升,将具有深远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华维;房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和技术;现代装饰(理论);2012,05(8):12-13
[2]李晨;师磊;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问题浅析[j];建材世界;2010,05(9):9-10
[3]吴国信;某高层建筑考虑砂石垫层处理地基与筏板基础共同作用的工程实践;福建建筑;2010年05期
[4]刘金励;我国建筑基础工程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述评[j];建筑技术,1997,28
[5]吴永藩;复杂地质如何正确选择基础桩类及施工;工程建设与设计;2002年第04期
[6]齐宏;人工挖孔灌注桩设计与施工中一些问题的处理方法;四川建材;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