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冰心诗四首 苏教版
语文课件:1.3冰心诗四首(苏教版七年级上)

《母亲》《纸船》这两首诗__________,歌颂了_______ 的伟大;《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这两首诗__________, 勉励青年珍惜青春,努力奋斗,积极贡献。 答案:托物喻情 母爱 借物喻理
惜青春,努力奋斗,积极贡献。
2.品味语言 (1)阅读课文,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对相关的语句进行批注 或赏析。 【示例】选句1: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思维点击:首先应明白“心中的风雨”指生活的困难,遇到困 难“躲”到母亲的怀里,充分表现出对母亲的依恋。
赏析:“躲”字表达了对母亲的依恋之情,同时也歌颂了母爱
﹒﹒﹒﹒
答案:“一只一只”叠用,简洁地突出了纸船的数量,更表达 了诗人对母亲的怀念和感恩。
【沙场点兵】 请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加点词语的作用。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
﹒
答案:“透”字表现出的是坚持奋斗的状况,“遍”字表 现出的是无数烈士奋斗牺牲的状况。
依据图示,完成下题,归纳反思。
第三课 冰心诗四首
1.作者名片 作者 评价 冰心(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
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 学作家。她的散文曾被时人称为“冰 心体”,诗被称为“春水体”
诗集有《繁星 春水》等,散文集有 《寄小读者》等
作品
2.文化常识 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其特点主要有:第一, 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 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像、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具有音 乐美。 3. 知识链接 冰心是中国新文学开拓时期代表作家之一。她所创建的
特征,用______、______、______三个词形象地进行了描绘。
答案:(1)母爱 (2)明艳 嫩绿 淡白 深红
七年级语文上册 《冰心诗四首》教案 苏教版

《冰心诗四首》教案教学目标:1.体味人间至爱亲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2.学习这四首诗丰富的想象、奇特的构思、凝炼的语言。
3.激发学生规划自己的未来,设计自己的人生;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涵;品味这几首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及深刻的哲理。
2.学习这几首诗中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通过生动的形象表达深刻的哲理及“冰心体”诗歌的特点。
教学准备:补充课外阅读材料。
教学时数:三课时。
授课时间:第一课时教学《母亲》《纸船》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抓住重点字词,品味诗歌的语言美;体味人间至爱亲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同学们,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有着丰厚的文化。
中国是诗的国度。
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现代著名女诗人冰心的四首抒情小诗。
(板书课题。
)二、出示教学目标三、简介作者看投影,了解冰心生平。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某某长乐人。
诗人、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
(学生朗读,教师简要评说:“中国文坛世纪老人未能跨越世纪门槛”的确是我们民族的一种遗憾,但是冰心老人博大纯洁的灵魂和不朽的艺术作品却时刻激励感召着我们不断前行。
)教师导入:同学们,更详实地了解作者生平以及创作情况,将为我们更好的品评文学作品搭设一方平台,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
下面,让我们共同来交流一下同学们预习的成果。
让我们来更进一步走进冰心的世界。
(学生自由交流查阅到的有关冰心生平创作的有关资料。
)四、教学《母亲》1.导入语。
母亲的怀抱有什么特点?(温暖、宽广、安全……),你有过亲身体验吗?请说出来。
请朗读冰心的小诗《母亲》。
2.写作背景。
3.朗读课文。
指名读,正音a,齐读。
朗读要求:要感悟亲情,注意节奏和重音。
4.讨论: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依恋,感激。
)怎样引发出来的?诗人触什么景,产生了怎样的感触?(母亲是人生唯一可靠的心灵避难所。
七年级语文上册 冰心诗四首课件 (新版)苏教版

么?
第一个“天上的风雨”是指自然界的现 象,即自然风雨,是实指。
第二个“心中的风雨”是比喻,把心中 的烦恼、忧愁、痛苦等情绪比作风雨,是 虚指,是形象(xíngxiàng)的说法。
第九页,共21页。
纸船——寄母亲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
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第十四页,共21页。
“泪”“血”二字,内涵何其丰富!走向成 功之路时所承受的委屈、打击、挫折……哪一 样不令人心酸泪落?为了自己的目标不得不作 艰难的选择(xuǎnzé),作揪心的放弃,作痛苦 的牺牲……哪一次不让人内心流血?至此,成 功者那平凡而伟大的形象已鲜明地立在读者眼 前。想做一名成功者吗?那就去奋斗吧,去牺 牲吧!
(2)诗行较长,语调缓慢,与绵长的思念相协调。 (3)以纸船为寄托,有利于想像的展开。 (4)自由体的形式,任感情的潮水(cháoshuǐ)自由翻腾,风格
质朴。
第十三页,共21页。
成功 【赏析(shǎnɡ xī()c】hénggōng)
的花
说到花,人们总会想到花儿明亮的色泽、美艳的姿 态。是啊,有谁会去追问花儿成长过程中的艰辛呢?这 一点,和世人总是啧啧赞叹、热切羡慕别人的成功后的 鲜花掌声何其相似!诗人借一个“只”字不动声色(bù dòng shēng sè)地表露了自己的慨叹:人们啊,你们为 什么看不到他们为取得这成功而付出的巨大代价呢?接 着用“然而”一转,告诉人们: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因 为有奋斗的泪水滋润她,因为有牺牲的血雨浇灌她。
不能。因为它们说的话与各自的特征(tèzhēng)是 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芽儿”需要成长发展,正如青年 需要学习提高。一旦开出花儿,不要孤芳自赏,而要装 点大地,有如青年要以自己的青春年华为社会注进旺盛 的活力。最终成为“果儿”,又如青年要甘于牺牲,为 社会创造更大财富,使人生更加辉煌。
《冰心诗四首》教案(苏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教学设计

《冰心诗四首》教案(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 了解冰心诗歌的特点2. 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和人生哲理.3. 通过欣赏优美诗文,激发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1. 体会诗中抒发的情感及感悟人生哲理.2. 朗读并背诵四首诗.3. 诗中丰富的想象,奇妙的构思,凝练的语言的把握则是难点教具和教学手段以读开路,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学习《母亲》1.导入新课1999年2月28日21时,中国“文坛祖母”冰心老人在北京逝世,时年99岁,冰心老人自“五四”运动步入文坛,在近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她一直坚持写作,为世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学作品,为中国的文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我们来学习她的四首小诗,藉此来纪念这位文坛世纪老人。
请学生介绍冰心老人: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闽侯县人,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家,作品有《春水》,繁星》《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等。
提问:母亲的怀抱有什么特点?明确:温暖宽广安全等请诵读冰心的小诗《母亲》要求:要悟亲情,注意节奏和重音,把握亲切,舒缓的语调,请学生提出疑问,把握以下两个问题2.“心中的风雨”指什么?明确:内心的苦闷,烦恼,精神上的挫折。
3.诗中的“躲”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明确:诗人巧妙地借助前一个躲引出第二个躲字:如同鸟儿躲到鸟巢里避风雨一样,儿女的心灵(精神和感情)受到了打击,总会在母爱中得到慰藉。
表现了诗人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是对母亲的依恋之情,同时也讴歌了母爱的温暖、无私、伟大。
4.请学生再次朗读并背诵。
二、学习《纸船》1.导入过渡:母爱是润物的春雨,母爱是醉人的春风。
正因为有如此深重的母爱,一旦离开母亲,才会有对母亲浓烈的思念。
人们常说:“山水寄意,草木传情。
”是的,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人志士或者借一朵鲜艳的小花,一朵枯萎的小草,或借一滴晶莹的露珠,一股清冽的甘泉来抒发他们内心的情感。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借物抒情的诗歌--《纸船--寄母亲》(板书课题及作者)母爱是永恒的,母爱又是博大的,作为儿女,我们又该如何表达对母亲的爱呢?请大声朗读《纸船》。
新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3课 冰心诗四首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营造意境的方法:
1.化抽象为形象 2.含蓄手法的运用 3.修辞手法的运用
1.化抽象为形象 如:余光中的《乡愁》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1/3/192021/3/19Friday, March 19, 2021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1/3/192021/3/192021/3/193/19/2021 8:57:19 AM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1/3/192021/3/192021/3/19Mar-2119-Mar-21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1/3/192021/3/192021/3/19Friday, March 19, 2021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1/3/192021/3/192021/3/192021/3/193/19/2021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结束语:
母亲是一座塔,永远以不变的 姿势站成一个温情的港湾,而儿女 是一艘小船,永远驶不出母亲慈爱 的视野。母爱如灯,点亮你的人生; 母爱如歌,吟唱你的幸福。母爱无 价,人生苦短,孝心不能等待,同 学们,好好珍惜母爱吧!
1.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故乡 母亲的身边 2.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3.C 4.B 5.纸船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 白船儿,不要惊讶毫无端人梦。这是你至 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 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冰心诗四首(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冰心诗四首(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冰心著作的三个主题:童心,自然,母亲。
2.品味作者在《母亲》、《纸船》中对母亲表达的深深的爱。
3.体悟《成功的花儿》、《嫩绿的芽儿》蕴涵的哲理。
二教学设计:这四首现代诗歌是冰心老人创作的,非常有韵味,读来满口留香,而且百味陈杂,因为里面的情感很足,能令人想起很多:母爱,童趣,人生历经的磨砺,成长的艰辛……相信学生通过此次诗歌的学习会对冰心老人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而不仅仅停留在《寄小读者》的和蔼女士形象里。
诗歌的学习贵在品读,通过读来达到认识主题的目的。
本课主要以讨论形式,师生一起完成对主题的探究和文意的分析。
虽然“诗显词隐”,但对刚升入初一的学生来说,突破文字表层意思透视内在意蕴仍是一个难点,而且也是本课的重点之一,另一重点是学习丰富的写作技巧。
教学时数:2课时三教学过程一)《嫩绿的芽儿》1.开门见山导入,明确文体(现代诗歌)2.自由读,熟悉内容;齐读,掌握基调;学生范读(教师提醒把握节奏、感情)3.重点字词理解:嫩绿→ 芽淡白→ 花深红→ 果4.初步总结冰心诗歌的特点:(语言精练,内涵丰富)5.表达何主题?(人生价值)6.谈谈你对主题的感受;为何要用花、果、芽来表达?(更亲切,有说服力,更含蓄,适合少年儿童;拟人,比喻→形象,生动)7.再次请学生范读(要求字正腔圆,饱含感情)二)《成功的花儿》1.默读,掌握大意。
2.抓住重点字词点评诗歌(“明艳”,“泪泉”,“血雨”)3.表达何观点?(要获得成功必须付出努力)4.为何以花喻人?(借物喻人)三)《纸船》1.齐读,熟悉大意。
2.写作上有何特点?(不肯放弃一张纸→叠纸船,抛到海里→每天叠→流到母亲那里。
悬念)3.为何用“叠纸船”来表达情感?(童真,童趣→选材要适当,适合读者)四)《母亲》1.抓住重点字词(关键细节)进行点评(“躲”→对母亲的依赖)2.写“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与全文有何联系?(突出主题,表现童真、童趣,和下文形成比拟)五)总结四首小诗(主题,写作技巧)附:板书人生价值《嫩绿的芽儿》拟人,比喻(形象,生动)成功——努力《成功的花儿》比喻,夸张,烘托(生动,形象,新颖,亲切)对母亲的思念《纸船》层层设疑突出主题对母亲的依赖,母爱《母亲》比拟。
语文:第3课《冰心诗四首》课件(苏教版七年级上)

是如此。
2.体会“艳丽“、“然而”一词在本诗中的 作用;比较词语:“惊羡”与“敬慕”的区 分;
“艳丽”突出了花的色泽特征,形象地突 现了花的“成功”。“然而”追溯了 花成功的历程。
“惊羡”比“敬慕”多一层惊叹的意味, 也更能衬托成功之花的艳丽,也更能 表现“人们”对“成功的花”之所以 成功的原因不够理解。
深红的果儿, 力。最终甘于以牺牲精神
和青年说:
为社会创造巨大事迹,使 人生更显光辉。
“牺牲你自己!”
3. “芽儿,花儿,果儿”的顺序能否调换? 这三节诗之间按内容来看是递进关系,
“芽儿”“花儿”“果儿”的顺序排列暗指果 树从抽芽、开花到结果的生长过程。“芽 儿”“花儿”“果儿”说的话不能互换,因为 它们说的话与各自的特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芽儿”需要成长发展,正如青年需要学习、 提高,使自己成才。一旦开出花儿,不是要孤 芳自赏,而是要装点大地,又如青年要以自己 的青春年华为社会注进旺盛的活力。最终结成 “果儿”,又如青年要甘于以牺牲精神为社会 创造巨大事迹,使人生更显光辉。
学习目标:
1.从《成功的花》中体会成功背后的辛苦。
❖ 2.从《嫩绿的芽儿》中探讨如何使自己的人 生更积极美好。
❖ 3.体会《纸船》中诗人对母亲对祖国爱的无 比深厚。
❖ 4.学习这些诗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 练的语言。
学习《母亲》和《纸船》
自学提纲1:
1.读准字音。 2、注意节奏和重音。 3、读出感情。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冰心诗四首
冰心
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
长乐人,现代著名作家, 儿童文学家。主要作品 有《冰心小说散文集》、 《冰心散文集》、《寄 小读者》、《再寄小读 者》、《三寄小读者》、 《小橘灯》等。她的诗 文笔隽意,艺术精致, 独成一派,被称为“冰 心体”。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冰心诗四首》教学课件 苏教级上册语文课件

12/9/2021
第四十页,共四十二页。
零碎的诗句, 是学海中的一点浪花罢;
然而他们(tā men)是光明闪烁的, 繁星般嵌在心灵的天空里。
12/9/2021
返回(fǎnhuí)
第四十一页,共四十二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冰心诗四首。返回。2、诗中的两个“躲”字表达(biǎodá)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后者指的是人 的心灵(精神和感情)受到。8月19日抵日本神户,21日游览了横滨。1、试着找出诗中你认为精 彩的诗句,并说说其作用。2、诗歌的构思十分新颖独特,试举出一两个例子谈谈自己的看法。 “悲哀”是爱的极致,思念到极点的感情外现。《纸船》中作者用叠纸船这个细节寄托了对母亲 的挚爱,你能否也仿写一个细节表达(biǎodá)同样的感情。你从花的历程中得到了怎样的启发。 风雨后——
12/9/2021
返回(fǎnhuí)
第二十五页,共四十二页。
嫩绿 的芽儿 (nènlǜ)
12/9/2021
(zhěngtǐ)
感整 精 拓 知体 读 展
课训 文练
第二十六页,共四十二页。
比
较 首页
阅 读
上一页
有人说,来到(lái 这个世 dào) 界上本来就短暂,就应该享 乐为先,其他的都不要考虑, 你认为这样的人生有意义吗?
12/9/2021
第四十二页,共四十二页。
12/9/2021
返回
(fǎnhuí)
第二十七页,共四十二页。
作者(zuòzhě)为什么把“芽儿、 花儿、果儿”与“青年人” 联系 在一起?你认为这么做 的依据是什么? “芽儿、花 儿、果儿”能随意调换位置 吗?
12/9/2021
第二十八页,共四十二页。
学期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3课《冰心诗四首》公开课教学课件共27张

再读诗歌,体会情感
快速阅读两首诗,找出属于作 者动作又富有情感的词语,思考这 些动词是怎样把作者的情感表达出 来的?
感情朗读:
《母 亲》
母亲呵!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朗读:
纸船
——寄母亲 我从不肯定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深红的果儿,
和青年说: “牺牲你自己!”
思考:
1、找出描写芽、花、果色彩的词语,这样的 色彩 分别体现它们什么特征?
2.“芽儿”“花儿”“果儿”说的话能互换 吗?为什么?
1、嫩绿: 显示健壮、旺盛和朝气. 淡白: 蕴含着朴素、纯洁和不追求外表的华丽. 深红: 象征丰硕、甜蜜、美丽
2、不能, (1)因为他们说的话与各自特征是紧密联系在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伤归去。
八,二十七,一九二三太平洋舟中。
小结
《母亲》主要是一种幼稚期寻求母爱保 护的心态,表现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一起的 (2)芽儿,花儿,果儿的顺序排列暗指果树从
抽芽,开花到结果的生长的过程。 Nhomakorabea小结:
植物的生长----比喻----青年的成长
嫩绿的芽儿----劝勉----学习提高
淡白的花儿----告知----奉献社会
深红的果儿----鞭策----创造光辉
合作探究
学习了冰心的《嫩绿的芽儿》之后, 你体会最深的是什么?有没有想过如 何使自己的青春更加美好,人生更加 积极?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冰心诗四首

不愿意牵着您的衣襟走过春秋冬夏,
噢妈妈相信我,
女儿自有女儿的报答。
()
1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
2
()
3
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散文家、小 说家、儿童文学家、诗人。著名的诗集有《繁星》 《春水》,主要作品《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 《小橘灯》等。她的诗文笔意隽永,艺术精巧, 独成一派,被称为“冰心体”。
烛光里的妈妈 - 毛阿敏 - 烛光里的妈妈
妈妈我想对您说, 话到嘴边又咽下, 妈妈我想对您笑, 眼里却点点泪花。
噢妈妈, 烛光里的妈妈, 您的黑发泛起了霜花,
噢妈妈, 烛光里的妈妈, 您的脸颊印着这多牵挂。
噢妈妈,
烛光里的妈妈,
您的腰身倦得不再挺拔,
妈妈,烛光里的妈妈,
您的眼睛为何失去了光华,
妈妈呀,女儿已长大,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16
交流讨论
1.诗人明知纸船不能流到母亲那里为什 么还要不停地叠?
坚持不懈,爱的执著
()
17
交流讨论
()
4
《母 亲》
• 母亲呵! • 天上的风雨来了, •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 心中的风雨来了, •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
5
诗歌主要表达了什么感情? 想一想背一背。
()
6
“天上的风雨、心中的风雨”两个 “风雨”含义是否相同?
前者指的是自然界的
【最新】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冰心诗四首 课件 (共20张PPT)

• “明艳”突出了花的色泽特征,形象地突现 了花的“成功”。“然而”追溯了花成功 的历程。 • “惊羡”比“羡慕”多一层惊叹的意味, 也更能衬托成功之花的明艳,也更能表现 “人们”对“成功的花”之所以成功的原 因不够理解。
嫩绿的芽儿
• • • • • • • • • 嫩绿的芽儿, 和青年说: “发展你自己!” 淡白的花儿, 和青年说: “贡献你自己!” 深红的果儿, 和青年说: “牺牲你自己!”
• “芽儿”是出生阶段,需要成长发展,正 如青年需要学习提高。
• “花儿”是成长阶段,装点大地,有如青 年要以自己的青春年华为社会注入旺盛的 活力。“果儿”最终成熟,奉献给人们, 又如青年甘于以牺牲精神为社会创造巨大 业绩,使人生辉煌灿烂。
谢谢聆听
4、全诗的点睛之笔是哪一句?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 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读《纸船》一诗,你认为其中表达“我” 对母亲深切思念的词语有哪些? 这些词语有:
从不肯妄弃 仍是不灰心 总希望 至爱的女儿 含着泪叠 ……
请根据诗中给出的信息,想象诗人 在何种情形下写的《纸船》这首诗?
冰心诗四首
走进冰心
• 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女作家,儿 童文学家,诗人,因其一生刚好度过了一 个世纪,所以被称为“世纪老人”,深受 人民爱戴。诗集《繁星》《春水》除了表 现母爱外,还记录了作者零星的感受和玄 想,主要作品还有《冰心小说散文集》 《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 者》《小橘灯》
《母亲》这首诗中的两个“风雨”各指 什么?两个“躲”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感情?
• ①“风雨”指的是自然界的风雨 • ② “风雨”比喻心中的烦恼、忧愁和苦痛。
• 诗人巧妙地借前一个“躲”字引出第二个 “躲”字:如同鸟儿 到鸟巢避风雨一样, 儿女心灵(精神和感情)受到了打击,总 会在母爱中得到慰藉。 • 联想和巧妙的类比,表现了诗人寻求母爱 、诗人为什么要叠纸船并把它抛进海里? 诗人在船上无法与母亲通音信,只幻想纸船抛 进海里能载着她对母亲的一颗爱心飘到母亲的怀 抱中。 2、诗人叠好的纸船有的被风卷进窗子里,有的被 海浪打湿了,沾在船头上,可她为什么仍是不灰 心的每天叠着? 因为诗人心中保存着永远的希望。
苏教版七上语文第一单元冰心诗四首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第一单元三冰心诗四首【课内阅读】我从不肯妄弃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1.本诗有三小节,请各用一个词语概括每一节的内容。
(1)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2.“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根据你的理解,“我”究竟希望纸船流到什么地方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中的“爱和悲哀”指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朗读“叠成一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时,为表达诗人对母亲的挚爱,你认为哪个词应该重读?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提升】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我歌唱早晨,我歌唱希望,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
我的歌啊,你飞吧,飞到年轻人的心中去找你停留的地方。
所有使我像草一样颤抖过的快乐或者好的思想,都变成声音飞到四方八面去吧,不管它像一阵微风或者一片阳光。
七级语文冰心诗四首课件 苏教(通用)

作者:冰心
冰心 (1900---1999)
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散文 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
《母 亲》
• 母亲呵! • 天上的风雨来了, •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 心中的风雨来了, •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呼告和比兴
• 呼告:是修辞格之一,表达上撇开了对话
的听读者,突然直呼所说的人或物来说话。 这种修辞常用在抒情急剧之时。
•
10、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2021/5/122021/5/122021/5/125/12/2021 9:38:41 AM
•
11、以我独沈久,愧君相见频。。2021/5/122021/5/122021/5/12May-2112-May-21
•
12、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2021/5/122021/5/122021/5/12Wednesday, May 12, 2021
•
13、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2021/5/122021/5/122021/5/122021/5/125/12/2021
•
14、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2021年5月12日星期三2021/5/122021/5/122021/5/12
•
15、比不了得就不比,得不到的就不要。。。2021年5月2021/5/122021/5/122021/5/125/12/2021
•
16、行动出成果,工作出财富。。2021/5/122021/5/12May 12, 2021
•
17、做前,能够环视四周;做时,你只能或者最好沿着以脚为起点的射线向前。。2021/5/122021/5/122021/5/122021/5/12
•
9、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2021/5/122021/5/12Wednesday, May 12, 2021
新苏教版七年级语文课件 第3课《冰心诗四首》(共39张ppt)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凉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写作背景
《纸船》遥寄的是漂泊异国的儿女对慈爱 母亲的深切思念。冰心赴海外求学,行前与 弟弟与母亲等家人告别时装出平平常常的样 子,留给人轻松、淡漠的分别的印象。却不 知随船而行,心情就沉重起来,才知道先前 的平静是刻意伪装出来的。内心的情感潮流 不可阻遏,它要奔泄而出,它要合着海浪, 摇曳着白纸船儿,进入母亲的梦境。这诗虽 用轻俏的字眼,可是否也是内心深处强烈的 呐喊呢?在母亲面前未曾说出,而借诗句传达 出来的一句话是:我爱你,母亲!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1.怎样理解 “明艳”一词在课文中 的作用?
作者抓住花的色泽特征,用“明艳” 一词形象地突出花的成功。
2.作者使用感叹号结尾,表达了一种 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作者对人们只惊羡于别人成功 所得到的荣誉却看不到在成功背后所 付出的艰苦劳动的感叹,表露了对这种 现象不敢苟同的态度。
这个人就是林肯——公认的美国历史上 最伟大的总统。
因为他坚信上帝的的延迟,并不是上帝 的拒绝,因此能屡败屡战,最终成就不 凡。
林 肯 宣 读 解 放 黑 奴 宣 言
学习目标
1.朗读并背诵诗歌《成功的花》、《嫩 绿的芽儿》。
2.理解两首诗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成功的花
成功的花 ,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不能,因为它们说的话与各自的特征 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指果树从抽芽、 开花到结果的一个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冰心诗四首苏教版学习目标:1、从《成功的花》中体会成功背后的辛苦。
2、从《嫩绿的芽儿》中探讨如何使自己的人生更积极美好。
3、体会《纸船》中诗人对母亲对祖国爱的无比深厚。
4、学习这些诗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教学重点1.品位这四首诗中所蕴含的深刻的哲理。
2.学习这四首诗中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通过生动的形象表达深刻的哲理及“冰心体”诗歌的特点。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冰心(1900一 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的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
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冰心的诗以抒写纯真的重心和圣洁的母爱为主,影响很大。
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比小说和诗歌取得更高的成就。
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
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
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
二、学习《母亲》(一)全班分读、齐读课文,争取背诵。
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二)体会“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中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诗人巧妙地借助前一个躲引出第二个躲字:如同鸟儿躲到鸟巢里避风雨一样,儿女的心灵(精神和感情)受到了打击,总会在母爱中得到慰藉。
表现了诗人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同时也讴歌了母爱的温暖、无私、伟大。
三、学习《纸船》(一)、熟悉全诗指导朗读。
1.请学生自己试读全诗。
2.教师范读。
要读得低沉而富有深情。
节奏和重音划分如下:纸船-寄母亲冰心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泊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凉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二)、分析、解读全诗。
1.请根据诗中给出的信息,想象这是诗人在何种情形下写的这首诗?海浪涛涛,天风吹卷,诗人正坐在一艘颠簸在太平洋的邮轮上,远离亲人,驶向陌生的国度,不知何时才能回到祖国,回到亲人的怀抱?诗人因为强烈地思念故国、思念亲人,愈发感到孤独、惆怅。
2.第一节中哪些诗句词语表明诗人对母亲思念之深,且由来已久?“从不肯”“总是”表明诗人并非这一次出门远行才有此举动,而是对母亲的依恋思念之情由来已久,一直就很浓烈,“一只一只”点出所叠纸船的数量多,表明诗人对母亲的思念极深。
3.第二节诗人写出精心叠成的纸船抛入大海后瞬间发生的种种令人心碎的结果,并写出自己明知没有结果还是不灰心地叠,又在表达自己的情感上有什么作用?实际中是否可能,愿望能否实现,这对诗人来说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这是诗人是否寄托思念、排解孤独、忧伤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最充分地表达出诗人那种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
4.第三节是诗人展开的想象。
这一想象有何特点?在诗中起什么作用?纸船虽然漂不到母亲的身边,但一定能漂入母亲的梦中,这一想象新奇、大胆、瑰丽,充分地写出了诗人对母亲强烈的思念之情,点明题旨。
5.叠纸船原是儿童的一种游戏,诗中的这一行为意味着什么?诗中的纸船又象征着什么呢?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情,赋予纸船特别的含义。
纸船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思念母亲思念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
诗人叠纸船这一行为表明诗人对母亲对祖国爱的无比深厚。
(三)问题解惑1、诗人为什么要叠纸船并把它抛进海里?诗人在船上无法与母亲通音信,只幻想纸船抛进海里能载着她对母亲的一颗爱心飘到母亲的怀抱中。
2、诗人叠好的纸船有的被风卷进窗子里,有的被海浪打湿了,沾在船头上,可她为什么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因为诗人心中保存着永远的希望。
3、全诗的点睛之笔是哪一句?“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4、叠纸船为什么含着泪,为什么悲哀?因为与母亲远隔万水千山,十分想念自己的母亲,思念不着最是难受,所以“含泪”“悲哀”。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抒发热爱母亲、思念母亲的情感;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恩和回报。
6、本诗用“纸船”做题有什么好处?诗人以纸船展开自己的情思,使抽象的情感变得具体可感,又富有童稚气,适合表达子女的心态。
四、学习《成功的花》(一)全班分读、齐读课文,争取背诵。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二)赏析这首诗这首诗只是一个意思,一个组织句子的单位:漂亮的花,人们都只是惊叹、羡慕她开花时的美丽,并没有意识到它还在芽儿的时候,经历了多少艰苦的奋斗和巨大的牺牲。
“明艳”就是指色彩鲜明、艳丽。
“明艳”一词,形象生动地说明、突出了花的“成功”;而“惊羡”一词用在这里比“羡慕”多了一层惊叹的意思,从而又更衬托出成功之花的明艳。
不管是艳丽的鲜花还是其他成果,待到她亮出成功时,确实是令人羡慕的、欣赏的,但她背后的艰辛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明白呢?作者用惊叹号抒发了她对人们仅仅懂得惊叹、羡慕别人的成功,而看不到在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劳动的感慨。
“然而”一词承接了“只”字,自然地转折,开启了后面的思维:追溯成功的历程。
花之所以成功,并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她还在小芽儿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努力奋斗了,到成为今天的明艳的花儿,一路上浸透了辛酸乃至痛苦的无尽泪水,撒遍了鲜红的血泪,甚至付出了牺牲的代价。
一句话,“成功的花”是血与泪滋润的结晶,是奋斗与牺牲孕育的蓓蕾。
只有经历这样的一种洗礼,才会有花“现时”的明艳,花的成功。
作者将“现时”与“当初”对比,将“奋斗”、“牺牲”与“成功”关联,“泪泉”、“血泪”与“明艳”关联,更加突出了花的成功之不易。
这首诗,表达了这样的一个意旨:不要只惊羡别人的成功,更应该知道别人的成功是多少艰苦奋斗乃至牺牲的结果,并从中吸取成功的经验。
而且给我们以启示:花的成功尚且如此,那人的事业的成功,人的成长与发展,不也都是如此吗?从而使人领悟到奋斗者与牺牲者的伟大。
(三)问题解惑1、“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一句中“惊羡”什么意思?能不能换成“羡慕”,为什么?“惊羡”,有惊叹羡慕的意思,“惊羡”比“羡慕”多一层惊叹的意味,也更能衬托成功之花的明艳。
2、这是一首哲理小诗,但作者并未空洞的说教,而是大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说理,给人鲜明的印象,请问“花”“芽儿”“泪泉”“血雨”分别比作什么?“花”比作人生事业的成功;“芽儿”比作成就事业的起步阶段;“泪泉”比作为培养花付出的辛劳;“血雨”比作为滋润花而作出的牺牲。
3、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这首诗告诉人们,不要只看到并惊羡于别人成功所得到的荣誉,而要了解在这成功的后面所蕴含着的艰苦努力,要学习花的奋斗和牺牲,从它的成功中吸取成长的经验,这才是更重要的。
4、读了本诗,你受到了什么启示?谈谈你自己的感想。
只要能联系自己,围绕本首诗的道理来谈即可。
五、学习《嫩绿的芽儿》(一)全班分读、齐读课文,争取背诵。
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①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②深红的果儿,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③(二)赏析这首诗①嫩绿的芽儿对青年说:“发展你自己!这是一个独立的意思,如果拆开便不知所云了。
“嫩绿”显示了芽儿的健壮、活力与朝气,在这里诗人运用了拟人手法,嫩绿的芽儿有着儿童般的天真无邪,对青年说,发展你自己。
芽儿需要成长发展,正如青年人一样也需要学习与提高,来发展自己,使自己成才。
植物发展由芽儿长成花儿,那么,人呢?②淡白的花儿对青年说,“贡献你自己!”同样是一个独立的意思。
“淡白”说明了花的朴素无华,纯洁,不追求华丽的外表。
植物用花儿来装点这个世界,不孤芳自赏。
人呢?在发展了自己的基础上,应当来为社会做贡献。
这里作者的意思又进了一层。
③深红的果儿对青年说“牺牲你自己!”用“深红”来修饰“果儿”,象征着“果儿”的成熟、丰硕和甜蜜。
经历了芽儿、花儿的积累、成长,成了深红的果实,这时就要奉献给人类了。
如果没有奉献,这些果实有什么用呢?青年人呢?也应该懂得奉献自己,甚至要有甘愿牺牲自己的精神,人生才显得更完美,更充实。
这首诗中的每一节都可以独立成为一首诗,意思也相当完整,但从思想境界、艺术造诣上讲,它们又意联起来成为一个整体,使意脉得以贯通。
“芽儿”“花儿”“果儿”的排列顺序,暗指果树从抽芽发展、开花让人们欣赏到将结果奉献于人类的过程,这一过程正好对应了青年的人生过程。
“芽儿”需要成长发展,正如青年需要学习提高。
当芽变成花时,不要孤芳自赏,而是要美化自然,正如青年要以自己的青春为社会作贡献。
最后结成“果儿”,又如青年要以牺牲精神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使人生更辉煌。
全诗正是这样,以植物的生长来比喻青年的成长,从而告诫青年人,包括作者自己,要发奋图强,不断充实、提高和发展自己,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诗中运用拟人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展示了一个纯洁的心灵和现实的世界。
同时,也讴歌了美好的青春,积极的人生。
“嫩绿的芽儿”的时候、“淡白的花儿”的时候、“深红的果儿”的时候,组合起来正是整个纯洁的人生。
这样的一种纯洁的人生,赋予了作者笔下的语言以诗意,使其散文诗化,而从此不再是散文,只能以诗来解读。
也正因为这样,作者才能将这些本来就难以组织起来的话语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可以说,是她的纯洁的心灵给世界、给语言带来了一种独特的体系,一种一般人及粗俗的语言所不可能具有的体系。
(三)问题解惑1、正当青春年华的年轻人,在投入社会生活的大海时,该如何把握人生的方向?用诗中的原话作答。
“发展你自己!”“贡献你自己!”“牺牲你自己!”2、诗中用“嫩绿”“淡白”“深红”来分别描写“芽”“花”“果”的色彩,这样的色彩分别体现了它们什么样的内在特征?“嫩绿”显示健壮、旺盛和朝气。
“淡白”蕴含朴素、纯洁,不追求外表的华丽。
“深红”象征丰硕、甜蜜和美丽。
3、这三节诗之间按内容来看是什么关系?“芽儿”“花儿”“果儿”的排列顺序能否互换?从内容看,这三节诗之间是递进关系,“芽儿”“花儿”“果儿”的排列顺序暗指果树从抽芽、开花到结果的生长过程,所以不能互换。
4、学了本诗后,你认为如何使自己的青春更加美好,人生更加积极?青年人应奋发努力,不断充实、提高、发展自己,甘为人类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和牺牲。
六、课堂巩固:1、积累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