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欧姆定律知识点(大全)
欧姆定律知识点梳理
![欧姆定律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e22d2614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38.png)
欧姆定律知识点梳理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基础定律之一,用以描述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它由德国物理学家欧姆(Georg Simon Ohm)在19世纪初发现,并被广泛应用于电路理论和实际电路中。
掌握欧姆定律对于理解电学基础和电路分析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欧姆定律的基本概念、公式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进行梳理。
1. 欧姆定律的基本概念欧姆定律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在一个导体上,电流是通过该导体的电荷流动,电压是电荷在导体两端的电势差,电阻则是导体对电流流动的阻碍。
欧姆定律可以表达为:电流(I)等于电压(V)除以电阻(R)。
2. 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I = V / R,其中I代表电流(单位为安培/A),V代表电压(单位为伏特/V),R代表电阻(单位为欧姆/Ω)。
根据欧姆定律的公式,我们可以通过已知两个量计算出第三个量。
3. 串联电路中的欧姆定律在串联电路中,多个电阻依次连接,电流经过每个电阻,且沿电路保持恒定。
根据欧姆定律,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即:总电阻等于第一个电阻加第二个电阻,以此类推。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欧姆定律计算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值。
4. 并联电路中的欧姆定律在并联电路中,多个电阻同时连接到电源正负极上。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在并联电路中分流,各电阻上的电流之和等于总电流。
即:总电流等于第一个电阻上的电流加上第二个电阻上的电流,以此类推。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欧姆定律计算并联电路中的总电流值。
5. 欧姆定律的应用注意事项在应用欧姆定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单位制使用要一致:在计算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单位必须保持一致,否则会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 温度对电阻的影响:欧姆定律假设电阻不随温度变化,在一定温度下成立。
然而,实际电阻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
- 电路中其他元素的影响:欧姆定律只适用于线性、稳定电阻的情况,如果电路中包含其他元件(如电容器、电感器等),则需要综合考虑其影响。
欧姆定律知识点总结
![欧姆定律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fe983ea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d5.png)
欧姆定律知识点总结1. 什么是欧姆定律欧姆定律(Ohm’s Law)是描述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关系的基本定律。
它是由德国物理学家乔治·西蒙·欧姆于1827年提出的。
欧姆定律表明,电流通过一个导体的大小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阻抗成反比。
2. 欧姆定律的公式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V = I \\cdot R其中:V - 电压(单位:伏特,V) I - 电流(单位:安培,A) R - 电阻(单位:欧姆,Ω)3. 电压-电流-电阻的关系根据欧姆定律公式,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当电阻不变时,电压和电流成正比,即电压增加,电流也随之增加;反之亦然。
•当电压不变时,电阻和电流成反比,即电阻增加,电流减小;反之亦然。
•当电流不变时,电压和电阻成正比,即电压增加,电阻也随之增加;反之亦然。
简单来说,欧姆定律告诉我们,电流通过一个导体时,电压的大小取决于电阻的值。
如果电阻较大,通过导体的电流将较小;如果电阻较小,通过导体的电流将较大。
4. 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单位及测量•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通常使用万用表或电压表测量,测量结果以直流电压(DCV)或交流电压(ACV)表示。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通常使用安培表或电流表测量,测量结果以直流电流(DCA)或交流电流(ACA)表示。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通常使用欧姆表或万用表的电阻档测量。
5. 欧姆定律的应用欧姆定律在电路中有广泛的应用,几乎所有电子设备都依赖于欧姆定律来工作。
以下是一些欧姆定律的应用:•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或电阻,以帮助设计和调试电路。
•预测电路中元件的工作情况,如灯泡的亮度、电池的寿命等。
•阅读和理解电路图,并进行相关计算,如串联电阻、并联电阻等。
6. 注意事项•欧姆定律适用于线性电阻,即电阻值不随电流或电压的变化而变化。
如果电阻为非线性,如二极管、晶体管等,欧姆定律不适用。
•在实际应用中,电源的电压可能不稳定,电路中的元件可能存在内阻或电容等,并且电流可能因其他因素而受限。
[全]中考物理“欧姆定律”必考知识点大全
![[全]中考物理“欧姆定律”必考知识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74a30a52ec3a87c24128c483.png)
中考物理“欧姆定律”必考知识点大全(一)知识框架(二)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1、电流与电压的关系2、电流与电阻的关系3、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作用: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改变R两端的电压大小;保护电路,使电路中的电流不至于过高。
注意事项: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电阻值最大的位置;电压表和电流表应该选择合适的量程。
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分析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利用图像来表示一个物理量随另一个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可以直观、形象地表示出物理量的变化规律。
控制变量法该实验中,第一步是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压,观察电流随电压的变化规律;第二步是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改变定值电阻的大小,观察阻值和电流之间的变化规律。
这种方法称为控制变量法。
4、注意该试验中,可能的电路故障常见的故障有:电表无示数、示数偏低、实验数据或结论错误等。
(三)欧姆定律及其应用1、内容I=U/R 变形式:U=IR 或R=U/I描述: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注意:①该定律中涉及到的电流、电压、电阻是针对同一段导体的或电路的;具有同时性。
②使用该定律时,各物理量的单位必须统一,电压、电阻、电流的单位分别是V、Ω、A。
③该定律只适用于金属导电和液体导电,对气体、半导体导电一般不适用。
④该定律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2、结论(注意前提条件)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3、电阻的串、并联(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R=R1+R2+……+Rn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其总电阻为R=nR0把几个电阻串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其总电阻一定比每个导体的电阻大。
(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其总电阻为R=R0/n把n个电阻并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其总电阻比每一个导体的都要小。
欧姆定律知识点
![欧姆定律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089bc38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e7.png)
欧姆定律知识点在电学的世界里,欧姆定律就像是一座基石,为我们理解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关键的指导。
让我们一起深入探究这个重要的定律。
欧姆定律是由德国物理学家乔治·西蒙·欧姆在 19 世纪初发现并提出的。
它简洁而有力地表达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定量关系。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为:I = U / R,其中 I 表示电流,单位是安培(A);U 表示电压,单位是伏特(V);R 表示电阻,单位是欧姆(Ω)。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在一个电路中,电流的大小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先来说说电流。
电流就好比是水流,是电荷在导体中的定向移动形成的。
电荷的流动有快有慢,电流的大小就是用来衡量电荷流动快慢的物理量。
想象一下,在一条河道中,水流动得越快,代表着水流越大;同样的,在电路中,电荷移动得越快,电流就越大。
电压呢,就像是推动电荷流动的“力量”。
它可以类比为水压。
水压越高,水就能流得更快更远;电压越高,电荷就能在电路中流动得更顺畅,电流也就越大。
而电阻,则是阻碍电流流动的“绊脚石”。
电阻大,就像是河道中充满了石头和杂物,水流就会受到很大的阻碍,变得缓慢;电阻小,电流就能更轻松地通过。
我们来举几个例子,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欧姆定律。
假设一个电路中,电阻为 5 欧姆,电压为 10 伏特,那么根据欧姆定律,电流 I = 10 / 5 = 2 安培。
再比如,如果一个电阻为 10 欧姆的电器,要通过 3 安培的电流,那么需要施加的电压 U = 3 × 10 = 30 伏特。
在实际应用中,欧姆定律有着广泛的用途。
比如,我们在设计电路时,需要根据所需的电流和电压来选择合适的电阻值。
如果要增大电流,要么提高电压,要么减小电阻;反之,如果要减小电流,要么降低电压,要么增大电阻。
在日常生活中,欧姆定律也无处不在。
比如我们使用的各种电器,如电灯、电视、电脑等,它们内部的电路都遵循着欧姆定律。
另外,了解欧姆定律还能帮助我们诊断电路故障。
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知识点提要
![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知识点提要](https://img.taocdn.com/s3/m/64cd3f29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a0.png)
一、电流与电阻1.电流:指单位时间内流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单位为安培(A)。
2.电流的方向:由正至负的电荷流动方向(电子实际流动方向相反)。
3.电阻:物体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单位为欧姆(Ω)。
4.导体和绝缘体:导体具有较低的电阻,而绝缘体具有较高的电阻。
二、欧姆定律1.欧姆定律的内容:在一定温度下,导体两端的电压(U)与通过导体的电流(I)成正比,电阻(R)为比例常数,即U=R*I。
2.欧姆定律的图像表示:电流与电压成正比,通过导体的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3.电阻的影响因素:电阻受物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物质电阻率的影响。
4.电流的影响因素:电流受电压和电阻的影响。
5.电阻与电流之间的关系:电流与电阻成反比,电阻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小。
三、欧姆定律的应用1.串联电阻的情况下,总电阻的计算:总电阻(Rt)等于各个串联电阻之和,即Rt=R1+R2+R3+...+Rn。
2.并联电阻的情况下,总电阻的计算:倒数总电阻(1/Rt)等于各个并联电阻倒数之和的倒数,即1/Rt=1/R1+1/R2+1/R3+...+1/Rn。
3.短路保护:将一个较低电阻的导线连接在电路中,以防止电流过大导致损坏。
4.安全用电知识:合理选择电器的额定电流,正确使用电路保护装置,避免电流过大造成危险。
四、实验室中的欧姆定律实验1.实验器材:电源、导线、电流计和电阻。
2.实验目的:验证欧姆定律。
3.实验步骤:连接电路、调节电阻、改变电压,测量电压和电流值。
4.实验结果:电压和电流成线性关系,验证了欧姆定律的正确性。
五、电功与功率1.电功的定义:电功表示电能的转化或消耗程度,单位为焦耳(J)。
2.电功的计算:电功等于电流与电压的乘积,即W=U*I。
3.功率的定义: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电能转化或消耗的速率,单位为瓦特(W)。
4.功率的计算:功率等于电功与时间的比值,即P=W/t。
六、练习题和应用题通过练习题和应用题,巩固和应用欧姆定律的知识。
高中物理欧姆定律知识点全面梳理
![高中物理欧姆定律知识点全面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89ff49ff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59.png)
高中物理欧姆定律知识点全面梳理欧姆定律是许多物理学课程中的重要概念,它描述了电流、电阻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欧姆定律是由德国物理学家乔治·西蒙·欧姆提出的,他在1827年首次提出了这个定律。
欧姆定律在电路分析和解决电流问题时非常有用。
本文将全面梳理高中物理中关于欧姆定律的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
一、欧姆定律的表述和公式欧姆定律陈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I)与电压(V)成正比,电流与电阻(R)成反比。
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述如下:V = I × R其中,V表示电压,单位为伏特(V);I表示电流,单位为安培(A);R表示电阻,单位为欧姆(Ω)。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通过已知的两个量来计算第三个量。
二、电流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电荷量。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等于电压与电阻之商。
如果给定电压和电阻,可以通过欧姆定律计算电流。
同样地,如果给定电流和电阻,可以通过欧姆定律计算电压。
三、电压电压是指电流在电路中的推动力。
它表示电荷在电路中移动时所具有的能量。
根据欧姆定律,电压等于电流乘以电阻。
如果给定电流和电阻,可以通过欧姆定律计算电压。
同样地,如果给定电压和电阻,可以通过欧姆定律计算电流。
四、电阻电阻是指电路中阻碍电流通过的能力。
它与电流和电压成反比。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等于电压与电流之商。
如果给定电压和电流,可以通过欧姆定律计算电阻。
同样地,如果给定电压和电阻,可以通过欧姆定律计算电流。
五、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根据欧姆定律,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满足一定的关系。
串联电路是指电流依次通过电阻的电路。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在每个电阻上保持不变,而电压等于各个电阻的电压之和。
并联电路是指电流分成几个分支通过不同的电阻的电路。
在并联电路中,各个分支电路的电压相同,而总电流等于各分支电路的电流之和。
六、应用举例欧姆定律可以应用于很多电路分析问题中。
《欧姆定律》知识点整理
![《欧姆定律》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a7a3cc5d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be.png)
《欧姆定律》知识点整理一、欧姆定律的发现在电学的发展历程中,欧姆定律的发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德国物理学家乔治·西蒙·欧姆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于 1826 年提出了这一定律。
欧姆定律揭示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定量关系,为电学的进一步研究和实际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欧姆定律的内容欧姆定律的表述为: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如果用 I 表示通过导体的电流,用 U 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用 R 表示导体的电阻,那么欧姆定律可以用公式表示为:I = U / R 。
三、对欧姆定律公式的理解1、电流 I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电流的大小取决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
当电压一定时,电阻越大,电流越小;电阻越小,电流越大。
2、电压 U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电源提供了电压,使得电路中的自由电荷能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
3、电阻 R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电阻的大小由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等因素决定。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
需要注意的是,欧姆定律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都是针对同一段导体或同一段电路而言的,而且这三个物理量必须是同一时刻的值。
四、欧姆定律的适用范围欧姆定律适用于纯电阻电路,即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的电路,例如电炉、白炽灯等。
对于非纯电阻电路,如电动机、电解槽等,电能不仅转化为内能,还转化为机械能、化学能等其他形式的能,此时欧姆定律不再适用。
五、欧姆定律的应用1、计算电流、电压和电阻已知其中两个物理量,可以通过欧姆定律计算出第三个物理量。
例如,已知一个电阻为10Ω 的电阻器两端的电压为 20V,那么通过它的电流为:I = U / R = 20V /10Ω = 2A 。
2、分析电路问题通过欧姆定律可以分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完整版)欧姆定律知识点总结(详)
![(完整版)欧姆定律知识点总结(详)](https://img.taocdn.com/s3/m/77ceb0aa580216fc700afde5.png)
知识点3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电阻的串联 (1)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
(相当于增加导体的长度)(2)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等于各分值R 串=R1+R2+……Rn 。
(3)n 个相同电阻串联时的总电阻为:R 串=nR ●电阻的并联 (1)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
(相当于增加导体的横截面积)(2)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得倒数等于各分电阻的阻值之和,即:nR R R R 111121+⋯++= 。
(3)n 个相同电阻串联时的总电阻为:nR R 0=。
(4)两个电阻R1和R2并联时的表达式为:R 总=R 1R 2R 1+R 2知识点3: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原理】R=UI 。
只要测出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可以测出(通过计算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的大小,测量和计算时严格要求单位的统一性,即电阻的单位是Ω,电压的单位V ,电流的单位是A ,这种测量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这种通过测量电压和电流来测量电阻的方法是一种间接测量法。
【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小灯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实验电路】【实验步骤】①按电路图连接实物。
②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使小灯泡发光,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代入公式R=UI 算出小灯泡的电阻。
③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 的位置,多测几组电压和电流值,根据R=UI ,计算出每次的电阻值,并求出电阻的平均值。
【实验表格】次数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平均值R/Ω12 3【注意事项】①接通电源前应将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 ②连好电路后要通过试触的方法选择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③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保护电路。
知识点4 额定电压●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所需的电压,叫做额定电压。
如果实际电压比额定电压高很多,很可能损坏用电器;如果实际电压比额定电压低很多,用电器就不能正常工作,有时还会损坏用电器。
欧姆定律知识点
![欧姆定律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f0423de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28.png)
欧姆定律知识点一、欧姆定律的内容。
1.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I = (U)/(R),其中I表示电流(单位:安培,简称安,符号A),U表示电压(单位:伏特,简称伏,符号V),R表示电阻(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Ω)。
2. 定律描述: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二、欧姆定律的实验探究。
1. 实验目的。
-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2. 实验器材。
- 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定值电阻(若干)、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等。
3. 实验电路图。
- 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电路中串联一个定值电阻,电压表并联在定值电阻两端,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用来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 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电路连接类似,但要更换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通过滑动变阻器调节使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4. 实验结论。
- 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 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在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三、欧姆定律的应用。
1. 计算电流、电压和电阻。
- 已知电压和电阻求电流:I=(U)/(R),例如,一个电阻为10Ω的导体,两端电压为5V,则通过它的电流I = (5V)/(10Ω)=0.5A。
- 已知电流和电阻求电压:U = IR,如通过一个2Ω电阻的电流为3A,则电阻两端电压U = 3A×2Ω = 6V。
- 已知电流和电压求电阻:R=(U)/(I),若某导体两端电压为12V,通过它的电流为4A,则该导体电阻R=(12V)/(4A) = 3Ω。
2. 伏安法测电阻。
- 实验原理:R=(U)/(I)。
- 实验步骤:- 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注意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选择和正负接线柱的连接。
- 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记录多组数据。
- 根据R=(U)/(I)计算出每次测量的电阻值,最后求平均值。
3. 欧姆定律在串联电路中的应用。
物理知识点总结之欧姆定律
![物理知识点总结之欧姆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ab47bad9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03.png)
物理知识点总结之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I=U/R)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
1安=1伏/欧。
3.公式的理解: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
②I、U和R中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③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4.欧姆定律的应用:
①同一个电阻,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但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的电流也增大。
(R=U/I)
②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那么通过的电流就越小。
(I=U/R)
③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那么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
(U=IR)
5.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
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②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
③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那么有R总=nR
④分压作用
⑤比例关系:电流:I1∶I2=1∶1
6.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
①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②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③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那么有1/R总= 1/R1+1/R2
④分流作用:I1:I2=1/R1:1/R2
⑤比例关系:电压:U1∶U2=1∶1。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e7ecb8c5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62.png)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知识点归纳欧姆定律是描述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关系的物理定律。
它的公式为I=U/R,其中I表示电流,U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
以下是欧姆定律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归纳:1.电流:电流是流经导体的电荷量,单位是安培(A)。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电流的大小取决于电压和电阻的大小。
2.电压:电压是电能的一种形式,在电路中代表着电源的电势差。
单位是伏特(V)。
电压越大,电流就越大;电压越小,电流就越小。
3.电阻: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单位是欧姆(Ω)。
欧姆定律指出,电阻越大,电流就越小;电阻越小,电流就越大。
电阻与导体材料的特性以及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
4.欧姆定律的推导:欧姆定律可以通过欧姆定律公式推导出来。
假设导体上有电压U,通过导体的电流为I,电阻为R。
由欧姆定律可得I=U/R。
这一定律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电路,包括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5.应用范围:欧姆定律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和电路中。
例如,在家庭中,电源的电压和电器的电阻共同决定了电器的功率和电流。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使用欧姆定律来计算电流、电压和电阻中的任何一个量。
6.串联电路:在串联电路中,电流沿着路径依次流过每个电阻,电压在各个电阻上分配。
根据欧姆定律,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总电流等于电压除以总电阻。
当串联电路中的电阻增加时,总电阻增加,总电流减小。
7.并联电路:在并联电路中,电流在每个电阻之间分流,而电压相同。
根据欧姆定律,总电流等于各个电阻上的电流之和,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的倒数。
当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增加时,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增加。
8.理想导线:在理想导线中,电阻趋近于零,可以认为导线没有电阻。
根据欧姆定律,理想导线上的电流只取决于电压,而与电阻无关。
这是因为理想导线中电流不会受到电阻的限制。
9.温度对电阻的影响:电阻的大小和温度有关。
一般来说,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这是由于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欧姆定律知识点总结
![欧姆定律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bf348d5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6d.png)
欧姆定律知识点总结电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量形式,我们所使用的电子设备也都依赖于电能的传输和转换。
在电学领域中,欧姆定律是最基础且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它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对欧姆定律进行深入探讨,并详细解释其背后的原理和应用。
1. 欧姆定律的基本形式欧姆定律是由德国物理学家乔治·西蒙·欧姆于1827年提出的,它的基本形式可以表述为U = IR,其中U代表电压,I代表电流,R代表电阻。
这个简洁的公式告诉我们,当一段导体上有电流通过时,电压的大小与电流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2. 电压、电流和电阻在理解欧姆定律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具体定义。
电压是指单位正电荷在电场中所具有的电势能,它是电势差的一种度量。
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通常用安培(A)作为单位。
电阻是指阻碍电流通过的属性,它是由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截面积等因素决定的。
3. 欧姆定律的理论基础欧姆定律的理论基础可以通过分析电路中的微观电子行为来解释。
当电压施加到一个导体上时,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将被加速并形成电流。
电流的大小取决于电压的大小和电阻的大小。
较大的电压会导致更多的自由电子流动,而较大的电阻会阻碍电子的流动。
4. 电阻的定义和计算电阻的定义是导体中电流与电压之比。
一般来说,导体材料的电阻是固定的,但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发生改变,比如在高温下或受到磁场影响时。
电阻的计量单位是欧姆(Ω),1欧姆等于1伏特电压下的1安培电流。
通过欧姆定律公式可以很方便地计算出电阻的数值。
5. 并联电阻和串联电阻欧姆定律不仅适用于单个电阻,还可以应用于多个电阻的情况。
当多个电阻并联时,即在同一电压下,它们的总电流等于各个并联电阻的电流之和。
而当多个电阻串联时,它们的总电阻等于各个串联电阻的电阻之和。
这些规律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设计和分析复杂的电路。
6. 欧姆定律的应用欧姆定律是电学领域中最常用的公式之一,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物理欧姆定律知识点
![物理欧姆定律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581f52b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32.png)
物理欧姆定律知识点物理欧姆定律知识点物理欧姆定律知识点1欧姆定律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公式: 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Ω).公式的理解: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③计算时单位要统一.欧姆定律的应用:①同一电阻的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其电流随电压增大而增大.(R=U/I)②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I=U/R)③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U=IR)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串得越多,电阻越大)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②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③ 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等值电阻串联,则有R总=nR④ 分压作用:=;计算U1,U2,可用:;⑤ 比例关系:电流:I1:I2=1:1 (Q是热量)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并得越多,电阻越小)①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②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③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的倒数和)如果n个等值电阻并联,则有R总=R④分流作用:;计算I1,I2可用:;⑤比例关系:电压:U1:U2=1:1 ,(Q是热量)物理欧姆定律知识点2闭合电路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内、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反比。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也叫全电路欧姆定律闭合电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电源外部的电路,叫外电路,包括用电器和导线等;另一部分是电源内部的电路,叫内电路,如发电机的线圈、电池内的溶液等。
外电路的电阻通常叫外电阻用R表示,内电路电阻一般用r表示。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闭合电路内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整个电路的电阻成反比I=E/(R+r)部分电路欧姆定律是指拿出外电路或其中的某一个部分进行研究的欧姆定律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它的电阻成反比I=U/R物理欧姆定律知识点3一、探究电阻上的电流根两端电压的关系试验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欧姆定律知识点
![欧姆定律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f35a152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80.png)
欧姆定律知识点在电学的世界里,欧姆定律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基本定律。
它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够帮助我们打开理解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关系的大门。
欧姆定律的表述非常简洁明了:通过一段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用公式来表示就是 I =U / R ,其中 I 表示电流,单位是安培(A);U 表示电压,单位是伏特(V);R 表示电阻,单位是欧姆(Ω)。
我们先来理解一下电流。
电流可以想象成是水流,它表示电荷在导体中流动的快慢。
如果有很多电荷快速地通过导体,那么电流就大;反之,如果只有很少的电荷缓慢地通过,电流就小。
电压呢,就像是推动电荷流动的“力量”。
电压越高,就好像推动电荷的力量越大,电荷就能流得更快、更多,电流也就越大。
电阻则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不同的导体,其电阻大小是不一样的。
比如,金属导体的电阻通常比较小,而橡胶这类材料的电阻就非常大。
电阻大的导体,就像是一条狭窄崎岖的道路,电荷通过时会遇到很大的阻碍,电流就不容易通过;电阻小的导体,就像是一条宽阔平坦的大道,电荷能够轻松地通过,电流也就容易通过。
当我们知道了一个导体的电阻和它两端的电压,就可以通过欧姆定律计算出通过它的电流。
比如说,一个电阻为 5 欧姆的导体,两端的电压是 10 伏特,那么通过它的电流就是 I = 10 / 5 = 2 安培。
反过来,如果我们知道了电流和电阻,也可以算出电压。
比如通过一个 3 欧姆电阻的电流是 4 安培,那么电阻两端的电压就是 U = 4 × 3 = 12 伏特。
欧姆定律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应用。
比如我们家里的各种电器,像电灯、电视、冰箱等等,它们的工作原理都离不开欧姆定律。
以电灯为例,灯泡的电阻是固定的,当接入不同的电压时,通过灯泡的电流就会不同,从而灯泡的亮度也会不同。
如果电压过高,电流过大,可能会烧毁灯泡;如果电压过低,电流过小,灯泡就会发暗。
在电路设计和故障排查中,欧姆定律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物理电学欧姆定律知识点
![物理电学欧姆定律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3c5ad41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f7.png)
物理电学欧姆定律知识点物理电学欧姆定律知识点篇一1. I=U/R(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 I=I1=I2=…=In (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电流处处相等)3. U=U1+U2+…+Un (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4. I=I1+I2+…+In (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干路上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5. U=U1=U2=…=Un (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
都等于电源电压)6. R=R1+R2+…+Rn (串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7. 1/R=1/R1+1/R2+…+1/Rn (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8. R并= R/n(n个相同电阻并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9. R串=nR (n个相同电阻串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10. U1:U2=R1:R2 (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的关系:电压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之比)11. I1:I2=R2:R1 (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的反比)篇二电荷电荷也叫电,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①电荷只有正、负两种。
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相同的电荷叫正电荷;而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相同的电荷叫负电荷。
②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③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④电荷的多少称为电量。
⑤验电器: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是依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工作的。
2、导体和绝缘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都是是常见的导体。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橡胶、塑料、玻璃、陶瓷等是常见的绝缘体。
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当条件改变时绝缘体也能变成导体,例如在常温下是很好的绝缘体的玻璃在高温下就变成了导体。
又如常态下,气体中可以自由移动的带电微粒(自由电子和正、负离子)极少,因此气体是很好的绝缘体,但在很强的电场力作用下,或者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由于气体的电离而产生气体放电,这时气体由绝缘体转化为导体。
欧姆定律知识点整理
![欧姆定律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95d3b211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25.png)
欧姆定律知识点整理一、欧姆定律的基本概念欧姆定律是电学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简单来说,欧姆定律指出:在一段电路中,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用数学公式表示为:$I =\frac{U}{R}$,其中$I$表示电流(单位:安培,A),$U$表示电压(单位:伏特,V),$R$表示电阻(单位:欧姆,Ω)。
这个定律就像是一个交通规则,告诉我们电流如何在电路中流动,以及电压和电阻如何影响电流的大小。
二、欧姆定律的推导欧姆定律并非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通过实验和观察得出的结论。
假设我们有一个电阻为$R$的导体,在其两端加上电压$U$。
根据电场对电荷的作用力,电荷会在导体中移动,形成电流$I$。
当电压增加时,电场的作用力增强,电荷移动的速度加快,电流也就增大;当电阻增大时,电荷在导体中移动受到的阻碍增加,电流就会减小。
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和分析,人们发现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存在着上述的比例关系,从而总结出了欧姆定律。
三、欧姆定律的应用1、计算电路中的电流如果已知电路中电阻的大小和两端的电压,就可以用欧姆定律计算出通过电阻的电流。
例如,一个电阻为$10Ω$的电阻器,两端加上$20V$的电压,那么通过它的电流$I =\frac{20}{10} = 2A$。
2、计算电路中的电压如果知道电路中的电流和电阻,就可以求出电阻两端的电压。
比如,一个电路中电流为$3A$,电阻为$5Ω$,那么电压$U = 3×5= 15V$。
3、计算电路中的电阻当知道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时,能够计算出电路中的电阻。
假如一个电路中电压为$12V$,电流为$2A$,则电阻$R =\frac{12}{2} =6Ω$。
四、电阻的特性电阻是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不同的导体具有不同的电阻值,电阻的大小取决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等因素。
1、材料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电阻率,电阻率越大,相同条件下电阻越大。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必背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d2190ce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61.png)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必背知识点一、欧姆定律的定义与公式定义: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I = U/R,其中I代表电流,单位为安培(A);U 代表电压,单位为伏特 (V);R代表电阻,单位为欧姆 (Ω)。
此公式描述了在一段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基本关系。
二、欧姆定律的应用1. 计算电流、电压或电阻:在已知电路中的任意两个物理量 (电流、电压、电阻)时,可以利用欧姆定律公式计算出第三个物理量。
2. 串联电路中的应用: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而各段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
通过欧姆定律可以计算出各段电路的电阻。
3. 并联电路中的应用: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利用欧姆定律可以计算出各支路的电流和电阻。
三、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电压公式:U = IR,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等于通过它的电流与其电阻的乘积。
电阻公式:R = U/I,表示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与其通过的电流的比值。
但需要注意,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与加在其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无关。
四、实验探究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通过控制变量法,分别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在控制电阻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电压观察电流的变化;在控制电压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电阻观察电流的变化。
实验结论:1. 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 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五、欧姆定律的适用范围欧姆定律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即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的电路。
对于非纯电阻电路 (如含有电动机、电解槽等元件的电路),欧姆定律不成立。
六、安全用电与欧姆定律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安全用电。
人体触电或引发火灾都是由于电路中的电流过大造成的。
根据欧姆定律I = U/R,当电压一定时,电阻越小电流越大;当电阻一定时,电压越高电流越大。
《欧姆定律》知识点整理
![《欧姆定律》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c4188764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5b.png)
《欧姆定律》知识点整理《欧姆定律》是电学基础知识中的一条重要定律,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这个定律是由德国物理学家欧姆(Georg Simon Ohm)在1827年提出的,为电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下面是对《欧姆定律》的知识点整理。
1.电流(I):在导体中,电子的流动形成了电流。
电流是单位时间内通过横截面的电荷量的大小。
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
2.电压(V):电压是电场对电荷进行的推动力,也可以理解为单位电荷所具有的能量。
在电路中,电压的表现形式是电源的正负极之间的电势差。
电压的国际单位是伏特(V)。
3.电阻(R):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是导体内部材料对电流流动的障碍。
物质的电阻由材料本身的电导率决定。
电阻的国际单位是欧姆(Ω)。
4.欧姆定律公式:欧姆定律通过一个简单的公式表示了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V=I*R。
其中,V代表电压,I代表电流,R代表电阻。
5.欧姆定律的基本原理:根据欧姆定律,当电压恒定时,电阻越大,电流越小;电阻越小,电流越大。
换句话说,电压和电阻成正比,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6.欧姆定律在电路中的应用:欧姆定律是电路分析中最基本和最常用的工具之一、它可以用来计算电阻中的电流和电压,根据电路中的已知条件来推导未知量。
7.简单电路中的欧姆定律:在简单电路中,如果电源、电阻和电流方向的组合是串联,那么总电阻等于每个电阻的和,总电压等于每个电阻上的电压的和;如果是并联,那么总电阻等于每个电阻的倒数之和(倒数再取倒数),总电压等于每个电阻上的电压相等。
8.欧姆定律的局限性:欧姆定律只适用于一些宏观条件下的电阻,对于微观尺度的散射和隧道效应等现象来说并不适用。
9.欧姆定律的拓展:欧姆定律对于最简单的电路起到了指导作用,但在实际电路中,往往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如非线性元件、频率特性、温度特性等。
10.欧姆定律的应用领域:欧姆定律广泛应用于电子、通信、电力、控制等领域的电路设计、分析和故障排查中,对于电路的运行机制和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欧姆定律知识点(大全)一、欧姆定律选择题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电流表两次示数之比是1:5.闭合S后,R1与R2的阻值之比和电功率之比分别是()A. 4:1;1:4B. 1:4;4:1C. 1:5;5:1D. 5:1;1:5【答案】 A【解析】【解答】解:当开关断开时,由欧姆定律可得:I1=;当开关闭合时,通过R2的电流I2=;则电流表的示数I=I1+I2=;由题意知:===;则解得:5R2=R1+R2;即=;由功率公式P=得:R1消耗的电功率P1=;R2消耗的电功率P2=;则功率之比:==;故答案为:A【分析】当开关断开时,电路中只有R1接入,则由欧姆定律可得出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当开关闭合后,两电阻并联,因电源电压不变,则可由欧姆定律可求得通过R2的电流,由并联电路的电流的规律可求得总电流与两电阻的关系;两电阻并联,则由功率公式P=可求得功率关系。
2.灯泡L上标有“6V 6W”字样,测得该灯泡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关系如图甲所示.现把灯泡L接入如图乙所示的电路中,若电源电压为10V不变,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15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灯泡L正常发光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VB. 当电流表示数为0.4A时,电压表的示数为9VC. 灯泡L的电阻值随电压表的示数的增大而增大D. 为了保证电路安全,整个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为10W【答案】 B【解析】【解答】解:A、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U L=6V,因为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灯泡L正常发光时,电压表的示数:U R=U﹣U L=10V﹣6V=4V,故A错误;B、由图象可知,当I=0.4A时,U L=1V,所以U R=U﹣U L=10V﹣1V=9V.故B正确;C、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即灯泡两端的电压越大时,实际功率越大,温度越高,电阻越大,因电压表的示数越大时,灯泡两端的电压越小,所以,灯泡的电阻随两端的电压增大而减小.故C错误;D、由图象可知,当灯泡正常发光(U L=6V)时,电路中的电流为1A>0.6A,所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I=0.6A,电路消耗的最大电功率P max=UI max=10V×0.6A=6W.故D错误.故选B.【分析】由电路图可知,灯泡L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1)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和额定电压相等,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压表的示数;(2)根据图象读出当电流表示数为0.4A时,灯泡两端的电压,根据电阻的串联特点求出电压表的示数;(3)灯泡两端的电压越大时,实际功率越大,温度越高,电阻的越大,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电压表示数增大时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化,进一步得出灯泡电阻与电压表示数之间的关系;(4)根据图象可知灯泡正常工作时的额定电流,并与电流表的量程相比较得出电路的最大电流,即可判断灯泡是否能正常工作;根据P=UI求出电路消耗的最大电功率.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6V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1标有“10Ω0.5A”字样:滑动变阻器R2标有“20Ω1A”字样,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闭合开关S,下列做法能够保证电路安全的是()A. 电路中电流不超过B. 两端电压不超过3VC. 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在范围内变化D. 电路的总功率在范围内变化【答案】 D【解析】【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1)当电压表的示数U2=3V时,电路中的电流,I min= = = =0.3A,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且R1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5A,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A,故最大电流为0.5A,A不符合题意;R1两端电压最大:U1大=I大R1=0.5A×10Ω=5V,B不符合题意所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I大=0.5A,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小,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大,电路中的总电阻:R= = =12Ω,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R2小=R-R1=12Ω-10Ω=2Ω,当电压表的示数U2=3V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为:R滑= = =10Ω,则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允许变化范围可以为2Ω~10Ω,C不符合题意;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P大=UI大=6V×0.5A=3W;(2)当电压表的示数U2=3V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小,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P小=UI小=6V×0.3A=1.8W,所以,电路消耗总功率允许的变化范围可以为1.8W~3W,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结合电路图,理清元件的连接方式及电表的测量对象,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压表的示数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然后与定值电阻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电流表的量程确定电路中的最大电流,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小,R1消耗的电功率最大,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大,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总电阻,利用电阻的串联求出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根据P=UI求出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同理,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小,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根据P=UI求出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4.小华设计了一种输液提示器,能在护士站观察到药液量的变化。
当袋中药液量减少时,为使电压表示数随之减小,符合要求的电路图是()A. B.C. D.【答案】 C【解析】【解答】解:当袋中药液量减少时,整个药液袋的重力减小,对弹簧的拉力减小,弹簧的伸长量减小,所以滑片会向上移动;A、由图可知,变阻器与灯泡串联,电压表测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当袋中药液量减少时,滑片的上移不会改变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则电路中的电流不变,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不变,即电压表的示数也不变,A不符合要求;B、由图可知,变阻器与灯泡串联,电压表测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当袋中药液量减少时,滑片向上移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可知,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大,B不符合要求;C、由图可知,变阻器与灯泡串联,电压表测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当袋中药液量减少时,滑片向上移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可知,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小,C符合要求;D、由图可知,变阻器与灯泡并联,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由于电源电压不变,所以,当袋中药液量减少时,电压表的示数不变,D不符合要求。
故答案为: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欧姆定律的应用,①明确药液量减少时滑片会向上移动;②正确分析电路的连接情况;③利用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只闭合开关S1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I1、U1,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I2、U2,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 I2=I1、U2<U1B. I2>I1、U2=U1C. I2>I1、U2>U1D. I2<I1、U2<U1【答案】C【解析】【解答】解:当只闭合开关S1时,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U1,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I1;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路为R2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U2,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I2;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由I=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则I2>I1,故AD错误;由U=IR可知,R2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大,则U2>U1,故B错误、C正确.故选C.【分析】当只闭合开关S1时,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路为R2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电阻的串联判断电路中总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R2两端的电压变化,然后得出答案.6.有两只分别标有”6V3W“和”9V3W“的小灯泡L1、L2,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L1和L2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一样大B. L1和L2串联在一起同时使用时,两灯一样亮C. L1和L2并联在一起同时使用时,两灯消耗的功率一样大D. 将L1串联在一个12Ω的电阻,接在电源电压为12V的电路中,L1也能正常发光【答案】D【解析】【解答】解:A.由P=UI可得,两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分别为:I1= = =0.5A,I2= = = A,所以两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不一样,故A错误;B.由P=UI= 可得,两灯泡的电阻分别为:R1= = =12Ω,R2= = =27Ω,两灯泡串联时通过的电流相等,但灯泡的电阻不同,由P=I2R可知,两灯泡的实际功率不相等,亮度不同,故B错误;C.L1和L2并联在一起同时使用时,它们两端的电压相等,但灯泡的电阻不同,由P= 可知,两灯泡消耗的电功率不相等,故C错误;D.将L1串联在一个12Ω的电阻时,电路中的总电阻R总=R1+R=12Ω+12Ω=24Ω,电路中的电流I= = =0.5A,因电路中的电流和灯泡L1正常发光时的电流相等,所以L1能正常发光,故D正确.故选D.【分析】(1)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和额定电压相等,根据P=UI求出两灯泡的正常发光时的电流,然后比较两者的关系;(2)根据P=UI= 求出两灯泡的电阻,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P=I2R比较两灯泡的实际功率关系,实际功率大的灯泡较亮;(3)L1和L2并联在一起同时使用时,它们两端的电压相等,根据P= 比较两灯泡消耗的电功率关系;(4)将L1串联在一个12Ω的电阻时,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然后与灯泡L1正常发光时的电流相比较判断其是否能正常发光.7.如图所示电路中,当滑片P向右滑动时()A. 电压表示数增大,灯泡变暗B. 电压表示数增大,灯泡变亮C. 电压表示数减小,灯泡变暗D. 电流表示数增大,灯泡变亮【答案】 A【解析】【解答】由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与灯泡是串联,电压表测量的是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电流表测量的是整个电路中的电流,当滑片向右滑动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变大,则电路的总电阻变大,又知: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根据欧姆定律I=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又∵灯泡的阻值不变,∴根据U灯=IR灯可知灯泡两端电压变小;又∵灯泡的电阻不变,电流变小,由公式P灯=I2R灯可知:灯泡的实际功率变小,∴灯泡变暗;又∵U滑=U﹣U灯,∴可判断U滑变大.故答案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