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的主要内容
试论我国扶贫开发的历程
试论我国扶贫开发的历程、模式及创新——刘清荣程文燕康亮摘要扶贫开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的生存和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扶贫开发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在这一新的历史机遇期;为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有必要对我国扶贫开发的历程进行梳理;总结经验;分析扶贫开发主要模式的优势与不足;提出扶贫工作的新思路..关键词扶贫;历程;模式;创新贫困;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仍然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世界性问题..建国60多年来;我国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贫困仍是阻碍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推进扶贫开发;从《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 - 2000年》到《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一2010年》的实施;扶贫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农村居民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边疆巩固、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动全球减贫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宣布;根据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适应我国扶贫开发转入新阶段的形势;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个标准比2009年1196元提高了92%;对应的扶贫对象规模到2011年年底约为1. 28亿人;占农村户籍人口比例约为13. 4%..种种信号表明;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的生存和温饱问题己经基本解决;扶贫开发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但我国扶贫对象规模依然庞大;扶贫开发任务仍旧十分艰巨;为了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有必要对我国扶贫开发的历程进行梳理;总结经验;分析扶贫开发主要模式的优势与不足;提出扶贫工作的创新思路..一、我国扶贫开发的历程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政府始终致力于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以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扶贫开发..从1978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由2. 5亿人减少到3000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由30. 7%下降到3%左右;基本实现了到20世纪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战略目标..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政府根据中国全面进入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和农村依然在贫困问题的基本国情;制定了新的扶贫战略;决心继续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巩固扶贫成果;尽快使尚未脱贫的农村人口解决温饱问题;并逐步过上小康生活..从1978年至今;中国的扶贫开发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一体制改革推动扶贫阶段1978-1985年1978年;按中国政府确定的贫困标准统计;我国共有贫困人口2. 5亿;占农村总人口的30. 7%..导致这一时期大面积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农业经营体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造成农民生产积极性低下..因此;制度的变革就成为缓解贫困的主要途径首先是土地经营制度的变革;即以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取代人民公社的集体经营制度..这种土地制度的变革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从而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土地产出率..与此同时;在农村进行的农产品价格逐步放开、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等多项改革;也为解决农村的贫困人口问题打开了出路..这些改革;促进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并通过农产品价格的提升、农业产业结构向附加值更高的产业转化以及农村劳动力在非农领域就业三个方面的渠道;将利益传递到贫困人口;使贫困农民得以脱贫致富;农村贫困现象大幅度缓解..据统计;从1978年到1985年;农村人均粮食产量增长14%;棉花增长73. 9%;油料增长176. 4%;肉类增长87. 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2. 6倍;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从2. 5亿人减少到1. 25亿人;占农村人口的比例下降到14. 8%;贫困人口平均每年减少1786万人二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1986-1993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中国农村绝大多数地区凭借自身的发展优势;经济得到快速增长;但少数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历史、自然、地理等方面的制约;发展相对滞后..贫困地区与其他地区;特别是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距逐步扩大..中国农村发展不平衡问题凸显出来;低收入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经济收入不能维持其生存的基本需要..为进一步加大扶贫力度;中国政府自1986年起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成立专门扶贫工作机构;安排专项资金;制定专门的优惠政策;并对传统的救济式扶贫进行彻底改革;确定了开发式扶贫方针..自此;中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有计划、有组织和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中国的扶贫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经过八年的不懈努力;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86年的206元增加到1993年的483. 7元;农村贫困人口由1. 25亿人减少到8000万人;平均每年减少640万人;年均递减6. 2%;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从14. 8%下降到8.7%.三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年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和国家扶贫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中国贫困人口逐年减少;贫困特征也随之发生较大变化;贫困人口分布呈现明显的地缘性特征..这主要表现在贫困发生率向中西部倾斜;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在西南大石山区、西北黄土高原区、秦巴贫困山区以及青藏高寒区等几类地区..导致贫困的主要因素是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和社会发育落后等..以1994年3月《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公布实施为标志;中国的扶贫开发进入了攻坚阶段..《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明确提出;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力争用七年左右的时间;到2000年底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目标、明确对象、明确措施和明确期限的扶贫开发行动纲领..在1997年至1999年这三年中;中国每年有800万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是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年度数量最高水平..到2000年底;国家“八七”扶贫攻坚目标基本实现..四巩固成果;综合开发阶段 2001年至今2001年5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制定并颁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 - 2010年》;这是继“八七计划”之后又一个指导全国扶贫开发的纲领性文件;对21世纪初的扶贫战略作出全面描述;明确提出了今后十年扶贫开发的奋斗目标、基本方针、重点对象以及主要政策措施..以此为标志;中国的扶贫开发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下一步是继续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巩固温饱成果;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加强贫困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逐步改变贫困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落后状态;为达到小康水平创造条件..《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 - 2020 》的出台;进一步肯定了加快贫困地区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的目标;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二、我国扶贫开发的主要模式《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指出;把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作为新的政策目标;大力推进扶贫开发事业的深入发展..我国扶贫开发的政策始终坚持开发式扶贫和社会保障相结合;专项扶贫和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相结合;外部支持与自力更生相结合;从而形成了以整村推进、产业扶贫、社会扶贫、搬迁扶贫、科技扶贫等为主要模式的中国式扶贫..一整村推进为实现《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 } 2010年》提出的目标;国务院扶贫办总结了各地实践经验;以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规划为切入点;在全国范围全面开展了“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工作;标志着我国扶贫开发战略进入“整村推进”的新阶段“整村推进”是以村级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开发与发展并举;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在建设内容上以发展经济和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为中心;力求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教育、文化、卫生和社区精神文明共同发展;在资金投入和扶持量上;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以村级物质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为基础;充分调动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力量;使各方面的扶贫资金相互配套、形成合力;集中投向贫困村需要建设的项目;达到“集小钱办大事”的目的..1.整村推进模式的优势1集中有限资源;解决重点问题过去由于扶贫资源有限且分散;往往形成不了合力;解决不了贫困村的突出问题..整村推进模式将各方面的资源统筹使用;集中投入;可以有重点地分期、分批解决贫困村最突出的问题;也能够比较有效地解决扶贫资金分散的问题;从而提高扶贫资源的使用效率..2强调民主参与“扶真贫”整村推进在实施过程中更加强调贫困人口参与的重要险;充分尊重贫困群众对整个扶贫过程的知情权、选择权、决策权、监督权和管理权;通过村民大会;民主确定扶贫收益人口;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真正贫困的农户得帮助;使得扶贫工作能够更加准确地瞄准贫困户..3贫困农户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高整村推进以村级扶贫规划为切入点;坚持群众广泛参与的原则;发动贫困农户参与扶贫项目的决策、实施和监督等全过程;实现贫困农户选择、实施、管理项目的主体作用;从而提高贫困农户自主脱贫、自我发展的能力;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实践证明;通过参与式的村级规划制定和实施;能够极大地提高扶贫对象的积极性;项目选择也更加符合贫困农户的发展需求;项目更具有针对性;落实也更加容易.2.整村推进模式存在的问题1门槛设置过高无论是基础设施项目还是产业开发项目;除政府的整村推进项目资金投入外;还需要农户自筹一大部分资金;而这大大超过绝对贫困人口的承受能力;较高的参与门槛使得应该得到扶持的低收入农户被排斥在项目之外..2无力解决区域性的贫困问题整村推进模式对解决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基本生产和生活问题有着积极作用;是改善贫困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一种有效方式;但由于资金和项目总体规模小;不能解决农村扶贫的全部或主要问题..3资金投入与贫困程度不同步由于投入的扶贫资金有限;实际工作中资金“投放难、回收更难”的问题普遍存在..出于对资金使用效率和回收率的考虑;比较容易偏向将资金投放到那些并不一定最贫困但却能够解决资金使用、回收以及配套问题的农户;不能保证最贫困的人口得到最大的帮扶..二产业扶贫产业扶贫是新时期我国农村开发式扶贫的主要模式之一..产业扶贫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农产品为原料;以加工或销售企业为龙头;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支柱产业;通过拳头产品带动基地建设;通过基地建设联系千家万户;从整体上解决贫困农户的温饱..1.产业扶贫模式的优势1实现政府、企业和农户共赢政府、龙头企业和农户结成责任和利益紧密相连的利益共同体;通过公司带动、基地带动、合作组织带动、优势产业带动和乡村旅游等产业扶贫手段;企业利用农户的力量在较短的时期内形成较大的生产规模;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农户的生产经营风险降低;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和水平得到提升..这样企业的利润能得到保证;农户的收入也更加稳定;同时最大程度地发挥了政府的组织协调能力、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和农户的主体作用..2具有区域优势的特色产业迅速发展;贫困农户收入明显增加在产业扶持下;优势产业形成规模;区域特色经济布局初显轮廓;以特色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为主的扶贫龙头企业逐步发展壮大;辐射、带动能力增强;扶贫产业链条延伸;参与主导产业经营的农户不断增多;主导产业产品的商品率不断提高;贫困农户的收入明显增加..例如江西省广昌县以白莲种植、加工和销售为扶贫主导产业;2011年白莲种植面积己达8万亩;产值3. 4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白莲生产和集散基地;莲农实现收入1800元;带动农户1万余人;人均增收420元;其中贫困农户3000多人..2.产业扶贫模式存在的问题1产业结构趋同目前我国大多数贫困地区自然资源和传统产业相似;很多农村主导产业仍是传统农业;并且结构雷同;特色性不强..往往出现一个地区开发出一个具有经济效益的扶贫产业;相邻近地区相继发展同一产业;这就容易导致农产品的供大于求;不仅贫困户收入没有增加;反而会打消他们参与产业化扶贫的积极性..2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容易偏离扶贫目标由于企业的最终目的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因此在遭遇市场或自然风险时;企业的利益与农户的利益发生冲突;企业出于趋利性;容易不顾扶贫目标和规划;将农户独自抛向市场的洪流;使农户利益受损;从而对产业扶贫失去信心..3追求效益短平快;造成环境污染贫困地区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施产业开发时;为追求短期高效益;易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进行掠夺式开发扶贫;把带有环境污染的开发项目作为当地支柱产业来培育;结果导致土地荒漠、水源污染、森林植被严重破坏等..贫困现状不但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反而使得脱贫致富的道路更加艰难..三搬迁式扶贫搬迁式扶贫模式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救济式扶贫和开发式扶贫;它是对生存条件极其恶劣地区的贫困农民实施移民搬迁、异地开发而开辟的移民扶贫新途径..其特征是实现人地分离;让人离开己不再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区;另辟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地区居住、发展..目前;我国搬迁式扶贫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政府组织移民在他处选址安置;即由政府统一规划;组织迁出移民选择经济发展条件较好;基础设施较完善;生态环境较优美的地方建房安置;让搬迁户住得下、能发展、不返贫;二是插户移民;即由贫困户自行投靠亲友、分散安置;政府给予一定补助;三是分阶段搬迁;即采取搬迁初期两头有家的形式;待移民点得到开发;生产、生活基本稳定后再实现整体搬迁..1.搬迁式扶贫模式的优势1>摆脱恶劣的生产生活环境;加快脱贫致富由于我国的贫困人口大多生活在贫困山区;自然条件恶劣;交通运输条件落后;有条件的地区通过实施搬迁发展;可以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由于生产和生活条件得到大幅度改善;移民搬迁的贫困农户对这一扶贫模式的满意度通常较高..2搬迁后就业增收的平台更广阔通过搬迁;搬迁农户的商品意识、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各级政府对搬迁农户加大职业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组织农民外出务工;积极引导他们从事二、三产业;使他们尽快适应城镇生活..搬迁后的农民就业机会显著增加;增收渠道大大拓宽;为促进贫困农户收入持续快速稳定增长奠定了良好基础..3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移民搬迁进城加快了城镇建设步伐;促进人口向城镇集聚;城镇居住人口增加;城镇人口结构优化;带动了城镇繁荣和经济发展;同时移民户享有城镇居民同等的卫生、社保、教育等待遇;提高了移民群众生活质量;转变了农民增收方式;使得移民搬迁扶贫和统筹城乡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2.搬迁式扶贫模式存在的问题1搬迁扶贫投入巨大;显效缓慢移民搬迁需国家投入巨资;牵涉人口众多;任务艰巨;搬迁工作跨度大、周期长;一般是一年建设、两年定居、三年配套、四年巩固、五年步入发展;移民搬迁开发区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移民要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习惯需要较长适应期..2各类配套资金到位难度大;影响项目的顺利实施投入易地扶贫搬迁的资金;以国家易地扶贫专项资金为主体;同时还有来自省、地、县财政以及扶贫办、电力、交通、水利等部门的配套资金;这些资金在使用的进度安排上;存在滞后性;而且其上级主管部门规定不一;大部分地区往往在国家专项资金下达后较长时间才到位;使工程不能按时推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同时;由于贫困地区财政十分困难;地方配套及自筹资金到位率低;从而影响项目进度..3容易出现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移民搬迁工作重点集中在移民安置地的建设;而基层组织建设、社区管理、思想法治教育、科技培训和生产服务指导等方面的工作还很薄弱;与贫困户急待改变贫困面貌的愿望还不相适应..部分群众因家底薄、基础差、缺乏生产经验;适应能力弱;导致生产水平依然很低;思想易出现不稳定..四社会扶贫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政府始终注重发扬这一优良传统;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共同推进减贫事业发展..社会扶贫是由中央政府倡导、各级政府率先垂范、全社会广泛参与的一种扶贫模式..实践证明;在坚持政府主导扶贫的前提下;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扶贫济困;是加大扶贫攻坚力度、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有效举措..1.社会扶贫模式的优势1参与帮扶的群体巨大从中央、地方政府到各级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再到民间帮扶;社会扶贫充分调动了各界力量与资源;从政策、思想、资金、物资、技术、信息等方面给予扶持;加快推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带领贫困农户脱贫致富..2扶贫形式多样社会扶贫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智力支边、希望工程、光彩事业、文化扶贫、扶贫拉力计划、春蓄计划、博爱工程、幸福工程、农业科技示范入户工程、双学双比、巾帼扶贫等;这些扶贫济困活动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3扶贫资源来源广泛既有国家专项扶贫资金的投入;又有各种渠道募集争取来的本土资源;还有从海外渠道引进的资源;包括国际和国外慈善组织提供的资源援助;既有有形的资金和物资投入;也有无形的科技、信息的支持等..2.社会扶贫模式存在的问题1对帮扶的认识不清很多单位在帮扶过程中;只是简单的给贫困农户送点钱、送点物;即认为完成了本单位的帮扶工作..殊不知扶贫是个广泛的概念;钱和物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通过帮扶;使贫困户的思想观念、自身素质以及市场适应能力有所提高..2缺少具体明确的目标社会扶贫的总体目标通常是非常明确的;但是具体到各帮扶单位、部门及党员干部个人;则缺少明确的、可操作的目标;有的甚至只是笼统的原则话..这使得帮扶单位和个人在开展工作时只是凭借自身的热情;同时大部分帮扶单位的工作人员都是身兼数职;扶贫只是各项工作的附属;只兼职不负责;使得扶贫效果不理想..三、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创新由于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较为突出;扶贫对象规模大;相对贫困问题凸显;返贫现象时有发生;贫困地区特别是连片特困地区发展相对滞后..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扶贫开发工作..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采取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加大对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党的十八大报告不仅对深入推进扶贫开发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而且也提出了多项综合性政策举措;更创新发展了扶贫开发理论、丰富了扶贫开发内涵..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正面临着不断适应新形势、拓展新思路、采取新措施、获得新成效的艰巨任务;应不断创新和发展扶贫开发工作;以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一理念创新1.将“以贫困者为本”作为扶贫工作的核心价值观“以贫困者为本”是一切扶贫活动以贫困者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帮助贫困者脱贫致富为目的和尺度;而不是政绩、指标、效益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扶贫工作的不断创新;扶贫事业才能加快发展;取得实效..只有将“以贫困者为本”作为扶贫工作的核心理念;才能使扶贫的目标明确、方式科学、效果巩固..这就要求我们在扶贫工作中充分肯定贫困者反贫困的主体作用;把扶贫项目当作一种手段和载体而不是目标;要坚决摒弃传统扶贫中把项目作为目的;而把人当作手段和工具的落后做法;在扶贫中满足贫困者的需要;增强贫困者的自我发展能力;全方面的提升贫困者的素质;实现贫困者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2.将提高贫困者素质作为扶贫的战略要素农民素质较低、观念落后、发展能力差是造成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扶贫开发工作要取得实效;关键在于解决人的观念和素质问题..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科技是农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是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措施;也是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因此;必须把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作为扶贫开发的战略要素来抓;切实加强基础教育;普遍提高贫困人口受教育的程度;实行农科教结合;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统筹发展;有针对性地通过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和各种不同类型的短期培训;增强农民掌握先进实用技术的能力;从而大幅度提高农业的生产率;加快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防止返贫现象的产生..3.将市场机制作为撬动扶贫工作的杠杆运用市场机制撬动扶贫开发;解决了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解决了贫困户的依赖性..对那些有劳动能力而一味等靠要;以政府救济、慰问为生的贫困户;通过市场经济意识的灌输;达到扶志扶本的目的;提高贫困户脱贫的主动性;调动其自食其力的积极性;其次;从扶贫理念来说;解决了帮扶者和受帮扶者在扶贫开发中的社会地位平等问题..帮扶者不是施舍者;而受帮扶者也不是被施舍者;双方在这一社会活动中按照市场的价值规律进行等价交换;实现了经济利益的双赢;最后;保证了社会扶贫资金注入的可持续性..企业和个人在扶贫过程中如能得到相应的经济利益;就可以带来扶贫的可持续性;反之;则往往导致短期行为和随机性;使得社会扶贫资金难以持续地注入..运用市场机制撬动扶贫;是扶贫观念的重要创新;是从根本上帮助贫困人口“造血”;而不仅仅是给他们“输血”;是“授人以渔”的科学扶贫模式..二机制创新1.完善扶贫目标瞄准机制。
2016年甘肃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考试(一)
个人考试策略(3小时以下)甘肃省2016年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试题答案试卷满分:100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0.0分,共50分)1.法治思维的养成特别是法治能力的提高,关键靠实践。
A.对B.错正确答案:A;自己得分:10.0教师评述:2.柏拉图曾指出,法律是一切人类智慧聪明的结晶,包括一切社会思想和道德。
A.对B.错正确答案:A;自己得分:10.0教师评述:3.劳教制度是由公安机关决定并执行的一种行政处罚,本是针对屡教不改的小偷、卖淫嫖娼、吸毒人员等,但在实践中经常被扩大化。
A.对B.错正确答案:A;自己得分:10.0教师评述:4.法治方式是运用法治思维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行为方式。
A.对B.错正确答案:A;自己得分:10.0教师评述: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A.对B.错正确答案:A;自己得分:10.0教师评述: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0.0分,共50分)1.下列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有哪些?A.法治思维的实质就是从权利和义务角度观察、分析、处理问题。
B.法治思维以建设性思路确定制度,修复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
C.法治方式是运用法治思维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行为方式。
D.。
法治方式与法治思维是内在和外在的关系,法治方式就是法治思维实际作用于人的行为的外在表现。
正确答案:ABCD;自己得分:10.0教师评述: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带头遵守法律、执行法律,带头营造()的法治环境。
A.办事依法B.遇事找法C.解决问题用法D.化解矛盾靠法正确答案:ABCD;自己得分:10.0教师评述:3.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
A.深化改革B.推动发展C.化解矛盾D.维护稳定正确答案:ABCD;自己得分:10.0教师评述:4.下列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有哪些?A.法治思维是建设性思维B.法治思维是权衡思维C.法治思维是程序性思维D.法治思维是权利义务思维正确答案:ABCD;自己得分:10.0教师评述:5.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在相同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的干部。
2020年后我国相对贫困治理的长效机制分析
2020年后我国相对贫国治理的长赦机制分析庞震王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西安710126)【摘要】党的十八以来,我国的贫困治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到2020年底绝对贫困得到了历史性解决,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然而反贫困的道路并非走向终点,而是迎来新的转向,减贫工作随之进入一个“相对贫困治理”的新时期。
首先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贫困治理的历程;其次分析相对贫困治理机制构建的困境;最后提出相对贫困治理的长效机制,以期对2020年后我国相对贫困问题的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绝对贫困;相对贫困;精准扶贫;贫困治理【中图分类号JF323.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0166(2021)05-0013-06doi:10.3969/j.issn.1003-0166.2021.05.0030引言摆脱贫困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没有完全解决贫困问题,反贫困研究是各国共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
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减少和消除贫困成为长期奋斗目标。
党的十八以来,我国贫困治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绝对贫困问题得到了历史性解决,是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为2020年后我国贫困治理指明了方向。
2020年后反贫困的道路并非走向终点,而是迎来新的转向,反贫困的重点将从消除绝对贫困为主转向缓解相对贫困为主,从解决收入贫困转向解决多维贫困,从解决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转向实现共同富裕。
与由物质财富匮乏导致绝对贫困不同,相对贫困是一个复合、相对、多维的概念,具有长期性、维度广、致贫风险高等特征。
相对贫困治理存在哪些难点?如何实现返贫阻断?探索2020年后我国相对贫困问题,以期为政府相关决策部门提供相关的经验证据及决策支持。
张为民:脱贫步伐加快 扶贫成效显著 我国贫困人口大幅减少
张为民:脱贫步伐加快扶贫成效显著我国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来源:中国信息报发布时间:2015-10-16 10:15脱贫步伐加快扶贫成效显著我国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张为民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始终追求的奋斗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和大规模、有组织的国家扶贫行动,我国反贫困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农村现行贫困标准衡量,农村贫困人口减少7亿。
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大幅度提高贫困标准,瞄准贫困人口实施精准扶贫,加强农村养老、低保、医疗、教育、农业和生态保护、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移民搬迁等工作,脱贫步伐进一步加快,扶贫成效非常显著。
现行农村贫困标准的基本内涵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摆脱贫困后的生活,其基本内涵是指一种能安稳度日的比较宽裕的经济状态。
《2011-2020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提出“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简称‘两不愁、三保障’)”。
按这个目标要求,我国制定了现行农村贫困标准,即“2 010年价格水平每人每年2300元”。
国家统计局每年根据农村低收入居民生活消费价格指数,对此标准进行更新。
至2014年,现行农村贫困标准为当年价每人每年2800元。
虽然现行农村贫困标准在不同年份的数值不同,但代表的生活水平基本相同。
国家统计局根据对全国16万住户收支情况的直接调查结果测算,在有基本住房的情况下,我国现行农村贫困标准可满足健康生存需要的食物消费,以及同等重要的非食物消费需求。
就是说,一个生活在农村、人均消费支出达到贫困标准的住户,其实际食品支出,可以支持每人每天1斤米面、1斤蔬菜、1两肉蛋等食品,可保障每人每天2100大卡热量和60克左右的蛋白质,满足健康生存的基本需要;同时还可支持基本的衣着、用品、水电、交通通信、教育、医疗等非食物消费支出。
按这个农村贫困标准,在没有严重、意外的灾害和伤病情况下,能保障基本稳定的温饱水平。
所以,当与“三保障”相关扶贫措施共同实施时,中国现行的农村贫困标准就是“两不愁”的稳定温饱标准。
陕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题库答案(4)
计划和实际花费的累计成本曲线()[答案:B]根据学习曲线理论,当重复生产某产品时:[答案:D]如果一个工作的运作估计花费成本1500美元,这个工作今天结束,但是却花费了1350美元而且只完成了三分之二,那么成本偏差是()[答案:D]在固定资产投资估算方法中不属于扩大指标估算法的是() [答案:A]成本估算与成本预算都是项目成本管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都为项目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它们的()基本相同。
[答案:D]某项目全部投资于建设起点一次性投入,建设期为0,计算期为n,投产后每年净现金流量相等,该项目的静态投资回收期为4年,则(P/A,IRR,n)()。
[答案:B]项目全生命周期表达式为()[答案:A]编制项目成本预算的第一步是 [答案:C]资源负荷图直观地显示出()[答案:A]一项资产的残值是() [答案:A]如果费用偏差和进度偏差相同,那么:[答案:B]项目审计人员与项目无任何直接的行政或经济关系,他们的权力一般由国家或企业授予,代表国家或企业对项目建设过程实施监督,对项目建设结果实施评价,客观地向国家或企业报告审计结果。
这体现了项目审计的()特点. [答案:A]价值工程分析是技术的系统应用,但它不能:[答案:A]成本绩效指数(CPI)为0.89的意思是:[答案:A]项目进度执行指数小于1的意思是: [答案:B]在一条90%的学习曲线上,第100个单元需要80个小时。
第400个单位需要:()[答案:C]不需要专家见面的方法是()[答案:D]对项目中实际发生的各种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并计算出实际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过程叫()[答案:D]通常用来计算决定项目的获利力的技术包括所有的下列项,除了:: [答案:C]成本预算的输出是()[答案:A]在成本预算过程中考虑项目进度计划,() [答案:C]项目成本管理的最终目标是()[答案:D]以下哪项是参数估算的例子? [答案:B]现代项目管理阶段的主要标志是()[答案:A]如果在一条75%的学习曲线上第1个单元需要600小时,前两个单元需要的平均时间是()[答案:D]你为米肯佛里肯咨询公司管理电子商务项目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常常半夜醒来冒了一身冷汗,看起来似乎只有合伙人在赚钱,但是你必须首先完成回收期的财务分析。
陕西省榆林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
陕西省榆林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世界四个大洲不同海拔的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据图推断,亚洲人口分布的特点是()A. 趋向于水源丰富的地区B. 趋向于高原地区C. 趋向于地势低平地区D. 趋向于内陆地区2. 导致欧洲与非洲最大人口密度分布高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 海陆位置B. 纬度位置C. 矿产资源D. 交通条件[答案]1. C 2. B[解析][1题详析]由图可知,亚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海拔高度在0~1km,在1~2km处人口密度迅速减少,在海拔高于2km处的区域人口密度很小,说明亚洲人口分布趋向于地势低平地区,B错误,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水源、海陆位置与人口分布的关系,AD错误。
故选C。
[2题详析]由图可知,欧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海拔高度约0~1km,海拔较低;而非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海拔高度在2~3km,海拔较高。
由所学知识可知,欧洲纬度较高,冬季气温较低,故人口主要在海拔较低气候较为温暖的地势低平地区;非洲纬度较低,以热带气候为主,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气候较为凉爽的高原地区,B正确;海陆位置、矿产资源、交通条件不是影响欧洲与非洲最大人口密度分布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ACD错误。
故选B。
下图为世界海陆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关于图中大洋的说法,正确的是()A. ②大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B. ③大洋的形状呈“S”型C. ④大洋是面积最大的大洋D. ①大洋的面积正逐渐扩大4. 下列海峡属于B和D两大洲分界线的是()A. B.C. D.[答案]3. A 4. A[解析][3题详析]读世界海陆分布示意图可知,②为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A正确;③为印度洋、④为大西洋,大西洋形状呈“S”型,面积正逐渐扩大,B错误;面积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即①,面积正逐渐缩小,CD错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各阶段特点比较及对策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各阶段特点比较及对策研究作者:薛佳坤郭艳文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7年第5期我国施行严格意义上的扶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
比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各阶段的特点,有助于认识和把握我国农村扶贫开发规律,引导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依据2001年10月15日颁布的《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和2001年以后我国政府出台的扶贫规划,笔者认为,我国扶贫开发大致划分为体制改革推动扶贫阶段、大规模式扶贫阶段、扶贫攻坚阶段、区域轮动到联动阶段和新时期综合性扶贫开发五个阶段。
1 我国各阶段农村扶贫开发的主要内容及特点1.1 体制改革推动扶贫阶段(1978—1985年)一是国家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存的条件下实施减贫政策,更适合我国国情和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二是扶贫方式多样化,扶贫效果良好。
国家推出了允许剩余劳动力流动、对农民实施直接补贴、鼓励发展乡镇企业等多种配套救济方式。
三是扶贫覆盖范围广。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受益者是所有农民,农民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四是设定了扶贫开发的特定区域。
我国政府在甘肃的河西和定西以及宁夏的西海固地等地方开始实施“三西”农业建设计划,设定了特定的扶贫地区。
1.2 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1986—1993年)一是开发式扶贫替代输血式扶贫。
政府通过开发优势资源来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扶持和引导贫困地区人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二是集中力量,改善连片贫困情况。
国家通过延长扶贫贷款使用期限、免征新办企业所得税、免除粮食定购任务等方式改善连片贫困现象。
三是开发扶贫项目,增加扶贫投入。
国家完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提供基础。
四是建立扶贫专门管理机构。
成立“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统一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全国扶贫工作,提高了扶贫效率。
1.3 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年)一是坚持实施开发式扶贫。
扶贫名词解释
扶贫名词解释1、“两不愁、三保障”:《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扶贫开发针对扶贫对象的总体目标是:“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简称“两不愁、三保障”。
2015年11月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强调,“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的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2、“一高于、一接近:”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3、“五个一批”: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4、“六个精准”: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5、贫困户退出“五有四保障”:有稳定的收入、有安全饮水、有生活用电、有广播电视、有低保兜底,教育有保障、医疗有保障、安全住房有保障、养老有保障。
6、贫困村退出“三通七有”:即通硬化路、通通讯网络、通动力电,有基层党组织阵地、有集体收入,有幼儿园(中心幼儿园)、有文化活动室、有便民服务中心、有卫生室、有惠民超市。
7、贫困乡镇“五有”:有中心小学、有标准卫生院、有计生服务站、有便民服务中心、有综治中心。
8、贫困户和贫困村退出程序:贫困人口脱贫必须经过民主评议、核实认可、公示核查;贫困村退出必须经过申请验收、核实公示、公告备案。
9、自治区“七个一批”:土地清理再分配脱贫一批、发展产业脱贫一批、转移就业带动脱贫一批、综合社会保障措施兜底一批、异地搬迁脱贫一批、实施生态补偿带动脱贫一批、通过转为护边员脱贫一批。
10、三个加大力度:加大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扶贫新时代
扶贫新时代作者:来源:《决策探索》2011年第23期编者按: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推进扶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扶贫开发形势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扶贫工作遭遇新的挑战。
在“十二五”顺利开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关键期的重要时刻,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全面部署《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根据新形势,确定了我国今后十年的扶贫开发工作。
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鉴于此,本刊本期特聚焦“扶贫”,从多视角剖析扶贫工作,以飨读者。
十一月,寒冬的气息越来越重。
而一股暖流,却自京都涌出,并迅速传布到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11月29日至30日在京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总结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分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开发形势和任务,全面部署《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贯彻落实工作,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坚决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
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个标准比2009年提高了92%,把更多低收入人口纳入扶贫范围。
这一消息,不仅立即占据了各大媒体的醒目位置,也蓦然拨动广大受贫困烦扰的群众的心弦,让他们深深地陶醉在提前到来的“春天里”。
随着《纲要》的颁布实施,我国扶贫开发站上了再出发的新起点。
既有的扶贫成绩令人欣慰,扶贫标准的新高度令人兴奋,但不可否认的是,贫困地区依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扶贫工作所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不容小觑。
只有清醒地认识所有的优势与困境,才能真正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才能真正把好钢用在刀刃上,让贫困群众受益,才能真正实现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华夏崛起、民族振兴!扶贫形势:从绝对贫困到转型性贫困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地区受经济、社会、历史、自然、地理等方面制约,发展相对滞后,贫困人口数量众多。
脱贫攻坚基本政策和知识
脱贫攻坚基本政策和知识1.什么是精准扶贫?答:精准扶贫,是相对于粗放扶贫而言的,指针对不同的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
精准扶贫要构建政策、项目、措施到村到户到人的精准帮扶机制,解决扶贫政策和资金用在谁身上、怎么用、用得怎么样等问题。
2.精准扶贫中的“六个精准”指的是什么?答: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管理台账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3.精准扶贫中的“八个一批”指的是什么?答:产业扶持脱贫一批、就业创业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危房改造脱贫一批、医疗救助脱贫一批、教育支持脱贫一批、兜底保障脱贫一批。
4.精准扶贫要求做到的“两不愁、三保障”指的是什么?答:《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扶贫开发针对扶贫对象的总体目标是:“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简称“两不愁、三保障”。
5.精准扶贫的“六大任务”是什么?答:宣传政策、反映民意、促进发展、疏导情绪、强基固本,推广典型。
6.我国目前的农村贫困标准是多少?云南省目前的贫困户脱贫标准是多少?答:经过调整,2015年,我国农村的贫困标准是年人均纯收入2900元。
根据《云南省“完成全年扶贫目标任务百日行动”任务清单》,云南省2017年贫困户脱贫标准为年人均纯收入3200元。
7.十大精准扶贫工程是哪些?答:十大精准扶贫工程是国务院扶贫办在全国层面提出的,具体包括:(1)驻村帮扶;(2)职业教育培训;(3)扶贫小额信贷;(4)易地扶贫搬迁;(5)电商扶贫;(6)旅游扶贫;(7)光伏扶贫;(8)构树扶贫;(9)致富带头人培训;(10)龙头企业带动等。
8.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中哪些是“应纳尽纳”的?答:非建档立卡农业户籍农村常住人口,2017年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3200元(相当于2010年2300元不变价),且满足以下任一条件的,按程序纳入建档立卡贫困对象管理:(1)实际居住C级、D级危房且自身无力改造;(2)家庭因病致贫,且成员未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家庭适龄成员因贫辍学或家庭因学致贫。
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十二五”规划
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十二五”规划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部卫生部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林业局二〇一二年八月目录前言 (1)一、基本形势 (2)(一)取得的成绩 (2)(二)面临的挑战 (3)(三)有利条件 (3)二、总体思路 (4)(一)指导思想 (4)(二)基本原则 (4)三、规划区概况 (6)(一)30000个贫困村概况 (6)(二)西藏200个贫困乡镇概况 (9)四、目标任务 (10)(一)发展目标 (10)(二)建设任务 (11)(三)建设标准 (16)(四)建设周期 (16)五、保障措施 (16)(一)加强组织领导 (16)(二)加大投入力度 (17)(三)创新工作机制 (18)(四)强化管理监督 (19)(五)做好考核评估 (20)附图 (21)前言整村推进是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是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内容。
为实现“十二五”农村扶贫开发的目标任务,加强对整村推进工作的指导,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的总体要求,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实施范围在中西部地区,重点是《纲要》明确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以下简称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村(指行政村),同时兼顾连片特困地区之外的部分贫困村,包括中西部21个省(区、市)的30000个贫困村和西藏自治区的200个贫困乡镇(辖1642个村居委会)。
由于西藏自治区以“整乡推进”的方式实施,本规划在规划区概况、目标任务部分单列出了西藏整乡推进的有关内容。
规划期为2011年至2015年。
一、基本形势(一)取得的成绩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关于扶贫工作要重心下沉、进村入户的要求,针对当时农村贫困状况“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在深入总结《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后期开展贫困村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提出将整村推进作为2001年到2010年扶贫开发的重点工作。
热点专题四 关注基本国情 坚持持续发展
热点专题四:关注基本国情坚持可持续发展备考策略探析关注基本国情,坚持可持续发展是近年来中考每年会涉及到的热点专题,属于高频热点,考查的形式以非选择题为主,试题设置会结合两会、世界环境日、“地球熄灯一小时”,节能减排,建设两型社会、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低碳经济、世界气候大会等社会热点或生活热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实际行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热点材料速看材料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总人口数为1370536875人。
2011年7月11日是第22个世界人口日,主题是“关注70亿人的世界”。
联合国潘基文说,全球人口在今年10月30日将达到70亿,这其中有近10亿人正在挨饿。
材料二:2011年6月5日是第40个世界环境日,今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主题旨在唤起社会公众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清醒认识和自觉行动,强调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理念和公众参与,号召全社会行动起来为可持续发展之路作出贡献。
材料三:2011年7月29日,第三届中国社会责任年会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
西安世园会作为2011年度中国“绿事件”,荣获“绿色创世纪”——第三届中国社会责任年会“绿色特别贡献奖”。
材料四: 2011年12月11日,在南非德班,代表们出席德班气候大会。
经过近两周“马拉松式”的谈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7次缔约方会议当地时间11日凌晨在南非德班闭幕,大会通过决议,建立德班增强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决定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并启动绿色气候基金。
材料五:2012年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细颗粒物(PM2.5)等项目监测,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
温家宝强调,我们要用行动昭示,中国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区域生态建设和流域综合开发(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区域生态建设与流域综合开发一、选择题黑河中游湿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在黑河流域乃至河西走廊生态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湿地的恢复和保护问题,相关部门调查了该地区恢复利用(利用与管理)、恢复保护(隔离保护管理)和自然恢复三种典型恢复方式对植被的影响,研究表明,物种丰富度随干扰强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
下图为自然湿地(作为参考湿地)和三种湿地不同恢复方式对植被生长的影响调查结果。
据此回答1~3题。
1.与自然恢复相比,人工恢复方式有利于提高植被盖度,主要原因可能是该方式( )A.能够满足水源需求B.生态环境较好C.群落抗干扰能力强D.物种丰富2.恢复保护方式物种丰富度最低,原因是( )A.土壤水分差B.缺乏优势物种C.受干扰程度低D.植被稀疏3.根据三种不同恢复方式对植被盖度和物种丰富度的综合分析,以下做法对湿地恢复能够达到较好效果的是( )A.建立栅栏隔离保护B.建设旅游景点,并进行浇灌、栽种等管理方式C.人为不参与管理的自然恢复D.禁止大型动物踩踏、干扰答案 1.A 2.C 3.B解析第1题,据材料可知,黑河中游湿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水源是限制性因素。
与自然恢复相比,人工恢复方式有利于提高植被盖度,主要原因可能是该方式能够满足水源需求。
故选A。
第2题,物种丰富度是物种多样性测度指数之一,它主要是测量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物种数目以表示生物的丰富程度。
据材料“研究表明,物种丰富度随干扰强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可知,恢复保护即隔离保护管理,因隔离所以受外界干扰较少,因此物种丰富度最低。
故选C。
第3题,据图分析可知,恢复利用即利用与管理方式植被盖度和物种丰富度都较高,因此应利用和管理湿地。
故选B。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明确了国家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全面实施精准扶贫方略。
下图为“我国扶贫攻坚主战场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4~5题。
4.扶贫攻坚主战场主要分布在( )A.地势第三级阶梯B.东部季风区C.内流区D.东部经济地带5.有关精准扶贫措施合理的是( )A.大兴安岭南麓山区打造商品粮基地B.罗霄山区防治土地盐渍化C.西藏自治区发展灌溉农业D.六盘山区可实施生态移民答案 4.B 5.D解析第4题,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读图,我国扶贫攻坚主战场只有大别山区和罗霄山区两个主战场位于第三级阶梯,A错;我国季风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彦喀拉山-冈底斯山,扶贫攻坚主战场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只有新疆南疆三地州、西藏自治区、四省藏区三个主战场位于非季风区,B对;我国季风气候区主要是外流区,非季风气候区多为内流区,C错;我国东部经济带包括了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等省市,图中扶贫攻坚主战场仅燕山-太行山区战场的部分地区属于河北,其他战场均为中部经济带或西部经济带,D错。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历程及评价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历程及评价作者:刘小倩赵美怡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7年第07期摘要: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中国宏观经济体制和发展战略的调整,中国农村的扶贫开发历程也经历了几个阶段性调整,由此产生的经验和教训值得全球贫困地区的借鉴和学习。
本文主要对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历程进行了描述及优劣势分析,为目前中国扶贫开发事业作出了重大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中国农村扶贫历程评价一、农村经济改革下的扶贫(1978-1985年)在1978年,中国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在经济方面采取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实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市场化为取向的农产品价格形成和流通体制改革;扩大企业的自主权等;同时把对外开放最为一项基本国策。
这一时期打破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上交之后剩余的粮食都归自己所有。
加之国家提高了农产品的收购价格、扩大了收购农产品的种类,使农民根据当地的优势发展农业生产,同时乡镇企业的发展解决了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这些举措带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加了农民的收益。
这一时期总体来说是中国历史上减贫效果最显著的时期,加之这一时期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由于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引起的贫困。
这期间按中国国家贫困标准估计,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下降到1985年的1.25亿,对应的贫困发生率由30.7%下降到14.8%。
但由于区域之间资源禀赋、历史、地理位置等原因,出现了区域性不平等的现象,特别是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
对此国家采取了一些专项举措和政策,如以工代赈、“三西”农业建设、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确定等,至此区域性的扶贫开发开始,扶贫工作被提上国家发展日程。
二、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扶贫开发(1986-1993年)这一时期东部沿海地区受改革开放的影响率先发展,区域发展差距拉大,中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由于国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工业、城市方面,以及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恶化,农业发展缓慢,粮食产量大幅度减少。
新常态下专业技术人员精准扶贫思维新途径测试题5套多选题答案
二、多项选择题(五选项)(共10小题,每题2分)1.本讲提到,马克·扎克伯格夫妇要把股权捐赠的收益所得用于〔〕领域。
A.教育B.军事C.医疗D.高端住房E.科技2.本讲中,在贫困治理体系改革中,政府可通过〔abce〕来构建政府主导多元治理的扶贫开发格局。
A.加大投资B.制定战略.规划.政策C.设立国家扶贫开发基金D.建设扶贫开发基础信息平台E.加强监督管理3.根据本讲,基层在民主评议中使用的是综合标准。
除了收入外,还会考虑〔abce〕A.健康状况B.家庭负担C.财产状况D.人际关系E.社会保障4.福利主义小额贷款的典型代表是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其主要特点包括〔〕。
A.主要对象是老人B.额度非常小C.主要对象是妇女D.额度非常大E.进行了很好地设计,创造性地采取了互保模式5.本讲提到,教育部的评估工作发现:由于管理.经验等方面的原因,部分贫困地区存在着〔〕两个安全方面的隐患。
A.食品B.体制C.教育D.基础设施E.资金6.本讲认为,市场〔abc〕都形成才能提高贫困群体的绝对收入和相对收入。
A.产品结构B.消费者结构C.生产者结构D.运营结构E.基础结构7.根据本讲,广西马山县扶贫对象造假事件原因主要是〔〕A.建档程序不履行B.数据更新不及时C.政策不当D.当地人素质低E.贫困文化的作用8.本讲提到的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的路径有〔〕A.建立农药包装物塑料薄膜的回收的机制B.建立循环型发展产业体系C.加强农村污水处理模式及技术的研究D.逐步建立农村基础设施与环境管理模式的创新机制E.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严格划定永久基本农田9.根据本讲,1994年—2000年期间,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de〕A.国定贫困县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5%,高于全国7.0%的年均增长速度B.粮食产量年均增长1.9%,是全国平均增长速度〔0.6%〕的3.2倍C.重点村的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要快于重点县和全国的平均增长速度3个百分点以上D.农民人均纯收入从648元增长到1337元,年均增长12.8%,比全国平均增长速度快2个百分点E.基础设施的变化也更快10.本讲认为,按照学习的阶段来划分,教育包括〔〕等。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为进一步加快贫困地区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特制定本纲要。
序言(一)扶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推进扶贫开发,特别是随着《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的实施,扶贫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
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农村居民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边疆巩固、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动全球减贫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扶贫开发是长期历史任务。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
扶贫对象规模大,相对贫困问题凸显,返贫现象时有发生,贫困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以下简称连片特困地区)发展相对滞后,扶贫开发任务仍十分艰巨。
同时,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不断深入,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为扶贫开发创造了有利环境和条件。
我国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
(三)深入推进扶贫开发意义重大。
扶贫开发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局。
深入推进扶贫开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是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缩小发展差距、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大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摘要
巩 高 农 田和 农 田水 利 设施 有较 大 改善 ,保 障人 均基 本 口粮 田。 率 有较 大 提 高 固提 高九 年 义 务教 育水 平 中阶段 教
到 22 0 0年 , 田基 础设 施 建设水 平 明显提 高。 农
— —
育毛入 学率达 到 8 % ; 0 保持普 通 高 中和 中 等职业 学校 招生
扫除青壮 年文盲 。 2 2 到 0 0年 , 基本普 及学前 教育 , 义务教育
提高农村 实用 技术和 劳动 力转移培 训水 平 ; 特 色优 势产 业 。到 2 1 0 ,力争 实现 1户 1项 规模 大体 相 当 ; 5年
增收 项 目。到 2 2 0 0年 , 步构 建特 色支柱 产业 体 系。 初
本 实现 广播 电视 户户 通 , 力争 实现每 个县 拥有 1家数 字 电
中实施 一批 教育 、 生 、 化 、 卫 文 就业 、 社会 保 障等 民生 工程 ,
快 区域 性重 要基 础设 施建 设步 伐 , 强生 态建 设和 环境 保 加
影 院 , 个行 政 村 每 月放 映 1场 数 字 电影 : 政村 基 本 通 大 力 改善生 产生 活条 件 ,培育 壮 大一批 特 色优势 产业 , 每 行 加
等 化 , 根本 上改 变连 片特 困地 区面 貌 。各省 ( 从 自治 区 、 直
基 本 实 现 每个 国家 扶贫 开 发工 作 重 点 县 ( 下 简称 重 点 辖 市 ) 自行 确定 若 干连 片特 困地 区 , 以 可 统筹 资源 给 予重 点 县 ) 图 书馆 、 化馆 , 有 文 乡镇 有 综合 文 化 站 , 政 村 有 文化 扶持 。 行
贫 困地 区农 民人均 纯 收入 增长 幅度 高于 全 国平 均水 平 , 基 务 水 平和 防灾抗 灾能 力。
时事政治
2011年12月时事政治(12月国内/国际时事)2011年12月1日,新华社报道,《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发布。
2011年12月1日,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报告指出,当前我国工资收入差距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行业企业间差距、城乡间差距、地区差距、高管和普通职工差距,四方面工资收入差距都在不断扩大。
2011年12月1日,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在重庆召开,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指出,留守儿童是弱势群体,但不是问题群体,不要刻意区分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以免给他们造成过多的心理负担;不能寄宿的农村留守儿童要就近入学,不能提供校车服务的地方不能随意撤并学校。
2011年12月2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证实,反垄断局已收到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要求中止反垄断调查的申请,正按照反垄断法审理。
2011年12月2日至3日,拉美和加勒比全部33个独立国家的领导人和代表在委内瑞拉加拉加斯举行会议,宣告首个没有美国和加拿大参加的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简称“拉共体”)正式成立。
2011年12月4日,伊朗军方表示,伊军击落了一架RQ170无人侦察机,而该无人机“仅有轻微损伤”。
此后,美国军方一直否认伊朗“击落”该机的可能性,并对飞机型号闪烁其词,但对技术外泄却明确表示非常担忧。
2011年12月7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国家药品安全规划(2011-2015年)》。
规划提出,到2015年,药品生产100%符合新修订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
2011年12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对外贸易》白皮书(全文),全面介绍了我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积极同世界各国开展经贸合作,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进程加快、对外贸易活力进一步增强等情况。
2011年12月7日,中国红十字会披露的财务报告显示,2011年,全国各级红十字会共募集款物41.98亿元,投入备灾救灾和灾后重建款物以及人道主义救助款物,占90%以上。
川大《形势与政策》考核作业1满分答案(第一学期)
1.2020年2月14日,经四川省政府第42次常务会议批准,凉山州()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实现了“脱贫摘帽”。
A.美姑县B.甘洛县C.昭觉县D.会东县答案:B2.2019年10月17日是我国第()个扶贫日,也是第27个国际消除贫困日。
A.5B.6C.7D.8答案:B3.《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规定:()年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即: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A.2018B.2019C.2020D.2021答案:C4.《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
A.本质B.基本C.根本D.主要答案:A5.我国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期。
实现到2020年让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既定目标,时间十分紧迫、任务相当繁重。
必须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创新扶贫开发思路和办法,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
A.阶段B.冲刺C.关键D.重点答案:B6.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A.最终目标B.基本目标C.核心目标D.总体目标答案:D7.完善农村()生活保障制度,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家庭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
A.最低B.基本C.基础D.根本答案:A8.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将()、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将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初心和历史使命。
A.减少贫困B.脱贫攻坚C.消除贫困D.精准扶贫答案:C9.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贫困状况将发生重大变化,扶贫工作重心转向解决()贫困,扶贫工作方式由集中作战调整为常态推进。
A.相对B.绝对C.特殊D.深度答案:A10.要研究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主要内容
一、中央对扶贫开发工作的基本评价: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农村居民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
二、未来10年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任务:我国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
三、深入推进扶贫开发的重大意义:“3个事关”,即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局。
“5个是”,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是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缩小发展差距、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的重大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四、指导思想: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投入力度,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坚持政府主导,坚持统筹发展,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增强贫困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更加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
五、工作方针: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实行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
把扶贫开发作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鼓励和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把社会保障作为解决温饱问题的基本手段,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六、基本原则:政府主导,分级负责。
突出重点,分类指导。
部门协作,合力推进。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社会帮扶,共同致富。
统筹兼顾,科学发展。
改革创新,扩大开放。
七、总体目标: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两不愁、三保障”)。
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
八、扶贫对象:在扶贫标准以下具备劳动能力的农村人口为扶贫工作主要对象。
建立健全扶贫对象识别机制,做好建档立卡工作,实行动态管理,确保扶贫对象得到有效扶持。
逐步提高国家扶贫标准。
九、国家三大扶贫战略。
10号文件明确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作为国家三大扶贫战略。
1、专项扶贫:包涵易地扶贫搬迁、整村推进、以工代赈、产业扶贫、就业促进、扶贫试点、革命老区建设七大类。
2、行业扶贫:各行业部门要把改善贫困地区发展环境和条件作为本行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在资金、项目等方面向贫困地区倾斜。
涵盖发展特色产业,开展科技扶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教育文化事业,改善公共卫生和人口服务管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重视能源和生态环境建设等内容。
3、社会扶贫:包涵定点扶贫、东西部扶贫协作、军队和武警部队参与扶贫开发、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扶贫等内容。
十、政策保障:对扶贫工作可能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政策和项目,要进行贫困影响评估。
1、财税支持:中央财政扶贫资金的新增部分主要用于连片特困地区。
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对贫困地区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
加大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支持扶贫开发事业的力度。
对贫困地区相关投资项目和优势产业进口自用设备等,在规定范围内免征关税。
企业用于扶贫事业的捐赠,符合税法规定条件的,可按规定在所得税税前扣除。
2、投资倾斜:加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和民生工程等投入力度,加大村级公路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小流域与水土流失治理、农村水电建设等支持力度。
国
家在贫困地区安排的公益性建设项目,取消县以下(含县)以及西部地区连片特困地区配套资金。
3、金融
服务。
继续完善国家扶贫贴息贷款政策。
继续实施残疾人康复扶贫贷款项目。
多方面拓宽贫困地区融资渠道。
鼓励和支持贫困地区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将新增可贷70%以上留在当地使用。
积极发展农村保险事业,完善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
4、产业扶持。
国家大型项目、重点工程和新兴产业优先向符合条件的贫困地区安排。
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贫困地区转移。
5、土地使用。
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要优先满足贫困地区易地搬迁建房需求,合理安排小城镇和产业聚焦区建设用地,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支持贫困地区合理有序开发利用矿产资源。
6、生态建设。
在贫困地区继续实施重点生态修复工程,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重视贫困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7、人才保障。
组织各类人才到贫困地区服务,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到贫困地区就业创业。
对长期在贫困地区工作的干部、专业技术人才要制定鼓励政策。
加大贫困地区干部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力度。
8、重点群体。
加大对少数民族、妇女儿童和残疾人扶贫开发力度。
十一、组织领导:
强化扶贫开发责任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建议片为重点、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体制,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充分发挥贫困地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扶贫开发与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有突出成绩的村干部,可按有关规定和条件优先考录为公务员。
加强扶贫机构队伍建设,贫困程度深的乡镇要有专门干部负责扶贫开发工作。
贫困地区县级领导干部和县以上扶贫部门干部培训要纳入各级党政干部培训规划。
加强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全面推行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强化审计监督,拓宽监管渠道。
加强扶贫研究和宣传工作,把扶贫纳入基本国情教育范畴,作为积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学校教育的参考材料。
加强扶贫统计与贫困监测,加快扶贫立法,使扶贫工作尽快走上法制化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