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概论试题(已完善)

合集下载

经济学概论题库及答案

经济学概论题库及答案
98、 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这是因为( )C、总的市场劳动供给曲线一 般还是随着工资的上升而增加
99、 可用下面哪一个术语来描述一个养蜂王与其邻近的经营果园的农场主之间的影响。 ( ) B、外部经济 100、 民航机票经常价格大这说明飞机旅行需求( )A、富有价格弹性 101、 支付给公务员的薪水属于( )A、政府购买 102、 若生产要素的价格和数量变化方向相同,则该行业是( )B、成本递增行业 103、 固定成本是指( ) A、厂商在短期内必须支付的不能调整的生产要素的费用
68、 某人的吸烟行为属( )。D、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69、 以下现象属于市场失灵的是( )。 C、垄断
70、 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 )同该国 GDP 或 GNP 的比率来表示,用以反应一国经济 发展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 A、对外贸易额 71、 当总效用增加时,边际效用应该:( )。D、为正值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72、 在短期中,企业所能出现的最大经济亏损是( ) D、其固定总成本 73、 如果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 20%,那么简单的货币乘数就是( )。 C、5
判断题
经济学概论题库
1、 最重要的人力资本是教育 √ 2、 在考虑是否涨价时,企业应当对自己的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进行分析。 √ 3、 企业在进行短期决策和长期决策时,考虑是否生产的条件是相同的。 × 4、 信息不对称指的是在市场中,交易的各方掌握的信息存在差异。 √ 5、 工资越高,人们愿意工作的时间一定越长。 × 6、 在长期,企业可以调整自己的规模。 √ 7、 贸易能使买卖双方受益。 √ 8、 市场供给是所有卖者对某种特定物品或劳务的供给的总和。 √ 9、 采用最终产品和劳务来计算经济的总产出,是为了避免重复计算。 √ 10、 在竞争性市场上,企业增加产量,将导致价格下降。 × 11、 供给定理告诉我们,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对该物品的供 给量增加。 √ 12、 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 13、 当规模不经济时,长期平均总成本随着产量增加而减少。 × 14、 教育具有正的外部性。 √ 15、 卖者的数量增加,市场上的供给量将会减少。 × 16、 如果某种物品的供给价格弹性较大,则说明该物品的供给量对价格的变动较为敏感。 √ 17、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会引起互补品的需求量增加。 × 18、 企业的平均成本总是等于企业的边际成本。 × 19、如果某种物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大,则说明该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的变动不敏感。 × 20、 国民总收入是按照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国籍计算的。 √ 21、 价格歧视的概念中,“歧视”一词并没有贬义。 √ 22、 在垄断市场上,只有一个唯一的卖者。 √ 23、 货币可以作为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度量单位。 √ 24、 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被称为市场的均衡 √ 25、 政府转移支付可以改善市场分配结果的公平问题 √ 26、 在相同的资源条件下,国家 A 比国家 B 能生产出更多的甲产品,那么国家 A 在甲产 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 √ 27、 理性人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 √ 28、 经济学中的成本,指的是机会成本的概念。 29、 在市场中,掌握信息较少的人往往处于较有利的地位。 × 30、 劳动的边际产量指的是增加一个工人带来的产出的增加量。 √ 31、 小明每小时可以做 2 个面包,或者 3 个冰淇淋;小王每小时可以做 1 个面包,或者 4 个冰淇淋;那么小明在冰淇淋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小王在面包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 × 32、 消费者剩余等于需求曲线和价格围成的面积。 √ 33、 垄断者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是边际收益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的交点。 √ 34、 在经济中,中央银行是“最后的贷款人”。 √ 35、 平均成本曲线是倒 U 型的。 × 36、 人的收入不仅跟生命周期相关,还与偶然事件相关。 √

经济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A. 资源的配置与利用B. 资源的分配与再分配C. 资源的创造与开发D. 资源的保护与节约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A. 消费者行为B. 企业行为C. 政府行为D. 市场结构答案:C3. GDP的全称是()A. 国民生产总值B. 国内生产总值C. 国民收入D. 国内生产净值答案:B4.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A.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对每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满足感逐渐减少B. 随着消费量的减少,消费者对每减少一单位商品的满足感逐渐增加C.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对每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满足感逐渐增加D. 随着消费量的减少,消费者对每减少一单位商品的满足感逐渐减少答案:A5. 通货膨胀是指()A. 货币供应量增加B. 货币供应量减少C. 货币购买力下降D. 货币购买力上升答案:C6.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不包括()A. 产品同质化B. 买卖双方众多C. 买卖双方对价格有影响力D. 进入和退出市场自由答案:C7. 以下哪项不是货币政策工具?()A. 利率政策B. 公开市场操作C.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D. 财政支出答案:D8. 机会成本是指()A. 做出选择时放弃的最大价值B. 做出选择时放弃的最小价值C. 做出选择时获得的最大价值D. 做出选择时获得的最小价值答案:A9.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A. 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B. 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C. 价格上升,需求量上升D. 价格下降,需求量下降答案:A10. 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是()A. 繁荣、衰退、萧条、复苏B. 繁荣、萧条、复苏、衰退C. 衰退、萧条、复苏、繁荣D. 萧条、复苏、繁荣、衰退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供给曲线的位置?()A. 生产成本B. 生产技术C. 消费者偏好D. 政府政策答案:ABD2. 以下哪些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A. 经济增长B. 充分就业C. 价格稳定D. 国际收支平衡答案:ABCD3. 以下哪些是市场失灵的表现?()A. 公共物品B. 外部性C. 信息不对称D. 垄断答案:ABCD4. 下列哪些是财政政策的工具?()A. 税收B. 政府支出C. 货币发行D. 利率调整答案:AB5. 以下哪些是经济增长的源泉?()A. 资本积累B. 技术进步C. 人口增长D. 资源开发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经济人假设是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

经济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A. 人类活动中的货币交换B. 个人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需求C. 市场供求关系的学科D. 社会资源分配的学科答案:D2. “供求决定价格”是指:A. 供给者决定价格B. 需求者决定价格C. 如果供给多于需求,价格上涨D. 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价格答案:D3. 在纯市场经济中,资源是由谁来分配的?A. 政府B. 市场C. 企业D. 社会团体答案:B4. 当需求上升而供给不变时,其结果通常是:A. 供给过剩B. 供给不足C. 供需平衡D. 价格上升答案:D5. 机会成本是指:A. 市场上的最低价格B. 放弃一个选项所付出的机会C. 外部性造成的成本D. 支出超过收入的成本答案:B二、判断题1.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

正确 / 错误答案:正确2. 机会成本是指一个选项的实际花费。

正确 / 错误答案:错误三、短答题1. 解释“稀缺性原理”。

答案:稀缺性原理是指资源有限而需求无限,因此必须进行有效的资源分配来满足各种需求。

2. 举例说明市场失灵的情况。

答案:市场失灵可能发生在外部性问题、公共产品和垄断市场等情况下。

例如,环境污染通常是一个外部性问题,因为环境污染的费用由其他人承担,而污染者并不受到相应的惩罚。

四、论述题请简要阐述供给和需求对价格决定的影响。

答案:供给和需求是决定价格的主要因素。

当供给多于需求时,价格往往会下降,因为供应者会降低价格来促使需求增加。

相反,当供给不足于需求时,价格往往会上涨,因为供应者可以提高价格以抵消需求过热的影响。

供给和需求的相互关系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调节,使得价格能够自动达到供需平衡。

这种供求关系的市场机制在市场经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反映了资源配置的效率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总结:经济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主要包括选择题、判断题、短答题和论述题。

通过这些问题和答案的探讨,读者可以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经济学概论期末考试试卷(参考答案)

经济学概论期末考试试卷(参考答案)

经济学概论期末考试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D2. A3. C4. B5. A6. C7. D8. B9. D10. 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整个经济系统,而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经济主体。

宏观经济学关注的是经济的总体运行规律,比如国民收入、就业、通货膨胀等;微观经济学则研究个体经济主体的行为,比如消费者、生产者、市场等。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相辅相成,互相影响,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经济学体系。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

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发挥政府作为宏观调控者和服务提供者的作用,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的统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3.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以达到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护金融稳定的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包括保持物价稳定、维持金融体系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

货币政策可以通过改变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政策利率、实施开放市场操作等方式来实施。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供求关系是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关系之一。

供求关系体现了市场的均衡机制,通过市场价格的变动来调整商品和服务的供求关系,以实现市场的自动调节。

供给是一定时间内愿意出售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需求是一定时间内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和需求的平衡点即市场均衡点,决定了市场价格和数量的确定。

2. 经济增长是国民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

经济增长可以通过增加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投资、促进科技进步等方式实现。

经济增长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就业率,提升国家综合实力。

同时,经济增长也面临着资源约束、环境压力等问题,需要平衡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经济学概论练习题3及答案

经济学概论练习题3及答案

第三部分(下篇第1-3章)一、名词解释1、总供给p.1332、总需求p.1333、国民生产总值p.1374、国内生产总值p.1385、国民收入p.1386、消费函数p.1417、储蓄函数p.1428、乘数效应p.1449、投资乘数p.14410、自愿失业p.14911、非自愿失业p.15012、充分就业p.15013、摩擦性失业p.15114、结构性失业p.15115、周期性失业p.15116、通货膨胀p.15317、经济周期p.16018、经济增长p.165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B)。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

2、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国外取得的收入(B)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3、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说明(D)A.今年的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都比去年提高了;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

4、下列哪一项计入GDP?(D)A.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B.购买普通股票;C.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材;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

5、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D)。

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B.建造一座住宅;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D.以上都是。

6、在一个由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是(A)的总和。

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

7、下列哪一项不是公司间接税?(B)A.销售税;B.公司利润税;C.货物税;D.公司财产税。

8、下列项目种,(C)不是要素收入。

经济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经济学中所说的“稀缺”是指:A. 资源的绝对数量少B. 相对于人类无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C. 资源的分布不均D. 资源的可再生性差答案:B2. 下列哪一项不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A. 自由竞争B. 价格机制C. 政府干预D. 私有制答案:C3.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由哪位经济学家提出的?A. 亚当·斯密B. 大卫·李嘉图C. 卡尔·马克思D.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答案:D4. 根据机会成本的概念,以下哪项选择是错误的?A. 选择一种方案时放弃的另一种方案的最大收益B. 做出决策时需要考虑的成本C. 机会成本是实际支付的货币成本D. 机会成本帮助我们做出更合理的选择5.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不包括:A. 买卖双方数量众多B. 产品同质化C. 买卖双方对价格有影响力D. 无进入和退出壁垒答案:C6. 以下哪项不是公共物品的特征?A. 非竞争性B. 非排他性C. 私人提供D. 社会共享答案:C7. 通货膨胀是指:A. 货币供给量增加B. 货币购买力下降C. 经济增长速度加快D. 失业率上升答案:B8. 以下哪项不是货币政策工具?A. 调整利率B. 公开市场操作C. 调整存款准备金率D. 财政补贴答案:D9. 根据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是:B. 负相关C. 无关D. 正相关但有滞后效应答案:B10.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不包括:A. 国际贸易的增长B. 资本流动的自由化C. 各国经济政策的统一化D. 跨国公司的兴起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需求法则及其例外情况。

答案:需求法则指的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上升,其需求量下降;商品价格下降,其需求量上升。

例外情况包括吉芬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增加的商品),以及某些奢侈品或地位象征商品,价格上升时需求量也可能增加。

经济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是指:A. 做出选择时放弃的最有价值的替代方案B. 做出选择时产生的直接经济损失C. 做出选择时所需支付的现金成本D. 做出选择时所需支付的时间成本2. 以下哪项不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A. 自由竞争B. 价格机制C. 政府干预D. 私有产权3. 边际效用递减法则描述的是:A. 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随着价格的上升而减少B. 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C.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商品带来的满足感逐渐减少D.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商品的价格逐渐减少4. 供需曲线的交点表示:A. 市场失衡B. 市场均衡C. 政府定价D. 垄断定价5. 以下哪个不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A. 价格稳定B. 充分就业C. 经济增长D. 个体收入最大化6. 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不包括:A. 利率政策B. 公开市场操作C. 财政支出D. 存款准备金率7. 通货膨胀是指:A. 货币供应量持续增加B. 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升C. 经济产出持续增长D. 失业率持续下降8. 以下哪项是财政政策的直接结果?A. 货币供应量的变化B. 利率水平的变化C. 政府预算赤字D. 私人投资的增加9. 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特征是:A. 生产增长放缓,失业率上升B. 生产增长加快,失业率下降C. 一般物价水平下降,企业利润减少D. 经济出现负增长,市场信心低迷10. 国际贸易中,比较优势理论是由哪位经济学家提出的?A. 亚当·斯密B. 大卫·李嘉图C.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D. 弗里德里希·哈耶克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需求弹性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2. 描述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及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3. 解释外部性的概念,并给出一个负面外部性的实例。

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 某商品的价格从10元下降到8元,消费者购买数量从100个增加到120个。

经济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经济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经济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A.生产、分配、交换、消费B.国内生产总值、就业、通货膨胀C.价格、供需、市场D.法律、政治、伦理答案:D2.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是指经济系统运行过程中必须回答的三大问题,下列哪项不属于基本经济问题?A.生产什么B.如何生产C.为谁生产D.何时生产答案:D3.以下哪个范畴属于宏观经济学?A.个人消费行为B.市场价格形成C.国家经济政策D.企业生产管理答案:C4.下列哪个指标用于衡量商品或服务相对价格的平均水平?A.国内生产总值B.物价指数C.人均收入D.劳动力参与率答案:B5.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的概念意味着:A.为获得某种利益所放弃的最高利益B.为获得某种利益所支付的实际成本C.为获得某种利益所花费的金钱数额D.为获得某种利益所买来的其他产品的数额答案:A二、填空题1.市场经济的核心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和数量2.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方面。

答案:宏观调控;市场监管3.弹性是指某一经济变量对其他相关经济变量的______________程度。

答案:敏感度/响应4.市场失灵的原因包括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公共物品和__________等。

答案:垄断5.名义GDP表示在_____________价格下的国内生产总值。

答案:当前/当年三、简答题1.请简要说明供给和需求曲线的作用及其形成原因。

答案: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是市场经济中描述商品或服务价格和数量关系的基本工具。

供给曲线表示销售者愿意在不同价格下出售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曲线表示购买者愿意在不同价格下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即市场均衡点,决定了商品或服务的市场价格和数量。

供给曲线的形成取决于生产者的成本、技术和预期利润等因素。

需求曲线的形成则取决于消费者的收入、偏好和市场预期等因素。

经济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经济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经济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A. 资源的配置B. 资源的创造C. 资源的分配D. 资源的消耗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A. 自由竞争B. 政府干预C. 价格机制D. 供求关系答案:B3. 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是由哪位经济学家提出的?()A. 亚当·斯密B. 卡尔·马克思C. 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D. 弗朗西斯·埃奇沃斯答案:D4.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是()A. 价格接受者B. 价格制定者C. 利润最大化者D. 成本最小化者答案:A5. 根据机会成本的概念,以下哪项不是个人或企业面临的选择?()A. 选择工作B. 选择教育C. 选择娱乐D. 选择休息答案:D6. 以下哪项不是货币政策工具?()A. 利率调整B. 公开市场操作C. 法定准备金率调整D. 直接投资答案:D7.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不包括()A. 贸易自由化B. 资本流动C. 技术转移D. 劳动力的国际流动答案:D8. 以下哪项不属于公共物品的特性?()A. 非排他性B. 非竞争性C. 私人提供D. 社会共享答案:C9. 根据科斯定理,如果产权界定清晰且交易成本为零,那么()A. 资源配置将达到最优B. 无论产权如何分配,资源配置都将达到最优C. 资源配置将无法达到最优D. 产权分配将影响资源配置答案:B10. 下列哪项不是影响消费者需求的因素?()A. 商品价格B. 消费者收入C. 消费者偏好D. 商品的生产成本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供给?()A. 生产成本B. 生产技术C. 消费者收入D. 生产者预期答案:A, B, D12. 在经济学中,市场失灵可能由以下哪些原因引起?()A. 垄断B. 公共物品C. 外部性D. 政府干预答案:A, B, C13. 下列哪些属于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A. 充分就业B. 价格稳定C. 经济增长D. 国际收支平衡答案:A, B, C, D14. 以下哪些是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A. 利率差异B. 政治稳定性C. 贸易平衡D. 投机行为答案:A, B, C, D15. 下列哪些属于企业进行市场调研的目的?()A. 了解消费者需求B. 预测市场趋势C. 制定营销策略D. 提高生产效率答案:A, B, 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需求弹性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经济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资源的稀缺性B. 生产什么C. 如何生产D. 产品如何分配E. 经济增长答案:E2. 以下哪一项不是微观经济学的研究范畴?A. 个体经济行为B. 企业决策C. 市场结构D. 国际贸易E. 价格机制答案:D3.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A.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总效用增加B.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边际效用增加C.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边际效用减少D.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总效用减少E.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边际效用不变答案:C4.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产品同质化B. 买卖双方众多C. 完全信息D. 企业有市场定价权E. 自由进出市场答案:D5. 以下哪一项不是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范畴?A. 国民收入B. 通货膨胀C. 失业率D. 企业生产成本E. 经济增长答案:D6. 凯恩斯主义认为,经济衰退时政府应该采取的措施是:A. 增加税收B. 减少政府支出C. 增加政府支出D. 提高利率答案:C7. 货币乘数效应是指:A. 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总需求增加B. 货币供应量减少导致总需求减少C. 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总需求减少D. 货币供应量减少导致总需求增加E. 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经济的影响答案:A8. 以下哪一项不是货币政策工具?A. 调整利率B. 公开市场操作C. 调整存款准备金率D. 财政补贴答案:D9. 菲利普斯曲线描述的是:A. 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B. 通货膨胀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C. 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D. 通货膨胀率与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关系E. 失业率与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关系答案:A10. 以下哪一项不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A. 国际贸易的增加B. 跨国公司的兴起C. 资本流动的自由化D. 各国经济政策的统一E. 信息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供给曲线的移动?A. 生产成本的变化B. 产品价格的变化C. 技术进步D. 消费者偏好的变化E. 相关产品的价格变化答案:A, C, E1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需求曲线的移动?A. 消费者收入的变化B. 产品价格的变化C. 消费者偏好的变化D. 替代品价格的变化E. 互补品价格的变化答案:A, C, D, E13. 以下哪些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A. 经济增长B. 价格稳定C. 充分就业D. 国际收支平衡E. 收入分配公平答案:A, B, C, D14. 以下哪些是财政政策的工具?A. 调整税率B. 调整政府支出C. 调整货币供应量D. 调整利率E. 调整政府债务答案:A, B, E15. 以下哪些是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A. 国际贸易状况B. 利率水平C. 通货膨胀率D. 政治稳定性E. 投机行为答案:A, B, C, D, E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6. 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是指人们总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经济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是指:A. 做出选择时放弃的最有价值的替代方案B. 做出选择时产生的实际成本C. 商品的生产成本D. 购买商品所支付的货币金额答案:A2. 需求定律指的是:A. 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B. 价格上升,需求量增加C. 价格下降,需求量减少D. 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答案:A3.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不包括:A. 买卖双方众多,单个买卖者对价格无影响B. 产品同质化,无差别C. 完全的信息透明度D. 存在显著的规模经济答案:D4. 货币的三大职能包括:A.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B.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C. 价值尺度、贮藏手段、世界货币D. 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答案:B5. 以下哪一项不是市场经济的优点?A. 有效配置资源B. 促进创新和技术进步C. 导致资源过度集中D. 促进消费者主权答案:C二、简答题1. 简述供给和需求对价格的影响。

供给和需求是影响商品价格的两个主要因素。

在自由市场中,当某一商品的需求增加而供给保持不变时,购买者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以满足其需求,从而导致价格上涨。

相反,如果需求减少而供给不变,价格则会下降。

同样地,如果供给增加而需求保持不变,商品的价格也会下降,因为卖家为了销售更多的商品而降低价格。

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市场上商品的均衡价格。

2. 阐述市场经济中的“外部性”。

外部性是指经济主体的生产、消费行为对其他经济主体造成的、未在市场交易中得到补偿的成本或收益。

正外部性是指经济行为给其他人带来额外利益,如教育、疫苗接种等,这些行为对社会整体有正面影响。

负外部性则是指经济行为给其他人带来额外成本,如污染、噪音等,这些行为对社会整体产生负面影响。

外部性存在时,市场可能无法有效分配资源,导致市场失灵,政府可能需要通过税收、补贴等手段来纠正这种失灵。

3. 描述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购买力下降,物价水平普遍上升的现象。

经济学概论题库

经济学概论题库

经济学概论题库1.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实现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2.在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产要素的是在柜台上销售的产品服装3.微观经济学的最基本假定有理性人完全信息完全理性4.“稀缺性”是指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5.造纸厂排出的污水造成渔场鱼的死亡,从而减少产量,则说明造纸厂的生产存在负的外部性6.为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政府对自然垄断部门的垄断行为是加以管制的7.市场失灵是指以市场为基础的对资源的低效率配置8.市场不能提供公共物品是因为公共物品消费不具有排他性、公共物品供给不具有竞争性、消费者想免费搭车9.某厂商生产一批产品,生产第7个单位产品的总成本是 3.5元,生产第8个单位产品的总成本是 4.6元,那么该厂商的边际成本是1.1元10.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商品的产量,他的机会成本将递增11.卖主比买主知道更多的关于商品的信息,这种情况称为非对称信息问题12.养蜂人放养的蜜蜂,在采蜜的同时使附近果园果树授粉,从而水果增产,说明存在正的外部性13.看不见的手一般指市场14.假定其它条件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导致其精品文库需求量增加、供给量减少15.在经济学中,生产的机会成本等于显性成本+隐性成本、会计成本+隐性成本16.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下述哪一种情况可使汽油的整条需求曲线向右移动?铁路和空中运输费用提高17.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1.电影票和DVD是替代品。

如果DVD的价格上升,电影票市场会发生什么变化?需求曲线向右移动2.向下倾斜的线性需求直线是有些点是缺乏弹性的,而另一些点是富有弹性的3.一种物品的价格从8美元上升到12美元,需求量从110单位下降到90单位。

用中点法计算的弹性是1/24.下列陈述正确的是神秘小说比必备的教材更有弹性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精品文库低档品的需求收入弹性为负6.如果经济衰退以及收入下降,抵挡品市场会发生什么情况?价格和数量均上升7.每当新英格兰气温回暖的时候,加勒比地区旅游胜地宾馆的价格大幅下跌,因为加勒比宾馆需求减少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时间越长,需求价格弹性越大9.下列()的增加会引起沿着固定的需求曲线的移动,并称之为()的变动供给,需求量10.中东爆发战争,美国国内旧卡迪拉克的售价下跌,因为美国旧卡迪拉克需求减少11.下列哪一事件会使汗衫的价格上升美国南卡罗莱那州的一场飓风使棉花受损12.新发现大量的石油储量将移动汽油的()曲线,从而引起()的均衡价格供给,更低13.下列哪种情况会导致果酱均衡价格上升以及果酱均衡数量的下降?葡萄的价格上升,其中葡萄是生产果酱的投入品14.下列哪种变化不会移动汉堡的需求曲线汉堡的价格15.当佛罗里达州受到寒潮袭击的时候,美国超市橘子汁的价格上涨,因为橘子汁的供给减少16. 一种没有任何相近替代品的救命药会有小的需求弹性17.企业进出某种市场的能力在长期意味着供给曲线更有弹性18.上个月咖啡价格急剧上升,而销售量保持不变。

经济学概论题库及答案

经济学概论题库及答案
126、 ___外部影响______是指某个人的一项活动给其他人的福利造成了好的或坏的影响,但 却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报酬或者给予相应的补偿。
127、 根据物品的类型不同,可以将物品分为: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共有资源和___自然 垄断___ 128、 ____中间产品______是指本期生产出来而需要再加工的产品和劳务。 129、 ___基尼系数_____是衡量收入不平等的指标。 130、 ___竞争性_____指同一单位商品不能同时被不同的人使用,也就是说一个人使用该 产品减少了其他人对该物品的使用。 131、 __贴现______是指商业票据的持票人在票据到期日前为了取得资金,将票据权利转 让给银行的行为。 132、 __排他性______指产品的供给者可以阻止没有付费的人使用该产品。 133、 ___机会成本_______是指由于做这件事情而不得不放弃的本来可以做其他事情并从做 这些其他事情中所可能得到的最大收益 134、 ___国内生产总值_____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 务的总和。 135、 需求价格弹性衡量需求量对___价格_____的敏感程度。 136、 在现行的价格下,生产者愿意出售的产品数量小于消费者想要购买的数量,这时发 生了___短缺_____。
d为正值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72在短期中企业所能出现的最大经济亏损是d其固定总成本73如果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20那么简单的货币乘数就是74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大量购买政府债券会导致货币供给b增加和利率下降75国民生产总值gnp包括a本国国民在本国和外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76重商主义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史上最早的学说也是77超保护贸易政策的主张是b反对自由化78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a国民收入决定理论79由于经济萧条而造成的失业属于c周期性失业80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b个体行为81微观经济学研究宏观经济学研究b个量经济总量经济82李斯特的保护贸易政策主张是b保护幼稚工业理论83如果政府大力提倡用先进的机器来替代劳动这将导致d劳动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84寡头垄断厂商的产品是c既可以是同质的也可以是有差异的85爬行的通货膨胀率一般在c2386完全竞争企业在长期均衡状态下成本不变的行业中产量的增加量a完全来自新企业87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是c充分就业88如果对闲暇的需求增加则c工资率会上升劳动的雇佣量会减少89下列四种商品中哪些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最小a食盐90资源是稀缺的是指d相对于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91面包是最终产品而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是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92目前协调国际贸易关系的主要国际经济组织是d世界贸易组织93中央银行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是b公开市场业务94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a既定资源的配置95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创立者是d凯恩斯96随着产量的增加短期固定成本b不变97以下情况最重要的人力资本是教育 √ 2、 在考虑是否涨价时,企业应当对自己的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进行分析。 √ 3、 企业在进行短期决策和长期决策时,考虑是否生产的条件是相同的。 × 4、 信息不对称指的是在市场中,交易的各方掌握的信息存在差异。 √ 5、 工资越高,人们愿意工作的时间一定越长。 × 6、 在长期,企业可以调整自己的规模。 √ 7、 贸易能使买卖双方受益。 √ 8、 市场供给是所有卖者对某种特定物品或劳务的供给的总和。 √ 9、 采用最终产品和劳务来计算经济的总产出,是为了避免重复计算。 √ 10、 在竞争性市场上,企业增加产量,将导致价格下降。 × 11、 供给定理告诉我们,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对该物品的供 给量增加。 √ 12、 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 13、 当规模不经济时,长期平均总成本随着产量增加而减少。 × 14、 教育具有正的外部性。 √ 15、 卖者的数量增加,市场上的供给量将会减少。 × 16、 如果某种物品的供给价格弹性较大,则说明该物品的供给量对价格的变动较为敏感。 √ 17、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会引起互补品的需求量增加。 × 18、 企业的平均成本总是等于企业的边际成本。 × 19、如果某种物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大,则说明该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的变动不敏感。 × 20、 国民总收入是按照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国籍计算的。 √ 21、 价格歧视的概念中,“歧视”一词并没有贬义。 √ 22、 在垄断市场上,只有一个唯一的卖者。 √ 23、 货币可以作为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度量单位。 √ 24、 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被称为市场的均衡 √ 25、 政府转移支付可以改善市场分配结果的公平问题 √ 26、 在相同的资源条件下,国家 A 比国家 B 能生产出更多的甲产品,那么国家 A 在甲产 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 √ 27、 理性人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 √ 28、 经济学中的成本,指的是机会成本的概念。 29、 在市场中,掌握信息较少的人往往处于较有利的地位。 × 30、 劳动的边际产量指的是增加一个工人带来的产出的增加量。 √ 31、 小明每小时可以做 2 个面包,或者 3 个冰淇淋;小王每小时可以做 1 个面包,或者 4 个冰淇淋;那么小明在冰淇淋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小王在面包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 × 32、 消费者剩余等于需求曲线和价格围成的面积。 √ 33、 垄断者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是边际收益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的交点。 √ 34、 在经济中,中央银行是“最后的贷款人”。 √ 35、 平均成本曲线是倒 U 型的。 × 36、 人的收入不仅跟生命周期相关,还与偶然事件相关。 √

经济学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是指()A. 选择某一行动时放弃的所有可能的选择B. 选择某一行动时放弃的最有价值的替代选择C. 选择某一行动时放弃的所有成本D. 选择某一行动时放弃的最低价值的替代选择答案:B2.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是()A. 价格接受者B. 价格制定者C. 垄断者D. 价格垄断者答案:A3. 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指的是()A.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商品的边际效用不断增加B.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商品的边际效用不断减少C.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商品的边际效用保持不变D. 商品的边际效用与消费量无关答案:B4. 根据科斯定理,如果交易成本为零,那么无论产权如何分配,资源配置的效率()A. 会降低B. 不会改变C. 会提高D. 不确定答案:B5. 在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中,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A. 持续下降B. 先下降后上升C. 先上升后下降D. 保持不变答案:B6. 需求的价格弹性是衡量()A. 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B. 价格对需求量变化的敏感程度C. 供给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D. 价格对供给量变化的敏感程度答案:A7. 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不包括()A. 利率调整B. 公开市场操作C. 法定准备金率调整D. 直接价格控制答案:D8. 以下哪项不是公共物品的特征?()A. 非排他性B. 非竞争性C. 私人提供D. 强制消费答案:C9. 根据边际生产力理论,工人的工资取决于()A. 工人的边际生产力B. 工人的工作时间C. 工人的谈判能力D. 工人的教育水平答案:A10. 在经济学中,市场失灵通常指的是()A. 市场无法有效分配资源B. 市场参与者数量不足C. 市场参与者信息不完全D. 市场参与者行为不理性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下列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市场失灵?()A. 外部性B. 公共物品C. 完全竞争D. 垄断E. 信息不对称答案:A, B, D, E12. 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以下哪些属于消费者偏好的影响因素?()A.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B. 产品的价格C. 消费者的个人口味D. 替代品的价格E. 消费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答案:A, C, E13. 下列哪些属于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A. 许多买家和卖家B. 产品同质化C. 完全信息D. 政府干预E. 自由进入和退出答案:A, B, C, E14. 经济增长的源泉包括()A. 增加劳动力数量B. 提高劳动生产率C. 增加资本存量D.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E. 增加政府支出答案:A, B, C, D15. 以下哪些属于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A. 价格稳定B. 充分就业C. 经济增长D. 国际收支平衡E. 减少政府债务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6. 根据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消费者应该购买不同种类的商品以最大化总效用。

经济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2分,共80分)1. 民主是市场经济的基石。

2. 供给曲线是描述供给关系的图形表示。

3. 实物交换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开始。

4. 货币的特性之一是流通性。

5. 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了商品价格。

6. 非理性行为通常类似于经济人的理性行为。

7. 边际效用递减原理表明,当消费一种商品增加时,其边际效用递减。

8. 比较优势是国际贸易的基础。

9. 公共产品的特点之一是非竞争性。

10. 价格弹性反映了需求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11. 机会成本是指为得到某一好处而放弃的最好的替代选择。

12. 税收对市场经济具有干预作用。

13. 超调政策是一种通过增加货币供应来刺激经济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

14. 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总体波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15. 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的一项负债。

16. 总需求曲线是由各种价格水平上的全部总开支决定的。

17. 在通货膨胀预期下,货币当局可以通过提高利率来控制通货膨胀。

18. 经济增长是指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

19. 债务国概念主要用来研究国际经济关系。

20. 财政政策主要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

21. 劳动生产率是衡量一个经济体系的有效性的重要指标。

22. 垄断行业内存在着较高的市场竞争。

23. 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对外的支付和收入。

24.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资源配置和效率的科学。

25. 银行间市场是指商业银行之间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

26. 换算关系是实现货币与商品直接交换的必要条件。

27. 价格歧视是指根据不同的需求者或地区定价。

28.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衡量经济总量的重要指标。

29. 实收资本是指公司各股东实际出资金额的总和。

30. 价格歧视是一种行为,可以提高企业的利润。

31. 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通常会考虑风险因素。

32. 短缺是市场经济中的普遍现象。

33. 垄断企业通过限制产量来提高市场价格。

34. 政府调控是解决市场失灵的手段之一。

经济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A. 资源的分配B. 资源的稀缺性C. 资源的利用效率D. 资源的总量2. 下列哪项不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A. 自由竞争B. 政府干预C. 价格机制D. 企业自主3. 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指的是:A.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额外消费带来的满足感逐渐减少B. 随着消费量的减少,额外消费带来的满足感逐渐增加C.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额外消费带来的满足感保持不变D. 随着消费量的减少,额外消费带来的满足感保持不变4.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包括:A. 市场上存在大量买家和卖家B. 产品是同质的C. 市场信息完全透明D. 所有以上选项5. 以下哪项不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A. 充分就业B. 价格稳定C. 经济增长D. 企业利润最大化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6. 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时,企业处于最优生产规模。

()7. 外部性是市场失灵的一种表现。

()8.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来影响经济活动的政策。

()9. 需求弹性与价格无关,只与消费者偏好有关。

()10. 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点。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需求法则的含义及其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12. 解释什么是机会成本,并举例说明其在个人决策中的作用。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假设某商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Qd = 100 - 2P,供给函数为Qs = 3P - 100。

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14. 某企业生产一种商品,其总成本函数为TC = 10 + 5Q + 0.5Q^2,求该企业在Q=10时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

五、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15. 论述市场失灵的原因及其可能的解决办法。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A2. B3. A4. D5. D二、判断题6. 正确7. 正确8. 正确9. 错误 10. 正确三、简答题11. 需求法则指的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越低,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越多。

经济学概论试题(已完善)

经济学概论试题(已完善)

经济学概论试题1、稀缺性就是指资源的相对有限性。

2、需求是消费者购买欲望(愿望)和购买能力的统一。

3、弹性系数是需求量变动幅度和价格变动幅度的比值。

4、效用具有主观性和相对性的特征。

5、现代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企业形式是股份制公司。

6、公共物品具有两个特征,即非排它性和非竞争性。

7、流量指在一段时期内,某一变量发生值的累计数。

8、经济增长是指GDP或人均GDP的增加。

9、按引起失业的具体原因不同,自然失业分为季节性失业;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

10、对国内产品的支出=国内支出+净出口。

11、货币供给量指经济中的货币存量。

12、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一般采取单人业主制,合伙制和股份制公司三种形式。

1、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另一种东西就是作出决策的机会成本。

2、“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

3、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它表明某种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成反方向变动。

4.在需求的价格弹性大于1的条件下,卖者适当降低价格能增加总收益。

5、顾客买一件衣服,原价180元,商家做活动打折优惠160元,那么我们把那80元称作消费者剩余。

6、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

7、只满足非排它性和非竞争性之一的物品称为准公共物品。

8、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之和。

9、消灭了周期性失业时的就业状态是充分就业。

10、奥肯法则表明了失业度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之间是反方向变动关系。

11、利息是由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决定的。

12.国际收支平衡是指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的总和平衡。

13、遗憾指数又称痛苦指数。

14、在短期,管理人员的工资属于固定成本,生产工人的工资属于可变成本。

15、国有化是对垄断性的企业实行国有,由政府经营。

16、经济学根据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根据其研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经济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 资源配置B. 资源利用C. 资源分配D. 资源开发答案:A2. 需求法则表明,其他条件不变时,商品价格上升,其需求量会()。

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先增后减答案:B3.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不包括()。

A. 买卖双方众多B. 产品同质化C. 买卖双方对市场信息完全了解D. 单个企业对市场价格有决定权答案:D4.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商品带来的额外满足感()。

A. 增加B. 减少C. 保持不变D. 先增后减答案:B5. 货币的职能包括()。

A.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B. 价值尺度、支付手段、贮藏手段C.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D.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世界货币答案:C6.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 个体经济单位B. 家庭经济单位C. 企业经济单位D. 国民经济总体答案:D7. 通货膨胀是指()。

A. 货币供应量增加B. 货币购买力下降C. 物价总水平持续上升D. 货币流通速度加快答案:C8. 财政政策的工具主要包括()。

A. 税收和政府支出B. 货币发行和利率调整C. 政府债务和外汇储备D. 财政补贴和关税政策答案:A9. 国际贸易中,比较优势理论是由()提出的。

A. 大卫·李嘉图B. 亚当·斯密C.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D.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答案:A10.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不包括()。

A. 资本流动全球化B. 信息传播全球化C. 劳动力流动全球化D. 技术发展全球化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供给量()。

A. 生产成本B. 产品价格C. 生产技术D. 消费者偏好答案:A、B、C2. 以下哪些属于宏观经济学的主要指标()。

A. 国内生产总值(GDP)B. 失业率C. 通货膨胀率D. 企业利润率答案:A、B、C3.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包括()。

经济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经济学中最基本的问题是什么?A. 如何生产B. 如何分配C. 如何消费D. 如何实现经济增长2. 机会成本是指:A. 做出选择时放弃的最有价值的东西B. 做出选择时放弃的最低价值的东西C. 做出选择时放弃的所有东西D. 做出选择时放弃的任何东西3.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A.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单位商品带来的满足感增加B.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单位商品带来的满足感减少C.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单位商品带来的满足感不变D.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单位商品带来的满足感先增加后减少4.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不包括:A. 买卖双方众多B. 产品完全同质C. 买卖双方对市场信息完全了解D. 买卖双方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市场5. 以下哪项不是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A. 国民收入B. 通货膨胀C. 利率D. 企业生产成本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需求法则及其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

2. 描述市场失灵的几种情况,并解释为什么会出现市场失灵。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1. 论述供给侧改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30分,共30分)1. 某国政府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决定增加公共投资。

请分析这一政策可能带来的经济效应,并讨论其可能的副作用。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D2. A3. B4. D5. D二、简答题1. 需求法则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呈反比关系。

这一法则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它帮助企业确定价格策略,预测市场需求变化,以及制定生产计划。

2. 市场失灵的情况包括: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和垄断。

市场失灵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市场参与者无法完全预见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外部性),某些商品或服务的特性使得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分配资源(公共物品),市场参与者之间信息的不平等(信息不对称),以及市场参与者利用市场力量限制竞争(垄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概论试题1、稀缺性就是指资源的相对有限性。

2、需求是消费者购买欲望(愿望)和购买能力的统一。

3、弹性系数是需求量变动幅度和价格变动幅度的比值。

4、效用具有主观性和相对性的特征。

5、现代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企业形式是股份制公司。

6、公共物品具有两个特征,即非排它性和非竞争性。

7、流量指在一段时期内,某一变量发生值的累计数。

8、经济增长是指GDP或人均GDP的增加。

9、按引起失业的具体原因不同,自然失业分为季节性失业;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

10、对国内产品的支出=国内支出+净出口。

11、货币供给量指经济中的货币存量。

12、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一般采取单人业主制,合伙制和股份制公司三种形式。

1、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另一种东西就是作出决策的机会成本。

2、“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

3、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它表明某种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成反方向变动。

4.在需求的价格弹性大于1的条件下,卖者适当降低价格能增加总收益。

5、顾客买一件衣服,原价180元,商家做活动打折优惠160元,那么我们把那80元称作消费者剩余。

6、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

7、只满足非排它性和非竞争性之一的物品称为准公共物品。

8、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之和。

9、消灭了周期性失业时的就业状态是充分就业。

10、奥肯法则表明了失业度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之间是反方向变动关系。

11、利息是由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决定的。

12.国际收支平衡是指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的总和平衡。

13、遗憾指数又称痛苦指数。

14、在短期,管理人员的工资属于固定成本,生产工人的工资属于可变成本。

15、国有化是对垄断性的企业实行国有,由政府经营。

16、经济学根据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根据其研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17、需求表表示某种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18、一般地说,收入弹性为正值的商品是正常商品,收入弹性为负值的商品是低档商品。

19、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20、在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前,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在相交后,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在相交时,平均产量达到最大。

21、在完全垄断下,单一的卖主可以通过提价和限产来获取超额利润。

22、人类发展指数用于综合衡量一个国家(地区)识字率、预期寿命和婴儿死亡率三个方面的平均成就。

23、菲利普斯曲线表明,通货膨胀是由于工资成本推动所引起的。

24、国际收支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外国的全部经济交往所引起的收支总额对比25、货币供给量是由中央银行决定的,它不受利息率的影响,因而货币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

26、供给是生产者供给愿望和供给能力的统一。

27、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同方向变动。

28、假定商品X和Y是互为替代品,当商品Y价格下降的时候,商品X的需求量将减少,需求的交叉弹性是正值。

29、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30、在完全垄断的条件下,生产某种商品的厂商只有一个,他的产量的高低能够影响价格。

31、消费可能线的假设条件是消费者收入既定和商品价格既定。

32、海洋中的鱼是一种竞争性的物品,但并不是排他性物品。

33、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制度、资源和技术。

34、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

35、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就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所引起的通货膨胀。

36、在国内通货膨胀而国际收支赤字时,可产用紧缩性的政策。

37、货币是人们普遍接受的交换媒介。

38、按照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如果利率上升,货币需求将下降。

二、单项选择题(36)1.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是指()。

A.欲望的无限性B.资源的绝对稀缺性 C.资源的相对有限性D.欲望的相对有限性2、需求是指消费者(家庭)()。

A 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量B 在市场上能够购买的商品量C 实现最大程度满足所需要购买的商品量D 在一定价格水平上愿意出售的商品量3、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

A.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B.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C.价格变动对需求变动的反应程度D.需求量变动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4、计算需求弹性的弹性系数的一般公式是()。

A.需求量与价格之比B.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C.需求量变动的绝对值除以价格变动的绝对值D.价格变动的百分比除以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5、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自我实现需要D、尊重需要6、“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体现了效用的()。

A、相对性B、同一性C、主观性D、客观性7、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

A.平均产量增加B.平均产量减少C.平均产量不变D.平均产量达到最低点8、随着产量的增加,短期固定成本(B)。

A.增加B.减少C.不变D. 无法确定9、以下不是造成市场失灵的原因的是()。

A.垄断 B.公共物品 C.外部性 D.需求10、以下不属于公共物品的有()。

A.国防 B.道路 C.住宅 D.河流11、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存量?()。

A、国内生产总值B、投资C、国民债务D、国民债务利息12、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

A、两者相同的B、经济增长不但包含经济发展,还包括社会进步C、经济增长是一个质的概念,而经济发展是一个量的概念D、经济发展包含经济增长,同时还涉及社会进步13、经济增长最简单的定义是()。

A、技术进步B、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C、制度与意识的相应调整D、社会福利和个人幸福的增进14、某国的总人数3000万人,就业者为2000万人,失业者500万人,则该国失业率为( )。

A.17% B.24% C.25% D.20%15、失业率是( )。

A.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 B.失业人数占整个国家的人数的百分比C.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的百分比 D.没有工作的人数占整个国家人数的百分比16、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的是()。

A.资本性转移B.间接投资C.服务D.证券投资17、一般地说,LM曲线的斜率()。

A为正; B 为负; C 为零; D 可正可负。

18、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

A、大于1的正数;B、小于2的正数;C、零;D、等于1。

1、稀缺性的存在意味着()。

A.决策者必须作出选择 B.政府必须干预经济C.不能让自由市场来作重要的决策D.竞争是不好的,必须消灭它2、咖啡价格上升一般会导致()。

A 咖啡需求曲线向右移动B 咖啡伴侣等咖啡互补品需求增加C 茶等咖啡替代品需求减少D 茶等咖啡替代品需求增加3、替代品价格下降一般会导致( )。

A 需求曲线向左移动B 需求曲线向右移动C 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减少D 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增加4、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10%,需求量变动20%,则它的弹性系数为()。

A.10%B.30%C.50%D.25、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5%,需求量因此变动2%,那么该商品的需求()。

A.富有弹性B.缺乏弹性C.有无限弹性D.无弹性6、正常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是()。

A.正值B.负值C.大于lD.小于17、()是劳动供给决策的决定因素。

A、劳动者的偏好B、劳动者的身体素质C、工资D、劳动市场需求8、.随着产量的减少,短期固定成本()。

A.增加B.减少C.先增后减D.先减后增9、以下物品不具有竞争性的是()。

A.红绿灯 B.海洋鱼类 C.公用草坪 D.食品10、若实际产量每年以3.5%的净增长率持续增长,在多少年后实际产量将翻一番()。

A. 10年 B、20年 C、 30年 D、35年11“书到用时方恨少”体现了效用的()。

A、相对性B、同一性C、主观性D、客观性12、人力资本是()。

A.劳动本身B.人所制造的机器C.人使用的机器D.人的技能与知识13、周期性失业是( )。

A.由工资刚性所引起的失业B.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C.由于某些行业生产的季节性变动所引起的失业D.由于劳动力流动不能适应劳动力需求的变动所引起的失业。

14、奥肯定理是说明( )。

A.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关系的经验统计规律B.通货膨胀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规律C.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关系的经济统计规律D.人口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统计规律15、对于英镑和美元两种货币来说,如果英镑的汇率上升,那么美元的汇率将()A.上升B.下降C.不确定D.两者之间没有关系16、当利率降得很低时,人们购买债券的风险将会()。

A 变得很小;B 变得很大;C 不发生变化;D 难以确定。

17、根据相对收入假说,若某年收入下降,则该年APC()。

A、提高B、下降C、不变D、不确定。

18、在古典区域内,()。

A、货币政策有效;B、财政政策有效;C、货币政策无效;D、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同样有效。

1、稀缺性问题()。

A.只存在于依靠市场机制的经济中B.只存在于依靠中央计划机制的经济中C.存在于所有经济中 D.只存在于发展中国家中2、经济学上的需求是指人们的()。

A 购买欲望B 购买能力C 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的统一D 根据其购买欲望所决定的购买量3、如果(),我们就说—种商品的需求缺乏弹性。

A.需求量变化百分比大于价格变化百分比B.需求量变化百分比小于价格变化百分比C.需求变化大于价格变化D.价格变化大于需求变化4、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中,()使得“甲之砒霜,乙之佳肴”成为可能。

A、欲望B、偏好C、预算约束D、价格5、在短期,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可变成本()。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能确定6、以下属于纯公共物品的有()。

A.私人汽车 B.无线广播 C.河流里的鱼 D.草坪7、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是()。

A、亚当。

斯密B、马歇尔C、马克思D、凯恩斯8、经济增长的最佳定义是()。

A.投资和资本量的增加B.因要素供给增加或生产率提高使潜在的国民收入有所提高C.实际国民收入在现有水平上有所提高D.人均货币收入的增加9、在资料充足的情况下,最有意义的而又适用的衡量经济增长的工具是()。

A. GDP的货币量B.实际GDPC.人均实际产出D.人均货币收入10、生活费用指数是指( )。

A.消费物价指数B.效用指数C.批发物价指数D.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数11、经常项目帐户的顺差意味着()。

A.出口大于进口 B.出口小于进口C.出口等于进口 D.出口的增加大于进口增加12、当国内投资增加时,一般将()。

A.增加向其他国家的进口B.增加出口而进口保持不变C.改善外贸情况D.使进口、出口都增加,但进口的增加少于出口的增加13、通货是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