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
8.4.5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原卷版)

第5节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A知识要点分类练夯实基础知识点1 叶的结构1、如图451是叶片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图451(1)图中[①]是▲。
(2)图中[②]是▲ ,细胞内含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
(3)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的是[⑥] ▲。
(4)表皮上有一对肾形细胞,叫作[⑤] ▲,它们之间的空隙叫作[④] ▲。
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知识点2 蒸腾作用2、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不包括(▲)A、降低叶片的温度B、有利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C、增加空气湿度,增加降水量D、促进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3、如图452是研究植物散失水分的四个实验装置图。
A B C D图452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个装置中,塑料袋上水珠较多的是▲ ,原因是▲。
(2)比较C、D的实验,你认为正确的是▲ ,原因是▲。
知识点3 气孔4、有一个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验,研究“水是从叶的什么地方散发出来的”。
步骤如下:①在一株蚕豆上选取一片生长旺盛的叶片,用滤纸把它上、下表皮上的水分吸干。
②将两张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试纸(蓝色氯化钴遇水变红色)相对应地贴在叶片上、下表皮的表面(贴在上表皮的记为A,贴在下表皮的记为B),并用回形针将它们固定。
③用嘴向另外一张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试纸哈气(或直接在试纸上滴一滴水),观察蓝色试纸发生了什么变化。
④观察贴在叶片上、下表皮的试纸颜色的变化,比较哪一张试纸先变色,哪一张试纸的颜色更深一些。
(1)本实验中设计步骤③的目的是▲。
(2)在步骤④中试纸的颜色会从蓝色渐渐变成▲色,先变色的是▲(填“A”或“B”)。
(3)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知识点4 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5、观察蚕豆叶表皮实验时,为了能观察到更多气孔,应当撕取图453中的[▲] ▲制成临时装片。
植物根部吸收的水分,通过茎中的▲运输到叶脉,大部分水分通过[▲] ▲散失,小部分参与图中②④所示细胞进行的▲等生理活动。
植物的叶和蒸腾作用2(wang)

(2)实验前要用纸先将上、下表皮上的水吸干
(3)选用同一张叶片做实验,目的是便于对照 实验现象:贴在上、下表皮上的氯化钴滤纸都变红色, 且贴在下表皮的滤纸先变红色且颜色较深 实验结论:
蒸腾作用时水是从叶上、下表皮中散发的;且下表皮 散失水较多且快 (因为下表皮气孔数量多于上表皮)。
观察气孔
取一片山茶树叶,浸在盛有热水(约60℃)的烧杯中, 上、下表皮有气泡产生,下表皮的气泡更多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初始左右液面在同一高度; (3)选材:阔叶植物(蒸腾作用强, 实验现象明显)。 实验步骤(P153):
如何检查该装置气密性? U型管左右两侧液面出 现高度差并能保持一段 时间。
三、影响植物蒸腾作用强弱的外界因素
——湿度、空气流通速度、气温、光照 观察到的现象 1 一侧液面下降 2 一侧液面下降变快 得到的结论 植物进行蒸腾作用
气孔张开,气温较高, 蒸腾作用较强
环境湿度大,蒸腾作用较弱 空气流速快,蒸腾作用会增强
3 一侧液面下降变慢 4 一侧液面下降变快
一般气孔周围的湿度小,空气流通速度大,气温高,光照强, 植物的蒸腾作用就强,反之就比较弱。
叶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主要部位
实验原理: 蓝色氯化钴滤纸遇水变红色 实验步骤:(书本P154) (1)呵气或滴水,证明蓝色氯化钴滤纸遇水变红色
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路径
土壤 的水 根 毛
根部 内侧 细胞
根 内 导 管
茎内 导管
叶 脉
叶 细 胞
气 孔
外 界
浓度差
吸水过程
蒸腾拉力 蒸腾作用
在移栽植物时,如何进行可提高成活率?
(1)带土移栽保护根毛,增强吸水的能力 (2)剪去部分枝叶,遮阳,尽量在傍晚移栽 ——减弱蒸腾作用,防止植物失水枯死。
第5节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第2课时)

第5节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第2课时)A组基础训练1.用显微镜观察某陆生植物一片叶的上下表皮,视野如图所示,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甲是上表皮B.乙主要由营养组织构成C.细胞a能进行光合作用D.结构b是气体进出叶片的通道2. (滨州中考)某同学参加实验技能测试中,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叶片横切面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B.③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C.叶片的基本结构包括表皮、②和③三部分D.多数植物的⑤主要分布在叶片④上3. 如图所示,小明在某公园里看到一种睡莲,其巨大的叶片漂浮在水面上。
睡莲是一种水生植物,于是小明就猜想它叶片上的气孔分布的特点为()A. 叶的上表皮气孔多B. 叶的下表皮气孔多C. 上、下表皮的气孔数目差不多D. 叶的表皮根本无气孔4. 将刚摘下的叶片放入70℃的热水中(如图),会发现叶片表面有许多小气泡产生,并且下表皮的气泡比上表皮的气泡多,这种现象说明了叶片的()A.下表皮光照较强B.下表皮气孔较多C.下表皮颜色较深D.上表皮生命力弱5. 控制蒸腾作用强弱的结构是()A. 叶的表皮细胞B. 叶片C. 保卫细胞D. 根毛6.(德州中考)植物体在进行下列生理活动时,受到气孔开闭影响的是()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③蒸腾作用④水分的吸收和运输⑤无机盐的运输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7. 以下哪些物质可以从气孔中自由进出()①氧气②二氧化碳③蛋白质④矿物质⑤水蒸气A. ①②B. ①②③C. ①②⑤D. ①②③④⑤8.如图是蚕豆叶片的横切面图,据图回答问题:(1)叶片的结构中,[1]、[3]部分是保护叶片的____________。
其中分布着[4],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进出的通道。
在[4]的放大图中,甲的名称是____________,乙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图中属于叶肉部分的编号是[ ]、[ ]两部分,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能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制造有机物和氧气。
5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2)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pptx

蒸
腾作用不仅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且还受植物本身的调节和控制,因此它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而蒸发是 一个物理过程:①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过程。②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③蒸发过程吸收热量,蒸发致冷。 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是温度、湿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等。本节内容涉及的实验耗时较多, 只能在课前做好准备,无法在课堂上直接完成,所以课堂上侧重于实验设计,必要时以视频代替部分实验。观察气 孔与保卫细胞,直观认识气孔整体认识蒸腾作用概念、水蒸气散发出口、蒸腾作用的部位等。通过实验讨论,来认 识影响蒸腾作用快慢的因素读图帮助学生认识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结合前面知识,认识蒸腾作用的强弱外界因 素的制约,水分多少对蒸腾作用的强弱的调节经过讨论,学生自己认识到蒸腾作用的意义蒸腾与蒸发一字之差,容
课堂小结1、蒸腾作用:(1)概念: 水分从活的植物体
表面(叶)以水蒸气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2)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大气湿度、温度、气流速度、光照 强度等。(3)意义:①有效降低叶片温度,使植物要强光下进行光合作用而不受害;②形成蒸腾拉力,是根尖吸水 的主要动力,利于植物根部对水的吸收和运输;③利于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④利于自然界中的 水循环。2、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路径:根毛一根内导管一茎内导管一叶内导管一气孔一大气帮助学生掌握重点,
蒸
腾作用是绿色植物重要的三大生理作用之一。视频:蒸腾现象活动:观察植物中的水是从什么部位散发出来的1 )选取一片生长旺盛的蚕豆叶,用滤纸把它上、下表皮上的水分吸干。2)将A、B两张浸有氯化钻溶液的蓝色滤纸 ,相对应地贴在叶片上、下表皮的表面,并用回形针将其固定。3)用口向另外浸过氯化钻溶液的蓝色滤纸呵气(或 直接在滤纸上滴一滴水),观察蓝色滤纸的颜色变化是 ;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五节-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一课时练习( 含答案)

第5节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1.叶片的结构①表皮:表皮包括和,由一层排列紧密、无色透明的细胞构成,无叶绿体,主要起作用。
表皮上有成对的半月形细胞,叫做。
保卫细胞的里面有绿色的颗粒叶绿体。
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之间的小孔是,在进行蒸腾作用时,叶中的水以气体形式从气孔中散发出来。
气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的开闭,由控制着。
②叶肉:由大量的叶内细胞组成。
叶肉细胞里含有许多,进行光合作用。
③叶脉:分布在叶肉中,具有作用。
其内还有管(输送水和无机盐)和管(输送营养),因此叶脉还有作用。
2.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大部分通过叶表皮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这种现象叫。
根吸收的水大约有是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的。
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有、、和空气流动速度等。
一般情况下,气孔周围如果湿度大,温度低、光照弱、气流速度慢,则蒸腾作用弱;反之则强。
3.蒸腾作用的意义:①有效降低叶片温度,使植物在温度偏高的情况下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致受伤害。
②是根部吸水的主要动力,利于植物对水的吸收和运输,也利于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题型一叶的形态1.叶片宽大的绿色植物,不适合生活在干燥的沙漠。
在海边种植的防风林,选择的植物叶片大都细小,主要原因是()A.减少风的阻力B.减少水分的散失C.促进光合作用D.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2.长期在干旱环境中生活的植物,在形态等方面会出现一系列的适应性特征。
下列叙述与干旱环境中植物特征不符的是()A.具有发达的根系B.具有肥厚的肉质茎C.具有厚厚的角质层D.具有较大的叶片题型二叶的结构1.如图表示植物叶片表皮上的两个气孔,据图回答:甲乙(1)图中[ ]表示气孔,它是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组成,[ ]表示叶绿体。
(2)植物在正常的生理活动的情况下,如果叶表皮上的气孔处于图甲所示的状态,此时:①光合作用:通过气孔进入,通过气孔出来;②呼吸作用:通过气孔进入,通过气孔出来;③蒸腾作用:以气体状态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中。
第五节 植物的蒸腾作用

1、叶表皮细胞的结构特点: 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无色透明,排列紧密, 保护 对叶起_____作用。
2、 保卫细胞: 半月形, 含叶绿体, 气孔周围的细胞壁较厚。 两个的保卫细胞之间的小孔 叫气孔。
在进行蒸腾作用时,叶中的水就是以气体状态 从气孔中散发出来的。
气孔的开闭是由保卫细胞控制的。
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 保卫细胞失水缩小,气孔闭合。
部分植物上下表皮气孔数量
说明: (1)大多数植物的下表皮气孔数量
多于上表皮; (2)沉水植物没有气孔,通过其他 途径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在炎热的夏天,树林里空气凉爽湿润,而 操场上的空气显得很燥热。这是为什么? 因为植物具有蒸腾作用,从而提高了树林里 空气的湿度,降低了空气的温度。
二、叶的结构
实验说明: 实验:P97
1、氯化钴蓝色滤纸: 氯化钴如果不含结晶水,则呈蓝色; 若含结晶水, 则呈红色。 红色 因此,向氯化钴蓝色滤纸呵气,水汽会使滤纸变__。 2、选用同一张叶片的上下表面,目的是进行对照, 因为叶片大小会影响实验结果。 3、实验前要用滤纸将上下表皮上的水分吸干, 否则会影响实验效果。
结论:植物的叶会向外散失水分(植物的 叶具有蒸腾作用)。
说明:根吸收的水约有99%是通过蒸腾作用 散发出去的。
讨论
2、蒸腾作用的意义
①降低叶片的温度 ②吸水的主要动力 利于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吸 收和运输
蒸腾作用和环境因素的关系
1、提出问题:蒸腾作用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2、建立假设: (1)可能与光照的强度有关 (2)可能与温度有关 (3)可能与湿度有关 (4)可能与空气流动速度有关
实验现象:
贴在叶表皮表面的氯化钴蓝色滤纸都会变成红色。 下表皮上的滤纸先变色,并且颜色会深一些。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课件 第四章 第5节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

3.探究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快慢的因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液体压强计的 形玻璃管内灌满稀释的红墨水,左边用橡皮管将木本植物枝条(如海桐、梧桐枝条等)与 形玻璃管左侧连通。
睡莲
2.教材第155页活动(下):水从上、下表皮的什么结构散发出来
(1) .
(3)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叶片的表皮细胞,可以看到叶片的表皮细胞一般呈不规则的扁平状,彼此镶嵌成一层结合紧密的、较为牢固的组织。表皮上有成对的半月形细胞,叫保卫细胞。
实验组别
环境条件
失水速度/(克/时)
A
光照、潮湿
14
B
光照、干燥
32
C
黑暗、干燥
8
(1)在水的表面加上一层油,目的是______________。
防止水分蒸发
[解析] 在水的表面加油,主要是为了防止水分的直接蒸发,使实验结果更可靠。
(2)该实验装置中,锥形瓶上没有刻度,较为准确计量枝条失水质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保卫细胞:叶的表皮上有成对的半月形细胞,叫做保卫细胞。
保卫细胞如何调节气孔的开闭保卫细胞呈半月形,一个保卫细胞与另一个保卫细胞相邻的一侧,细胞壁较厚,与表皮细胞相连的弓形一面,细胞壁较薄。当阳光照射时,保卫细胞可进行光合作用,使其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而吸水,吸水膨胀后,保卫细胞就会向细胞壁薄的一侧扩展,使气孔逐渐开放;若保卫细胞失水,它们就会相对回缩,使气孔逐渐关闭。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5节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教学设计

必须先进行演示实验。 教师在讲解蒸腾作用的意义时, 应该尽量让学生联系实际, 使学生接 受和理解蒸腾作用对于植物生活的意义。 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掌握叶片的结构, 学
生才能透彻理解蒸腾作用的知识。 而叶片的结构又是与其生理功能相适应的, 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充分体现了结
二、学情分析
生物学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 而本节与生活联系更加密切, 学生兴趣浓厚。 其 次,在以前的学习中, 对植物的器官根茎叶等已经有了初步的接触, 叶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光
第 5 节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 本节选自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下册科学第四章第五节。
本
节内容是第四章的重难点之一。 本章内容按“土壤—植物—土壤” ,植物营养器官自下而上
的展开:根—茎—叶。之前已经学习了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本节内
容主要学习植物叶的结构、 证明植物体蒸腾水分的演示实验、 蒸腾作用的概念、 过程和意义 以及探究影响蒸腾作用快慢的环境因素。 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平常不甚了解的, 因此, 这节课
叶片光合作用主要部位。
叶脉:分布在叶肉中,内有导管和筛管,
起支持和运输营养物质的作用。
【小资料】一株玉米从幼苗到结果,一生
中需要吸收约 200kg 水,保留在植株体内 思考并得出结论 : 可能散失到大气中去
以及生理过程中用水量约 2kg。 【问】还有 198kg 的水哪里去了?
了 ……
现在我们进行 P153 活动中的实验。
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并与其他同学讨
提示:书本 P153 活动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论得出结论。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章4.5《植物的叶和蒸腾作用》培优训练(含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章第5节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一、叶的结构1. 双子叶植物叶表皮上的气孔,结构如图所示。
气孔是氧气、二氧化碳出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
当保卫细胞含水量多时气孔大,含水量少时气孔小甚至关闭。
下列正确的是 ( )A. 保卫细胞形状能改变是因为没有细胞壁B. 植物体光合作用强弱与保卫细胞含水量无关C. 保卫细胞通过吸水与失水控制气孔开闭D. 将叶片浸入浓盐水,气孔会逐渐增大2. 对下图所示实验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甲图 : 探究土壤中含有有机物的实验中 , 实验前应先将实验用的土壤充分干燥。
B. 乙图: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某生物叶的下表皮时 , 观察到表皮细胞 a 中含有叶绿素。
C. 丙图:将刚摘下的叶片放入 70℃的热水中,发现叶片表面下表皮的气泡比上表皮的气泡多,说明叶片下表面产生的氧气多。
D. 丁图:放大镜观察椴树枝条的横切面 ,c 处为质地坚硬的木质部。
3. 叶的结构包括()A. 表皮、叶肉、叶脉B. 叶柄、叶片C. 叶柄、叶片、叶脉D. 叶片、叶肉、叶柄4. 为适应特殊环境,某些植物叶子的形状和功能发生变化成为变态叶。
下列不属于变态叶的是()A. 甘薯B. 仙人掌的叶刺C. 豌豆的叶卷须D. 猪笼草的捕虫叶5. 如图为叶片结构示意图,下列对相关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①⑤ 为上皮组织,具有保护作用B. ②④ 为营养组织,能制造营养物质C. ③ 为输导组织,起运输养料的作用D. ⑥ 为气孔,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 窗口”6. 阵雨过后,莲宽大的叶面上常有水珠滚动,水分并没有渗入叶片的内部,其原因是()A. 叶肉细胞不需要水B. 上、下表皮的气孔关闭C. 表皮外有一层不透水的角质层D. 表皮细胞向外分泌水分7. 叶片表皮细胞的特点是()A. 无色透明,排列紧密B. 绿色透明,排列紧密C. 无色透明,排列疏松D. 无色不透明,排列紧密8. 降雨过后,荷花宽大叶面上常有水珠滚动,但水分没有渗到叶的内部,其原因是()A. 气孔关闭B. 叶表皮细胞排列非常紧密C. 细胞膜不透水D. 叶表皮上有一层不易透水的角质层9. 制作叶片的徒手切片时,正确的切割叶片的方法是()A. 刀片不沾水,刀口向着自己拉切B. 刀片沾水,刀口向着自己拉切C. 刀片不沾水,刀口向外拉切D. 刀片沾水,刀口向外拉切10. 用显微镜观察撕下的蚕豆叶下表皮装片和蚕豆叶的横切面装片,可以看到右面有关气孔的两个图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图 a 、图 b 都是气孔的侧面观B. 图 a 、图 b 都是气孔的上面观C. 图 a 为侧面观,图 b 为上面观D. 图 a 为上面观,图 b 为侧面观11. 下面是观察叶片结构实验的几个方法步骤,正确的排序是()① 将新鲜的叶片平放在载玻片上② 横向迅速切割叶片③ 右手捏紧并排的双面刀片④ 选用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⑤ 把切下的薄片放入盛清水的培养皿中。
第5节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

浙教版8年级下册第四章植物与土壤第5节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考点全突破【学习目标】1.掌握叶的结构2.掌握植物的蒸腾作用的机理3.掌握植物的三大生理活动的联系与区别【考点精讲】1.叶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等特征与植物生长的环境密切相关(生物与环境相适应)2.叶的结构叶柄表皮(保护作用):分布着大量的气孔,是气体进出的“门户”叶肉(光合作用)叶脉(输导作用)3.叶的功能:①光合作用②蒸腾作用4.蒸腾作用:(1)概念:指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气体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根吸收的水约99%都是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2)意义:①降低植物叶片表面的温度②根部吸水的主要动力(3)影响蒸腾作用强弱的因素:大气的温度、湿度、光照和气流速度(4)蒸腾作用的“门户”——气孔(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构成,保卫细胞内有叶绿体)气孔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也是散失体内水分的“门户”,下表皮多(5)气孔张开的条件:叶内水分充足→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蒸腾作用增强气孔闭合的条件:叶内水分缺少→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闭合→蒸腾作用减弱5.提高移栽树木的成活率:①带土移栽,浇水,增强吸水功能②剪去部分枝叶,遮阳,傍晚移栽,减弱蒸腾作用6.水、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过程:根毛吸水→导管输送→气孔蒸腾【培优训练】一、单选题1.(2021八下·新昌期末)如图所示是课本上研究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验。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处理枝条时最好将下端横切B.该实验开始前无需检查装置气密性C.为使该实验现象明显,可以将该实验装置放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中D.选用内径更细的U型管,实验现象更明显【答案】D【解析】A、将带叶的枝条下端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应当是过段时间将茎横切,A不符合题意;B、该实验开始前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若是气密性不好将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B不符合题意;C、若是高温环境,气温太高,气孔关闭,不能进行蒸腾作用,C不符合题意;D、选用内径更细的U型管,更细致地观察红墨水的流动情况,因此实验现象更明显,D符合题意。
2016_2017学年八年级科学下册第四章第5节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第2课时蒸腾作用课件

) A
C.干旱地区植物的叶片往往较小,这反映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蒸腾作用的强弱受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17.课本上研究影响植物蒸腾作用因素的实验,如图所示。
(1)为使该实验现象明显,可以将该实验装置放在____ A 的环境中为佳。 A.高温干燥 B.高温潮湿 C.低温干燥 D.低温潮湿
增大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光照使枝条失水的速度______(
光照增强,叶的气孔开放,植物蒸腾作用 产生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强,散失的水分增加 ___________________。
10.(揭阳中考)图示天平两端托盘上的盛水烧杯内各插有1根树枝,且 两根树枝的树叶一多一少,开始时天平两端平衡。现将此装置移至光下
知识点❶ 蒸腾作用的意义 1.(泉州中考)德化县美湖镇有棵高大的千年樟树,促进水分“爬”上 树梢的动力来自( C ) A.光合作用 B.吸收作用 C.蒸腾作用 D.呼吸作用
2.保卫细胞的状态分别是( B ) A.张开、失水 B.张开、吸水 C.闭合、失水 D.闭合、吸水
(2) 在 水 槽 的 水 银 面 上 有 一 层 水 , 水 起 的 作 用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防止水银蒸发,造成污染 。 (3)有同学认为这个实验中水银柱的上升现象 ,还受植物其他生理活动
的影响。你认为植物还有什么生理活动也可能导致出现水银柱上升?
___________ 光合作用 。如要排除该因素的影响 , 实验要在什么条件下进行? ______ 黑暗 。
(4)如果实验中玻璃管足够长,则影响水银柱最终能上升的高度,除了
植物的蒸腾作用以外,还主要与外界环境中什么因素有关?_______ 大气压 。
八年级下《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完整版PPT浙教版2

措施用短线画出。 B 绿色透明,排列紧密
640倍显微镜下蚕豆叶表皮
而且,下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要多于上表皮
(2)上述措施中,为了使蒸腾作用减弱的 一般呈现不规则形状,
③向浸过氯化钴溶液的蓝色试纸上滴一滴水,观察到蓝色试纸的颜色变化是
。
(1)图中①是
。
是 。 傍晚摸黑栽种,剪去部分枝叶,罩上黑色防晒网 仔细观察,叶片两面的气泡数目哪一面多?为什么?
们放在载玻片上,用解剖针把它们展平,加盖盖玻片。
A 无色透明 ,排列紧密
6、叶片中对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的运输起作用的是(
)
而且,下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要多于上表皮
为什么叶表皮细胞是透明的,而且排列紧密的?
植物体缺水时,气孔关闭,蒸腾作用加强
②将A、B两张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试纸,相对应地的贴在同一张叶片上、下表皮的表面,并且用回形针将其固定。
②将A、B两张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试纸,相对应 地的贴在同一张叶片上、下表皮的表面,并且用回 形针将其固定。为什么选同一张叶片?
③向浸过氯化钴溶液的蓝色试纸上 滴一滴水,观察到蓝色试纸的颜色 变化是从蓝色变成了红色 。
④过一段时间之后,观察贴在叶上
下表皮上的试纸颜色的变化。先变
色的是 下表皮
,颜色深一
第五节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
第二课时
下图是叶片结构的示意图,请根据图来回答。
(1)图中①是
。
上表皮
(2)图中②
是 叶肉 , 细胞内
含有 叶绿体
,是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
要的结构部位。
(3)具有支持以及输导作用的是(⑥ ) 叶脉
。
(4)蒸腾作用的“门户”——气孔
4.5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课件

①选取一片生长旺盛的蚕豆叶,用滤纸把它上、下表皮的水分吸干。
(2)可能与
有关?
温度升高,蒸腾作用加强,但温度过高时蒸腾作用反而会停止;
②将A、B两张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试纸,相对应地贴在同一张叶片上、下表皮的表面,并用回形针将其固定。
植物能通过气孔的开闭来调节蒸腾作用的快慢,使植物体内始终保持着适量的水分。
在温度很高,光照很强的情况下,气孔关闭,植物蒸腾作用几乎停止,这是植物为了保持体内水分的一种适应。
用理镊子活撕取动蚕豆的叶片影的下响表皮。(越你薄越认好)为,把植它 物还有什么生理活动也可能导致出现水
。பைடு நூலகம்
一银般呈柱现不上规则升形状?,
光合作用 。如要排除该因素的影响,实验要在什么
D 无色不透明,排列紧密
蒸腾作用和环境因素的关系
不同环境条件下,植物的蒸腾作用快慢是相同的吗? 那么,哪些环境因素会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快慢呢?
蒸腾作用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1、【建立假设】:
(1)可能与 光照强度 有关? (2)可能与 气温 有关? (3)可能与 湿度 有关? (4)可能与 气流速度 有关? (5)...........
③向浸过氯化钴溶液的蓝色试纸滴一滴水,观察到蓝色试纸的颜色变化是 是______、 _____进出的通道。
。
散发出来的水分。
④过一段时间,观察贴在叶上下 气温升高,蒸腾作用增强
如果把这一装置放在室内阳台有阳光照射的地方约5分钟,水柱将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表皮上的试纸颜色的变化。先变 色的是下表皮 ,颜色深一些的 下表皮 。
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叶片的表皮细胞。
如图装置,在液体压强计的U形玻璃管内灌满稀释的红墨水,左边用橡皮管将木本植物枝条(如海桐、梧桐枝条等)与U形玻璃管左侧连
第5节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

第5节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要点详解知识点1 叶的结构1.叶的形态自然界中,叶的形态、大小各异,可以说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
叶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等特征与植物生长的环境密切相关。
如仙人掌生活在干旱的沙漠环境中,叶退化为刺状,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松树叶变成针形,叶表面有蜡质的角质层,可以防止水分过度蒸发。
而生活在潮湿、阴暗环境下的植物,一般叶片较大且叶表面无角质层,以增加换气面积。
2.叶的结构叶的基本结构是一样的,都是由、叶肉和三部分组成的(如图)。
(1)表皮:表皮包括上表皮和下表皮,由一层形状不规则、排列紧密、无色透明的扁平细胞构成,有利于光线的透过,侧壁凹凸嵌合,排列紧密,细胞壁较厚,角质化,并有角质层,主要起,并能防止水分散失过多和病虫的侵害。
(2)叶肉:叶肉在上、下表皮之间,由含有许多叶绿体的薄壁细胞组成,因此叶肉细胞是植物体进行的主要场所。
(3)叶脉:是生长在叶片上的维管束,多由导管和筛管构成,是水、无机盐、有机物的运输通道,同时对叶片有。
例1 某同学在做“观察叶片的结构”的实验时所看到的菠菜横切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5]的细胞内含有较多的叶绿体B.图中[6]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C.多数植物的叶片通过上表皮散失的水分比下表皮多D.气孔的开闭由[7]保卫细胞控制知识点2 蒸腾作用1.概念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片)以气体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作用。
说明根吸收的水分,经过茎的运输到达叶后,约有99%的水分是通过蒸腾作用的方式散发出去的。
2.进行蒸腾作用的部位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中进行,并且主要通过叶片上的进行,其次在叶柄和幼嫩茎处也能进行。
3.蒸腾作用的过程4.蒸腾作用的意义(1)蒸腾作用是植物吸收和运输水分的重要动力来源:蒸腾作用能够产生自下而上的蒸腾拉力,这种拉力是水分从根部运送到茎、叶等器官的主要动力。
(2)蒸腾作用能促进植物对的运输:蒸腾拉力能够引起植物体内水分的向上运输,这样进入植物体内的各种可溶性无机盐也会随着水流上升,运输到植物体的有关组织中去。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PPT课件(初中科学)23张)

实验结论:大气的温度、湿度、光照和蔼流速度等因素都能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
思考: 蒸腾作用的水分是从叶片的什么地方散发出来的? 检验水的存在:无水氯化钴、无水硫酸铜
无水氯化钴 水 水合氯化钴
无水硫酸铜
水
无水硫酸铜
蓝色
天竺葵 天竺葵是一种陆生植物,叶的上表皮照到的阳光多,蒸腾作用 快;下表皮照到的阳光少,蒸腾作用慢。为了防止水分过度蒸 发,因而叶的上表皮气孔散布少,而下表皮气孔散布多。
睡莲
水浮莲生活于水中,是一种浮水植物,水分和空气主要是从 叶的上表皮上的气孔进出的,因而叶的上表皮气孔数目多。
植物能通过气孔的开闭来调节蒸腾作用的快慢,使植物体内始 终保持着适量的水分。
4.5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
叶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也是散失水分的主要器官。
枫香的叶宽大如掌
松树的叶细如缝衣针
银杏的叶
葡萄的叶
叶片之最
叶的形态为什么是各异的? 与植物生长的环境有关
叶片最少—百岁兰 叶片最小—文竹 叶片最大水生植物—王莲
叶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那么它的组成结构是否千差万别?
叶片
气孔不仅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而且是散 失体内水分的“门户。
气
电子显微镜下的叶片表皮
孔
气孔打开
气孔关闭
水份充足→保卫细胞吸水膨胀 →气孔张开 →蒸腾作用增强
水份缺少→保卫细胞失水收缩 →气孔关闭 →蒸腾作用减弱
水从植物吸取到蒸腾散失的途径根毛→______→叶外。
课后练习
1. 气孔是气体进出叶片门户,气孔关闭后不能张开, 就会影响植物的( D ) A. 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B.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C. 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 D. 蒸腾作用、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4.5《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教案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自主构建知识,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理念。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自主小结,并逐步完善和形成概念图
回顾板书(一)叶的形态 Nhomakorabea(二)叶的组成
(三)叶片的结构
(四)叶片功能
问:不同的叶片的结构相同吗?
教师介绍叶片的内部结构
由于结构和功能的相适应性,说说叶片的功能。
活动:1.选取一盆正处于生长旺盛期的阔叶植物( 如天竺葵等)
2. 用一透明塑料袋把几片邻近的叶片包扎起来,不要透气。
3. 对该植物浇水后,置于阳光下照射。
4. 观察塑料袋内有没有水珠产生。如果没有水珠产生,请把植物搬到室内使其快速冷却,再观察塑料袋上有没有水珠: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
2.将A、B两张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试纸,相对应地贴在同一张叶片上、下表皮的表面,并用回形针将其固定。
3.向浸过氯化钴溶液的蓝色试纸滴一滴水,观察到蓝色试纸的颜色变化。
4.过一段时间,观察贴在叶上下表皮上的试纸颜色的变化。先变色的是,颜色深一些的。
思考:水分是从上下表皮的什么结构散发出来的呢?
读图:说说水从植物吸收到蒸腾散失的途径
学生回答:以增加换气的面积
学生回答:减少蒸腾作用。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总结叶片的结构
学生回答: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学生完成活动得出:植物蒸腾作用产生水
学生理解
学生回答:1.降低植物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因强烈阳光的照射而灼伤叶片。
2.根部吸水的主要动力。利于植物对水的吸收和运输,也利于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学生活动后回答:大气的温度、湿度、光照和气流速度等因素都能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节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巩固训练
【要点整理】
知识点1:叶的结构
1.叶的形态
自然界中,叶的形态、大小各异,可以说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
叶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等特征与植物生长的环境密切相关。
如仙人掌生活在干旱的沙漠环境中,叶退化为刺状,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松树叶变成针形,叶表面有蜡质的角质层,可以防止水分过度蒸发。
而生活在潮湿、阴暗环境下的植物,一般叶片较大且叶表面无角质层,以增加换气面积。
2.叶的结构
叶的形态各异,但基本结构是一样的,都是由、
叶肉和三部分组成的(如图)。
(1)表皮:表皮包括上表皮和下表皮,由大量无色透明
的表皮细胞组成,有利于光线的透过。
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壁较厚,角质化,并有角质层,主要起,并能防止水分散失过多和病虫的侵害。
(2)叶肉:在上、下表皮之间,内含有许多叶绿体,因此叶肉细胞是植物体进行的主要场所。
(3)叶脉:是生长在叶片上的维管束,多由导管和筛管构成,是水、无机盐、有机物的运输通道,同时对叶片有。
例1某同学在做“观察叶片的结构”的实验时所看到的菠菜横切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5]的细胞内含有较多的叶绿体
B.图中[6]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
C.多数植物的叶片通过上表皮散失的水分比下
表皮多
D.气孔的开闭由[7]保卫细胞控制
知识点2:蒸腾作用
1.概念
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片)以气态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
作用。
说明根吸收的水分,经过茎的运输到达叶后,约有99%的水分是通过蒸腾作用的方式散发出去的,1%的水分用于光合作用。
2.进行蒸腾作用的部位
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中进行,并且主要通过叶片上的进行。
3.蒸腾作用的过程
4.蒸腾作用的意义
(1)蒸腾作用是植物吸收和运输水分的重要动力来源:蒸腾作用能够产生自下而上的蒸腾拉力,这种拉力是水分从根部运送到茎、叶等器官的主要动力。
(2)蒸腾作用能促进植物对的运输:蒸腾拉力能够引起植物体内水分的向上运输,这样进入植物体内的各种可溶性无机盐也会随着水流上升,运输到植物体的有关组织中去。
(3)蒸腾作用能够有效:夏天,叶片吸收的光能有一部分会转变成热能,从而使叶片的温度升高。
因此,如果气温过高,会导致叶片温度过高,从而严重影响叶片内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各种生化反应,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某些叶片生命活动完全停止。
这时,叶片的蒸腾作用可以有效地降低叶片的温度——当液态的水汽化成水蒸气,从气孔中散失到大气中时,会带走大量的热量,从而使叶片的温度不会过分升高。
5.影响蒸腾作用的环境因素
影响蒸腾作用的环境因素有温度、、湿度和等。
一般情况下,气孔周围如果湿度大、温度低、光照弱、气流速度慢,则蒸腾作用弱;如果湿度小、温度高、光照强、气流速度快,则蒸腾作用就强。
例2下列曲线图能正确反映在晴朗高温状态下绿色植物蒸腾作用强度变化的是()
知识点3:水的散发结构
1.气孔
(1)存在的位置:叶的上、下表皮。
(2)构成:由两个的保卫细胞围合成的小孔。
(3)气孔的张开与闭合(如图)
①张开:当保卫细胞向周围的表皮细胞吸水而膨胀,体积增大时,比较薄的细胞壁容易伸
展,细胞就会向外弯曲,这时气孔就。
②闭合:当保卫细胞失水体积缩小时,保卫细胞的紧张度就会自然下降,变得萎蔫,这时
保卫细胞就伸直,气孔。
(4)气孔的作用:气孔不仅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而且是散失水分的“门户”。
气孔是植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交换的通道,气孔的关闭和张开控制着植物体蒸腾作用的强度,决定着植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强度。
2.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路径
土壤中的水分由根毛进入根内,然后通过根、茎、叶的导管输送到叶肉细胞,绝大部分通过气孔散失。
土壤中的水→根毛→根中的层层细胞→→茎、叶中的→叶肉→气孔→大气。
3.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无机盐溶解于水中,它们被根吸收后,随着导管中的水分被运输到植物体的茎、叶等器官中。
例3 如图是气孔张开和闭合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气孔是气体交换的“门户”,水分以气体形式也可以通过气孔
B.夜幕降临时,叶片大多数气孔呈①状态,蒸腾作用随之减弱
C.当太阳升起时,叶片气孔可由状态②转为状态①
D.气孔①→②状态的转化可能影响无机盐的运输
【易错点拨】
易错点:影响植物体内水分含量动态平衡的因素分析
例4如图表示向日葵在24小时内的水分吸收和蒸腾作用速率(毫克/小时),据图推断下列正确的是()
A.在暗处,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
B.在暗处,吸收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
C.在光下,吸收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
D.在光下,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
【巩固提升】
1.水分进出植物体的主要途径依次是()
A.根毛、导管、气孔B.气孔、筛管、根毛
C.根毛、筛管、气孔D.气孔、导管、根毛
2.在移栽树苗时,下列做法不是通过减少蒸腾来提高成活率的是()A.剪去部分枝叶B.带土移栽C.傍晚移栽D.阴天移栽
3.下列关于叶片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叶片下表皮的气孔多于上表皮
B.叶片呈现绿色,是因为叶表皮细胞含有叶绿素
C.叶片中的叶脉有支持和输导作用
D.叶片上的气孔是蒸腾水分和气体交换的门户
4. 控制蒸腾作用强弱的结构是()
A. 叶的表皮细胞
B. 叶片
C. 保卫细胞
D. 根毛
5.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固定装置省略),并将该装置放在
阳光直射处,10分钟后观察到U形管右侧的液面明显下降。
产生这一
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植物进行了光合作用 B.植物进行了蒸腾作用
C.植物进行了呼吸作用D.植物吸收了无机盐
6.植物体在进行下列生理活动时,受到气孔开闭影响的是()
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③蒸腾作用④水分的吸收和运输⑤无机盐的运输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7.如图为某植物叶片上气孔的开放和关闭的示意图,箭头表示某种物质进出保卫细胞导致气孔开闭的情况。
则该种物质是()
A. 水
B. 氧气
C. 空气
D. 二氧化碳
8.以下哪些物质可以从气孔中自由进出()
①氧气②二氧化碳③蛋白质④矿物质⑤水蒸气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⑤
D. ①②③④⑤
9.我国科学家成功试验了世界上第三个封闭实验系统——“月宫一号”。
“月宫一号”内有动物、植物等几十种生物,它是能与地球媲美的“微型生物圈”,使人类在月球等外太空长期生存成为可能。
在“月宫一号”,人、动物等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植物产生的(气体)可供给其他生物进行呼吸作用;植物主要通过(填器官名称)的蒸腾作用产生水,经处理后可用于生活用水。
10.为了探究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速率和叶面积大小的关系,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
(1)取两组树龄相同、生长状况相似的同种植物枝条,分别留下6张和3张叶片。
(2)把枝条放入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
(3)1小时后,把枝条洗净,并在两组枝条的等高位置切出相应的切片。
【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横切面中出现红色染液部分表明有水分经过)
【实验结论】植物运输水分的速率和叶面积大小的关系是。
【分析应用】
(1)横切面中的红色染液存在于木质部的中。
(2)叶面积越大,气孔越多,是作用越强的原因之一。
(3)根据实验结论,在移栽植物时,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11.课本上研究影响植物蒸腾作用因素的实验,如下图所示。
(1)为使该实验现象明显,可以将该实验装置放在的环境中为佳。
A.高温干燥B.高温潮湿
C.低温干燥D.低温潮湿
(2)在水槽的水银面上有一层水,水起的作用是。
(3)有同学认为这个实验中水银柱的上升现象,还受植物其他
生理活动的影响。
你认为植物还有什么生理活动也可能导致
出现水银柱上升?。
如要排除该因素的
影响,实验要在什么条件下进行?。
(4)如果实验中玻璃管足够长,则影响水银柱最终能上升的高
度,除了植物的蒸腾作用以外,还主要与外界环境中什么因
素有关?。
第5节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巩固训练参考答案
【要点整理】
知识点1:表皮叶脉保护作用光合作用支持作用例1 C
知识点2:蒸腾气孔无机盐降低叶片温度光照气流速度例2 C
知识点3:半月形张开关闭根中的导管导管例3 B
【易错点拨】
例4 B
【巩固提升】
1—5. ABB C B
6—8. DAC
9. 氧气(或“O2”)叶
10. 【实验结论】植物叶面积越大,运输水的速率越大
【分析应用】(1)导管(2)蒸腾(3)剪去部分枝叶(叶片)
11.(1)A (2)防止水银蒸发,造成污染(3)光合作用黑暗(4)大气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