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二则》优化说课稿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伊索寓言》二则

(优化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专家:

你们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伊索寓言》二则。下面,我就这堂课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加以解说,请各位专家不吝指教。

一、说教材

《伊索寓言》二则是人教版三年制初一语文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总说)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来看,它属于第四学段文学作品的范围。课程标准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所确定的目标是:“能够区分写实作品和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课标角度)

这一课有《赫耳墨斯和雕象者》、《蚊子和狮子》两则寓言构成,它与童话《皇帝的新装》、《古代英雄的石像》,神话《盘古开天辟地》一起组成“想象与联想”单元,是引导初一年级学生认识生活、培养想象和联想能力的重要组件。(单元角度)

寓言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的道理。《赫尔墨斯和雕像者》与《蚊子和狮子》两个故事,情节都很简单,而且篇幅短小,很适合初一阶段的学生学习。拉•封丹说:“一个寓言可以分为身体与灵魂两个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诲好比是灵魂。”《赫》采用白描的手法,讲了赫尔墨斯到雕像者店里问自己身价的故事,这是寓言的身体,而它的灵魂是文章最后一句“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赫》共有两段,第一段讲述故事,第二段点明寓意。故事短小,结构精巧。三问三答,有起有伏,文章的陡转给读者以巨大的反差,结局出人意料,写得跌宕有致,耐人寻味。在人物描写上注重心理活动描写和对话描写。

《蚊》在结构上与《赫》相同,故事情节较《赫》复杂一些,在写法上侧重于动作描写,并将蚊子、狮子拟人化,赋予动物以人的感情、性格,用动物之间的关系来概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得清新、形象、贴切。(课文角度)鉴于以上认识,我们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1)了解关于“伊索寓言”的有关知识;(2)掌握寓言的特点。

2、能力目标:(1)展开想象和联想,体验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2)品味文章中个性的语言;(3)理解寓言所蕴含的深刻的人生道理。

3、情感目标:陶冶务实、谦逊的人格,摒弃虚荣与矫傲。

教学重点:展开想象和联想,体验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寓言所蕴含的深刻的人生道理。

二、说教法学法

1、讲授法。

讲授法是一种较为传通的方法,它的不中是往往将学生变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但这篇课文是学生初中所学的第一篇寓言,关于寓言的知识,可以在学生总结的

基础上,适量讲授。

2、朗读法。

朗读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朗读可以将无声的文字化成有声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感,帮助学生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在朗读时指导学生读出人物形象、读出人物的心理和情感。

3、情境教学法。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要能够领会联想和想象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并激活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运用图画和表演为学生创设虚拟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发挥想象和联想,体悟人物形象和故事寓意,是切合这篇课文个性特色的一种方法。

4、大语文教学法。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应由教材中的两个例子,将学生的阅读视野拓展到无限的生活中去,可以给学生适当介绍《伊索寓言》中的其它一些故事,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

5、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是学习方式的变革,由传统的学习方式向“自主、合作、探究”新型学习方式的转变,关涉到整个课程改革的成败。这篇课文由两个故事构成,两个故事在很多方面俱有共通性,但又不完全相同,就为我们训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契机。我们可以让学生借助学习《赫》所获得的学习方法,分组学习,自主探究学习《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三、说教学过程

1、师生讲故事,初识寓言。

“如果你想记住什么,你就将它与已记住的东西联系起来。”为了便于学生认识寓言,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过去的、学过的寓言,如“掩耳盗铃”“龟兔赛跑”“南辕北辙”“拔苗助长”等等。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对寓言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对寓言的兴趣,另一方面为学生做好理性认识寓言做好铺垫。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师生一起规纳寓言的特点。

2、逐渐去扶翼,领悟课文。

这一步是与学生一起完成对课文中两则寓言故事的学习。

第一步:教师以一个语文活动和交际主体的身份,平等参与到学生学习中,与他们一起完成对《赫》的学习。整个学习过程分为读、讲、演、评四步:首先,由学生自读课文,走进故事,揣摩人物心理,再进一步要求表情朗读;然后,要求学生在表情朗读的基础上,走进故事,揣摩人物心理,再进一步要求表情朗读;然后,要求学生在表情朗读的基础上讲故事,可以适当对原文改写,要求绘声绘色地呈现出课文;再次,是指导学生分组表演,给学生一定的准备时间,各个小组轮流上台表演;最后,依据文本,师生同评,找出表演中的不足和优点,借机分析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挖掘出隐藏的寓意。

第二步:教师以一个积极的旁观者身份参与到学生对《蚊》的学习之中。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借助学习《赫》的方法,自主完成对《蚊》的学习。教师穿行各个小组之间,对他们的学习情况进行观察,并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

3、联想加想象,创作寓言。

德国著名文艺理论家莱辛说:“要是我们把一句普通的道德格言引回到一件特殊的事件上,把真实性赋予这个特殊事件,用这个事件写一个故事,在这个故

事里大家可以形象地认识出这个普遍的道德格言;那么,这个虚构的故事便是一则寓言。”所以,对寓言的创作,我们要注意两点:一是故事有生动活泼之处,二是故事里藏有寓意,三是人物描写的手法要根据内容表达灵活运用。如何借助课堂教学的“举一”,实现“反三”的历练目标呢?我给学生呈现大量的可供选择的原始创作材料,让他们从其中任选一个展开想象和联想,进行创作。

如:(1)给题目写寓言(太阳与风,水滴与石头,新龟兔赛跑,粉笔与黑板的对话等);(2)给开头写寓言(老虎回家之后……,树干对树叶说……);(3)给寓意写寓言(告诫人们保护环境,人与人要互相帮助);(4)自拟题目、自找寓意创作寓言。等等。

4、为酬放手愿,课外延伸。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所以,一个务实的语文老师应该把学习的金钥匙交给学生,让他们到知识的海洋中自由遨游。

一是引导学生直接接触同类的文材料。推荐几本寓言故事集给他们阅读,这其中有中国寓言(如《中国寓言故事》),也有外国寓言(如《拉•封丹寓言》)。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记下自己的收获,给没有直接寓意的故事添加寓意。

二是建议学生以上组为单位,将自己在课堂上写的寓言故事讲出来,进行交流;也可以搜集民间的寓言故事,举办一个“讲寓言故事”比赛活动,把对寓言的学习延伸下去。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既要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又要精要概括,逻辑清晰,一目了然。为此,我设计了这样的板书。

赫尔墨斯与雕像者

赫尔墨斯三问三答爱慕虚荣

蚊子与狮子

蚊胜雄狮

骄兵必败

蚊落蛛网

结语:新课程改革能否走进语文课堂,成为当代语文教育的主流,有两个因素至关重要:一是教师的角色定位,二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这堂课中,我将自己定位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平等的参与者、积极的旁观者,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但是,这还只是我对语文新课程标准的一点粗浅理解,是在此基础上的一次试飞,瑕疵纰漏,在所难免,请各位专家评委批评指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