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素养之我见——观点综述与体系架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素养之我见——观点综述与体系架构
圆正
在中国的历史传统中,通常把识字、知识和文化、道德作为衡量一个人素养高低的标准,把科学素养作为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内容并进行调查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
近来,科学素养已成为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之一。
那么,什么是科学素养?它有哪些要素构成?科学素养对于一个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为什么很重要?等等,这些问题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本文仅就学术界的相关研究介绍给大家,并提出作者的一管之见,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一、科学素养概念的由来和发展
如果有人告诉你生病可以不去医院、不用打针吃药,只要烧香拜佛、求得神灵保佑就可以痊愈,而你也相信,并在生病的时候这样去做,那么,就不能认为你的科学素养很高;如果你仍然认为太阳绕着地球转,而不是地球绕着太阳转;认为人是上帝创造的,人的一生由天注定;那么,你的科学素养就是有缺陷的。
等等,这只不过是衡量科学素养的少数指标,科学素养正是由这么一系列的指标所代表的内容构成的。
(一)科学素养概念的产生、发展和相关研究
在我国,科学素养一词是由英文Science Literacy 翻译而来的。
英语中,literacy有两层不同的意思:一是指有学识,有文化,跟学者有关;另一个是指能够阅读、书写,针对一般公众。
到目前为止,人们在讨论科学素养的定义时,并没有把literacy的两个差异极大的意思加以区分[1]。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理论界还是社会公众、政府官员,在谈到科学素养时,都是泛指。
在理解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内涵。
研究者在不同的课题中,所指称的内容也有较大的差别,至今还未形成一个可以被科学家和科学教育工作者共同认可的定义。
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重要的原因可能是,科学技术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代,科学素养的概念本身也具有动态发展性。
20世纪50年代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加速,知识、信息容量极度膨胀,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爆炸”、“信息爆炸”的年代,有专家认为“最近30年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比以前所有年代的总和还要多,还要快”[2]。
在这种情况下,科学素养作为人的综合素质重要组成内容,对于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后劲和前途就显得至关重要。
于是许多国家把提高国民科学素养作为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并对国民的科学素养进行调查、跟踪,以便对症施治。
最早对科学素养作出定义并进行度量的是美国,其代表人物是J.D.米勒。
1972年,国家科学理事会开始两年一度的《科工指标》(Science & Engineering Indicator)社会调查,以检查对科学教育投入的效果,结果发现,自1952年来,公众科学知识水平并无大的改进,由此引发了学术界对公众科学素养的讨论。
[3] 1980年代开始,在美国科学基金会的资助下,开始了每两年一次的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和研究。
进入90年代,美国的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和研究转向公众理解科
学方面。
1989年开始,欧共体国家在英国学者杜兰特博士的带领下,开展了欧洲15个国家的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取得了重要的数据和研究结果[4]。
目前,世界各国主要进行一些针对不同人群、更大规模的合作调查和研究,如“国际成人素养调查”、“劳动力素养调查”、“中小学生科技素养调查”、“信息时代的素养”等。
对素养的定义也有很大的变化。
比如,主要由OECD国家参加的国际成人素养调查(the International Adult Literacy Survey )简称(IALS)认为:“先前的许多研究总把素养当作成人或有或无的一种状态。
IALS不再把素养用一种单一的标准,比如读的行为,来把那些完全不能通过测试的(不识字)人与那些在欧洲(OECD)国家成长的具有最小识字水平的人区别开来。
而是把素养作为一个连续统(continuum),表示成人利用信息在社会和经济中发挥作用的程度。
”因此,素养被定义为一种特殊的能力和行为模式。
他们把素养定义为:[5]
素养指人们在日常活动、家庭、工作和社区中,为了达到一定目标,理解和运用印刷信息开发自己的知识和潜能的能力。
为了说明广义的信息处理的能力,这个定义的概念更倾向于发达的工业化国家构成素养的复杂技能。
素养技能的三个重要方面是:
1、写作素养——理解和应用信息的知识和技能,这些信息来自包括社论、新闻故事、讲稿和小册子;
2、文献素养——搜索和运用各种不同形式的信息的知识和技能,包括工作申请表、支付单、运输单、地图、表格和线图;
3、数量素养——数学运算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这些运算数字或者是孤立的,或者是相关的(印刷)材料中的数字,如:平衡支票簿、算出税率或费率、填写定单或计算贷款利息等方面的素养。
从发展趋势来看,西方国家研究的重点开始向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影响和公众对这些现代技术的认识方面转化。
比如,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对人类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转基因食品的出现和克隆动物的技术的出现,对人的伦理和对科学技术的看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公众的这些认识影响了对科学技术研究的支持程度,同时也影响了社会的发展进步。
及时了解和调查公众对现代技术的看法是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的重要内容。
美国和欧共体国家于1998年先后做了公众对遗传技术对人类的影响的调查。
亚洲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也越来越重视本国公众的科学素养的研究。
日本采用了米勒思想体系和指标体系不定期地进行调查并参与了国际比较。
印度针对本国的特点和文化特点进行了不定期的适合本国国情的科学素养调查。
在我国,中国科普研究所于1992年开始,利用米勒体系对全国的科学素养进行了连续的调查,在前三次调查中(1992—1996年),结果显示中国公众的科学素养为0.2%或0.3%。
自1996年该项调查曾经停止,直到2000年才又恢复了对
公众科学素养的调查。
但这次调查对原来的指标进行了修改,虽然结果有了显著变化,但可比性值得研究。
目前,中国科普研究所会同国内外专家,仍在继续修改和完善科学素养指标体系。
该研究所于2000年建立了公众科学素养观测网,使得对公众科学素养的测度和研究进入系统管理的程序。
(二)科学素养的内涵
1、学术界的观点
对于科学素养的内涵,世界各国学者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因此,也一直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
这主要是因为,讨论科学素养不能离开各国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实际情况,在一个大多数人为饥饿所困扰的国度,把认识DNA和克隆以及转基因技术作为科学素养的指标又有多大意义?而对于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这样一个农业大国,非说“广大农民的科学素养可以忽略不计”显然也是很牵强的。
此外,在软科学、软技术的作用日益增加,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软化趋势的今天,把社会科学的素养排斥在科学素养的指标之外,也与发展的现实极度不合。
因此,我们不能硬搬别人的理论和经验来套我们的研究,我们研究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要与别国进行比较,而是要促进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因为差距的存在是不争的事实,用不着定量的准确解释和说明。
更重要的是如何提高科学素养,结合自己的国情进行各方面的努力。
根据中国科普研究所的有关研究,目前国际上对科学素养的理解具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的观点:
国际成人素养方法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Adult Literacy Methods)的学者认为,科学素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探索精神、对科学术语和概念的基本了解;国际学生科学素养测试大纲(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ssessment, PISA)中提出,科学素养的测试应该有三个方面组成:科学基本观念、科学实践过程、科学场景;在测试范围上由科学知识、科学研究的过程和科学对社会的作用三个方面组成;而美国学者米勒认为,公众科学素养由相互关联的三部分组成,即: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对社会的作用;具体说就是,具有足够的可以阅读报刊上各种不同科学观点的词汇量和理解科学技术术语的能力,理解科学探究过程的能力,关于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和工作所产生的影响的认识能力;欧盟国家科学素养调查的领导人J·杜兰特认为,科学素养由三部分组成:理解基本科学观点、理解科学方法、理解科学研究机构的功能。
在我国,中国科普研究所的学者认为,科学素养由三部分组成:科学知识(概念和术语)、科学方法、科学技术与社会。
总的看来,世界各国学者在科学素养的讨论中都涉及四个部分:科学术语和科学基本观点、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科学学术研究的组织功能。
这些观点用于解释科学素养都有一定的理论见的,但如果用于实践,比如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则未免有些抽象。
2、科学素养是一个动态概念
进入21世纪后,科技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将愈来愈大,人们对科学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
从科学认识论的角度看,对于科学素养内涵的理解也会有新的变化和发展。
从科学素养内涵发展的基本过程来看,科学素养具有动态发展的特性。
比如,1996年,美国一批学者根据1946~1964年间的文献调查,论述了“科学扫盲”的内容,揭示了科学素养的六个方面:①概念性知识:构成科学的主要概念、概念体系或观念;②科学方法:科学研究的方法论;③科学精神:科学所具有的价值标准,亦即科学研究中科学家们的行为规范,也称为科学态度或科学精神;④科学与人文:科学与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文化要素的关系;⑤科学与社会:科学与政治、经济、产业等社会诸侧面的关系;⑥科学与技术: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及差异。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科学与社会”、“科学与技术”、“科学与人文”、“技术与社会”已扩充为科学素养的内涵,与50年代相比较,有着很明显的变化,这主要是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愈来愈大。
在理论界,西方兴起了一门新的学科,科学技术与社会,即STS,是英文(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第一个字母的组合。
进入80年代,从美国国家科学教师协会(NSTA)发表的“科学、技术、社会新尝试”可以看出,科学素养对于一个人是否可以在社区里发挥功能是很重要的。
进入90年代,在科学技术与其它领域相互关系方面,在原来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基础上,内容进一步扩展到“科学、技术、社会与生态”、科学技术与生物圈等等。
这是公众理解科学的重要方面,是现代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专家对科学素养的内涵也进行过探讨,有专家认为,可把科学素养分成四个方面来阐述:一是科学知识、技能和科学方法,二是科学能力,三是科学观,四是科学品质。
还有专家把科学素养的结构划分为知识结构、智力结构和非智力结构来论述。
《科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2001)中,科学教育包括四个方面: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由上述论述可见,科学素养概念的内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具有动态性、发展性特点。
但无论科学素养的概念如何变化,科学素养教育已成为提高国民综合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和途径,它不仅关系到个人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理解,而且关系到科学技术对人类、对地球未来的影响。
因此,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要求广大公众的理解,更要求广大公众的参与,包括决定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使它向着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进行研究和发展。
(三)科学素养的度量
1、对科学素养的定义和度量要适合我国的国情
综合考察我国学者对科学素养的研究,对照国际上的研究情况,我认为研究和测度科学素养的目的是为了找到历史坐标和差距,为制订科技政策服务,为提高科学素养水平服务,因此,应该考虑到本国的国情,这样才能是科学素养的研究,既能起到寻找差距的作用,又能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
就我国的具体情况来看,我国有广大的农业人口,广袤的农村地区,悠久的农业耕作技术,是一个农业大
国。
在这么一个农业大国里,是否有必要设计适量的农业科学方面的指标,在科学素养的调查研究方面,除了进行国际比较的目的以外,是否可以考虑国内地区间的比较,或者进行一些不同历史时期的比较。
虽然,从度量或评估理论来看,只有运用统一的尺度,也就是相同的指标,才有可比性。
但是,从促进科学素养提高的实际需要来看,同一环境下的不同地区、单位、时期的同尺度比较,更加能够激发相互之间的竞争,有利于找出差距,加快发展。
2、科学素养的度量要适应国际科技发展趋势和潮流
大家知道,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如果只是用掌握的知识来衡量一个人的科学素养水平,那么,今天还具有科学素养的人,很可能明天就不具备科学素养了。
这样就会使结论很草率、很滑稽。
同样,在不同的时代,是否具备科学素养的标准也是不同的,在工业化时代,可能以人们掌握的知识、技能为主要衡量标准。
在电子化、自动化时代,仅有这个标准已经远远不够了。
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在科技经济全球化时代,素养的标准离不开对于信息技术和概念的理解、运用。
另外,在科技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和知识、信息爆炸的年代,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备科学精神和对待事物的科学态度,往往比仅仅掌握一些科学技术知识要重要的多,过去那种衡量一个人掌握的知识来决定升学、工作的考核标准,显然已经过时。
在现代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包括必要的科技知识、具备科学的态度、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是十分重要的。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对科学素养的度量不仅要适合国际科技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要具有未来思想,针对未来需要来进行科学教育,培养科学素养。
3、科学素养应该包括软科学的内容
社会经济发展的事实证明,科学技术再先进、再高明,也是由人来掌握来运用的,而如何运用这些科学技术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不是(自然)科学技术本身的事,需要具有统筹、规划、调节、组织、预测等功能的软科学技术来实施。
硬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硬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大,就越需要广大公众来决定其使用方向。
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更有效地发挥科技的作用,另一方面有助于避免技术错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过去较长时间里,我国学术界有一种偏颇的思想,总把社会科学等软科学、软技术当作万金油,并不认为那是一门“科学”,在谈到科普的时候,也不把社会科学包括在内。
但无数教训告诉我们,许多决策失误、许多重大的事故、许多灾难,正是缺乏科学的管理、组织、统筹造成的。
对未来的把握、对科技发展的战略取舍,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
因此,科学素养不仅只是针对自然科学和硬技术而言,也应该包括社会科学和相关的软技术。
二、科学素养的特征和结构
(一)科学素养的结构特征
科学素养是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汉语词典》对素养的解释是“平日的修养,如艺术素养”。
可见,科学素养即属于“如艺术素养”之类;对素质的解释是:①指事物的本来性质。
②素养。
③心理学上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6]。
由此可见,素质包括先天和后天两个方面的因素,而素养则主要指后天培养的。
这样说,并非说明后天不能培养一个人的科学素质,而只是相对于科学素养,科学素质具有先天的成分或因素。
由此也可以认为,具有科学素质的人,具备了科学素养的重要条件。
但具有科学素质,如果不认真学习,也不一定就具有科学素养;因此,科学素养是人人都可能培养的,但科学素质并非人人具有。
有科学素质的人,很容易培养科学素养,但不具备科学素质的人,同样可以具有科学素养。
科学家不一定具备科学素养,但科学家肯定具备科学素质。
而且,科学素养的提高可以提高科学素质,因为科学素养是科学素质的重要方面,两者又是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
一个科学家,如果加强自身的修养,提高自身的素养,则有利于提高自身素质,因而就会有更远大的目标和更大的成就。
1、科学素养的基本特征
从科学素养的概念及相关研究,可以概括出科学素养如下一些特征。
(1)科学素养是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加强和提高科学素质;
(2)科学素养是后天培养的,早期形成的科学素养,是对一个人终身起作用的持久因素;
(3)科学素养一经形成,可以不断发展、完善和健全,是一种稳定的因素;
(4)科学素养是-个由若干子系统组成的综合性的、整体性的复杂系统;
(5)科学素养有很强的共性,但体现在每一个人身上又有鲜明的个性。
科学素养的共性寓于每个人的个性之中;
(6)科学素养是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环境中逐步形成的。
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个潜移默化的无形过程;
(7)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有利于先进文化的发展和全民道德素质的提高。
总之,科学素养是可以通过学习、培训、科普教育等手段来培养、提高并不断发展的。
对于一个人来说,科学素养是最基本又是终身起作用的科学素质和心理品质,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品质、道德修养的重要方面,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核心。
2、科学素养的结构
科学素养具有结构性。
科学素养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内容上由对科技知识、术语、概念的理解,对科学方法、思想、精神的理解和对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解三个方面所组成。
(1)科学素养的认知结构
(2)科学素养内容及其构成
从科学素养的认知角度看,这三个层次互相依存、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形成一个综合性、整体性的素质结构。
其中知识结构是整个素质结构的基础,智力结构是在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形成,并反过来促进知识结构的进一步完善,智力结构是科学素养结构的主干。
非智力因素结构是在知识结构、智力结构的形成过程中同时形成的,三者相互影响、加强和完善。
从科学素养的内容方面看,如果说知识、能力是科学素养中的基础因素,那么思想、方法、精神和态度则是科学素养的主干,而科学技术与社会则是科学素养在实际运用中的表现。
(二)科学素养的智力因素结构
1、科学素养的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由结构合理的、扎实的基础知识所组成。
体现为对科学概念、术语的理解和掌握。
(1)科学素养以掌握一定程度的知识为基础。
如果把一个人所具有的知识分为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那么基础知识对于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不可或缺的。
然而,需要多少基础知识才能算是有科学素养?科学素养需要什么样的基础知识呢?从我国的教育体制看,基础教育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共12年。
我国现在的状况是在城市普及初中,在农村普及小学教育。
从国际上看,美国实行
K-12级教育,并为12级中各阶段所要达到的程度进行了科学界定(参见《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和《科学素养的基准》)。
日本和美国同龄青年的高中入学率分别是94%和97%,日、美已经基本上普及高中教育,作为科学素养的基础知识是高中程度的知识。
而我国规定普及9年义务教育,实际上真正达到的水平是,城市仅普及到初中程度,在农村则是小学程度。
再从2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来看,日本是11.1年,美国是12.4年,而我国才5年。
差距较大,但真正的差距还在于,美国等发达国家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已经进行了全面的教育课程改革,在科学教育方面,立足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来培养、教育青年;而我国的教育内容还没有真正转到“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在现代社会,基础知识应该包括高中以前的科学文化知识。
(2)作为科学素养的基础知识还必须具备合理的结构。
作为科学素养的基础知识,不是单一的知识,而是由数学、自然科学、技术知识、社会科学、人文科学
及哲学组成的一个基础知识和理论体系。
我国目前的高中课程中,包括数、理、化、天、地、生;文、史、哲、政、经、法。
这也就是说,一般地,高中毕业的学生,即具有科学素养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
但作为科学素养所需要的知识应该是一种理解(区别与死记硬背)的知识。
理解知识有两重含义:一是理解符号与符号所表示事物的联系,透过符号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一般说来,概念是表达事物的本质,而原理、定理、定律以及理论是表达事物(包括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规律和联系的。
概念、定理由文字符号或数学符号(数学公式)加以表达。
所以我们要通过符号去理解它所表达的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但仅记住符号而不能理解符号的意义,对于科学素养来说是没有多大用处的。
二是理解知识的内部联系。
联系是事物存在的基本属性,理解知识间的联系,不仅有助于对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而且可能通过已有的知识去发现未知的现象,这是科学探索和科学思维的基本过程。
综上所述,科学素养首先就是要具备一定的、结构合理的、扎实的基础知识,并且使这些知识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初步的知识结构,这是科学素养的基础。
2、科学素养的智力结构
关于人的智力、能力有各式各样的定义,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智力是人的认识能力的总和”,而能力包括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和改造客观事物的能力,可见智力是属于认识的范畴,是人的各种能力的基础,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事实上,当一个人在认识世界的时候,总是伴随着对世界的改造。
所以我们这里谈的智力,也往往包括了这方面的能力。
但是,作为组成科学素养的智力或能力,应该是最基本、最基础的,它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其核心是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又包括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又分为演绎思维和归纳思维)、形象思维能力(文学艺术)以及直觉、灵感和想象力。
观察是认识世界的开始。
科学始于好奇,发现始于观察。
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曾说:“观察是得到一切知识的一个首要步骤。
”狄罗德说:“我们有三种主要的方法:对自然的观察、思考和试验。
观察收集事实;思考把它们组合起来;实验则证实组合的结果。
”
观察能力是有一定目的的、有组织的知觉。
观察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直接观察是自己亲自观察,获得第一手材料;间接观察是利用别人观察的材料。
这两种观察能力都是必须具备的,但作为人的素质,直接观察更是不可缺少。
(2)思维能力是智力结构的核心。
思维能力就是按照规律思考的能力。
思维又分为抽象思维、形象(直感)思维和灵感(顿悟)思维,还有直觉和想象。
一般说来,科学家主要用逻辑思维进行创造性活动,而文学艺术则主要用形象思维进行创造性活动,但是正如文学家也需要逻辑思维一样,科学家也需要形象思维。
爱因斯坦对光速的思考、化学家对苯环结构的思考,以及分子生物学家对双螺旋结构的思考,都是借助形象思维而成功的。
同样,文学家虽运用形象思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