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作业3

合集下载

分析化学参考答案(三)

分析化学参考答案(三)

选择题:1. 用同一NaOH溶液滴定同浓度的HA1和HA2,若K aθ(HA1) > K a θ(HA2),则( B )。

A HA1突跃较小B HA1突跃较大C 突跃范围相同D 无法确定2. 用甲醛法测定铵盐中的氮,如果铵盐中含有游离酸,可用( C )为指示剂,用NaOH溶液事先中和游离酸。

A 甲基红B 甲基橙C 酚酞D 荧光黄3. 某碱可能是Na2CO3、NaHCO3、NaOH或其中二者混合物,用HCl标准溶液滴至酚酞变色,消耗体积为V1,再滴至甲基橙变色,消耗体积为V2,若V2>V1>0,则该碱可能是( C )。

A Na2CO3B NaHCO3C Na2CO3+NaHCO3D Na2CO3+NaOH4. 某碱可能是Na2CO3、NaHCO3、NaOH或其中二者混合物,用HCl标准溶液滴至酚酞变色,消耗体积为V1,再滴至甲基橙变色,消耗体积为V2,若V1>V2>0,则该碱可能是( D )。

A Na2CO3B NaHCO3C Na2CO3+NaHCO3D Na2CO3+NaOH5. 以H2C2O4·2H2O作基准物质用来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可选用( C )作指示剂。

A 甲基红B 甲基橙C 酚酞D 溴酚蓝6. 下列物质的溶液,不能用0.1000 mol·L-1 NaOH直接滴定的是(C )。

A HAc (Kθa=1.8×10-5)B HCOOH (Kθa=1.8×10-4)C NH4Cl (NH3的Kθb=1.77×10-5)D 苹果酸(Kθa1=3.9×10-4,Kθa2=7.8×10-6)7. 用同一NaOH溶液滴定相同浓度和体积的不同的弱一元酸,则K aθ较大的弱一元酸(B)。

A 计量点pH较高B 突跃范围大C 突跃范围小D 指示剂变色不敏锐8. 下列酸不能用0.1000mol/L的NaOH溶液滴定的是( C )。

国家开放大学《分析化学(本)》形考作业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分析化学(本)》形考作业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分析化学》形考作业参考答案(1-3)2020年11月整理分析化学形考任务(一)(请学习完第一、二、三章后完成本次形考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80分)1、在定量分析中,精密度与准确度之间的关系是(C)A.精密度高,准确度必然高B.准确度高,精密度也就高C.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D.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2、从精密度好即可推断分析结果可靠的前提是(B)A.偶然误差小B.系统误差小C.标准偏差小D.平均偏差小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偶然误差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B.偶然误差的数值大小不具有单向性C.偶然误差在分析中是无法避免的D.绝对值相同的正、负偶然误差出现的机会均等4、下列哪种方法可以减小分析测定中的偶然误差(D)A.对照试验B.空白试验C.仪器校正D.增加平行试验的次数5、下列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那些是正确的(B)A.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可以减小系统误差B.作空白试验可以估算出试剂不纯带来的误差C.回收试验可以判断分析过程是否存在偶然误差D.通过对仪器进行校准减免偶然误差6、2.050×10-2是几位有效数字(D)A.一位B.二位C.三位D.四位7、按有效数字修约的规则,以下测量值中可修约为2.01的是(B)A.2.005B.2.006C.2.015D.2.0168、如果要求分析结果达到0.1%的准确度,使用一般电光天平称取试样时至少应该称取的质量是(B)A.0.05gB.0.1gC.0.2gD.1.0g9、滴定反应式t T+b B=c C+d D达到化学计量点时,T的物质的量与B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是(B)A.1:1B.t:bC.b:tD.不确定10、在滴定分析中,关于滴定突跃范围的范围叙述不正确的是(B)A.被滴定物质的浓度越高,突越范围越大B.滴定反应的平衡常数越大,突越范围越大C.突越范围越大,滴定越准确D.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大,突越范围越大11、定量分析中的基准物质的含义是(D)A.纯物质B.标准物质C.组成恒定的物质D.纯度高、组成恒定、性质稳定且摩尔质量较大的物质12、强酸滴定强碱时,酸和碱的浓度均增大10倍时,则滴定突跃范围将(D)A.不变B.增大0.5个pH单位C.增大1个pH单位D.增大2个pH单位13、t mol的滴定剂T与b mol的被测物质B完全反应的点是(A)A.化学计量点B.滴定终点C.指示剂的变色点D.T与B的质量相等14、选择指示剂时可以不考虑(A)A.指示剂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B.指示剂的变色范围C.指示剂的颜色变化D.滴定突跃范围15、某酸碱指示剂的K HIn=1×10−5,其理论变色范围为(C)A.4~5B.5~6C.4~6D.5~716、用NaOH溶液(0.1mol/L)滴定同浓度的甲酸(K a=1.8×10−4)溶液,应选用的指示剂是(D)A.百里酚蓝(pK In=1.65)B.甲基橙(pK In=3.45)C.中性红(pK In=7.4)D.酚酞(pK In=9.1)17、下列滴定的终点误差为正值的是(D)A.NaOH滴定HCl,用甲基橙为指示剂B.HCl滴定NaOH,用酚酞为指示剂C.蒸馏法测NH4+时,用HCl吸收NH3,以NaOH标准溶液返滴定pH=7.0D.NaOH滴定H3PO4至pH4.0时18、NaOH溶液的标签浓度为0.3000mol/L,该溶液在放置中吸收了空气中的CO2,现以酚酞为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标定,其标定结果比标签浓度(B)A.高B.低C.不变D.基本无影响19、下列样品不能用冰醋酸-高氯酸体系滴定的是(A)A.苯酚B.水杨酸钠C.磺胺吡啶D.邻苯二甲酸氢钾20、当HCl溶于液氨时,溶液中的最强酸是(C)A. H3O+B. NH3C. NH4+D. NH2-21、下列对苯甲酸说法不正确的是(C)A.苯甲酸在水溶液中酸性较弱B.苯甲酸在乙二胺中可提高酸性C.冰醋酸可用于苯甲酸的非水酸滴定的溶剂D.在水溶液中能用NaOH滴定苯甲酸22、下列关于αY(H)值的叙述正确的是(C)A.αY(H)值随pH的增大而增大B.αY(H)值随溶液酸度增高而增大C.αY(H)值随溶液酸度增高而减小D.lgαY(H)值随pH的增大而增大23、在Ca2+、Mg2+共存时,可不加掩蔽剂用EDTA滴定Ca2+的pH条件是(A)A.pH5B.pH10C.pH12D.pH224、使用铬黑T指示剂合适的pH范围是(C)A.5~7B.1~5C.7~10D.10~1225、一般情况下,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位化合物的的配位比是(A)A.1:1B.2:1C.1:3D.1:226、αM(L)=1表示(A)A.M与L没有副反应B.M与L的副反应相当严重C.M的副反应较小D.[M]=[L]27、EDTA滴定金属离子,准确滴定(TE<0.1)的条件是(D)A.lgK MY≥6B.lg K’MY≥6C.lgcK MY≥6D.lg cK’MY≥628、指出下列叙述错误的结论(B)A.酸效应使配合物的稳定性降低B.羟基配位效应使配合物的稳定性降低C.辅助配位效应使配合物的稳定性降低D.各种副反应均使配合物的稳定性降低29、用相关电对的电极电位不能判断(D)A.氧化还原滴定突跃的大小B.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C.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D.氧化还原反应的次序30、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的因素不包括(A)A.环境湿度的改变B.反应物浓度C.体系温度D.催化剂的加入31、影响条件电位的因素不包括(B)A.电对的性质B.催化剂C.氧化还原反应半反应中的失电子数D.电对氧化态或还原态发生沉淀、配位等副反应32、既能用滴定剂本身作指示剂,也可用另一种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的方法不包括(A)A.重氮化滴定法B.碘量法C.溴量法D.KMnO433、下列不属于沉淀重量法对沉淀形式的要求的是(D)A.沉淀的溶解度小B.沉淀纯净C.沉淀颗粒易于滤过和洗涤D.沉淀的摩尔质量大34、下列违反无定型沉淀的生成条件的是(D)A.沉淀作用宜在较浓的溶液中进行B.沉淀作用宜在热溶液中进行C.在不断搅拌下,迅速加入沉淀剂D.沉淀宜放置过夜,使沉淀陈化35、在重量分析法中,洗涤无定型沉淀的洗涤液应是(B)A.冷水B.含沉淀剂的稀溶液C.热的电解质溶液D.热水36、用洗涤的方法可除去的沉淀杂质是(C)A.混晶共沉淀杂质B.包藏共沉淀杂质C.吸附共沉淀杂质D.后沉淀杂质37、在沉淀滴定中,与滴定突跃大小无关的是(D)A.Ag+的浓度B.Cl-的浓度C.沉淀的溶解度D.指示剂的浓度38、溶液pH测定时,需要用pH已知的标准溶液定位,这是为了(A)A.消除酸差影响B.消除碱差影响C.消除温度影响D.消除不对称电位和液接电位的影响39、玻璃电极使用前,需要进行的处理是(C)A.在酸性溶液中浸泡24小时B.在碱性溶液中浸泡24小时C.在水中浸泡24小时D.随测量pH变化,浸泡溶液不同40、双液接甘汞电极中硝酸钾溶液的主要作用是(A)A.平衡电压B.防止腐蚀C.防止阳离子通过D.盐桥二、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用化学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同一复方阿司匹林片剂中阿司匹林的含量,测得的标示含量如下:HPLC(3次进样的均值)法:97.2%、98.1%、99.9%、99.3%、97.2%及98.1%;化学法:97.8%、97.7%、98.1%、96.7%及97.3%。

东大19春学期《分析化学》在线作业3【标准答案】

东大19春学期《分析化学》在线作业3【标准答案】

(单选题)1: 在Sn2+、Fe2+的混合溶液中,欲使Sn2+氧化为Sn4+,而Fe2+不被氧化,应选择的氧化剂是()。

(已知&Phi;0Sn4+/ Sn2+=0.15V,&Phi;0Fe3+/ Fe2+=0.77V)A: KIO3(&Phi;0IO3-/I2=1.20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 H2O2(&Phi;0H2O2/2OH-=0.88V)C: HgCl2(&Phi;0HgCl2/Hg2Cl2=0.63V)&nbsp;D: SO32-(&Phi;0SO32-/S=-0.66V)E: S(&Phi;0S/H2S=0.14V)正确答案:(单选题)2: 指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结论()A: 络合剂的酸效应使络合物的稳定性降低B: 金属离子的水解效应使络合物的稳定性降低C: 辅助络合效应使络合物的稳定性降低D: 各种副反应均使络合物的稳定性降低正确答案:(单选题)3: N离子共存时,可以用控制溶液酸度的方法准确滴定M离子的条件式为()A: lgK&prime;MY-lgK&prime;NY&ge;5&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 &nbsp;&nbsp;lgcMKMY-lgcNKNY&ge;5&nbsp;C: lgcMK&prime;MY-lgcNK&prime;NY&ge;5&nbsp;&nbsp;&nbsp;&nbsp;D: lgcMKMY-lgcNK&prime;NY&ge;5&nbsp;&nbsp;&nbsp;E: lgcMK&prime;MY-lgcNKNY&ge;5正确答案:(单选题)4: 用EDTA滴定Mg2+,采用铬黑T为指示剂,少量Fe3+的存在将导致()A: 终点颜色变化不明显以致无法确定终点B: 在化学计量点前指示剂即开始游离出来,使终点提前C: 使EDTA与指示剂作用缓慢,终点延长D: 与指示剂形成沉淀,使其失去作用正确答案:(单选题)5: Ag-AgCl参比电极的电极电位取决于电极内部溶液中()A: Ag+活度&nbsp;&nbsp;B: Cl-活度C: AgCl活度&nbsp;D: Ag+和Cl-活度之和正确答案:(单选题)6: 准确滴定金属离子的条件一般为()A: lgcK&prime;MY&ge;8&nbsp;&nbsp;B: lgK&prime;MY&ge;6&nbsp;&nbsp;C: lgcKMY&ge;6&nbsp;D: lgcK&prime;MY&ge;7&nbsp;&nbsp;E: lgcK&prime;MY&ge;6正确答案:(单选题)7: 某指示剂的KHIn=1.0&times;10-4,则其理论变色范围为()A: pH3~4&nbsp;&nbsp;B: pH4~6&nbsp;&nbsp;&nbsp;C: pH3~5&nbsp;&nbsp;D: pH4~5&nbsp;&nbsp;&nbsp;E: pH2~6正确答案:(单选题)8: 在滴定分析中,所用试剂含有微量被测组分,应该进行()A: A)、对照试验&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 &nbsp;B)、空白试验&nbsp;&nbsp;&nbsp;&nbsp;&nbsp;&nbsp;C: &nbsp;C)、仪器校准&nbsp;&nbsp;D: D)、方法校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E: E)、增加测定次数正确答案:(单选题)9: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所谓的谱线轮廓是()A: 吸收系数K&nu;随频率&nu;的变化&nbsp;&nbsp;B: 吸收系数K&nu;随波长&lambda;的变化C: 谱线强度随频率&nu;的变化&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 谱线强度随波长&lambda;的变化正确答案:(单选题)10: 下列各项定义中不正确的是()A: A)、绝对误差是测定值与真值之差&nbsp;B: B)、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在真值中所占的百分比C: C)、偏差是指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nbsp;&nbsp;D: D)、总体平均值就是真值正确答案:(判断题)11: 色谱的塔板理论提出了衡量色谱柱效能的指标,速率理论则指出了影响柱效的因素。

分析化学_第3单元作业酸碱滴定法

分析化学_第3单元作业酸碱滴定法

姓名班级学号分析化学_第3单元作业酸碱滴定法一、选择题1. 选择酸碱指示剂时,不需考虑下面的哪一因素( )A. 计量点pHB.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C. 滴定方向D. 指示剂的摩尔质量2. 各种类型的一元酸碱滴定,其计量点的位置均在( )A. pH=7B. pH>7C. pH<7D. 突跃范围中点3. 用0.10molꞏL-1 HCl滴定0.16g纯Na2CO3(106gꞏmol-1),至甲基橙终点约需HCl溶液( )A. 10 mLB. 20 mLC. 30 mLD. 40 mL4. 下列弱酸或弱碱能用酸碱滴定法直接准确滴定的是( )A. 0.1molꞏL-1苯酚K a=1.1×10-10B. 0.1molꞏL-1 H3BO3K a=7.3×10-10C. 0.1molꞏL-1羟胺K b=1.07×10-8D. 0.1molꞏL-1 HF K a=3.5×10-45. Na2CO3和NaHCO3混合物可用HCl标准溶液来测定,测定过程中用到的两种指示剂是( )A. 酚酞、百里酚蓝B. 酚酞、百里酚酞C. 酚酞、中性红D. 酚酞、甲基橙6. H3PO4是三元酸,用NaOH溶液滴定时,pH突跃的个数是( )A. 1B. 2C. 3D. 无法确定7. 在H2C2O4溶液中,以H2C2O4形式存在的分布系数δ(H2C2O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δ( H2C2O4)随pH增大而减小B.δ( H2C2O4)随pH增大而增大C.δ( H2C2O4)随酸度增大而减小D.δ( H2C2O4)随酸度减小而增大8. 称取不纯一元酸HA[M(HA)=82.0gꞏmol-1]试样1.600g,溶解后稀释至60.0mL,以0.250molꞏL-1NaOH溶液滴定。

已知当HA被中和一半时,溶液的pH=5.00,而中和到终点时,溶液的pH=9.00,试样中HA的质量分数为( )A. 48.20%B. 60.50%C. 51.25%D. 70.40%二、判断题(对者打√,错者打×)1. 酸碱指示剂在酸性溶液中呈现酸色,在碱性溶液中呈现碱色。

分析化学作业3(第五章)

分析化学作业3(第五章)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作业编号__________教师评定___________ 3-1 写出下列物质水溶液中的质子条件式。

(1)32CO Na ;(2)()424HPO NH3-2 已知H 3PO 4的pKa 1=2.12,pKa 2=7.20,pKa 3=12.36。

试求-34PO 的pKb 1和pKb 3。

3-3已知HAc 的pKa =4.74,NH 3·H 2O 的pKb=4.74,计算下列各溶液的pH :(1)0.10 mol·L -1HAc ;(2)0.15 mol·L -1 NaAc ;(3)0.10 mol·L -1 NH 3·H 2O ;(4)0.15 mo1·L -1NH 4Cl3-4 欲配制pH = 5.2的缓冲溶液,应在1 L 0.01 mol·L -1苯甲酸中加人多少克苯甲酸钠?3-5称取肉样8.00 g于250 mL三角瓶中,加入定量无氨蒸馏水,处理定容得到肉样溶液100.0 mL。

吸取5.00 mL肉样溶液,经蒸馏等处理后,得到接收液,加入甲基红指示剂,用0.01105 mol·L-1的HCl滴至终点,消耗6.50 mL HCl。

用5.00 mL无氨水做空白试验消耗0.50 mL的HCl,求肉样中挥发性盐基氮含量,以mg·g-1表示。

3-6 称取混合碱试样0.6524 g,溶解后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1992 mol·L-1 HCI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用去HCl溶液21.76 mL;再加甲基橙指示剂,继续滴定至终点,又耗去HCl溶液27.15 mL。

试判断试样的组成,并求试样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3-7 酸碱滴定法可用来测定阿司匹林药片中乙酰水杨酸的含量。

将阿司匹林药片碾碎,准确称取0.2500 g ,准确加入50.00 mL 0.1020 mol·L -1的NaOH 溶液,煮沸,冷却后,以0.05264 mol·L -1的H 2SO 4溶液回滴过量的NaOH ,以酚酞指示终点,消耗H 2SO 4溶液23.75 mL 。

北京中医药大学《分析化学Z》平时作业3

北京中医药大学《分析化学Z》平时作业3

22春北京中医药大学《分析化学Z》平时作业31有关酸碱指示剂的描述,正确的是答案:D、在一定的pH 值范围内呈现不同的颜色2以下各种变化不影响酸碱指示剂变色的是答案:E、滴定剂浓度3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消除共存金属离子干扰的最彻底方法是答案:C、沉淀掩蔽法4下列不是增大沉淀物溶解度的因素是答案:C、同离子效应5沉淀的类型与聚集速度有关,影响聚集速度的主要因素是答案:E、相对过饱和度6当单色光通过一吸光介质后答案:A、透光率一般小于17吸收池使用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答案:D、只能装到容积1/38下列各种类型的电子跃迁,几乎不能发生的是答案:D、σ→σ*9当共轭体系由顺式变为反式时,其UV光谱的λmax将如何变化B、红移10以下对于测定紫外吸收光谱时溶剂的选择,叙述错误的是答案:D、在所测定的波长范围内,溶剂本身有吸收11在紫外吸收光谱曲线中,能用来定性的参数是答案:E、最大吸收峰的波长和其摩尔吸收系数12红外光谱法对制样的要求错误的是答案:B、样品可以含大量水13在下面各种振动模式中不产生红外吸收带的是答案:D、二氧化碳分子中O=C=O对称伸缩振动14应用GC对样品进行分析时,用来定性的依据是组分的答案:B、保留时间15气相色谱法中“死时间”的准确含义是答案:E、完全不与固定相作用组分流经色谱柱的时间16GC中,色谱柱使用的最高温度取决于答案:E、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17高效液相色谱仪组成不包括答案:B、单色器18HPLC与GC比较,可以忽略纵向扩散,主要原因是答案:D、流动相粘度大19已知某混合试样A、B、C三组分在硅胶薄层色谱上的Rf值的大小顺序为A>B>C,问三组分的极性大小顺序为答案:B、C>B>A20 有关保留时间tR的描述错误的是答案:A、色谱柱填充紧密程度不会影响某一物质的tR21样品中各组分出柱的顺序与流动相性质无关的是答案:E、凝胶柱色谱22化学键合固定相的优点不包括答案:A、固定相粒度小23色谱图中,两峰间的距离取决于答案:B、相应两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24在色谱分离中,要使两组份完全分离,其分离度应是答案:E、>1.525气相色谱中选作定量的参数是答案:D、峰面积26在正相液固色谱中,下列哪个溶剂的洗脱能力最强答案:C、甲醇27在HPLC操作时,为了避免压力变化,使流动相产生气泡影响检测或降低柱效,要对流动相进行“脱气”,以下不是“脱气”方法的是答案:A、加热28仪器分析是以物质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一类分析方法,以下不属于仪器分析的是: 答案:D、重量分析29以下不是滴定分析的特点的是答案:B、适用于测定微量或痕量组分的含量30以下除那项以外都是基准物应具备的条件答案:E、不含有结晶水31不影响酸碱指示剂使用的条件是答案:A、湿度32用已知浓度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相同浓度不同弱酸时,如果弱酸Ka值越大,则答案:D、滴定突跃范围越大33滴定分析中,滴定剂与待测物质刚好完全反应的那一点称为答案:B、化学计量点34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同浓度的HCl,若两溶液浓度同时减小10倍,其滴定曲线pH突跃的变化应该是答案:A、化学计量点前0.1%的pH值增大,化学计量点后0.1%的pH值减小35以下标准溶液必须用标定法配制的是答案:D、EDTA标准溶液36关于铬黑T指示剂,以下叙述错误的是答案:B、铬黑T是氧化还原的指示剂37以下与氧化还原反应速度无关的是答案:A、反应平衡常数38在重量分析法中,为使沉淀反应进行完全,对不易挥发的沉淀剂来说,加入量最好答案:C、过量20%~30%39如果杂离子与构晶离子的电荷相同、离子半径相近,则易于产生下列那种后沉淀?答案:C、混晶40为测定固体试样的红外光谱图,试样制备的方法中不包括: 答案:E、气体池法41红外光谱法中所说的特征频率区是指4000 cm-1-1250 cm-1的区间,以下对该区间的叙述正确的是答案:E、该区特征性很强故称特征区42薄层色谱中对两个斑点间距离不产生影响的因素是: 答案:E、薄层板的宽窄43用薄层色谱分离生物碱时,有拖尾现象,为减少拖尾,可在展开剂中加入少量的:答案:B、二乙胺44在柱色谱法中,可以用分配系数为零的物质来测定答案:D、填料孔隙的体积45在硅胶薄板上,用丙酮作展开剂,下列哪种化合物的比移值最大答案:B、芳烃46应用GC对样品进行分析时,应用GC对样品进行分析时,用来定性的依据是组分的: 答案:B、保留时间47气相色谱法常用的载气有答案:B、氮气48新的气相色谱柱需在一定温度和载气流量下空载操作一段时间,此操作称为“老化”,老化的目的是答案:A、除去多余溶剂或柱内残余物49在HPLC分离具有酸碱性的样品时,常常向流动相中加入一些酸,碱作为改性剂,常用的酸不包括答案:D、磷酸50酸式滴定管不能直接盛装答案:D、碱性溶液51下述各项,属于偶然误差的是答案:A、两次平行操作实验的读数不一致52以下试剂能作为基准物质的是答案:E、99%纯锌53有0.4000mol/LHCl 溶液1L,欲将其配制成浓度0.5000mol/L溶液,需加入1.000mol/LHCl( )毫升答案:B、200 54下列试剂可作为基准物质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是答案:E、优级纯重铬酸钾55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同浓度的HCl,若两溶液浓度同时增加10倍,其滴定曲线pH突跃的变化应该是答案:B、化学计量点前0.1%的平pH值减小,化学计量点后0.1%的pH值增大56即能用于标定氢氧化钠,又能用于标定高锰酸钾溶液的是答案:A、优级纯草酸57以HCl滴定某碱,滴定管初读数为0.25±0.01mL,终读数为32.25±0.01mL,则用HCl用溶液的准确体积(mL)为答案:D、32.00±0.01mL58以下不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度的是答案:B、反应平衡常数59以下不属于氧化还原滴定方法的是答案:E、银量法60下列不属于重量分析对称量形式要求答案:E、与沉淀形式相同61吸光度A与透光率T的关系正确的是答案:C、A=-lgT62光度法中常用空白溶液,其作用错误的是答案:E、清洗比色皿63下列各种类型的电子跃迁,所需能量最大的是答案:D、σ→σ*64分子吸收何种外来辐射后,外层价电子产生跃迁?答案:A、紫外-可见光65红外分光光度计使用的检测器是答案:E、真空热电偶66应用GC对样品进行分析时,在线性范围内与含量成正比的是答案:D、峰高67纸色谱法常用的展开剂有正丁醇-醋酸-水(4答案:1答案:5),对该展开剂正确的操作是答案:C、三种溶剂混合后,静止分层,取上层作为展开剂68气相色谱进样器的温度需要控制,调节温度的原则是答案:C、保证样品完全气化69下面哪个参数用来衡量分离效率答案:E、峰宽70薄层色谱的结果观察错误的方法是答案:A、在洗液中浸泡半小时,取出烘至出现斑点71关于“色谱用硅胶”叙述正确的是答案:B、具有微酸性,适用于分离酸性和中性物质72Rf值答案:E、物质的Rf值在一定色谱条件下为一定值73定量分析过程不包括以下步骤答案:A、样品调查74绝对偏差是指答案:D、单次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75不能减免或消除系统误差的方法是答案:D、增加测定次数76关于准确度与精密度错误的是答案:D、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7725.00×5.300×1.6144正确答案是答案:B、213.978以下试剂不能作为基准物质的是答案:A、分析纯NaOH79无水碳酸钠标定盐酸时,对盐酸浓度无影响的是答案:D、锥形瓶洗净后未干燥80按质子理论,Na2HPO4是答案:E、两性物质81滴定分析中,常用指示剂颜色发生突变的那一点来终止滴定操作,将至一点称为答案:D、滴定终点82以下不属于氧化还原指示剂的是答案:E、金属指示剂83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量时,样品溶液的吸光度在什么范围内,测量才较准确答案:A、0.2-0.784红外光谱法样品不能是答案:E、含水样品85以下操作不能可以帮助减少薄层色谱边缘效应的是答案:A、减小薄层的厚度86气相色谱进样操作要求“瞬间快速”是为了答案:B、保证样品“瞬间”完全气化,同时进入色谱柱87用吸附薄层色谱法分离生物碱时,为减少生物碱斑点的拖尾,可加入答案:B、二乙胺88下面哪个参数为色谱定量的参数答案:D、峰面积89在薄层色谱的操作中,有关点样操作错误的是答案:D、样品应该点在薄层板长边正中央那条线上90采用苯和甲醇(1答案:3)为展开剂,在硅胶A及硅胶B薄层板上,喹唑啉的Rf值分别为0.50与0.40,问答案:C、硅胶B比硅胶A的活性大91某样品要在247nm测定,这时选择的光源和比色皿应为答案:B、氘灯,石英92在化学分析过程中为了使称量环节的误差小于0.1%,使用万分之一天平称量的称样量一般不少于答案:D、0.2g 93定量分析的任务是答案:D、明确物质中某种组份的相对含量94有效数字是答案:C、因测量仪器不同而产生的95下列关于偶然误差不正确的是答案:D、偶然误差具有单向性96下列各项措施中,可以消除分析过程中系统误差的是答案:D、进行仪器校正97下列不是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要求的是答案:A、必须使用化学指示剂指示终点98以下不影响酸碱指示剂使用的因素答案:A、湿度99空间排阻色谱根据物质哪种差异达到分离答案:C、分子大小差异100标定HCl标准溶液常用答案:C、NaB2O7.10H2O。

第七版 分析化学第三章作业

第七版 分析化学第三章作业

分析化学第三章思考题1.什么叫滴定分析?它的主要分析方法有哪些?答:将已知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滴加到待测溶液中,直至所加溶液的物质的量与待测溶液的物质的量按化学计量关系恰好反应完全,达到化学计量点。

再根据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所消耗的体积,计算出待测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叫滴定分析。

主要有酸碱滴定法、沉淀滴定法、配位滴定法和氧化还原滴定法。

2.能用于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必须符合哪些条件?答: ①反应能定量进行,无副反应发生,反应进行得完全(>99.9%);②反应速率快;③能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如指示剂确定滴定的终点;④共存物质不干扰反应或者有方法避免干扰。

3.什么是化学计量点,什么是滴定终点?答:滴加的标准溶液与待测组分恰好反应完全的这一点称为化学计量点。

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的这一点为滴定终点。

4.下列物质中哪些可以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哪些只能用间接法配制?H2SO4, KOH, KMnO4, K2Cr2O7, KIO3, Na2S2O3•5H2O 答: K2Cr2O7,KIO3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其他用间接法(标定法)配制标准溶液。

5.表示标准溶液浓度的方法有几种?各有何优缺点?答: 表示方法有两种:物质的量浓度、滴定度。

滴定度便于直接用滴定毫升数计算样品的含量。

6.基准物条件之一是要具有较大的摩尔质量,对这个条件如何理解?答: 因为分析天平的绝对误差是一定的,称量的质量较大,称量的相对误差就较小。

7.若将H2C2O4•2H2O基准物长期放在有硅胶的干燥器中,当用它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时,结果是偏低还是偏高?答:偏低。

因为H2C2O4•2H2O会失去结晶水,导致称量的草酸比理论计算的多,多消耗NaOH溶液,使计算的NaOH溶液浓度偏低。

8.什么叫滴定度?滴定度与物质的量浓度如何换算?试举例说明。

答:滴定度是指与每毫升标准溶液相当的被测组分的质量或百分数。

换算公式:T(A/B)=a/b*C(B)*M(A)/1000例求0.1000mol•L-1NaOH标准溶液对H2C2O4的滴定度. 解: H2C2O4 + 2NaOH = Na2C2O4 + 2H2O T(H2C2O4/NaOH)=1/2*C(NaOH)*M(H2C2O4)/1000 g/ml=1/2*0.1000*90/1000g/ml=0.004500 g/ml习题1.已知浓硝酸的相对密度1.42,其中含HNO3约为70.0%,求其浓度。

第七版分析化学第三章作业

第七版分析化学第三章作业

分析化学第三章思考题1.什么叫滴定分析?它的主要分析方法有哪些?答:将已知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滴加到待测溶液中,直至所加溶液的物质的量与待测溶液的物质的量按化学计量关系恰好反应完全,达到化学计量点。

再根据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所消耗的体积,计算出待测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叫滴定分析。

主要有酸碱滴定法、沉淀滴定法、配位滴定法和氧化还原滴定法。

2.能用于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必须符合哪些条件?答:①反应能定量进行,无副反应发生,反应进行得完全(>99.9%);②反应速率快;③能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如指示剂确定滴定的终点;④共存物质不干扰反应或者有方法避免干扰。

答:滴加的标准溶液与待测组分恰好反应完全的这一点称为化学计量点。

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的这一点为滴定终点。

4.下列物质中哪些可以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哪些只能用间接法配制?H2SO4,KOH,KMnO4,K2Cr2O7,KIO3,Na2S2O3?5H2O答:K2Cr2O7,KIO3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其他用间接法(标定法)配制标准溶液。

5.表示标准溶液浓度的方法有几种?各有何优缺点?答:表示方法有两种:物质的量浓度、滴定度。

滴定度便于直接用滴定毫升数计算样品的含量。

6.基准物条件之一是要具有较大的摩尔质量,对这个条件如何理解?答:因为分析天平的绝对误差是一定的,称量的质量较大,称量的相对误差就较小。

用它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时,结果是偏低还是偏高?答:偏低。

因为H2C2O4?2H2O会失去结晶水,导致称量的草酸比理论计算的多,多消耗NaOH溶液,使计算的NaOH溶液浓度偏低。

8.什么叫滴定度?滴定度与物质的量浓度如何换算?试举例说明。

答:滴定度是指与每毫升标准溶液相当的被测组分的质量或百分数。

换算公式:T(A/B)=a/b*C(B)*M(A)/1000例求0.1000mol?L-1NaOH标准溶液对H2C2O4的滴定度. 解:H2C2O4+2NaOH=Na2C2O4+2H2OT(H2C2O4/NaO)H=1/2*C(NaOH)*M(H2C2O4)/1000 g/ml=1/2*0.1000*90/1000g/ml=0.004500g/ml习题1.已知浓硝酸的相对密度1.42,其中含HNO3约为70.0%,求其浓度。

北京中医药大学《分析化学Z》平时作业3答卷

北京中医药大学《分析化学Z》平时作业3答卷

北京中医药大学《分析化学Z》平时作业3答卷北京中医药大学《分析化学Z》平时作业3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 (共 100 道试题,共 100 分)1.有关酸碱指示剂的描述,正确的是:A.都有三种不同颜色B.能指示溶液的确切pH 值C.显酸色时溶液为酸性,显碱色时溶液为碱性D.在一定的pH 值范围内呈现不同的颜色E.都是有机酸答案:D2.以下各种变化不影响酸碱指示剂变色的是:A.指示剂浓度B.溶剂C.温度D.离子强度E.滴定剂浓度答案:E3.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消除共存金属离子干扰的最彻底方法是A.解蔽法B.配位掩蔽法C.沉淀掩蔽法D.氧化还原掩蔽法E.预先分离答案:C4.下列不是增大沉淀物溶解度的因素是:A.其它副反应B.酸效应C.同离子效应D.盐效应E.配位效应答案:C5.沉淀的类型与聚集速度有关,影响聚集速度的主要因素是:A.沉淀的溶解度B.物质的性质C.溶液的温度D.过饱和度E.相对过饱和度答案:E6.当单色光通过一吸光介质后:A.透光率一般小于1B.吸光度不与浓度呈线性关系C.透光率与浓度或厚度之间呈线性关系D.透光率与吸光度成正比E.吸光度与溶液浓度或厚度之间呈指数函数关系答案:A7.吸收池使用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A.只能用镜头纸轻擦透光面B.手拿毛玻璃面C.不能用洗液清洗D.只能装到容积1/3E.光路通过其透光面答案:D8.下列各种类型的电子跃迁,几乎不能发生的是:A.π→σ*B.π→π*C.n→σ*D.σ→σ*E.n→π*答案:D9.当共轭体系由顺式变为反式时,其UV光谱的λmax将如何变化A.产生新吸收带B.红移C.蓝移D.位置不变E.消失答案:B10.以下对于测定紫外吸收光谱时溶剂的选择,叙述错误的是:A.极性化合物测定多选乙醇作溶剂B.溶剂要对样品有足够的溶解能力C.在所测定的波长范围内,溶剂本身没有吸收D.在所测定的波长范围内,溶剂本身有吸收E.非极性化合物测定多选环己烷作溶剂答案:D11.在紫外吸收光谱曲线中,能用来定性的参数是:A.吸收峰的高度B.最大吸收峰的吸光度C.最大吸收峰峰形D.最大吸收峰的宽度E.最大吸收峰的波长和其摩尔吸收系数答案:E12.红外光谱法对制样的要求错误的是:A.液体样品浓度适中B.样品可以含大量水C.样品纯度越高越好D.固体样品量适中E.样品颗粒细小答案:B13.在下面各种振动模式中不产生红外吸收带的是:A.氨分子中3个H-C键不对称变形振动B.丙炔分子中-C≡C-对称伸缩振动C.乙醚分子中的C-O-C不对称伸缩振动D.二氧化碳分子中O=C=O对称伸缩振动E.水分子中H-O伸缩振动答案:D14.应用GC对样品进行分析时,用来定性的依据是组分的:A.。

无机及分析化学作业3 第5章~第6 章试题及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作业3  第5章~第6 章试题及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作业3第5章~第6 章一、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1. 氧化还原反应中,获得电子的物质是 氧化剂 ,自身被 还原 ,失去电子的物质是 还原剂 ,自身被 氧化 。

2. 原电池的正极发生 还原 反应,负极发生 氧化 反应,原电池电流由 正 极流向 负 极。

3. 电池反应S 2O -23(aq) + 2OH -(aq) + O 2(g)2SO -23(aq) + H 2O(l) 的Oϕ=0.98 V ,则:正极反应为____O 2 + 2H 2O + 4e -4OH -_________;负极反应为____2-23SO + 3 H 2O + 4e -- -232O S + 6 OH -;已知Oϕ(O 2/H 2O) = 0.40 V ,则Oϕ(SO 32-/S 2O 32-) = __-0.58 V _。

4.利用电极电位可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__方向__和_程度_。

5.Ca 2+和K +的离子半径相同,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 电子数相同 。

6.第四周期有6个d 电子的中性原子为 Fe 。

7.同族元素电离能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 电子层 降低 。

8.由多电子原子体系轨道的近似能级图可知,Ca 原子的能级顺序为E 4s __>_E 3d ,而Mn 原子的能级顺序为E 4s _<__E 3d ,因此Mn 2+的价层电子构型为__3d 5__。

9. 分子间力有色散力、 诱导力、 取向力、 。

10. Sn 的核外电子排布为[Kr] 4d 105s 25p 2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各半反应,发生还原过程的是(B)A.Fe→Fe2+B.Co3+→Co2+ C.NO→NO3—D.H2O2→O22.已知Oϕ(Br2/Br-)=1.08V则还原能ϕ(Cl2/Cl-) =1.36V Oϕ(F2/F-)=2.85V O力次序为(A)A.Br—>Cl—>F—B.F—<Br—<Cl—C.Cl—<F—<Br—D.Br—<Cl—<F—3.在酸性条件下,KMnO4与S2-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是(B)A.MnO4-+S2-+4H+=MnO2+S↓+2H2OB.2MnO4-+5S2-+16H+=2Mn2++5S↓+8H2OC.MnO4-+S2-+4H+=Mn2++SO2↑+2H2OD.2MnO4-+S2-+4H+=2MnO4-+SO2↑+2H2O4.在Sn2+、Fe3+的混合溶液中,欲使Sn2+氧化为Sn4+而Fe2+不被氧化,应选择的氧化剂是哪个?(Oϕ(Sn4+/ Sn2+)=0.15V Oϕ(Fe3+/ Fe2+)=0.77V)(C)A.KIO3(Oϕ(IO3-/I2)=1.20V) B.H2O2(Oϕ(H2O2/OH-)=0.88V) C.HgCl2(Oϕ(HgCl2/Hg2Cl2)=0.63V) D.SO32-(Oϕ(SO3-/S-)=-0.66V) 5.对高锰酸钾滴定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可在盐酸介质中进行滴定B.直接法可测定还原性物质C.标准滴定溶液用标定法制备D.在硫酸介质中进行滴定6.在碘量法中,淀粉是专属指示剂,当溶液呈蓝色时,这是(C)A.碘的颜色B.I—的颜色C.游离碘与淀粉生成物的颜色D.I—与淀粉生成物的颜色7.(C)是标定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较为常用的基准物。

兰大《分析化学》15春在线作业3 答案

兰大《分析化学》15春在线作业3 答案
A.
ν0=ν
B.
Δm=±1
C.
νl=ΔV.ν
D.
ΔV=±1
E. ν=γH0/2π
正确答案:AB
4.选择指示剂时因考虑的因素有( )
A.
指示剂相对分子量的大小
B.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C.
指示剂的颜色变化
D.
滴定突越范围
E.指示剂的pKHIn
正确答案:BCDE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pH=5.03为两位有有效数字
A.
沉淀的溶解度小
B.
沉淀纯净
C.
沉淀颗粒易于过滤和洗涤
D.沉淀的摩尔质量大
正确答案:D
《分析化学》15春在线作业3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1.直接电位法中,加入总离子强度缓冲剂TISAB的目的是( )
A.
保持电极电位恒定
B.
与被测离子形成配位化合物
C.
控制溶液酸度
D.
固定溶液中离子强度
碘量法
D.
KMnO4法
E.铈量法
正确答案:BCD
《分析化学》15春在线作业3
三、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1.参考水准通常不出现在质子条件式中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2.标定高锰酸钾溶液时,为使反应较快进行,可以加入Mn2+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3.凡具有不饱和C=X基团(X为O、N、S、C)和γ氢原子的化合物,均能发生Mclafferty重排。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7.荧光光谱的形状不仅与物质的性质有关,而且与激发波长有关。

分析化学3习题

分析化学3习题

分析化学(003)一、名词解释(2分/题,共20分)1. 基准物质; 6. 振动自由度2. 参比电极; 7. 化学位移3. 共存离子效应; 8. 荧光薄层板4. 均匀沉淀法。

9、程序升温5. 荧光效率 10、化学键合相二、选择题(单选题,2分/题,共40分)1.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其pH 值最高的是( )A .NaAc ; B. Na 2CO 3; C. NH 4Cl ; D. NH 4 Ac ; E. NaCl 。

2. H 3PO 4的pKa 1~pKa 3分别为2.12、7.20、12.4。

当溶液pH=7.80时溶液中主要存在形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H 2PO 4-]>[HPO 42-]; B. [HPO 42-] >[H 2PO 4-]; C. [H 2PO 4-]=[HPO 42-];D. [PO 43-]>[HPO 42-];E. [H 2PO 4-]>[H 3PO 4]。

3. 在配位滴定中用铬黑T 为指示剂,溶液的酸度应用( )来调节。

A .硝酸;B .盐酸;C .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 D. 氨-氯化铵缓冲溶液。

4. 要区分盐酸、高氯酸、硝酸和硫酸的强度大小,应选择的溶剂是( )A .水; B. 吡啶; C. 醋酸; D. 乙醚。

5. 间接碘量法中加入淀粉指示剂的适宜时间是( )。

A .滴定开始前;B .滴定开始后;C .滴定至近终点; D. 滴定至红棕色褪尽至无色时。

6. 用洗涤的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沉淀纯度的是( )。

A .混晶共沉淀;B .吸附共沉淀;C .包藏共沉淀; D. 后沉淀。

7. 测定溶液的pH 时,用标准缓冲溶液进行校正的主要目的是消除( )。

A .不对称电位;B .液接电位;C .不对称电位和液接电位; D. 温度。

8. 下列永停滴定中,以电流指针突然下降至零并保持不再变动为滴定终点的是( )。

A .I 2溶液滴定Na 2S 2O 3;B .Na 2S 2O 3滴定I 2溶液;C .Ce 4+溶液滴定Fe 3+溶液; D. Fe 3+溶液滴定Ce 4+溶液。

兰州大学《分析化学》15秋在线作业3满分答案

兰州大学《分析化学》15秋在线作业3满分答案

兰州大学《分析化学》15秋在线作业3满分答案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在pH=0.5时,银量法测定CaCl2中的Cl?合适的指示剂是( )A.K2CrO4B.铁铵矾C.荧光黄D. 溴甲酚绿正确答案:B2. 在薄层色谱中,以硅胶为固定相,有机溶剂为流动相,移动速度快的组分是( )A.极性大的B.极性小的C.挥发性大的D. 挥发性小的正确答案:B3. 用硅胶做吸附剂,正丁醇做展开剂,薄层色谱分析某弱极性物质时,其Rf值太大,为减小Rf值可采用的方法是( )A.增大吸附剂的含水量B.用乙酸乙酯做展开剂C.在正丁醇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D. 减少点样量正确答案:C4. 按物质与辐射能的转换方向,下列哪种方法不同于其他方法( )A.荧光光谱法B.紫外分光光度法C.红外光谱法D. 核磁共振波谱法正确答案:A5.调节0.1mol/l磷酸盐溶液(pKa1 = 2.6, pKa2 = 7.21, pKa3 = 12.32) 的pH=8.0时,溶液中各种存在型体平衡浓度间关系是( )。

A.[PO43-] >[HPO42-]B.[H2PO4-]>[HPO42-]C.[HPO42-]>[H2PO-]D.[H3PO4]>]H2PO4-]正确答案:C6. 电子能级间隔越小,跃迁时吸收的光子的( )A.能量越大B.波长越长C.波数越大D. 频率越高正确答案:B7. 玻璃电极在使用前需要在蒸馏水中浸泡24小时,目的是( )A.消除液接电位B.消除不对称电位C.彻底清除电极表面的杂质离子D. 形成水化层,使不对成电位稳定正确答案:D8. 沉淀滴定中,与滴定突跃的大小无关的是( )A.Ag+的浓度B.Cl-的浓度沉淀的溶解度D. 指示剂的浓度正确答案:D9. 均为0.1mol/L的下列物质,不能用强酸标准溶液滴定的是( )A.NaCN (Ka = 6.2 × 10-10)B.xNaAc (Ka = 1.7 × 10-10)C.HCOONa (Ka = 1.8 × 10-4)D. CH3NH2Ka = 2.3 × 10-11)正确答案:B10. 一般情况下,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化合物的配位比是( )A.1:1B.2:11:3D. 1:2正确答案:A《分析化学》15秋在线作业3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现代波谱分析化学第三次作业

现代波谱分析化学第三次作业

1.将下列两组化合物按λmax大小顺序排列,并说明理由(只考虑π→π*跃迁)(A) c>b>a。

没有共轭的孤立双键在激发时,所需能量大于共轭双健所需能量;共轭体系越大,激发所需能量越小。

(B) b>a>c。

有共轭体系的,激发能量小于无共轭体系的,1,2-不饱和醛酮的激发,其能量高于激发存在延长共轭双键时所需能量。

2.乙烷、甲醚和环戊烯的λmax分别为135、185和190nm,它们各由何跃迁引起的?3.指出下列异构体所对映的紫外光谱数据:λmax:244 εmax:16000(B );λm ax:275 εmax:16(A)。

4.紫外吸收光谱谱图又称紫外吸收曲线,是以波长为横坐标;以吸光度为纵坐标。

5.红外光谱定性分析的基本依据是什么?简要叙述红外定性分析的过程。

答:依据峰的形状以及出峰位置(波数)来定性。

大致过程:1、首先按照各大峰区,找到各个出峰位置,并确定峰的形状;2、对各个吸收峰进行定性,确定可能存在的结构;3、确定可能的连接方式,在与标准谱图对照。

6.试分别计算乙炔和苯分子自由度总数及振动自由度数目。

乙烯:总自由度:3×4=12;振动自由度:12-5=7;苯:总自由度:3×12=36;振动自由度:36-5=31。

7.某液体化合物分子式C5H10,试根据其红外光谱图,推测其结构。

(1)不饱和度U=5-10/2+1=1,可能存在C=C或环(U=1)。

(2)谱峰归属1 3077cm-1双键=C-H伸缩振动,可能是烯烃2 2970 cm-1~2883 cm-1CH3或CH2的C-H伸缩振动3 1651 cm-1C=C伸缩振动4 1466 cm-1CH3的C-H不对称伸缩振动或CH2的剪式振动5 1377 cm-1CH3的C-H对称变形缩振动6 887 cm-1末端烯烃,同碳二取代C-H变形振动特征吸收峰(3)可能结构8.化合物C6H12,根据如下IR谱图确定结构,并说明依据。

中南大学《分析化学》网上(课程)作业三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分析化学》网上(课程)作业三及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1.在用K2Cr2O7测定铁的过程中,采用二苯胺磺酸钠做指示剂(=0.86V),如果用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前,没有加入H3PO4,则测定结果()。

(A)偏高(B)偏低(C)时高时低(D)正确参考答案:(B)2. 某试液中主要含有钙、镁离子,但也含有少量铁、铝离子。

今在pH=10.0时,加入三乙醇胺后用EDTA滴定至铬黑T终点,则该滴定中测得的是)。

(A)镁的含量(B)钙的含量(C)钙、镁总量;(D)铁、铝总量参考答案:(C)3. 佛尔哈德法中用的指示剂是()。

(A)铬酸钾(B)铁铵钒(C)重铬酸钾(D)荧光黄参考答案:(B)4. 对于n1=n2=1型的可逆对称氧化还原反应,如使反应能用于滴定分析,两个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差必须大于()。

(A)0.4V (B) 1.0V (C) 0.2V (D) 0.1V参考答案:(A)5.已知=0.54V,=0.16V。

从两电对的电位来看,下列反应:应该向左进行,而实际是向右进行,其主要原因是()。

(A) 由于生成CuI是稳定的配合物,使Cu2+/Cu+电对的电位升高2+/Cu+电对的电位升高(B) 由于生成CuI是难溶化合物,使Cu2+/Cu+电对的电位升高(C) 由于生成CuI是难溶化合物,使Cu(D) 由于I2有挥发性,促使反应向右参考答案:(B)6.间接碘法测定时,在HOAc介质中反应:之所以能向定量完成,主要原因是()。

(A)由于CuI沉淀的生成,使和发生了改变(B) 由于过量使减少了(C) 由于CuI沉淀的生成,使增大了(D) 由于HOAc的存在,使增大了参考答案:(C)7.在pH=1,的条件电极电位和其标准电极电位相比()。

(A)(B) ;(C) ;(D) 无法比较参考答案:(A)8.在pH= 0.5 时,银量法测定 CaCl2中的 Cl 。

合适的指示剂是()。

(A) K2CrO4(B) 铁铵钒(C) 荧光黄(D) 溴甲酚绿参考答案:(B)9. 莫尔法不可以用来测定()离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学号2018010500058 姓名谈中山
课程代码20036
课程名称分析化学
评阅教师刘霞
第 3 次任务
共 4 次任务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在1mol/L H2SO4介质中,以Ce4+滴定Fe2+时,最适宜的指示剂为()。

A 二苯胺磺酸钠
B 邻二氮菲-亚铁
C 硝基邻二氮菲-亚铁
D 邻苯氨基苯甲酸
2. 碘量法要求在中性或弱酸性介质中进行滴定,若酸度太高,将会()。

A 反应不定量
B I2易挥发
C 终点不明显
D I- 被氧化,Na2S2O3被分解
3. 标定Na2S2O3的基准物是下述哪一种?()
A H2C2O4·2H2O
B K2Cr2O7
C As2O3
D Fe
4. 碘量法测铜时,加入KI的目的是()。

A 氧化剂配合剂掩蔽剂
B 沉淀剂指示剂催化剂
C 还原剂沉淀剂配合剂
D 缓冲剂配合剂预处理剂
5. 用K2Cr2O7测Fe时,加入H3PO4的目的是()。

A 有利于形成Hg2Cl2白色丝状沉淀
B 提高酸度,使反应更完全
C 提高计量点前Fe3+/Fe2+电对的电势,使二苯胺磺酸钠不致提前变色
D降低Fe3+/Fe2+电对的电势,使滴定突跃范围增大,同时消除Fe3+的黄色干扰
6. 在间接碘量法测定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边滴定边快速摇动
B 加入过量KI,并在室温和避阳光直射的条件下滴定
C 在70℃~80℃恒温条件下滴定
D 滴定一开始就加入淀粉指示剂
7. 条件电位是:( )
A 在特定条件下,氧化型和还原型的总浓度均为1mol/L时,校正了各种外界因素(酸度、络合、……等)影响后的实际电极电位
B任意温度下的电极电位
C 任意浓度下的电极电位
D 电对的氧化型和还原型的浓度都等于1 m o1·L-1时的电极电位
8. 间接碘法(即滴定碘法)中加入淀粉指示剂的适宜时间是:( )
A 滴定开始时 B滴定至近终点时
C 滴定至I3-离子的红棕色退尽,溶液呈无色时;
D 在标准溶液滴定了近50%
9. KMnO4滴定所需的介质是( A )。

A. 硫酸
B. 盐酸
C. 磷酸
D. 硝酸
10. 在碘量法中,淀粉是专属指示剂,当溶液呈蓝色时,这是()。

A. 碘的颜色
B. I-的颜色
C. 游离碘与淀粉生成物的颜色
D. I-与淀粉生成物的颜色
11.下述()说法是正确的。

A .称量形式和沉淀形式应该相同
B.称量形式和沉淀形式必须不同
C.称量形式和沉淀形式可以不同
D.称量形式和沉淀形式中都不能含有水分子
12.盐效应使沉淀的溶解度(),同离子效应使沉淀的溶解度()。

一般来说,后一种效应较前一种效应() ( )
A.增大,减小,小得多
B.增大,减小,大得多
C.减小,减小,差不多
D.增大,减小,差不多
13.AgCl在1mol/L的HCl中比在水中较易溶解是因为()
A.酸效应
B.盐效应
C.同离子效应
D.配位效应
14 下列各条件中何者不是晶形沉淀所要求的沉淀条件()
A. 沉淀作用宜在较浓溶液中进行
B. 应在不断的搅拌下加入沉淀剂
C. 沉淀作用宜在热溶液中进行
D. 应进行沉淀的陈化
15 下列哪条不是非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
A. 沉淀作用宜在较浓的溶液中进行
B. 沉淀作用宜在热溶液中进行
C. 在不断搅拌下,迅速加入沉淀剂
D. 沉淀宜放置过夜,使沉淀熟化
16.用BaSO 4重量分析法测定Ba 2+
时,若溶液中还存在少量Ca 2+
、Na +
、CO 32-、Cl -、H +
和OH -
等离子,则沉淀BaSO 4表面吸附杂质为( ) A. SO 42-和Ca 2+
B. Ba 2+
和CO 3
2-
C. CO 32-和Ca 2+
D. H +和OH
-
17.对于晶型沉淀而言,选择适当的沉淀条件达到的主要目的是( )
A. 减少后沉淀
B. 增大均相成核作用
C. 得到大颗粒沉淀
D. 加快沉淀沉降速率 18. 透射比与吸光度的关系是 ( )
(A) 1T A = (B) lg 1
T
A =
(C) lg T = A (D) T A
=lg 1
19.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 朗伯-比尔定律只适于单色光
(B) Fe 2+-邻二氮菲溶液是红色,应选择红色滤光片 (C) 紫外区应选择的光源是氢灯
(D) 摩尔吸光系数ε值愈大,说明反应愈灵敏 20、关于目视比色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比较入射光的强度 B.比较透过溶液后的吸光强度 C.只适用于真溶液 D.比较一定厚度溶液的颜色深浅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用“√”或“×”,表示对或错的判断)
1. 间接滴定法测铜时,加入过量KI 是为了减少碘的挥发,同时减小CuI 表面吸附。

( )
2. 标定高锰酸钾溶液时,为使反应速度加快,可以加入Mn2+。

( )
3. 重量分析法中要求沉淀的溶解度越小越好。

( )
4. 吸光光度法中摩尔吸光系数,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
5. 吸光度具有加和性。

()
6. KMnO4溶液作为滴定剂时,必须装在棕色酸式滴定管中。

()
7. 直接碘量法的终点是从蓝色变为无色。

()
8. 用基准试剂草酸钠标定KMnO4溶液时,需将溶液加热至75~85℃进行滴定,若超过此温度,会使测定结果偏低。

()
9. 溶液的酸度越高,KMnO4氧化草酸钠的反应进行得越完全,所以用基准草酸钠标定KMnO4溶液时,溶液的酸度越高越好。

()
10.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碘时,应在中性或弱酸性介质中进行。

()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 标定硫代硫酸钠一般可选__碘单质_____作基准物,标定高锰酸钾溶液一般选用__草酸_____作基准物。

2.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应采用__间接法_____方法配制,重铬酸钾标准溶液采用__直接法_____方法配制。

3. 碘量法中使用的指示剂为_淀粉______,高锰酸钾法中采用的指示剂一般为__自身指示剂
_____。

8.根据沉淀物理性质的不同,可把沉淀分为晶形沉淀、凝乳状沉淀和无定形沉淀,其中从沉淀的颗粒大小来看,_晶体沉淀__________颗粒最大,___无定形沉淀________颗粒最小。

9. 在紫外可见光谱中,近紫外部分的波长范围为_200nm---400nm___________,可见光部分的波长范围为_400nm---800nm___________。

1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由以下五个基本部分组成,分别是(1)单光速分光光度计_______;(2)_双光速分光光度计______;(3)_双波长分光光度计______;(4)双重单色器分光光度计_______;(5)配置光多道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分光光度计_______。

四、计算题(20分)
用高锰酸钾法测催化剂中钙的含量,称样0.4207克,用酸分解后,加入(NH4)2C2O4生成Ca C2O4沉淀,沉淀经过滤,洗涤后,溶于H2SO4中,再用0.09580mol·L-1KMn O4标准溶液滴定H2C2O4,用去43.08m L,根据已知条件计算催化剂中钙的含量。

原子量:Ca 40.08 C 12.01 O 15.99 Mn 54.94 H 1.01 K 39.10 N 14.01)
Cao+2H+=ca2++H2o
ca2+C2O42-=CAC2O4
CAC2O4+2H+=CA2+H2C2O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