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江滩1期设计方案浅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口江滩1 期设计方案浅谈
摘要
本文通过对汉口江滩公园1期专项建设工程地块园林绿化方案的介绍向人们展示了生态园林绿化的多重功能叠加效益及环城“彩带”景观营造在武汉市汉口沿江绿化带建设工程中实例运用。

项目的有效实施,标志着公共绿地性质的沿江绿化带生态建设迈出颇具创造性的独特步伐,从而为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并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的生态规划宏伟目标。

关键词:沿江绿化带生态防护景观林带硬质景观软质景观
Abstract
The example the main body of a book is built by the fact that the multiple function having shown the organism's habits landscaping to people to Hankou river beach park 1 phase of end item construction project land landscaping scheme introduction overlays beneficial result and round-the-city "colour bar" landscape in riparian Wu Han City Hankou green belt construction project applies. The project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steps out the riparian green belt being indicating the common greenbelt character having rather distinctive creativeness step, is that the city improvement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lays down solid basis thereby, and realizes "th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coexistence " organism's habits plan grand goal ultimately
Keywords: The tough forest belt quality landscape afforesting simultaneous organism's habits protection landscape along the river is soft quality landscape
引言
近年来,武汉市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功能,把武汉建成一个特大生态型城市成了市政府新的发展目标。

随着武汉新一轮城市建设进程的推进,市政府及市园林局相关领导对其绿化带今后的发展方向及可行性的具体建设方案及其关心,沿江绿化带是当前最大的一项生态景观绿化工程项目,本方案涉及到的范围是汉口江滩公园1期专项工程建设。

争取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做出更好的艺术性设计,从而更好地发挥园林的社会、生态、经济三大效益。

1.场地与现有各种规划的关系
1.1武汉市绿地系统与基地的关系
就其地理位置而言,本基地位于长江大桥与二桥之间汉口沿江大道,本基地紧临长江。

从地域上讲武汉是一座水边城市长江和汉江横贯其中把一座城市分割成两江四岸三镇,本案处在武汉蓝环中间,在内环线。

周围水系发达。

图(1)
1.2汉口区域总体规划与基地关系
本基地位于长江汉口沿岸,具有极其的地理位置,也是武汉景观轴线上的重要节点。

据汉口总体规划的分析,江滩规划定位在创造生态性的休闲环境,集旅游.休闲.健身.绿化.娱乐为一体,汉口江滩,上起汉江口,下接天兴洲,与江汉路步行街相接,毗邻沿江大道景观,沿线分布着著名的旧租界历史建筑群,宛如一条靓丽的绿色景卷镶嵌在长江武汉段北岸。

2.基地环境
基地呈狭长形,占地28.8万平方米,分三层观水平台。

紧临长江。

汉口江滩一、二期
规划工程,是最贴近汉口核心区的滨江滩地,全长3.4公里,总面积120公顷一期工程为江汉关-粤汉码头,长1.04公里,观江游览和文化展示功能;二期工程自粤汉码头至长江二桥,长2.4公里,滨江亲水和休闲健身活动功能,汉口江滩公园上起武汉客运港,下至丹水池后湖船厂,全长7公里,分三期进行规划建设。

第一期工程绿地面积14万平方米,以大面积绿化和滨江公共休闲活动空间为主,展示城市景观,第二期工程(武汉长江二桥至三阳路段)于2003年9月28日对市民开放,形成3.4公里长的“绿化滨江长廊”。

江滩公园保持了亲水、生态、休闲的特色。

3.设计原则与空间结构
3.1设计原则
努力保护及发展沿江绿化带的植物多样性,优化城市园林物资资源的配本方案遵循以林为主的生态原则。

以人为本.服务于民的宗旨为设计原则,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性原则,和系统整体性原则。

努力改善环境和防洪。

汉口江滩工程遵照国家审定的“疏浚河道,加固堤防,提高防洪能力,改善城市形象”的总体规划,建成防洪、铺装、园林、亮化、体育、市政等六项设施结合的亲水空间,将昔日的杂屋滩涂,防汛险点改造成美丽景点和防洪屏障。

汉口江滩有效地江防洪经济效益,环境生态效益和社会综合效益融为一体,提升乐城市综合功能,成为城中一块碧绿的翡翠,长江一颗璀璨的明珠。

首先,要有利防汛,确保行洪。

严格按照长江务[2001]194号文件批复,避免建设任何阻水、影响行洪的建、构筑物。

第二,突出以人为本,以绿为主。

着重强调生态环境的营建,注重滨江湿地的保护,创造和谐的城市滨水景观。

通过建设一系列亲切宜人的游憩林荫道和休闲娱乐设施,为市民提供文化娱乐和亲水活动场所。

第三,注重文化,突出特色。

充分利用汉口滨江区的历史建筑、环境与文化内涵,使堤内外景观有机融为一体,突出具有武汉特点的现代滨江景观风貌。

3.2空间结构
整个基地布局为“一轴、两带、四区”为基本框架。

即江滩景观轴、堤防景观带、滨江亲水带、休闲活动区、中心广场区、体育运动区和园艺景观区。

音乐喷泉、水上乐园、戏水梯台的处处体现了亲水的主题,让人们既感受到长江的恢宏的气势,又能体味到江南小桥流水的韵味,倘降在江滩上,人们充分感受到水的魅力。

由生态景观道路向各个区域发散,通过各区域不同特色绿带景观的串联,从“自然”到“生态野趣”的角度,把自然界的原始人性活动空间的丰富融入到现在明快的自然景观中,充分把握现状特点和规划目标,是项目的切入点,此基地规划设计以生态平衡为依托,以生态防护观赏性和人员的参与性互动模式为发展的重点,整体有节奏的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互相交替,形成3个风格不同的区。

他们分别承担服务、游舔、体育等综合功能。

4.分区规划
江滩总体格局为“三区三带”。

三区:观光游览区、中心广场区和休闲活动区。

图(2)
三带:滨江特色带、游憩林阴带、堤防观景带。

图(3)
沿江大道与江滩车道之间为堤防观景带,车道与滨江步道之间为游憩林阴带,滨江步道以南为滨江特色带。

另外,横向的滨江步道、林阴步道、堤上观景廊贯穿整个江滩。

滨江特色带:高台观景、平台观江和梯台戏水为一体的大型滨江亲水空间。

滨江步道贯穿其中,沿途设置梅花灯和荷叶坐椅。

江滩护坡:采用毛石料,表面刻有浮雕和纹饰,设2种护坡浮雕———叙事浮雕,展示武汉滨水城市发展史;长江古生物化石、水生生物等浮雕,体现武汉自远古云梦泽、盘龙城至中世纪春秋汉唐,至近现代繁荣依水而兴的展缩景。

游憩林阴带:总长1200米,宽3-8米,采用蓝色系列的地砖进行铺饰,间隔局部地段有地灯装饰,形成蓝色彩带。

各类绿化用地10万平方米,共占28.8平方米总用地的70%,绿化覆盖率达90%,使汉口江滩成为汉口滨江地区最大规模的集中绿地。

堤防景观带:重点进行堤上观景廊道设计,形成集垂直绿化、观景廊道、休闲服务、缓坡绿化景观为一体的景观带。

堤上观景廊:采用缓坡式戗台与防洪墙衔接,顶部设木质步道,在上面既可以观街景,又可观江景。

木质步道局部安排休闲茶座,底层设零售、公共卫生等服务设施,总建筑面积达2000平方米,形成观景、观江和服务的最佳场所。

此外,防洪墙和机动车道之间布置宽12米的缓坡绿化景观带。

打造三大景区
从天津入口广场至露天剧场为观江游览区,以黎黄陂路闸口拓宽30米,形成贯通的大广场为中心广场区,从中心广场至粤汉码头为休闲活动区。

观江游览区:天津路入口广场、凭江观景台、文化广场和露天剧场,并增设了雕塑和文化诗墙,提高了文化品味,特别增加了观江休闲服务设施,安排了滨江咖啡座、茶座等服务功能,形成了内容丰富、具有特色的观景线路。

该广场观江观景视线宽阔,广场两侧布局展示中心和防汛调度中心,两座建筑物均采用流线造型,与客运港形态有机呼应。

两座建筑物之间为3400平方米的停车场(可停放车辆100辆)。

凭江观景———以“长江之歌”为主题,布局“江河水”、“大江东去”等雕塑,展示长江文化特色。

面积达1500平方米。

文化广场———以长江诗词文化雕刻展示为主题,布局采用石材雕饰的诗词和浮雕景墙,展示毛泽东和历代文人墨客对长江的颂咏。

林阴广场面积达2600平方米。

露天广场———将安排扇形阶梯舞台,面积达36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000人举办周末音乐会和票友活动。

露天剧场周边设置汉剧脸谱灯柱和休息廊道。

中心广场区:黎黄陂路闸口将扩宽至30米,形成开敞的人行入口。

中心广场是绿化景观和大型水景、夜景交融的主入口区。

它包括大型梯级景观绿化和“光之舞”广场。

中心广场———形成三个空间层次,第一层次为半圆形林阴广场,第二层次为“S”形的玻璃廊架和灯光隧道,两侧为图案简洁的整形灌木和地被植物,第三层次为疏林草地,三个层次整体上形成开敞通透的梯级绿色空间景观。

在黎黄陂路入口至江边还将布置一个系列水景,带状水景尽头为“光之舞”广场,它集地面灯饰、铺饰、水景为一体,成为壮观的旱地喷泉和观江场所。

休闲活动区:体现了休闲活动的参与性与空间的舒适性、趣味性。

它包括水上乐园、密林区等。

水上乐园的总平面为圆形,总面积达3800平方米,包括游泳池、戏水池、滑道等设施。

泳池内设置成人区和儿童游戏区,成人区设置标准泳道、水边吧和太阳伞。

儿童游戏区设有彩色滑道等戏水设施,冬季可作为青少年航模比赛和训练基地。

儿童游戏设施包括秋千、滑冰道、旋转木马、沙场等,面积达1900平方米。

游戏场周边布置具有童趣的实用型水果雕塑系列,如西瓜饮水器、冬瓜商亭、豆荚座椅等。

密林区———利用了缓丘形成的高度,种植颜色丰富的植物,形成夏绿秋红的绿化景观效果。

5.主要分项设计
本方案的设计包括竖项设计、水系设计、道路交通分析、园林建筑设计、种植设计、弱化的硬质景观设计、给排水设计、照明设计节能设计。

本文重点介绍竖项设计、道路交通分析、硬质景观设计、软质景观的艺术设计。

5.1竖项设计
为满足人们亲近水的天然需要图(4),局部水陆交接处利用1:5~1:10的缓坡使其形成滩涂地,有利于植物多样性及湿地形成,离水近车行道路及亲水平台,采用自然木桩或自然置石驳岸稳固土方。

形成丰富安全的景观层次与优美的绿带环境。

5.2硬质景观的艺术设计
5、2、1铺装
铺装图(5)是园林景观设计的一个重点,尤其以广场设汁表现突出。

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广场都因精美的铺装设计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米开朗基罗设计的罗马市政广场、澳门的中心广场等。

但是我们现在的设计对于铺装的研究,特别是仔细琢磨似乎还不够。

不是
去研究如何发挥铺装对景观空间构成所起的作用,而是片面追求材料的档次,以为这样就好,其实不然。

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要用高档的材料,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

国外,在这方面研究的很深。

如巴黎艾菲尔铁塔的广场铺装与坐凳小品都是混凝土制品,而没有选用高档次的花岗岩板,并无不协调或不够档次的感觉,同时,也可利用铺装的质地、色彩等来划分不同空间,产生不同的使用效应。

如在一些健身场所可以选用一些鹅卵石铺地具有按摩足底之功效。

盲道与正常人的铺装也应加以区分,从而方便盲人行走,这在武汉市的城市道路规划中已经得以体现。

一般的道路铺装,通常采用块料-砂、石、木、预制品等面层,砂土基层即属该类型的景观道路。

这是上可透气,下可渗水的园林--生态--环保道路。

采用这种道路有很多优点,
主要是基于下面几点考虑:
符合绿地生态要求。

可透气渗水,极有利于树木的生长,同时减少沟渠外排水量,增加地下水补充。

与景观相协调。

自然、野趣、少留人工痕迹。

尤其是郊区人工森林这种类型绿地,粗犷一些并无不当。

新建的景观,往往因地形变更,土方工程使部分、甚至大部分道路、广场处于新填土之上。

景观的绿地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要不断补充完善。

这种路面铺装适于分期建设,甚至临时放个过路沟管,抬高局部路面,也极容易不必如刚性路面那样开肠剖肚。

景观绿地除建设期间外,道路车流频率不高,重型车也不多。

是我国园林传统做法的继承和延伸。

根据铺装的材质可以分为:
沥青路面;多用于城市道路、国道。

混凝土路面;多用于城市道路、国道。

卵石嵌砌路面;多用于各种公园、广场。

砖砌铺装;用于城市道路、小区道路的人行道、广场。

石材铺装
预制砌块
地面铺装的手法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常常采用线性、流行性、拼图、色彩、材质搭配等手法为使用者提供活动的场所或者引导行人通达某个既定的地点。

5、2、2小品
园林小品的种类多多,如坐凳,花架,雕塑图(6),健身器材等,坐凳是景观中最基本的设施,布置坐凳要仔细推敲,一般来说在空间亲切宜人,具有良好的视野条件,并且具有一定要安全和防护性的地段设置坐凳要比设在大庭广众之下更受欢迎。

西单文化广场由于不可能在广场上摆满坐凳,只好在狭窄的道路旁摆了一排坐椅,因为没有其它可坐人设施,游人只好坐在上面,但这种设计是不合理的,可见,设计必须提供辅助座位,如台阶,花池,矮墙等,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5、2、3景观构筑
它包括雨水井、检查井、灯柱、垃圾筒等必要设施。

过去,人们只是一味注重大的景观效果,而疏忽了对一些景观构筑的艺术考虑,从而产生总是对一个设计项目感到美中不足。

现在,随着人类思想意识的不断积累和提高,人们逐渐将景观细部加以考虑。

从而取得了很好的视觉效果。

这一点在国外表现的尤为明显。

如检查井井盖的处理,在中国,对井毫不修
饰,虽然已出现一些预制的褐色井盖,但其视觉效果一般。

而国外则对井盖进行细部研究,他们将井盖的颜色加以修饰,五颜六色的图案被恰当地运用到景观设计中,与景观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景观。

5、3 软质景观的艺术设计
5、3、1园林植物
植物图(7)造景可谓艺术在其中起很大作用。

植物造景定义为“利用乔木、灌木、藤木、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并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观赏。

“植物造景区别于其他要素的根本特征是它的生命特征,这也是它的魅力所在。

所以对植物能否达到预期的体量、季节变化、生态速度要深入细致考虑,同时结合植物栽植地、小气候、干扰等多因素的考虑。

在成活率达标的基础上,利用植物造景艺术原理,形成疏林与密林、天际线与林缘线优美、植物群落搭配美观的园林植物景观,随着生态园林建设的深入和发展以及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等多学科的引入,植物造景同时还包含着生态上的景观、文化上的景观甚至更深更广的含义。

一期工程经过10个月的建设,于2002年十一前正式对游人开放,形成了观江游览区,中心广场区,休闲活动区。

江滩上栽种了各类树灌木70多种,其中乔木4331株,灌木23万株。

形成了银杏,竹林,枇杷,桂花,雪松,樟树,广玉兰,乌柏等8个片区。

5、3、2 水体
水体有动水和静水之分。

动水图(8)包括喷泉、瀑布、溪涧等,静水包括潭、湖等。

喷泉在现代景观的应用中可谓普遍与流行。

喷泉可利用光、声、形、色等产生视觉、听觉、触觉等艺术感受,使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水的气息。

尽管如此,人工的痕迹始终不可避免地展现出来。

如果能将人工与自然巧妙结合,那一定会早现另一种境界。

5、3、3其它:和风、细雨、阳光、天空等
5.4道路交通分析
在交通方面,江滩将建起8米宽的机动车道,采用彩色沥青,形成彩色通道。

汽车从武汉客运港进入外滩,从粤汉码头出,单向行驶,道路沿线顺向停车。

此外,为便于方便市民浏览,江滩设天津路和黎黄陂路两个主入口,其中,天津路入口与江汉路步行街贯通。

5、5防洪给排水
在防洪方面,将现有的武汉客运港至粤汉码头的10座闸口封闭5座,其余闸口高程均由现在的28米左右抬升至29.2米,使防洪期间的封闸大大降低。

同时,取消了叠梁黄土的封闸方式,在汛期高水位时采取临时封堵措施。

在排水方面,雨水大部分采用地面径流的方式直排入江,并设置四座高标准厕所,并设残疾人专用档位。

5、6灯光
江滩夜景亮化形成护坡、绿化、灯光隧道、堤防和光之舞广场五条光彩流线,与沿江大道历史建筑的流光溢彩相映衬,共同构成汉口沿江独有的夜景特色。

亮化以黄色为主调,展现繁华明快的特点图(9)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六个大的方面来研究了景观设计的要素,它们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论述了景观,探讨了景观的本质,为进一步研究景观设计的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景观设计的方法研究是在探讨景观设计要素的基础上进行的。

景观设计有非常多的研究方法,这是其中最基本的部分。

基于本论文研究工作得出以下结论。

1.景观设计的要素
景观设计的要素包括地形地貌,植被,道路,水体,铺装和设施景观。

2.景观设计的方法
景观设计的方法包括构思、构图、对景与借景、添景与障景、引导与示意、渗透和延伸、尺度与比例、质感与机理、节奏与韵律。

3.景观设计的终极目标
景观设计是科学与艺术的结晶,融合了工程和艺术、自然与人文科学的精髓,创造一个高品质的生活居住环境,帮助人们塑造一种新的生活意识,更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它的最终目的是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创造和谐。

此外,我们在研究景观设计的要素和研究方法的同时,景观设计也给我们
带来了启示和思考:
人的需求应该放在景观设计的第一位。

利用自然条件展现特色。

保护和发展历史文化特色。

着眼于长远,克服急功近利思想。

同时现代景观要素的细部设汁很重要,一个景观的好坏不仅要看结构,也要看细部,从台阶的尺寸,雨水口的处理,到铺装图案建筑的立面种植方式都很关键,要反复推敲。

道理很简单,但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既然我们意识到这一点,抓紧时间学习,相信我国的景观设计一定会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
(2)刘滨谊《滨水景观设计》
(3)艾定增、金笠民、王安民《景观园林新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中国园林》2001/2 、2003/3、1999/7</P< p>
(5)富英俊。

浅谈园林植物配置。

园林。

2001
(6)杨赉丽。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7)牛慧恩城市中心广场主导功能的演变给我们的启示城市规划 2002(1) 35-37
致谢
感谢刘倩如老师对本论文的悉心指导。

感谢园艺林学学院专业各位老师两年来对我们的教导,为我们以后的学习工作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感谢园林专业同学对我们的热情帮助与支持。

在此一并表示深深的感谢!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