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 单级阻容耦合共射放大电路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报告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48aed34561252d380eb6ec4.png)
实验二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一、实验目的1、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3、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图2-1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
它的偏置电路采用R B1和R B2组成的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 E,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u i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u i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u0,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在图2-1电路中,当流过偏置电阻R B1和R B2的电流远大于晶体管T 的基极电流I B 时(一般5~10倍),则它的静态工作点可用下式估算CCB2B1B1BURRRU+≈CEBEBEIRUUI≈+-≈1FRU CE=U CC-I C(R C+R E+R F1)电压放大倍数1)1(FR//β++-=beLCV rRRβA输入电阻R i=R B1 // R B2 //[r be+(1+β)R F1 ]输出电阻R O≈R C由于电子器件性能的分散性比较大,因此在设计和制作晶体管放大电路时,离不开测量图2-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和调试技术。
在设计前应测量所用元器件的参数,为电路设计提供必要的依据,在完成设计和装配以后,还必须测量和调试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和各项性能指标。
一个优质放大器,必定是理论设计与实验调整相结合的产物。
因此,除了学习放大器的理论知识和设计方法外,还必须掌握必要的测量和调试技术。
放大器的测量和调试一般包括: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试,消除干扰与自激振荡及放大器各项动态参数的测量与调试等。
1、 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试 1) 静态工作点的测量测量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应在输入信号u i =0的情况下进行, 即将放大器输入端与地端短接,然后选用量程合适的直流毫安表和直流电压表,分别测量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I C 以及各电极对地的电位U B 、U C 和U E 。
单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仿真实验
![单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仿真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d796ce5f27d3240c8547ef1b.png)
实验二、单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仿真实验放大电路要实现不失真放大,必须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放大电路的适用范围是低频小信号,电压放大倍数、输入和输出电阻是放大电路的核心指标。
1.1.1 实验目的:(1) 进一步熟悉multisim10软件的使用方法。
(2) 学会用multisim10软件分析单管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
(3) 了解仿真分析法中的直流工作点分析法。
(4) 掌握测量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
(5) 了解不同的负载对放大倍数的影响。
(6) 学会测量放大器输入、输出电阻的方法。
1.1.2计算机仿真实验内容:1. 静态工作点的测试(1) 在电子仿真软件Multisim 10基本界面的电子平台上组建如图1所示的仿真电路。
(2) 从电子仿真软件Multisim 10基本界面虚拟仪器工具条中调出虚拟万用表并将它并联在集电极电阻R3两端,如图2所示;调节RP 大约在35%左右时,虚拟万用表大面板屏幕上显示6V 左右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的静态工作点mA R U I C RC CQ 2/≈=。
图1单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仿真电路图图2 测静态工作点(3) 先关闭仿真开关,将虚拟万用表分别接入电路相关位置,然后重新开启仿真开关,测出CEQ U 和BEQ U ,并将测试结果填入表1中。
比较理论估算与仿真分析结果2.电压放大倍数测试(1)先关闭仿真开关,然后删除虚拟万用表;再从电子仿真软件Multisim 10基本界面虚拟仪器工具条中,调出虚拟函数信号发生器和虚拟双踪示波器,将虚拟函数信号发生器接到电路输入端,将虚拟示波器两个通道分别接到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如图3所示。
(2)开启仿真开关,双击虚拟函数信号发生器图标“XFG1”,将打开虚拟函数信号发生器放大面板,首确认“Waveforms ”栏下选取的是正弦信号,然后再确认频率为1kHZ ”;再确认幅度为10mVp ,如图4所示。
图 3 动态测量仿真电路图4 虚拟函数信号发生器放大面板(3)双击虚拟示波器图标“XSC1”,打开虚拟双踪示波器放大面板,可以看到输入信号和放大后的输出信号波形如图 5 所示(注意:须保持电位器的百分比为35%不变)。
电子线路 单级阻容耦合放大器 实验报告
![电子线路 单级阻容耦合放大器 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0dac026cfc789eb172dc8e2.png)
单级阻容耦合放大器1.实验目的了解单级共射放大电路的原理,联系设计放大器电路,掌握放大器的放大倍数的测量方法。
2.实验器材“单级共射放大电路”电路模板,直流稳压电源,信号发生器、模拟示波器,导线若干。
3.实验原理3.1三极管半导体三极管也称为晶体三极管,它最主要的功能是电流放大和开关作用。
三极管具有三个电极,二极管是由一个PN 结构成的,而三极管由两个PN 结构成,共用的一个电极成为三极管的基极(用字母b 表示)。
其他的两个电极成为集电极(用字母c 表示)和发射极(用字母e 表示)。
由于不同的组合方式,形成了一种是NPN 型的三极管,另一种是PNP 型的三极管。
三极管的电路符号有两种:有一个箭头的电极是发射极,箭头朝外的是NPN 型三极管,而箭头朝内的是PNP 型。
图表 1PN 结三极管3个电极的电流I E 、I B 、I C 之间的关系为:C B E I I I += 公式 1三极管的结构使I C 远大于I B ,令: BCI I =β 公式 2 Β称为三极管的直流电流放大倍数,当三极管的基极上加一个微小的电流时,在集电极上可以得到一个是注入电流β倍的电流,即集电极电流。
集电极电流随基极电流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基极电流很小的变化可以引起集电极电流很大的变化,这就是三极管的放大作用。
2.2电路原理-+图表 2实验电路图(1)如图表2所示,本实验中的共发射极放大电路采用电容耦合方式,电路 中电容的作用是隔离放大器的直流电源对信号源与负载的影响,并将输入的交流信号引入放大器,将输出的交流信号输送到负载上。
输入信号为零时,三极管所处的状态称为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由CE C B I I I 、、可以确定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并用符号CEQ CQ BQ I I I 、、来表示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根据电容阻直流、通交流的特点和节点电位法,可得放大器静态时输出端的电压为:cCQ CC CEQ BQBQ b CCBQ R I V V I I R V I -==-=β7.0 公式 3根据叠加原理可得放大器输入端的信号为:i BEQ BE V υυ+= 公式 4即在静态工作点电压上叠加输入的交流信号。
实验二(单级阻容耦合共射放大电路)
![实验二(单级阻容耦合共射放大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686ecaf5700abb68a982fb73.png)
CH2:输出信号
CH1:?V/CM CH2:?V/CM
M:?S/CM
提高布线成功率的要点
• 用不同颜色的导线代表不同的含义;
• 导线、器件布置在面包板上时要尽量降低 高度,以免因晃动导致短路;
• 导线端头剥皮不要过短或过长;
• 器件引脚、导线端头插入面包板时要保证 接触良好; • 元件、导线的布置要尽量横平竖直并与电 路原理图吻合,以方便查线。
实验二单级阻容耦合共射放大电路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单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变压器耦合放大电路直接耦合多级放大电路两级直接耦合放大电路放大电路输入电阻
注意:坐标纸上一定要标明信号属性及示波器每个通道 的纵坐标(电压)单位、横坐标(时间轴)单位。
CH1:输入信号
正弦 Vipp=0.1V 信号 f =1KHz
RB2 10k
Re2 51 Re1 1k Ce 47uF
RL 5.1k
VOL
二.动态测试(实测电压放大倍数 Av )
Av =Vopp/Vipp
AV理论= –
βR’L rbe+(1+β) Re2
≈–
R’L Re2
已知电阻
R1
V1 V2
Cb
Rp
100k
RB1 15k
调节RB1,观察饱和失真、截止失真。
注意:出现失真现象后,一定要断开信号源后再测量静态工作点。
Rp
100k
RB1 15k Cb
Rc 5.1k
Vcc +12V Cc 10uF
3DG6 10uF Vipp=0.1V f =1KHz RB2 10k Re2 51 Re1 1k Ce 47uF RL 5.1k Vopp
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d336150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db.png)
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掌握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能够绘制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电路图并进行实际搭建,测量电路中各元件的电压、电流、增益等参数,进一步了解放大电路的工作特性。
实验原理:阻容耦合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的放大电路,在该电路中,输入信号流过电容耦合与放大器的输入端相连,在放大效果之后,输出信号再通过电容耦合与下一级电路相连。
电容的作用在于隔断响应电路,防止直流信号干扰放大器的工作;阻容耦合的作用在于隔断响应电路,并且实现信号的传递与放大。
为了实现较大的电压放大倍数,阻容耦合放大电路中通常会使用反馈网络进行调整和优化。
实验所用材料:1.电容:10μF、33μF;2.电阻:220欧、10k欧;3.三极管:9014;4.电压表、电流表、示波器等实验仪器实验步骤:1.按照电路图搭建阻容耦合放大电路,注意电路图中的元件连接顺序和极性。
连接完成之后,对电路中的元件逐一进行检查,确保接地、接电及元件连接正确无误。
2.接通电源后,使用万用表进行电压测量,分别测量各元件的电压大小。
此时可用示波器测量输出信号波形,并通过调节电阻、电容及三极管的参数,对电路的放大倍数进行调整和测试。
3.在测试阶段,应仔细观察各元件的工作状态,以便及时发现电路中可能存在的异常情况。
如若遇到电路短路等故障,应立即关闭电源,并用万用表等仪器进行排查和修复。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多次调整了放大倍数,并对电路的工作效果进行了测试和测量。
最终,我们成功地搭建了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并实现了色频放大器的基本功能。
通过测试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发现在改变电容值和电池电压的条件下,能够对电路的输出信号进行精细调节,达到理想的放大效果和稳定性。
实验结论:阻容耦合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的放大电路,其原理和设计方法简单易懂,适用于多种放大电路的应用场景。
在实验中,我们掌握了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基本搭建步骤和调节方法,并实现了实验设计的目标。
当然,这一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实验误差和不确定因素,需要我们通过不断实践和学习来进一步深化理解。
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f49823b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8d.png)
一、实验目的1. 理解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
2. 掌握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设计、搭建和调试方法。
3. 学习如何通过实验测量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和动态性能参数。
4. 分析电路元件参数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阻容耦合放大电路是一种常用的模拟电子电路,主要用于放大交流信号。
它主要由晶体管、电阻、电容等元件组成。
电路中,电容C1和C2分别起到输入耦合和输出耦合的作用,用于隔断直流信号,使交流信号得以传递。
三、实验器材1. 晶体管(如3DG6)2. 电阻(1kΩ、10kΩ、100kΩ等)3. 电容(0.01μF、0.1μF、1μF等)4. 直流电源(+5V、+12V)5. 示波器6. 万用表7. 面包板或电路实验箱四、实验步骤1. 电路搭建:根据实验原理图,将晶体管、电阻、电容等元件按照要求连接到面包板或电路实验箱上。
2. 静态工作点测量:使用万用表测量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IC、基极电流IB和发射极电压VE,记录数据。
3. 动态性能测试:a. 输入信号: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正弦波信号,频率为1kHz,幅度为1V。
b. 输出信号:将输入信号接入电路,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记录幅度和频率。
c. 放大倍数计算:根据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幅度,计算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4. 电路调整:通过调整电路中的电阻和电容,观察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如静态工作点、放大倍数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静态工作点: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IC、IB和VE,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分析误差原因。
2. 动态性能: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分析误差原因。
3. 电路调整:通过调整电路中的电阻和电容,观察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如静态工作点、放大倍数等。
六、实验结论1. 阻容耦合放大电路能够有效地放大交流信号,具有较好的线性度。
2. 通过调整电路元件参数,可以改变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和动态性能。
实验二 单级共射放大电路实验
![实验二 单级共射放大电路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7b5c5588a0116c175f0e4889.png)
实验二单级共射放大电路一、实验目的1、学会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2、掌握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3、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二、实验设备与器件1、模拟电路实验装置2、双踪示波器3、交流毫伏表4、万用表三、实验原理图2-1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实验原理图。
它的偏置电路采用RB1和RB2组成的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E,以稳定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当在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ui后,在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ui 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u,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图2-1 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实验电路在图2-1电路中,当流过偏置电阻RB1和RB2的电流远大于晶体管T 的基极电流IB 时(一般5~10倍),则它的静态工作点可用下式估算: 47µF47µFR P1100KR B114.7KR B1210KR E151510C3R C12KCC B2B1B1B U R R R U +≈U CE =U CC -I C (R C +R E ) 电压放大倍数beL C V r R R βA // -=输入电阻R i =R B1 // R B2 // r be 输出电阻 R O ≈R C由于电子电路件性能的分散性比较大,因此在设计和制作晶体管放大电路时,离不开测量和调试技术。
在设计前应测量所用元电路件的参数,为电路设计提供必要的依据,在完成设计和装配以后,还必须测量和调试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和各项性能指标。
一个优质放大电路,必定是理论设计与实验调整相结合的产物。
因此,除了学习放大电路的理论知识和设计方法外,还必须掌握必要的测量和调试技术。
放大电路的测量和调试一般包括: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试,消除干扰与自激振荡及放大电路各项动态参数的测量与调试等。
二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二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aea92574b9f3f90f77c61b4f.png)
二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掌握直流电压及正弦信号的测试方法;2.掌握如何合理设置静态工作点;3.掌握两级放大电路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仪器名称型号数量双踪示波器 1台函数发生器 EE1641B 1台数字电表 1台实验板两级阻容耦合放大器1块三、工作原理说明1、电路的组成NPN型三极管T担负着放大作用,它具有能量转换和电流控制的能力,当微弱的输入信号ui使二极管基极电流i B产生微小变化时,就会使集电极电流i C产生较大的变化。
它是放大电路的核心。
V CC是集电极直流电源,为信号的功率放大提供能量。
Rc是集电极负载电阻,集电极电流ic通过Rc,从而将电流的变化转换为集电极电压的变化,然后传送到放大电路的输出端。
基极偏置电阻Rb的作用是,一方面为三极管的发射结提供正向偏置电压;同时给三极管提供一个静态基极电流Ib。
C1、C2是耦合隔直流电容为了使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还必须使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为此,Vcc、Rc和Rb等元件的参数应与电路中三极管的输入、输出特性有适当的配合关系。
由于单级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有限,往往不能满足工程实际的需要,因此常由若干个单级放大电路组成多级放大器。
组成多级放大器时,要合理选择单级放大电路和级间耦合方式。
常用的级间耦合方式及特点见表 1。
表1 常用的级间耦合方式及特点因阻容耦合式电路简单,性能稳定,故本实验采用此耦合方式,实验原理图见实图 1。
四、实验内容1.设置静态工作点,要求第一级的静态工作电流为2 mA,第二级静态工作电流为 mA。
2.测量各级放大倍数3.测量两级放大器的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其中,R=2KΩ,R L=Ω。
完成下表。
4.测量两级放大器的频率特性,并绘出频率特性曲线。
实图 1 两级阻容耦合放大器五、实验报告要求1.认真记录测试数据,正确描绘曲线;2.根据测试数据和计算结果,分析、总结多级放大器的工作性能;3.回答思考题。
计算1.静态在没有加输入信号(v i=0)时,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称为静态。
电子线路基础模拟电路实验2 单级阻容耦合放大器
![电子线路基础模拟电路实验2 单级阻容耦合放大器](https://img.taocdn.com/s3/m/6d64487bc5da50e2524d7f92.png)
实验二 单级阻容耦合放大器一、实验目的1、掌握单级阻容耦合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和调节方法。
2、掌握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测量方法。
3、了解静态工作点对电压放大倍数及输出波形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1、示波器 1台2、信号发生器 1台3、晶体管毫伏表 1台4、万用表 1块5、模拟电路实验箱 1台三、实验原理典型的分压式静态工作点稳定电路如图1-2-1所示。
此电路只要满足条件I R 》I B 和V B 》V BE则基极电压近似为CC B B B B R B V R R R R I V 2122+=≈则发射极静态电流为EBE BE B E R V R V V I ≈-=一般情况下,可认为集电极静态电流与发射极静态电流近似相等,即EBEB E c R V V I I -=≈V CE =V CC -I C (R C +R E )由此可见,V B 、I C 、V CE 几乎与晶体管的参数无关,可以看作是恒定的,从而抑制了温度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达到自动稳定静态工作点的目的。
图1-2-1 阻容耦合放大器1、静态工作点的合理设置当电路参数确定后,静态工作点主要由R W调整。
R W偏小,工作点偏高,输出波形易产生饱和失真;R W偏大,工作点偏低,输出波形易发生截止失真;波形如图1-2-2所示。
静态工作点设置在交流负载线的中点,不易产生失真,但如果输入信号过大,使管子工作在非线性区,即使工作点选在交流负载线的中点,输出波形的顶部和底部同时被削去,如图1-2-2(d)所示,称之为双向失真。
图1-2-2 工作点与失真综上所述,静态工作点的设置要根据信号的大小,在不产生失真的条件下,静态工作点设置得低一些为好,因为工作点低,噪声小、管耗小、而且省电。
2、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整静态工作点的测量,就是测出三极管各电极对地直流电压V B、B C、B E和集电极电流I C,根据V CE=V C-V E计算得到V CE,同理得到V BE。
2单级阻容耦合放大器设计IN
![2单级阻容耦合放大器设计IN](https://img.taocdn.com/s3/m/be9384704431b90d6c85c7ef.png)
问是否可以无限增大Rc, 为什么?
END
单级阻容耦合放大器交流参数测量
单级阻容耦合放大器交流参数测量
单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交流特性测量:
1,电流放大倍数: Vi
Vo
AU V o V i
单级阻容耦合放大器交流参数测量
2,通频带BW:Vs=10mV(峰峰值),
单级阻容耦合放大器交流参数测量
低频电子线路实验
单级阻容耦合放大器
2009年11月
目录
实验目的: 1,学会放大电路的设计,调试及安装方法; 2,学会静态工作点及其调整方法 3,掌握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动态范围、幅频特性、 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测量方法;
实验内容: 1,安装与调试单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2,测量静态工作点;
3,测量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动态范围、幅频特性、 输入输出电阻;
(1 ~
3) 2
1 fL (Re
R S rb e ) 1
C b 1 0 F ,C C 1 0 F ,C e 1 0 0 F
R e 1 . 8 k , R c 2 k , R b 1 5 2 . 8 8 k , R b 2 2 2 . 1 3 k ,
Rc,Re(定 值 )ICQ U B IQ CQ U EQ IB Q 0. 7Rb2 Rb1
I18IBQ
Rc 2K R e 1.8 K
实验二 单级阻容耦合共射放大电路
![实验二 单级阻容耦合共射放大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2552b833376baf1ffc4fadaf.png)
VO开
RL 5.1k VOL
RB2 10k
Re1 51 Re2 1k
Ce 47uF
Av=Vo/Vi
RO =[ (VO开– VOL)/VOL]×RL
Vi 0.05V t
0 - 0.05V
Vo
标出电压幅值
0
t
3、非线性失真:保持输入Vipp不变,调节RP,使输出波形
出现饱和失真、截止失真,测量静态工作点,观察波形 变化,并绘制Vi、VO波形。
二、实验器件:
电阻:51Ω 1个、 1KΩ 1个、 5.1KΩ 10KΩ 1个、 15KΩ 1个、 电容:10uF 2个、 47uF 1个 可调电阻:100KΩ 1个 三极管: 1个 2个
三、实验内容:
Rp
100k
RB1 Cb 10uF
15k
Rc 5.1k Cc 10uF Re1 51 Re2 1k Ce 47uF
Vcc +12V
VOPP
Vipp 0.1V 1KHZ
RB2 10k
RL 5.1k
标 志
c
e b
实验电路图
1、静态工作点测试:调节Rp,使Ve为1.0V
Ve 1V Vb Vc Vce Vbe Ic
uF
Vcc +12V
饱和 区
Cb 10uF
15k
Ib
RL 5.1k Ce 47uF
Rp
100k
RB1
Cb 10uF Vipp=0.1V
15k
Rc 5.1k
Vcc +12V Cc
10uF
RB2 10k Re1 51 Re2 1k RL 5.1k Ce 47uF
Vopp
Vopp(vipp=0.1V)
二级共射极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二级共射极阻容耦合放大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2e26218983d049649b665841.png)
硬件技术实训实验报告题目:二级共射极阻容耦合放大电路一、实验背景与目的1.实验背景常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都是很弱的,一般为毫伏或微伏数量级,输入功率常在1mV以下。
为了推动负载工作,因此要求把几个单级放大电路连接起来,使信号逐级得到放大,方可在输出获得必要的电压幅值或足够的功率。
由几个单级放大电路连接起来的电路称为多级放大电路。
在多级放大电路中,每两个单级放大电路之间的连接方式叫耦合;如耦合电路是采用电阻、电容进行耦合,则叫做“阻容耦合”。
此次试验我们将进行两级阻容耦合放大。
2.实验目的1.掌握多级放大电路及负反馈放大电路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2. 理解多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总电压放大倍数与各级电压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
3.理解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及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多功能万用表➢数字电路实验箱➢模拟电路实验箱➢信号发生器➢示波器三、实验内容本放大器为级间电压负反馈,反馈系数1/30.比较测量开环和闭环放大倍数比较测量开环闭环时带负载电压放大倍数说明并验证负反馈时电压放大倍数、输出失真、输入输出电阻、频率的特性。
四、 实验原理如图所示是二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在晶体管V 1的输出特性曲线中直流负载线与横轴的交点U CEQ1=V CC ,与纵轴的交点(U CE =0时)集电极电流为=1CQ I 311E E C CCRR R V++静态工作点Q 1位于直流负载线的中部附近,由静态时的集电极电流I CQ1和集-射电压U CEQ1确定。
当流过上下偏流电阻的电流足够大时,晶体管V 1的基级偏压为2111RR V R U CCB +=晶体管V 1的静态发射极电流为311311117.0E E B E E E B EQ RR U R R UB U I +-≈+-=静态集电极电流近似等于发射极电流,即1111EQ BQ EQ CQ II I I ≈-=晶体管V 1的静态集电极电压为111C CQ CCCQ RI V U -=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总电压放大倍数为21u u uAA A =其中,第一级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为11111)1(E be L uRr R A +++'-=ββ晶体管V1的等效负载电阻为211i C L RRR ='可作为第一级放大电路的外接负载,第二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为])1(//[//222432E be i R r R R R β++=晶体管V 1和V 2的输入电阻分别为11126)1(300EQ be I r β++≈22226)1(300EQ be Ir β++=第二级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为222222)1(E be L u Rr R A ββ++'-=其中,等效交流负载电阻LC L RRR 22='。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报告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191d0b276eeaeaad1f330c8.png)
实验二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一、实验目的1、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3、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图2-1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
它的偏置电路采用R B1和R B2组成的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 E,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u i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u i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u0,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在图2-1电路中,当流过偏置电阻R B1和R B2的电流远大于晶体管T 的基极电流I B 时(一般5~10倍),则它的静态工作点可用下式估算CCB2B1B1BURRRU+≈CEBEBEIRUUI≈+-≈1FRU CE=U CC-I C(R C+R E+R F1)电压放大倍数1)1(FR//β++-=beLCV rRRβA输入电阻R i=R B1 // R B2 //[r be+(1+β)R F1 ]输出电阻图2-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R O ≈R C由于电子器件性能的分散性比较大,因此在设计和制作晶体管放大电路时,离不开测量和调试技术。
在设计前应测量所用元器件的参数,为电路设计提供必要的依据,在完成设计和装配以后,还必须测量和调试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和各项性能指标。
一个优质放大器,必定是理论设计与实验调整相结合的产物。
因此,除了学习放大器的理论知识和设计方法外,还必须掌握必要的测量和调试技术。
放大器的测量和调试一般包括: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试,消除干扰与自激振荡及放大器各项动态参数的测量与调试等。
1、 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试 1) 静态工作点的测量测量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应在输入信号u i =0的情况下进行, 即将放大器输入端与地端短接,然后选用量程合适的直流毫安表和直流电压表,分别测量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I C 以及各电极对地的电位U B 、U C 和U E 。
电子技术综合实验报告(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电子技术综合实验报告(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0885f3e6172ded630b1cb655.png)
电子技术综合设计实验
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1.实验任务
用常用电阻电容三极管等器件搭建不失真,通频带宽的二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设计静态工作点和动态特性,测试通频带并用面包板实现。
2.实验目的
掌握用模拟电子技术中放大电路的设计与测试方法,掌握面包板电路基本调试手段
3.实验原理
1)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开环特性测试
电路图如上所示,通过四通道示波器各个引脚可知两级放大倍数,静态工作点等信息:
第一级放大倍数为2.698/4.582=0.588倍,静态工作点为(D通道设置在第一级电容之前)即得11.949V如下图所示
第二级放大倍数由两级放大倍数之积与第一级放大倍数的比值。
如示波器所示,第二级静态工作点为6.613V。
两级放大倍数之积为329.535mV,则放大倍数为总体放大倍数329.535,第二级放大倍数为32.953/0.588=56.04,频率响应如图所示
2)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闭环特性测试(电压串联负反馈)
测试增加反馈对通频带的影响以及放大倍数的影响如下:
如图,闭环放大倍数为32.47,比开环时缩小
2)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开环特性测试(电流并联负反馈)
如图所示,放大倍数为32.89,放大倍数有所下降。
实验2单级共射电路实验
![实验2单级共射电路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adbb403bb0717fd5360cdce5.png)
中频放大倍数 Av = 30.9dB , Av = 35.07
四、分析与数据处理 1.直流分析
表 1-1 是理论计算,表 1-2 实际测量, β = 100 时,直流指标非常接近。此时 R=P 35kΩ 。
2.交流分析
表 1-1 是理论计算,表 1-3 实际测量此时 R=P 35kΩ 带负载增益误差 37.22 − 34 ×100% = 8.6%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张升义 2020.04
图 1-8 输入信号 vi = 23sin 2π t / mv 输出信号 图 1-9 输入信号 vi = 25sin 2π t / mv 输出信号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张升义 2020.04
(4)测量 Ri 和 Ro A. Ri 测量
输入电阻测试原理图如图 1-10 所示,R8 看成内阻。 测试条件
voMax(空载) (负
载)
Ro ( kΩ )
5
3.23 -315.816 -63 -170.746 -34 vo = 1.392v 805mv 4.07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张升义 2020.04
4.频带测量【选做】 测试条件
R=P 35kΩ , IC = 1.698mA , vi = 5mv ,改变 f
A.低频测量,如图 1-12 所示
图中可以读出
图 1-12 低频测量
fL = 55.88Hz , AvL = 27.945dB
B.高频测量,如图 1-13 所示
图中可以读出
图 1-13 高频测量
fH = 7.764MHz , AvH = 27.917dB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张升义 2020.04
因此:
任务二 阻容耦合单级晶体管放大器实验报告
![任务二 阻容耦合单级晶体管放大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c0a9b80b9d528ea81c77940.png)
任务二 阻容耦合单级晶体管放大器实验报告一、 已知条件:V cc=+12V ,R L =3.600,10,3Ω==ΩS i R mV V K二、 主要技术指标:KHzf Hz f K R K RiA H L O V 100,100,3,1,40.><Ω<Ω>>三、 实验仪器:示波器、万用表、模拟实验箱、信号源、若干导线等。
四、 电路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路,它采用的是分压式电流负反馈偏置电路,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Q主要由 RB1 RB 2 RE RC 及电源电压 VCC 所决定,该电路利用电阻RB1 RB 2 的分压固定基极电位 V BQ .如果满足条件 I 1 I BQ 当温度升高时 I CQ —VEQ —VBE — I BQ — I CQ 结果抑制了 I CQ 的变化,从而获得稳定的静态工作点。
五、 电路的设计与调试1、电路设计:1 在面包板或万能板上安装好电路,测量并调整静态工 作点。
2 测量设计好的电路的偏置电压和电流; 3 测量所设计电路的实际电压放大倍数; 4 测量所设计电路的实际输入、输出电阻。
2、电路调试 静态工作点CQEQ ibeBQ EI V V V V R =-≈,对于小信号放大器,一般取CC CC EQ CQ V V V mA mA I 5.02.0(,25.0-=-=βCQBQ BQ B I V I V R )105(12-==21B BQBQB R V V Vcc R -≈)(E C CQ CC CEQ R R I V V +-≈=BQ V 4.54V =CQ V 4.31V =EQ V 3.82V V V C E Q 48.0=mA I CQ 46.2=六、主要技术指标的测量七、误差分析 (1)电压增益V A理论计算值V A 取60,相对误差AV γ=(60-40)60×100%=33.3% (2)输入电阻i R理论值i R ≈be r =2.25KΩ,实测值i R =3.48K Ω 相对误差%3548.3/)25.248.3(=-=Riγ(3)输出电阻O R 理论值,6.2Ω=≈K R R C O实测得OR =3K Ω相对误差%3.133/)6.23(=-=RO γ。
实验二单级共射放大电路
![实验二单级共射放大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38b825e271fe910ef02df834.png)
实验二 单级共射放大电路[实验目的]1.掌握单级共射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测量和调整方法。
2.了解电路参数变化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
3.掌握单级共射放大电路动态的测量方法。
[实验仪器及元器件]THM-2型模拟电路实验箱,XD2低频信号发生器, DF2173B 交流电压表,500型万用表,XJ4318型双踪示波器,电阻(色环电阻若干)、三极管(3DG6/β=80),电解电容器(10μF/25V ×2只、47μF/25V ×1只),信号线(电缆),各种导线。
[预习要求]1.认真阅读《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有关章节,熟悉单级共射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设置。
2.根据实验电路图3-3,估算最佳静态工作点Q (I CQ 、V CEQ )。
3.估算该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A v 、输入电阻R i 和输出电阻R 0。
[实验原理及参考电路] 1.参考电路实验参考电路如图3-3所示,该电路采用分压式射极偏置电路来自动稳定静态工作点,电位器R P 用来调整静态工作点。
为了获得最大不失真的输出电压,静态工作点应选在输出特性曲线交流负载的中点上,若工作点选的太高,易引起饱和失真,选得太低,又易引起截止失真。
实验时,若测得V CEQ <0.5V ,说明三极管已饱和;若测得V CEQ ≈V CC ,说明三极管已截止,显然,这两种情况在线性放大电路中是不允许的。
静态工作点是指:输入的交流信号为零时的三极管集电极电流I CQ 和管压降V CEQ 。
在实际测量时常采用测量电压来换算电流的方法,即先测出V E ,再利用I CQ ≈I EQ =V E /R E ,计算出I CQ 。
2.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电压放大倍数是指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有效值之比:iv V V A =图3-3实验时用示波器测出放大器输入和输出最大不失真波形的峰-峰值后,计算出有效值,再与用万用表测出的结果进行比较。
3.输入电阻的测量输入电阻的大小表示放大器从信号源或前级放大电路获取电流的多少。
npn 管组成的阻容耦合共射极单级放大电路
![npn 管组成的阻容耦合共射极单级放大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f81658b0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19.png)
英文回答:Our application of transistor technology in the electronic field has be an important development. The conjunction of the condensed polar single—stage magnification circuit as amon electronic magnification circuit is important in achieving signal transmission. In this circuit, the transmission of signals is achieved by coupling different levels of circuits with the use of capacitors. The input signal is added to the base pole of the transistor, and the output signal is obtained from the collector pole, enabling the signal to be magnified.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technology has been able to magnify input signals to a greater extent and has provided strong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我国晶体管技术在电子领域的应用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发展方向。
阻容耦合共射极单级放大电路作为一种常见的电子放大电路,在实现信号的传递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L 5.1k Ce 47uF
Vo信号源后再测量各点电压。
4、通频带测试(扩展内容)
输入信号幅值不变 只改变信号频率
Rp
100k
RB1
Cb 10uF Vipp=0.1V
15k
Rc 5.1k
Vcc +12V Cc
10uF
RB2 10k Re1 51 Re2 1k RL 5.1k Ce 47uF
三、实验内容:
Rp
100k
RB1 Cb 10uF
15k
Rc 5.1k Cc 10uF Re1 51 Re2 1k Ce 47uF
Vcc +12V
VOPP
Vipp 0.1V 1KHZ
RB2 10k
RL 5.1k
标 志
c
e b
实验电路图
1、静态工作点测试:调节Rp,使Ve为1.0V
Ve 1V Vb Vc Vce Vbe Ic
Vo
标出电压幅值
0
t
3、非线性失真:保持输入Vipp不变,调节RP,使输出波形
出现饱和失真、截止失真,测量静态工作点,观察波形 变化,并绘制Vi、VO波形。
Rp
100k
RB1
Cb 10uF Vipp=0.1V f =1KHz
15k
Rc 5.1k
Vcc +12V Cc 10uF
RB2 10k
Re1 51 Re2 1k
Vopp
Vopp(vipp=0.1V)
0dB -3dB
0.707
BW = fH – fL
f(Hz)
fL
fH
四、实验报告要求:
1、整理实验数据,画出对应的波形,要求 数据及波形准确。
2、回答P16思考题第3题。
五、预习:
基本运算放大电路
Rp
100k
RB1
Cb 10uF Vipp=0.1V f =1KHz
15k
Rc 5.1k
Vcc +12V Cc 10uF
VO开
RL 5.1k VOL
RB2 10k
Re1 51 Re2 1k
Ce 47uF
Av=Vo/Vi
RO =[ (VO开– VOL)/VOL]×RL
Vi 0.05V t
0 - 0.05V
实验二 单级阻容耦合共射放大电路
一、实验目的:
掌握单级共射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整方法。 掌握放大器性能指标(AV、RO)的测试方法。 观察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记录波形。 理解通频带并掌握其测量方法。
二、实验器件:
电阻:51Ω 1个、 1KΩ 1个、 5.1KΩ 10KΩ 1个、 15KΩ 1个、 电容:10uF 2个、 47uF 1个 可调电阻:100KΩ 1个 三极管: 1个 2个
Ic
Rp 100k
RB1
Rc 5.1k Cc 10uF
Vcc +12V
饱和 区
Cb 10uF
15k
Ib
RL 5.1k Ce 47uF
RB2 10k
Re1 51 Re2 1k
6V
12V
Vce
截止区
晶体管输出特性 曲线
2、动态测试:
输入Vipp0.1V、1KHZ正弦波。测量输出电压VO, 计算 Av、 Ro,观察并绘制Vi、VO波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