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
说课标说教材文稿
尊敬的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来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
一、说课标
在这一环节,我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展开:
(一)说新课程理念;
(二)说课程总目标;
(三)说新课标对必修文言文阅读鉴赏的要求。
(一)新课程理念
本次课改,以服务学生为宗旨,旨在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建设开放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二)课程总目标:学生通过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应该在以下五个方面获得发展。分别是:积累与整合、感受与鉴赏、思考与领悟、应用与拓展、发现与创新。
积累与整合: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
感受与鉴赏: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
思考与领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它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应用与拓展:能在生活和其它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发现与创新: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
新课程总目标中的这五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并且形成了层级递进的趋势。其中,“积累〃整合”是一个基础,“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是三大支柱,三大支柱在一个厚实的基础上撑起了“发现•创新”这一片天地。
(三)说内容标准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于必修课文言文的阅读鉴赏,有三个层面的要求:
1、阅读文言文,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这是从语言文字的角度,对疏通文意、积累整合的基本要求。
2、“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这是从文章和文化的角度,对理解内容的较高层次的要求。
3、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
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这是从文学的角
度,对阅读鉴赏的较高层次的要求。
4、注重合作学习,养成互相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二、说教材
对这一环节,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一)说单元目标说;
(二)说单元的编排特点;
(三)说单元内容在教材中的定位;
(四)说单元内容。
(一)说单元目标
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设计本单元的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用现代观念审视、评价作品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借助工具书正音,通过诵读理解文章内容,品味优美句子;通过自主、合作,梳理常见的文言知识;通过探究引导学生体会写景记游散文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联系作者的身世和作品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和思想认识;以期待学生能通过学习,提高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说单元的编排特点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是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它与必修其它类别的古代文章相比,在内容的表现形式上,以及思想感情的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
1、所选作品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时代性”强调教科书要注意选取反映某个时代社会生活的文本,但又必须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即具有“典范性”。
东晋时期,世事乱离,偏安江南的士大夫们仰慕老庄思想,追求清玄之风,逃避现实,寄情山水。描写山川景物、记叙观赏游历的散文也开始出现并发展起来。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
唐宋时期,文人的生活范围更宽,文化修养更高,审美能力更强,于是自觉的山水游记便大量涌现,唐宋八大家描写山水、记叙游历的作品极为丰富,是散文史上的一个亮点。宋代写景散文中很少有为写景而写景的文章,大多以情和理取胜。苏轼的《赤壁赋》和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就是触景生情、借景说理的典范之作。
2、体例多样
本单元三篇文章虽都属于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但各有侧重。
《兰亭集序》属于序文中的书序,写法上同散文笔调,是为兰亭聚会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的。
《赤壁赋》代表了宋代散体文赋的特点。它像汉赋一样,采用主客答问的方式来阐述作者的思想、认识;又似骈赋和律赋,行文之中常使用排比与对偶,具备了"赋"的基本特征,但它又不为"赋 "这种文体所拘泥,多处运用散文笔法。
《游褒禅山记》是游褒禅山后所记,它是一篇游记。记述了王安石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无论是治学还是处事,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要有“深思而慎取”的态度,而不可浅尝辄止,人云亦云,才能取得成功。
3、紧承高一,自成系统。
本单元是对必修一第二单元——古代记叙散文单元的紧承与提高,除了要继续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之外,还应该关注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的特点,以及学习这一类散文的方法和策略,这样才能够对整个单元选文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有一个宏观完整的把握。
(三)说单元的基本结构
本单元由单元指导、文本、注释、插图、课后“研讨与练习”、等部分组成。这些安排能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辅助并激发学习的兴趣。拓展练习的安排易于将学习引向深入,引燃创新的火苗。
相同点:
第三单元节选的是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山水游记一般不只是对自然风光的客观描绘,它往往包含着抒情和说理的成分;在记叙游览的同时,或表达物我两忘的喜悦,或抒发时不我待的忧思,或倾诉怀才不遇的愤懑……正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在景物的描述中倾注个人情感和志趣。这三篇课文是景趣(对自然山水的描绘)、情趣(借山水抒发的情感)和理趣(山水中了悟的哲理)的完美结合体。不同点:
1、写景、抒情和议论的关系不同。
《兰亭集序》:景、情、议合一,景中有情,情后有议,议中有情。
《赤壁赋》:由景生情,借物说理。
《游褒禅山记》:因事见理,先叙后议。
2、时代烙印不同。
到了东晋时期,世事乱离,偏安江南的士大夫们仰慕老庄思想,追求清玄之风,逃避现实,寄情山水。描写山川景物、记叙观赏游历的散文也开始出现并发展起来。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
唐宋时期,文人的生活范围更宽,文化修养更高,审美能力更强,于是自觉的山水游记便大量涌现,唐宋八大家描写山水、记叙游历的作品极为丰富,是散文史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