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创新作文教学之我见
语文教学应创新论文
语文教学应创新(山东省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初级中学 266000)作者简介:张秀华(1976.2-),性别:女,供职单位全称及职称:山东省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初级中学中学一级教师【摘要】在研究性教学的探索中,以”教师研究性地教,学生研究性地学”为理念,结合语文课的特点和实际,为鼓励学生自学、大胆展示和增强学生各方面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参与教学,主动发展,形成学生参与教学的有效模式:学生自愿讲课,老师点拨指导,后总结。
学生的自信心、干劲都鼓起来了,此举还为学生作文和周记准备了素材。
【关键词】有效模式;语文教学;创新精神【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156-01一部人类的进步史就是一部创造发明史,创造性对人类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我们当前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学语文教学目的要”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尤其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中学语文教师应弘扬个性,在培养学生创造精神上苦下工夫。
在研究性教学的探索中,我以”教师研究性地教,学生研究性地学”为理念,结合语文课的特点和实际,为鼓励学生自学、大胆展示和增强学生各方面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参与教学,主动发展,形成学生参与教学的有效模式:一、教师研究性地教培养创造性的人才,首先要求教师教学有个性,有创造精神,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艺术必须有鲜明的个性,个性是艺术的灵魂,泯灭了个性的语文教学,就没有了精神。
固定的教学模式,单一的教学风格,都会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
教师要独具个性地研读处理教材,学会对教材进行加工提炼,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力,特色鲜明地设计环节,安排结构,控制节奏,整合教材。
语文教学应定位于教师、学生、教材之间情感的水乳交融;定位于讲授、思辩、探究的和谐统一。
初中文言文教学论文
初中文言文教学之我见【摘要】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都应该教好文言文,每一位初中学生都应该学好文言文,在教与学中共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受到古代优秀文化的熏陶。
但是文言文与实际生活差距很大,中学生刚接触文言文,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文言文教学成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较薄弱的环节,文言文让学生感到难学、厌学、畏学。
因此,初中语文教师有责任走出传统教学的误区,探索出一条文言文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让中学生对学习文言文不仅感兴趣,而且学得轻松愉快,把学习文言文变成享受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美好过程,从而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教学难走出误区探索途径寻找方法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都应该教好文言文,每一位初中学生都应该学好文言文,在教与学中共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受到古代优秀文化的熏陶。
但是文言文与实际生活差距很大,中学生刚接触文言文,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感到难学、厌学、畏学,文言文教学成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较薄弱的环节。
因此,初中语文教师有责任走出传统教学的误区,探索出一条文言文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让中学生对学习文言文不仅感兴趣,而且学得轻松愉快,把学习文言文的过程变成享受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美好过程,从而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
一、文言文教学中的误区目前,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有诸多误区。
有的语文教师不仅把文言文传统教学中“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奉为至宝,而且将其异化成令学生头痛的紧箍咒。
“满堂灌”的注入式教学充斥了文言文教学课堂,用教师的教全面代替了学生的学,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文本互动,课堂缺少探索和研究,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对知识印象不深刻、掌握不牢固,结果教师教得特别辛苦,学生学得非常吃力,效果却很不理想。
有的语文教师过分强调熟读、背诵,不管懂不懂,先让学生背了再教;串讲课文大意时不落实到字词句,只是按照教参的译文念一通,念完后就让学生读、背、默写,至于字词意思、句式特点、内容分析等,学生却一无所知。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农村初中学生作文创新能力的培养(通用)
农村初中学生作文创新能力的培养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当中的重要地位,是早已得到大家公认了的。
但在近几年当中,作文却越来越为众多的学生所厌恶,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农村初中学生作文存在着下列误区:第一、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作文对于学生来讲成为无米之炊。
由于各种因素,当前许多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很不够,基本的词汇、句式、语法、修辞等等知识是少而又少,一些学生缺少基本的文体知识。
第二、学生的阅读量太小。
近年来,随着考试指挥棒的魔力的不断增大,许多小学老师和家长过于注重考试技巧和能力,学生很少有时间和机会去阅读大量的书籍,更有甚者,个别同学阅读课外书还被家长或个别老师认为是不务正业。
第三、个别老师对学生作文的指导存在着偏差。
有的老师认为,好的学生作文是老师改出来的,因此,不厌其烦的一遍一遍地改,等到改完,学生作文早已面目全非,不是自己的了。
也有一些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一个劲地讲授写法,或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或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找出素材,借学生的笔把它写出来,这样指导出来的学生作文当然不会有真情实感,不会出现好的作品。
第四、学生缺少写作的兴趣。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比如,学生的写作基础差,很少尝到成功的喜悦,老师又少鼓励而多批评等等,学生对于作文敬而生畏,只能仰视作文,却不能积极地进入到作文实践中去。
第五、学生缺少生活积累。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宗旨和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和深入。
作文教学作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
本人从事农村初中语文教学20多年,在作文教学中不断探究,以学生的几篇作文为例,认为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有以下途径。
一、引导学生阅读,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能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作文教学不是空穴来风,阅读是培养学生作文创新之源,这一点,对农村孩子尤为重要。
学生只有在广泛的阅读中,才能挖掘文中的创新因素,加以张扬,进行创新思考,培养创新品质。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教学之我见摘要:类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我,倾诉情感的一种内在需要,是对自我、对生活、对世界的一种碰触、认知和对话,它应该成为每个学生的一种自发自觉的行为。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环节,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每个语文老师最关注的话题。
关键词:语文教学;引导学习;体验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7-215-01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那种应试教育的低效课堂已远远不能适应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
为适应时代潮流,走高效课堂之路,课改以来,我不断学习同行们的先进教学经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摸索语文课堂教学的规律和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是自己的几点思考和体会。
一、以学定标,引导学生高效学习所谓“以学定标”就是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准确分析学生的基础与需要并针对文本主旨与要求,反复筛选教学目标作为本课的学导目标,目标的措词不能太随意性、盲目性,表述要简洁、明快、准确,要使学生一眼就看出、就明白自己该做什么该学什么。
另外,目标的制定要根据学生的基础情况,学习习惯,学习能力,让学生产生积极的心态,能看清使命,产生动力,要有助于学生能分清轻重缓急,把握重点,能提高激情,使他们心中的想法具体化,更容易实现。
学起习来做到心中有数,热情高涨。
这样学生在预习或课前准备时就能有的放矢,不走弯路,少用时间,从而达到高效学习。
引趣的途径、方法很多,包括:教师要用富有激情的教态、语言激发学生的情趣;教师要鼓励学生尝试成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学方法要经常变化,刻意求新,让学生时常有一种新鲜感等等。
二、引导学生乐于思考、质疑,发展他们的思维课堂教学中的矛盾应由学生自己提出“我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多思,爱思,深思。
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的态度应该是:提倡、鼓励、引导。
通过提倡、鼓励使学生从不敢问到“敢于”提问;通过引导,使学生逐步做到“善于”提问。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优秀5篇)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优秀5篇)随着我国教育进程的不断推进,初中语文教学方式以及教学主题在新形式下受到了极大挑战。
为了响应我国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号召,初中语文教学中逐渐融入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文主要针对初中语文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在初中语文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分析。
初中语文教学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初中语文教学承接了小学语文对于学生的语文基础教育与思维能力培养,另一方面,初中语文渐渐向学生们打开了一扇语文学习的新大门,大门的背后是更多新奇、引入入胜的深层次语文文章鉴赏与审美的形成。
一、初中语文教学现状目前,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更加多元化、现代化、信息化的技术被引入其中,处于初中阶段的青少年们有了更多获取语文知识的机会。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初中语文教学已经根据信息化社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一定创新。
但是在现阶段,我国初中语文教学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创新,但是其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目前我国的应试教育体制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产生了影响,现在的学生们大多是为了考试而学习,由此导致学生思维僵化,不必谈创新,就连最基本的自主思考都没有办法做到。
其次就是部分教师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这一教学活动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导致无论在初中语文中加入多少新型教育方案与新型教具都无法解决我国初中生在语文学习中缺乏创新能力的现状。
而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学课堂刻板,在语文课堂上甚至出现了“1+1-2”这种固定答案,而语文原本是门富有创造性的学科,难怪,初中语文教学水平一直“居低不升”。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在教师心里树立创新意识。
对于学生来说,只有教师这个引导者明白了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才能让学生找到初中語文学习的方向,否则初中语文难免会“南辕北辙”。
在这一点上,需要学校向教师贯彻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明白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究竟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才能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下初中语文性教学论文
新课程下的初中语文研究性教学之我见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探究性学习也叫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与接受式学习相对应的学习方式,强调主动探究、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重要的是实践和体验。
因此,教师要多通过平时的课堂教学和课内外活动,逐步渗透研究性学习,使研究性学习步步深入。
关键词:新课程研究性学习主体地位21世纪教育正面临着一场“学习的革命”,目前教育界正在进行一场教育的革命:打破或抛弃旧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创造出一种以学生在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提出问题为基本的学习载体;在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经验和心理体验的为基本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自主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为基本的教学形式的课程改革模式。
素质教育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当前的语文教育改革的一个发展趋向是要实现由关注教师的教走向关注学生的学,把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学习的探索者,让他们经常地运用创新发散性思维进行探索式的语文研究性学习。
由此可见,研究性学习在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中是何等重要,它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收集、分析、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情感体验,建构多元立体的探究模式都具有深远持久的重要意义。
1.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保证“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
教育领域有一个很知名的“三主论”,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这本是一个很不错的命题。
但在教学中,“学生为主体”却得不到真正的落实,很多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并没有真正体会“主导”的实质含义,而把“主导”演绎成了潜意识里的“主人”和“领导”。
于是就希望学生顺从、听话;于是就有了老师“专场演讲式”的“满堂灌”、“一言堂”;就有了学生正襟危坐的“聆听”。
课堂上积极主动地举手发问的学生凤毛麟角。
创新作文教学,提高学生水平论文
创新作文教学,提高学生水平人们习惯上称“写作”为“创作”是因为写作本身就是一种探索、创造及反映的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说,初中作文教学应为学生提供一个探索、创造、自我展示的广阔空间,注重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使作文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其特点和优势,更好地为培养创新性人才服务。
创新作文教学应注意做到以下四点:一、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以教师为主导”,就是要求教师把自己只看成是教学活动的主持者和教学方向的引导者,不居高临下,不目中无人。
如果一个教师总是唯我独尊,动不动就板起面孔训斥学生,总认为学生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对学生放心不下,放手不得,甚至常常越俎代庖;总喜欢过把瘾似地唱“独角戏”,一讲到底,“满堂灌”,而不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情感取向和接受能力,这势必削弱乃至剥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应有的主体地位,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作文教学方面,更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因为语言能力重在养成,学生愈是处于主体的地位,愈是主动地去读、去写、去改,其能力的提高就愈是自然的、显著的。
二、创造宽松和谐的写作环境传统作文教学,教学形式单一,整个过程教师是主角,学生的主动性与创新精神难于发挥,造成了学生讨厌作文的心理,结果学生作文水平很难提高。
针对这种现状,我们要为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写作环境。
如在指导想象作文《五十年后母校参观记》时,我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设计了这样的导语:想象就是创造。
爱因斯坦曾这样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
”合理的想象还能为我们设计未来。
我们要学会大胆的想象,不敢想,就谈不上去做;只要想象合理,怎么想都可以。
那么请你发挥你的聪明才智,进行大胆而又合理的想象,为母校设计一幅五十年后的美好蓝图吧!在这种宽松的作文环境中,学生的想象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他们“尽述心中之思”,“尽达内心之情”,使学生的真情实感和创新精神得到充分发挥和展现。
三、为学生提供实践和探索的空间学生作文涉及的范围很宽,不仅涉及学生今天的生活实际,还涉及到他们昨天的生活的回忆,涉及他们明天的理想。
作文教学论文
作文教学之我见【摘要】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关键词】作文观察想像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古今中外多少教育前辈为探索作文教学规律而孜孜不倦。
我的作文教学法概括起来两句话:“细心观察+丰富想象,生活实践+范文引路。
”第一,观察是习作的起点鲁迅先生在《致董永舒》的信中说:“此后要创作,第一需要观察。
”在《答北斗杂志社问》中,所谈写作经验的第一条就是:“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点就写。
”鲁迅先生还曾把他的写作经验总结为四句话:静观默察,烂熟于心,凝神结想,然后一挥而就。
一个人的观察能力不是天生的,要在接触自然、接触社会的感知过程中,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长期训练而逐步增强的。
三年级的时候要学生看校园花坛。
看后,要学生以《校园花坛》为题作文。
如果忽视观察的指导,学生虽然天天与花坛见面,但观而不察,说:“花坛有什么好看的,不就是几棵树和小草吗?”很多同学会笼统地写:“校园里有一个花坛,花坛里有绿色的草地和美丽的鲜花。
”一般只写几十个字。
校园花坛真的没有什么好看的吗?其实看并不等于观察,观察要认真、细致,要从不同角度、不同时间去观察,还要连续不断地观察。
老师要当好学生的向导,带着学生去观察。
早晨,我把学生带到花坛边,指点他们看花朵和小草上的露珠,聆听树上小鸟的歌声,并用手触摸一下露水,感受露水的冰凉感觉;课间我带学生去花坛的小草里寻找昆虫,同学们发现了麦冬里的蜗牛、草地里的螳螂、树干上的蚂蚁、树枝间的蜘蛛、花朵上的蝴蝶,学生看到了蜘蛛怎样织网,蚂蚁如何搬运粮食,蝴蝶翅膀上的花纹像眼睛,傍晚我带学生来到花坛边看夕阳透过树梢落在校园的美景,同学们惊喜地发现树叶和草地被染上一层金光,与早晨看到的景色又是完全不同。
如果一年四季能让学生连续不断地观察,学生能在这个花坛发现很多美的景物和有趣的事。
浅抒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之我见
浅抒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之我见创新、变革是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强调的,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由于突出了开放意识、民主意识,学生自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表现欲都被激发出来。
伴随着社会的整体进步和发展,语文教学在方向把握和方法手段方面越来越明显地显示出其迷离性和陈旧感,从而形成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现实缺陷和不足。
单纯从作文教学上看,便是语文教学中“望文轻叹”的区域:学生搜肠刮肚却未凑得只言片语;教师费尽唇舌始终打不开学生的灵感之门。
作文题目的陈旧俗套,内容单调重复,造成了思维的呆滞性;教师过多的公式化、概念化的作文指导,造成学生脑细胞“萎缩”的现象,从而对写作腻烦。
基于以上问题和现象的现实存在,我认为对语文作文教学的改革,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从讲读课文、课外书籍中积累写作的材料学生在写作文,特别是在写议论文的时候,往往觉得没有什么内容可写。
这除了缺乏生活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阅读面太狭窄,知识贫乏,占有的写作资料太少。
根据这种情况,在讲读课中,我特别注意将范文中的内容教给学生作为写作材料。
譬如我把《史记》中的《陈涉世家》,吴晗的《谈骨气》等课文中关于爱国主义方面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英雄事迹、理论阐述及名言佳句等介绍给学生;对《邓稼先》、《登上地球之巅》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颂扬或批判。
这样就为学生写作以爱国主义和革命理想为内容的作文提供了材料。
中学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的能力。
读书,是知识的重要来源,理想为内容的作文提供了材料。
也是作文内容的重要来源,因为在写作文的时候很多题材都源于我们平常的日积月累。
学生通过读书,可以间接地看到许多平时生活中未曾见到的事物,在这些事物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这些事物转变为自己的写作材料。
多读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陶冶自己的情操,丰富自己的知识面。
比如,每周都要总结一下自己这七天积累的知识,加深印象,等以后用的时候可以很轻松地变成自己的写作资本。
初中语文作文教研心得(3篇)
第1篇一、引言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文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表达和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深知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因此,我一直在探索和总结作文教研心得,以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作文教研心得1. 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作文教学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写作的魅力。
具体做法如下:(1)引入生活实例,贴近学生实际。
作文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生活中的趣事、感动等为例,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
(2)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课堂趣味性。
如: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作文素材;开展作文竞赛,激发学生创作欲望;举办作文讲座,提高学生写作素养等。
(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兴趣。
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个性化的作文题目,让学生在写作中展现自我。
2. 强化作文基础训练作文基础训练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关键。
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作文基础训练方法:(1)加强词汇积累。
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籍,扩大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掌握作文结构。
教授学生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不同文体的写作方法,使学生掌握作文基本结构。
(3)注重写作技巧。
教授学生如何开头、结尾,如何运用修辞手法等,提高作文质量。
3. 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写作思维是作文的灵魂。
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培养写作思维的方法:(1)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事物,提高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2)培养创新意识。
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使作文更具个性。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学习到优秀的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4. 加强作文批改与反馈作文批改与反馈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作文批改与反馈方法:(1)注重作文批改的针对性。
针对学生的写作问题,提出具体、实用的修改建议。
初中作文教学论文
初中作文教学之我见在前不久的一份语文教学杂志上看到了这样一段文字,”在当代中学生的作文中,我们很难体会到那种触动人心的情感,很难沐浴到情感的雨露,处在花季的少男少女们的情感是丰富的,想象是多彩的,一棵草、一朵花都会引起他们无限的感慨;一句批评的话,一段感人肺腑的语言,会使得他们泪水涟涟、思潮翻腾。
可是,那么丰富的情感、那么缤纷多彩的心灵世界却在一些同学的笔下变得僵硬,死气沉沉。
那么,怎么才能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中学阶段,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是很强的,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
根据学生这一特点,要培养学生写作文的兴趣,老师应在”新”字上下功夫。
这就需要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转变观念,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作文课中”活”起来。
一、营造写作氛围,激发写作兴趣1、以身示范,潜移默化。
作为语文教师,需要广博的知识和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
倘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使得学生如沐春风。
那么,学生自然会对语言文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开始萌发表达的欲望。
同时在学生作文过程中,教师亲自动手写作,将现实的生活变成文字,可以是班内、校内的真人真事,也可以是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将作品拿到班内与学生分享,学生会觉得自己的语文老师很神奇,他们会自然而然的喜欢甚至是崇拜你,”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也许会因喜欢上他的语文老师而喜欢上了作文。
2、开展活动,构筑平台。
初中生都有自我表现和被肯定的需要,创办本班或本校特有的作文报刊,让学生拥有展现自我的舞台,无疑对学生的写作兴趣有促进作用。
二、激发快乐写作兴趣单纯从作文教学上看,便是语文教学中”望文轻叹”的区域:学生搜肠刮肚却未凑得只言片语,教师费尽唇舌始终打不开学生的灵感之门。
究其原因,大概在于:学生的社会实践少,信息渠道不畅,校园生活枯燥乏味,造成了思维的限制性;作文题目的陈旧俗套,内容单调重复,造成了思维的呆滞性;老师过分的公式化,概念化的作文指导,造成思维的单一性。
这三性互为因果、互相影响、恶性循环,形成了一个”思维怪圈”,造成学生脑细胞”萎缩”的现象,从而对作文写作倍感腻烦。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摘要】本文分析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原则。
探讨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注重积累语文课程的改革首先从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开始,只有深刻领会和把握当今语文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现代教学理念的内涵,并运用这些现代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才能使语文课程改革取得理想的成果。
一、教师中介地位的确立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实现的前提。
现代的阅读教学观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首先是学生与作品之间的对话,然后是学生之间就作品所进行的对话,教师参与后,则是学生、教师就作品所进行的对话。
可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角色定位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而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成了文本与学生的中介。
教师是阅读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
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能让学生走进教材,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并解决学生与教材交流时出现的障碍和引导学生怎样更好理解教材。
因此教师首先是阅读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
即对课堂教学环节作出整体设计以及对课堂阅读和对话活动进行必要的组织协调。
我们不能把我们对教材的认识强加给学生,也要承认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的差异性,要让学生充分与教材交流。
二、转变方式,激活资源,课堂阅读环境较为特殊。
它既能进行个体的独立思考,又会受到群体的阅读制约。
个性化阅读教学,师生都是探究者,都面对着新问题,对文本都能在已有的知识积淀之上,建构自己的新视点,赋予自我的新理解,这也就决定了要相互探讨,相互启迪,而最终达成相互提高。
徜徉于文本思想智慧的海洋之中,进行多元化的文化选择和多方法的文化品味,但群体的从众效应也影响着个体的独特视角,因此,阅读必须互动。
“文本与阅读主体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惟有互动课堂才是流动的、鲜活的、生机的课堂,个性化阅读结论的开放交流,畅所欲言,可充实完善自我结论,提升思考质量。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从化市第二中学广东从化 510900)【摘要】:根据现行教材和质量评价标准的要求,构建“四有”课堂教学模式[1],在课堂教学中有尝试自学、主干讲解、局部训练、效果反馈四个过程。
在“四有”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将每一章、每一节的评价要求落实到位,确实打造有效的“四有”课堂教学,切实减轻学生不必要的学业负担,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数学素养,让学生获得真正意义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有效教学尝试自学主干讲解局部训练反思【中图分类号】g623.23语文既是一门工具学科,又是一门极具文学性的学科,很多学生问我语文该怎样学,我告诉他们语文更多的是要用心去感受,让自己的心和作者的心一起跳动,产生共鸣。
可是现在的许多学生他们每天忙于应付形形色色的作业,忙于奔跑上理想的的升学之路,哪有心情去感受,他们每天都是两点一线,他们感受到的是学习的压力,缺少去领悟大自然美感的心境,更缺少静心去体会语文美感的心动,所以我感到要让学生真正把语文学好实在太难了。
阅读,语文学科教学与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阅读能力,语文能力的核心体现之一。
但阅读教学中相当普遍的存在的低效、甚至无效的状态却是不争的现实。
我们可以看到,中考得分率最低的往往是阅读题。
如何改善阅读教学?如何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有效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业质量评价标准·语文》中“阅读与鉴赏”部分,提出了阅读教学的一条新思路。
其尝试建立起7~9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能力的系统与阅读知识的系列,力图寻求“学有目标,教有方向,考有规范”的阅读教学体系新范式,以达到语文阅读的“学”“教”“考”的和谐统一。
在这思路的指导下,我们探索如何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学科教学中可操作的模式,探索教师教学观念、方式以及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有效途径,探索适用于不同层次学生发展并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操作途径,在实践中提出了“四有”课堂教学模式,即是一节课应包括“尝试自学、主干讲解、局部训练、效果反馈”这四个过程,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中学作文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浅谈中学作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素质教育蓬勃兴起,这给高中作文教学改革也带来了新思维。
如何让学生在作文写作中走进生活,务实创新,既弘扬个性,又与现实社会和谐统一,是高中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面临的又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学生写作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搞好高中生写作创新的培养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素质教育作文教学创新能力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素质教育蓬勃兴起,这给高中作文教学的改革也带来了新思维、引进了新路子、迎来了新局面。
如何让学生在作文写作中走进生活,贴近实际,务实创新,弘扬个性,与现实社会保持和谐统一,是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面临的又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做为一名教学在第一线的高中语文教师,深感学生创新写作在教学中的重要性,结合本人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体会,谈谈如何搞好高中生写作上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一,想象创新源于对现实生活的热爱。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强大动力,同时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核心。
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生的丰富的想象,想象是创新的基础,创新的源泉,没有想象的创新是不可想象的。
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对现实生活而产生的想象。
比如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看到庐山瀑布后写出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千古传颂的名句,难道不是源于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对祖国壮丽河山的歌颂而写出吗。
诗圣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难道没有热爱现实生活的土壤?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好多是次那个没爱国爱民的情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热爱祖国的情怀至死不渝。
第二,想象创新有现实生活做基础,并非瞎编滥造。
学生在作文中充满想象,大胆创新,异想天开,这都无可非议,然而,想什么,怎么想,度在哪里,却少有问津。
针对这种作文迷雾,必须指出,想象创新必须基于现实的存在和超越。
文章是以生活的真实为生命的,任何偏离社会轨道、违反生活逻辑的文章,不管它多么富有“想象”,都会因其失却真、善、美的内核而被弃之如废纸。
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创新教学法
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创新教学法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教育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教育的重中之重。
所以,教师必须改革作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设法给学生各种各样的启发和素材,以唤起学生的作文兴趣和创作欲望,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作文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探索创新作文教学的新路。
笔者就作文的课堂教学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 变封闭型指导为开放型指导半个多世纪来的作文指导,都是一读范文,二命题,或给材料,三讲解,从审题立意到选材安排,四提要求,注意事项。
封闭型,四步曲,唱腻了,师生双方都没有兴趣。
无数反馈信息表明,如此指导,学生写出的作文从立意到构思,甚至遣词造句,都大同小异,千篇一律。
如果改为开放型,情况大不一样。
所谓开放型,我的理解和做法是教师少指导,让学生先直接进行写作。
具体说,就是将作文指导分两次进行。
作前,结合阅读教学,精要简明地介绍一点写作基础理论知识,侧重文体知识;作中,再根据学生写作情况具体提出修改加工意见。
或许有人摇头,说如此无异于纸上谈兵。
然而,我以为作文确如古人所说:“定体则无,大体则有。
”各类文体的文章,还是有其“规” 可循,有其“方” 可行的。
所以,作文指导就要简要地讲讲有关“规” 和“方” 的知识,这是必要的,可行的。
2. 变一支笔批改为几十支笔批改作文批改,是语文教师的一大沉重负担,白天改不完晚上改,在校改不完带回家改。
教师花的精力和时间很多,学生所得却很少。
如果变一支笔为几十支笔,立即会出现崭新局面,立即会产生教学“共振”的最佳效果。
所以,《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本)明确指出:“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可指导他们自己修改,或组织他们互相批改。
” 变一支笔为几十支笔的具体做法是:一指导学生自改,二组织学生互改,三组织学生集体改,四教师批改。
同一篇作文,一般须用几种批改方法。
因为同一方法用长了,难免模式化、程式化,乃至僵化。
3. 变“一言堂” 评讲为“群言堂”评讲传统的作文评讲是“一言堂”,教师一个人唱独脚戏,朗读优秀作文、剖析典型病例、指导修改等。
初中作文教学体会论文
初中作文教学的体会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作文教学效率不高,弊端甚多,却是不争的事实。
作文是学生人语言能力、知识水平、思想素质、思维习惯等的综合反映。
但是大部分学生谈文色变,无话可说,无文可作,只能东拼西凑,勉强成文。
造成这种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基础薄弱、缺乏兴趣、见闻不广、缺少生活积累等,而最重要的原因,是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没有找准入点。
作文指导思想应是——“生活,作文的源泉;想象,作文的翅膀;创新,作文的生命。
”作文教学中应强化学生的创新,引导学生作文力求别具一格,切不可千文一面,作文指导时讲究虚,作文评点时注重粗,并适当增加自命题和半命题的练习力度,给学生充分的写作自由和广阔的想象空间,让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语言表露独特的感受和心声,以抒写有个性的作文。
创新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企求一步到位:应从点滴抓起,多鼓励,少批评,即使是滑稽可笑或哗众取宠,只要是“不同一般”的均应予以肯定和引导,让其创新火花成燎原之势,但切不可多讲理论,以免束缚学生的想象。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是《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重要要求之一,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理所当然地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主阵地。
学生作文如果养成了创新习惯、强化了创新意识,提高了创新能力,就一定能提高作文水平。
一、培养学生作文创新意识,打破常规思维定势思维是作文的催化剂,选材、立意、布局、谋篇都离不开学生的主动、积极的思维参与。
教师要引导学生写作中打破常规思维定势,使其思维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扩散,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意识。
1、作文命题方式多样化。
命题要注重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激发他们写作的热情。
作文命题从形式到内容都力求新颖、有趣,富有创造性,要注意做到符合学生的生活、思想和认知的实际,有利于学生展现个性,抒发情感,放飞想象感悟生活,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和训练。
同时也可让学生参与到命题作中来,如出一组有内在联系的题,让学生自由的选择,或请学生依作文要求,自拟题目,将作文命题补充完整再作文。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教学之我见摘要: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语文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
然而,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中学语文教学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有趣味性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畸变为一种应试训练。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
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便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它,不但不把它当成负担,而且会废寝忘食,乐此不疲地去干。
所以,兴趣是推动人去寻求知识和从事工作的一种内驱力。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在这种欲望驱使下,能够轻松地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自然地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学习,甚至把艰苦的学习看成快乐的享受。
教学是一种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实际,了解他们学习语文的目的、态度、习惯、方法、兴趣、爱好、情感、意志以及生理、心理特征。
生活在改革开放时代的初中学生,自主意识增强,他们自尊、自信,需要尊重,情绪复杂、情感丰富、对未来充满幻想、求知欲旺盛、记忆力好、渴望通过学习获取知识。
但意志脆弱、缺乏刻苦精神、学习习惯不稳定、会产生逆反心理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特点,在教材中从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
特级教师于漪在谈教学体会时说:“崇高的使命感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紧密相碰,在学生心中弹奏的时刻,教学艺术的明灯就在课堂上高高升起。
”我在上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考虑到初一年级学生对自己童年玩耍的环境有深刻印象,对生活充满美好幻想的特点,根据课文内容以学生的兴趣点切入教学。
我先引导学生以《我心中的乐园》为题,把自己记忆中最美好的画面用语言描述出来。
学生心中的乐园有现实的美景,有幻想的世界。
然后直接引入鲁迅先生描写的儿时的乐园——百草园这一重点文段。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5篇)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5篇)中学语文教学论文(5篇)中学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一、增加意识中学阶段虽对同学写作阅读鉴赏力量有过要求,但在实际教学中因存在教学费时长效果差的问题,故未引起老师足够重视,且在教学过程中缺少支配合理性,有极大随便性,而同学思想中不够重视,甚至是漠视,认为作文提高并非是一朝一夕,收效慢,而作文训练又与考试题存在极大不全都,故在平常写作中就不乐观参加,只在考试时拼凑而成。
因而作文教学收效甚微。
基于上述缘由,首先要提高作文教学重要性的思想意识,老师要充分熟悉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不行缺少的,同时它也是同学听说读写力量的集中体现,是同学学问积累和语言规律整合力量的集中反映,也可以说是同学语文素养力量的集中体现,所以每一个老师都要有极强的责任感和深刻意识。
其次,要对同学进行乐观引导,培育同学学习作文的思想意识,端正学习作文的思想态度,借助中外名家的故事,名言警句来树立良好的胜利意识,增加努力求新的信念。
中同学想象力极为丰富,我们应当以此为突破口引导他们树立正确学习作文的目标。
无疑给他们的心灵点燃一盏明灯,可借助优秀高考作文或情真意切的美文佳篇培育感知汉语言文字的精致,中华民族文化绚烂瑰丽,引发同学对作文写作爱好。
德国第斯多惠说“凡是能够引起同学的思想工作和智力上的主动精神的方法,是最好的方法。
”同学是会思维的主体,只有引发他们的主动精神,才会使同学发挥巨大潜力。
良好思想意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效果的前提,注意对同学的人文精神的关爱,体现一种人性化的关爱,正确引导培育学习作文正确思想意识,增加学习作文的信念,提高作文写作乐观性,这都会为作文教学进展起乐观而深远的影响。
“完善教育可能使人类的身体的智力的和道德的力气得到广泛的发挥。
”(乌申斯基)所以要想使作文教学能充分调动同学爱好就必需从思想道德意识高度进行正确引导,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可以使同学养成乐观学习态度,并营造健康和谐的学习氛围,这些对提升同学的学问力量和水平都有不行忽视的作用和影响。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创新方法[论文]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创新方法摘要调查表明,现在有许多的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感到困惑、棘手。
但在语文教学中听说训练起步早,基础较好;读写训练中,阅读训练的分量较重,时间多,范围广,写作训练无论从时间上还是数量上相对来说都较少,而且收效甚微。
因此重视作文教学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不可推卸的责任,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不可忽视的教学环节。
关键词创新激励兴趣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1 让学生从范文中学“仿”作文,鼓励学生的自信心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
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学生的模仿性很强,先仿写范文对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是非常有益的。
例如,学习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后,可让学生学习文中在写作中巧妙运用过渡句的特点,仿写《从教室到西边》。
学习了《春》一课后,让学生学习了文章是怎样通过细心观察来描写大自然优美景色的,让他们仿写了《夏》。
实际上学生进行模范性写作训练时,创造思维之光就在其中闪耀。
他们的习作,正是张开的创造性思维的的双翅,慢慢地他们就能搏击长空。
教师们常对学生讲:世上无难事,作文也是这样。
著名作家巴金先生曾说:“只有写,你才能真正会写。
”一开始不要怕写不好,只要勤练笔,熟能生巧。
我国著名当代作家胡万春投稿第二百零一次才得以发表《在〈文汇报〉上》,虽然仅37个字,可他当时真是欣喜万分,因为愿望终于实现了。
他以此为动力勤耕不辍,终于成为一代名家。
2 精心设计作文题目,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应成为作文教学的重要原则。
语文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使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消除害怕作文的心理,努力实现由“要我写”向“我要写”的转变。
实现这一转变的基本前提是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生活实际、心理特点、思想状况、写作水平有一个深刻全面的认识和把握。
王邦进 也谈个性化作文教学之我见
也谈个性化作文教学之我见贵州省正安县谢坝民族中学王邦进当今的中小学作文教学可以发现其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学生主体认识不够,导致中小学生作文中“抄、编、凑”;“假、大、空、套”满天飞。
写作教学所面临的严重问题也正是教育本身所难以承受的疾病,这疾病如不根治,必将形成言不达思,文不达心的空洞之文本。
因此,我们教师应该把写作教学这一学科问题从狭隘的学科论中剥离出来,从哲学、社会学以及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深层次地挖掘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源,从而从本质上来解决问题。
一、新理念下个性化作文教学背景作为新理念下的实施者,教师角色的重要性不容置疑,那么在新理念指导下自己扮演的究竟是一个什么样角色,怎样扮演好这个角色。
首先要了解新课标提出的背景、意图。
社会的变革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课程标准正是为了适应这一要求,完成从传统教育向新型教育的革命而颁布实行的。
新型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建立在对人的关怀的基础上,实质就是一切从人出发重在发掘人的潜力,让每一个人都得到应有的发展。
打破陈旧的、教师权威的观念,更加注重作为个体的人的价值。
合作教育、终身教育、创新教育的观念也都是以人的根本素质为起点,把终极关怀作为教育的落脚点来弘扬。
这些观点多是引入西方发达国家教育理念,我们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中西文化的融合。
新课标中“解放学生个性”是教育的一项重要使命。
我们以往的基础教育提倡的是“统一”、“服从”、“听话”,对个性采取回避甚至压抑的态度,在这种教育观念的支配下,学生个性受到压抑,天性得不到充分的表现,兴趣得不到积极培养,尊严得不到应有尊重。
用一种固定的僵化的评价标准来评判所有活生生的学生,于是许多有个性但考试成绩不好的学生被打入另册,酿成许多悲剧,语文教育应该在解放学生个性上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作文教学,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学习新课标、推行新课标。
二、明确教师在作文个性化教学中的责任。
在长期困扰中小学生作文的“抄、编、凑”,“假、大、空、套”模式化、成人化、公式化时,我觉得学生文风不正,这杯苦酒的酿造者还应有教师的责任,如果没有我们的赏识认可,这类作品又怎会风行以致泛滥,学生作文缺乏个性,缘于我们的评价,缺乏对个性的鼓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创新作文教学之我见21世纪是“创造教育”的世纪,综合国力的增强,高新技术的应用依靠大批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这种人才的培养依靠科学的教育。
语文学科作为各门学科的基础,在创新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作文是学生语文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综合运用,也是语文水平和语文素质的全面反映,更是创新教育的落脚点。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有创意的表达”,这就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试就作文教学中创新精神的体现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谈一些认识、体会和做法,以求与广大同仁探索一些作文教学的规律。
一、引导学生勤观察,多动脑。
在应试教育的禁锢下,学生的生活范围只是校园小天地再加家庭鸽子笼,生活程序只是围绕读书这个中心环节的机械式动作,而生活内容则局限于课堂内外的无休止训练。
这种紧张而单调的生活节奏,使学生全然丧失了一种从容不迫的心态去扩展生活的外延,去品味生活的内涵,这样,学生的作文只能是隔靴搔痒,闭门造车。
为克服这种弊端,教师首先要开放眼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严格控制课堂讲解时间,控制作业量,给学生松绑。
为开拓学生视野,要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到社会中去,去发现和描写新人、新事、新风尚。
走向大自然去观察春天的桃红柳绿、鸟语花香;夏夜的稻浪滚滚,蛙鸣阵阵;秋野的瓜果遍地,桂花飘香;隆冬的玉树琼枝,山河银装。
烈日里去听蝉鸣,月光下去漫步,灯影下去捉迷藏,去看黄山日出,庐山飞瀑,到海边拾贝。
通过观察体验如诗如画的生活画面,学生定会触景生情,大开思路。
写出《我爱家乡的山和水》《愉快的假日》等之类的作文。
二.引导学生多阅读,勤积累。
写文章过程,是一个“调动”的过程,调动思想,调动经验,调动材料,可调动之物从何而来?要靠平时积累,如看到鲜花,听到鸟语,闻到芳香,想到一首好诗,尝到一种美味,学了一句名言,悟出一个道理……以及得知了古今中外人、事、物、景、理等等,都应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和做法,先占有,后备用。
输入到大脑,经筛选、提炼、加工,
再根据信息拟题、构思、布局谋篇,连缀成文。
积累的主要渠道是阅读。
首先要加强课内阅读。
叶圣陶说:“文章就是例子。
”新课程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大都是名篇佳作,教师在进行课文教学时,可充分挖掘课文中的写作知识,为学生寻求到创新作文的基点。
如教七年级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分析景物描写时,指出写景要注意层次分明,动静结合,善于抓住景物特征,从形态、色彩、声音、动作等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描写,恰当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
其实,作文写的是自己的所见所闻,抒发的是真情实感,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需要心灵的自由,思想的解放。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解放思想,突破束缚。
三、引导学生选择多类型,勤训练。
1、写自己生活真实的新体验。
创新作文要求求真和想像并存。
“求真”,就是写生活,写真情实感。
作文是反映学生情感的一个载体。
同样的生活内容,不同的学生就会有不同的内容和情感体验。
作文是一种精神产品的独创,要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反对套话、空话、假话;要引导学生切实体会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作文与做人密切相关;要使教师认识到,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也是‘立人’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二,使学生认识到作文也是生活的一种实际本领。
而不是为了应试;要培养学生简洁、明了、准确地表达信息的能力,包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积累生活素材的习惯,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语言习惯,认真、反复修改的习惯等。
”创新作文提倡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让学生写自己的话,不油滑、不轻浮、不虚无,释放出充满热情、饱含生命的蓬勃张力,这应该成为我们作文教学努力的方向。
“想像”,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独创性是它的特点。
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因此,作文虽不是艺术创作,但同样需要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在想象作文训练上,我曾做过这样一些尝试。
(1)睹物想象——依据直观性、具体性的事物进行的想象习作训练。
如:面对一个小小的地球仪,面对学校的规划图,看着厚厚的大雪,看着一张获奖证书等展开自己的想象,并写成一篇作文。
(2)假设想象——依据一个假设的事物或情节进行的想象习作训练。
如,练习写《假如我是校长,我将……》《假如我是市长……》《假如我是一名教师》《假如我是一名医生》等。
2、学写科幻故事。
学生的特有心理和兴趣决定了他们对科幻故事情有独钟。
在我的十几年教学实践中,经常发现有不少学生在偷偷地尝试着科幻故事的写作。
起初,我还有阻止之意,后来干脆放手让学生大胆练习,有时作必要的指点。
通过长期的训练,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学生不仅想象得到了充分发挥,其个性、创造力同样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3.学写童话、寓言故事。
童话、寓言的特点决定了其创作时应具有的丰富的想象力,无限的幻想力以及独具个性的创造力。
让学生进行这样的训练,无疑是学生个性展示的博览会,是学生尽情发挥的舞台。
学生创作的一篇篇富有一定人生、生活哲理的习作,让人赞不绝口。
如《垃圾桶的自述》《铅笔盒里的悄悄话》《粉笔、粉板擦、黑板》《课桌椅的哭泣》《新编守株待兔》,都是学生习作中的佳作。
4.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日记训练已经是众所周知的有效的训练途径。
特别是日记中的个人的秘密,心底的话语,无不是学生个性的极好凸现。
教师不仅要求学生写日记,更主要的是给学生以不断的经常的持之以恒的指导、帮助、鼓励和鞭策,促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习惯得以巩固。
此外,写读书心得、编连环图画故事以及写说明文、议论文、通讯报道、专题小论文等也是很好的训练途径。
总之,创新教学,要站在发展的角度,用发展的眼光审视新作文的写法,用结合学生实情,把生活材料变为课堂创新作文教学资源,写自己缘于生活真实的新体验,引导学生深入生活研究生活,多读书,掌握信息时代创新作文教学的“新”的理念,领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培养学习的好奇心和进取心,敢于向新的人生课题挑战,写出创新的文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