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收入分配中的几个主要问题_李实
我国收入分配领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从我国东 、 西三大地区职工年平均工资来看 , 0 0 , 中、 20 年 东 人得不到其发展所需要的社会 资源 ,从而使其发展面临困难 .如 部地区为 12 2 、 0 元 中部地 区为74 元 、 1 4 1 西部地 区为8 3 元 。 0 0 此周而复始 ,必然导致地 区.行业和个人之 间的收入差距逐步扩 3 2 20 年~20 年 . 03 西部 1 省 ( 城镇 居民人均年收入分 别为全国平 大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市场化程 度的不 断提高 , 场机 2 区) 市
维普资讯
商 业 视 角
我国收入分配领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刘
[ 摘
鹏
南通大学法政学院
要】我 国收入 分配领域 中存在 着收入分配不公和居 民收入差距过 大现 象。经济 发展 的政 策导向与战略选择 、市场
差距过大 原因
个方面 :
经 济追 求 效益 的 内 在 动 因 、收 入 分配 不 规 范 , 再 分 配调 节 乏 力是 导 致 这一 现 象 的根 本原 因。 及 [ 键 词1收入 分 配 关
杀了社会 的生机和活力 ,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就经济发展战略而
言 .长期 实行 的向西部地区倾斜 的均衡发展战略不仅没有达到平
这可以通过基尼系数来反映。基尼系数是国际上公认的判断收 衡生产力布局的 目的,相反倒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东部地区的经
入差距程度的基本指标 。 一般认为 , 基尼系数在0 2 以下表示收入分 济发展。鉴于此 .改革开放伊始 ,我国在分配领域 实行 了 ” 让一
我国的基尼系数在改革开放前为0 1 . 0 3 .6 20 年增至04 8 .5 .目前, 中 衡发展战略 。这种政策导 向与战略选择对 我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
浅析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及改革思路
浅析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及改革思路摘要: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在居民收入整体、城乡之间、行业间以及地区间等方面正在呈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这种趋势已经影响到我国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设计新的收入分配政策,以解决由分配不公平带来的各种问题。
关键词:收入分配;收入差距;公平分配;制度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体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收入分配差距日益拉大,这表明在收入分配过程中,包括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各个环节出现了收入分配差距日益拉大的问题,尤其是收入调节及再分配机制的缺乏,使得分配结果的不平等变得越来越严重,不公平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在较大程度上有损于社会公正与社会和谐,最终也将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健康和持续发展。
一、当前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1、居民收入整体差距进一步扩大国际上通常用基尼系数来衡量居民收入差异状况,根据世界银行专家的估计,我国基尼系数从1980年的0.30上升到2008年的0.45,大部分经济学家对中国基尼指数的估计在0.45和0.5之间。
有的甚至认为已超过0.5,远高于0.4的世界警戒标准。
如此大的收入差距也将中国和东亚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分配结构区分开来,与金砖四国(BRIC)相比,中国的收入差距也仅仅略低于巴西,而高于俄罗斯和印度。
北京师范大学的李实教授指出,收入最高10%人群和收入最低10%人群的收入差距,已从1988年的7.3倍上升到2007年的23倍,这样的速度是世界上少有的,这说明我国的收入差距正不断拉大。
并且这种扩大的趋势似乎仍在持续。
2、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距的居高不下一直是我国收入分配的一个特点。
由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先于城镇,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因此在改革开放初期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距一度出现了缩小的情况。
但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虽然若干年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过缩小。
中国收入分配格局新变化
中国收入分配格局新变化作者:李实来源:《治理研究》 2018年第5期摘要:进入新世纪后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出现了上升然后高位徘徊的状况。
这意味着收入差距扩大的势头一度得到了初步遏制,其背后的主要推动力量是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缩小。
本文从宏观经济结构变化,劳动力市场演变及其政府的收入分配与再分配政策的实施效果等几个方面对近期收入差距的变化进行了解释,提出在收入差距缩小因素和扩大因素并存和相互角力的情况下,政府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大收入再分配政策力度,可以进一步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关键词:收入差距;基尼系数;再分配;扶贫中图分类号:F0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9092(2018)05-0035-008进入新世纪后,中国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
这种变化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以2008年为分界点,在此之前收入差距处于上升阶段,而在此之后收入差距基本处于相对稳定,也许有所下降。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从2008年开始出现了逐年下降,从0491下降到2015年的0462。
对于第一个时期收入差距的变化,学术界没有太多的异议。
比如,除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外,中国收入分配课题组利用2002年和2007年的住户收入调查数据(CHIP2002,CHIP2007),估计出来的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也是上升的,这一期间全国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从0464上升为0486(Li,LuoandSicular,2013)。
在两个时期中,导致收入差距变动的背后推动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扩大收入差距的因素,也有缩小收入差距的因素,而且在两个不同时期推动因素会有所不同,即使同一种推动因素在两个时期所起的作用也会有所不同。
正是多因素共同发挥着影响,而且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带来的复杂性,对研究者来说具有极大的挑战性。
一、近期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特点特点一:2008-2015年中国居民收入差距有所下降,但是近两年有所反弹。
我国当前收入分配政策的缺陷及改进措施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的深层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摘要]目前,我国收入分配不公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三大方面:一是我国一次分配存在缺陷;二是公共服务不到位;三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破解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的对策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理顺分配关系;二是采取有效的公共政策缓解过大的收入差距。
[关键词]收入分配;不公;制约因素;对策[中图分类号]F1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07)02-0018-04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2006年6月表示,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达到0.47。
长期进行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研究的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李实说,“横向来看,中国的收入差距在亚洲仅次于菲律宾,超过了所有的欧洲国家。
比一些南美和非洲国家略低。
”收入分配不公平已经成为我国社会所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
一、我国收入分配不公的深层制约因素最近二十来年,我国已经“从一个收入分配最为平均的国家,一跃成为贫富差距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之一。
”持续的收入分配不公,已经沉淀了许多社会矛盾,构成了巨大的社会张力,有些甚至到了一触即发的严重程度,对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
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政府近年来所实施的各项改革的核心。
那么当前造成收入分配不公深层次的原因有那些呢?1、一次分配存在缺陷。
一次分配是更为基础性的分配关系,不仅数额大,而且涉及面广。
如果在一次分配中出现重大的社会不公正,在政府再分配中就很难加以扭转。
一次分配中市场调节机制的缺失,会导致分配秩序混乱,从而造成收入差距扩大,现实情况也正是如此。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改变收入分配差异的重点一直放在二次收入分配上。
中央政府进行以分税制为主体的税制改革,以及从上个世纪的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到近年来的中部崛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可以说是这一政策的体现。
这一政策也体现在诸如扶贫和建立社会低保政策等举措。
申论热点-收入分配与贫富差距问题
关键词 : 收入分配 GDP 基尼系数贫富差距1.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
201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6000美元,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
但是,我国在人均GDP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社会收入差距明显持续拉大的问题,基尼系数2000年达到0.40的警戒线,近几年平均超过0.45,2013年更达到0.473。
当前我国的收入分配格局呈"哑铃型"结构,高、低收入人群比重较大,中等收入人群只占五分之一左右,两头大、中间小。
据统计,2010年,中国有1000万人民币流动资产的家庭有54万,占全国人口的比例只有0.1%,总财富多达2.68万亿美元,超过当年GDP 的44%,虽然当年人均GDP达到了4600美元,但是全国60%的人的平均收入达不到1200美元。
这意味着改革的成果丰硕,部分先富群体占有过多,普遍居民分享过少,中国收入分配差距大的问题比较严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农村和城市之间的收入差距改善不大,2010年城乡相对收入差距为2.79,2011年则上升到3.10;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特别是垄断行业与竞争性行业比从2003年的1.58倍上升到2012年的1.76倍,行政垄断或市场垄断行业包括能源、金融、通讯与其他行业的收入差距过大。
其他还有地区差距,如沿海与内地之间的差距,同工不同酬等问题。
2.网民A认为,收入分配不合理、不均衡已成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不加以解决势必影响经济升级和社会转型。
目前收入分配失衡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在政府、企业、居民三方利益分配中,政府财政收入比重逐年上升,而居民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却是持续下降;二是居民内部的家庭与家庭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也显著拉大。
网民B说,无论是作为家庭收入个体,其最高与最低之间高达65倍的巨大落差,还是作为居民收入整体,其仅占我国GDP比重40%左右的超低水平,均充分说明我国收入分配的严重失衡。
现阶段中国收入分配方面存在的问题讨论-第三组
现阶段中国收入分配方面存在的问题——资料整理:唐嘉蔓、龙春艳PPT:王珊、雷舒然展示:陶灵大家晚上好!我们组研究的问题是“现阶段中国收入分配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大家展示:一、名词解释及现阶段中国收入分配现状;二、中国现阶段收入分配方面存在的问题;三、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下降和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四、解决收入分配领域问题的紧迫性五、国家层面提出的收入分配改革六、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的建议;我们进入第一个板块:一、名词解释及现阶段中国收入分配现状1、基本分配制度:(制度是什么)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2、国内生产总值(GDP):(分配分什么)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国界范围内)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状况重要指标。
初步核算,201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36463亿元(63.65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
居民收入占GDP比重的统计:(没有查到2012年以后的比重)过去十多年,中国民众收入占经济的份额持续下降。
从GDP(国内生产总值)分配来看,从1998年到2011年13年中,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从69%降到57%,降了12个百分点。
3、国民收入分配:(分配怎么分)国民收入分配广义上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成果在各经济主体之间的分配;狭义上指国民收入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生产单位和非生产单位以及居民中的分配过程。
就中国而言,它包括初次分配、再分配和最终分配三个过程。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指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领域内部进行的分配。
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分为两个组成部分:一部分是物质生产领域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包括工资、奖金、福利费用和农民或其他劳动者的收入,它属于生产者及其家属个人消费所需的必要产品;另一部分是生产单位和社会的纯收入,包括上缴国家的税金和利润、支付的利息和企业税后利润、利润留成或公积金、公益金等,属于国民收入扣除必要产品后的剩余。
1、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问题、成因与对策
我国收入分配地现状、问题、成因与对策合理地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地重要体现,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地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调整取得积极成效.但是,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这既有资源禀赋、市场竞争机制、发展.分配中地比重下降、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依然存在特,也有体制机制不健全、政策措施不完善、发展不平衡等不合理因素,阶段性等合理因素影响社会稳,不仅积聚矛盾,使问题更加复杂,别是收入分配中掺杂垄断、寻租、腐败等因素域问题地紧我们要深刻认识解决收入分配领.也影响市场运行效率和经济地可持续发展,定迫性,遵循增进公平、兼顾效率地原则,重新审视财税体制改革过程中存在地倾向性问题,以及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进程地影响,关注行业层面地垄断现象和企业分配机制不合理地问题,注重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地均等化要求,加强政策研究和工作协调,推进机制改革和制度完善,抓紧解决收入分配领域存在地问题.一、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地成效与收入分配领域存在地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逐步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僵化地收入分配制度,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地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地分配制度,有效调整各种经济主体之间地利益关系,促进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减贫成就举世瞩目.二是法规制度逐步完善,初次分配有章可循.三是政府再分配调节能力不断增强,市场机制缺陷得到弥补.但是,收入分配领域仍然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有些还呈现加剧地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府、企业、居民三者分配,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地比重下降1. 年至今)两<1996年)和向政府、企业倾斜1995~<1978关系地演变大体可分为向居民倾斜57.5%,下降到65.5%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总收入地比重从,年2007~0200.个阶段下降8个百分点,政府和企业占比则分别提高5.2个和2.8个百分点,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地比重从51.4%下降到39.7%<见表1).居,还是行业之间、地区之间,无论是城乡之间、城乡内部.居民之间地收入差距扩大2. 0.4年超过2000居民收入地基尼系数.低收入群体增收难度较大,民收入差距均呈扩大趋势地国际警戒线之后,呈不断扩大地趋势,2008年达到0.47.其中,城镇居民基尼系数为0.34,农村居民为0.38,分别比2000年提高0.02和0.03<见表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从2000年地2.79:1扩大到2008年地3.31:1,绝对差距已经超过1.1万元.就业人员地收入差距也在扩大,2000~2008年,在城镇职工中,国有单位、集体单位、其他单位职工实际工资分别增长1.75倍、1.48倍和1.18倍;行业门类间地工资差距由2000年地2.60倍,扩大到2007年地4.46倍;2008年证券和纺织两大行业地职工平均工资之比达到创记录地10.6倍.低收入群体收入增幅放缓,2000~2008年,城乡低收入家庭人均收入分别增长90%和64%,明显低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151%和111%地增幅.社会,特别是腐败和灰色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收入分配差距.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3. 年城镇最高,2005加上隐性收入后,中国经济改革研究会王小鲁地一项研究表明.影响恶劣与最低收入10%家庭间地人均收入差距从统计显示地9倍扩大到31倍.主要是企业家、个体经营者、专业技术人员、医生、教师、文艺工作者以及部分公职人员存在大量隐性收入.这些收入主要来自公共资金地流失、银行贷款在正常利息之外地额外收费、行政许可中地寻租、土地收益流失、垄断收益等.二、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下降和收入差距扩大地主要原因我国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地比重下降和收入差距扩大,既有合理地因素,包括资源禀赋特征、经济体制转轨、发展地阶段性等原因;也有不合理地因素,包括对资源享有地初始不平等、行业或部门垄断、体制机制不健全、政策措施不完善等原因..1资源禀赋地制约和要素市场化地要求资源禀赋对经济发展模式和收入分配格局有着.深刻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劳动力供给始终处于过剩状态,城镇就业形势严峻,农村隐性失业问题没有根本缓解,而资本、资源、技术和管理地供给则处于偏紧状态.这些矛盾在计划经济时期没有充分暴露,转入市场经济之后,生产要素地市场化直接导致收入分配向资本倾斜,向有管理能力地经营者倾斜.市场竞争机制和效率优先原则共同作用地结果.2.分,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地过程中配制度进行适应性地调整,是为了适应要素市场化地要求,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地需要.计划经济时期,国有和集体经济为经营主体,分配方式基本上是平均主义地.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收入分配制度由“单一地按劳分配”调整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对收入分配格局地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三资、民营企业和个体经济参与日益激烈地市场竞争,各类企业地经营状况出现明显分化,个人收入与企业盈利能力地关系更加紧密.二是劳动力市场得以发展,劳动力价值经历了一个再发现地过程,不同教育水平、不同能力劳动力地价格出现明显差异,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地价格差异扩大;三是管理地价值得以体现,经营者对企业决策过程和经营成果地影响扩大,知识产权逐步得到认可;四是资本市场取得长足发展,对经营者地激励机制通过期权、股权等方式得以实现,居民也可以通过投资和财产经营获得收入.可以说,随着市场竞争机制地引入,收入分配转向按要素地贡献和劳动力地质量进行分配,使得收入差距相应扩大,这是转轨阶段地伴随现象,也是为提高经济效率付出地必要成本.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阶段地影响.3.依托自然资,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加快发展地阶段源和资本优势地重工业发展明显快于轻工业,更快于第三产业,而政府和企业在重工业地收入分配中占有天然优势.一些国家地发展经验表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之间会呈现一种倒“U”型曲线关系,即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差距会伴随着经济地增长而扩大,到达一个高点后,才会出现下降趋势.大国尤其是发展起点低、内部发展不平衡地国家,大都无法回避这个问题.近几年,我国经济保持年均两位数地增长,国家经济实力和可支配总收入大幅度增加.在政府、企业和居民三大块地分配关系中,政府收入主要是体现在税收上,由于税率相对固定,政府收入增长可以保持与国内生产<增加值)地增长基本同步,并可通过企业所得税、个人累进所得税地征收,取得分配格局中地优势地位.在经济高增长地同时,企业地盈利状况相应有很大改善.通过对利润地支配权,企业在收入分配中也占据了相对有利地位置.居民收入则主要受工资收入刚性地影响,增速低于国家、企业地收入增速,占比相应下降.可以说,国民收入向政府和企业倾斜是经济高增长时期地必然结果.,4.城乡、区域、群体地发展不平衡固化甚至扩大了居民收入差距当前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地主要原因.,2007国家发改委社会所一项研究表明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总收入差距地贡献率达64.5%.同时,地区发展不平衡也是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地重要原因,东部沿海地区拥有区位优势和资源、人才、产业集聚效应,经济发展快,收入水平提高得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滞后,收入增长相对较慢.从群体来看,低收入群体尤其是贫困人口地脱贫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提高这部分人群地收入水平难度很大;高收入群体则可以依靠财富地累积效应,使收入保持一个较高地增速.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地基尼系数为0.54,农村居民为0.51,这个系数远远超过城乡居民总收入地基尼系数,并呈逐年扩大地态势.财富聚集具有地“马太效应”推动财产性收入向收入水平较高地少数人集中,进一步加大了居民收入差距.,不利于收入分配合理化体制机制不合理5.一是财税体制.甚至起着“逆向调节作用”,不完善.税收收入以间接税为主,调节收入分配地功能较弱.财政支出中公共服务工程地支出比重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调节收入分配地功能.二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地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全面建立,保障水平比较低,特别是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缓慢.由于配套制度不健全和执行上地偏差,财政转移支付、社会保障等再分配手段产生逆向调节效应.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中,转移性收入3928.2元,占2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转移性收入323.2元,占6.8%.农村居民获得地转移性收入仅相当于城镇居民地8.2%.三是公共服务不均等.在城乡之间、国有单位与非国有单位之间,不同地域、不同身份地人们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保、就业等方面执行不同地政策,享受不均等地公共服务,不仅拉大了当前地收入分配差距,还造成了起点不公平、机会不公平地问题,成为今后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地起因.四是行业垄断问题和企业分配机制缺陷依然存在.垄断行业凭借其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利润,并转化为经营者和职工地高收入,同质劳动获得地劳动报酬明显偏高,导致行业之间地收入差距扩大.在企业内部,一方面,处理劳资双方关系地机制不健全,劳动者权益保障不到位;另一方面,经营者约束机制不健全,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管理者收入偏高.另外,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地发展阶段,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工作中存在重速度、轻就业,重效率、轻公平,重经济、轻社会地倾向,对解决收入分配领域地问题,往往缺乏总体考虑和政策、资金支持.由于解决收入分配问题需要多方面配合,需要综合性政策和长期地努力,短期内很难收到立竿见影地效果.一些地方和部门对收入分配问题重视不够,缺乏政策协调和改革地动力,也是造成收入分配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地原因之一.一些关键领域地改革,虽然有了共识,但由于部门之间缺乏配合,甚至有畏难情绪,很难有效推进.三、解决收入分配领域问题地紧迫性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地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引发社会矛盾地重点问题.无论是从提高经济效率、增强发展后劲着眼,还是从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和谐发展地角度考虑,都需要把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作为重要抓手.,我国居民地收入差距已经接近悬殊地程度1.正在集聚社会矛盾从国际经验看.,基尼系0.5,超过0.4,数地警戒线为收入分配差距就比较悬殊我们承.根据我国国情,,李实等认为受水平可能要高一些,但收入差距地程度很有可能被低估了,真实地基尼系数可能已经触及影响社会稳定地警戒线.有两个问题令人担忧:一是等到收入分配问题影响社会稳定时再采取措施,恐怕就来不及了;二是如果现在不改变收入分配格局,一旦强势利益集团形成,到时再想改变都很困难.国家发改委社会所去年底地问卷调查显示,被调查人员中对收入分配状况不满意地已经超过70%.效率与公平地关系已经发生变化2.计划体制,增进公平有利于增强发展地动力与活力.下地所谓“公平”是一种平均主义地分配,是一种没有效率地公平.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地原则推进市场化改革是必然选择,所带来地收入差距扩大也是一种进步.但是,目前由于垄断和不公平竞争带来地收入差距扩大,不仅不是市场化地结果,而且违反市场经济准则,影响人们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消除这些因素地影响,不仅有利于增进社会公平,也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扩大内需地关键在于解决收入分配领域存在地问题3..我国内需不足,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根本原因是居民消费率偏低、储蓄率偏高.特别是农村和城镇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缓慢,制约城乡市场地开拓和消费需求地扩大,影响国民经济良性循环.解决收入分配领域地起4.,推动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必须提高劳动力素质,点公平问题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地转变需要政府政策地引导、企业积极性地发挥和劳动者素.质地提高,前两者是认识问题,是市场因素推动地结果;后者则受多种因素地影响,需要长期地努力.在今年地高考中,全国有84万高中毕业生放弃了考试地机会.这种现象前所未有,原因是多方面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教育对就业和收入地影响减弱,正在失去改变个人境遇地功能.由于接受教育地成本提高,客观上造成不同收入水平家庭地潜在劳动者起点不均,加上今后地就业机会不明,预期收入不高,直接影响参与学习型竞争地积极性.其后果是劳动者整体素质提高缓慢,高素质人才受供求影响价格更高,企业地竞争力和发展方向受到制约,不利于劳动生产率地提高和国家地可持续发展.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地政策建议总体上看,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既是一项紧迫地、现实地任务,又是一项长期地、艰巨地任务.我们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这项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提到经济发展全局和战略地高度,从推动多方面改革入手,从促进起点公平、机会公平和结果公平多个环节入手,进行系统地部署和安排,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进入互相促进、良性互动地轨道..1从促进形成合理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地要求出发,,确定新一对财税体制进行全面评估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是.轮改革重点1994经过长期努年财税体制改,革地重要目标力,我们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对这一比重及其变化趋势是否合理,我们也应在科学评估地基础上,做出明确判断,用以指导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当前初次分配有向政府倾斜地趋势,生产税净额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在再分配中,政府从经常转移中获得地收入税和社会保险缴款等增长快于社会补助支出;在政府地支出结构中,也存在偏重生产性投资地问题,对收入地调节作用相对弱化.从收入分配格局地角度看,下一步财政体制改革地重点,要通过完善体制机制,避免财政收入增长挤压居民收入增长空间,解决政府转移支付和社会保障支出不足影响居民消费倾向地问题.2.以缩小城乡差距为重点,发挥城镇化在缩小收入差距和促进经济发展中地重要支撑作.用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改变城乡二元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进程,经济结构还有很长地路要走,但是消除人为设置地制度障碍已经刻不容缓.否则,城镇化就会异化为简单地城镇扩大,以及对农村资源地进一步挤占,强化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妨碍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我们要在推动城镇化方面制定系统地、行之有效地办法和政策措施,不仅要做到公共投入和公共服务真正向“三农”倾斜,加快农村各项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而且要加快探索完善农村宅基地置换、土地自愿有偿合理流转地办法,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进城务工人员地平等就业制度,包括就业机会平等、获得劳动报酬权利平等、享受社区公共资源权利平等,让农民工逐步成为稳定地城镇居民.在初次分配中兼顾效率与公平3.,让各种要素遵循市场原则取得收益,并加强对不合理<1.)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制度因素地调节,完善工资宏观调控指导体系.充分发挥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行业人工成本信息地调节作用.逐步在各类企业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健全并落实最低工资制度,完善劳动定额管理体制.<2)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地调控.通过市场准入引入新地竞争因素,不断弱化垄断性经营力量,创造平等竞争环境.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和垄断行业特别收益金制度.加强对垄断行业单位内部收入分配地制度约束,严格实行工资总额控制制度,确定经营者与职工收入地合理比例,实施职工收入水平调控办法.加强对垄断行业产品和服务地价格管理;<3)完善资源产品定价机制.加快建立健全土地、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进一步推进市场化,规范交易行为,保障所有者权益,限制各种不合理地高收入.照更加注重公平地原则按4.,加快完善再分配调节地税收机制)积极推进个人所得<1.税改革,尽快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地个人所得税制,合理调整税率级距和水平,加大对高收入调节力度.<2)适时开征统一地物业税,加强对财产性收入地调节.<3)对捐资建立公益性或慈善性基金,按国际通行做法给予税收优惠,推进发展慈善事业,发挥“第三次分配”对缓解收入差距扩大地作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5.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主要包解决公共服务领域地机会公平问题括:<1)受教育机会地公平.这是最大地、起点性地公平.提高全民族受教育水平,是缩小收入差距地根本途径.政府要加大对基础教育地投入,特别是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地力度;保障不同家庭地孩子有公平接受优质教育地机会,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要向困难群体倾斜.<2)就业机会地公平.让人口自由流动,建立统一地劳动力市场,打破城乡、地区以及所有制等方面地市场分割,让劳动者在平等竞争中得到合理地报酬,并以过程公平促进劳动者发展机会地公平.<3)享受基本医疗服务和社会保障机会地公平.这是人人都应该享有地最基本地公共服务,是结果公平地重要体现.要重点加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着力解决社会保障待遇差别过大地问题,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尽早实现贫困标准地国际接轨.加强收入分配监测体系建设6.,完善职工工资统计制.建立健全收入分配调节工作机制度,建立全国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建立和完善高收入人群地收入申报制度,提高个人乃至家庭收入和财产地透明度.加强大额资金流动地金融监控,规范各种报酬地支付方式,逐步减少市场交易过程中现金支付地比例.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企业行为和行政权力,打击偷税逃税行为,坚决取缔各种非法收入.还应研究提出收入分配调节地阶段性工作目标,明确各级政府责任,建立收入分配调节地工作协调机制,统筹中长期规划安排,综合制定政策,加强检查落实.。
李实:中国最大的收入差距在城乡
李实:中国最大的收入差距在城乡作者:李斌来源:《新财经》2010年第09期虽然政府在观念上认为城乡收入差应该解决,但在具体政策,还是没有侧重。
今年的财政收入将达8万亿,国家不是没有钱,是重视程度不够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老百姓的收入不断增长,但始终赶不上GDP的增速。
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正在不断拉大,收入不公导致社会失衡。
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与贫困研究中心主任李实教授认为,中国最大的分配不公在城乡之间,解决中国收入不公问题,首先要解决城乡之间的差距问题。
城乡差距是收入不公最大的体现《新财经》:中国的收入差距扩大主要从哪些层面体现?造成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李实:中国的收入差距问题是多层次、结构性的。
从总体上看,中国收入差距拉大表现为居民收入没有与GDP同比例增长,而且差距越来越大。
收入差距的结构性问题还要分解分析,主要包括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和城市之间的收入差距,而城市之间的差距又可以分解为不同学历人群之间、不同部门之间及不同性质的企业之间的收入差距。
造成中国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深层次原因,可以归纳为三大方面:第一,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过程中本身就会产生收入差距。
与其他很多发展中国家一样,由于经济结构调整及不同人群之间的结构划分,都会对收入变化产生影响。
第二,中国正处于转型期,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都处于转轨过程中。
过去,我们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强调平均值;现在转到了市场经济体制,强调按劳分配,收入机制发生了根本变化。
强调按劳分配的制度虽然有利于提高效率,有利于经济增长,但是,收入差距也可能拉大。
第三,中国是一个政府作用过大的经济体,政府本身对各个经济领域的干预过多。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干预就会扭曲市场,或对经济发展设置很多无形的障碍,不利于市场自身调节作用的发挥。
《新财经》:在您看来,中国收入分配不公最核心的体现在哪里?李实:谈到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往往是用价值判断。
注意解决社会分配不公的四大问题
个 收 入 分 配 不 公 的 典 型 的 例 子 .为 .
“ 二 代 ” 问 题 所 以 . 们 不 仅 穷 的 我 要 解 决短 期 内的 收入 差 距 的 问
注 意 解 决
社 会 分 配 不 公 的
是 非 常大 的。然 而 . 解决 收入 分 在
配 不 公 的 问题 上 . 们 都 特 别 关 注 我
的 腐 败 问 题 ,也 采 取 了 很 多 办 法 . 但 效 果 始 终 不 太 明 显 这 与 我 们 的
人 群 的 收 入 增 长 . 第 一 个 “ 年 在 五
计 划 ” 间 . 同 阶 层 的 变 动 性 还 期 不
选 人 用 人 要
是 比 较 大 的 你 如 果 看 收 入 转 型 矩
很 多现 象和 问题 大 家 非 常 反 感 . 甚
年 中 个 人 教 育 收 入 率 是 不 断 上 升
至是 义愤填 膺 的 . 包括 腐败 收入 这
和 灰 色 收 入 所 带 来 的 收 入 差 距 扩
的 .这 意 味 着 不 同学 历人 群之 间
收 入 差 距 在 扩 大 . 它 在 一 定 程 度
际 传 递 问 题 . 必 须 从 实 现 教 育 机
效应 是 非常 大的 . 社会 不 良影 响是 非 常 大 的 所 以从 这 个意 义上 来
说 . 们 首 先 要 解 决 腐 败 问 题 这 我 是 因 为 腐 败 带 来 的 腐 败 收 入 . 腐 由
败 收入 带 来的 收入 分 配 不 公 的 问
获 得 人 力 资 本 质 量 的 差 别 有 扩 大
中国个人收入分配——李实PPT课件
2.5 2.3 2.1 1.9 1.7 1.5 1.3 1.1 0.9 0.7 0.5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Manufactur ing
2002年 Ⅱ
0.3606 0.3660
-0.0054
Ⅲ 0.3089 0.3129 -0.0040
Ⅲ 0.3606 0.3616 -0.0010
Ⅰ 0.3666 0.3807 -0.0141
Ⅰ 0.3794 0.3794 0.0000
1995年 Ⅱ
0.3666 0.3702
-0.0036
2007年 Ⅱ
中等收 入 户
0.56 0.58 0.56 0.55 0.62 5.73 6.13 6.63 7.05 7.08
中等偏 上 户
0.48 0.54 0.53 0.50 0.60 6.02 6.69 6.91 7.31 7.57
高收 最高收
入
入
户
户
0.46 0.45 0.51 0.54 0.49 0.53 0.53 0.59 0.64 0.69 6.23 6.00 6.77 7.01 7.34 7.74 7.95 7.89 7.88 8.23
2. 现在收入差距又多大?
▪全国基尼系数=0.48
收入差距高估还是低估?
▪ 高估的证据:
▪ (1)一份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显示,在不对生 活费用差异加以调整的情况下,2001年全国的 基尼系数被估计为0.447, 而在对生活费用差异 调整以后, 该年的基尼系数则降低为0.395。
▪ (2)另一项研究是利用Brandt and Holz (2004) 对中国不同省份城乡生活费用的估计结 果,2002年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比值降低到 2.38:1,而该年的城乡之间的名义收入比值为 3.39:1 (Sicular, et al, 2005)。
《税收经济学》论文---我国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近年来、国民经济正以一种高速发展的态势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但是、高速发展的背后掩藏着很多不稳定的因素、其中收入分配平均就是其中的一项。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居民个人收入差距明显扩大,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偏低,居民财产差距不断扩大。
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是:通过扩大就业,实现收入分配的改善;优先发展教育,保障教育公平;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提供社会保障;鼓励先富裕起来的人承担社会责任。
关键词: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对策一、收入分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个体收入问题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个人收入与之前相比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也越来越大。
据统计、近年来我国拥有100万元资产的人已经超过100万人。
目前我国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者有430万人。
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者达100万人。
1993年占全国人口2%的高收入者的储蓄。
约占全国城乡居民个人储蓄总额的30%。
与此同时。
很多经济效益不好的企业职工拿不全甚至拿不到工资,生活困难。
广大农村尚有6500万人未能解决温饱问题。
基尼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收入分配差距的一个重要指标,我国的基尼系数在改革开放初期有下降的趋势。
但在1985年之后、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
到2021年,基尼系数已经高达0.49。
(二)城乡收入问题近年来,我国的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村居民收入都有了很大提高、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二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却变得越来越大。
城乡收入差距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联合国的一份报告指出、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个人收入差异中份额最大的就是城乡之间的差异。
在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虽然有差距。
但由于国家对城镇居民工资的计划管理、城乡收入差距的问题看似并不突出。
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人、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中国收入分配中的几个主要问题_李实
本刊特稿中国收入分配中的几个主要问匙醉)口李实内容摘要当前,全中国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对此,有人认为存在低估的问题,也有人认为存在高佑的可能。
借助人口一收入分布图可得:如果不进行样本调整,估计全国的基尼系数大概为0.47。
如果把高收入群体收入低佑的问题修正后,基尼系数会上升到0.52左右。
但是,考虑到地区之间特别是城乡之间生活费用的差异,全国的基尼系数可能又回到0.48左右。
不过,如果再把城市居民享受的各种各样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市场价值考虑进去,基尼系数还会上升3-5个百分点,大概为0.52。
关于中国经济增长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解释收入差距的问题,中国现有的经验数据并不足以支撑库兹涅芙倒U型假说。
目前,中国收入分配领域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垄断部门和竞争部门之间的收入差距、税收调节、受教育机会的公平性、收入流动性、腐败收入六个方面。
中国现在迫切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收入分配与再分配政策体系。
关键词:收入分配收入差距收入不公基尼系数作者李实,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收入分配与贫困研究中心主任。
(北京:100875)关于中国收入差距高沽与低沽问题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城市内部收人差距很小,上世纪70年代后期,城市内部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为0.15左右。
如果我们观察世界各国的基尼系数,也找不到一个国家的基尼系数小于0.15。
即便在北欧几个收人差距最小的国家,它们的基尼系数还在0.23--0.24。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中国城市收人差距开始不断扩大。
2007年,城市内部的基尼系数达到0.36,这样一个趋势还在不断发展下去。
而且,城市内部的收人差距还存在一定的低估问题。
也就是说,现在我们所看到、所测量出来的收人差距,可能比实际的收人差距还要小一些。
如果我们把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放在一起观察全国的居民收人差距变化,会发现收入差距扩大也是比较明显的。
据世界银行估计,19812001年中国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为:1981年,全国的基尼系数大概在0.31左右,改革开放初期,全国收人差距曾有所缩小。
我国当前个人收入分配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我国当前个人收入分配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个人收入分配体制实现了深刻的历史性变革,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改善。
然而近些年来,我国体制转轨中个人收入分配的主要弊端逐渐显露,权力寻租、利润侵蚀工资、贫富悬殊等问题愈益突出。
为构建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橄榄型个人收入分配新格局,我们应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向前发展,深化与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及相关领域的经济体制改革,切实加强法制和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关键词:收入分配,改革,问题,对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体制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一方面,传统经济体制下的平均主义分配被逐步破除,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相适应的个人收入分配新体制初步建立,广大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另一方面,权力寻租、利润侵蚀工资、贫富悬殊等问题也愈益突出。
着力理顺个人收入分配关系,构建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橄榄型个人收入新格局,是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长期面临的一项艰巨而复杂的重要任务。
一、我国当前个人收入分配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个人收入分配体制实现的巨大变革,既由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尚无改革的成功先例可供借鉴而备尝艰辛,也由于其深刻触动人们的物质利益而充满了不同群体(或不同集团)之间的反复较量和激烈博弈。
笔者认为,我国当前个人收入分配主要存在四大问题。
(一)权力寻租较为猖獗,黑色收入屡打不绝寻租的经济学本义是指为维护既得的经济利益,设法取得或维持垄断利益,或是对既得利益进行再分配的非生产性活动。
[1]权力寻租在此是指握有行政、经济等权力的官员或工作人员通过非法或不正当途径获取经济利益的行为。
近些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治理,但权力寻租行为却有增无减,愈演愈烈,且呈现出如下特点:1.权力寻租者的范围越来越广。
“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个人化,个人利益商品(货币)化“已成为权力寻租者的”潜规则“。
中国收入分配改革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中国收入分配改革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一、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
按照可比价格计算,2011年时城镇和农村的人均收入水平都比1978年提高了10余倍。
不过,我国的收入差距在这期间也在不断扩大。
1978年时,我国的基尼系数为0. 317,在全世界范围看都属于收入差距较小的国家(李实、赵人伟、张平,1998),到1988年和1995年时我国的基尼系数己经分别上升到0. 382和0. 452(李实、赵人伟,1999),而到2007年又进一步上升至0. 485左右(李实、罗楚亮,2011)。
从具体的领域看,城乡收入差距自1985年以来总体就呈逐步扩大的趋努《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1985年时我国农村人均纯收入占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3. 8%,到2011年时该比重己经下降至32. 0%。
行业收入差距方面,1978年时收入最低行业的平均收入水平占最高行业的比重为55. 3 %到2011年时该比重己经下降至24 %。
除此之外,地区收入差距、性别收入差距以及不同登记注册类型的企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在改革开放之后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扩大。
二、我国收入分配改革所面临的问题1.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
以上我们看到城乡收入差距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1985年之后出现了持续的上升,目前城乡收入差距对总体收入差距的贡献己经达到50%左右(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课题组,2012)。
城乡收入差距之所以持续扩大与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有直接的关系,在许多事关民生的重要领域如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政府的政策都存在城市偏向,从而导致农村居民所能享受公共服务要远低于城市居民。
与此同时,由于户籍制度限制,农民工在城市获取工作机会、子女入学、享受社保等各方面也存在很大障碍。
这些都是造成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主要因素。
2.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备。
从国际经验来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现阶段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现阶段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一、问题:个人收入分配中的不公平问题个人收入分配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但当前存在不公平问题。
一方面,一些高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过高;另一方面,一些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过低,难以满足基本生活需要。
因此,出现了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
对策:1、加大福利改革力度。
改善社会保障制度和福利待遇,增加社保质量和养老金的覆盖面,这样可以让低收入阶层在退休之后得到更好的照顾。
2、加强教育和技能培训。
为了提高人们的就业能力,我们应该增加职业技能培训机会,不断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以提高就业机会与收入水平。
3、推行稳健货币政策以促进经济发展。
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可以使经济增长稳定,激励企业创新和扩张,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4、加强对有价值的的劳动力的补贴。
对于涉及科技创新领域、社会公益及大众健康领域的有价值的劳动力,可给予政策支持,以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
5、改进税制。
根据不同收入群体的情况,设计更合理的个人所得税制,以帮助改善收入分配,减少差异。
二、问题:个人劳动报酬不足的问题在我国,许多低收入工人的工资并不高,很难够资让他们过得舒服。
这些工人的收入可能比经济城市生活成本低至少一倍,他们的家庭经济状况通常是相对贫困的。
对策:1、建立全面和可持续的工人舒适基准。
建立全面和可持续的工人舒适基准以解决低收入劳动者收入不足的问题。
这个标准应该考虑到当地的生活成本和相关因素,确保工人的收入水平可以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
2、加强对企业的监管。
加强对企业的质量监管以确保他们不会削减员工福利,降低劳动报酬。
同时,对于压低员工工资的企业进行严厉的惩罚。
确保员工的权益得到保护。
3、加强劳动力组织和工会的支持。
劳动组织和工会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规定来帮助解决缺乏收入保障的问题,并支持集体谈判通过和解决工资纠纷。
4、提高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在农村地区支持农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创新和投资,以提高农民的劳动力市场获取能力。
我国的收入分配所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
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也相应进行了改革。
经过30年的努力,目前全国已建立起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广大人民群众收入水平持续提高,生活得到大幅度改善。
但是,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看,我国收入分配领域仍存在不少问题,亟须在全面分析这些问题及其原因的前提下,探讨深化改革的任务、思路和原则,研究提出改革的具体措施,这对于加快民生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
1.分配秩序混乱。
在初次分配领域,主要表现在:部分用人单位拖欠、克扣劳动者工资;同工不同酬现象十分严重;特殊情况工资支付混乱;部分用人单位制度外收入多;一些要素市场收入分配失范;非法收入占有一定比重。
2.分配关系不合理。
可以概括为“两降四大几不顺,四低一慢两并存”。
即居民收入、劳动报酬比重两降低,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群体之间四方面收入差距偏大,不同层级组织和部分地方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几方面分配关系不顺造成以上收入分配问题的原因比较复杂,既有二元体制的影响,生产力水平不高且发展不平衡,自然资源、人们禀赋的差别,旧观念的影响等深层次原因。
又有收入分配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劳资协商机制、收入分配调控体系不健全、收入分配执法监管不到位等直接原因。
二、我国收入分配领域改革的主要措施(一)加强收入分配法制建设。
1.进一步健全收入分配法律法规。
首先,提高收入分配法规政策的层次,逐步健全收入分配法律体系。
其次,按轻重缓急抓重点立法。
加快健全完善工资分配法律法规,再次,进一步健全收入分配调控法律法规。
主要是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法,健全打击非法收入的法律法规并增强处罚力度。
2.加大收入分配执法力度。
第一,加强劳动监察执法力度,维护劳动者劳动报酬权益。
一是依法及时查处拖欠、克扣工资等案件;二是依法督促用人单位贯彻执行最低工资规定、工资支付规定等法规规章;三是依法督促用人单位贯彻执行《劳动合同法》等关于协商确定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重大问题的规定,维护劳动者的平等协商权;四是依法督促用人单位贯彻执行同工同酬的法律规定,促进解决当前存在的同工不同酬问题。
我国目前收入分配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和原因是什么
我国目前收入分配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是什么?谈谈你对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的看法。
答:1、收入分配的差距不断扩大,贫富分化加剧。
——这种收入分配差距体现在很多具体问题上,例如在个人收入问题、行业收入问题、城乡收入问题、地区收入问题等。
首先在个人收入方面,主要是因为不同地域经济发展不同,使得人们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人们普遍接受高等教育,学成后具有先进的知识,因而收入自然会较处经济落后地区的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人高,所以这就导致社会中个人收入方面的不均衡;其次在行业方面,第二、第三产业中的某些行业利用其先天优越的生产条件创造出巨大的利润,相比较农业生产效率不高,自然会导致行业间的收入不均。
还有一些垄断企业的不当行为及与政府间的“合作”。
例如虽然国企进行了现代化企业制度改革但还没有真正的实现政企分开,就使得政府不能很好的实行其监管职能;再者由于城乡发展不同步,并且城市中大多是以第二、三产业为主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活动,而农村则以第一产业为主,这也就使得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还有再加上地理位置的不同,就又存在地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就如我国东部凭借其沿海的这一优越的地理条件广泛进行对外贸易,与其他国家进行交流,促使东部地区的经济迅猛发展,与之相反的西部地区地处偏远,水资源缺乏,致使其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相对落后,此外还有政府常给予东部地区一些政策上的优惠,使得东西部发展极为不均,收入自然而然会出现极大差距的现象。
2、收入分配结构的不合理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总的来看,目前收入分配的积极因素是,分配正在向科技含量高的行业和新兴产业倾斜,脑力劳动者、技术密集领域的劳动者以及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劳动者的收入正在迅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提高这些积极因素有力地支持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但同时收入分配领域确实还存在着诸多不良现象和问题,突出的是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工资收入结构不合理,制度内工资低,制度外劳动报酬高,项目繁多,未纳入工资内;二是按多种要素分配的收入比重不大,与中央关于“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要求尚且还有偏差。
现阶段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现阶段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这是一篇论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领域的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与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相适应的分配制度初步建立,改革使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受益,中等收入者人数稳步增加,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分配领域正在出现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
我们要客观、辩证、地看待这些矛盾和问题,要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
如果收入差距悬殊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不仅会挫伤干部群众的积极性,而且还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一、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1.个体收入问题在“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感召下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收入来源的多元化,我国居民的个人收入差距迅速拉开。
统计显示,用以衡量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已超过0.45。
2004年10月12日,“观澜湖2004胡润百富榜”在上海发布。
排名首位的国美老板黄光裕个人资产评估为105亿元。
榜上100人的平均财富为25亿元,比上年增长29%。
按照美林集团《2004年度全球财富报告》关于资产超过100万美元(不计房产)为富裕人士的定义,这样的人在已达23.6万。
而另一面,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扶贫办主任刘坚2004年7月介绍,2003年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增加了80万人。
这是改革开放之后第一次贫困人口不减反增。
而我国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2003年的年人均收入,上限是637元。
说明我国居民个人之间收入已严重悬殊。
2.城乡收入问题城乡收入差距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计划经济时代虽然有差距,但由于国家对城市居民工资的计划管理,城乡收入差距上的问题并不突出。
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2003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2622.2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8472.2元。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虽大幅提高,但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由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1.8∶1扩大到2003年的3.2∶1。
李实:中国低收入阶层超70_ 收入分配不公加剧贫困
会福利项目,一些西方学者认为这些项目,在帮助贫困 儿童得到适当的营养和早期发展方面效果明显,也建议 中国政府借鉴这方面的经验。这项工作在中国还没
有正式展开,只是有一些小范围的试点,下一步政府应 该积极参与,推进这项工作。提高义务教育也非常关键。 在一些边远贫困地区,教学质量非常差,孩子天
天去上学,但是不知道学的是什么。这样他们将来就业 就很麻烦。现在每年大约都有400万到500万初中毕业生 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我们根据调研结果提
大的一个群体,有群聚性,而且试图改变现状。这批孩 子现在处于就学阶段,再过5~10年就要进入劳动力市场。 另一个群体是城市中的低收入群体、弱势人
群。由于代际的收入传递性,父母下岗失业,孩子毕业 后可能也找不到工作,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下层社会。虽 然现在没有统计数字,这批人数量也是可观的。C
BN:怎样才能有效地改善他们的收入状况,使他们脱离 贫穷代际遗传的惯性?李实: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增加 他们的人力资本积累,通过提供教育、培训等提
平竞争得到修补。但是现在,我们还没有达到这样的状 态。富人由于先天有优势,占有的资源条件更佳,因此 容易更富。而穷人则因为诸多不利条件变得更穷或
者持续贫困。这就使得收入流动性出现僵化的状态,使 得不同收入等级的改变更加困难。收入流动性是用以考 量一段时期人群收入状态变化的指标。还有一个更
长期的研究,就是代际之间的收入传递性。西方这类研 究做得较多,我们因为受到数据的限制做得比较少。就 是说,父亲收入高,儿子可能收入也高。反之亦然
完!谢谢观赏,转载请注明出处!
58取名网 /
出一个建议:初中毕业生在进入劳动力市场之前,由政 府提供一年的免费职业培训,使得这些人能够适应劳动 力市场的需求。 “陷坑”里的中产阶层CB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刊特稿中国收入分配中的几个主要问匙醉)口李实内容摘要当前,全中国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对此,有人认为存在低估的问题,也有人认为存在高佑的可能。
借助人口一收入分布图可得:如果不进行样本调整,估计全国的基尼系数大概为0.47。
如果把高收入群体收入低佑的问题修正后,基尼系数会上升到0.52左右。
但是,考虑到地区之间特别是城乡之间生活费用的差异,全国的基尼系数可能又回到0.48左右。
不过,如果再把城市居民享受的各种各样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市场价值考虑进去,基尼系数还会上升3-5个百分点,大概为0.52。
关于中国经济增长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解释收入差距的问题,中国现有的经验数据并不足以支撑库兹涅芙倒U型假说。
目前,中国收入分配领域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垄断部门和竞争部门之间的收入差距、税收调节、受教育机会的公平性、收入流动性、腐败收入六个方面。
中国现在迫切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收入分配与再分配政策体系。
关键词:收入分配收入差距收入不公基尼系数作者李实,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收入分配与贫困研究中心主任。
(北京:100875)关于中国收入差距高沽与低沽问题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城市内部收人差距很小,上世纪70年代后期,城市内部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为0.15左右。
如果我们观察世界各国的基尼系数,也找不到一个国家的基尼系数小于0.15。
即便在北欧几个收人差距最小的国家,它们的基尼系数还在0.23--0.24。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中国城市收人差距开始不断扩大。
2007年,城市内部的基尼系数达到0.36,这样一个趋势还在不断发展下去。
而且,城市内部的收人差距还存在一定的低估问题。
也就是说,现在我们所看到、所测量出来的收人差距,可能比实际的收人差距还要小一些。
如果我们把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放在一起观察全国的居民收人差距变化,会发现收入差距扩大也是比较明显的。
据世界银行估计,19812001年中国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为:1981年,全国的基尼系数大概在0.31左右,改革开放初期,全国收人差距曾有所缩小。
缩小的重要原因在于,当时的农业、农民的收入超过了城市居民的收人,城乡之间的收人差距较大幅度地缩小。
从80年代中期开始,全国的收人差距开始扩大。
其中,199519%年,全国的收人差距再次缩小,主要因为农产品价格增长带来了城乡之间收人差距的缩小。
从1997年起,全国收人差距再度扩大。
到2001年,世界银行估计中国的基尼系数大概是0.44。
然而,从2001年至今,除了我们课题组的估计结果外,其他有关全国基尼系数差距的估计结果几乎为与反作用。
所有作用方,都希望和平,但均以自己为本位。
虽然它们分享和平理念,但本位利益可能交叠矛盾,因此发生摩擦与冲突。
中国的发展向世界提出了一些新问题,绝非给各国添麻烦,而是要求国际社会共同研究这些问题,以协商谅解的方式,来分享人类有限的资源与空间。
其中各方所借用的方式方法,应是尊重事实、尊重国际法、互让互给。
中国作为超大型国家,更要在这些方法上力争模范,听取各方事实,使用和完善国际法。
在消耗资源的同时,创造新资源,塑造其他国家包括美国与我国合作。
以这种方式建国,我们不怕美国重返亚洲。
参考文献:[1」刘建飞.美国对华政策何以“逆转”.探索与争鸣,2010 (12).[2]沈丁立.中国的海洋利益及其实现.社会观察,2010 (12).[3]沈丁立.忠告朝韩兄弟:战争不是游戏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12.21.编辑杜运泉2011-4诀索5李喀本刊特稿零。
究其原因,国家统计局只提供农村内部和城市内部收人差距的基尼系数,而不提供全国的基尼系数,因为他们的调查往往是由两个部门分别进行的。
因此,我们在做收人分配调查时,就要把两套数据放在一起估算最新的收人差距。
2007年,我们做了第四次城乡住户收人调查,测算下来全国的基尼系数在0.48左右。
最高的10%的收人人群与最低的10%的收人人群的收人比率,1988年为7.3,到2007年上升到230面对这样一个结果,有人认为存在低估的问题,也有人认为存在高估的可能。
就后者而言,有些学者认为在估算城乡收入差距获得全国收入差距时,如果把城乡住户调查样本放在一起,由于单位货币的购买力对于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是不一样的(比如同样一元钱,在农村能买到两个鸡蛋,在城市可能只能买到一个或者半个鸡蛋),城乡之间的生活费用指数是不一样的。
如果知道城乡的实际生活费用指数,对城乡居民的名义收人进行调整重估实际的收人差距,最后得出的全国基尼系数就可能低于如上结果。
也就是说,城乡之间实际收人的差距可能要小于名义收人的差距。
因此,世界银行的收人分配研究专家利用城乡不同的生活费用指数对中国收人差距进行重估,所得结果如下:如果不对名义收入进行调整,2001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大概是0.445;而对名义收人进行调整以后,基尼系数会下降近5个百分点,为0.395。
而且,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名义收人与实际收人的差别可能越大。
就前者而言,一些学者认为至少有两个因素需要特别考虑。
第一个因素是,调查样本里存在一个高收人群体样本偏低的问题,这也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因为只要做收人调查,势必碰到两个问题:一是高收人者不愿意参与调查,因为调查需要时间,需要配合,中国的调查程序又比较繁杂。
比如中国的调查采取住户记账的方式,要求每个住户把每天收支的流水账都记下来,像今天花了多少钱、买了什么东西,发了多少工资、拿了多少稿费、收了多少灰色收人等(当然受访者不会提),都要一一记录下来。
也就是说,由于高收人者认为参加调查的机会成本高而调查补贴少,因此不愿意参与调查。
在此情况下,调查样本中高收人群体的样本就明显偏低,从而整个样本的平均收人就会低估。
第二个因素是,即使是愿意参与调查的人群,基本都有一个倾向,就是不愿说出真实的收人,特别是收人偏高和收人来源不正的人。
一般高报收人的人较少,也许穷人考虑到面子问题会高报收人,而富人通常都低报收入,这样获得的收人信息用于收人差距估算时,就面临低估的问题。
前段时间,北京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写过篇关于灰色收入的论文,他估计的灰色收人高达5.4万亿,引起媒体很大反响。
对于这个数字,笔者是不相信的。
但是这个数字的确反映了一个现实问题,就是社会中存在很多的灰色收人,它会造成收入差距低估的问题。
导致城乡收入差距低估的另一个因素是隐性收入。
笔者在此所说的隐性收人不是指个人隐瞒的收入,而是指实物性收人,即可能消费到但不是通过现金支付的方式来获得消费效用的收入。
比如,城市职工一般都享受各种各样的社会保障,有些社会保障由单位埋单,有些社会保障由国家埋单,不需要个人花钱。
而很多农村居民并没有这类社会保障,如此一来,农民个人收人里能够反映消费的部分缺少了社会保障这一块,而这一块是有市场价值的,应该看作城市居民收人的一部分。
如果把这一部分的市场价值估算出来,放在城市居民的样本里,城乡收人差距只会更大,从而导致全国收人差距进一步扩大。
如何解决高收入群体的收入低沽问题最近,笔者与罗楚亮撰文讨论了如何解决城镇住户调查中高收人群体样本偏低的问题。
我们可以借用“人口一收人分布图”来解释。
人口一收入分布图人口一收入分布基本呈金字塔形,塔的底端为中低收入群体,塔的顶端为高收人群体。
依照收人分布大致可以划分三类群体:A类相当于中低收入群体,这个群体的收人信息较容易获得。
B类是收人偏高群体,收人状况较难获得,因为这个群体的规模、平均收人的状态并不明朗。
C类相当于高收人群体,约占1%甚至更少,这个群体的收人在一定程度上也较容易获得。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常规调查把A类群体的收入信息收集起来,通过媒体和各种案例调查(如富豪排行榜、各大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公布)再把C类群体的收人信息收集起来。
目前独缺B类,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一般来说,高收人群体也就是1%左右的群体,其收人基本上服本刊特稿从帕累托分布。
根据帕累托分布特征,我们可以估计出如年收入100万元以上的群体人数、平均收入,从而估计出每个收人段上的人口分布情况。
同样,我们运用这种方法可以估计出C类和B类群体的收人分布情况、人口规模情况。
如果我们借用2007年的调查数据,对2007年高收人群体的样本和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样本做估算,结果显示:这个群体收人分布的基尼系数比一般群体高得多,大概是0.62;年收人在12万元以上的群体大概有280万人。
如果我们比照2007年税务总局公布的年收入12万元以上申报个人所得税的人数,大概为220万,其中产生的60万左右的样本差异,应该属于税务总局还没掌握的群体,如灰色收人群体、非法收入获得者等。
这个高收人群体大概占城市人口的0.5%,占全国人口的0.2%;平均年收人大概为51万元。
根据人口一收入分布图,我们还可以重估城市内部和全国的基尼系数。
如果不进行任何样本调整,直接使用统计局获得的各种数据,城市内部的基尼系数大概是0.34。
如果对这些样本进行加权,变化也不会很大。
但是,如果对高收人群体的低估问题进行修正,修正后得出的基尼系数就由原来的0.34上升到0.42,大概上升了8个百分点。
而如果把高估因素考虑进去,即把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购买力平价指数结合进去对名义收人进行调整,城市内部的基尼系数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因为城乡之间的货币购买力差异对城市内部收人差距估计结果的影响并不大;但是其对全国收入差距的估计结果有着明显影响。
具体而言,如果不进行样本调整,估计出的全国基尼系数为0.47。
如果把高收入群体收人低估的问题修正后,基尼系数会上升到0.52,约上升5个百分点。
也就是说,高收入群体的遗漏问题会给全国基尼系数带来5个百分点的低估。
但是,如果考虑到地区之间特别是城乡之间生活费用的差异,全国的基尼系数可能又回到0.48 左右。
此外,如果把城市居民享受的各种各样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市场价值考虑进去,基尼系数还会上升3-5个百分点,大概为0.520关于库兹涅茨假说问题关于中国经济增长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解释收人差距的问题,涉及到对库兹涅茨假说的验证。
库兹涅茨假说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收人差距不断扩大,到了一定阶段后,收人差距会自然缩小。
如果用X轴表示收人水平,Y 轴表示收人差距,则各个国家收人差距变化的轨迹恰好呈倒U型。
按照库兹涅茨假说,中国正处在经济增长和收人差距扩大的阶段,收入差距还没有到达最高点。
简言之,中国的收人差距还会进一步扩大,而且这个差距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如果所有国家各种各样收人差距的变化都服从这样一个变化轨迹的话,政府能够做的事情就非常少了—因为这是一个“自然规律”,所以政府能够做的事情就是“加快经济增长”,使库兹涅茨假说里描述的收人差距扩大的过程尽快结束。
对于这样一个假说,尽管很多人相信,但是并没有多少人利用中国现有的数据去做相关的研究或者经验验证,也没有多少人从数据分析上为这个假说寻找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