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心理应激(优课教资)
合集下载
《心理应激》PPT课件

精选课件ppt
6
因此主张研究应激不应当只停留在各种生 理性刺激如何引起神经内分泌反应,而应当着 眼于各种生理性刺激如何引起情绪激醒 (emotional arousal)和激素的分泌。
• 此后心理应激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成为目前 应激研究的前沿,其中许多细节上尚待进一步 探讨,本文主要讨论其中较明确的观点。
即A<C<D<B。 血中皮质醇和催乳素的浓度B组明显 高于A组。说明,B组由于“不知道要走 多少路”而产生的情绪使应激加重。
精选课件ppt
15
心理应激除了取决于外界因素之外,还取 决于人对环境变化、生活事件的认知和评价。
以对经济收入的满意度为例,同样的 经济收入,有人时刻担心钱少会别人看不起而紧 张,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够用就行,泰然自若,前 一种人应激将明显比后一种人的强。因此判定应 激的客观指标在心理应激的研究中就显得更为重 要。
精选课件ppt
7
三、心理应激的研究方法
人是常用的实验对象,让志愿者作 一定难度的作业,是常用的研究方法。 动物模型也是常用的研究工具,心理应 激动物模型较难复制, 可分为两类:
(一)不损伤躯体的纯心理应激模型 (二)既有躯体成分又有心理成分的应激模型
精选课件ppt
8
(一)不损伤躯体的纯心理应激模型
结果B鼠的胃溃疡和血浆GC升高程度都较 A鼠更为明显。
精选课件ppt
13
模型2:
在人的实验中也可没法消除躯体因素的影响
例如:将参加负重行军20km的士兵随机分4组:
A组:告诉行军20km,每走5km将己走的公里
数告诉士兵
B组:不给任何关于行军距离的信息
C组:告诉士兵行军距离为15km,走到5、10 km时 告 知 已 走 的 公 里 数 , 走 到 14km 时 , 突 然 告 诉 士兵还要多走5 km
第六 心理应激 30页PPT文档

二 、系统的应激管理方案
心理咨询的系统评估与干预措施
干评 预估 措方 施法 :: 教晤 育谈 、、 指测 导验 、、 治其 疗它
案例分析题
)
(
心身反应
认 知 评 价
行 为 症 状
生活事件 人格
应对方式
情 绪 症 状
社 会 支 持
心 身 症 状
)
(
)
(
以案例1为例:根据系统论模型,通过晤谈和测验,对 患者做压力因素多轴的,分层次的评估。
案例1:存在生活事件(老师批评、家长失信),心身反应(头痛、 焦虑、抑郁、失眠);认知(学习困难);社会支持(不合群、人际冲 突);应对(对待批评);性格(固执、钻牛角尖)等多因素问题。
(二)应激系统论模型要点之二
应激因素互动
应激因素互动的结果,可形成良性循环或恶性循环, 临床心身问题中涉及的应激因素往往存在恶性循环关系。
心理动力
行为习惯
人
神经类型
格 层
潜能
面
自动性思维
森田神经质
(三)心身症状对症策略(通过各种手段缓解压力反应症状)
(1)倾诉、移情 (如“倾听”) (2)松弛、生物反馈 (如放松训练、音乐治疗、生物反馈、催眠) (3)药物 (如合理用药对抗多种症状) (4)自然和生物因素 (如空气 阳光 森林浴 温泉浴)
生活事件
社 会 个性特征 支 持
心
认 知 评
身 反
价应
健 康 疾 病
应对方式
心理应激“系统”模型示意图
例如,对心理病因学研究的指导意义:
生活事件
社会支持
应
应对方式
激
有
关
认知评价
变
《医学心理学》课件:第6章心理应激

GAS
抵抗期(resistance)即当有害刺激继续存在时, 机体则通过提高体内各器官组织的机能水平以增 强对应激源的抵抗能力;
衰竭期(exhaustion)即当有害刺激持续不减或 者加重时,机体将会丧失抵抗能力转入衰竭阶段。
警觉期(alarm stage)
(1) 快速动员期,最佳动员状态 (2)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为主,血糖↑
案例分析
1.个人因素 患儿内向,敏感,自尊心强,当被老师当众体罚后,极强的自尊心
受到打击使她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学校有差距的道歉加重了她内 心的压力,过重的心理负担致使其产生了应激的心理。 2.家庭因素
患儿家庭中母亲强势,习惯听母亲的,与父亲关系不好,潜移默化 的对她造成自己认为自己也应是强势的影响,当这种强势被老师当众打 碎时,对她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创伤
第三节 应激心理中介因素 二、应对方式
问题关注应对(problem-focused coping) 应 从指向性分 情绪关注应对(emotion-focused coping) 对
分
积极应对
类 从作用分 消极应对
与女朋友发生 意见分歧
问题为中心应对是指直接指向 应激源的应对方式,包括事先应 对和寻求社会支持。
应激源
初评
是否有 关
次评
是否构 成威胁
是
是
否
否
再评价
是否有应对的能 力和足够资源
否
是
应激反应
过滤
过滤
过滤
第三节 应激心理中介因素 二、应对方式
应对(coping)又称应付。是个体对生活事件 以及因生活事件而出现的自身不平稳状态所采取的 认知和行为措施。
应对又称为应对策略(coping strategies)。
《心理应激与应对》课件

案例三:社交压力导致的心理应激
总结词
社交压力如人际关系紧张、遭受欺凌等,导致心 理应激反应
详细描述
某学生在学校遭受同学欺凌,出现自卑、恐惧等 心理症状,影响学习和人际交往。
应对策略
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寻求老师或家长的支持、参 加心理辅导或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06
CATALOGUE
总结与展望
总结心理应激与应对的研究成果
应对策略
学习放松技巧,合理安排 工作与休息时间,寻求同 事、家人或专业心理咨询 师的帮助。
案例二:家庭变故导致的心理应激
总结词
家庭变故如亲人离世或离婚,引 发心理应激反应
详细描述
某中年妇女因丈夫突然离世,出 现悲痛、抑郁等心理症状,影响
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
应对策略
参加悼念活动、寻求亲友支持、 进行心理咨询或参加支持小组。
详细描述
心理应激可能导致个体的行为反应出现变化,如冲动行为、攻击行为、逃避行 为等。此外,个体在应对心理应激时所采取的方式也会影响其行为反应,如积 极应对、消极应对等。
03
CATALOGUE
心理应激的应对方式
应对方式的类型
问题解决型
直接面对问题,采取有 效措施来解决困难。
求助型
寻求他人的帮助和支持 ,以减轻自己的压力。
未来研究方向包括:一是加强心理应激与应对的跨文 化比较研究,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心理应激与应对的 特点和规律;二是深入探索心理应激与应对的内在机 制和规律,包括生理机制、认知机制和情感机制等; 三是加强心理应激与应对的长期追踪研究和实验性研 究,以验证和优化应对策略的效果;四是加强心理应 激与应对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研究,提高干预和治疗 的效果和质量。
护理心理学心理应激(新版)课件

情境因素
评估时应考虑情境因素对应激的影响 ,如生活事件、工作压力等。
动态评估
心理应激状态是动态变化的,因此评 估时应进行动态观察和记录。
隐私保护
在评估过程中应注意保护个体的隐私 和信息安全。
05 心理应激的干预措施
心理干预策略
认知重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放松训练
帮助个体改变不合理的思维模式,建立积 极的思维框架,从而减少应激反应。
护理人员应与医生密切合作,将患者 的心理状况纳入治疗方案中。
促进患者自我调节
护理人员应教导患者自我调节情绪的 方法,如放松训练、认知行为疗法等 。
心理应激管理在护理中的应用
01
02
03
预防性护理
对于可能面临高心理应激 的患者,护理人员应提前 采取预防性措施,如提供 心理咨询、定期评估等。
个性化护理
利用社区资源
参与社区活动,利用社区提供的心理援助和 福利服务。
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
与同事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获得工作支持 和互助。
06 展望与未来研究方向
心理应激研究的未来方向
跨文化研究
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心理应激的异同,探究文化因素对心理应激的影响。
纵向研究
深入探讨心理应激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不同阶段的心理应激特点。
放松训练
总结词
放松训练是一种通过渐进性肌肉放松和深呼吸等技巧来降低生理和心理紧张状 态的方法。
详细描述
放松训练包括渐进性肌肉放松、深呼吸、冥想和想象放松等技巧。通过这些技 巧的训练,个体可以学会在紧张状态下放松身体和思维,从而降低心理应激反 应,缓解焦虑、紧张等情绪状态。
应对技能训练
总结词
心理应激psychological stressPPT课件

威胁是指预感面对一种伤害条件的状态。不论
应激源是现实的还是想象的都无关重要,主要是威 胁的知觉决定着它们是否应激源。
Lazarus模型涉及对潜在应激源的三步评价:第一 评价决定应激源是否有威胁;第二评价确定个体能 否应对威胁;第三评价是对第一、第二两种评价的 信息进行认知性再评价 。
(1)原发性评价(prlmary appraisal) 回答是否有威胁?原 发性评价是检查刺激与人格因素,以决定潜在的应激源有 无威胁。
除了某些环境刺激(极端的温度,污染及噪音)之外,引起 人们应激的大多数事物是被判断为对安宁有潜在威胁的人 物和情境。
认为不存在对每一个人都可作为应激源的生活事件。如离 婚可能被一个人察觉为极度应激,而另一个人可能高兴。
只有他们被察觉为威胁或可以引起伤害或丧失时,才属于 应激源。换句话说,良好应激归根到底不是应激,因为它 引起的是良好情感。
(二)安康(wellness)与健康
1.安康的六个维度 躯体的 、社会的 、情绪的 、 智力的 、心灵的和环境的 。
2.应激与安康 在健康安宁维度有高水平功能活动 的人,对应激有较大的抵抗力;而机能活动不良者 则易感疾患。
第二节 应激源
应激源(stressor)是指那些能引起机体稳态失调,并 唤起适应反应的环境事件与情境。 一、社会支持与应激
①刺激因素,第一刺激因素是威胁的程度;第二刺激因 素是面临的危急;最后一个因素是刺激的模棱两可。
②人格因素,这个模型中的人格因素是与刺激相关的, 第一种人格因素是动机强度;第二种人格因素是信念系统, 就是核心的价值观;第三种人格因素是智力资源。
(2)继发性评价(secondary appraisal) 与原发性 评价同时发生,即回答“我能否应对这种威胁?”信 念占应激评价中应对能力的大部分。
应激源是现实的还是想象的都无关重要,主要是威 胁的知觉决定着它们是否应激源。
Lazarus模型涉及对潜在应激源的三步评价:第一 评价决定应激源是否有威胁;第二评价确定个体能 否应对威胁;第三评价是对第一、第二两种评价的 信息进行认知性再评价 。
(1)原发性评价(prlmary appraisal) 回答是否有威胁?原 发性评价是检查刺激与人格因素,以决定潜在的应激源有 无威胁。
除了某些环境刺激(极端的温度,污染及噪音)之外,引起 人们应激的大多数事物是被判断为对安宁有潜在威胁的人 物和情境。
认为不存在对每一个人都可作为应激源的生活事件。如离 婚可能被一个人察觉为极度应激,而另一个人可能高兴。
只有他们被察觉为威胁或可以引起伤害或丧失时,才属于 应激源。换句话说,良好应激归根到底不是应激,因为它 引起的是良好情感。
(二)安康(wellness)与健康
1.安康的六个维度 躯体的 、社会的 、情绪的 、 智力的 、心灵的和环境的 。
2.应激与安康 在健康安宁维度有高水平功能活动 的人,对应激有较大的抵抗力;而机能活动不良者 则易感疾患。
第二节 应激源
应激源(stressor)是指那些能引起机体稳态失调,并 唤起适应反应的环境事件与情境。 一、社会支持与应激
①刺激因素,第一刺激因素是威胁的程度;第二刺激因 素是面临的危急;最后一个因素是刺激的模棱两可。
②人格因素,这个模型中的人格因素是与刺激相关的, 第一种人格因素是动机强度;第二种人格因素是信念系统, 就是核心的价值观;第三种人格因素是智力资源。
(2)继发性评价(secondary appraisal) 与原发性 评价同时发生,即回答“我能否应对这种威胁?”信 念占应激评价中应对能力的大部分。
医学心理学课件PPT-心理应激

情绪反应,是人预期将要发生 危险或不良后果的事物时所表 现的紧张、恐惧和担心等情绪 状态。
恐惧: 是一种企图摆脱已经明确
的有特定危险会受到伤害或生 命受威胁的情景时的情绪状态。
抑郁: 表现为悲哀、寂寞、孤独、
丧失感和厌世感等消极情绪状 态,伴有失眠、食欲减退、性 欲降低等。
愤怒:
是与挫折和威胁有关的 情绪状态,由于目标受到阻 碍,自尊心受到打击,为排 除阻碍或恢复自尊,常可激 起愤怒。
心理应激
主讲 马绍斌
应激研究历史过程
反应说: 塞里的应激理论主要
是从医学或病理生理学的 角度提出来的,其所关注 的是应激的反应。
刺激说: 研究重点在社会生活和心
理因素方面,也就是说,对应 激的研究更多侧重于应激的刺 激方面。
过程说: 应激是个体对环境威胁和挑战的一种
适应和应对“过程”,其结果可以是适应 的和不适应的;应激源可以是生物的、心 理的、社会的和文化的;应激反应可以是 生理的、心理的和行为的;应激过程受个 体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认知评价在应激 作用过程中始终起关键作用。
社会事件 健康事件 挫败事件 喜庆事件
按生活事件对个体的影响分类
1.正性生活事件 (positive events) 2.负性生活事件 (negative events)
第三节 应激过程的心理中介机制
认知评价
认知评价(cognitive appraisal)
是指个体从自己的角度对遇到的生 活事件的性质、程度和可能的危害 情况作出估计。对事件的认知评价 直接影响个体的应对活动和心身反 应,因而是生活事件是否会造成个 体应激反应的关键中间因素之一。
应激反应在心理病因学中的意义
应激反应是个体对变化着的 内外环境所作出的一种适应,这 种适应是生物界赖以发展的原始 动力。各种应激反应涉及到个体 的心身功能的整体平衡。临床医 学中的许多问题实际上就是平衡 与不平衡的关系。
恐惧: 是一种企图摆脱已经明确
的有特定危险会受到伤害或生 命受威胁的情景时的情绪状态。
抑郁: 表现为悲哀、寂寞、孤独、
丧失感和厌世感等消极情绪状 态,伴有失眠、食欲减退、性 欲降低等。
愤怒:
是与挫折和威胁有关的 情绪状态,由于目标受到阻 碍,自尊心受到打击,为排 除阻碍或恢复自尊,常可激 起愤怒。
心理应激
主讲 马绍斌
应激研究历史过程
反应说: 塞里的应激理论主要
是从医学或病理生理学的 角度提出来的,其所关注 的是应激的反应。
刺激说: 研究重点在社会生活和心
理因素方面,也就是说,对应 激的研究更多侧重于应激的刺 激方面。
过程说: 应激是个体对环境威胁和挑战的一种
适应和应对“过程”,其结果可以是适应 的和不适应的;应激源可以是生物的、心 理的、社会的和文化的;应激反应可以是 生理的、心理的和行为的;应激过程受个 体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认知评价在应激 作用过程中始终起关键作用。
社会事件 健康事件 挫败事件 喜庆事件
按生活事件对个体的影响分类
1.正性生活事件 (positive events) 2.负性生活事件 (negative events)
第三节 应激过程的心理中介机制
认知评价
认知评价(cognitive appraisal)
是指个体从自己的角度对遇到的生 活事件的性质、程度和可能的危害 情况作出估计。对事件的认知评价 直接影响个体的应对活动和心身反 应,因而是生活事件是否会造成个 体应激反应的关键中间因素之一。
应激反应在心理病因学中的意义
应激反应是个体对变化着的 内外环境所作出的一种适应,这 种适应是生物界赖以发展的原始 动力。各种应激反应涉及到个体 的心身功能的整体平衡。临床医 学中的许多问题实际上就是平衡 与不平衡的关系。
心理应激课件

谢谢观看!
个体具有的认知模式、个性特征、个人经历、事件强度或特点
有关。
(1)认知反应
(2)情绪反应
心理应激
3)行为反应 刺激导致个体出现行为反应,而这些行为大多是个体为减 轻应激对自己的影响而采取的行为策略,从而适应环境。刺激 强度大、情绪反应剧烈限制个体正常认知水平发挥,可导致严 重行为后果,某些人在心理冲突或应激情况下也会采取饮酒、 吸烟等滥用物质的不健康方式加以应对,或把应激状态下行为 反应内化、模式化用于平常,从而导致各种形式的心理障碍的 发生。
1)生理反应 在应激状态下,大脑皮质统一指挥和控制着人的 各种活动,应激的生理反应往往与交感-肾上腺髓质 系统、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和免疫系统的活动密切 相关。 (1)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2)下丘脑-垂体-靶腺轴 (3)免疫系统
心理应激
2)心理反应
从心理反应的品质来看,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积极的心
2)心理性应激源 心理性应激源是指来自人们头脑中的紧张性信息,
与个体心理发展、个性特征有关的一种应激源,主要 包括人际关系冲突与挫折,不切实际、期望过高,能 力不足和工作压力,认知障碍和挫折给心理造成的刺 激等。心理性应激源与其他应激源的不同之处是其他 应激源主要为躯体外的刺激物,心理性应激源则直接 来自人们的头脑。心理性应激源与其他类型的应激源 常混合作用,相互影响。
心理应激
2)慢性应激带来的健康问题与疾病 (1)慢性应激状态反应:尽管应激状态反应不像急性应 激反应那么强烈,但刺激难以摆脱,总在影响个体情绪,通 常表现为抑郁、愤怒、回避等。 (2)慢性应激引发心理障碍:持久的慢性应激状态导致 个体认知活动、人生态度、行为方式等诸多方面发生改变, 而一些个体可能固化这些改变,这些改变不利于个体健康, 甚至表现出一些疾病形式。 (3)应激影响或导致心身疾病:持久的刺激或者应激状态通 常引起机体内环境紊乱、各器官系统功能失调、免疫力下降 等,使机体处于对疾病易感、易患状态。
《医学心理学》课件:第6章心理应激

第一节 总 论 二、心理应激的理论 (二)拉泽鲁斯(Lazarus)应激学说
认为心理应激是个体对外界环境有害物、威 胁、挑战经认知、评价后所产生的生理、心理和 行为反应。形成了认知应激作用理论
Richard S. Lazarus
(1922~2002)
第一节 总 论
二、心理应激的理论
(三)心理应激过程模型
Dr. Hans Selye
一般性适应综合症 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 (GAS)
刺激前
刺激后
刺激A 刺激B 刺激C 刺激D
etc...
肾上腺肥大 胸腺,淋巴节萎缩
胃溃疡
二、心理应激的理论
第一节 总 论
警戒期(alarm)即机体为了应对有害刺激而唤 起体内的防御能力;
案例分析
1.个人因素 患儿内向,敏感,自尊心强,当被老师当众体罚后,极强的自尊心
受到打击使她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学校有差距的道歉加重了她内 心的压力,过重的心理负担致使其产生了应激的心理。 2.家庭因素
患儿家庭中母亲强势,习惯听母亲的,与父亲关系不好,潜移默化 的对她造成自己认为自己也应是强势的影响,当这种强势被老师当众打 碎时,对她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创伤
(四)心理应激系统模型
1.应激是多因素的系统; 2.各因素互相影响互为因果; 3.各因素之间动态的平衡或失 衡决定个体的健康或疾病; 4.认知因素在平衡和失衡中起 关键作用; 5.人格因素起核心作用。
生活事件
社 会 人格特征 支 持
认心
知身
评 价
反 应健 康 疾 病应对方式心理应激“系统”模型示意图
GAS
抵抗期(resistance)即当有害刺激继续存在时, 机体则通过提高体内各器官组织的机能水平以增 强对应激源的抵抗能力;
心理应激PPT

21
应对研究在心理病因学中的意义
• 各种研究证明,应对与各种应激有关因素 存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 应对与生活事件、认知评价、社会支持、 个性特征、应激反应等各种应激有关因素 相关,还与性别、年龄、文化、职业、身 体素质等有关。
精选版课件ppt
22
应对的量化研究
• Folkman和Lazarus 的应对量表将应对分为对抗、 淡化、自控、求助、自责、逃避、计划和自评, 且划归为问题关注应对和情绪关注应对两大类。
10
• 在治疗学方面,可以通过任何消除或降低各种应 激因素的负面影响入手,达到治疗的目的,如所 谓的应激干预模式或压力自我管理计划等。
• 在预防方面,如何合理调整应激刺激和各有关中 间因素的构成体系,使每个人在适宜的内外环境 下健康成长或保持适应,如所谓的应激无害化或 应对指导训练,都可以看成是以应激理论为指导 的心理保健措施。
精选版课件ppt
14
生活事件的分类
–按事件的生物、心理、社会属性分类:
• 躯体性应激源 指直接作用于躯体而产生应激反应的刺激物, 包括理化因素、生物学因素和疾病因素。例如寒冷、酷热、噪 音、振动、毒物、感染、外伤、睡眠障碍、性功能障碍等疾病 或健康问题。
• 心理性应激源 指各种心理冲突和挫折导致的焦虑、恐惧和 抑郁等各种消极情绪。
精选版课件ppt
26
二、应激的心理行为反应
(一)应激的情绪反应 • 1.焦虑(anxiety) • 2.抑郁(depression) • 3.恐惧(fear) • 4.激惹和愤怒(irritation and angry) • 5.敌意感(hostility)
精选版课件ppt
27
• 1.焦虑(anxiety) 焦虑是最常见的一种应激反应。是对 潜在的、可能的威胁感到恐惧。焦虑状态下,伴随明显的 生理反应,如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呼吸加深加快,出汗, 面色苍白,口发干,大小便频率增加等。焦虑的这些心理 生理反应容易和躯体疾病相混淆。适度的焦虑可是一种自 我保护的良性反应。过度焦虑则成为应激。
《医学心理学课件》心理应激 ppt课件

PPT课件
21
第二节 应激源(stressor) 三、生活事件研究
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 (SRRS)
PPT课件
22
第二节 应激源(stressor) 三、生活事件研究
事件的生活变化单位(life change units, LCU)
一年LCU累计值 次年患病率
LCU与健康的关系
>300 86%
150~300 50%
警戒期(alarm stage)
GAS
抵抗期(resistance stage)
衰竭期(exhaustion stage)
PPT课件
8
第一节 总 论
二、心理应激的理论
(二)拉泽鲁斯(Lazarus)应激学说
认为心理应激是个体对外界环境 有害物、威胁、挑战经认知、评价后 所产生的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
焦虑、恐惧、抑郁、愤 怒
(二)认知性应激反应 (三)行为性应激反应
逃避与回避、退化与依赖 敌对与攻击、无助与自怜 物质滥用
意识障碍 注意力受损 记忆思维想像力减退
PPT课件
34
第四节 应激反应(Stress Reaction) 二、应激的生理反应
三条中介途径
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免疫系统
是一个整体
健 康 疾 病
应对方式
心理应激“系统”模型示意图
PPT课件
12
第一节 总 论
二、心理应激的理论
(四)心理应激系统模型
应激系统模型的基本特征:
1.应激是多因素的系统; 2.各因素互相影响互为因果; 3.各因素之间动态的平衡或失衡决定个体的健康或疾病; 4.认知因素在平衡和失衡中起关键作用; 5.人格因素起核心作用。
《心理应激》课件2

情绪调节
总结词
情绪调节是一种通过认知和行为策略来管理情绪的方法。
详细描述
情绪调节包括识别情绪、接受情绪、调整情绪的表达和反应,以及使用情绪调节技巧来缓解负面情绪。情绪调节 有助于提高情绪稳定性和应对心理应激的能力。
CHAPTER
04
心理应激的管理与预防
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社交互动
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亲朋好友保持 联系,分享内心感受和压力,获得情 感支持和理解。
心理反应
焦虑
心理应激可能导致焦虑情绪,表现为 不安、紧张和恐惧。
抑郁
长期的心理应激可能导致抑郁情绪, 表现为悲伤、失去兴趣和活力。
易怒
面对压力和紧张情境时,人们可能会 变得易怒或暴躁。
失眠
心理应激可能导致睡眠障碍,表现为 入睡困难、睡眠浅或早醒。
行为反应
逃避与退缩
过度工作
面对心理应激时,人们可能会选择逃避或 退缩,以减少压力的来源。
详细描述
认知重构包括识别和改变消极的自我对话和扭曲的思维方式,以更客观、积极 的方式看待压力情境。通过重新评估情况,人们可以改变对压力的感受和反应 。
放松训练
总结词
放松训练是一种通过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放松等技术来减轻紧张和焦虑的方法。
详细描述
放松训练可以帮助人们缓解身体紧张,降低心理压力,提高应对心理应激的能力 。常见的放松训练方法包括渐进性肌肉放松、深呼吸练习和冥想等。
未来研究的方向
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拓展研究领域,加强长 期追踪研究,深入探讨心理应激的机制和干 预措施,并关注特殊人群的心理应激问题, 以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同 时,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心理
应激研究的国际化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谷风课件A
43
2.否认
把已经发生的痛苦和不快完全否定, 就当它根本没发生过, 以躲避心理上的痛苦。
谷风课件A
44
谷风课件A
45
3.投射
第六章 应激与应对
谷风课件A
1
一 应激的概念
应激(stress):是个体在“察觉”各种刺激对 其生理、心理及社会系统构成威胁时出现的整体现 象,所引起的反应可以是适应或适应不良。
谷风课件A
2
刺激物
机体与刺激物或 环境之间的互动
应激反应: 生理性 心理性 行为性
谷风课件A
应激
3
二 应激源
1 应激源的概念 能够引起个体产生应激的各种因素。
谷风课件A
36
以情绪为中心的应对
1.认知重组
药物镇静
2.消除紧张
体育锻炼
放松
3.积极转移
4.自我暴露和宣泄
谷风课件A
37
第二节 挫折与心理防御机制
挫折、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 主要的心理防御机制
谷风课件A
38
一 挫折
挫折指在有目的的行为情景中, 个体在趋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了 不可克服的障碍,使行为进程受 阻或被延搁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 情绪反应
谷风课件A
39
挫折的影响因素
1 抱负水平(没有期望就没有失望) 2 生理条件 (我还年轻,可以重来) 3 过去受挫折的经验(没关系,我以前也遇到过) 4 对挫折的主观判断(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谷风课件A
40
2.挫折容忍力: ❖ -指个人承受挫折的能力。 ❖ -挫折容忍力的影响因素:
– 生理条件 – 过去受挫折的经验的影响 – 对挫折的主观判断
2.改变应激源
谷风课件A
18
四、应激的心理模型
❖ 也指应激的心理反应模式
谷风课件A
19
应激源 应激中介变量 应激反应
生 活 事
认知评价
应对方式
心理反应 行为反应 生理反应
件 社会支持 人格
健康 疾病
应激心理反应模式 国内姜乾金有关心理应激示意
谷风课件A
20
认知评价
指个体对遇到的应激源的性质、程度和 可能的危害情况作出估计。
谷风课件A
41
三 主要心理防御机制
1.压抑
把那些不能被社会道德规范或 自己意识所接受的冲动、 观念或回忆、情感 等压抑到潜意识中去。
谷风课件A
42
一位中年妇女的独生女于十八岁时 死于车祸,事情发生在十月份。当时她 非常痛苦,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她把这 不堪忍受的情绪抑制、存放到潜意识中 去, “遗忘”了。但她每年十月份均会 出现自发抑郁情绪,自己不知道为什么, 药物治疗也无效。
谷风课件A
4
2.应激源的分类
躯体性应激源 社会性应激源 心理性应激源 文化性应激源
谷风课件A
5
生理性应激源
❖ 直接作用于躯体而产生应激反应的刺 激物。 物理刺激 冷、热、辐射 化学刺激 酸腐蚀等 生物刺激 病毒、细菌
谷风课件A
6
心理性应激源
❖ 是来自人们头脑中的紧张性信息。 心理冲突 挫折
谷风课件A
焦虑:担心会发生不好的结果 恐惧:面对危险而感到害怕,试图逃避 抑郁:因无法应对困境或严重后果而产
生无助和无望感 愤怒:由于目标受阻、自尊心受到打击
而பைடு நூலகம்起
谷风课件A
17
3、行为反应
两种类型:
❖ 不适应性反应
1.语言问题增加
2.兴趣减退 3.物质滥用 4.退化、回避
5.攻击
1. 改变自我
❖ 适应性反应
谷风课件A
23
应激的应对方式
谷风课件A
24
应对的概念
应对(coping)是指个体对付困难、 使自身适应或摆脱某种情境的过程。
谷风课件A
25
与男朋友发生 意见分歧
问题为中心的应对指通过 改变自己的行为或采取行动 以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
情绪为中心的应对指 调剂自己由外界伤害、 威胁引起的不良情绪的
是应激作用过程的重要中介因素。
谷风课件A
21
社会支持
❖ 指个体可利用的具有减轻应激作用的 外部资源。
工作
家 庭
朋友 团队
组织 机构
可以帮助你 宣泄不良情绪 获得情感支持 和各种形式的
帮助, 有效缓解应激
谷风课件A
22
人格特征
1)人格因素影响个体暴露于应激源的 程度
2)人格因素影响个体对应激源的反应
谷风课件A
31
二 应激的应对方式
谷风课件A
32
应对的概念
应对(coping)是指个体对付困难、 使自身适应或摆脱某种情境的过程。
谷风课件A
33
与女朋友发生 意见分歧
问题为中心的应对指通过 改变自己的行为或采取行动 以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
情绪为中心的应对指 调剂自己由外界伤害、 威胁引起的不良情绪的
家庭 支出
生活 保障
时间 分配
生活 环境
谷风课件A
14
三 应激反应
是指个体因为应激源所致 的各种生物、心理、社会、行 为方面的变化。
谷风课件A
15
1、认知反应
认知反应
谷风课件A
警觉性增高 注意高度集中 观察更加细致 记忆效果更佳
注意范围狭窄 注意难以集中
记忆减退 思维混乱
16
2、情绪反应
情绪反应
努力
主动沟通 获得和解
与女友分手
向别人倾诉
转移注意力
谷风课件A
放松
34
应对方式的选择策略
当经过一定的努力可以找到解决问题 的方案时,建议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应对;
即使努力也不一定能解决问题,或者 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需要采取以情绪 为中心的应对
谷风课件A
35
以问题为中心的应对
1.解决问题
2.学习社会技能 3.寻求信息
7
社会性应激源
是人类生活中最为普遍的应激源
谷风课件A
8
天灾人祸
地震
洪水
飓风摧毁的房屋
谷风课件A
9
战争
海湾战争综合症”
谷风课件A
10
恐 怖 事 件
美 国 9 .
11 事 件
谷风课件A
11
空气污染
北京沙尘暴
谷风课件A
12
文化性应激源
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
谷风课件A
13
生活事件
身心 健康 工作 职业
谷风课件A
28
以情绪为中心的应对
1.认知重组
药物镇静
2.消除紧张
体育锻炼
放松
3.积极转移
4.自我暴露和宣泄
谷风课件A
29
掌握:
应激的概念 心理健康的标准 主要的心理防御机制 理解: 应激的心理模型 应激的应对方式
谷风课件A
30
三、心理防御机制
1.防御机制的概念
人们挫折或应激情境时,无意识所 采取的手段。它能暂时缓和或消除不 安和痛苦。
努力
主动沟通 获得和解
与男友分手
向别人倾诉
转移注意力
谷风课件A
放松
26
应对方式的选择策略
当经过一定的努力可以找到解决问题 的方案时,建议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应对;
即使努力也不一定能解决问题,或者 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需要采取以情绪 为中心的应对
谷风课件A
27
以问题为中心的应对
1.解决问题
2.学习社会技能 3.寻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