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精选高中地理选修6第三章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中图版巩固辅导九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高中地理第3章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章末归纳提升中图版选修6

2019-2020年高中地理第3章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章末归纳提升中图版选修6

最新教育教学资料精选第3章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章末归纳提升备选答案①气候异常②樵采③森林资源④生物物种⑤人口数量⑥生态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1.复比较困难,自身稳定性差,易被破坏而产生生态环境问题。

2.人为原因: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强度影响环境,在创造现代文明的同时,也使自然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从而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和自然资源枯竭。

每一种生态环境问题都具有一定的区域特征,针对不同地区的区域特征可以判断该地区容易出现什么样的生态环境问题。

例如,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从自然原因(如黄土的特性、地形、降水、地质构造和根源)以及人为原因(如毁林开荒等)方面分析水土流失的产生原因。

利用同等关系联系图的形式分析原因可把整个过程清晰地概述出来,效果比较好,如下图所示:最新教育教学资料精选(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

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

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

图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1)读图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

(2)读图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

(3)就降水条件简述我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桉的原因。

【解析】第(1)题,森林有涵养水源的生态作用,图a中山坡上森林较密集,使得山坡下有了稳定的水源。

第(2)题,速生桉和其他植被抢夺水源、阳光等,造成天然次生林和灌丛的退化。

第(3)题,题干中提到,这种速生桉需要大量的水分,但西南地区为季风气候,旱季水分不足。

【答案】(1)原因:山坡上的天然次生林和灌丛能涵养水源。

过程:截留大气降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在山地形成水分蓄积地带,)(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为沼泽提供稳定的水源。

(2)植被变化: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沼泽萎缩。

2019-2020学年度中图版地理选修6第三章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第二节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课后辅导练习

2019-2020学年度中图版地理选修6第三章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第二节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课后辅导练习

2019-2020学年度中图版地理选修6第三章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第二节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课后辅导练习十六第1题【单选题】生物资源多样性的减少是当前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下列措施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A、迁地保护—建立动物园B、就地保护—建动植物基因库C、建人工繁育基地D、在人口密集区,建动物通道【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关于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风沙危害北方大于南方B、水污染南方重于北方C、土地次生盐碱化问题南方重于北方D、水土流失干旱地区大于湿润地区【答案】:【解析】:第3题【填空题】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包括就地保护,______;迁地保护,______;离体保护,______,种子库。

【答案】:【解析】:第4题【综合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人民创造良好生活环境。

从2018年1月1日开始,中国禁止进口洋垃圾,这其中就包括废弃塑料,纸类,废弃炉渣与纺织品。

中国在宣布对洋垃圾实施进口禁令后,西方措手不及,因为,很多垃圾出口国没有充足的基础设施,难以充分实现对废旧物品垃圾的回收利用,“垃圾围城”他们不知如何应对这一改变。

材料二:我国南方沿海某省废旧电器拆解基地,该基地以家庭作坊为主,拆解方式以手工机械拆解和焚烧为主,主要为了获得金属、塑料、废旧电器原件,废旧电器和拆解后的废弃物大多露天堆放。

要破解“垃圾围城”的困局必须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其中最迫切、最关键的是减量化。

实现垃圾减量化的途径有哪些?依据材料二简要分析废旧电器拆解行业对当地的危害。

【答案】:无【解析】:第5题【综合题】“厕所革命”是指对发展中国家的厕所进行改造的一项举措。

2018年两会上,“厕所革命”备受关注,不仅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更成为人大代表热议的话题。

我国南方农村地区在实施“厕所革命”的过程中,与农村能源建设、耕地保护和农村生态建设进行了有机结合。

最新精选高中选修6地理第三章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中图版课后辅导练习第六十篇

最新精选高中选修6地理第三章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中图版课后辅导练习第六十篇

最新精选高中选修6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中图版课后辅导练习第六十篇第1题【单选题】我国荒漠化防治的最高目标是( )A、预防潜在荒漠化地区的产生B、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C、谋求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D、防止土地退化扩大【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结合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的是①增加木材产量②改善生态环境③有意减少耕地面积④调整农业结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图示意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下列题目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 )A、地处赤道附近B、远离大陆C、构造运动强烈D、地形复杂伦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鼠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 )A、气温日较差大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D、气候垂直差异明显【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题。

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沙尘暴C、土地盐碱化D、洪涝【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图示意1990~2010年世界各大洲(南极洲除外)森林面积净变化(单位:每年百万公顷),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上图示世界森林面积的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A、二氧化碳减少B、全球降水增多C、冰川体积增大D、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亚洲森林面积净变化的原因最可信的是( )A、伐木与深加工B、开发矿产资源C、从毁林到造林D、禁止砍伐森林【答案】:无【解析】:第6题【单选题】读图1,我国某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该生态环境问题最可能是( )A、土地荒漠化B、水土流失C、酸雨D、湿地减少为了避免该生态环境问题愈演愈烈,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大面积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B、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问题,严禁乱砍滥伐C、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D、退耕还湖,建立湿地保护区【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图是我国四个限制开发的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关于其生态建设主要方向,叙述正确的是( )A、①封沙育草,涵养水源,保护野生动物B、②控制开发强度,改善湿地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C、③大力植树造林,提高草场载畜量D、④禁止过度开垦,大力倡导退耕还牧【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读下图,图中显示了我国部分地区的生态问题,其中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A、年降水量400毫米左右的地区B、亚热带、暖温带地区C、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的地区D、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湟鱼是青海湖特有的珍稀鱼类。

高中地理·选修6-第3章 第1节 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高中地理·选修6-第3章 第1节 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A.直接提供有形的林产品 B.改善城市的投资环境 C.防风固沙 D.为生活在都市的人们提供娱乐游憩的环境和场所
地理 选修6 环境保护 配中图版
【答案】B 解析:城市森林并不以提供有形林产品为主,A项错误;C、D两项 为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而非经济效益;城市森林改善了城市的投资环 境,促进了经济发展。
地理 选修6 环境保护 配中图版
原始森林面积的减少,是否可以以人工造林的方式得以 补偿?人工林和原始森林具有相同的生态环境效益吗?
【答案】虽然原始森林面积的损失,可以人工造林部分得到补偿, 但是原始森林的生态功能却往往不是人工林所能弥补的。原始森林,尤 其是热带雨林砍伐后所造成植物物种的损失、动物的迁徙和被消灭,连 片林地变成破碎小斑块后对大型哺乳动物的毁灭性影响,这些方面都是 人工林所无法补偿的。
地理 选修6 环境保护 配中图版
森林资源破坏 读下图,回答(1)~(2)题。
地理 选修6 环境保护 配中图版
(1)该图揭示森林具有的作用是
()
A.净化空气
B.防风固沙
C.保持水土
D.保护农田
(2)若图中森林被破坏,下列叙述较为符合河流特征变化的是
()
①河流含沙量增加 ②河道淤浅 ③水患加剧
④结冰期延长
【答案】D
地理 选修6 环境保护 配中图版
解析:A项说法太绝对,世界范围的生态环境问题大部分在我国存 在,故A项错误;青藏高原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生态环境十 分脆弱,故B项错误;南方丘陵山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壤侵蚀严 重,而不是生物多样性锐减,故C项错误;生态环境问题之间具有一定 的关联性,如生态环境中的森林破坏、土壤侵蚀和草原退化会导致生物 多样性减少。
第三章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2019-2020学年度中图版高中选修6地理第三章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第二节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课后辅导

2019-2020学年度中图版高中选修6地理第三章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第二节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课后辅导

2019-2020学年度中图版高中选修6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第二节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课后辅导练习第二十九篇第1题【单选题】人工生态浮岛是人工设计建造、漂浮于水面上、供动植物和微生物繁衍栖息的生态设施,它针对富营养化的水质,利用生态学原理,降解水中的COD、氮和磷。

它主要以塑料泡沫等材料为附着物,其上种植水生植物(或陆生植物),根系深入水中,如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下列能体现人工生态浮岛生态环境作用的是( )①为鱼类提供生活繁殖场所②根系吸附悬浮物质,改善水质③富集的微生物降解污染物④生产农产品,提高经济效益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人工生态浮岛能抑制水中藻类过度生长,其原因是( )①浮岛生物的根系吸收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②浮岛占据了藻类的生存空间③浮岛微生物吃掉藻类④浮岛遮蔽阳光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台湾被称为“祖国的宝岛”,特产丰富,战略地位也非常重要。

读图为该岛屿沿回归线的地形剖面图,上部是该区相关地理事物沿线变化图,据此回答下列题目。

下列关于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森林资源丰富,有“森林宝库”之称②享有“水果之乡”的美名③享有“祖国东南盐仓”的美称④山区为林区,是亚洲有名的天然植物园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台湾山地呈现从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森林类型的变化,其原因是( )①台湾山脉从北向南地处温带—热带②台湾山脉海拔高,垂直变化明显③台湾山脉地处低纬度④台湾气候变化大,多台风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生物资源多样性的减少是当前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下列措施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A、迁地保护—建立动物园B、就地保护—建动植物基因库C、建人工繁育基地D、在人口密集区,建动物通道【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边坡绿化客土法是将草种、肥料、保水剂、土壤、有机物、稳定剂等物质充分混合后,通过喷射机按设计厚度均匀喷到需防护的工程坡面上,以达到近似于自然景观的一种绿化方法。

中图版地理选修六新素养同步课件第三章第一节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中图版地理选修六新素养同步课件第三章第一节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第十三页,共35页。
栏目 导引
②根据阶段确定措施
第三章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即根据区域内部不同部分(如河流上、中、下游)的特点确定某
区域应采取的相应措施。例如,淮河流域洪灾频发的防治措施
有:
③借鉴经验确定措施
借鉴具有相似特征的其他区域的经验确定本区域的发展措施。
例如,参照宁夏中卫县沙坡头草方格沙障治理、亚马孙雨林的
第十一页,共35页。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核心归纳】
1.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策略
(1)分布区域
每种生态环境问题都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都是在特定的环
境背景下形成的。因而首先要明确分布的区域。
(2)形成原因
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一般来说,
自然原因是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基础(如生物多样性、森林资
源、湿地等问题都会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沙漠化往往发
生在气候比较干旱的地区),而目前大多数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
主要原因还是人为原因。从人为原因来看,主要体现在人类对
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明确成因,有助于对环境问题的解决。
第十二页,共35页。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3)危害 生态环境问题造成的危害包括对环境自身以及对人类生产、生 活的影响。如森林的破坏不仅会造成自然环境中其他要素的改 变,也会对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带来巨大的危害。 (4)解决措施 ①根据成因确定措施 即根据区域问题的成因确定该区域应采取的相应措施。例如,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其共同成因为 滥垦、滥伐、滥牧、滥采,所以两地区应采取的应对措施就是 退耕还林、还牧、还草。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修六同步课件:第3章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第2节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修六同步课件:第3章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第2节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

②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气候 干旱

植被 稀少

土壤发 育差

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③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 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④重要影响因素——气候异常: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的变 率大。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少雨年则加速荒漠化进程。
•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7/262021/7/262021/7/262021/7/26
• 2、Our destiny offers not only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ard Nixon, American President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二〇二一年六月十七日2021年6月17日星期四 •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6.17.20216.17.202110:5110:5110:51:1910:51:19 • 5、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Charles Chaplin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Thursday, June 17, 2021June 21Thursday, June 17, 20216/17/2021

2019-2020年中图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三章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点练习

2019-2020年中图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三章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点练习

2019-2020年中图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三章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点
练习
第1题【单选题】
江西南昌市沿赣江而上20 km已形成一片面积达4.5万亩的厚田沙漠,被称为“江南水乡第一大沙漠”。

虽然专家们曾在此展开了多项治沙试验,但始终成效不大。

沙漠中心的龙王庙村青壮年纷纷携全家外出打工。

这里能找到的植被都成了村民的低热值薪柴,甚至有人在沙漠边缘哄抢盗伐林木。

据此回答小题。

造成江南水乡地区出现大沙漠的人为原因是( )
A、滥砍乱伐现象极为严重
B、生活习惯
C、执法不严
D、气候变迁
本地区协调人地关系的当务之急是( )
A、开发利用新的能源,如推广省柴灶、沼气
B、先移民,后治理
C、加大对哄抢盗伐现象的处罚力度
D、建水电站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我国荒漠化防治的最高目标是( )
A、预防潜在荒漠化地区的产生
B、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C、谋求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D、防止土地退化扩大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该生态环境问题最有可能是( )
A、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酸雨
D、生物多样性减少
为了避免该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西北地区愈演愈烈,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
A、大面积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B、解决当地群众生活能源,严禁乱砍滥伐
C、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D、引水灌溉,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答案】:
【解析】:。

2019届 一轮复习 中图版 环境保护(选修6)+课件(77张)

2019届   一轮复习 中图版  环境保护(选修6)+课件(77张)

考点一 知识梳理
考点四
-6-
3.环境管理 (1)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 ①基本内容
②主要手段 行政和法律是管理的主要手段,还有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宣传 教育手段等。
考点一 知识梳理
考点四
-7-
(2)当前全球环境管理与国际行动 ①全球环境的管理:由全球性的环境管理机构或合作项目共同实 施,全球性环境保护的国际组织有: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联 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管理中最重要的 是国际合作。 ②环境管理的国际行动:积极履行国际环境公约;共同实施全球 环境问题研究计划;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国际环境保护科学交 流。
考点四
-14-
(2)酸雨 ①形成过程:形成酸雨的大气污染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变化, 并随雨雪降落到地面。 ②酸雨的类型
酸雨 类别 硫酸型 酸雨 硝酸型 酸雨 由硫氧化物缓慢氧化随降水落到地面形成 由氮氧化物缓慢氧化随降水落到地面形成
考点二 知识梳理 常考综合题
考点四
-15-
③污染物的来源
自然污染源 火山喷发、地震等自然活动放出的酸性气体 生活污 人们为满足生活需要,燃烧化石燃料排 固定 染源 出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 污染 工业污 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硫氧化物和氮氧 源 人类污 染源 化物 染源 移动 交通工具行驶过程中排放的气体含有氮氧化 污染 物和硫氧化物 源
污染物 来源 人为渠道 有利影响 对人类 影响 不利影响
自然渠道
降水量较少,植被覆盖率较低,土地荒漠化加剧 建筑工地多、汽车尾气排放量大且缺乏标准或 不达标 少量吸入会刺激并锻炼人的免疫机能 吸入过多或颗粒物中含有毒有害成分时,就可 能出现免疫功能障碍,危害健康,如传染病、“尘 肺病”、恶性病变等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三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巩固辅导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三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巩固辅导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巩固辅导
第1题【单选题】
读漫画,回答下列小题。

该漫画主要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
A、水体污染
B、自然资源衰竭
C、全球气候变暖
D、生物多样性减少
导致该环境问题的人类活动主要是( )
A、开矿毁坏岩层
B、过度抽取地下水
C、滥砍乱伐森林
D、任意排放废弃物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读漫画,回答下面小题。

该漫画主要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
A、水体污染
B、全球气候变暖
C、自然资源衰竭
D、生物多样性减少
导致该环境问题的人类活动主要是( )
A、开矿毁坏岩层
B、任意排放废弃物
C、乱砍滥伐森林
D、过度抽取地下水
该环境问题对该地区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
A、影响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安全。

最新精选高中地理选修6第三章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第二节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中图版复习巩固四十九

最新精选高中地理选修6第三章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第二节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中图版复习巩固四十九
域市人T生态浮岛最主要的功能是( )
A、减缓热岛效应
B、美化城市环境
C、改善水体环境
D、调节河流流量
最适宜建设人T生态浮岛的水域是( )
A、青海湖
B、太湖
C、贝加尔湖
D、长江
【答案】:
【解析】: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著名绿色工程示意图。兴建该工程最主要为了( )
A、绿化美化环境
B、保持水土
C、减缓温室效应
污染
B、提供灌溉水源,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C、减轻农场雨涝,维护生物多样性
D、美化农场环境,调节了局部小气候
【答案】:无
【解析】:
生物多样性包括______、物种多样性、______三个层次。______是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具体表现。
【答案】:
【解析】: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我国正在加快发展绿色食品,其要求是( )①产品的原料必须是绿色植物②产品原料的产地符合环境质量标准③产品原料的生产过程符合生产技术标准④产品的加工、包装和储运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解析】:
下图是重庆渝东北地区某有机生态农场的循环生态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D、防风固沙
【答案】:
【解析】:
2009上海国际车展上,展出的新能源车型和清洁能源车型比以往任何一届都多。据此回答题。
若新能源车被广泛使用,将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A、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B、减轻大气污染
C、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D、提高能源利用率
若现阶段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将会产生的影响是( )

最新精选高中地理选修6第三章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节 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中图版复习特

最新精选高中地理选修6第三章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节 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中图版复习特
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
“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
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
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
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
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
【答案】:
【解析】:
下图是1万多年来艾丁湖湖面变迁示意图。
有关艾丁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万年前艾丁湖水循环活跃
B、古湖盆西南部较陡
试分析热炒5·山东)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图2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 )
A、自然植被改善
B、风力侵蚀减弱
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该地河流“半河淸水半河鱼群鸟猎鱼”奇特景观期间,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
A、到该地旅游要携带保暖衣物
B、7,8月到青海湖周边可观赏油菜花
C、5月到青海湖鸟岛观鸟最佳
D、青海湖湖水水位先升后降
【答案】:无
【解析】:
读我国某地区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剖面线所经地区在全国占重要地位的重要资源为( )
刚果盆地的热带雨林被人们称为“地球第二肺”,主要是因为热带雨林可以( )
A、涵养水源
B、固碳放氧
C、降解污染物
D、保护生物多样性
刚果(金)爾林被大量砍伐的根本原因是( )
A、人口增长、贫困和战乱
B、发达国家的过度需求
C、过度的迁移农业
D、政府的开发计划
【答案】:无
【解析】:
图中所示反映了我国某地区的环境问题。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中图版选修6第三章《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word学案

中图版选修6第三章《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word学案

第二节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导学案编写人:薛晓燕审核人:高二地理组使用时间:2013年3月5日课堂探究题一、森林资源匮乏1.我国森林资源现状:⑴森林人均占有量和覆盖率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⑵分布严重不均,主要分布在:西南、东北、东南2.森林锐减的原因:⑴采伐速度过快;⑵毁林开荒;⑶基本建设;⑷开矿3.破坏森林的后果:⑴生态失调,环境恶化;⑵水土流失加剧;⑶河道淤塞,导致洪水频发⑷生物多样性减少;⑸全球温室效应增强二、草原退化1.草地退化的原因:⑴长期的粗放式经营;⑵过度农垦;⑶过度放牧;⑷乱采滥挖;⑸工业污染;⑹鼠害虫害。

2.保护草地的措施:⑴禁牧,轮牧;⑵加强牧场的基本建设;⑶建立草料基地;⑷合理放牧;⑸退耕还草;三、水土流失1.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为黄土高原和长江中上游地区。

2.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⑴原因:自然原因:;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黄土土质疏松;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⑵保护措施:打坝淤地;修筑梯田;植树种草;分割到户,调动农民积极性;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3. 南方丘陵山区水土流失⑴原因:自然:地形起伏大;降水多;土层薄,抗侵蚀能力差人为:砍林取薪、毁林开荒导致植被破坏⑵治理措施:①有效措施为封山育林②根本措施为解决农村能源短缺问题:推广生活用煤;推广省柴灶;使用沼气;营造薪炭林;开发农村小水电。

4.南方丘陵山区水土流失危害比黄土高原严重的多的原因:⑴.土地单位产值较高,同样的单位面积水土流失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都较大⑵.土层较薄,一旦破坏很难恢复⑶.江河下游多工农业生产基地和经济中心,水土流失会造成重大影响5.水土流失产生的后果⑴直接后果:破坏土地资源,使耕地的表土流失,降低土壤肥力,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

⑵间接后果:流域源头和上游的植被破坏造成的水土流失,可能导致湖、河、水库泥沙增多,河床抬高,进而引发洪涝灾害。

四、荒漠化1.原因:自然原因:①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风力强劲风化、风蚀作用强;②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高大山脉阻挡海洋水汽,加剧干旱程度;③土质疏松,多沙质沉积物;④植被稀少,地表缺乏植被保护人为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的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2.防治措施:①退耕还林还草;②建设“三北”防护林工程;③封沙禁牧禁樵禁采;④合理利用水资源;⑤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⑥解决农牧区的生活能源问题;⑦生态移民;⑧控制人口数量。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修6 第3章第1节生态环境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共17张PPT)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修6 第3章第1节生态环境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共17张PPT)

(2)指出该区域农业生产中防治土壤盐渍化应采取的措施。
①合理灌溉;
②修建排水工程;
③禁止盲目垦荒;
④退耕还草。
【变式训练】读“吉林省某地1970~2000年湿地面积、年均温
与年降水量的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1) 说出1980年以后 该地湿地面积的变化, 并分析自然原因。
变化: 20世纪80年代湿地面积扩大,20世纪90年代湿地面积缩小。 自然原因: 20世纪80年代降水量增多; 20世纪90年代降水量减少,气温升高,蒸发加强。
一名鱼塘主试图在塘中投 入国外鱼种“激活”鱼塘, 没想到在投入数百尾南美 洲食人鲳以后,鱼塘半年 内发生巨变:不仅所有放 养的鱼种全部消失,而且 连在池塘中游水的鸭子都 成了食人鲳的“盘中餐”, 以至于过往的鸟类每经过 此处都不敢在水面觅食, 这里成了“死亡鱼塘”。
森林资源破坏
亚马孙热带雨林
曾经的扎龙湿地
1、典型分布地区
2、主要防治措施
【体验高考】 (山东文综) 下表为我国西北某区域三个年份各类
盐渍化土壤面积统计表。读表回答问题。(单位:km2)
类型
年份 1990年
2000年
2010年
重度盐渍土 中度盐渍土 轻度盐渍土
合计
153 133 952 1 238
425 219 801 1 445
755 293 694 1 742
调节气候
动物栖息地
原因
林木砍伐;
林地开荒和 开矿;
薪柴采集和 大规模放牧;
大气污染;
问题
作用
现状
原因
提供大量食物、原料
和水资源。
①土壤侵蚀;
生态作用: 维持生态平衡、保持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图版:选修6 环境保护 含答案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图版:选修6 环境保护 含答案
风化、淋溶、径流侵蚀,破坏土壤生态环境;有害成分通过土壤在动植物体内积聚,最终危及人体健康
其他影响方面
占用耕地,加剧耕地短缺;影响环境卫生,传播疾病;有害废弃物威海人类健康
(2)垃圾处理
①垃圾处理方法
垃圾的处理应坚持“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原则,几种主要处理方法比较如下:
处理方法
优点
缺点
填埋法
投资少,处理量大,技术要求不高
污染
来源
生产和生活污水中所含的氮、磷等营养物质
工业生产中含重金属的污水排放和固体垃圾中重金属的淋溶污水
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的石油泄漏
表现
陆地水体:称为“水花”“(水华)”,又称“藻花”;海洋水体:称为“赤潮”
各种重金属引起的人、畜病症
海洋上漂浮大量油膜和油块
危害
①水体中植物死亡;②鱼类死亡;③湖泊演变为沼泽
解决措施:推广使用环保的外包装材料,实行绿色包装;在确保货物不受损坏的情况下,实行适度包装;对外包装中的纸张(纸盒)等可利用废品,实行分类回收。
考向3大气污染及其治理
3.下表示意某区域生产、生活过程中能源燃烧产生的污染物比例(%)。
污染物来源
②垃圾填埋场选址的原则
a.远离生活区和水源地。
b.避开城市上风向和水源上游。
c.自然地理条件要不适宜污染物飘浮、扩散。
d.填埋场必须进行严格的防渗漏处理。
③垃圾越境转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的废弃物数量,尤其是有毒危害废弃物的数量、种类在日益增多,而人类对它们的处理技术水平和能力却非常有限。因此,在一些国家,累积的废弃物已失去控制,大量运往发展中国家。
[答案]危害:泉水(地下水)是重要的饮用水源,人饮用受污染的泉水会危害身体健康;引用泉水(地下水)灌溉,会污染土壤,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污染物超标)。

高考地理中图版二轮复习课件选修6-3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高考地理中图版二轮复习课件选修6-3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过度农垦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自我校对: 3.植被和土壤结构 活化 板结 虫害和鼠害
水资源的 不合理利 用 其他人类 活动
大水漫灌的方式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还导致地下 水位抬升造成________。引起农田风蚀沙化,甚至引发 河流下游断流 不合理耕作和粗放管理、________的开发、石油勘探、 ________、新建工厂、修筑军事设施、城市建设、旅游 等,若不顾及周围自然条件,也会在局部地区造成 ________
调节着地球上 的能量流动, 生物 保证了物质循 物种 环,构成了人 减少 类生存和发展 所依赖的生命 支持系统
自我校对: 一、物种灭绝
海洋和淡水
乱砍滥伐
过度捕猎
物种入侵
森 林 资 源 破 坏
森林是陆地生态 系统的主体。可 调节气候,涵养 水源,保持水 土,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固沙等
热带森林主要分布在 ________、亚洲和 ________,温带森林主 要分布在北美洲、 ________和________。 对全球生态环境起着重 要作用的热带雨林损失 尤其严重
生物 物种 减少
大约5%~10%的 热带森林物种可 能已经灭绝,海 洋和淡水生物严 重退化,岛屿上 很多物种处于濒 危状态
乱砍滥伐 森林、过 度捕猎和 非法贸 易、环境 污染、物 种入侵
全球森林资源迅 乱砍滥伐、滥垦、 森林资 速减少,尤以热 滥牧、开矿,空气 源破坏 带雨林破坏最为 污染、森林火灾 严重 土壤侵蚀、围湖造 全球湿地破坏严 湿地减 田、引水灌溉、河 重,面积大量减 少 流改道、环境污 少 染、泥沙淤积
封山育林、有计划砍 伐、采育结合,退耕 还林,改变林区经济 结构,防治空气污染 和森林火灾 建立湿地自然保护

(新人教版)2019版高中地理 第三章第三节 生态环境保护学案 湘教版选修6【重点推荐】

(新人教版)2019版高中地理 第三章第三节 生态环境保护学案 湘教版选修6【重点推荐】

第三节生态环境保护[学习目标] 1.掌握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2.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及采取的措施。

一、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1.植被破坏(1)原因:发展传统农业、牧业和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2)后果: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2.保护植被的措施(1)发展生态农业加强政策引导;加强农村住区建设;加强法制建设,依法保护植被。

(2)加强开发和建设活动中的生态保护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落实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恢复植被,保护生态环境。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1.意义: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及其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

2.原因:人们对生物资源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加之对生物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探究点一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读“植被的减水减沙效益表”,回答下列问题。

1.植被覆盖率和径流减少率、侵蚀减少率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随着植被覆盖率的增加,径流减少率、侵蚀减少率也在增加(答呈正相关亦可) 2.由表可知,植被具有的生态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被破坏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水土流失3.造成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除植被覆盖率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

答案降水风地形土壤4.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必须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其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在山坡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沟壑中修建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解析】:
甲地形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荒漠化
C、盐碱化
D、沙尘暴
【答案】:
【解析】:
下图为“我国洞庭湖沿岸某地1950年和2010年土地利用示意图”。土地利用变化对该地区生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增加
B、湖泊对气候的调节能力下降
C、水污染加重
D、湖泊对长江的调蓄能力加强
③浮岛微生物吃掉藻类
④浮岛遮蔽阳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④
D、①③④
【答案】:
【解析】:
读某岛屿的文明生态湖区规划图,该发展模式所具有的特点是
A、主要关注经济领域中产值和利润的增长
B、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了资源环境的合理开发与保护
C、快速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促进社会财富的积累
D、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材料二:图是马达加斯加岛位置示意图
说出岛屿东西两侧自然植被类型并分析形成原因。
分析该岛动植物资源面临灭绝威胁的原因。
简述保护该岛动植物资源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
【解析】:
【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穿山甲每年繁殖1次,一胎1-2仔,以白蚁为主食,被誉为“山林卫士”。穿山甲善打洞,古人“象形思维”盲目认为穿山甲具“滋身健体、消肿排脓、通经下乳、疏风通络”等功效,使得以穿山甲为食材、药材的现象剧增,如今穿山甲已经濒临灭绝。
上图中属于贝鲁特气候类型的是______;属于大马士革气候类型的是______,简述两地气候差异的形成原因。
叙利亚南部和东部农业生产有利的气候条件是什么?
该国农业生产容易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
【答案】:
【解析】:
【环境保护】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因盛产湟鱼和湖中岛栖息着各种水鸟而闻名于世。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青海湖水位总体呈下降趋势。20世纪50年代有108条入湖河流,截止目前锐减至不足10条。环境变化给环湖地区生态和群众生产生活安全带来严重危害。根据物种濒危等级标准,《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在2004年将湟鱼列为濒危物种。
2019年精选高中地理选修6第三章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中图版巩固辅导九
人工生态浮岛是人工设计建造、漂浮于水面上、供动植物和微生物繁衍栖息的生态设施,它针对富营养化的水质,利用生态学原理,降解水中的COD、氮和磷。它主要以塑料泡沫等材料为附着物,其上种植水生植物(或陆生植物),根系深入水中,如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说出II坡度范围内土地合理利用方式并简述原因。
【答案】:
【解析】:
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能源的利用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上图表示某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这种能源消费结构易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①大气污染加剧②水污染严重③土壤污染严重④土壤肥力下降
下列能体现人工生态浮岛生态环境作用的是( )
①为鱼类提供生活繁殖场所②根系吸附悬浮物质,改善水质
③富集的微生物降解污染物④生产农产品,提高经济效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人工生态浮岛能抑制水中藻类过度生长,其原因是( )
①浮岛生物的根系吸收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
②浮岛占据了藻类的生存空间
曾有多家科研机构尝试人工养殖穿山甲,但因穿山甲自身免疫系统脆弱,以及极为苛刻的环境要求,至今未有养殖成功的案例报道,因此有“从它被抓的那一刻,就已经死了”的说法,穿山甲为我国二级保护动物,警方历次查获穿山甲走私案后均将截获的穿山甲就近放回山区。
简述穿山甲濒临灭绝的原因。
分析穿山甲数量急剧下降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分析武汉东湖养殖珍珠的有利条件及东湖管委会叫停珍珠养殖的原因。
【答案】:
【解析】:
【选修6--环境保护】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具有动态平衡性,与人类自身“共生共荣”。“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使生态要素合理配置。贵州省政府扶持贫困石山区农民,将山区坡耕地建设为石坎梯高标准农田,成为精准扶贫的成功案例。石坎梯田就是用石头砌田埂进行农田改造。下图为贵州省石山区威宁县石坎梯高标准基本农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改变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
①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多种能源②秸秆还田③加强交通建设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⑤大力发展畜牧业
A、①②⑤
B、②⑤⑥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武汉园博园有1/4选址于垃圾填埋场。挖土形成“楚水”,对垃圾厂处理后,堆土其上形成“荆山”,种植花草树木。其中,北广场透水铺装面积占95.3%。
【解析】:
关于下图中生态农业生产所产生的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为农作物提供肥料
B、为农户提供燃料
C、减少樵采,保护植被
D、延长生产链,提高经济效益
【答案】:
【解析】: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减少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栖息地的丧失导致物种的灭绝
B、危害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会危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答案】:
【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2009年起,新疆投资60亿元实施伊犁河谷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两年后新增耕地320余万亩,为把伊犁河谷打造成我国优质商品粮基地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新疆部分地区年降水量线分布图和伊犁河谷地区山河分布示意图
指出左图中甲所在地区的名称,并分析其降水量小的原因。
B、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C、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
D、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
【答案】:
【解析】:
读下图,图中显示了我国部分地区的生态问题,其中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
A、年降水量400毫米左右的地区
B、亚热带、暖温带地区
C、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的地区
D、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
【答案】:
简析纳木错具有双向“空调机”作用的原因。
简述纳木错流域的水系特征并推断近期湖泊面积可能的变化趋势。
简析高寒环境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
【答案】:
【解析】:
2011年9月21日,叙利亚农业部发布的2011~2012年度农业发展计划显示,叙拟于2011~2012年新开垦570万公顷耕地,其中150万公顷将配套灌溉系统。结合“叙利亚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C、一种生物的灭亡可能使其它几十种生物都会受到影响
D、物种灭绝速度增快
【答案】:
【解析】: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江浙是我国淡水珍珠的主产地。珍珠价值高,越来越受到国际市场的重视。2000年左右部分江浙商人将珍珠养殖引入湖北,仅武汉东湖渔光村投放珍珠的水域面积就达300多亩,珠蚌投放量超过47万只。为给珠蚌培育浮游生物作饵料,经营者往往会向水中投入人畜粪便或化肥。在碧波荡漾的湖面,漂满绿色的塑料瓶,水下挂着养殖淡水珍珠的网箱。2007年东湖风景区管委会叫停东湖珠蚌养殖。
【答案】:
【解析】: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但同时也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据此回答下列题目。
热带雨林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的表现是( )
①维护地球上的碳氧平衡②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③提供大量的木材④维持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 )
简要说明“楚水”、“荆山”绿地和透水铺装的生态功能。
【答案】:
【解析】:
下列是某中学为“重走古丝绸之路”夏令营活动所搜集的材料。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M城为历史文化名城。《资治通鉴》称M城及其附近在唐代“闾阎相望,桑麻翳野”。
材料二土地盐碱化的发生过程是地下水位上升至土壤层,因蒸发旺盛,水中的矿物质(盐分)在土壤中不断积累,造成土地肥力下降。
分析对伊犁河谷的开发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和解决措施。
【答案】:无
【解析】:
石坎梯田
分析威宁县建设石坎梯田的自然背景和意义。
【答案】:
【解析】: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图”,据此完成下列题目。
关于该地区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该地区河流落差大,应该筑坝蓄水,开发水能资源
B、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恢复该地区生态系统的有效方法之一
C、热量是制约当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D、不合理的灌溉,导致盐渍化、盐碱地广布
A、生物残体分解快
B、植物生长速度快
C、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D、群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
【答案】:
【解析】:
图所示河口段冬季容易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暴雪
B、沙尘暴
C、咸潮
D、赤潮
【答案】:
【解析】:
下列保护雨林的措施中能够较好地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是( )
A、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受益
指出M城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原因。
在相同年份,M城附近丙、丁两村比较,哪个村盐碱化较严重?分析其主要自然原因。
有人认为在M城大力发展大农业以帮扶当地牧民脱贫。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马达加斯加岛是世界第四大岛,岛上动植物种类非常丰富,其中80%为特有物种。马达加斯加经济以农业为主,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目前该国人口已超过2千万,年增长率为3%。近年来,马达加斯加岛一些动植物资源面临灭绝威胁,引起世界的关注。
说明采砂活动被责令停止的原因。
【答案】:
【解析】:
在我国佛教界和道教界,放生本意是指以慈悲护生之心,救助受伤或濒临死亡的动物,将它们放归到适合生存的自然环境中去。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是山东省济南市大明湖放生活动最为集中的时候。2016年2月,天下第一泉风景区尤其是大明湖景区,正式发出倡议,号召市民不要再到大明湖随意放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