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电子教案【表格式】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电子教案【表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f2340e2eaaea998fcc220ef1.png)
观察,说说图片中描绘的景色;
读课题。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划出生字。
开火车认读生字;
齐读,集体正音。
指名读、齐读。
交流喜欢的词语;
朗读比赛;
背诵。
培养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与拼读能力,在课文中认读生字,并借助拼音纠正字音。
理解韵文,积累词汇。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会写“万”、“丁”等4个字。
二初读课文。
三、认读生字
四、理解韵文,领悟春天
1、出示插图,指导学生观察;
2、板书课题:边板书边指导书写。
听要求:
1、读准字音;
2、遇到生字先画下来,再多读几遍。
1、出示全文;
2、认读后去拼音再读。
1、朗读韵文,读正确,读流利;
2、把你喜欢的词语与伙伴们交流,把它记下来。
3、汇报、理解韵文。
4、韵文朗读比赛。
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图片,生字词卡片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万”、“复”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本课生字,理解词语含义。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
学
过
程
活动
过程
活动方式
设计
意图
教师
学生
一谈话导入新课
调整方案:
方案一:通过读文你知道了什么?(这一问题较开放,如果学生已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即可进入下一环节。如果学生回答只停留在零散的词句上,就按方案二教学。)
方案二:小燕子、麻雀和黄莺它们分别认为春雨是什么色的?他们为什么这么认为?(板贴写有字的小写图片和对应的颜色)
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集
![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集](https://img.taocdn.com/s3/m/9fef0c0c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bd.png)
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集一、教学目标1. 掌握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内容和知识点,能够正确朗读课文,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 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文字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爱护书籍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点1.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 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2. 教具:黑板、粉笔、课本、练习册。
五、课程安排第一课时:《收集》1. 教学目标:- 学习和掌握课文《收集》的内容和情感。
- 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理解能力。
2. 教学过程1) 自由阅读课文《收集》。
2)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主人公是谁?他们在做什么?课文中有哪些收集的东西?等。
3) 师生共同讨论课文,并解答学生的问题。
4) 小组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画出一幅收集的画面,并用标语写出自己对收集的理解。
5)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赏和评价。
第二课时:《祝愿》1. 教学目标:- 学习和掌握课文《祝愿》的内容和情感。
- 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感。
2. 教学过程1) 自由阅读课文《祝愿》。
2) 学生读一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题和主要内容。
3) 师生共同分析课文,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难点词语、句子,并提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4) 学生分小组进行朗读比赛,并进行评选。
第三课时:《松鼠》1. 教学目标:- 学习和掌握课文《松鼠》的内容和情感。
- 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想象力。
2. 教学过程1) 自由阅读课文《松鼠》。
2) 学生读一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 师生共同分析课文,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句子,并进行问题的提问。
4) 学生模仿课文写一段关于松鼠的短文,并进行展示和点评。
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电子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c82520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5a.png)
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电子教案一、教材简介《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电子教案》是根据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编写的一份电子教案。
该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有效地准备和组织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研究效果。
本教案内容全面、丰富,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并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进行编写。
二、教案结构该电子教案按照课时顺序划分,共包含一年级语文下册全部课程内容。
每个课时的教案按照以下结构组织:1. 教学目标明确课时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明确研究的重点和目标。
2. 教学准备列出教案使用所需的资料和教具,帮助教师做好教学前的准备工作。
3. 教学过程根据教材内容,详细说明教学过程,包括授课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和示范,以及师生互动等。
4. 教学评价提供教学评价的方法和形式,帮助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
5. 拓展延伸提供一些适合于学生进一步研究的拓展延伸活动,帮助学生在课后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三、使用方法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相应课时的教案进行使用。
在准备课堂教学时,可以参考教案中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合理安排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注意事项- 本教案仅供参考,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适应,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
- 教师在使用教案时应注意遵循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确保教学内容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 本教案仅包含电子文档,不包含实物教具,请教师根据实际需要准备相关教具和教材。
以上是关于《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电子教案》的简要介绍和使用指南。
希望本教案能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提高学生的语文研究效果。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篇】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d124653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ac.png)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下册语⽂教案【5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学⼀年级下册语⽂教案 《架桥》 第⼀课时 教学⽬标 1、认识1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
3、在理解课⽂内容的基础上,让学⽣懂得做事要有实际⾏动,不要光说不做。
重点难点 1、认、写本课⽣字,背诵课⽂。
2、理解“因为他的桥架在嘴上,⽽⼩熊的桥架在河上”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 ⽣字词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设计 (⼀)情境导⼊ 1、播放多媒体课件:⼀条⽔流湍急的河,河上没有桥…… 这是⼀条⽔流湍急的⼩河,河上没有桥,怎样才能过河呢?让我们⼀起想想办法吧! (⽣⾃由发⾔) 2、师⼩结导⼊。
是啊!如果在河上架⼀座桥,那就⽅便多了。
我们的朋友⼩猴和⼩熊也是这样想的。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初读感知,学习⽣字 1、⾃⼰读读课⽂,画出⽣字。
2、学习⽣字 (1)师带读⽣字,齐读,⽐赛读。
(2)师重点提⽰“森、便、划”的读⾳。
(3)说说⾳节的特点。
(4)游戏巩固。
课件出⽰架桥游戏:将⽊板上的词语读出来,读对⼀个就在桥上架⼀块⽊板,全部读对就架好了⼀座桥。
(5)将⽣字宝宝带⼊课⽂,⽐⼀⽐谁能将课⽂读得更流利。
(三)指导写字 1、课件出⽰要求会写的字。
2、⼩组内说说字的偏旁部⾸和间架结构。
3、将你认为写时需要注意的地⽅轻轻地提醒你的同桌。
4、师重点指导“桥、要、没”,师范写,⽣描红。
5、展⽰优秀作品。
第⼆课时 教学⽬标 1、认识1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
3、在理解课⽂内容的基础上,让学⽣懂得做事要有实际⾏动,不要光说不做。
重点难点 1、认、写本课⽣字,背诵课⽂。
2、理解“因为他的桥架在嘴上,⽽⼩熊的桥架在河上”这句话的意思。
小学人教版一年级2021年语文下册教案详案五篇
![小学人教版一年级2021年语文下册教案详案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5ec20755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42.png)
小学人教版一年级2021年语文下册教案详案五篇教案是提高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和兴趣的技术过程。
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一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一年级语文教案1《燕子妈妈笑了》教学要求:1、认识15个生字,继续进行渗透性识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1、继续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2、鼓励学生将感悟到的情感读出来。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图片(冬瓜、茄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图片(冬瓜、茄子),谁能说一说你们见过的冬瓜、茄子是什么样的?你们真聪明!咱们看看小燕子观察到的冬瓜和茄子是什么样的?二、学习新课:1、自读课文,初步识字。
请你打开书P47,自己小声读一遍课文,边读边圈出你不认识的字,读完后就坐好。
2、范读课文同学们读得真认真!想听我读一遍吗?听我读的时候,你一定要注意听你不认识字的读音。
3、了解情况,自主学习你们觉得这个故事有意思吗?想不想把它读下来?好!让我们想看一看还有那些字不认识?这些字是我们不太熟悉的,文中还会有我们不认识的字,如果你们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1)借助拼音(2)问别人(3)联系上下文猜字(4)问老师下面请用你喜欢的方式学习你不认识的字,教师巡视。
在你们学习的时候,我发现同学们这几个字有些困难,谁来当小老师教教大家呀?(哪些字?要达到什么程度?在教案里反映出来)4、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生字基本上都认识了,你们想用什么方法学习课文呢?请几名同学说说(读书、表演、组词写字等)。
组长带着用你们组喜欢的方式学习。
5、汇报学习(1)读课文汇报要求:在这些同学读时,请你认真听准字音,再听听他们读得怎么样?学生评价还有用其他方式学习课文的吗?(2)表演汇报通过学习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随机板书(大小、颜色、毛刺)口语交际训练: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同?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我有个问题,燕子妈妈为什么笑了?同时板书课题。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姓氏歌》教案(通用5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姓氏歌》教案(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9c5f64e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47.png)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姓氏歌》教案(通用5篇)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姓氏歌》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姓、氏、李、张、古、吴、赵、钱、孙、周、王、官”12个生字;认识弓字旁、金字旁。
3、会写“姓、什、么、双、国、王、方”7个生字,知道笔画顺序,会组词。
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己先读一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读一读拼音。
2、老师教读,男生读、女生读,全班齐读。
3、说一说班上的同学还有哪些姓氏?女兆姚、西早覃、口十叶、尸出屈、龙共龚、山隹崔、言午许、黄色的黄、符号的符、田地的田、国王的王、方向的向、队伍的伍??4、做课本上的问答游戏。
二、熟读词语、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1、板书词语:“姓氏、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古月胡、上官、双方、国王、什么”。
(加粗字体是书本上要求必须认识的字)2、老师教读,请学生上台来教读。
3、老师随机抽取几个字指一指,认识会读的同学站起来大声读出来。
看谁反应最快。
4、根据笔顺歌自己想一想笔画顺序是怎样的?请四个同学上台来,把“姓、什、么、双、方、国、王”七个字的笔顺写在黑板上,其余同学就在书本上,把这四个字按照笔顺写在田字格中。
(笔顺歌: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里再封口。
)5、说一说“张”“钱”“徐”“国”都是什么偏旁呢?弓字旁、金字旁、双人旁、国字框。
6、把黑板上的词语一起来读一遍,会读了的就擦掉,较难的词语就留在黑板上,可以多读两遍。
7、全班一起齐读课文。
三、课堂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木子——()弓长——()古月——()口天——()子小——()言午——()2、根据笔画顺序,写出下列字的笔顺。
姓:,共()画;什:,共()画;国:,共()画;方:,共()画;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姓氏歌》教案篇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姓、氏、李”等生字,能正确、规范地书写“姓、什、么”等生字,认识“弓、走、钅”等部首。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参考)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07a7c04c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bc.png)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下册教案第一单元上下、前后教学内容:《义教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2、3页。
教学目标:1. 能辨认上、下、前、后这些方位,并用这些方位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 能将自个儿所学知识运用于日子实际,初步能在同一场所辨认自个儿或他人所在的位置和方向。
3. 积极主动地参与位置与方向的认知过程,体味位置和方向在日子中的价值,进展学生积极学习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辨不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
4. 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具预备:挂图、小动物贴图。
教学过程:一、联系日子,揭示课题师:谁能告诉大伙儿,在你的课桌上面放的是啥,桌子下面又有啥?学生自由讲。
师:谁能帮老师数一数,你前面有几位小朋友,后面呢?学生汇报。
板书课题:上下、前后。
二、新课1. 上、下出示主题图,师:这是某个都市的跨江大桥,你们看,多雄伟啊,谁能把自个儿从图上看到的情景讲一讲?让学生用自个儿的话对主题图举行描述,并侧重引导学生用“上”、“下”对物体的位置关系举行准确的描述。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的填空。
联系日子实际,学生用“上”、“下”描述周围事物的位置关系。
2.前、后让一组学生排成一纵队,指名描述小伙伴的位置,学会用“前”、“后”来准确描述。
在黑板上贴出小动物贴图,让学生用“前”、“后”相互讲讲自个儿喜爱的小动物的位置,指名讲。
三、集体游戏1.一切行动听指挥请几名学生在教室内随意走动,当教师讲“停”时,向全体同学讲一讲自个儿所在的位置,要求用上所学的方位词“上”、“下”、“前”、“后”。
2.画鼻子在黑板上画一动物头像,让学生轮流给小动物添上鼻子,做游戏的学生需蒙上双眼,其他学生可用所学方位词提醒该同学,让其顺利添上鼻子。
四、全课小结今天学习了啥内容?左、右教学内容:《义教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3~4页教学目标:1.以日子中有关“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经过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记忆建立“左、右”方位感的过程。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f0bf735552d380eb63946d19.png)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设计理念:本组教材,围绕“注意观察春天的景物、气候”的主题来编排。
教学时,要让学生认识到:在生活中识字,注意积累生活中的字。
愿我们的学生也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创造,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大课堂。
设计思路:本组教材,无论是识字1的春天韵文,还是《柳树醒了》《春雨的色彩》《邓小平爷爷植树》,都向学生们展示了一个美丽的春天。
指导本组课文的学习,可先引导学生读导语,从整体入手。
提示学生借助汉语拼音阅读本组课文,初步感知每课容。
并启发学生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围绕专题,学习收集有关资料,在学习中主动展示自己的本领。
课文要少讲,多感悟。
几篇传统课文要有新的教法。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的能力。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图片等。
进度安排:《识字1》1课时第一课《柳树醒了》2课时第二课《春雨的色彩》2课时第三课《邓小平爷爷植树》2课时第四课《古诗两首》2课时语文园地一2课时。
单元生字检测1课时单元生字补救2课时单元检测2课时单元补救2课时采取措施:联系实际,结合课文,利用课件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应注意的问题:本单元要让学生多说说在春天里周围发生的变化,让学生多观察生活。
一年级《语文》表格式电子备课课后反思:通过对韵文的朗读,初步感知,使学生产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产生寻找春天的想法。
使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
一年级《语文》表格式电子备课课后反思:1、个别学生不识字,加强辅导。
使学生掌握识字的方法并能主动识字。
2、学生喜欢画画,手中的画评出优秀贴在墙上,学生很高兴。
一年级《语文》表格式电子备课课后反思:1、个别学生不识字,加强辅导。
使学生掌握识字的方法并能主动识字。
2、学生喜欢画画,手中的画评出优秀贴在墙上,学生很高兴。
课后反思: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很多同学都能了解到课文中三种鸟分别认为春雨是什么颜色的,但只能了解到这些表面现象,还不能渗入到春天这个季节春雨给万物带来的变化。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1 春夏秋冬 教学设计-教案82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1 春夏秋冬 教学设计-教案82](https://img.taocdn.com/s3/m/c2d4013b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4f.png)
识字1 春夏秋冬(第二课时)教材分析:本课由三部分内容编排而成。
第一部分是春夏秋冬组图,展现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色,同时配上四组短语;第二部分是大自然美丽的景色,同时出示四个常见自然景观和四组短语;第三部分是会认、会写的生字,这是本课重点学习的内容。
本课内容在编排上,依托常见的四季现象和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创设识字情景,易于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激发儿童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在编排短语时,抓住四季景物的特点和展现大自然生动有趣的画面,采用三字式短语,读来朗朗上口,易于朗读和背诵。
知识与能力:1、认识8个生字和两个偏旁部首,正确美观地书写7个汉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短语,理解课文内容。
3、初步认识四季的季节特点和美丽的大自然,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敎學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词语和短语,想象它们描绘的美景,理解课文内容。
3、了解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敎學重点:识字写字,理解短语意思。
敎學难点:激发学生对美丽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具: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敎學过程:一、出示图片,激趣导入。
1、大自然是一位美丽的画家,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美景,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她的美丽景色吧!2、课件出示一年四季美丽的图片,让学生欣赏。
3、说说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4、出示课题让学生读一读。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生字词,让学生认读。
(指名读,小组读,开火车读,齐读)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主观察课文插图,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词语和短语,多读几遍,并与同桌互相检查朗读情况。
2、课件出示词语和短语让学生朗读,注意节奏。
(指名读,小组读,开火车读,齐读)3、理解霜的形成。
4、春风、夏雨、秋霜、冬雪是怎么来到人们身边的?5、课件出示短语让学生朗读,理解四季的特点。
6、小结:春风很轻很温柔,所以用了“吹”;夏雨很有力气,从空中往下掉,所以用了“落”;而秋霜是因为气温下降才形成的,所以用了“降”;雪花就像快乐轻盈的小天使,在天空中飘来飘去,所以用了“飘”。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案及教学反思范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案及教学反思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72479c5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ac.png)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案及教学反思1.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案篇一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1)课文相关图片。
(2)重点句段教学辅助课件。
2、学生准备:制作本课字卡。
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1、猜谜激趣。
课件出示:“雨过天晴挂天上,身材细弯像座桥,让我仔细数一数,七种颜色真漂亮。
”孩子们,猜猜看,它是谁?(彩虹)2、揭题:今天,我们认识的新朋友就是彩虹。
(板书:彩虹)3、(课件出示漂亮的彩虹)导学:大家想和彩虹交朋友吗?那就和它打个招呼吧!(学生齐读课题)4、学习“虹”字。
(1)指生领读。
(2)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记“虹”字。
预设:加一加:虫+工=虹换一换:江-氵+虫=虹5、导入:多么漂亮的彩虹啊!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分享《彩虹》的故事。
设计意图:有趣的谜语把学生带入情境,拉近了学生与彩虹的距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为新课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二、读文识字1、朗读全文。
(1)导学:第一遍读课文,你会给自己提什么要求?(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学生初读课文的方法:①一边读一边圈画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
②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2、学生按学习要求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交流识字情况:你们和生字宝宝交上朋友了吗?和小组同学交流交流。
4、检查自学效果,指导学生自主识字。
(1)这些生字宝宝你们认识吗?谁来和它们打个招呼?(指名读,开火车读,教师相机指导正音:“照”是翘舌音;“座、洒”是平舌音;“座、浇、千”是三拼音节。
)(2)你记住这些生字宝宝的样子了吗?谁来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如:广+坐=座,合+手=拿,扌+是=提,扌+兆=挑,酒-一=洒。
相机指导认识新偏旁“衤”。
)5、巩固识字:老师选一名学生读生字,其他学生在自己的字卡中找出生字,看谁找得又快又对。
6、指导学生读通课文。
(1)现在生字宝宝又回到课文里,看你们能不能认识它们,请大家合作,互相帮助,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1 春夏秋冬 教学设计-教案56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1 春夏秋冬 教学设计-教案56](https://img.taocdn.com/s3/m/6af337ca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6d.png)
春夏秋冬敎學目标:1.能正确认读“霜、吹、落、降、飘、游、池、入”七个生字,认识雨字头、双耳旁两个偏旁,会写“春、冬”两个字。
2.通过借助插图,想象画面等方法,了解词语和短语的意思,感受四季不同的特征。
3.在多种欣赏图片和多种形式朗诵中积累语言,感受语言的音韵美。
敎學重点:借助形声字特点、字理以及熟字比较的方法了解词和短语的意思,了解四季景物的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
敎學难点:1.把生字书写规范、美观。
2.感受一年四季的变化,感受大自然的美。
敎學突破: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识字方法,进行自主性和创造性学习,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识记生字,2.根据板书设计和多媒体演示功能,让学生感悟景色美,从而识记生字。
3.写字敎學时,一定要求学生把字写规范,通过课件展示、教师范写,激起学生写规范字的欲望和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4.敎學时,通过不同形式反复出现生字,使学生记住字形,巩固识字。
教师课前准备:生字卡片、短语卡片、板书手工、多媒体课件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课文。
课文中含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文字内容体现了中国传统蒙学的特点。
课文围绕着“四季”这个主题,勾画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画面。
全文共有8个词语,8个短语,分成四组,第一组、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
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识字敎學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因此,本识字课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
同时,本课词和短语读起来有一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敎學过程一、谈话激趣,出示词语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预设:我喜欢春天,因为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2024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2024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2377b0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3f.png)
2024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本单元的专题为“识字”,安排了四课识字:《春夏秋冬》《姓氏歌》《小青蛙》和《猜字谜》。
目的是要求学生知道识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
“口语交际”是听故事,讲故事,训练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怎样做到说话时既连贯又完整。
语文园地是对本单元内容的综合考查,要求学生在主动识字的基础上,喜欢积累优美词语,爱上阅读。
本单元的“语文园地一”,包括“口语交际”和“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
课题内容简说《春夏秋冬》本课为看图学词识字,让学生在了解四季特点的基础上,学会四组词语,认识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姓氏歌》本课为有关中国姓氏的拼音儿歌,儿歌通过有趣的问答游戏,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的姓氏文化。
要求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小青蛙》这一篇拼音韵文,文章将汉字“青”加上不同偏旁组成的五个形声字,巧妙地穿插在韵文中,读起来生动有趣,琅琅上口,大大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猜字谜》这一课安排了两则字谜,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欣赏谜面优美的语言,还要让学生学会动脑筋,会观察,抓特征,猜出谜底生字,学会识字。
1.会认51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识字韵文,并能背诵部分韵文。
3.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识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阅读能力,收集有关春天的词语,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春天。
1.会认51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
2.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识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识字韵文,积累词语。
1. 春夏秋冬………………………………………………………… 2~3课时2.姓氏歌………………………………………………………………2~3课时3.小青蛙………………………………………………………………2~3课时4.猜字谜………………………………………………………………1~2课时语文园地一……………………………………………………………2~3课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主动阅读的习惯,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善于欣赏、勤于动手、善于发现的能力。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ade0c82f5022aaea988f0f46.png)
部编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春风夏雨秋霜冬雪(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其中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冬翘舌音:霜3.出示:霜和雪(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
雨字头的字大都是一种天气现象。
大家看,借助字的偏旁,我们还能认识这些字。
(3)相机识记生字。
认识部首“雨字头”。
(5)教师范写生字“雪”4.教学词串: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1)出示短语。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5)了解“霜降”。
认识部首左耳旁。
交流自己积累的带有这个部首的其他字。
(6)指名说说下雪时的情景,感受雪花的轻盈。
5.教学词串:青草红花游鱼飞鸟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1)出示课文插图,(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交流。
(3)出示词串三和四。
第2/5页6 (1)仔细观察本课的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
(换偏旁法,如“雪”,可以通过换偏旁变成“霜”识记;比较识记法,如“入”字,通过和“人”比较识记;通过形象演变进行识记,如“飞”字,可以想象成鸟的形状等;加一加法,如“落、飘”,可以用部件加一加的方法记忆。
)(2)小组内互相交流好方法。
三、示范指导,书写生字1.指导书写生字“春、冬、花、入、风、雪、飞”。
“冬”的两点要在竖中线上。
“入”的第二笔要长,并且要出头。
“风”和“飞”的横斜钩要写得稳当。
复习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A.落、降B.降、飘C.飘、吹A B C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4)仔细观察,说说“雨”作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学生书空,并口头说出笔顺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
(3)比较被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4)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大的感觉,读好“落”。
(7)有感情地齐读第二组词串。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整册语文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整册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fac45f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7e.png)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整册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一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内容。
2.能理解并背诵相关古诗词、文言文段落。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单元一:我和我的家1.课文《我和妈妈》–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熟练朗读。
–教学难点:笔头字写作练习。
2.课文《我的家》–教学重点:感悟课文主旨。
–教学难点:复述课文内容。
单元二:小学校1.课文《小学校》–教学重点:识字认识,生词解释。
–教学难点:句子理解。
2.课文《学校门口》–教学重点:生动描写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诗意。
三、教学方法1.听说读写结合,巩固基础知识。
2.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游戏化教学,增加学生学习趣味性。
四、教学步骤1.第一课时:导入课文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
2.第二课时:讲解课文重点,进行适当的朗读练习。
3.第三课时:进行课文操练,让学生自己朗读或表演。
4.第四课时:总结本单元内容,进行小测验评估学生学习情况。
五、教学评价1.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小测验,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2.定期组织口头朗读和书面作文,检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在课堂上进行互动问答,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六、教学反思1.教育教学是一个不断反思和改进的过程,师生共同成长。
2.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以上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整册语文教案,希望能对您进行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优秀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d92247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97.png)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积累词句并运用;积累古诗并背诵;正确、流利地朗读《阳光》。
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一、诵读古诗,日积月累1.朗读古诗,整体感知。
(1)听古诗《春晓》的配乐朗诵,会读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诵读。
(课件播放《春晓》的配乐朗诵)(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练读古诗,圈出不认识的字并多读几遍。
(3)小组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直到全组同学都会朗读为止。
(4)教师范读,学生进行模仿朗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律。
2.结合动画,想象交流。
(1)诗中哪里写了鸟?(课件出示第二句诗,并用动画演示“鸟飞”“鸟叫”的场景)(2)诗中哪里讲了花?(课件出示第四句诗,并用动画演示花落的过程)(3)花是如何落到地上的呢?(课件出示第三句诗)3.再读体会,日积月累。
(1)教师引导:这样一幅美丽的图画,大家一定很喜欢吧,我们一起来读读看。
(2)教师小结:诗人通过短短几句诗描绘了这样一幅美丽的图画,表达了他惜春、爱春的感情。
通过录音以及教师的示范朗读,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感受古诗的语言美;通过结合动画,想象画面,指导学生理解古诗,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二、引出《阳光》,激发兴趣1.趣味猜谜,引出《阳光》。
(1)课件出示谜语。
课件出示:劳动英雄面孔红,天一亮来就出工。
从东到西忙不停,直到傍晚才收工。
(2)揭示谜底:太阳。
(3)学生自由表达:太阳有哪些作用?2.板书课题:《阳光》。
3.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谜语的语言生动、明快,富有韵律感,不仅能引导学生熟识事物特点,整个过程也会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快乐。
上课伊始,通过猜谜语这种有趣的活动,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朗读感悟,理解短文1.扫清障碍,初读短文。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和停顿。
(2)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
根据汉语拼音自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序号。
(3)指名按自然段读短文,师生正音。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课文(四)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课文(四)](https://img.taocdn.com/s3/m/ee13b3ce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0e.png)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课文(四)
课文背景介绍
本篇课文主要是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第四篇课文。
在一年级的语文学习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和感知文字的意义,培养其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对文字的情感抒发和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能理解课文的大意,领会作者的用心;
2.能正确朗读课文,语调自然,抑扬顿挫;
3.能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如细节询问、课文主旨等;
4.能简单表达对课文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准备
1.课文教材;
2.老师准备好的课文PPT;
3.配套的课件或手工制品。
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简短的引入,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通过图片、问题引导等方式。
第二步:朗读课文
请学生跟随老师的朗读,注意语调、停顿等。
第三步:分段讲解
逐段对课文进行讲解,重点介绍生词、句子成分等内容。
第四步:课文理解
提问学生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第五步:情感表达
让学生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第六步:课文复述
学生自由复述课文,老师可以适时指导纠正。
拓展活动
1.学生小组合作,重新编排课文内容,形成表演;
2.学生找出课文中的生字、短语,编写小词典;
3.学生自主发挥,写一段与课文有关的小故事。
课后作业
1.复述课文;
2.家长陪同阅读其他课文,记录感想;
3.准备下节课分享自己的读书感悟。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文字的魅力,提高对课文的理解及表达能力,达到情感、认知、能力多层面的发展。
《小猴子下山》语文教案
![《小猴子下山》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19ed7f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43.png)
《小猴子下山》语文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一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故事内容,掌握生字词,学习句子结构,培养朗读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情节,体会小猴子下山的过程及其所犯的错误。
2. 掌握生字词,如“猴、子、摘、扔、追、找”等,学会正确书写。
3. 学习句子的基本结构,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故事寓意,学会运用生字词。
教学重点:掌握故事情节,培养朗读和复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文挂图或PPT课件。
2. 生字词卡片。
3. 作业本或练习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谈论对小猴子的了解,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大意。
3. 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分析小猴子下山的经过和所犯错误。
4. 生字词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讲解字义,示范书写,指导学生书写。
5. 句子学习:分析句子结构,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6. 朗读练习: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情感的表达。
7.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生字词造句,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小猴子下山》2. 主要内容:小猴子下山过程、生字词、句子结构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生字词造句,复述故事。
答案示例:小猴子摘了一个桃子,扔了又去追兔子,什么也没得到。
2. 课后阅读:选择一篇寓言故事进行阅读,分享阅读心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故事的理解,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故事寓意,联系生活实际,讨论如何克服像小猴子一样的缺点。
组织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2. 句子结构的学习与应用3. 故事寓意的理解和拓展4. 朗读能力和想象力的培养5.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随堂练习一、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1. 利用挂图或PPT课件展示生字词,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和理解。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词汇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词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f8022a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74.png)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词汇教案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语文素养。
而词汇教育则作为语文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朗读能力的提高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下是一份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词汇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中的词汇。
2.能够正确书写、拼读、认读教材中的字词。
二、教学重点1.学生的语音发音和拼音能力的提高。
2.学生的识字量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难点1.学生的记忆力和辨认能力的提高。
2.学生的读音和意义的联系。
四、教学过程1.热身——听音辨词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教学中来,我们要先进行一些热身活动,例如:听音辨词。
老师先说出一个拼音,让学生听后说出相应的汉字,加强学生的听力训练和对词汇的辨认能力。
2.新词教学——识字教学新词教学是本次课程的重中之重,老师要将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词汇稿件进行详细讲解,一遍读音,两遍识字。
尤其是对于一些难记词和形近字的教学要更加认真。
3.新词教学——拼音教学在子故事中出现的生僻字或者难度较高的字,老师可以适当给予拼音的读写教学。
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拼音精准度,加深对词汇的了解。
4.新词教学——朗读教学在学生课文中认识了一些生词之后,老师通过让学生朗读课文来巩固和加深对这些新词的记忆。
孩子们要根据重音和停顿的位置,自如地把握好阅读名句的节奏和韵律。
5.巩固——互动游戏通过互动游戏,来增强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翻译家园”将生词抄在黑板上,让学生自由发挥,尝试用英语、方言、作文等多种语言形式来翻译。
从多维度锻炼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维能力,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来加强对词汇的巩固和运用能力。
6.回顾——融会贯通通过让学生针对学习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总结和回顾,巩固和梳理学生对词汇的知识点。
五、教学评价老师应当从学生的语音表达和拼音能力的提高的方面进行考查,评测学生在识字、认读、朗读等方面的表现,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在学习语文中的问题,保证学生在词汇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识字〉教学设计
一、对对子,连一连。
朝霞夕阳桃李鸟语花香万紫千红
二、我能找样子词语接龙
例:杨——杨树→树林→林木→木头
和——和平→平时→时间→间断
李——李子→子孙→孙女→女人
三、我能跟老师读一读,自己对一对。
反义词,一对对,字数相等义相反。
你说直,我说弯,危险对平安;
你说快,我说慢,光明对黑暗;
你说正,我说反,讨厌对喜欢;
你说进,我说退,困难对容易;
你说多,我说少,骄傲对虚心。
上对下大对小马虎对仔细
近对远矮对高失败对成功
四、把不是同一类的词用”\“划掉。
(1)花鸟草树
(2)绿蓝紫亮
(3)风雪霜雨
五、照样子,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再组词。
木杨(杨树)禾和(和平)
松(松果)香(香气)
雨雪(下雪)讠语(语文)
雷(雷电)说(说话)
六、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小树苗,排队走,
绿化祖国忙不休。
走到马路站两旁,
撑起绿伞在街头。
走到田野站风口,
挡住封杀保丰收。
走到沙漠站稳脚,
沙漠一片绿油油。
走到荒山安下家,
座座荒山穿绿衣。
(1)照样子,填一填
例:(站)两旁
(保)丰收(穿)绿衣
(2)小树苗走到了马路旁、田野、沙漠、荒山。
(3)“座座荒山穿绿衣”中的“绿衣”指什么?
满山的绿树
(4)小树苗为人们做了哪些好事?用“”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