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近似数

合集下载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_近似数 PPT课件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_近似数 PPT课件

720
791
758
3 填空。
一台冰箱的价钱是2193 元,约是 2200 元。
一头大象重4840千克, 约重 4800 千克。
4 写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985 ≈ 990 523 ≈ 520
448 ≈ 450 1025 ≈1030 282 ≈ 280 3902 ≈3900
1、一个与准确数相接近(比准确数略大或略小)的数,叫 做这个准确数的近似数。 2、一个数的近似数,可以取相邻的整十数,也可以取相 邻的整百、整千、整万……的数;因此,一个数的近似数 大多不是唯一的。
1 横线上的数是准确数的在( )里画“ ○”,是近似数的在( ) 里画“ □ ”。
(1)数学书100页左右。( □ ) (2)小明的体重是31千克。( ○ ) (3)河北省是长城途经距离最长、保存最完好的省份,境内长 城遗存约2000千米。( □ ) (4)广场上容纳了观众7000余人。( □ ) (5)实验中学有学生2924名。( ○ )
某中学有学生2904名,有时说,这所中学有学生大约3000名。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用一个与准确数比较接近的整十、整百、整 千……的数来描述一些事物。 例如:
某小学有学生1213名,有时说,这所小学有学生大约1200名。
3000是2904的近似数。 2904≈3000
约等号 读作:约等于 1200是1213的近似数。
生活中的大数
近似数
冀教版 数学 三年级 上册
1、经历认识近似数和选择合适的近似数描述事物的过程。 2、会用合适的近似数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能根据给出的近 似数,选择合适的准确数。 3、了解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观察下图,说一说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信息?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1单元 生活中的大数 4 近似数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1单元  生活中的大数 4  近似数

4 近似数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对万以内的数有了一定的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虽然是第一次接触“近似数”的概念,但是学生生活中有用近似数值描述事物的经验,基于此,我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到了以下几点:
1. 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并最终服务于生活。

这堂课通过提供生活中的一些数据,例如:班级人数、学校总学生数等一些数据,让学生初步感受这些信息,引入准确数,接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在此基础上引入“近似数”和“≈”,顺理成章,学生非常容易接受。

最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来判断近似数的。

从学生找出“大约、达、近”等一些词可以看出:学生不仅体验到了这些数的近似数,而且明白了为什么。

2、让学生在比较中体验。

本课一开始在讲解“准确数”和“近似数”时,通过让学生比较一些数据,提出“把这两个数交换位置行不行?”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近似数和准确数的区别,从而让学生明白这些数据意义的不同,进而感受到什么是“准确数”,什么是“近似数”,加深了学生的认识。

第1页共1页。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近似数》PPT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近似数》PPT

245 元
187 元
妈妈有 400 元, 买这两样东西够吗? 245 + 187 ≈440 (元)
250 190
因为 400 元<440 元,所以不够。
“≈”叫做约等号,读作约等于。
练一练
1.用合适的近似数描述下面的事物。
一个大型养鸡场某一 李奶奶的家庭养鸡场 天产鸡蛋3638个。 某一天产鸡蛋227个。
3638≈3640
227≈230
2、根据给出的近似数,选择合适的答案。
苹果树大约有700棵 梨树大约有500棵
(1)梨树可能有多少颗 ? 选择合适的答案画∨
435 383 639 720
547 691
519 758
(2)苹果树可能有多少棵?选择合适的答案画○
二、巩固练习
460 (个) 221 + 239≈
460>441
答:六个年级同学同时 看巨幕电影时坐不下。
220
240
三、知识巩固, 强化练习
巨幕影院有441个座位, 如果两个旅行团分别有 196名和226名团员,这 两个旅行团同时看巨幕影 院坐得下吗?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用一个 与准确数比较接近的整十、整百、 整千……的数来描述一些事物。
某中学有学生2904名, 有时说,这所中学有学 生大约3000名。
某小学有学生1213名, 有时说,这所小学有学生 大约1200名。
3000是2904的近似数。
2904≈3000
1200是1213的近似数。
1213≈1200
பைடு நூலகம்
先自己想办法,再和组内的同学进 行交流汇报。
200
196 + 226≈430 (个)

三年级上册数学近似数 冀教版优秀PPT 课件

三年级上册数学近似数 冀教版优秀PPT 课件
8844≈9000 8844≈8800 8844≈8840
三年级上册数学近似数 冀教版优秀PPT 课件
三年级上册数学近似数 冀教版优秀PPT 课件
Hale Waihona Puke 课堂巩固练一练 1.用合适的近似数描述下面的事物。
三年级上册数学近似数 冀教版优秀PPT 课件
三年级上册数学近似数 冀教版优秀PPT 课件
2.根据给出的近似数,选择合适的答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近似数 冀教版优秀PPT 课件
三年级上册数学近似数 冀教版优秀PPT 课件
3.填空。
三年级上册数学近似数 冀教版优秀PPT 课件
三年级上册数学近似数 冀教版优秀PPT 课件 三年级上册数学近似数 冀教版优秀PPT 课件
三年级上册数学近似数 冀教版优秀PPT 课件
4.写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三年级上册数学近似数 冀教版优秀PPT 课件
三年级上册数学近似数 冀教版优秀PPT 课件
3000是2904的近似数。 2904≈3000
约等号 读作:约等于 1200是1213的近似数。
1213≈1200
约等号 读作:约等于
三年级上册数学近似数 冀教版优秀PPT 课件
三年级上册数学近似数 冀教版优秀PPT 课件
归纳总结
一个与准确数相接近(比准确数略 多或略少)的数,叫做这个准确数的 近似数。
三年级上册数学近似数 冀教版优秀PPT 课件
三年级上册数学近似数 冀教版优秀PPT 课件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海拔8844米。
三年级上册数学近似数 冀教版优秀PPT 课件
三年级上册数学近似数 冀教版优秀PPT 课件
近似数
问题引入
观察下图,说一说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信息?

近似数-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近似数-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近似数-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近似数的概念。

2.学生能够举出实际生活中的近似数的例子。

3.学生能够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取近似数。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近似数。

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近似数的概念。

2.实际生活中的近似数。

以一些常见的生活场景为例,让学生列举出其中的近似数。

3.四舍五入的方法。

让学生理解和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取近似数。

三、教学重点:1.掌握近似数的概念。

2.能够举出实际生活中的近似数的例子。

3.能够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取近似数。

四、教学难点:1.理解近似数的概念。

2.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取近似数。

五、教学方法:1.演示法2.问答法3.课堂练习六、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教师先给学生出三道数学题目:1.596.2610四舍五入整数后得到【】。

2.3.85四舍五入整数后得到【】。

3.643.4871四舍五入十分位数后得到【】。

让学生分别计算,并在不同的答案上举手,进行板书。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近似数的概念。

2. 实际生活中的近似数教师展示几张实际生活场景图片,例如超市的价格标签、车的油表、秤上的重量等等,让学生列举其中的近似数,并进行讨论。

3. 四舍五入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四舍五入的方法。

教师用多个例子进行讲解,并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掌握四舍五入的方法。

七、教学评价:1.课堂练习。

2.学生能够准确地给出实际生活中的近似数的例子。

3.学生能够使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取近似数。

八、教学后记:本节课教学内容较为简单,教学过程中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近似数的概念,并让学生通过实例切实体验到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课后应向学生布置作业,来检验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近似数与估算_三年级数学

近似数与估算_三年级数学

近似数与估算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设计到了近似数与估算,刚刚升入三年级的孩子,对于新接触的估算,不精确的数有疑惑,很多孩子认为这个是不对的,错误最多的地方就是估算不够大胆,不敢于估算为整十整百的数。

还有的孩子不能正确使用“=”与“≈”。

比如:求下列各数的近似数。

416 ≈();1927 ≈();689 ≈();9019 ≈().解答过程中学生容易这样写的:416 ≈(520 );1927 ≈(1950 );689 ≈(690 );9019 ≈(9020 ).这样的结果没有错,但是不够大胆,孩子的心里就是担心,怕一个数字变化太大了就错了。

其实可以放开做。

可以写成这样:416 ≈(400 );1927 ≈(2000 );689 ≈(700 );9019 ≈(9000 ).有的人会问,估算有没有一个尺度,近似到什么程度比较好。

在这里,我们要有一个原则,尽量近似到整十整百。

如果题目是求解近似数,我们可以近似到整十,如果是应用题,购物什么的,我们尽量近似到整百,整千,这样对后面的解题过程有帮助。

如果求近似数,如1927 ≈(),我们可以写1927 ≈(1930 ),注意不能写为1927 ≈(1920 )。

如果是解应用题,如:小明妈妈去商场买电视机与饮水机,电视机的价格是1927元,饮水机的价格是416元,估算一下,小明妈妈需要带多少钱?这个就应该这样估算,1927 ≈2000,416 ≈400,2000 + 400 = 2400(元)。

答:小明妈妈需要带2400元钱。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面的解题过程中,1927 ≈2000,416 ≈400必须用“≈”,2000 + 400 = 2400 必须用“=”。

这个细节很多孩子不能正确把握。

教材中涉及到了四舍五入法,没有深入的讲解。

在取小数近似数的时候,如果尾数的最高位数字是4或者比4小,就把尾数去掉。

如果尾数的最高位数是5或者比5大,就把尾数舍去并且在它的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

冀教版三上数学第一单元 生活中的大数_第5课时 近似数 【习题课件】

冀教版三上数学第一单元 生活中的大数_第5课时 近似数 【习题课件】
(3000)米。
(3)猜一猜,把三种交通工具的名称填在相应人数的上面。
火车 轮船 飞机 1500人 260人 200人
提升点 2 根据近似数括号里)
(1)爸爸每月的工资大约是3000元,实际月工资可能是( C )元。
A.2400
B.3840
C.3208
(2)买一辆自行车大约需300元,这辆自行车的实际价格可能是
( A )元。
A.305
B.398
C.207
(3)长白山天池湖面的海拔约是2200米,实际海拔
可能是( B )米。
A.2599
B.2189
C.2003
7.在四位数中,最接近10000的数是( 9999 )。 8.用4、0、9、5四个数字按要求组数。
(1)组成最接近4000的数:( 4059 ) (2)组成最接近5000的数:( 5049 ) (3)组成最接近10000的数:( 9540 )
()
(4)广场上容纳观众7000余人。 (5)实验中学有2924名学生。
() ( ○)
2.写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412≈( 400 )
287≈( 300 )
2015≈( 2000 )
2990≈(3000)
3.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1)5900=6000
()
(2)985和1032的近似数都可以是1000。
1 生活中的大数
第5课时 近似数
三年级上册
习题课件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2
3
4
5
6
7
8
9
知识点 认识近似数
1.横线上的数是准确数的在( )里画“○”,是

近似数-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近似数-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近似数-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近似数的概念;2.学习近似数的比较方法;3.掌握近似数的简单应用。

二、教学重点1.近似数的概念;2.近似数的比较方法。

三、教学难点1.近似数的简单应用。

四、教学过程1. 教师引入教师展示一张图片,上面是一个10元钞票和一个20元钞票,然后问同学们:“这两张钞票哪张更值钱?”同学们踊跃地回答:“20元钞票更值钱!”教师回答:“为什么?”同学们不解,教师随即提示:“你们有没有听说过‘近似数’?”2. 导入知识教师让同学们拿出自己的零花钱或者口袋里的钞票,然后向同学们展示一个问题:“这张5元或者一张10元的钞票,那张更接近20元钞票?”教师引导同学们认识到“近似数”的概念。

3. 讲解近似数的比较方法教师给同学们出示一组数:4.8、5.2、4.6、5.4、4.7,然后提问:“这些数哪个最接近5?”同学们可以通过比较这些数和5的距离来回答问题。

教师进一步让同学们思考,如果有这样一组数:4.878、5.094、4.054、5.785,该如何比较这些数和5的关系呢?同学们可以使用单位数来比较这些数与5的大小关系。

4. 练习教师让同学们回答下列问题:1.请将下列数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5.5,5.09,5.45,5.15,5.7答:5.09,5.15,5.45,5.5,5.72.请选出一个数,使它既接近4.3又接近5.8答:55. 拓展教师可以让同学们进一步地思考如何使用近似数来计算简单的数学问题。

例如,如果一本书的厚度为2.3厘米,那么10本这样的书有多厚?同学们可以使用近似数进行计算,并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五、教学总结近似数是指在一定精度下,不是准确的数,但是可以近似代表某个数。

学习近似数的比较方法可以帮助同学们准确地分析和理解数学问题,为解决问题提供有效的方法和工具。

新版三年级上册数学-1.2.1近似数 |冀教版 (共12张PPT)

新版三年级上册数学-1.2.1近似数 |冀教版 (共12张PPT)

是“舍”还是“入”,Βιβλιοθήκη 位上的数起了关键作用?易错提醒
错解分析:
错误解答错在用等号连接准确数和近 似数。在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时,由于近似 数和准确数并不相等,所以不能用“=” 连接,而应用“≈”连接。
易错提醒
6940大约是几千?
6785 =7000 6785 ≈7000
课堂小结
你学会了哪 些知识?
近似数有时比 精确数大,有时 比精确数小。
1.与准确数很接近的整千、整百、几千几百、整十……的数, 就称之为近似数。
2.利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由于近似数不是准确数,所 以不能用“=”连接,要用“≈”连接。
1000
1□75≈1000 0、1、2、3、4
1500
2000
1□75≈2000 5、6、7、8、9
学以致用
4780 3815 4999 5001 4071
大约是5000的数(

大约是4000的数(

典题精讲
解题思路:
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即根据要求 省略它的尾数。如果要省略的尾数最高位小于5,就 把尾数舍去,并把尾数的各位数字改写为0;如果要省 略的尾数最高位大于或等于5,不仅要把尾数的各位 数字改写为0,还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
某小学有学生1213名,有时说,
这所小学有学生大约1200名。
是“舍”还是“入”,哪位上的数起了关键作用?
100
110
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100
110
6785 =7000
100
110
近似数有时比精确数大,有时比精确数小。
近似数有时比精确数大,有时比精确数小。
错误解答错在用等号连接准确数和近似数。

【小学】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近似数》一课一练含答案

【小学】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近似数》一课一练含答案

《近似数》习题一、基础过关1.横线上的数是近似数的画“√”,是准确的画“×”。

(1)某实验小学有学生3650人。

()(2)2021年北京市月平均工资约是4672元。

()(3)我国是一个贫水的国家,人均淡水量约是2300m³。

()(4)山东省境内有各种植物3100余种。

()(5)崂山最高峰崂顶海拔1133米。

()二、综合训练1.用合适的近似数描述下面的事物。

(1)某市博物馆展览图片一千零四十五张,大约是()张;在周日上午接待了前来参观的小学生九百六十二名,大约是()名。

(2)北京到广州的铁路长2313千米,大约是()千米。

(3)河北省的最高峰是小五台山的主峰东台,海拔2882米,大约是()米;世界上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大约是()米。

(取整千数)(4)“神舟”八号飞船最大直径是280厘米,大约是()厘米,起飞质量是8082千克,大约是()千克。

2.根据给出的近似数,选择合适的答案。

(1)鸵鸟每分钟大约跑1000米,实际可能是()米。

A 102021B 430C 1500(2)长白山天池水面海拔约22021,实际高度可能是()米。

A 2599B 2194C 2021(3)泰山是我国的“五岳”之首,它的海拔大约是1500米,实际海拔可能是()米。

A 1890B 1545C 11083.写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4.近三日参观科技馆的人数如下表:(1)每天参观的人数各接近几千?(2)参观人数最多的一天大约有几千几百人?(3)参观人数最接近4000人的是那一天?5.填一填。

(1)最接近7000的数是()和()。

(2)在四位数中,最接近10000的数是()。

6.一个四位数,在4000与5000之间,个位上的数字是最小的一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是个位数上数字的3倍,百位数上的数字和任何相乘结果都是0。

(1)一个数在4000与5000之间,千位上的数字是()。

(2)百位上的数字与任何相乘结果都是0,百位上的数字是()。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近似数》评课稿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近似数》评课稿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近似数》评课稿一、课程背景简介《近似数》是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近似数的理念以及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课,学生能够了解什么是近似数,掌握近似数的一些基本运算方法以及近似取整的原则。

通过进行近似数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提高数值计算的能力,培养对数值的敏感性,并将这些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近似数的概念和特点,掌握近似数的基本运算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课堂练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值计算和近似估算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合作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近似数的概念,能够正确运用近似数进行数值计算。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数值的敏感性,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近似数进行问题解决。

四、教学准备1.教学工具:黑板、白板、教学课件。

2.教学材料: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近似数》部分。

五、教学过程及内容安排第一节: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引入,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近似数的认识。

例如: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需要估算值的情况,比如超市购物时的金额估算、课间时间的估算等。

请问,你们有没有使用过这种近似估算的方法?2.引用例子引发学生思考,例如:小明去市场买苹果,他需要买5斤苹果,每斤5元,那么他应该支付多少钱?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们是如何计算的?第二节:概念讲解1.利用课件或黑板上的示意图,引导学生感受近似数与精确数的区别,并给出近似数的定义。

近似数是通过简化精确值得到的数,它与精确数相比,有一定的误差但误差通常是可接受的。

2.通过具体的例子进一步解释近似数的概念。

例如:小明去市场买苹果,他需要买5斤苹果,每斤5元,那么他应该支付多少钱?我们可以近似计算:5斤苹果合计大约25元。

3.教师可以给出更多的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意义和应用。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近似数 ▎冀教版(2014秋)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近似数 ▎冀教版(2014秋)

近似数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会选择合适的近似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

能根据给出的近似数,选择合适的答案。

过程与方法:结合生活中的事例,经历认识近似数和选择合适的近似数描述事物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情分析:《近似数》可以说是一个教学难点。

我总结的原因如下:可能是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对三年级孩子来说稍有难度。

也可能该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学生不甚熟悉。

基于以上的原因,我力求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比较中体验,在贴近生活的体验中突破难点。

通过提供生活中的一些数据,如班级人数、学校总学生数等,让学生初步感受这些信息,引入准确数。

接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比较并判断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来判断近似数的。

从学生找出“大约、余、多”等一些词可以看出:学生不仅体验到了近似数的特点,而且明白了近似数是怎么来的。

在此基础上引入“四舍五入”和“≈”,顺理成章,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重点难点:认识近似数和选择合适的近似数描述事物,能根据给出的近似数,选择合适的答案。

教学过程:【导入】激趣明标:我们郑口第一小学地处京杭大运河畔,这里人杰地灵,风景优美,教师队伍团结积极向上,吸引了四面八方的人,特别是今年一年级招收500多人,你们能猜出实际招收的学生人数吗?(502人)其中500是502的近似数,那么什么是近似数?近似数怎样表示?近似数有什么用?今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近似数。

(板书课题:近似数) 【讲授】个人自学打开课本第9页,开始今天的个人自学。

观察例1,从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思考:1300和2230是鸟类和花卉的准确数量吗?学生汇报:生1:通过第一幅图我知道鸟类1300余种。

生2:通过第二幅图我知道我国花卉有2230多种。

生3:这两个数都不是准确数,鸟的种类比1300多,花卉的种类比2230多。

师:它们虽然不是准确数,但是非常“接近”,我们把它叫做近似数。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近似数 课件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近似数 课件
1200是1213的近似数 1213≈1200
返回
近似数
问题思考:怎样写一个数的近似数呢?
我们一般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如果尾数的最高位小于5,就直接 把尾数舍去,并把尾数的各位数字 改为0。如果位数的最高位大于或 等于5,把尾数的各位数字改为0后, 还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
返回
近似数
例1
用合适的近似数描述下面的事物。
6940 = 7000
答案:错误。解答错在用等号连接准确数和 近似数。在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时,由于近似 数和准确数并不相等,所以不能用“=” 连接,而应用“≈”连接。
返回
近似数
4. ①华光小学约有2200名学生;
②全国人口总数约13亿。 ③小明的身高约140厘米。 ④胡夫金字塔高约147米。 ⑤小明家有22只鸡。
答案: ①②③④是近似数, ⑤是准确数。 文字中有“约”“近” 等文字为近似数。
哪些是近似数,哪 些是准确数呢?
返回
近似数
5. 72 89 47 21 56 这五个数分别更接近于几十?
答案:72接近于70, 89接近于90, 47接近于50, 21接近于20, 56接近于60
返回
近似数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近似数的特点:接近精确数, 前面有“约、近”等字样; 作用:表示大致便于记忆。
返回
近似数
探究新知
“≈”叫做约等号, 读作:约等于
某中学有学生2904 名,有时说,这所 中学有学生大约 3000名。
3000是2904的近似数 2904≈3000
九折Βιβλιοθήκη 八五折某小学有学生1213 名,有时说,这所 小学有学生大约 1200名。
你从上面的题目 中学到了什么?

初步了解近似数

初步了解近似数

初步了解近似数教材: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单元:七生活中的大数课题:初步了解近似数教学目标:1. 结合生活中的事例,经历认识近似数和选择合适的近似数描述事物的过程。

2.会选择合适的近似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

能根据给出的近似数,选择合适的答案。

3.了解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认识近似数和选择合适的近似数描述事物。

教学难点:能根据给出的近似数,选择合适的答案。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认识近似数。

师:咱们学校一至六年级有789名学生,可是校长经常在报告会上说我校大约有800名学生;我们三年级一共有153名学生,老师们经常会说三年级大概有150人,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校长和老师们为什么没有实事求是?生:800和150是近似数。

(学生根据以往经验对近似数有所了解)师:789、153是我们学校的准确人数,我们叫它准确数。

800是789的近似数,150是153的近似数。

(设计意图:有较小的数引出近似数,让学生更容易明白)师: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用一个与准确数比较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来描述一些事物。

师:你能说说什么样的数是整千数、什么样的数是整百数吗?生1:整千数就是个位、十位、百位上都是0的数。

如:1000、300、5000、6000……(教师补充:这样的数刚好表示几个千)生2:整百数就是个位、十位上都是0的数。

100、200、500、800……(教师补充:这样的数刚好表示几个百,还有1200、3600、4500……)师:什么样的数是整十数?生3:个位上是0的数。

60、90、110、150、890……生4:刚好表示几十的数。

(设计意图:本单元刚刚接触较大的数,通过举例让学生对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有更深的认识。

)师:这些整千数、整百数、整十数分别是这些准确数的近似数。

(板书课题)800是789的近似数,150是152的近似数。

分别写作:789≈800 152≈150(板书)“≈”这个符号是约等号,读作约等于。

三年级数学上册 初步了解近似数教案 冀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 初步了解近似数教案 冀教版

初步了解近似数
素质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结合生活中的事例,经历认识近似数和选择合适的近似数描述事物的过程。

能力教学点:会选择合适的近似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

能根据给出的近似数,选择合适的答案。

德育教学点:了解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近似数和选择合适的近似数描述事物,能根据给出的近似数,选择合适的答案。

教学流程:
一、引入新课,认识近似数
1.引出近似数
咱们三年级一共有308名学生,我们经常说三年级有300多人,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用一个与准确数比较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来描述一些事物。

例如:
(1)某中学有学生2904名,有时说,这个中学有学生大约3000名。

(2)某小学有学生1260名,有时说,这个小学有学生大约1300名。

2.认识近似数
(1)3000是2904的近似数,1300是1260的近似数,
分别写作:2904≈3000 1260≈1300
二、尝试运用近似数
1.用合适的近似数描述下面的事物
(1)一个大型养鸡场某一天产鸡蛋3638个
(2)李奶奶的家庭养鸡场某一天产鸡蛋227个
试着用合适的近似数描述,想好后和小组同学进行交流讨论。

一个大型养鸡场某一天产的鸡蛋大约3600个。

李奶奶的家一天养的鸡蛋大约是230个。

(李奶奶家的养鸡场某一天产鸡蛋227个,可以说李奶奶家的养鸡场每天大约产鸡蛋230个(比较精细的人),也可以说每天大约产鸡蛋200个(比较粗线条的人)。

但如果有人说每天大约产300个则是不合适的。


三、完成练一练。

数学冀教三(上)1.4 近似数

数学冀教三(上)1.4 近似数

拓展延伸
2 根据给出的近似数,选择合适的答案。 梨树大约有500棵。
苹果树大约有700棵。
(1)梨树可能有多少棵?选择合适的答案画“√”。 435 383 547 51√9
拓展延伸
2 根据给出的近似数,选择合适的答案。 梨树大约有500棵。
苹果树大约有700棵。
(2)苹果树可能有多少棵?选择合适的答案画 。
课外活动
2 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在括号里画“×”)
(1)5900=6000 (2)985和1032的近似数都可以写成1000。 (3)8 49≈8000,方框中最大能填9。 (4)4815的近似数只有4800。
( ×) ( √) ( ×) ( ×)
课外活动
3 选择题。
(1)爸爸每月的工资大约是3000元,实际月工资可能是( C )元。
A.2400,这辆自行车的实际价格可能是
( A )元。
A.305
B.398
C.207
(3)长白山天池湖面的海拔约是2200米,实际海拔可能是( B )米。
A.2599 B.2189 C.2003
课外活动
4 用合适的近似数描述下面的事物。
一个大型养鸡场某一 天产鸡蛋3638个。
639
720
791
758
拓展延伸
3 填空。
一台冰箱的价钱是2193 元,约是 2200 元。
一头大象重4840千克, 约重 4800 千克。
拓展延伸
4 写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985 ≈ 990 523 ≈ 520
448 ≈ 450 1025 ≈1030 282 ≈ 280 3902 ≈3900
1、一个与准确数相接近(比准确数略大或略小)的数,叫 做这个准确数的近似数。 2、一个数的近似数,可以取相邻的整十数,也可以取相 邻的整百、整千、整万……的数;因此,一个数的近似数 大多不是唯一的。

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课件:第1单元 2 近似数(冀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课件:第1单元 2 近似数(冀教版)

2.用合适的近似数描述下面横线上的数。
奥运新村有人口8972人,新增汽车905台,新建绿地
1038平方米。 人口大约 9000 人,新增汽车大约 900 台,新 建绿地大约 1000 平方米。
3.写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7914≈ 7900 2002≈ 2000 980≈ 1000 6989≈7000
7.下表是几所学校的人数情况。
学校
一实验 通阳小学 城中小学 二实验小
小学

人数(人) 4087 3962 3059 4870
(1)各所学校的人数接近几千人? 4087≈4000 3962≈4000 3059≈3000 4870≈5000
(2)哪两所学校的人数差不多? 一实验小学和通阳小学的人数差不多。
4.根据给出的近似数,选择你认为最精准的答案 画“√”。
大约100元 大约800页 大约860只 大约6000棵
(1)台灯的售价可能是多少元?

97元√
120元
89元
(2)字典的页数大约是多少页?
890页
790页
803页√
(3)养鸡可能是多少只?
855只√ 900只 (4)植树可能多少棵?
840只
冀教版-三年级-上
第1单元
2 近似数
8005≈8000 995≈1000 1533≈1500 3401≈3400 227≈ 230 9992≈10000 902≈900 888≈900 3909≈3900 3042≈3000 4999≈5000 8998≈9000
知识点:认识近似数 1.用合适的近似数描述下面事物。 (1)“神舟”五号飞船总长886厘米,大约是(900 )厘 米,总质量为7840千克,大约是(7800)千克, 它在太空中飞行1260分钟,大约飞行( 1300 )分钟。 (2)北京到广州的铁路长2313千米,大约是(2300)千米。

(新)冀教版数学三上《近似数》教案(推荐)

(新)冀教版数学三上《近似数》教案(推荐)

第四课时近似数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9~10页,近似数。

教学提示教材选择了学生感兴趣的鸟和花卉两种事物,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帮学生认识准确数和近似数的概念,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有了初步的用近似数描述事物的经验。

所以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熟悉的实物,使学生理解近似数和准确数的不同之处,知道选择合适的近似数描述事物时要用与准确数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中的事例,理解近似数的意义,会用近似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能根据给出的近似数选择合适的答案。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等方式,经历认识近似数和选择合适的近似数描述事物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近似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选择合适的近似数来描述生活中的事物。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要求同学们课前调查我们学校的学生人数,哪位同学来说一说你调查的结果和方法?生1:我们学校的学生人数是1206人。

师:我们也可以说,我们学校的人数大约是1200人。

生2:我的调查方法是登录我们学校的网站。

通过这个调查我知道了1206人是我们学校学生的准确数值。

而1200人是大概的数值。

二、探究新知,合作交流。

1.师:我们可以将上面调查的数据调换吗?我们学校大约有1206名学生?我们学校有1200名学生?生:不能,1206人是和实际完全符合的人数,不能用大约,而1200是估计的人数,不是准确的。

师:是啊,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和准确数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字来描述事物,这些数字就是“近似数”,比如我们上面所说的“我们学校大约有1200名学生”,这就是近似数。

2.出示“鸟类和花卉”图片。

师: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图中的两句话。

师: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一下,1300和2230是鸟类和花卉的准确数量吗?(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汇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