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理念指导下青年教师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积极心理学理念指导下青年教师培养的实践与探索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在幸福2.0的概念中,专门提出了幸福五元素,包括P:积极情绪(positive emotion)、E:投入(engagement)、R:人际关系(relationships)、M:意义和目的(meaning and purpose)及A:成就(accomplishment)等五项,简称PERMA。
怎样将积极心理学的幸福五元素相关理论和学校“育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相结合,这是笔者申报2019年广东省省级课题《基于积极教育的新办学校发展路径研究》的出发点,目的就是要用开放、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老师和学生的潜能、动机和能力,通过具体的实践去打造一个“教师幸福地教,学生幸福地学,家长幸福地陪伴”的幸福学校。
新安中学(集团)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新中外”)是一所区政府重点打造的公办新校,也是新安中学集团下属的一个校区。学校目前有专任教师138名,教师平均年龄29岁,青年教师培养责任重大且任务艰巨,为此,学校以积极理念为指导,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且年轻教师喜闻乐见的校本培训,培养积极新力量,构建教师学习成长共同体,不断激发新教师内在动力,让每一位新教师把责任当自觉,视职业为幸福之源,打造了一支积极幸福的学习型教师团队,许多青年教师在短期内迅速成长。现将学校的实践与探索总结如下:
一、积极理念,开启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之路
积极心理学倡导以人为本的积极的价值取向,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诠释心理学,以积极品质的培养目标替代疾病的预防目标,以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怎样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理解人才培养的观念,形成积极理念,丰富人才培养的内涵,升华人才培养的目标,这是我校经常研讨的话题。学校从积极心理学的五大美德24
项积极人格品质中的“精神卓越”(这是最高层次的美德)塑造入手,让师德师风建设成为内在的需要,让积极理念得到广泛认同和内化,从而学会在教育中育人育己,立德树人,感受到教育的价值和幸福,做卓越幸福教师。在具体措施上,则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立足于构建一种开放的教师成长共同体。
新中外开办三年以来,每个新学期大约50名左右老师新入职,其中应届毕业生40人,应届毕业生学历高、专业功底强,但教师职业的综合能力相对较低。此类处于“早期求生阶段”的新教师,由于角色转换、自身综合素质不足等各种主客观原因,往往对巨大的职业压力无所适从。一般而言,适应这种重要转变所需时间越短,今后教育事业的发展就会越顺。
为了帮助教师适应角色、岗位的转变,适应新的环境,学校在教育局举办“雏鹰计划”之外,为青年教师“私人定制”系统专业培训,设计岗前培训,帮助新入职教师全面、真实、清晰认识教师职业,树立迅速站稳讲台、站好讲台的信心。例如,新教师岗前培训内容包括学校办学理念学习,学校制度文化学习,教室设备使用培训、怎样备好第一节课、上课、批改作业等教学常规培训、怎样上好第一节班会课、怎样与学生以及家长的沟通交流等等。半个月的适应期之后,学校特邀请优秀青年教师围绕新教师遇到的问题,多角度分享个人成长体会,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升,使新入职的教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走进校园、走进教室,走近学生、走近家长。
二、积极关系,为构建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提供支撑
建立有利于学校发展的高素质名优教师队伍,推动优秀教师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为青年教师建立积极关系,名师引领,智者同行,促进青年教师尽快熟悉工作,担当起教育教学的重任,形成教师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学校是这样做的:
1、学科名师工作室
学校目前成立了7席学科名师工作室,主要培养、培训青年教师,立足做到“五个一”:帮助工作室教师完成校级或以上重点研究课题一个并取得相应成果;撰写一篇高质量论文或教学课例或教学反思;每周定期发送工作室推文一篇,推文有读书分享、线上教研、学科特色、主题研讨等主题;每学期开设校级公开课一节;每学期主持开设一门校本课程;主持人带领工作室成员促进学科教学的建设,并在开发、整合教育教学优质资源方面,加强经验总结和成果转化,鼓励学员通过网络媒介交流学习体会、实践随想,多渠道、多形式宣传推广工作室的鲜活经验和成果,营造开放共享的良好氛围,形成示范辐射效应。
2、设立名班主任工作室
工作室主要采取专家讲座、沙龙、带头人课堂、互动研讨等形式,培养造就中青年骨干班主任队伍,发挥名班主任工作室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以项目为抓手,以工作任务为驱动,由主持人和学员共同确定有针对性的实训任务,开展互动参与式的团队实训。综合利用培训资源开展培训活动,将主题研讨中的教育故事做成推文,做到定时、定点、定内容,有要求、有检查、有考核,提升学员的反思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学员由经验型向研究型班主任转型。
3、“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促成长
为快速提高新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育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引领、辐射、示范作用,学校指定优秀骨干教师作为新教师的导师。学校有教龄的老师包括校长全部都当“师傅”,新教师当徒弟,有时师徒互相听课并课后交流,有时双师同堂手把手提高新教师能力。用骨干教师的经历启迪和感悟新教师,增强其敬业、乐业的职业意识,树立其勤业、精业的师德风范。同时,
不忘赞扬老教师勇于承担、乐于奉献的精神,在师徒结对仪式上特别为每一位师傅颁发聘书。
4、学习借鉴“走出去”,先进经验“请进来”
教师队伍在不断打磨和实践中会更强大,在培训总结中会更成熟。学校支持教师参加“大师育名师”活动,鼓励参与教师分享先进经验,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东南教科院举办的“同上一节课”活动,邀请区教科院的专家、名师到校指导,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得到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愈加优秀。
四、积极投入,为构建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搭建平台
学校通过全员化、过程化和常态化的培训方式不断挖掘青年教师的潜能,并及时给予肯定,促进教师积极情绪的产生,增强教师职业幸福感。在培训中,减少了形式化的活动,强化了教学常规的落实,引导青年教师在基础课程、拓展课程与自选课程上寻找关系、相互补充、共同发展,在专业成长中获得职业的幸福感。学校正是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推进教师队伍建设,逐渐形成我校特色的校本培训的实践课程体系。
1、“三笔一画”基本功大赛,夯实基础
为强化教师教学基本功,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推动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的稳步提高。学校定期举行“三笔一画” 教师基本功比赛。比赛分为毛笔字、硬笔字、粉笔字、简笔画四个项目。既展示了教师个人风采,又为大家搭建了互相观摩学习的平台,推动教师加强基本功的练习,更好的服务课堂教学。
2、推门听课,展示常态课,促进高效率
着眼常态课,加大随堂课的督促力度是学校创建“高效优质课堂”、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又一重要手段。学校组织听新教师的“推门课”,及时与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