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歌意境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昌龄的主张
物应与意结合,即物表现意。在物的描写方面,他 又认为应该直接描写天然真景。他强调意与声的关 系,声是诗歌的音律表现形式,认为意是决定诗歌 品格高低的因素。 王昌龄论构思、取境以及在诗论中多次用“境”、 “象”等概念,并强调“兴发意生”,一方面与前 人的理论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另一方面又为后世诗 境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诗境论的成熟—— 司空图的“韵味 ”说和“思与境偕”

司空图提出的“思与境 偕” 、“象外之象”、 “景外之景”、“韵外 之致”、“味外之旨” 等意境的层次理论,并 做了极为精当的阐释对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诗境 论的形成起了极为关键 的作用,标志着“诗境 论”趋向成熟。
司空图(837~908)晚唐诗人、 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 又号耐辱居士。司空图成就主要 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 之作。
《诗议》“采奇于象外,状飞动之句,写冥奥 之思。”
诗境的特点
(一) “采奇于象外” 评谢灵运的诗说“且如‘池塘生春草’,情 在词外;‘明月照积雪’,旨冥句中,风力 虽齐,取兴各别。”在“重意诗例”条中说: “两重意已上,皆文外之旨。” 上承刘勰“隐秀”,下开司空图“象外之 象”“味外之旨”说。
唐以前对诗歌意境问题的讨论
《易•系辞上》“立象以尽意” 《文心雕论•神思》“独造之匠,窥意象而运
斤” 钟嵘的“滋味” 说
这些学说都曾深入论述到了诗歌创作中描绘形象、 包蕴情性的问题。
二、唐早期诗歌意境理论——殷璠的“兴 象论”

殷璠,丹阳人。生卒年不 详,大致生活在开元、天 宝年间。《河岳英灵集》 是他选王维、王昌龄、储 光羲等24人的作品,计228 首。开唐人选唐诗之先河。 选本对每一位作家都作了 简要而比较中肯的评论。

司空图认为“味”是诗歌必须具有的特殊属性,并 且把能否辨识这种属性提到了创作与评论的首位。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他创立了“韵味”说。 这里的“辩于味”就是审美,从审美的角度论述 诗歌的创造和欣赏,这是司空图美学思想和诗歌体 系的出发点和核心。

“韵味”说包括了“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和“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多层面的内容 ,即后人把它称之为司空图的“三外”说,也 有人称为“四外”说。
尚于作用,不顾词彩,而风流自然。”评李 陵、苏武诗“天予真性,发言自高”等。
刘禹锡“境生于象外”
《董氏武陵集纪》“诗者,其文章之蕴耶!义得而言丧, 故微而难能;境生于象外,故精而寡和。”这是中国文 学批评史上第一次对“境”这一概念的准确概括。“意 境”不同于“意象”的地方,正在于此。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总之,‘象’与‘境’的 区别,在于‘象’是某种孤立的,有限的物象,而‘境’ 则是大自然或人生的整幅图景。‘境’不仅包括‘象’, 而且包括‘象’外的虚空。‘境’不是一草一木一花一 果,而是元气流动的造化自然。”
“韵味”说及理论内涵
司空图继承先秦以来的理论成果,总结了我国诗 歌创作的丰富经验,对诗歌的“味”作了深入的探 讨,在钟嵘论诗的“滋味”说的基础上,建立了他 的“韵味”诗学观。 《与李生论诗书》:“文之难,而诗之犹难。古今 之喻多矣。愚以为辩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 又“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 。……徜复以全美为工,即知味外之旨矣”。
在唐代诗论权德與曾用“意与境会”来表述
意境的特点,刘禹锡用“境生于象外”来表 述,但都不如司空图更能抓住意境融合的本 质。 总之,司空图的“韵味”说和“思与境偕” 说实际上是对唐人诗歌意境理论的一个总结 ,标志着“诗境论”的渐趋成熟。不论是对 后世的诗歌创作,还是对诗学理论,都产生 了深刻的影响。
“五言所得,长于思与境偕,乃诗家之所尚
者。”

“思”指作者的主观情思,“境”指客观景 、象、 事、理等,“思与境偕”是说在诗歌创作中要做到 主观与客观、情思与物象的有机统 一和融合。只有 这样,才可以使诗在具象之外包蕴有更为深沉的内 涵,从而产生“味外之旨”。这是对“意境”这一 诗学概念的第一次明确界定。
(二)气势飞动,具有动态之美
《诗式·明势》:“高手述作,如登荆、巫,
觌三湘,鄢郢山川之盛,萦回盘礴,千变万 态。或极天高峙,崒焉不群,气腾势飞,合 沓相属。或修江耿耿,万里无波,欻出高深 重复之状。古今逸格,皆造其极矣。”
(三)真率自然,天生化成,无人为造作痕迹
“文章宗旨”条说谢康乐为文“真于性情,
(一)“韵外之致”

实际上讲诗歌意境的特征。所谓“韵外之致”,是 指有意境的作品蕴含着无尽的情致、意趣。“韵” 是说诗的语言之美,包括诗的神韵与神味。“致” 指情致、意趣、情趣。
司空图说:“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 以言韵外之致也”。

即真实自然,如在眼前,又经得起品味,不流于浮 浅。意境应当含蓄深远,诱发人无穷的想象无穷之 余味,只有这样才能使诗歌产生“韵外之致”的那 种无穷的情趣。
什么是“兴象”

“然挈瓶肤受之流,责古人不辨宫商,词句质素, 耻相师范。于是攻乎异端,妄为穿凿,理则不足, 言常有余,都无兴象,但贵轻艳。虽满箧笥,将何 用之?” ——《河岳英灵集序》
所谓兴象,是指自然景物和诗人由此触发的
感受的结合,是超出自然景物的“常境”的。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所谓‘兴象’,
皎然,唐代诗僧。生 卒年不详。俗姓谢,字 清昼,吴兴(浙江省湖 州市)人。谢灵运十世 孙。活动于大历、贞元 年间,有诗名。著有《 诗式》
诗境的提出
《诗式》中有:“缘境不尽曰情”“取境偏高, 则一首举体便高;取境偏逸,则一首举体便 逸。”“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奇句; 成篇之后,观其气貌,有似等闲,不思而得, 此高手也。”
结 语
唐代可以说是诗歌创作无可比拟的巅峰 时代,但论及诗歌意境理论方面,,它 则仅仅是一个诞生和发展期。从王昌龄 起,诗境理论真正得以提出,接下来经 过皎然的推进,最终在司空图这里得到 相对完善。它从萌芽走向发展可以说已 经是一个完整的演进历程了。
唐代诗歌意境理论
一、什么是“诗歌意境” 二、殷璠的“兴象论”
三、王昌龄的“
三境说”
四、皎然“三境合一” 五、司空图的“韵味”说和“思与境偕”
一、什么是“诗歌意境”
是指诗歌的创作环境,作者的心境和情感的
表达。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 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中,诗境的创造正是 诗人创作追求的极致,也是中国文学批评史 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就是按照‘兴’这种方式产生和结构的意 象。”
王运熙《中国古代文论管窥》:“所谓‘象’
即作品中描绘的具体形象。所谓‘兴’,是 诗人由外界事物的触发而产生的感受,殷璠 所指多数是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古人常用 ‘兴’表示自然景物引起的感触,兴致,有 时也包括因此而产生的创作冲动。”
三、诗境论的先河——王昌龄的“ 三境说”

四、诗境论的发展——皎然“三境合一”

皎然诗论的中心,它最有价值 的部分,是在论诗歌的已经创 造和已经透露出诗境和禅境合 一端倪的诗歌美学理想方面皎 然在其《诗式》谈到了意境论 的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诗情 缘境发”的意境观、“取境” 的诗歌意境创造方法和“采奇 于象外”的意境审美特征,并 对其做出了具体的解释。
பைடு நூலகம்
“意境”这一概念,第 一次明确运用出现在王 昌龄所作的《诗格》中。 “诗有三境:一为物境, 二曰情境,三曰意境。”
王昌龄(公元690-756年)
什么是“三境”

“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 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 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 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 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 于心,则得其真矣。” 三境,作为诗歌所创造的三种境界,也可以简单的 理解为诗歌的三种表达方式:一曰写景状物;二曰 抒发感情;三曰揭示哲理。
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 不可置于眉睫之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 容易可谭哉!”

“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主要是指有意境的作品, 在表层描写的形象之外,还能让鉴赏者联想到多重 的境象。这种情致、意趣、艺术至境,要依靠鉴赏 者以自己的审美经验去体会、召唤、再现出来。
“思与境偕”说

司空图在《与王驾评诗书》中提出了一个意境创 造的诗学命题“思与境偕”说。
(二)“味外之旨”
《与李生论诗书》中说诗歌创作“倘复以全
美为工,即知味外之旨矣”。
所谓“味外之旨”,指的是诗歌意境的审美
效果。就是味外之味,诗味在味外,诗人创 作出味外之外的诗,才是玲珑透彻,不可奏 泊的诗,这样的诗才是全美的诗。
(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司空图在《与极浦书》中说:戴客州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