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24讲 人体的免疫调节精练(含解析)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24免疫调节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24免疫调节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B 细胞
中发育
胞、记忆 B 细胞
T 细胞
识别、呈递抗原,分化成 造血干细胞在胸腺
效应 T 细胞、记忆 T 细胞、 中发育
分泌淋巴因子
细胞名称
来源
功能
浆细胞 B 细胞或记忆 B 细胞
分泌抗体
效应 T 细胞 T 细胞或记忆 T 细胞 与靶细胞结合并使其裂解
记忆细胞
B 细胞或 T 细胞
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 效应细胞
(2)溶菌酶杀菌一定是非特异性免疫,若在口腔中杀菌 则属于第一道防线;若在血浆中杀菌则属于第二道防线。
自我校对:1.骨髓 胸腺 淋巴结 生成、成熟 吞 噬细胞 B细胞 抗体 淋巴因子
2.防卫 监控 3.无 有 皮肤、黏膜 杀菌物质 吞噬细胞 体液 免疫 细胞免疫 4.1①吞噬细胞 B细胞 浆细胞 ②抗体 沉淀或 细胞集团 2①T细胞 效应T细胞 ②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 病原体 吞噬、消灭
(1)①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d是________细 胞,图中属于反应阶段的是________(填编号)。
(2)与细胞f的功能相适应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________(填字 母)。
【自主解答】 (1)由抗原的定义知抗原的化学成分多 为蛋白质或糖蛋白。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分化成大 量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
(2)鼠的免疫系统能够识别“自己”排斥“非己”,因 而鼠对不同于自己品系的皮肤会产生免疫反应,即细胞免 疫,是T淋巴细胞发挥作用。
(3)兔子在第一次接受抗原X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分 化成大量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使 抗体数量增加,当抗原X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会大量且 迅速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更强的免疫效应,因此,曲线B 表示兔子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曲线C表示对抗原Y的抗 体产生量。若在第8天不注射抗原X,则血液中X的抗体含 量一直降低,出现曲线D所示的变化。

一轮复习专题24 免疫调节(解析版)

一轮复习专题24 免疫调节(解析版)

专题24 免疫调节【考纲解读】【知识梳理】1.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有:骨髓、________、脾、________、________等。

(2)免疫细胞有__________、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包括________和_____细胞。

(3)免疫活性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溶菌酶等。

2.免疫三道防线:人体三道防线:_________、_________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_________)和_________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这两道防线人人生来就有,也不针对某一类特定_________,而是对_________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_______________免疫。

多数情况下,这两道防线可以防止病原体对机体的侵袭。

如果这两道防线被突破,人体的第三道防线(__________________免疫)就发挥作用了。

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3.免疫系统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抗体的本质是_________,与其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抗体只有_____细胞能够产生。

作用是与病毒结合,使病毒失去与寄主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的能力;与抗原结合,使其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被____________处理消化。

5.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___________免疫反应的物质。

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的___________等物质,都可以作为引起免疫反应的抗原。

6.体液免疫中,__________细胞主要靠产生__________“作战”;细胞免疫中,__________细胞主要靠直接接触__________“作战”。

7.体液免疫的大致过程:大多数病原体经过__________细胞等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将抗原传递给________细胞,刺激这种细胞产生________。

【备考2024】生物高考一轮复习:第24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备考2024】生物高考一轮复习:第24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备考2024】生物高考一轮复习第24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标要求] 1.说明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等细胞外液共同构成高等动物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2.阐明机体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同时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3.简述机体通过呼吸、消化、循环和泌尿等系统参与内、外环境间的物质交换4.以血糖、体温、pH和渗透压等为例,阐明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保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以保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5.举例说明机体不同器官、系统协调统一地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核心素养] (教师用书独具)1.内环境的组成成分间通过物质交换实现稳态(生命观念)2.结合内环境的成分与理化性质稳定的实例得出结论(科学思维)3.通过总结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形成关注人体健康的态度(社会责任)考点1细胞生活的环境1.体液及内环境的组成(1)写出图中标号代表的内容①血浆,②组织液,③淋巴液,④细胞外液。

(2)a端若为动脉的上端,则a处的氧分压要高于b处的,a处的营养物质含量高于b处的,b处的CO2和代谢废物含量均高于a处的。

(3)请用数字和箭头表示如图中①②③三种体液的关系:。

(4)各类细胞生活的内环境2.细胞外液的成分(1)血浆的主要成分(2)组织液、淋巴液的成分①各种成分的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

②与血浆相比,蛋白质含量很少。

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1)渗透压①概念: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②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③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来源于Na+和Cl-。

④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

(2)酸碱度血浆的正常pH:7.35~7.45,这与其含有HCO-3、HPO2-4等物质有关。

(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4.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1)细胞可以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北京专用)2020版高考生物总复习第24讲人体的免疫调节精练(含解析)

(北京专用)2020版高考生物总复习第24讲人体的免疫调节精练(含解析)

第24讲人体的免疫调节A组基础题组题组一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1.(2018北京东城期末)若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机体不会..发生的是( )A.流感病毒在内环境中增殖B.B细胞和T细胞的增殖分化C.效应T细胞识别靶细胞D.产生针对该病毒的记忆细胞答案 A 病毒为高度寄生生物,需要在细胞中进行增殖,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外液,即细胞外,A符合题意;病毒侵入人体,引发机体进行特异性免疫,B细胞和T细胞进行增殖、分化;病毒侵入靶细胞后,需要效应T细胞识别靶细胞并将其裂解;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会产生记忆细胞,用于二次免疫。

2.(2018北京朝阳期末)下列关于免疫活性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B细胞在淋巴因子作用下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B.青霉素是一种可导致过敏反应的免疫活性物质C.可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机体组织中的抗原进行检测D.体液中的溶菌酶参与杀灭细菌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答案 C B细胞在淋巴因子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A选项错误;青霉素是一种抗生素,不是免疫活性物质,B选项错误;体液中的溶菌酶参与杀灭细菌的过程,是机体的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选项错误;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可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机体组织中的抗原进行检测,C选项正确。

3.吞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特异性吞噬细菌抗原B.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C.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B淋巴细胞D.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答案 B 吞噬细胞具有吞噬功能,但不具有特异性,A错误;图示信息看出,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B正确;加工处理后的抗原需要经过T细胞才能呈递给B淋巴细胞,C错误;特异性免疫的第一阶段都是对抗原的处理、呈递和识别阶段,细胞免疫中也存在抗原的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D错误。

4.PM2.5是粒径小于 2.5 μm(相当于细菌大小)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

高考生物-免疫调节-专题练习 (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生物-免疫调节-专题练习 (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生物专题练习免疫调节1.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B.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C.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和B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D.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2.人体免疫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下列生理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皮肤、黏膜等抵御病原体的攻击B.体液中杀菌物质消灭病原体C.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并将之消化D.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免疫反应3.如图为人体免疫细胞参与免疫的机制图解,其中①表示抗原,②、③表示物质,④~⑨代表细胞。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③是糖蛋白,能特异性识别①B.人体内的细胞④能合成分泌淋巴因子C.④是T细胞,⑧是效应T细胞D.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时,⑦快速分泌②4.体液免疫中,浆细胞产生的抗击病原体的特异性蛋白质称为()A.抗原B.抗体C.淋巴因子D.溶菌酶5.我国卫生部和联合国艾滋病中国专题组指出,艾滋病在我国流行的危险因素广泛存在。

下列有关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一种病毒B.艾滋病患者体内T细胞的数量会逐渐增加C.艾滋病患者的死因与免疫系统受损无关D.发现艾滋病患者,应及时对其进行长期隔离6.2006年的“世界艾滋病日”会议在我国天津市举行,会议的主题为:行动起来,遏制艾滋。

关于艾滋病的说法错误的是()A.艾滋病是一种遗传病B.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T细胞C.艾滋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染D.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7.H7N9禽流感病毒已经导致多人患病,我国正在加紧研发相应疫苗,接种疫苗可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接种疫苗后机体会产生相应抗体B.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C.抗体能直接清除宿主细胞内的抗原D.抗体由浆细胞产生8.人类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研制相应疫苗迫在眉睫。

人体接种疫苗后会产生相应抗体,产生抗体的细胞是()A.吞噬细胞B.效应T细胞C.记忆细胞D.浆细胞Ⅰ真题演练1.人体的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

第24讲 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实例(课件)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24讲 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实例(课件)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解析】 细胞内液约占人体体液的2/3,细胞外液约占人体体液的1/3,B错 误;③组织液和细胞内液通过细胞膜进行物质交换,C错误;当人体内蛋白质 长期供应不足时,血浆渗透压下降,血浆中较多的水进入组织液,因此③组织 液的渗透压也会下降,D错误。
考向二 结合内环境的稳态及调节,考查稳态与平衡观
3. [2023吉林长春东北师大附中摸底]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 坎农提出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调节 B. 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C. 内环境相对稳定时,组织液进入血浆和淋巴的量相等 D. 正常人在寒冷环境中的散热量小于炎热环境中的散热量
2.水盐平衡的调节
1)调节过程
2)调节机制:__神__经__—__体__液___调节。 ①感受器:__下__丘__脑___渗透压感受器。 ②神经中枢:调节中枢位于__下__丘__脑___;渴觉产生部位: __大__脑__皮__层___。 3)参与的激素:主要为__抗__利__尿___激素。
①产生部位:__下__丘__脑___。 ②释放部位:__垂__体__后__叶___释放。 ③作用部位:肾小管和集合管。 ④功能:__促__进__肾__小__管__和__集__合__管__对__水__分__的__重__吸__收___节
考点·自主梳理
命题·规律探究
(1)体液与内环境 生物体内的液体
体液
(2)体液的四种成分之间的关系 提醒 明确血液组成
(3)几种细胞所生活的具体内环境
提醒 ①内环境的概念是对绝 大多数多细胞动物而言的,单 细胞动物(如草履虫)、简单的 多细胞动物(如水螅)和植物没 有内环境。 ②内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液、血 浆和淋巴,但不是只有这三种, 还有脑脊液等。 ③生活在血浆中的血细胞、组 织液中的组织细胞等均不是内 环境的成分。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24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精练)(解析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24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精练)(解析版)

一、选择题(10小题,共50分)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正常人血浆中有氨基酸、葡萄糖、抗体、胰岛素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C.HCO3-、HPO42-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D.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答案】D2.如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②④⑤为细胞外液。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的⑥B.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②液体增加C.图中①和③细胞具体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液和组织液、组织液D.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标号②【解析】据图可知,①是毛细血管壁细胞,②是组织液,③是组织细胞,④是淋巴,⑤是血浆,⑥是红细胞。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血红蛋白发生改变,红细胞由正常的圆饼状变成镰刀状,A正确;营养不良会引起组织水肿,B正确;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C错误;皮肤受伤后会出现水泡,其中的成分是组织液,D正确。

【答案】C3.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细胞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若人的体温太低,酶会永久失活进而影响代谢B.内环境的温度、血糖、渗透压调节均与垂体有关C.年龄、性别、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存在差异D.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相近【答案】C4.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成分(mmol/L)Na+K+Ca2+Mg2+Cl-有机酸蛋白质①②142 5.0 2.5 1.5 103.3 6.0 16.0③147 4.0 1.25 1.0 114.0 7.5 1.0④10 140 2.5 10.35 25 -47A.②属于血浆,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血浆中无机盐及蛋白质的含量有关B.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C.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D.由于多种因素的调控,人体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是稳定不变的【解析】Na+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中,K+主要存在于细胞内液中;血浆中蛋白质含量比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高很多,因此可以判断②和③属于细胞外液,②中蛋白质含量较高,属于血浆;④含有较多的K+,并且含有较多蛋白质,因此属于细胞内液。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24讲人体的免疫调节课件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24讲人体的免疫调节课件

①1、2组结果表明
;由3、4组结果
可知青蒿素对仓鼠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无明显影响。据此可以得出的结 论是 ②将实验中仓鼠细胞的线粒体替换为 蒿素治疗疟疾提供直接的细胞生物学实验证据。 。 ,能为临床应用青
一级达标重点名校中学课件
答案 (1)单糖、氨基酸、核苷酸、脂肪酸(其中三类) (2)识别 (3)体 温调节 (4)特异 生存与繁衍 (5)①青蒿素能显著降低疟原虫线粒 体膜电位 青蒿素对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存在物种间差异 ②人体细 胞的线粒体 解析 (1)疟原虫在人体内生活并进行细胞分裂时需要的小分子有机物 有葡萄糖(能源物质)、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原料)、核苷酸(DNA复制 及转录的原料)等。(2)疟原虫通过特异性识别并与红细胞表面受体结 合,选择性地侵入红细胞。(3)吞噬细胞产生的致热物质及疟原虫的代 谢产物共同作用于宿主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4)疟原虫 的主要抗原变异后,由于宿主的特异性免疫能力有限,不能将其清除,因
一级达标重点名校中学课件
突破1
1.免疫细胞的起源与分化
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一级达标重点名校中学课件
2.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 (1)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过程模型图解
一级达标重点名校中学课件
(2)比较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
一级达标重点名校中学课件
失分警示 (1)T细胞不仅仅参与细胞免疫,还参与体液免疫。
一级达标重点名校中学课件
考向2 以基础判断、曲线分析的形式,考查对二次免疫的理解
3.鸡霍乱病原菌易致鸡死亡。1880年,巴斯德用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对
鸡群进行注射,意外发现全部鸡存活。再次培养新鲜病原菌,并扩大鸡 的注射范围,结果仅有部分鸡存活。进一步调查发现,存活鸡均接受过
第一次注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C )

2021届生物大总复习课时作业第24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含解析

2021届生物大总复习课时作业第24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含解析

2021届高考生物人教版大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第24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含解析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课时作业24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1.(2020·吉林大学附属中学模拟)下图甲~丁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A.甲~丁均属于内环境B.甲中不会发生抗原与抗体的结合C.丙中的细胞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D.丁可表示神经细胞的细胞内液解析:根据单箭头方向可以判断,甲为组织液,丙为淋巴,乙为血浆,丁为血细胞的细胞内液,丁不属于内环境,A项、D项错误;组织液中会发生抗原与抗体的结合,B项错误;淋巴细胞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C项正确。

2.(2020·江西吉安新干二中段考)内环境的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D)A.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增加可能会出现组织水肿B.组织液中部分物质会通过淋巴循环回到血浆C.机体严重失水,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会增加D.内环境中葡萄糖氧化分解为生物体提供能量解析: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增加导致其渗透压升高,出现组织水肿,A正确;组织液可进入淋巴,通过淋巴循环回到血浆中,B 正确;机体严重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C正确;葡萄糖只能在细胞中氧化分解,不能在内环境中氧化分解,D错误。

3.(2020·山西太原模拟)以下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A.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B.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C.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D.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很强,外界环境剧变,不会引起稳态的失衡解析: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A正确;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B正确;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C正确;人体维持稳态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引起细胞代谢紊乱,D错误.4.(2020·河北邯郸模考)夏天气候炎热,户外工作人员会经常“中暑”。

第24讲 免疫调节-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24讲 免疫调节-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思考2】物质乙与新型冠状病毒结合即可把病毒清除吗? 不是,抗体与新型冠状病毒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团,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 才能清除抗原
建模,草稿本上画出体液免疫过程的概念模型
抗原
吞噬 细胞
T 细胞
淋巴因子
B 细胞
记忆 细胞
浆 细胞
抗体 + 抗原
沉淀或细 胞集团
吞噬细胞 吞噬消化
【重难点突破】2、细胞免疫过程
获得 人快速
相应的免疫能力
提高免疫能力
1.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
【思考】某人右足底被刺 伤后,局部感染,为什么 右侧腹股沟淋巴结出现肿 大、疼痛?
【思考】某人右足底被刺伤后,局部感染,为什么右侧腹股沟淋巴结出现肿大、疼痛?
淋巴结等免疫器官主要由淋巴细胞组成,并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互相联系。 该人右足底被刺伤后,病原体进入体内,不断繁殖,并通过循环系统到达机体的 其他部位,如腹股沟等处,产生免疫反应(某些因子具有致痛作用),诱发淋巴
【重难点突破】3、二次免疫
(1)记忆细胞特点: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 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
(2)二次免疫反应:当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
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快速 产生大量抗体。 (3)二次免疫反应特点:更快、更高、更强,
【思考】当机体再次接触到同种抗原启动特异性免疫后,由什么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
联系生活1、为什么机体注射疫苗后要经过一段时间才具有免疫力? 因为抗原进入人体后,要经过处理、传递、识别,淋巴细胞经过增殖、 分化后才能产生抗体。因此,注射疫苗后要经过一段时间才具有免疫力。
联系生活2、为什么接种完一针新冠免疫接还要多次接种相同的疫苗? 在初次免疫过程中产生的记忆细胞,当接受相同的抗原刺激时,会迅速 地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从而更快、更多地产生抗体。

2019版高考生物北京专用一轮课件:第24讲 人体的免疫

2019版高考生物北京专用一轮课件:第24讲 人体的免疫

1.记忆细胞与二次免疫应答分析 (1)记忆细胞的特点: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
某些抗原诱导产生的记忆细胞可对该抗原记忆终生,从而使动物或人体
对该抗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有终生免疫能力,如天花、麻疹、伤寒等,患者痊愈后可终 生具有抵抗力。 (2)二次免疫反应: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很快地作出反应,即很 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 合,此为二次免疫反应。
推论不正确的是 ( C )
选项 A B C D 对长期吸入高浓度PM2.5的研究结果 损害呼吸道黏膜 改变T细胞数目 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 导致抗体水平升高 推论 影响非特异性免疫 影响特异性免疫 影响细胞免疫 影响体液免疫
答案 C 呼吸道黏膜属于第一道防线,损害呼吸道黏膜影响非特异性 免疫,A正确;T细胞是淋巴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B正确;B细胞增殖分化 属于体液免疫,C错误;抗体由浆细胞产生,参与体液免疫,D正确。
衰老细胞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属于免疫系统 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1.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 (✕ ) 2.口腔黏膜对病原菌具有一定的屏障作用。 ( √ ) 3.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成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 ( √ ) 4.吞噬细胞对多种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 ( √ ) 5.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 ✕ ) 6.经吞噬细胞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B淋巴细胞。 (✕ ) 7.第一次注射鸡霍乱病原菌时,所用的鸡霍乱病原菌相当于抗体。(✕ )
2.(2017北京理综)疟原虫是一种单细胞动物。它能使人患疟疾,引起周 期性高热、寒战和出汗退热等临床症状,严重时致人死亡。 (1)在人体内生活并进行细胞分裂的过程中,疟原虫需要的小分子有机 物的类别包括 (写出三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4讲人体的免疫调节A组基础题组题组一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1.(2018北京东城期末)若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机体不会..发生的是( )A.流感病毒在内环境中增殖B.B细胞和T细胞的增殖分化C.效应T细胞识别靶细胞D.产生针对该病毒的记忆细胞答案 A 病毒为高度寄生生物,需要在细胞中进行增殖,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外液,即细胞外,A符合题意;病毒侵入人体,引发机体进行特异性免疫,B细胞和T细胞进行增殖、分化;病毒侵入靶细胞后,需要效应T细胞识别靶细胞并将其裂解;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会产生记忆细胞,用于二次免疫。

2.(2018北京朝阳期末)下列关于免疫活性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B细胞在淋巴因子作用下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B.青霉素是一种可导致过敏反应的免疫活性物质C.可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机体组织中的抗原进行检测D.体液中的溶菌酶参与杀灭细菌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答案 C B细胞在淋巴因子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A选项错误;青霉素是一种抗生素,不是免疫活性物质,B选项错误;体液中的溶菌酶参与杀灭细菌的过程,是机体的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选项错误;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可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机体组织中的抗原进行检测,C选项正确。

3.吞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特异性吞噬细菌抗原B.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C.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B淋巴细胞D.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答案 B 吞噬细胞具有吞噬功能,但不具有特异性,A错误;图示信息看出,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B正确;加工处理后的抗原需要经过T细胞才能呈递给B淋巴细胞,C错误;特异性免疫的第一阶段都是对抗原的处理、呈递和识别阶段,细胞免疫中也存在抗原的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D错误。

4.PM2.5是粒径小于 2.5 μm(相当于细菌大小)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

PM2.5进入人体后,会被吞噬细胞吞噬,导致其生物膜通透性改变,引起吞噬细胞死亡。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吞噬细胞吞噬PM2.5,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B.空气中的部分PM2.5可被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阻挡C.当病菌随PM2.5进入人体,会导致机体出现免疫反应D.PM2.5引起细胞死亡可能与溶酶体水解酶的释放有关答案 A 吞噬细胞吞噬PM2.5,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二道防线,A错误;空气中的部分PM2.5可被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阻挡,B正确; PM2.5可携带病菌进入人体,机体出现免疫反应,消灭病菌,C正确; PM2.5能导致吞噬细胞的生物膜通透性改变,因此溶酶体的膜会被破坏,从而导致其中的水解酶释放出来,导致吞噬细胞死亡,D正确。

5.如图甲是某种特异性免疫的大致过程,图乙是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的相关情况变化曲线。

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甲表示的是细胞免疫过程B.图乙中的二次免疫反应特点主要与图甲中的细胞④增殖分化的记忆细胞有关C.如果图甲中的细胞②全部失去,则图甲表示的免疫方式全部丧失D.图甲中细胞②和细胞⑦可以识别抗原答案 B 由于图甲中细胞⑦释放抗体,所以可以判断该免疫为体液免疫,细胞②④⑦分别是T细胞、B细胞和浆细胞。

图乙中的二次免疫反应特点是免疫反应既快速又强烈,这主要取决于图甲中的细胞④在初次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的记忆B细胞。

丧失②T细胞,可保留部分体液免疫。

图甲中⑦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

题组二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及免疫失调症6.(2018北京昌平期末)研究表明人的角膜、妊娠的子宫等,都能对外来组织或器官免疫赦免,其原因为免疫赦免区的细胞有赦免基因,它能启动自杀程序让免疫细胞自杀,而使后者不启动免疫应答。

下列有关说法合理的是( )A.该现象说明免疫系统存在缺陷B.免疫细胞自杀过程属于细胞坏死C.免疫赦免是进行胚胎移植的前提D.排斥外来器官依靠体液免疫完成答案 C 据题干信息,免疫细胞自杀过程属于细胞凋亡,而非细胞坏死,B选项错误;排斥外来器官过程中,免疫的对象是非己的组织细胞,依靠细胞免疫完成,D选项错误;这种免疫赦免是长期进化的结果,是进行胚胎移植的前提,A选项错误,C选项正确。

7.下列有关艾滋病(AIDS)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某些逆转录酶抑制剂可用于治疗艾滋病B.艾滋病主要是通过唾液、食物和昆虫传播的C.HIV的遗传物质直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D.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严重减退而体液免疫功能不受影响答案 A 艾滋病病毒侵入机体后其RNA通过逆转录形成的DNA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DNA 上,因此用某些逆转录酶抑制剂可阻断此过程,用于治疗艾滋病,A正确;艾滋病可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B错误;HIV的遗传物质是RNA,必须经逆转录形成DNA后才能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C错误;艾滋病病毒破坏T淋巴细胞,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严重减退,因体液免疫需T细胞的参与,故体液免疫功能也大受影响,D错误。

8.下图为某病的发病原理。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病属于人体免疫疾病中的自身免疫病B.激素A能够促进垂体细胞代谢,使激素B合成增加C.图中所示抗体和激素B对甲状腺的作用效应可能相同D.使用免疫抑制剂能够有效缓解该病患者的病症答案 B 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该病是抗体作用于自身组织细胞导致的,所以该病是自身免疫病;激素A为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垂体细胞的代谢,但是甲状腺激素会通过反馈调节抑制垂体分泌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从图中可以看出抗体和激素B作用于甲状腺细胞上的相同受体,故推断抗体可能和激素B一样可以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使用免疫抑制剂可以抑制细胞甲分泌抗体,使该病患者的病症得到缓解。

B组提升题组一、选择题1.(2018北京海淀期末)将小鼠B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血清能使小鼠T 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

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团。

T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小鼠B细胞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B.小鼠T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C.小鼠B细胞和小鼠T细胞有相同抗原D.小鼠T细胞和家兔T细胞有相同抗原答案 C 由题干可知,小鼠B细胞作为抗原注入家兔体内,家兔的血清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团,说明小鼠B细胞在家兔体内引起了体液免疫,产生了相应的抗体,且该抗体也可与小鼠T细胞反应,即小鼠B细胞和小鼠T细胞有相同的抗原,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2.(2018北京昌平期末)科学家对溶瘤病毒进行改造,使该病毒能够选择性感染肿瘤细胞,并在其中复制和杀伤肿瘤细胞,而不会伤及健康组织。

下列措施不属于改造范畴的是( )A.使溶瘤病毒能够识别肿瘤细胞的特异性受体B.使溶瘤病毒基因与肿瘤细胞基因启动子重组C.对不同溶瘤病毒基因进行重组以增强杀伤力D.使用免疫抑制药物对宿主进行暂时免疫抑制答案 D 科学家改造的是溶瘤病毒,D选项不是对病毒进行改造,D选项错误。

3.如图为体液免疫过程示意图。

下列对B细胞上的抗原受体与相应的效应B细胞(浆细胞)分泌的抗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均需通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进行运输B.两种物质的氨基酸序列不完全相同C.两种物质能特异性识别同一种抗原D.浆细胞同时合成、分泌这两种物质答案 D 抗原受体与抗体均属于分泌蛋白,它们均需通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进行运输,A正确;两种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不完全相同,B细胞识别的抗原与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浆细胞分泌的抗体所识别的抗原相同,B、C正确;浆细胞不能合成抗原受体,D错误。

4.(2018北京顺义区第二次统练)研究人员为了研究C48/80(是一种可激活吞噬细胞的聚合物)对疫苗免疫效应的影响做了如下表所示实验。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组别疫苗剂量(μg)辅助剂C48/80接种疫苗28天后,实验处理及结果检测注射致死剂量病毒小鼠血清IgG抗体水平注射病毒21天后小鼠存活率(%)A 1.5 + + 13 100B 1.5 - + 11.3 100C 0.15 + + 11.3 87.5D 0.15 - + 9.67 50E - + + 6.0 0F 1.5 CTB*+ 14.33 100注:CTB*已被证实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免疫辅助剂,可增强疫苗的免疫效力A.该实验的对照组只有B、D、F三组B.C48/80有增强H1N1疫苗免疫效力的作用C.E组小鼠的血清抗体水平最低,最可能的原因是缺少记忆细胞D.实验结果表明,随H1N1疫苗剂量的增加,小鼠的IgG抗体水平和存活率升高答案 A 分析表格内容可知,本实验研究的是C48/80对疫苗免疫效应的影响,因此对实验组进行的变量处理是接种不同剂量的疫苗和添加C48/80,因此实验中不接种疫苗组与不添加C48/80组均为对照组,因此该实验的对照组有B、D、E、F四组,A错误。

C与D组相比,在疫苗剂量相同的前提下,添加C48/80的实验组的小鼠的血清IgG抗体水平及注射病毒21天后小鼠存活率(%)都高于不添加C48/80组;A与C组相比,说明在添加C48/80的情况下,疫苗剂量越大,小鼠的血清IgG抗体水平及注射病毒21天后小鼠存活率(%)越高。

综上所述,C48/80有增强H1N1疫苗免疫效力的作用,且在添加C48/80的条件下,随H1N1疫苗剂量的增加,小鼠的IgG抗体水平和存活率升高,B、D正确。

接种疫苗后,疫苗可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及记忆细胞,E组小鼠的血清抗体水平最低,最可能的原因没有接种疫苗,体内缺少记忆细胞,C正确。

二、非选择题5.(2018北京石景山一模)为探究灵芝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科研人员做了如下实验: (1)配制4组灵芝多糖溶液,分别为低、中、高和最高剂量组。

将实验小鼠平均分组,每组10只,每天按20 mL/千克体重的剂量灌胃灵芝多糖溶液。

对照组的处理是。

(2)30天后,测量实验小鼠的各项指标。

①测量并计算胸腺指数和脾指数(脏器/体重值)。

②测定溶血空斑数:溶血空斑技术是一种用来测定B淋巴细胞数量和分泌抗体功能的体外实验方法。

具体操作:将绵羊红细胞作为注射到小鼠腹腔,4天后取其脾脏用处理并制成细胞悬液,与已知浓度的绵羊红细胞溶液混合,倾倒于琼脂薄层上,放入培养箱中恒温培养,计数溶血空斑数。

③测定迟发型变态反应(DTH)指数:DTH的发生与抗体无关,与T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强度呈正相关。

(3)实验结果如下:剂量胸腺指数(%) 脾指数(%)溶血空斑数(×103)DTH指数0 0.26 0.35 3.17 19.5低0.25 0.38 3.52 20.8中0.29 0.35 3.78 20.7高0.29 0.35 3.84 23.2 最高0.27 0.35 3.81 22.3结果显示:不同剂量的灵芝多糖溶液对小鼠的脾指数、胸腺指数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