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霜霉菌及黄瓜霜霉病的文献综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霜霉菌及黄瓜霜霉病的文献综述

植保三班

[摘要]黄瓜是蔬菜生产的主栽品种之一,而黄瓜霜霉病、灰霜病、蔓枯病、炭

疽病造成黄瓜产量质量大幅度下降,经济损失严重。尤其是黄瓜霜霉病,具有随气流传播、发生早、防治难的特点,是菜农在防治上用工、用药最多的一种病害。黄瓜霜霉病(cucumber downy mildew)又叫跑马干,俗称烘被子,是由古巴假霜霉病菌引起的,是世界范围内黄瓜产区主要叶部病害之一,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露地和保护地栽培的黄瓜,常因此病危害而遭受很大的损失。在适宜的条件下,流行速度很快,一两周内即可使除顶端嫩叶外的其他所有叶片枯死,减产率可达30%~50%。

[关键词]黄瓜霜霉病

一、症状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发生水浸状淡绿色或黄色小斑点,后来病斑扩大,由黄色变成淡褐色,因受叶脉限制形成多角形的病斑,在叶片背面病斑处生成灰色霉层,为病菌的孢子囊和孢子囊梗,空气湿度大时霉层更厚、呈黑色、严重时病斑连片、全叶黄褐色、干枯卷缩。 1.幼苗感病子叶正面先出现不均匀的褪绿黄化,然后呈不规则枯黄斑,背面产生一层灰紫色霉层,病叶很快干枯,以致幼苗死亡。 2.成株期受害多在开花结果后开始发病,一般下部叶片发病,叶片正面呈现水浸状褪绿斑点,病斑扩大时受叶脉限制而呈黄绿色至褐色的多角形,病斑背面生一层灰紫色霉状物,如果大棚湿度大,霉层会更厚,形成黑霉。多个病斑连一片,使叶片迅速干枯,植株生长缓慢,严重的令整株死亡。

二、病原霜霉病是由鞭毛菌亚门假霜霉属真菌所致的一种气传性病害,病原为古巴霜霉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属专性寄生菌,菌丝体无隔膜,无色,主要危害叶片。幼苗和成株均可得病,发病初期,叶面出现水渍状斑点,逐渐变黄绿色,病斑扩大后,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斑块,最终变成黄褐色,病斑连片后,叶片枯死。空气湿度大时,病叶背面生成一层黑霉,在干燥环境或喷药后霜层易消失。此病一经发生,蔓延很快,病叶枯黄,瓜条生长缓慢,早衰减产,甚至毁园。病害的发生与流行同温度、湿度有重要关系,尤其是湿度,高湿是发病的重要条件,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一般气温16~20c,叶面结露或有水膜,是霜霉病菌侵染的必要条件。气温20~26t,空气相对湿度85%以上,是霜霉病菌生长的最适条件。因此,气候忽冷忽热,空气潮湿,日夜温差大,将预示着霜霉病的发生与蔓延。土壤中越冬孢子或气传孢子为其初侵染来源。

黄瓜霜霉病的致病菌,古巴假霜霉菌( Pseudoperonospora cubnsis (berk. et Curt. ) Rostov)属于鞭毛菌亚门、霜霉菌目、假霜霉属,是一种专性寄生菌,无性繁殖发达,由孢囊梗产生孢子囊,孢子囊卵形或柠檬形,它可直接萌发长出芽管,低温时可释放出游动孢子1~8 个,在水中流动片刻后形成休止孢子,再产生芽管,从寄主气孔或细胞间隙侵入,在细胞间蔓延,靠吸器伸入细胞内吸取营养。产生孢子囊

适温15~20 ℃,萌发适温15~22 ℃。黄瓜霜霉病最适宜发病温度为16-24℃,低于10℃或高于28℃,较难发病,低于5℃或高于30℃,基本不发病。适宜的发病湿度为85%以上,特别在叶片有水膜时,最易受侵染发病。湿度低于70%,病菌孢子难以发芽侵染,低于60%,病菌孢子不能产生。

三、侵染病菌侵入寄主后,经4~5 d 潜育期,当相对湿度达83 %以上时,发病的叶片可产生大量孢囊,孢子囊主要随气流传播,也经流水、雨水传播,不断地进行再侵染,病害迅速发展。

四、流行黄瓜霜霉病是一种流行性强、来势猛、传播快、发病重且有毁灭性特点的病害。该病气流传播,再侵染频繁,病害发生迅速。黄瓜霜霉病是高湿病害,温、湿度条件对黄瓜霜霉病的发生影响很大。孢子囊需要在叶面有水滴或水膜时才能萌发。自然条件下,露时是霜霉病发生的决定性因素。在持续的光照下,几乎没有孢子囊产生,而光照与黑暗交替的条件产生孢子最多。即孢子囊的产生需要有光照与黑暗交替的环境条件。Amarnatha Shettty试验证明寄主花粉对葫芦科作物霜霉病的发生有很大的影响,用花粉与霜霉病的孢子囊悬液混合后进行喷雾接种,结果产生的病斑数量比单独用孢子囊悬液接种的数量多、病斑面积大。试验分析发现显症后天数与累积孢子囊量、病斑面积间存在较高相关性。

参考文献:

[1] 白成禄赵彩芹浅谈黄瓜霜霉病的防治农林科学 2008年第十期

[2] 朱金英, 王友平, 郭平银, 高凤菊黄瓜霜霉病研究进展北方园艺2008 4

[3] 马迎新黄瓜霜霉病的综合防治蔬菜 2008 2

[4] 石延霞,李宝聚,刘学敏. 黄瓜霜霉病菌侵染若干因子的研究[J ]. 应用研究生态学报 2005.01

[5] 赵晓军,林忠敏,赵子俊. 黄瓜霜霉病的症状多态性研究[J ]. . 山西农业科学,2000 ,28(3) :72274.

[6] 石延霞,李宝聚,刘学敏. 黄瓜霜霉病研究进展[J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2 ,33(4) :3912395.

[7] 黄仲生,张芝莉. 黄瓜病虫害识别与防治[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8] 刘庆元. 黄瓜不同品种抗霜霉病机理的初步研究[J ]. 河南农学院学报,1984(1) :56260.

[9] 张慎璞,李宝聚,王喜娥,等. 7 种生物农药防治黄瓜霜霉病药效试

验[J ]. 河南农业科学,2005(7) :87289.

[10] 张清友. 四段变温法防治黄瓜霜霉病[M]. 中国农村科技,2001 (4) : 19.

[11] 王跃会大棚黄瓜霜霉病的综合防治现代化农业,2003 (5) ,8~91

[12] 曹清河,万红建,陈劲枫. 黄瓜霜霉病抗性研究进展〔J〕. 中国瓜菜, 2007 (1) : 27 - 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