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实验教案-化本11级
化学仪器分析大学教案
课程名称:化学实验与技术授课对象:化学专业本科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化学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常用化学仪器的基本操作和实验技能。
3. 学会运用化学仪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一、化学仪器分析概述1. 介绍化学仪器分析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分类。
2. 强调化学仪器分析在化学研究、生产、检测等领域的重要性。
二、常用化学仪器及其操作1. 酸碱滴定仪:介绍滴定原理、滴定操作、滴定曲线分析等。
2. 分光光度计:介绍分光光度法原理、仪器结构、操作步骤等。
3. 气相色谱仪:介绍色谱法原理、仪器结构、操作步骤等。
4. 液相色谱仪:介绍色谱法原理、仪器结构、操作步骤等。
5. 原子吸收光谱仪:介绍原子吸收光谱法原理、仪器结构、操作步骤等。
三、实验案例分析1. 酸碱滴定法测定未知溶液的浓度。
2. 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中某种物质的含量。
3. 气相色谱法分析混合物的组成。
4. 液相色谱法分离、鉴定和测定药物成分。
5.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样品中的金属元素含量。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化学仪器分析在化学领域的应用吗?2. 引导学生思考化学仪器分析的重要性。
二、讲授1. 讲解化学仪器分析概述,介绍其定义、发展历程和分类。
2. 分别讲解常用化学仪器的原理、结构、操作步骤等。
三、实验案例分析1. 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如何运用化学仪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
四、实验操作演示1. 演示酸碱滴定、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等实验操作。
2. 学生观察并提问,教师解答。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讨论和实验操作情况。
2. 实验报告:检查学生的实验报告,评估其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12[1][1].仪器分析实验电子教案
12[1][1].仪器分析实验电子教案仪器分析实验教案(化学专业)实验一、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的钙――标准加入法一、实验目的要求1.加强理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原理;2.掌握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操作技术;3.熟悉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应用。
二、方法原理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气态原子外层的电子对共振线的吸收。
气态的基态原子数与物质的含量成正比,故可用于进行定量分析。
利用火焰的热能使样品转化为气态基态原子的方法称为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当试样组成复杂,配制的标准溶液与试样组成之间存在较大差别时,常采用标准加入法。
该法是在数个容量瓶中加入等量的试样,分别加入不等量(倍增)的标准溶液,用适当溶剂稀释至一定体积后,依次测出它们的吸光度。
以加入标样的质量(μg)为横坐标,相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出标准曲线,如图所示。
图中横坐标与标准曲线延长线的交点至原点的距离x即为容量瓶中所含试样的质量(μg),从而求得试样的含量。
本法是一种成分分析法,常用于测定易挥发元素,可消除基体干扰和某些化学干扰。
测定含量可达 10 -9 g;精密度较高,一般小于 1%。
三、主要仪器及试剂 1.仪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钙空心阴极灯,容量瓶(25mL) 5 个。
2.试剂钙标准溶液 10.0μg・mL -1 ;自来水试样。
四、实验步骤1.按下列数据,设置测量条件(1)钙吸收线波长 422.7nm (2)灯电流 4mA(3)狭缝宽度 0.1mm (4)空气流量 250L・h -1 (5)乙炔流量 1.4L・min -1 (6)燃烧器高度 8mm。
2.吸取5 份 10.00mL试样溶液,分别置于 25mL容量瓶中,各加入钙标准溶液0.0mL,1.0mL,2.0mL,3.0mL,4.0mL于容量瓶中,以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配制成一组标准溶液。
3.以去离子水为空白,测定上述各溶液的吸光度。
五、实验结果处理1.绘制吸光度对含量的标准曲线。
2.将标准曲线延长至与横坐标轴相交处,则交点至原点间的距离对应于10.00mL试样中钙的含量。
仪器分析教案
仪器分析教案目录一、课程概述 (2)1.1 仪器分析的重要性 (2)1.2 课程目标 (3)1.3 课程内容概览 (4)二、仪器分析基础知识 (5)2.1 仪器分析基本概念 (7)2.1.1 定义与分类 (9)2.1.2 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 (10)2.2 仪器的基本结构与性能 (11)2.2.1 常见仪器结构介绍 (13)2.2.2 仪器性能指标及评价方法 (14)三、实验技术与操作规范 (16)3.1 实验前的准备与检查 (17)3.1.1 实验环境准备 (18)3.1.2 实验仪器的检查与校准 (19)3.2 实验操作规范及步骤 (20)3.2.1 仪器的操作使用规程 (21)3.2.2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21)四、仪器分析实验教程 (22)4.1 实验一 (23)4.1.1 实验目的 (24)4.1.2 实验原理 (24)4.1.3 实验步骤与方法 (25)4.1.4 实验数据分析与总结 (26)4.2 实验二 (28)4.2.1 实验目的 (28)4.2.2 实验原理 (28)4.2.3 实验操作及数据处理 (29)4.2.4 结果分析与讨论 (30)五、仪器维护与故障排除 (31)5.1 仪器的日常保养与维护 (33)5.1.1 清洁与防尘 (34)5.1.2 仪器的存放与运输要求 (34)5.2 仪器故障排查与修复方法 (36)5.2.1 常见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37)5.2.2 故障诊断与修复技巧 (38)一、课程概述仪器分析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它涉及使用各种仪器的实验方法来测定物质的成分、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本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仪器设备、操作技能以及在实际中的应用案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常见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操作,了解仪器分析在化学、生物、医学、环境科学等领域中的重要作用,并具备运用仪器分析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将围绕仪器分析的基本理论、仪器设备的构造与工作原理、实验技巧及应用实例展开。
初中化学仪器实验教案
初中化学仪器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探索化学仪器的用途
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了解常见化学仪器的用途和操作方法,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独立操作能力。
实验材料:
1. 烧杯
2. 试管
3. 温度计
4. 天平
5. 烧杯夹
6. 镊子
7. 坩埚
8. 玻璃棒
9. 酒精灯
10. 滴管
11. 玻璃瓶
实验步骤:
1. 在实验开始前,老师向学生介绍各种化学仪器的名称、用途和操作方法。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
每组选择一种化学仪器,按照老师的引导进行操作。
3. 学生可以借助化学仪器完成以下实验:
- 使用烧杯和烧杯夹进行容量测量;
- 使用试管和滴管进行试剂添加;
- 使用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
- 使用天平称量固体物质的质量;
- 使用酒精灯进行加热实验;
- 使用玻璃棒搅拌溶液;
- 使用玻璃瓶进行容器的存储。
4. 学生在操作中要注意安全,遵守实验室规定,注意仪器的正确使用和保养。
实验评价: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能够了解并熟练使用常见的化学仪器,培养了他们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独立操作能力。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也学会了注意实验安全和仪器保养的重要性。
希望通过这次实验,学生对化学实验有更深入的了解,激发他们对化学学科的热爱。
仪器分析课程教案
仪器分析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目的:使学生掌握常用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构造及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课程内容:涵盖光学分析、电化学分析、色谱分析、质谱分析等常用仪器分析方法。
3. 适用对象:高等院校化学、化工、生化、药学专业本科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各类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2)了解仪器分析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3)学会使用常见仪器进行分析操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2)通过问题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仪器分析学科的兴趣;(2)树立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三、教学方法1. 讲授与实验相结合:理论讲授为基础,实验操作作为实践环节,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仪器分析方法。
2. 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思考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相互交流、探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内容1. 第一章:光学分析法(1)紫外-可见光谱分析;(2)红外光谱分析;(3)拉曼光谱分析。
2. 第二章:电化学分析法(1)电位分析法;(2)电导分析法;(3)库仑分析法。
3. 第三章:色谱分析法(1)气相色谱分析;(2)液相色谱分析;(3)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4. 第四章:质谱分析法(1)质谱仪器的基本原理;(2)质谱图的解析;(3)质谱分析在实际中的应用。
5. 第五章:原子光谱分析法(1)原子吸收光谱分析;(2)原子荧光光谱分析;(3)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五、教学安排1. 课时:32学时,包括16次理论讲授和16次实验操作。
2. 教学方式:讲授与实验相结合。
3. 教学评价:课堂表现、实验报告、课程论文相结合。
六、第六章:流动分析法(1)溶液的配制与处理;(2)流动分析仪器的构造及操作;(3)流动分析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仪器分析_教案(3篇)
第1篇一、课程名称仪器分析二、授课对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三、教学目标1. 理解仪器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常见分析仪器的基本操作与实验技术;3. 能够运用仪器分析方法进行化学成分的测定;4. 培养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1. 绪论:仪器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2. 色谱分析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3. 电化学分析法:电位分析法、伏安分析法、库仑分析法;4. 光谱分析法:原子光谱分析法、分子光谱分析法;5. 其他分析方法:红外光谱法、拉曼光谱法、X射线衍射法等。
五、教学安排1. 第一周:绪论、色谱分析法(气相色谱法)2. 第二周:色谱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3. 第三周:电化学分析法(电位分析法、伏安分析法)4. 第四周:电化学分析法(库仑分析法)5. 第五周:光谱分析法(原子光谱分析法)6. 第六周:光谱分析法(分子光谱分析法)8. 第八周:综合实验与复习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仪器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仪器分析的应用;3. 实验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仪器分析实验,掌握实验技能;4. 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手段1. 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2. 实验指导书:提供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3. 教学视频:播放实验操作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实验原理;4. 教学论坛:为学生提供交流平台,解答学生疑问。
八、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30%):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报告、讨论发言等;2. 期中考试(30%):考查学生对仪器分析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3. 期末考试(40%):考查学生对仪器分析实验技能的掌握程度。
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绪论、色谱分析法(气相色谱法)2. 第二周:色谱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3. 第三周:电化学分析法(电位分析法、伏安分析法)4. 第四周:电化学分析法(库仑分析法)5. 第五周:光谱分析法(原子光谱分析法)6. 第六周:光谱分析法(分子光谱分析法)8. 第八周:综合实验与复习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仪器分析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化学工业生产及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分析】仪器分析教案
【关键字】分析《仪器分析》教案绪论本章是《仪器分析》课程的介绍。
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的联系与区别,仪器分析方法的分类和它的发展情况,介绍仪器定量分析方法的评价指标。
重点在于对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的几项指标。
学时计划为1学时。
内容提要: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的区别与联系、仪器分析方法的分类及发展趋势。
重点难点:仪器分析方法的分类授课方式:讲授一、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⒈化学分析定义⒉仪器分析定义⒊两者的区别在于:①检测能力②样品的需求量③分析效率④使用的广泛性⑤精确度2、仪器分析方法的分类根据测量原理和信号特点,仪器分析方法大致分为四大类⒈光学分析法以电磁辐射为测量信号的分析方法,包括光谱法和非光谱法⒉电化学分析法依据物质在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质而建立的分析方法⒊色谱法以物质在两相间(流动相和固定相)中分配比的差异而进行分离和分析。
⒋其它仪器分析方法包括质谱法、热分析法、放射分析等。
三、仪器分析的发展概述发展趋势⒈计算机技术在仪器分析中的广泛应用,实现了仪器操作和数据处理自动化。
⒉不同方法联用提高仪器分析的功能。
⒊各学科的互相渗透第一章光学分析法基础本章是学习光学分析法之前应具备的基础知识。
主要介绍光的波粒二象性,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基础知识。
在介绍电磁辐射基础上重点讲解能级跃迁图。
本章计划学时为1学时。
第一节电磁辐射的性质一、电磁辐射的性质电磁辐射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
⒈波动性电磁辐射是在空间传播着的交变电磁场,可以用频率(υ)、波长(λ)和波数(δ)等波参数表征。
掌握频、波长、波数的定义及之间的关系。
⒉微粒性普朗克方程 E (1-1)该方程将电磁辐射的波动性和微粒性联系起来,2、电磁波谱按照波长的大小顺序排列可得到电磁波谱,不同的波长属不同的波谱区,对应有不同的光子能量和不同的能级跃迁。
能用于光学分析的是中能辐射区,包括紫外、可见光区和红外区。
第四节 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内容提要: 原子光谱项、原子光谱能收图及原子光谱选择定则,分子光谱能收分子吸收光谱和分子发光光谱重点、难点:原子光谱项、分子光谱能及跃迁图授课方式: 讲授一、原子光谱原子光谱产生于原子外层电子能级的跃迁⒈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原子接到电子的运动状态可以用主量数n、角量子数l2、磁量子数m和自旋量子数s来描述。
初中化学实验仪器教案
初中化学实验仪器教案
时间:60分钟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的基本仪器及其用途。
2. 能够正确使用各种实验仪器,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3. 提高实验操作的安全意识,避免发生意外。
教学内容:
1. 化学实验室常用的基本仪器包括试管、烧杯、量筒、玻璃棒、玻璃管等。
2. 实验仪器的用途:试管用于进行试剂的混合和反应;烧杯用于加热溶液和容纳液体;量
筒用于准确测量溶液的体积;玻璃棒和玻璃管用于搅拌和传递液体。
教学步骤:
1. 导入:让学生观察化学实验室中的仪器,并让他们猜测这些仪器的用途。
2. 讲解:介绍化学实验室常用的基本仪器及其用途,同时示范如何正确使用这些仪器。
3. 操作实践: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自操作各种实验仪器,练习其正确的使用方法。
4. 思考讨论:让学生讨论不同实验仪器的特点和用途,以及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
5. 结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实验操作中的安全意识和重要性。
作业安排:
1. 复习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并正确填写化学实验仪器的名称和用途。
2. 完成一份实验仪器的使用报告,总结各种实验仪器的特点和用途。
教学反思:
本节课全程围绕化学实验仪器展开,让学生对实验室常用仪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掌握
了正确的操作方法。
同时,通过实践操作和讨论,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实验技能。
在
未来的教学中,应继续强调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规范性,避免发生危险事件。
初中化学教案仪器
初中化学教案仪器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学生将能够识别和了解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仪器及其用途。
教学重点:玻璃仪器、量筒、试管、试剂瓶、烧杯等仪器的形状、用途和正确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区分不同玻璃仪器的形状和用途,正确使用各种实验仪器。
教学准备:1. 展示板或投影仪2. 化学实验仪器模型或图片3. 班级分组情况表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让学生观看一些化学实验仪器的图片或模型,引导学生讨论和猜测这些仪器的用途。
2. 引导学生思考实验室中常见的化学实验仪器,对实验室有什么了解。
二、探究(15分钟)1. 分组讨论,每组讨论一种化学实验仪器,包括其形状、用途和正确使用方法。
2. 各组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讨论的实验仪器,并详细说明其用途。
3. 教师根据学生表现进行引导和补充,确保学生对各种实验仪器有清晰的认识。
三、展示和实践(20分钟)1. 教师展示化学实验仪器,让学生一起观察和识别。
2. 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使用不同的化学实验仪器。
3. 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评价,指出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错误和注意事项。
四、总结(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提醒学生要认真对待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
2. 让学生总结所学到的知识,包括各种实验仪器的名称、形状、用途和正确使用方法。
3.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实验中,并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五、作业布置(5分钟)让学生回家自行收集并整理化学实验仪器的信息,包括名称、形状、用途和正确使用方法,并做简单笔记或作业报告。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程,学生对化学实验仪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可以正确辨识和使用不同的实验仪器。
同时,学生也加强了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下次课程中将进一步展开化学实验相关知识的教学,让学生更深入了解化学实验的要领和技巧。
《仪器分析》课程教案
《仪器分析》课程教案一、课程概述1. 课程目的:《仪器分析》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各种现代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结构、操作技巧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具备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分析的能力。
2. 课程内容:本课程内容包括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电化学分析、质谱分析、原子吸收光谱分析、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等现代仪器分析方法。
3. 适用对象:本课程适用于化学、化工、环境、生物、医药等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
二、教学方法1. 讲授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理论讲授,使学生掌握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通过实验实践,使学生熟悉仪器操作和数据分析。
2. 案例分析:引入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仪器分析在科研和生产中的应用。
3.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针对实验结果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2)了解仪器分析方法的应用领域;(3)熟悉常见仪器的操作和维护。
2. 能力目标:(1)具备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分析的能力;(2)能够运用仪器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其中理论讲授20课时,实验实践12课时。
2. 教学进度:(1)第1-8课时:光谱分析方法;(2)第9-16课时:色谱分析方法;(3)第17-24课时:电化学分析方法;(4)第25-32课时:质谱分析、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和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方法。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占总成绩的30%。
2. 实验报告: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占总成绩的40%。
3. 期末考试:理论知识测试,占总成绩的30%。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仪器分析原理与应用》2. 实验设备:各种仪器分析设备,如光谱仪、色谱仪、电化学分析仪等。
3. 辅助材料:课件、实验指导书、案例分析资料等。
七、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实验安全: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遵守实验规程,注意实验安全。
《仪器分析》课程教案
《仪器分析》课程教案第一章引言一、课程简介仪器分析法是以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这类方法通常需要使用较特殊的仪器,故得名“仪器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分析化学在方法和实验技术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新的仪器分析方法不断出现,且其应用日益广泛,从而使仪器分析在分析化学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长,并成为化学工作者所必需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仪器分析方法的分类三、仪器分析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优点是:1. 操作简便而快速,对于含量很低(如质量分数为10 -8 或10 -9 数量级)的组分,则更具独特之处。
2. 被测组分的浓度变化或物理性质变化能转变成某种电学参数(如电阻﹑电导﹑电位﹑电容﹑电流等),故易于实现自动化和连接电子计算机。
因此,仪器分析具有简便﹑快速﹑灵敏﹑易于实现自动化等特点。
对于结构分析,仪器分析法也是极为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工具。
生产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不仅对分析化学在提高准确度﹑灵敏度和分析速度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且还不断提出更多的新课题。
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要求分析化学能提供更多﹑更复杂的信息。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是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渗透,各种新技术的引人﹑应用等,促进了学科的发展,使之不断开拓新领域﹑新方法。
如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傅立叶变换核磁共振波谱﹑激光拉曼光谱﹑激光光声光谱等。
另外试样的复杂性﹑测量难度﹑要求信息量及响应速度在不断提高,这就需要将几种方法结合起来,组成连用分析技术,可以取长补短,起到方法间的协同作用,从而提高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及对复杂混合物的分辨能力,同时还可获得两种手段各自单独使用时所不具备的某些功能,因而连用分析技术以成为当前仪器分析方法的主要方向之一。
计算机技术对仪器分析的发展影响极大。
在分析工作者的指令控制下,仪器自动处于优化的操作条件完成整个分析过程,进行数据采集﹑处理﹑计算等,直至动态CRT 显示和最终曲线报表。
仪器分析课程教案
仪器分析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目标:使学生掌握常见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构造及操作技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程内容:涵盖光学分析、电化学分析、色谱分析、质谱分析等常见仪器分析方法。
二、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基本原理、仪器构造及操作方法。
2. 演示:进行仪器操作演示,让学生直观了解仪器使用过程。
3. 实验: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理论知识。
4. 讨论:组织学生针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第一章:光学分析法1.1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1.2 红外光谱分析1.3 拉曼光谱分析2. 第二章:电化学分析法2.1 电位分析法2.2 电解分析法2.3 库仑分析法3. 第三章:色谱分析法3.1 气相色谱分析3.2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3.3 薄层色谱分析4. 第四章:质谱分析法4.1 质谱仪原理及构造4.2 质谱图解析4.3 质谱在结构鉴定中的应用5. 第五章:现代仪器分析技术5.1 原子光谱分析5.2 核磁共振光谱分析5.3 扫描隧道显微镜分析四、教学安排1. 授课时间:32课时(每周2课时,共16周)2. 实验时间:16课时(每周1课时,共16周)3. 课程设计: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五、课程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占比30%。
2. 实验报告: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及分析,占比30%。
3. 期末考试:闭卷考试,占比40%。
4. 综合评价: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第四章:质谱分析法(续)4.4 质谱在生物化学领域的应用4.5 质谱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应用七、第五章: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续)5.4 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分析5.5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分析八、第六章:数据分析与处理8.1 数据分析基础8.2 数据处理方法8.3 仪器分析数据的可靠性评估九、第七章:仪器分析在科研中的应用9.1 仪器分析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9.2 仪器分析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9.3 仪器分析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十、第八章:仪器分析实验技巧与安全10.1 实验基本操作技巧10.2 实验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0.3 实验室安全知识六、教学安排1. 授课时间:32课时(每周2课时,共16周)2. 实验时间:16课时(每周1课时,共16周)七、课程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占比30%。
《仪器分析》电子教案
《仪器分析》电子教案第一章:绪论1.1 课程介绍介绍《仪器分析》课程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
阐述本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1.2 仪器分析的发展史简述仪器分析的起源和发展阶段。
介绍重要仪器分析方法的发展历程和里程碑。
1.3 仪器分析的分类和特点列举常见的仪器分析方法及其分类。
讨论各种分析方法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1.4 实验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介绍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和实验基本操作。
强调实验注意事项和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第二章:光谱分析法2.1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法介绍紫外-可见光谱的原理和基本概念。
讨论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法的应用和实际操作。
2.2 红外光谱分析法讲解红外光谱的原理和谱图解读。
探讨红外光谱分析法的应用领域和实例。
2.3 原子光谱分析法介绍原子光谱的产生原理和谱线特征。
详细讲解原子光谱分析法的应用和操作步骤。
2.4 发射光谱分析法阐述发射光谱的原理和分类。
讨论发射光谱分析法的应用和实验操作。
第三章:色谱分析法3.1 气相色谱分析法介绍气相色谱的原理和基本组成。
讲解气相色谱分析法的应用和操作技巧。
3.2 液相色谱分析法讲解液相色谱的原理和分类。
探讨液相色谱分析法的应用和实验操作。
3.3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介绍色谱-质谱联用的原理和仪器结构。
讨论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应用和优势。
3.4 色谱数据处理和分析介绍色谱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和软件应用。
第四章:电化学分析法4.1 电化学分析法的基本原理讲解电化学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电化学电池。
介绍电位分析法、电量分析法和电化学发光分析法等。
4.2 离子选择性电极分析法介绍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原理和构造。
讨论离子选择性电极分析法的应用和操作要点。
4.3 伏安法分析法讲解伏安法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探讨伏安法分析法的应用和实验操作。
4.4 电化学分析法的应用实例举例说明电化学分析法在实际样品分析中的应用。
讨论电化学分析法的局限性和改进方向。
第五章:质谱分析法5.1 质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介绍质谱分析法的原理和质谱仪的结构。
高中化学仪器分析问题教案
高中化学仪器分析问题教案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化学分析仪器的使用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材料:
1. 硫酸铜溶液
2. 硝酸银溶液
3. 氢氧化钠溶液
4. 硫酸钠溶液
5. 硫酸钾溶液
6. 玻璃烧杯
7. 称量瓶
8. 滴定管
9. 稀盐酸
三、实验步骤:
1. 将硫酸铜溶液放入玻璃烧杯中,通过加热将其浓缩浓缩至一定浓度。
2. 将硝酸银溶液滴定到硫酸铜溶液中,观察溶液变化。
3. 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滴定管中,直至溶液中的沉淀完全沉淀。
4. 将硫酸钠溶液加入到硫酸钾溶液中,用盐酸进行滴定。
5. 将得到的沉淀用滤纸过滤,称重后进行定量分析。
四、实验结果分析:
1.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硫酸铜和硝酸银的摩尔反应比。
2.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硫酸钠和硫酸钾的摩尔反应比。
3. 对比两组数据,分析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和改进方法。
五、实验总结:
通过本实验,学生掌握了化学分析仪器的使用方法,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
同时,培养了学生对实验数据分析和结果比较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对化学分析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六、注意事项:
1. 在进行实验时,注意操作规范,避免溶液溅出或误操作。
2. 实验后及时清洗仪器和玻璃器皿,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3. 老师在实验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化学仪器,提高实验安全性。
《仪器分析》电子教案
《仪器分析》电子教案第一章:概述1.1 课程介绍1.2 仪器分析的重要性1.3 课程目标与学习内容1.4 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第二章:光谱分析2.1 光谱分析原理2.2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2.3 红外光谱分析2.4 拉曼光谱分析2.5 光谱分析仪器的使用与维护第三章:色谱分析3.1 色谱分析原理3.2 气相色谱分析3.3 液相色谱分析3.4 色谱数据处理与分析3.5 色谱仪器的使用与维护第四章:电化学分析4.1 电化学分析原理4.2 电位分析4.3 电流分析4.4 电化学传感器4.5 电化学分析仪器的使用与维护第五章:质谱分析5.1 质谱分析原理5.2 质谱仪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5.3 质谱数据处理与分析5.4 质谱分析的应用5.5 质谱仪器的使用与维护第六章:原子吸收光谱分析6.1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原理6.2 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结构与操作6.3 原子化器的设计与优化6.4 标准曲线制备与校准6.5 样品制备与检测第七章: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7.1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原理7.2 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结构与操作7.3 样品制备与测试条件优化7.4 定量分析与干扰扣除7.5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的应用第八章:核磁共振光谱分析8.1 核磁共振光谱分析原理8.2 核磁共振光谱仪的结构与操作8.3 脉冲场梯度场与核磁共振信号8.4 化学位移与耦合常数的测定8.5 核磁共振光谱分析的应用第九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9.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原理9.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的结构与操作9.3 质谱干扰与消除方法9.4 定量分析与标准曲线制备9.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的应用第十章:流动分析与在线监测10.1 流动分析原理与系统设计10.2 微流控芯片与微流量分析10.3 在线监测与自动化分析10.4 流动分析与在线监测的应用10.5 流动分析与在线监测的未来发展趋势第十一章:原子发射光谱分析11.1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原理11.2 原子发射光谱仪的结构与操作11.3 光源与光学系统的设计11.4 光谱图解析与元素定量分析11.5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应用第十二章:激光光谱分析12.1 激光光谱分析原理12.2 激光光谱仪的结构与操作12.3 激光光源与激光谱仪的选择12.4 激光光谱分析的应用领域12.5 激光光谱分析的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第十三章:光学显微镜分析13.1 光学显微镜的原理与结构13.2 显微镜的调节与操作13.3 显微镜观察与样品制备13.4 光学显微镜的定量分析方法13.5 光学显微镜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第十四章:扫描探针显微镜分析14.1 扫描探针显微镜的工作原理14.2 扫描探针显微镜的结构与操作14.3 扫描探针显微镜的成像模式14.4 扫描探针显微镜的纳米操作技术14.5 扫描探针显微镜在物理、化学、生物领域的应用第十五章:综合实验与案例分析15.1 综合实验设计原则与步骤15.2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15.3 实验中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15.4 仪器分析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15.5 案例分析与讨论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原理和应用2. 主要仪器设备的结构和操作方法3. 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的重要性4. 实际案例分析中的应用难点:1. 多种谱学分析技术的原理和仪器设备的结构2. 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的细节问题3. 针对具体样品进行准确分析的方法和技巧4. 在实际案例中,如何选择合适的仪器分析方法并解决问题。
仪器分析实验教案.
玻璃电极被测溶液甘汞电极
玻璃电极为负极,饱和甘汞电极为正极。在一定条件下,电池的电动势E与pH为直线函数关系(推导过程从略)。
由上式看出,求出E电池和K,即可知道试液的pH值。E电池可通过测量求得,而K’是由内外参比电极及难于计算的不对称电位和液接电位所决定的常数,很难求得。在实际测量时,选用和待测试液pH值相似的、已知pH值的标准缓冲溶液在pH计上进行校正(这个过程叫定位)。通过以上步骤,可在酸度计上直接读出试液的pH值。一支电极应使用两种不同pH值的标准pH缓冲溶液进行校正,两种缓冲溶液定位的pH值误差应在0.05之内。
图纸的标绘
①各坐标轴应标明该轴的变量名称及单位,并在纵轴的左面及横轴的下面,每隔一定距离标明变量的数值,即分度值,但不要将实验数据写在轴旁。标记分度值的有效数字一般应与测量数据相同。
②标绘数据时,可用符号代表点,如用“⊙”,其中心点代表测得的数据值,圆点的大小应与测量的精密度相当。若在一张图纸上绘几条曲线,则每组数据应选用不同的符号代表,如+、×、等,但在一张图纸上不宜标绘过多。当两个变量的精密度相差较大时,代表点可用矩形符号或变相矩形符号。
一、学生实验须知
实验者应准备一本编有页码的实验记录本,不能使用单页纸或活页本,并必须忠实地、完整地记录实验过程、测量数据及有关资料。记录的原始数据不得随意涂改。如果需废弃某些记录的数据,则可在其上划一道线。
实验前,应充分预习实验的方法和原理、实验步骤、仪器使用等内容。在实验记录本上,拟订好实验的操作步骤,预先记录实验必要的常数及计算公式。还应事先划好记录数据的表格,以便有条理且不遗漏地记录数据。
仪器分析实验教案
仪器分析实验教案实验名称:仪器分析实验实验目的:1.了解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2.掌握使用常见仪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3.培养实验思维和分析能力。
实验器材: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2.火焰光度计3.原子吸收光谱仪4.质谱仪5.气相色谱仪6.液相色谱仪7.电化学分析仪器实验步骤:实验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和操作1.研究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和组成结构;2.了解常见的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3.尝试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给定物质的吸收光谱;4.分析并解释实验结果。
实验二:火焰光度计的原理和操作1.学习火焰光度计的原理和构造;2.探究不同火焰的颜色与物质的关系;3.使用火焰光度计进行定性分析,鉴别不同金属离子;4.分析并解释实验结果。
实验三: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原理和操作1.了解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工作原理和主要组成部分;2.熟悉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操作方法;3.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定量分析给定溶液中的金属元素;4.分析并解释实验结果。
实验四:质谱仪的原理和操作1.学习质谱仪的基本原理和结构;2.掌握质谱仪的操作方法和数据解读;3.使用质谱仪进行物质的质量分析;4.分析并解释实验结果。
实验五:气相色谱仪的原理和操作1.研究气相色谱仪的原理和结构;2.掌握气相色谱仪的操作方法和数据处理;3.使用气相色谱仪对给定混合溶液进行分离和定性分析;4.分析并解释实验结果。
实验六:液相色谱仪的原理和操作1.了解液相色谱仪的工作原理和构造;2.掌握液相色谱仪的操作方法和数据处理;3.使用液相色谱仪分离和定性分析给定混合溶液中的化合物;4.分析并解释实验结果。
实验七:电化学分析仪器的原理和操作1.学习电化学分析仪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2.掌握电化学分析仪器的操作方法和数据解读;3.使用电化学分析仪器进行溶液中物质的定量分析;4.分析并解释实验结果。
实验总结:通过以上仪器分析实验的学习,同学们将了解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掌握使用常见仪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教案
仪器分析教案.docx教案教案一:一、授课内容:1、第一章绪论:仪器分析法的概念、分类、特点及发展趋势2、第二章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2-1光学分析法概论二、教学目的:掌握仪器分析法、光学分析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三、重点和难点:重点:仪器分析法的概念、分类、特点难点:四、教学时数:2学时五、教学方法与手段:启发式,提问式六、本次课作业:教案二:一、授课内容:2-2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二、教学目的:1、掌握吸收曲线的定义和意义2、掌握分子光谱的产生三、重点和难点:1、重点:吸收曲线的定义和意义2、难点:分子光谱的产生四、教学时数:2学时五、教学方法与手段:启发式、提问式、图表式六、本次课作业:教案三:一、授课内容:2-3光的吸收定律二、教学目的:1、掌握透光度、吸光度的定义2、掌握朗伯-比耳定律及其使用条件和偏离原因三、重点和难点:1、重点:透光度、吸光度的定义,朗伯-比耳定律及其使用条件2、难点:朗伯-比耳定律的偏离原因四、教学时数:2学时五、教学方法与手段:逻辑推理式、启发式、提问式六、本次课作业:教案四:一、教学内容:2-4分析仪器及分析方法二、教学要求:1、掌握分析仪器的组成和结构2、掌握光电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三、重点和难点:1、重点:单色器、比色皿、分光光度法2、难点:四、教学时数:2学时五、教学方法与手段:启发式、举例分析式六、本次课作业:习题1、2、3教案五:一、授课内容:2-3显色反应及其影响因素2-4光度测量误差和测定条件选择二、教学目的:1、掌握显色反应、显色剂、显色条件选择、参比溶液2、掌握光度测量误差的概念三、重点和难点:1、重点:显色条件选择、参比溶液、光度测量误差的概念2、难点:参比溶液、光度测量误差的概念四、教学时数:2学时五、教学方法与手段:启发式、提问式六、本次课作业:教案六:一、教学内容:2-7定量分析2-8红外吸收光谱法简介二、教学要求:1、掌握定量分析方法2、了解高吸光度差示法、红外吸收光谱法三、重点和难点:1、重点:定量分析方法2、难点:四、教学时数:2学时五、教学方法与手段:启发式、提问式六、本次课作业:习题1、2教案七:一、授课内容:第三章原子吸收光谱法3-1概述3-2原子吸收法基本原理(一、共振线与吸收线)二、教学目的:1、掌握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过程及其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的异同之处2、掌握共振线与吸收线的概念三、重点和难点:1、重点:原子吸收光谱法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的异同之处2、难点:四、教学时数:2学时五、教学方法与手段:启发式、提问式六、本次课作业:教案八:一、授课内容:3-2原子吸收法基本原理(二、谱线轮廓与谱线变宽三、积分吸收与峰值吸收四、基态原子数与原子吸收定量基础)二、教学目的:1、掌握谱线轮廓的概念与谱线变宽的原因2、掌握积分吸收与峰值吸收的概念3、掌握原子吸收定量公式三、重点和难点:1、重点:谱线轮廓、积分吸收、峰值吸收的概念,原子吸收定量公式2、难点:峰值吸收、锐线光源的概念四、教学时数:2学时五、教学方法与手段:启发式、提问式六、本次课作业:教案九:一、授课内容:3-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二、教学目的:1、掌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组成及各部分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三、重点和难点:1、重点:原子化系统、火焰种类和性质、光电倍增管2、难点:四、教学时数:2学时五、教学方法与手段:启发式、提问式、举例式六、本次课作业:教案十:一、授课内容:3-4定量分析方法及测定条件选择二、教学目的:1、掌握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的方法与注意事项2、掌握测定条件的选择三、重点和难点:1、重点: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2、难点:四、教学时数:2学时五、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问式、启发式、举例式六、本次课作业:习题1、2、3教案十一:一、授课内容:3-5灵敏度及干扰二、教学目的:1、掌握灵敏度、检测极限的概念2、掌握光谱干扰、物理干扰、化学干扰的成因与消除方法三、重点和难点:1、重点:灵敏度、检测极限的概念2、难点:四、教学时数:2学时五、教学方法与手段:启发式、提问式、举例式六、本次课作业:习题1、2教案十二:一、授课内容:第四章电位分析法及离子选择性电极分析法4-1概述二、教学目的:1、掌握电化学分析法的定义、分类及特点2、掌握电位分析法的定义、分类及定量基础三、重点和难点:1、重点:电化学分析法的分类、电位分析法的分类及定量基础2、难点:电位分析法的定量基础四、教学时数:2学时五、教学方法与手段:启发式、举例式六、本次课作业:教案十三:一、授课内容:4-2直接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值二、教学目的:1、掌握直接电位法测定溶液pH值的基本原理和测定方法2、掌握参比电极、指示电极、玻璃电极和膜电位的概念三、重点和难点:1、重点:测定原理和测定方法、指示电极、玻璃电极和膜电位的概念2、难点:膜电位四、教学时数:2学时五、教学方法与手段:启发式、图例式、逻辑推理式六、本次课作业:习题1、2教案十四:一、授课内容:4-3离子选择性电极与膜电位4-4离子选择性电极的选择性二、教学目的:1、掌握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概念、种类与膜电位2、掌握离子选择性电极的选择性三、重点和难点:1、重点: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概念、膜电位、选择性系数2、难点:膜电位、选择性系数四、教学时数:2学时五、教学方法与手段:启发式、提问式、举例式六、本次课作业:习题1、2教案十五:一、授课内容:4-5测定离子活(浓)度的方法4-6影响测定的因素二、教学目的:1、掌握分析依据和分析方法2、掌握测定的影响因素三、重点和难点:1、重点:分析依据、标准曲线法、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剂、标准加入法2、难点:四、教学时数:2学时五、教学方法与手段:启发式、提问式、举例式六、本次课作业:教案十六:一、授课内容:4-7电位滴定法二、教学目的:1、掌握电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和测定方法三、重点和难点:1、重点:电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2、难点:四、教学时数:2学时五、教学方法与手段:启发式、提问式、图表式六、本次课作业:教案十七:一、授课内容:第五章极谱分析5-1极谱分析的基本原理二、教学目的:1、掌握伏安法、伏安曲线、滴汞电极、极谱图和有关术语三、教学时数:2学时四、重点和难点:1、重点:滴汞电极、极谱图和有关术语2、难点:滴汞电极的极化五、教学方法与手段:启发式、提问式六、本次课作业:教案十八:一、授课内容:5-2极谱定量、定性分析基础二、教学目的:1、掌握扩散电流方程式及极谱定量方法2、了解半波电位及其影响因素三、重点和难点:1、重点:扩散电流方程式及极谱定量方法2、难点:四、教学时数:2学时五、教学方法与手段:启发式、提问式、举例式六、本次课作业:教案十九:一、授课内容:5-3干扰电流及其消除方法二、教学目的:掌握残余电流、迁移电流、极大、氧波、氢波的成因及消除方法三、重点和难点:1、重点:残余电流、迁移电流、极大、氧波、氢波的消除方法2、难点:四、教学时数:2学时五、教学方法与手段:启发式、提问式六、本次课作业:教案二十:一、授课内容:5-4线性扫描示波极谱法二、教学目的:掌握基本原理、特点和应用三、重点和难点:1、重点:基本原理和应用2、难点:四、教学时数:2学时五、教学方法与手段:启发式、提问式六、本次课作业:教案二十一:一、授课内容:5-5溶出伏安法二、教学目的:掌握基本原理、特点和应用三、重点和难点:1、重点:基本原理和应用2、难点:四、教学时数:2学时五、教学方法与手段:启发式、提问式六、本次课作业:教案二十二:一、授课内容:第六章气相色谱分析法6-1概述6-2气相色谱分析的基本原理二、教学目的:1、了解色谱法的分类、气相色谱法的组成及工作过程2、掌握气-固色谱、气-液色谱的基本原理,色谱图及有关术语,塔板理论和速率理论三、重点和难点:1、重点:色谱图及有关术语2、难点:塔板理论和速率理论四、教学时数:2学时五、教学方法与手段:启发式、逻辑推理式六、本次课作业:习题1、2、3教案二十三:一、授课内容:6-3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二、教学目的:掌握分离度的定义、色谱分离基本方程式、分离操作条件的选择三、重点和难点:1、重点:分离度的定义、色谱分离基本方程式2、难点:四、教学时数:2学时五、教学方法与手段:启发式、逻辑推理式、提问式六、本次课作业:习题1、2教案二十四:一、授课内容:6-4色谱柱二、教学目的:1、掌握固定相的种类及选择、色谱柱的制备2、了解毛细管色谱柱三、重点和难点:1、重点:固定相的种类及选择、色谱柱的制备2、难点:四、教学时数:2学时五、教学方法与手段:启发式、提问式六、本次课作业:教案二十五:一、授课内容:6-5检测器二、教学目的:1、掌握热导池检测器、氢焰离子化检测器的检测原理,性能指标2、了解使用条件选择三、重点和难点:1、重点:热导池检测器、氢焰离子化检测器的检测原理2、难点:检测器性能指标四、教学时数:2学时五、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问式、启发式六、本次课作业:教案二十六:一、授课内容:6-6气相色谱定性分析二、教学目的:1、了解几种主要的定性方法三、重点和难点:1、重点:2、难点:四、教学时数:2学时五、教学方法与手段:启发式、举例式六、本次课作业:习题1、2教案二十七:一、授课内容:6-7气相色谱定量分析二、教学目的:1、掌握气相色谱定量分析依据、峰面积测量方法、定量校正因子和常用的定量计算方法三、重点和难点:1、重点:定量分析依据、峰面积测量方法、定量校正因子和常用的定量计算方法2、难点:定量校正因子四、教学时数:2学时五、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问式、启发式、举例式六、本次课作业:习题1、2、3、4。
《现代仪器分析》教案
《现代仪器分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现代仪器分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特点。
(2)掌握常见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如原子吸收光谱仪、原子荧光光谱仪、质谱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
(3)学会根据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仪器分析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对现代仪器分析仪器的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
(2)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仪器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现代仪器分析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现代仪器分析的基本概念(1)现代仪器分析的定义(2)现代仪器分析的特点(3)现代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2. 常见现代仪器分析方法(1)原子吸收光谱仪(2)原子荧光光谱仪(3)质谱仪(4)X射线荧光光谱仪3. 仪器分析方法的选用原则(1)分析目的(2)样品特性(3)仪器性能和实验条件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现代仪器分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特点,以及常见仪器分析方法。
2. 实验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
3. 案例分析法:提供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和参考书:现代仪器分析相关教材和参考书。
2. 实验仪器和设备:原子吸收光谱仪、原子荧光光谱仪、质谱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
3. 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制作相关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考察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实验操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实验素养。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过程中的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
六、教学进程1. 课时安排:共40课时,其中理论讲授20课时,实验操作10课时,案例分析10课时。
2. 教学安排:(1)第1-10课时:现代仪器分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特点,常见仪器分析方法的讲解。
(2)第11-20课时:实验操作,包括原子吸收光谱仪、原子荧光光谱仪、质谱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仪器的操作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B2的含量(4学时)一、实验目的 1、掌握标准曲线法定量分析维生素B2的基本原理。
2、了解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结构及性能,掌握其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1.维生素B2(又叫核黄素,VB2)是橘黄色无臭的针状结晶,其结构式为:H HOHOHOHN H H H OHN CN O OH 3C H 3C维生素B2易溶于水而不溶于乙醚等有机溶剂,在中性或酸性溶液中稳定,光照易分解,对热稳定。
维生素B2溶液在430~440 nm 蓝光的照射下,发出绿色荧光,荧光峰在535 nm 。
维生素B2在pH=6~7的溶液中荧光强度最大,在pH=11的碱性溶液中荧光消失,所以可以用荧光光度法测维生素B2的含量。
维生素B2在碱性溶液中经光线照射会发生分解而转化为光黄素,光黄素的荧光比核黄素的荧光强的多,故测维生素B2的荧光时溶液要控制在酸性范围内,且在避光条件下进行。
2.荧光分光光度计(1)常温下,处于基态的分子吸收一定的紫外可见光的辐射能成为激发态分子,激发态分子通过无辐射跃迁至第一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再以辐射跃迁的形式回到基态,发出比吸收光波长长的光而产生荧光。
在稀溶液中,荧光强度IF 与物质的浓度c 有以下的关系:当实验条件一定时,荧光强度IF 与荧光物质的浓度成线性关系:这是荧光光谱法定量分析的理论依据。
bc I I F εφ0303.2=Kc I F =(2)荧光分析法的特点:a.与紫外-可见分光度法比较,荧光分析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
b.选择性好。
荧光法既能依据发射光谱,又能依据吸收光谱来鉴定物质。
c.所需试样量少、操作方法简便。
(3)荧光分析仪器a.常用的荧光分析仪器由激发光源、单色器、液槽、检测器和显示记录器五部b.荧光分析仪器与分光光度计比较主要差别有两点:(a)荧光分析仪器采用垂直测量方式,以消除透射光的影响; (b)荧光分析仪器有两个单色器,能够获得单色性较好的激发光并消除其它杂散光干扰。
c.荧光分光光度计工作原理:由光源氙弧灯发出的光通过切光器使其变成断续之光以及激发光单色器变成单色光后,此光即为荧光物质的激发光,被测的荧光物质在激发光照射下所发出的荧光,经过单色器变成单色荧光后照射于测样品用的光电倍增管上,由其所发生的光电流经过放大器放大输至记录仪,激发光单色器和荧光单色器的光栅均由电动机带动的凸轮所控制,当测绘荧光发射光谱时,将激发光单色器的光栅,固定在最适当的激发光波长处,而让荧光单色器凸轮转动,将各波长的荧光强度讯号输出至记录仪上,所记录的光谱即发射光谱,简称荧光光谱。
当测绘荧光激发光谱时,将荧光单色器的光栅固定在最适当的荧光波长处,只让激发光单色口的凸轮转动,将各波长的激发光的强度讯号输出至记录仪,所记录的光谱即激发光谱。
当进行样品溶液的定量分析时,将激发光单色器固定在所选择的激发光波长处,将荧光单色器调节至所选择的荧光波长处,由记录仪得出的信号是样品溶液的荧光强度。
三、实验仪器和试剂主要仪器:荧光分光光度计;1cm石英皿;25mL容量瓶;1mL、5mL移液管试剂:维生素B2标准溶液:10.0μg/mL;待测样品溶液四、实验步骤1、系列标准溶液的制备取维生素B2标准溶液(10.0μg/mL) 0.50mL、1.00mL、1.50mL、2.00mL、2.50mL 分别置于25mL的容量瓶中,各加入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得浓度依次为0.20μg/mL、0.40μg/mL、0.60μg/mL、0.80μg/mL、1.00μg/mL的一系列维生素B2标准溶液。
待测。
2、标准溶液及样品的荧光测定将激发波长固定在最大激发波长,荧光发射波长固定在最大荧光发射波长处。
测量上述系列标准维生素B2溶液的荧光发射强度。
数据记录于表1中。
以溶液的荧光发射强度为纵坐标,标准溶液浓度为横坐标,制作标准曲线。
在同样条件下测定未知溶液的荧光强度,并由标准曲线确定未知试样中维生素B2的浓度,计算待测样品溶液中的维生素B2的含量。
五、实验注意事项1.使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时,要按照仪器使用规定使用,不可随意操作;2.使用石英比色皿时,要注意勿用手直接触摸比色皿表面,因握住侧棱。
六、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1、在EXCEL上拟合系列标准溶液浓度与荧光发射强度的标准曲线图。
2、由校准曲线查出并计算待测样品溶液中的维生素B2的含量。
七、思考题1.试解释荧光光度法较吸收光度法灵敏度高的原因?2.维生素B2在pH=6~7时荧光最强,本实验为何在酸性溶液中测定?实验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钙含量(4学时)一、实验目的1、了解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2、了解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原理。
3、掌握标准曲线法测定元素含量的分析技术。
二、实验原理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气态基态原子外层的电子对共振线的吸收。
气态的基态原子数与物质的含量成正比。
当式样组成复杂,配制的标准溶液与式样组成之间差别较大时,常采用标准法,本实验就使用标准加入法,基本方法是在五个容量瓶中加等量的待测式样,分别加入不等量(倍增)的标准溶液,用适当溶剂稀释至一定体积后,依次测出它们的吸光度。
以加入标样的质量为横坐标,相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工作曲线,图中横坐标与标准曲线正常的交点与原点的距离X即为容量瓶所含待测元素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出式样的含量。
三、仪器和试剂1. AA-6300C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乙炔钢瓶,空气压缩机、钙空心阴极灯2. 容量瓶:1000mL一个,100mL 7个。
3. 移液管:5mL,10mL各1支。
4. 钙标准溶液:2.0 4.0 6.0 8.0 10.0ug/ml5. 自来水样四、实验步骤1、钙标准溶液的配制A、精确称取1.400g标准品氧化钙,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此溶液含钙1.000mg/mL。
(贮备液)B、用吸管吸取10mL 1.000mg/mL钙的贮备液于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含钙0.1000mg/mL。
C、用10ml吸管分别吸取2、4、6、8、10mL 0.1000mg/ml的钙溶液于5个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到刻线,摇匀。
此系列标准溶液分别含钙2.004.00 6.00 8.00 10.00 ug/mL。
2、自来水样的制备用10ml吸管吸取自来水样于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
3、参照AA-6300C火焰法操作规程完成钙系列标准溶液吸光值的测定。
测量条件:分析线:422.7nm 灯电流: 3mA燃烧器高度: 5mm 狭缝宽度: 0.4mm4、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完成样品自来水中钙含量的测定。
5、记录测定值,换算成样品浓度。
6、实验室卫生整理,完成实验报告。
五、AA-6300C操作规程(火焰法)1、开机打开电源(稳压器),依次打开计算机电源,自动启动完Windows(DOS)后,再打开仪器电源开关。
2、初始化启动WizAArd系统,选择联机。
系统很快就会进入初始化,初始化成功“OK”(确定)。
每次开机都必须经过初始化才能控制仪器。
3、寻峰3.1 初始化后出现元素灯选择窗口,如需更改元素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3.2 选择元素灯后,系统将会弹出被调整元素灯参数对话框,根据需要进行相关的参数设置。
设置好参数后,下一步进行相应的元素灯寻峰。
3.3 单击“寻峰”按钮对当前工作波长进行寻峰。
当需要对当前元素的其他特征波长进行寻峰,可在“特征谱线”下拉框中选择相应的波长。
3.4 当需要查看仪器当前能量状态或需要对能量进行调整时,可依次选择主菜单的【应用】/【能量调试】,4、参数设置寻峰结束后,程序进入系统测试状态,选择系统菜单的“仪器”下的“燃烧器参数设置”,对燃气流量、燃烧器高度和位置进行设置。
一般为1200-1800ml/min(燃气流量)。
调整位置使光斑正好切入燃烧器中缝上方6-8mm。
4.1在进入测量之前,对待测样品进行设置。
单击工具按钮即可打开样品设置向导。
4.2对测量参数进行设置。
单击工具按钮即可打开测量参数设置对话框。
选择计算方式为连续、积分时间为1-3秒、滤波系数0.6秒。
5、测量使用火焰法时,在进入测量前,请依次打开空压机电源、乙炔钢瓶阀门,使乙炔分表压力在0.05-0.06Mpa.,并认真检查气路以及水封。
当您确认无误后,可单击工具按钮即可将火焰点燃。
再单击测量键进行测量。
6、关机在关机前必须经过火焰状态下,先关闭乙炔钢瓶阀门,待火焰熄灭后再关闭空压机。
退出AA系统、再关闭主机、最后关闭电源。
六、实验注意事项(1)AA-6300C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系精密贵重仪器,在未熟悉仪器的性能及操作方法之前,不得随意拨动主机记录器的各个开关和旋钮。
(2)仪器在开机进行测量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的方法进行。
(3)本实验使用易燃气体乙炔,故在实验室严禁烟火,以免发生事故。
(4)点燃火焰时,必须先开空气,后开乙炔,熄灭火焰时,则应先关乙炔,后关空气,防止回火,爆炸事故的发生。
七、结果处理1、在坐标纸上画出:钙的校准曲线(注意空白值如何处理)。
2、由校准曲线查出并计算未知样品中钙的含量。
八、思考题1、为什么燃助比和燃烧器高度的变化会明显影响钙的测量灵敏度?2、空白溶液的含义是什么?3、为什么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光源需要调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