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图形的旋转变换解题举例
数学公式知识:几何图形的平移、缩放、旋转及其应用举例
数学公式知识:几何图形的平移、缩放、旋转及其应用举例几何图形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例如门、窗、桌椅等等,而针对几何图形的变换包括平移、缩放、旋转等,这些变换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记录、分析和描述几何图形,所以在数学上被广泛运用。
一、平移平移是指将几何图形保持形状和大小不变,沿着某条直线方向上移动一定的距离,使得图形的位置发生变化。
平移通常表示为T(x, y),其中(x, y)为平移向量的坐标。
平移的应用举例:1、地图的平移。
我们在使用地图时,可能需要将地图的视角移到其他地方,这就需要对地图进行平移变换。
例如,我们需要查看某个城市的正确位置,在地图上找到该城市对应的位置,然后对地图进行平移变换,将该城市移到地图的中心位置,这样就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周围的地理环境。
2、数字拼图的平移。
在数字拼图的游戏中,玩家需要拖动数字或者形状拼图块,将其移到正确的位置上,通过平移变换来完成游戏。
二、缩放缩放是指将几何图形围绕某个中心点,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变换,图形的形状和位置都会发生变化。
缩放通常表示为S(x, y),其中(x, y)为缩放因子。
缩放的应用举例:1、图片的缩放。
在数字图像处理中,我们可以使用缩放变换将图片进行放大或缩小处理。
例如,我们可以将一张高清图片缩放成适合手机屏幕的尺寸,或者将图片缩小成小图标等。
2、地图的缩放。
在使用地图时,我们可以通过缩放变换调节地图的大小,在缩小地图时,我们可以看到更大范围的区域。
反之,当我们需要查看某个城市的街道时,缩小地图可以使我们看到更详细的信息。
三、旋转旋转是指将几何图形绕某个中心点,按照一定角度进行变换,图形的形状和位置都会发生变化。
旋转通常表示为R(θ),其中θ为旋转角度。
旋转的应用举例:1、三维旋转。
在三维计算机图形学中,旋转变换常常被用来模拟三维场景中物体的位置和姿态。
例如,当我们需要旋转三维场景中的一个车轮时,我们可以使用旋转变换沿着车轮的轴心进行旋转。
2、电影特效中的旋转。
玩转初中平面几何“图形旋转”
玩转初中平面几何“图形旋转”旋转的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逗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逗的角度‘这样的图形变换称为旋转,这个定点叫旋转中心,转动的傑度叫旋转甬。
旋转变换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通过旋转,圈形上的每一点都绕旋转中心沿相同的方向转动同样大小的角度.旋转变换前后的图形有下列性质:(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等于旋转角;(3)对应线段相等,对应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f对应线段的垂直平分线都经过旋转中心。
常见的几种模型樓握二:寻地三*弟的菱特£旋转类型题目举例1、正三角形类型在正△ ABC中,P为厶ABC内一点,将△ ABP绕A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使得AB与AC重合。
经过这样旋转变化,将图(1-1-a)中的PA PB PC三条线段集中于图(1-1-b)中的一个△ P'CP中,此时△ P'AP 也为正三角形。
例1如图(1-1),设P是等边△ ABC内的一点,PA=3 PB=4, PC=5/ APB的度数是________ .ffi (1-1)图(+>简懈匸在△毗的外RL作Z&AF-Z CAP,且AF二圧3,尸臥则/\BAF旦△CAK易证为正三角邸,△PRF为取/- 2 APfcZAP^+z P,PB=60:+ 90s=15d°+J2、正方形类型在正方形ABCD中,P为正方形ABCD内一点,将△ ABP绕B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使得BA与BC重合。
经过旋转变化,将图(2-1-a)中的PA PB PC三条线段集中于图(2-1-b)中的△ CPP中,此时△ BPP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24-a) 图(24-b)例2如图(2-1), P是正方形ABCD内一点,点P到正方形的三个顶点A、B、C的距离分别为PA=1, PB=2 PC=3求正方形ABCD面积。
简解…DAE=^BAP» AE=AP費吉FF 则△ADESeAABF 同样方法*作ADFC且有△DFgABPC. P 易证AEAP为等雁直角二角形* XVAf^bAPE=V2 同理.PF=3近vVZEDA^ZPBA, ZFDOZraC *又vzm^zPBoao1-:.Z EDF二Z EDA+ Z FDC+ Z ADC= 90r+90^180"*A点氐D、F在一条直线上.a化EHD+DF=2+2=4.卩在△酊中.EF二4・FI匕3运“由勾股定理的逆定團可5WAEPF为Rtd「•S 丘方椿《□>A£ft+Sjttiivc=3+- =8*'3、等腰直角三角形类型在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中,/ C=90° , P为厶ABC内一点,将△ APC 绕C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使得AC与BC重合。
九年级数学图形的旋转专题讲解+六大题型解析+专题训练,收藏学习
九年级数学图形的旋转专题讲解+六大题型解析+专题训练,收藏学习九年级数学图形的旋转专题讲解+六大题型解析+专题训练,收藏学习 -九年级数学图形的旋转专题讲解+六大题型解析+专题训练,收藏学习图形的旋转这一章节是初中几何内容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章节,对于图形的运动的形式和规律以及旋转的性质都是我们在对几何的初步认识当中的一个过程,掌握其重要的性质之后,对于几何综合题型当中辅助线的运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并且图形的旋转加上已经学习过的平移和轴对称。
对几何图形的变化有充分地了解,建立几何空间思维的正确认识,对于几何空间能力的提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首先,在学习图形的旋转这一章节我们主要围绕以下两个重要的内容来展开:第一,掌握图形的旋转和中心对称的概念;第二,掌握旋转的本质。
这也是我们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因为在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点与旋转中心之间的距离总是相同的,所以对应点必然分别在以旋转中心为圆心,以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为半径的一组同心圆上,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成的角等于且等于旋转角。
唐老师提醒大家,旋转过程中保持静止的点就是旋转的中心,不变的量就是对应的元素。
其次,旋转的三个要素: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和旋转方向.第三,旋转的性质:(1)图形中的每一点都绕着旋转中心旋转了同样大小的连线所成的角度;—整体角度(2)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3)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局部角度(4)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即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变换结果.第四,简单图形的旋转作图:(1)确定旋转中心;(2)确定图形中的关键点;(3)将关键点沿指定的方向旋转指定的角度;(4)连接这些点,得到原始图形的旋转图形。
(以上四个步骤是我们在制作简单旋转图的过程中应该遵循的步骤。
按照以上步骤画图,可以提高大家的学习效率,保证其在画图过程中的正确率。
)第五,旋转对称图形:平面图形绕某点旋转一定角度(小于圆角)后,可以与自身重叠。
初中数学辅助线添加秘籍5、图形变换 旋转
初中数学辅助线添加秘籍5、图形变换—旋转一:如何构造旋转图形1、遇中点,旋180°,构造中心对称图形,即倍长中线。
2、遇90°,旋90°,构造垂直—等腰直角三角形、正方形。
3、遇60°,旋60°,构造等边。
口诀:边相等,就旋转。
二:倒角(旋转后,常见图形)、如图,边长为的正方形AB=AD,由图形旋转的性质可知AD=AB′,故可得出Rt△ADE≌Rt△AB′E,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DE的长,再由S阴影=S正方形ABCD-S四边形ADEB′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连接AE,∵∠BAB′=30°,∴∠DAB′=60°,∵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AD,∠D=∠B=90°,∵正方形AB′C′D′是正方形ABCD旋转而成,∴AD=AB′,∠B′=90°,在Rt△ADE与Rt△AB′E中,AD=AB′,AE=AE,∴Rt△ADE≌Rt△AB′E,∴∠DAE==30°,∴DE=AD?tan∠DAE=×=1,∴S四边形ADEB′=2S△ADE=2××AD×DE=,∴S阴影=S正方形ABCD-S四边形ADEB=3-.2、如图,P是正△ABC内的一点,且PA=6,PB=8,PC=10.若将△PA C绕点A逆时针旋转后,得到△P′AB,则点P与点P′之间的距离为????,∠APB=????°.答案此题答案为:6;150°.解:连接PP′.∵△P′AB是△PAC绕点A旋转得到的,∴△P′AB≌△PAC.∵△P′AB≌△PAC,PA=6,PB=8,PC=10,∴P′A=PA=6,P′B=PC=10,∠PAC=∠P′AB.∵△ABC为正三角形,∴∠BAC=60°,∴∠PAC+∠BAP=60°.∵∠PAC=∠P′AB,∴∠P′AB+∠BAP=∠P′AP=60°.∵∠P′AP=60°,PA=P′A,∴△PAP′是等边三角形,∴PP′=PA=6,∴∠P′PA=60°.∵在△PBP′中PP′=6,PB=8,P′B=10,∴△PBP′是直角三角形,∴∠BPP′=90°,∴∠APB=∠P′PA+∠BPP′=60°+90°=150°.3、如图,P是等边△ABC内一点,∠APB、∠BPC、∠CPA的大小之比为5:6:7,则以PA、PB、PC为边的三角形三内角大小之比(从小到大)是().A.2:3:4B.3:4:5C.4:5:6D.以上结果都不对答案此题答案为:A.解:如图,将△APB绕A点逆时针旋转60°得△AP′C,显然有△AP′C≌△APB,连PP′,∵AP′=AP,∠P′AP=60°,∴△AP′P是等边三角形,∴PP′=AP,∵P′C=PB,∴△P′CP的三边长分别为PA,PB,PC,∵∠APB+∠BPC+∠CPA=360°,∠APB:∠BPC:∠CPA=5:6:7,∴∠APB=100°,∠BPC=120°,∠CPA=140°,∴∠PP′C=∠AP′C-∠AP′P=∠APB-∠AP′P=100°-60°=40°,∠P′PC=∠APC-∠APP′=140°-60°=80°,∠PCP′=180°-(40°+80°)=60°,∴∠PP′C:∠PCP′:∠P′PC=2:3:4.故选A.4、如图,为线段上一动点(不与点、重合),在同侧分别作正和正,与交于点,与交于点,与交于点,连接。
初中数学旋转的六大模型,初中几何旋转经典例题
初中数学旋转的六大模型,初中几何旋转经典例题标题:初中数学旋转的六创作者,初中几何旋转经典例题在初中的数学学习中,旋转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不仅在几何学中占据着核心地位,还在代数学、统计学等其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初中数学旋转的六创作者,并通过经典例题来深化理解。
旋转是指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转动一定的角度。
在这个过程中,图形上任意一点所经过的路径形成一个圆,这个圆叫做旋转圆,点叫做旋转中心。
旋转的角度一般用角度或者弧度来表示。
中心对称旋转:图形以旋转中心为对称中心,旋转角度为偶数倍的180度。
绕固定点旋转:图形围绕一个固定点旋转,这个固定点称为旋转中心。
旋转对称图形:图形可以通过旋转得到,这种图形称为旋转对称图形。
旋转角相等:如果两个图形可以通过旋转互相得到,那么它们的旋转角必然相等。
旋转角互补:如果两个图形的一条边和另一条边的延长线组成一个平角,那么这两个图形的旋转角互补。
旋转改变形状:旋转可以改变图形的形状,但不会改变图形的面积。
例1:在正方形ABCD中,E是BC的中点,F是AC上一点,且CF=2AF。
求证:EF平分∠AEB。
证明:我们可以通过旋转证明。
把△ABE绕B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CBG,则BG//AE,所以∠FGB=∠FEA。
因为CF=2AF,所以FG=2FE。
所以可以得出∠FEB=∠FGB+∠GBF=∠FEA+∠AEB+∠ABE=∠FEA+∠AEB+∠EAB=180°即∠FEA+∠AEB=180°-∠EAB=∠BEF所以∠BEF = ∠FEA即 EF平分∠AEB。
例2:在Rt△ABC中,∠C=90°,D是AB的中点,E、F分别在AC和BC上,且DE⊥DF。
求证:EF^2=AE^2+BF^2。
证明:把Rt△ABC绕D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Rt△AB’C’,则可知:△ABC≌△AB’C’,所以可知DE=DF,因为DE⊥DF,所以可知四边形DECF’是正方形。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第二十三章第1节图形的旋转解答题 43含解析.docx
第二十三章第1节《图形的旋转》解答题(43)一、解答题1.如图1,射线0C在ZAOB的内部,图中共有3个角:ZAOB, ZAOC和NBOC,若其中有一个角的度数是另一个角度数的三倍,则称射线0C是ZAOB的"奇分线”,如图2,ZMPN=42。
:(1)过点P作射线PQ,若射线PQ是ZMPN的"奇分线”,求ZMPQ;⑵若射线PE绕点P从PN位置开始,以每秒8。
的速度顺时针旋转,当ZEPN首次等于180。
时停止旋转,设旋转的时间为f (秒).当f为何值时,射线PN是ZEPM的“奇分线”?2.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 E是边BC上的一点,把△A3E平移到DCF ,再把△ABE逆时针旋转到ADG的位置.⑴把ZWE平移到DCF,则平移的距离为;⑵四边形AEFD是四边形;⑶把ZiABE逆时针旋转到ADG的位置,旋转中心是点;⑷若连接EG,求证:是等腰直角三角形.3.图①,图②均是10x10的方格纸,AABC和的顶点都在格点上.(1)在图①中将AA5C先向左平移5格,再向下平移2格,画出平移后的(2)在图②中将绕点D逆时针旋转90 ,画出旋转后的ADE,F t.1 1 ,,4.如图,直线;y = -----------x + 2父y轴于点A,交x轴于点C,抛物线y = —x +bx + c2 4(1)直接写出点A,点B,点C的坐标及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直线AC上方的抛物线上有一点M,求四边形面积的最大值及此时点M 的坐标;(3)将线段绕x轴上的动点P(m,O)顺时针旋转90。
得到线段00',若线段00'与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请结合函数图象,求m的取值范围.5.在RtA/lBC中,ZABC=90。
,/ACB=30。
,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a得到点A、B的对应点分别是。
、E.7. (1)(问题发现)如图1, AABC和ZVI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ZBAC^ZDAE^90°,延长朗到点F,使得AF^AC,连接DF、BE,贝。
九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旋转作图与坐标系中的旋转变换》
旋转中心 旋转方向 旋转角
顺时针 逆时针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01
找
找出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以 及表示图形的关键点(如顶点)
02 连 连接图形的每一个关键点与旋转中心
03
转
把连线绕旋转中心按旋转方向旋转相 同的角度(旋转角的度数)
举例: 画出旋 转后的 三角形.
04
截
在旋转后所得的射线上截取与关键点到旋转中 心距离相等的线段,得到各关键点的对应点
05
作
按原图顺次连接各关键点的对应点,并标上 相应字母,写出结论
知识点一 用旋转的知识作图
例 如图,E是正方形ABCD中CD边上任意
一点,以点A为中心,把△ADE顺时针旋转90°,
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A
D
想一想:本题中作图
E
的关键是什么?
确定点E的对应点E' B
C
解:因为点A是旋转中心,所以它的对应点是 点A .
正方形ABCD中,AD=AB,∠DAB=90°,所以旋
逆时针旋转,画出旋转后的图形.【教材P62习题23.1 第3题】
A
A
P'
BP
C
BP
C
解:如图所示,△ACP'即为所求作的图形.
3. 分别画出△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和
180°后的图形. 【教材P62习题23.1 第4题】
B'' A''
解: 旋转90° 后的图形 如图所示.
C' C''
OC
B'
转后点D与点 B 重合.
设点E的对应点为点E'. 因为旋转后的图形与旋转前的
高中数学图形的旋转解题技巧
高中数学图形的旋转解题技巧在高中数学中,图形的旋转是一个重要的考点,也是一种常见的解题方式。
通过对图形进行旋转,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旋转解题技巧,并通过具体的题目进行说明,帮助高中学生和他们的家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技巧。
一、旋转对称性旋转对称性是指图形在某个旋转中心旋转一定角度后,能够重合于原来的图形。
利用旋转对称性,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有用的性质,从而解决问题。
例如,考虑以下的题目:题目: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以点A为中心逆时针旋转90°,得到新的正方形A'B'C'D',连接AA'、BB'、CC'、DD'。
求证:四边形AA'BB'CC'DD'是一个正方形。
解析: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旋转对称性得出AA'、BB'、CC'、DD'的长度均为2,因为旋转90°后,原来的正方形与新的正方形完全重合。
接下来,我们需要证明四边形AA'BB'CC'DD'的边长相等。
我们可以观察到,AA'与BB'的夹角为90°,而且长度相等,所以AA'与BB'是相等的直角边。
同理,BB'与CC'、CC'与DD'、DD'与AA'也是相等的直角边。
因此,四边形AA'BB'CC'DD'的四个角均为90°,且四边长度相等,所以它是一个正方形。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利用旋转对称性可以得到图形的对称性和边长的相等性,从而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二、旋转叠加旋转叠加是指将一个图形旋转一定角度后,再将旋转后的图形继续旋转。
通过旋转叠加,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例如,考虑以下的题目:题目: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以点A为中心逆时针旋转90°得到正方形A'B'C'D',再以点A'为中心逆时针旋转90°得到正方形A''B''C''D'',连接AA''、BB''、CC''、DD''。
几何相关问题的旋转变换方法总结
几何相关问题的旋转变换方法总结几何学是研究空间和形状的学科,其中旋转变换是一种常见的操作,它可以改变图形的方向和位置,从而帮助我们解决各种几何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总结几何相关问题的旋转变换方法,探讨其应用和意义。
一、旋转变换的基本概念旋转变换是指将一个图形绕着某个中心点旋转一定角度,从而改变图形的方向和位置。
在几何学中,我们通常使用角度来表示旋转的大小,其中正角表示逆时针旋转,负角表示顺时针旋转。
旋转变换的基本要素有三个:旋转中心、旋转角度和旋转方向。
旋转中心是图形旋转的中心点,旋转角度是图形旋转的大小,旋转方向则决定了图形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旋转。
二、旋转变换的基本公式在几何学中,我们可以使用矩阵来表示旋转变换。
设一个点P(x, y)绕着原点旋转α角度后得到的新点为P'(x', y'),则有以下旋转变换的基本公式:x' = x * cosα - y * sinαy' = x * sinα + y * cosα其中,cosα和sinα分别表示旋转角度α的余弦和正弦值。
三、旋转变换的应用举例1. 图形的旋转旋转变换可以帮助我们改变图形的方向和位置。
例如,我们可以将一个矩形绕着其中心点旋转90度,从而得到一个新的矩形。
同样地,我们也可以将一个三角形或者任意多边形进行旋转变换,从而得到不同的图形。
2. 坐标系的旋转旋转变换还可以帮助我们改变坐标系的方向和位置。
例如,我们可以将一个平面坐标系绕着原点旋转45度,从而得到一个新的坐标系。
这种变换可以简化计算,使得问题的求解更加方便。
3. 物体的旋转旋转变换在物体的建模和动画设计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在计算机图形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旋转变换来模拟物体的旋转运动,从而实现逼真的动画效果。
此外,旋转变换还可以用于计算物体的表面积、体积和惯性矩等物理性质。
四、旋转变换的意义和局限性旋转变换在几何学和相关学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和重要的意义。
三角形旋转解题技巧初中
三角形旋转解题技巧初中引言三角形是初中数学中重要的几何图形之一,而旋转是一种常见的几何变换。
本文将介绍如何运用旋转解决与三角形相关的问题。
我们将从基本概念开始,逐步深入探讨旋转解题技巧,并通过实例演示其应用。
1. 旋转的基本概念1.1 什么是旋转?旋转是指以某个固定点为中心,按照一定的角度和方向,将图形或物体绕着该点进行移动的操作。
在数学中,我们通常以坐标平面上的原点为中心进行旋转操作。
1.2 旋转角度在二维平面上,我们使用弧度或度数来表示旋转角度。
一个完整的圆周对应360°或2π弧度。
在初中数学中,我们通常使用度数来表示旋转角度。
1.3 顺时针和逆时针顺时针方向是指按照钟表走时方向进行旋转;逆时针方向则是相反方向。
在解题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
2. 三角形的旋转性质2.1 三角形的旋转不改变其形状和大小在二维平面上,三角形绕着一个点进行旋转后,仍然是一个三角形,并且其形状和大小保持不变。
这一性质是我们运用旋转解决三角形问题的基础。
2.2 顶点旋转当我们将一个三角形绕着顶点进行旋转时,可以通过观察发现以下性质:•旋转前后的两条边长度不变;•旋转前后的两条边夹角度数不变。
这些性质对于解题非常有用,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未知边长或夹角度数。
2.3 边中点旋转当我们将一个三角形绕着边的中点进行旋转时,可以通过观察发现以下性质:•旋转前后的两条边长度不变;•旋转前后的两条边夹角度数相等;•边中点连线在旋转前后保持不变。
这些性质同样对于解题非常有用,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未知边长或夹角度数,并且可以构造出一些特殊图形来简化问题。
3. 旋转解题技巧3.1 求未知边长当我们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它们的夹角度数,需要求解第三条边长时,旋转可以帮助我们简化问题。
以顶点旋转为例,假设三角形ABC中,已知边AB和AC的长度分别为a和b,夹角BAC的度数为θ°。
我们需要求解BC的长度。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第二十三章第1节图形的旋转解答题 59含解析.docx
第二十三章第1节《图形的旋转》解答题(59)一、解答题1.如图(1),已知四边形ABCD和一点0,求作四边形ABCD,使它与四边形ABCD关于点0对称;如果把。
点移至如图(2)所示位置,又该怎么作图呢?2.如图,AABC是等边三角形,AABP旋转后能与△C3P'重合.P'(1)旋转中心是哪一点?(2)旋转角度是多少度?(3)连结PP后,列/'是什么三角形?简单说明理由.3. 如图1,在菱形/WCD中,AC=2, BD = 2jL AC, BD相交于点0.(1)求边的长;⑵求ABAC的度数;⑶如图2,将一个足够大的直角三角板60。
角的顶点放在菱形ABCD的顶点A处,绕点A左右旋转,其中三角板60。
角的两边分别与边BC, CD相交于点E, F,连接EF.判断是哪一种特殊三角形,并说明理由.4. 已知抛物线y=ax2+bx-3a-5经过点A(2, 5)(1)求出a和b之间的数量关系.(2)巳知抛物线的顶点为D点,直线AD与y轴交于(0, -7)①求出此时抛物线的解析式;②点B为y轴上任意一点且在直线y=5和直线y=-13之间,连接BD绕点B逆时针旋转90。
,得到线段BC,连接AB、AC,将AB绕点B顺时针旋转90。
,得到线段BH.截取BC的中点F和DH的中点G.当点D、点H、点C三点共线时,分别求出点F和点G的坐标.5.如图1,在等腰RtZVIBC 中,ZBAC=90°, AB=AC=2,点、M 为BC中点.点P 为AB 边上一动点,点D为BC边上一动点,连接DP,以点P为旋转中心,将线段PD逆时针旋转90。
,得到线段PE,连接EC.A(P)(1) 当点P与点4重合时,如图2.①根据题意在图2中完成作图;②判断EC与BC的位置关系并证明.(2) 连接写出一个BP的值,使得对于任意的点。
总有EM=EC,并证明.6.如图,点D是等边△ABC内一点,将线段AD绕着点A逆时针旋转60。
图形的平移,对称与旋转的技巧及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图形的平移,对称与旋转的技巧及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圆柱形玻璃杯高为8cm ,底面周长为48cm ,在杯内壁离杯底3cm 的点B 处有一滴蜂蜜,此时一只蚂蚁正好在杯外壁上,它在离杯上沿2cm 且与蜂蜜相对的A 处,则蚂蚁从外壁A 处走到内壁B 处,至少爬多少厘米才能吃到蜂蜜( )A .24B .25C .23713+D .382【答案】B【解析】【分析】 将圆柱形玻璃杯的侧面展开图为矩形MNPQ ,设点A 关于MQ 的对称点为A′,连接A′B ,则A′B 就是蚂蚁从外壁A 处走到内壁B 处的最短距离,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解.【详解】圆柱形玻璃杯的侧面展开图为矩形MNPQ ,则E 、F 分别是MQ ,NP 的中点,AM=2cm ,BF=3cm ,设点A 关于MQ 的对称点为A′,连接A′B ,则A′B 就是蚂蚁从外壁A 处走到内壁B 处的最短距离.过点B 作BC ⊥MN 于点C ,则BC=ME=24cm ,A′C=8+2-3=7cm , ∴在Rt∆A′BC 中,A′B=222272425A C BC +=+=′cm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图形的轴对称以及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把立体图形化为平面图形,掌握“马饮水”模型,是解题的关键.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点(5,2)P -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点的坐标是( )A .(8,4)-B .(8,0)-C .(2,4)-D .(2,0)-【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平移变换与坐标变化规律: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可得答案.【详解】∵点P(-5,2),∴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点的坐标是(-5-3,2+2),即(-8,4),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坐标与图形的变化,解题关键是掌握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3.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等边三角形B.干行四边形C.正六边形D.圆【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解: 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符合题意;B、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不合题意;C、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不合题意;D、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不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4.中国科学技术馆有“圆与非圆”展品,涉及了“等宽曲线”的知识.因为圆的任何一对平行切线的距离总是相等的,所以圆是“等宽曲线”.除了例以外,还有一些几何图形也是“等宽曲线”,如勒洛只角形(图1),它是分别以等边三角形的征个顶点为圆心,以边长为半径,在另两个顶点间画一段圆弧.三段圆弧围成的曲边三角形.图2是等宽的勒洛三角形和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勒洛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B .图1中,点A 到¶BC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C .图2中,勒洛三角形上任意一点到等边三角形DEF 的中心1O 的距离都相等 D .图2中,勒洛三角形的周长与圆的周长相等【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轴对称形的定义,可以找到一条直线是的图像左右对着完全重合,则为轴对称图形.鲁列斯曲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 鲁列斯曲边三角形可以看成是3个圆心角为60°,半径为DE 的扇形的重叠,根据其特点可以进行判断选项的正误.【详解】鲁列斯曲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就是等边三角形的各边中线所在的直线,故正确;点A 到¶BC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是DE ,故正确; 勒洛三角形上任意一点到等边三角形DEF 的中心1O 的距离都不相等,1O 到顶点的距离是到边的中点的距离的2倍,故错误;鲁列斯曲边三角形的周长=3×60180DE DE ππ⨯=⨯ ,圆的周长=22DE DE ππ⨯=⨯ ,故说法正确.故选C.【点睛】主要考察轴对称图形,弧长的求法即对于新概念的理解.5.在下列四个汽车标志图案中,能用平移变换来分析其形成过程的图案是( ) 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逐项进行分析即可得.【详解】A 、不能通过平移得到,故不符合题意;B 、不能通过平移得到,故不符合题意;C 、不能通过平移得到,故不符合题意;D 、能够通过平移得到,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平移,熟知图形的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而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是解题的关键.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OB ∆的顶点B 在第一象限,点A 在y 轴的正半轴上,2AO AB ==,120OAB ∠=o ,将AOB ∠绕点O 逆时针旋转90o ,点B 的对应点'B 的坐标是( )A .3(2,3)--B .33(2,2)---C .3(3,2)--D .(3,3)- 【答案】D【解析】【分析】 过点'B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M ,通过条件求出'B M ,MO 的长即可得到'B 的坐标.【详解】解:过点'B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M ,∵2AO AB ==,120OAB ∠=︒,∴'''2A O A B ==,''120OA B ∠=︒,∴'0'6M B A ∠=︒,在直角△''A B M 中,3==2=B'M B'M 'sin B A M B '''A ∠ , 1==22=A'M A'M 'cos B A M B '''A ∠, ∴'3B M ='1A M =,∴OM=2+1=3,∴'B 的坐标为(3)-.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7.下列图形中,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平行四边形B .圆C .等边三角形D .正六边形 【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依次判断各项即可解答.【详解】选项A 、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选项B 、圆是中心对称图形;选项C 、等边三角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选项D 、正六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的判定,熟知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8.在下面由冬季奥运会比赛项目图标组成的四个图形中,其中可以看作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详解】A 、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B 、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C 、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D 、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9.如图,DEF ∆是由ABC ∆经过平移后得到的,则平移的距离不是( )A.线段BE的长度B.线段EC的长度、两点之向的距离C.线段CF的长度D.A D【答案】B【解析】【分析】平移的距离是平移前后对应两点之间连线的距离,根据这可定义可判定【详解】∵△DEF是△ABC平移得到∴A和D、B和E、C和F分别是对应点∴平移距离为:线段AD、BE、CF的长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平移的性质,在平移过程中,我们通常还需要注意,平移前后的图形是全等图形.10.如图所示,共有3个方格块,现在要把上面的方格块与下面的两个方格块合成一个长方形的整体,则应将上面的方格块()A.向右平移1格,向下3格B.向右平移1格,向下4格C.向右平移2格,向下4格D.向右平移2格,向下3格【答案】C【解析】分析:找到两个图案的最右边移动到一条直线,最下边移动到一条直线上的距离即可.解答:解:上面的图案的最右边需向右平移2格才能与下面图案的最右边在一条直线上,最下边需向下平移4格才能与下面图案的最下面重合,故选C.11.在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详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是不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的知识,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12.如图,在△ABC中,AB=AC,BC=9,点D在边AB上,且BD=5将线段BD沿着BC 的方向平移得到线段EF,若平移的距离为6时点F恰好落在AC边上,则△CEF的周长为()A.26 B.20 C.15 D.13【答案】D【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平移的性质得出EF=DB=5,进而得出CF=EF=5,进而求出答案.【详解】解:∵将线段BD沿着BC的方向平移得到线段EF,∴EF=DB=5,BE=6,∵AB=AC,BC=9,∴∠B=∠C,EC=3,∴∠B=∠FEC,∴CF=EF=5,∴△EBF的周长为:5+5+3=13.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移的性质,根据题意得出CF的长是解题关键.13.直角坐标系内,点P(-2,3)关于原点的对称点Q的坐标为()A.(2,-3)B.(2,3)C.(-2,3)D.(-2,-3)【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根据中心对称的性质,得点P(-2,3)关于原点对称点P′的坐标是(2,-3).故选A.点睛: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P(x,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x,-y).14.点M(﹣2,1)关于y轴的对称点N的坐标是( )A.(﹣2,﹣1) B.(2,1) C.(2,﹣1) D.(1,﹣2)【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关于y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解答.【详解】点M(-2,1)关于y轴的对称点N的坐标是(2,1).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好对称点的坐标规律:(1)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2)关于y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15.观察下列图形,其中既是轴对称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旋转180°后能够与原图形完全重合即是中心对称图形,以及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即可判断出.【详解】A. 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选项不符合题意;B. 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选项不符合题意;C. 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也不是轴对称图形,选项不符合题意;D. 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16.如图,在ABC ∆中,2AB =,=3.6BC ,=60B ∠o ,将ABC ∆绕点A 顺时针旋转度得到ADE ∆,当点B 的对应点D 恰好落在BC 边上时,则CD 的长为( )A .1.6B .1.8C .2D .2.6【答案】A【解析】【分析】 由将△ABC 绕点A 按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得到△ADE ,当点B 的对应点D 恰好落在BC 边上,可得AD=AB ,又由∠B=60°,可证得△ABD 是等边三角形,继而可得BD=AB=2,则可求得答案.【详解】由旋转的性质可知,AD AB =,∵60B ∠=o ,AD AB =,∴ADB ∆为等边三角形,∴2BD AB ==,∴ 1.6CD CB BD =-=,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旋转的性质,解题关键在于利用旋转的性质得出AD=AB17.下列几何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详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B、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C、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D、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注意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18.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详解】A、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轴对称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19.对于图形的全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个图形经过旋转后得到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全等B .一个图形经过中心对称后得到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全等C .一个图形放大后得到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全等D .一个图形经过轴对称后得到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全等【答案】C【解析】A. 一个图形经过旋转后得到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全等,正确,不符合题意;B. 一个图形经过中心对称后得到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全等,正确,不符合题意;C. 一个图形放大后得到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不全等,故错误,符合题意;D. 一个图形经过轴对称后得到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全等,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对全等图形的认识,解题的关键是要明确通过旋转、轴对称、平移等都可以得到与原图形全等的图形,而通过放大或缩小只能得到与原图形形状一样的图形,得不到全等图形.20.如图,将ABC V 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得到,ADE V 点,B C 的对应点分别为,,1,D E AB =则BD 的长为( )A .1B 2C .2D .22【答案】B【解析】【分析】 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AD=AB=1,∠BAD=90°,即可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D .【详解】由旋转得到AD=AB=1,∠BAD=90°,∴22AB AD +2211+2,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勾股定理,找到直角是解题的关键.。
小专题(四):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旋转的变换规则
小专题(四):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旋转的变换规则1. 引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旋转是一种常见的几何变换。
本文介绍了图形旋转的变换规则。
2. 图形旋转的基本概念图形旋转是指将一个图形绕一个中心点旋转一定角度后得到新的图形。
旋转的中心点可以位于坐标原点或任意其他点。
3. 旋转变换的规则根据旋转变换的规则,对于同一图形的旋转变换,可以得到以下规律:- 旋转360度(或2π弧度)等于恢复原状,即旋转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完全相同。
- 旋转180度(或π弧度)等于将图形沿旋转中心点对称。
- 旋转90度(或π/2弧度)等于将图形逆时针旋转90度。
- 旋转270度(或3π/2弧度)等于将图形顺时针旋转90度。
4. 旋转的计算方法为了进行图形的旋转变换,可以利用旋转矩阵进行计算。
旋转矩阵是一个二维的矩阵,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述了图形的旋转变换。
旋转矩阵的公式如下:R = | cosθ -sinθ || sinθ cosθ |其中,θ表示旋转的角度。
5. 应用举例以矩形图形为例,假设原始矩形的坐标为A(x₁, y₁), B(x₂,y₁), C(x₂, y₂), D(x₁, y₂)。
若要将该矩形逆时针旋转90度得到新的矩形A'(x₁', y₁'), B'(x₂', y₁'), C'(x₂', y₂'), D'(x₁', y₂'),可以通过旋转矩阵计算得出新的坐标。
新的坐标计算公式如下:x₁' = x₁ * cos90 - y₁ * sin90y₁' = x₁ * sin90 + y₁ * cos90x₂' = x₂ * cos90 - y₁ * sin90y₂' = x₂ * sin90 + y₁ * cos906. 结论图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旋转变换遵循一定的规则和计算方法。
通过理解和应用这些规则和计算方法,我们可以对图形进行准确的旋转变换。
《图形的旋转》解题技巧
《图形的旋转》解题技巧一、快速计算【例1】如图1所示,AB 是长为4cm 的线段,且CD ⊥AB 于点O ,求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分析】观察图形的特点可知,本题可借助旋转的性质来求解.【解】将阴影3、4分别绕点O 旋转180°和90°至图中1、2所示的位置,这样将这些分散的阴影部分集中在一起构成一个半径为2cm 的圆的41,由此可得阴影部分的面积为πcm 2. 【小结】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与大小,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紧紧抓住旋转前后图形之间的全等关系,是解决与旋转有关问题的关键.二、帮助说理【例2】如图2所示,E 是正方形ABCD 的边BC 上任意一点,F 是DC 延长线上一点,且∠BAE =∠F AE ,试猜想线段BE 、DF 、A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分析】线段BE 、DF 、AF 位置分散,因此应设法通过旋转使这三条线段相对集中其一起,再比较其大小.【解】因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故有AD =AB ,将△ABE 逆时针旋转90°到△ADG 处,此时由旋转的性质有BE =DG ,∠G =∠AEB ,又因∠BAE =∠GAD =∠F AE ,∠DAF =∠AHB ,由三角形外角定理可知,∠AEB =∠AHB +∠F AE =∠DAF +∠DAG =∠F AG ,则有∠F AG =∠G ,则△F AG 是等腰三角形,AF =FG ,于是有FG =FD +DG ,则BE 、DF 、AF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AF =DF +BE .【小结】利用旋转变换来将某些条件集中到一起,能使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快速求解.三、巧妙设计【例3】在一个3m 4m 的矩形地块上,欲开辟出一部分作花坛,要使花坛的面积为矩形面积的一半,且使整个图案绕它的中心旋转180°后能与自身重合,请给出你的设计方案.【分析】对于这样一个问题,可以设计出多种图案.考虑到旋转后能重合,我们很容易设计出以下的几种方案(阴影部分做花坛),【解】如图3所示.【小结】旋转变换是设计优美图案法宝之一,也是几何图形变化的“华尔兹”.。
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图案
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图案答案例1.艺术家们利用几何学中的平移、对称和旋转变换,设计出许多美丽的图案.考点: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图案.分析:根据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图案专题的内容进行填空.解答:解:艺术家们利用几何学中的平移、对称和旋转变换,设计出许多美丽的图案.故答案为:平移,对称,旋转.点评:此题考查了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图案.例2.如图的图形是如何得到的?考点: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图案.分析:第一个图形的脸是正立的,嘴巴在下,第二个图形是横向的,说明第二个图形是由第一个图形绕下巴顺时针旋转90°得到,第三个图形与第二个图形方向相同,说明第三个图形是由第二个图形向右平移得到的,第四个图形是倒立的,是由第三个图形顺时针旋转90°得到的.解答:解:第一个图形顺时针旋转90°得到第二个图形,第二个图形向右平移得到第三个图形,第三个图形顺时针旋转90°得到第四的图形;点评:本题是考查图形变换,由旋转、平移.旋转、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大小,形状不变,只是位置变了.例3.(1)图中长方形四个顶点的位置是:A(6,8),B(8,8),C(6,5),D(8,5);(2)把长方形向右平移3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平移后的长方形四个顶点用数对表示分别是A1(9,8),B1(11,8),C1(9,5),D1(11,5)(3)把长方形绕D点顺时针旋转90度,画出旋转后的图形,旋转后的长方形四个顶点用数对表示分别是A2(11,7),B2(11,5),C2(8,7),D2(8,5).考点: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图案.分析:利用画图工具,复制,平移3个格,得到把长方形向右平移3格的长方形A1B1C1D1,把长方形绕D点顺时针旋转90度的图形A2B2C2D2,数一数,就可以填上各个位置的坐标.解答:解:A(6,8)B(8,8)C(6,5)D(8,5);A1(9,8)B1(11,8)C1(9,5)D1(11,5);A2(11,7)B2(11,5)C2(8,7)D2(8,5).点评:此题考查了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图案.例4.用多个三角形设计一个美丽的图案.考点: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图案.专题:图形与变换.分析:以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为中心,顺时针旋转90度、180度、270度即可.解答:解:作图如下: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利用平移、对称及旋转设计图案.演练方阵A 档(巩固专练)一.选择题(共12小题)1.下列图形中( )是利用旋转设计而成的. A .B .C .考点: 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图案.分析: 利用旋转设计而成的图形应有一个旋转点,图形旋转后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因此得解. 解答: 解:A 、有一个旋转点,有一个形状和大小不变的图形菱形,因此A 是利用菱形向右绕右顶点旋转90°、180°、270°而形成的;B 、小图形有大小的变化,因此不是利用旋转设计而成的;C 、菱形图形的大小形状虽然不变,但没有一个旋转点,它是菱形平移3次而形成的. 故选:A . 点评: 图形旋转后的大小和形状不变是判断这个图形是否是通过旋转形成的基本方法.2.把正方形的右边剪去一块补到上面(如图),得到的图形是( )A .B .C .D .考点: 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图案. 专题: 图形与变换. 分析: 把正方形的右边剪去一块,正方形缺失是右边,据此排除答案A 和C .又因为剪去的部分是补到上面,答案D 补到了下面,排除D ,所以选B . 解答: 解:把正方形的右边剪去一块补到上面,只有C 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最好的办法是动手操作一下,即可以解决问题,又锻炼动手操作能力.3.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图案中既包含图形的旋转,又有图形的轴对称设计的是()A.B.C.D.考点: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图案.专题:图形与变换.分析:根据图形的特点结合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解答.解答:解:A、不是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B、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C、只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D、既有轴对称,又有旋转,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旋转的概念以及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一定角度后得到另一个图形,叫做旋转变换.4.如图的图形中,()是由旋转得到的.A.B.C.考点: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图案.分析:根据对称和旋转设计图案的方法可知,A、B是完全重合的,而C不能,只能用旋转得到,从而可以进行选择.解答:解:由对称和旋转设计图案的方法可知,A、B是对折后是完全重合的,而C不能,只能用旋转得到,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利用对称和旋转设计图案.5.如图是由☆经过()变换得到的.A.平移B.旋转C.对称考点: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图案.分析:平移就是水平移动,大小和形状不变;旋转除了大小和形状不变外,还要有一个绕点;对称形成的图形要能找到一条对称轴.据此得解.解答:解:图形中有5个五角星并排在一条直线上,因此是由☆经过平移变换得到的.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图案,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6.如图所示,将一张正方形纸片先由下向上对折压平,再由右翻起向左对折压平,得到小正方形ABCD.取AB的中点M和BC的中点N,剪掉AMBN得五边形AMNCD.则将折叠的五边形AMNCD纸片展开铺平后的图形是()A.B.C.D.考点: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图案.分析:此题可以动手操作,验证一下,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找一张正方形纸片,按上述顺序折叠、剪切,展开后得到的图形如右图所示.故选:D.点评:图形的折叠和剪切,可动手操作实践一下,也解决问题的好方法.7.(2012•河西区模拟)下面()图形旋转会形成圆柱.A.B.C.考点: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图案.分析:一个长方形沿一条直线旋转就会成为一个圆柱.解答:解:选项中只有A是长方形旋转;故选:A.点评:本题是判断平面图形经过旋转后大图形,长方形旋转后是圆柱,半圆旋转后是球体,三角形旋转后是圆椎.8.已知一个半圆,下面()这种方式不能将半圆变成圆.A.平移B.翻折C.旋转考点: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图案.分析:一个半圆,如果以它的直径为轴翻折,会得到一个新的半圆,这个半圆由于是已知半圆翻成的,它的直径与已知半圆相等,这两个半圆是以已知半圆的直径所在的直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两个半圆正好组成一个圆;一个已知半圆,以它的圆心或直径的端点为旋转点,不论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旋转180°,都会得到一个与原半圆直径相等的半圆,这个半圆与原半圆能组成一个圆;一个半圆,平移后得到的半圆虽然与原半圆的直径相等,但平移后的半圆与原半圆的半圆弧总是在一个方向,这两个半圆不能组成一个圆.解答:解:一个已知半圆,以直径为轴翻转后的图形与已知半圆能变成一个圆;一个已知半圆,以它的圆心或直径的端点为旋转点,不论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旋转180°后的图形与已知半圆能变成一个圆;一个已知半圆,平移后得到的半圆,已知半圆方向相同,与已知半圆不能变成一个圆;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运用平移、轴对称设计图案.9.左图是由经过()变换得到的.A.平移B.旋转C.对称D.折叠考点: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图案.分析:采用平移的方法,平移4次,复制下图案,即可得到左图.解答:解:采用平移的方法,平移4次,复制下图案,即可得到左图.故答案为:A.点评:此题考查了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图案.10.如图是由经过()变换得到了.A.旋转B.平移C.对称考点: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图案.分析:采用平移的方法,平移5次,复制下图案,即可得到右图.解答:解:采用平移的方法,平移5次,复制下图案,即可得到左图.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考查了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图案.11.将图形顺时针旋转90°,得到的图形是()A.B.C.D.考点: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图案.分析:利用画图工具,逐个分析由原图旋转多少度得到的,如下图所示,即可得解.解答: 解:4个选项各是由原图如何旋转得到的:通过画图分析,A 符合题意;故选:A . 点评: 此题考查了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图案. 12.下列图案每一幅都是由一个基本图形变化得到的.其中没有运用旋转规律得到的图案是( ) A . B .C .考点: 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图案. 专题:图形与变换. 分析: 寻找基本图形,旋转中心,旋转角,旋转次数,逐一判断. 解答: 解:图形1可由一个基本“花瓣”绕其中心经过4次旋转,每次旋转90°得到;图形2可由一个基本“不规则5边形”绕其中心经过4次旋转,每次旋转90°得到; 图形3可由一个基本图形三角形经过平移得到; 其中没有运用旋转规律得到的图案是C ; 故选:C . 点评: 本题考查了利用旋转设计图案的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判断问题的能力.二.填空题(共1小题)13.图B 是由图A 经过 旋转 变换得到的图案,图b 是由图a 经过 平移 变换得到的图案.考点: 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图案. 专题: 图形与变换. 分析: 根据题意,通过观察图形,(1)可知图形A 和图形B 中心对称,所以图形B 是由图形A 顺时针旋转180度得到的.(2)图形a 经过平移变换得到图形b ,即图形b 是由图形a 平移得到的. 解答: 解:(1)图形B 是由图形A 顺时针旋转180度得到的.(2)图形b 是由图形a 平移得到的. 故答案为:旋转;平移.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几何图形的变换,关键在于认真分析图形,找到它们是怎么变换的.三.解答题(共1小题)14.下面图形是经过什么方式变换得来的?填一填.考点: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图案.专题:图形与变换.分析:根据图形平移的意义,上图是由一个图形经过两次平移得到的;根据图形旋转的意义,左下图是由一个图形绕某点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5个60°而成的;根据轴对称的意义,右下图是由一个图形经过轴对称得到的.解答:解:上图经过平移得到的;左下图是经过旋转得到的;右下图是经过轴对称得到的.故答案为:点评:本题是考查图形平移的意义、旋转的意义、轴对称的意义.小学阶段图形变包括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灵活去用可设计出很多精美的图案.B档(提升精练)一.选择题(共15小题)1.(2009•邗江区模拟)下列各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没有用到平移或旋转的是.()A.平行四边形B.长方形C.圆考点: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图案.分析: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顶点作的高剪开,通过平移拼出长方形;第二种是沿着平行四边形中间任意一高剪开;第三种是沿平行四边形两端的两个顶点作的高剪开,把剪下来的两个小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再和剪后得出的长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我们在硬纸板上画一个圆,把圆分成若干等分,剪开后用这些近似的等腰三角形的小纸片拼一拼,就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如果分的分数越多,每一份会越细,拼成的图形就会越接近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周长的一半,即c/2,宽等于圆的半径r,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圆的面积s=c×r÷2 又因为c=2πr 所以s=πr2.解答:解:通过以上分析,平行四边形和圆的面积计算公式都是平移或旋转得到的,只有长方形利用小正方形拼组得到的;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图案.2.下列图片中,哪些是由图片①分别经过平移和旋转得到的()A.③和④B.③和②C.②和④D.④和③考点: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图案.专题:图形与变换.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由平移的定义和旋转的性质进行判断.解答:解:图(1)沿一直线平移可得到(3),顺时针旋转可得到(4).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要明确平移和旋转的性质:(1)①经过平移,对应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对应角相等,对应点所连接的线段平行且相等;②平移变换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和方向(平移前后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2)①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②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③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3.图是由经过()变换得到的.A.平移B.对称C.平移或对称考点: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图案.专题:图形与变换.分析:如图,是经过一个图形平移得到的.解答:解:图是由经过平移变换得到的.故选:A.点评:此题是考查运用平移设计图案.平移就是把整个图案的每一个特征点按一定方向和一定的距离平行移动.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改变位置.4.如图所示,将一张正方形纸片先由下向上对折压平,再由右翻起向左对折压平,得到小正方形ABCD.取AB的中点M和BC的中点N ,剪掉AMBN得五边形AMNCD.则将折叠的五边形AMNCD纸片展开铺平后的图形是()A.B.C.D.考点: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图案.分析:此题可以动手操作,验证一下,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找一张正方形纸片,按上述顺序折叠、剪切,展开后得到的图形如右图所示.故选:D.点评:图形的折叠和剪切,可动手操作实践一下,也解决问题的好方法.5.由图形A到图形C是怎样的旋转过程.()A.A顺时针旋转90°得到图CB.A逆时针旋转180°得到图CC.A逆时针旋转90°得到图B,再逆时针旋转90°得到图C考点: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图案.专题: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分析: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旋转的要素是旋转方向,旋转中心,旋转角度.据此可对每个选项进行分析.解答:解:A.图A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图B,得不到图C,故错误.B.图A绕点“O”逆时针旋转180°得到图C.正确.C.图A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得到图D,得不到图B,所以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旋转知识的掌握情况.6.把下面的图A绕中心点顺时针旋转90度后再向下平移四个格得到图形是()A.A、B.B、C.C、D.D、考点: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图案.专题:图形与变换.分析:观察图形,图形A绕中心点顺时针旋转90度后,再向下平移4格后,得到的图形是C,据此即可选择.解答:解::图形A绕中心点顺时针旋转90度后,再向下平移4格后,得到的图形是C,故选:C.点评:本题重点是考查的平移、旋转.关键弄清旋转一定度数时笑脸的特征及平移的格数.7.如图,甲、乙、丙、丁四个轮子连在一组皮带上,已知甲的转向为顺时针,则丙的转向为()A.顺时针B.逆时针C.先顺后逆D.不能确定考点: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图案.分析:通过画图,皮带的转向的一致性,可以判断出每个轮子的转向,由此得解.解答:解:甲、乙、丙、丁四个轮子连在一组皮带上,已知甲的转向为顺时针,丁是逆时针,则丙的转向为顺时针,乙是顺时针.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图案.8.钟面上,时针从“8”起逆时针旋转90°后,时针应该指着()A.3B.12 C.5考点: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图案.专题:图形与变换.分析:钟面上有12个数字,这12个数字把一个周角平均分成了12份,一个周角是360°,每份是360°÷12=30°,即两个相邻数字间的度数是30°,时针从“8”绕中心点O逆时针旋转90°,90°÷3=3,就是旋转了3个数字,即8﹣3=5,此时时针指向“5”,解答:解:如图,表盘上时针从“8”绕中心点O逆时针旋转90°,90°÷3=3,就是旋转了3个数字,即8﹣3=5,此时时针指向“5”;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主要掌握钟面上的12个数字把一个周角平均分成了12份,每份是360°÷12=30°,即个相邻数字间的度数是30°.9.下列图案中,()是由图案的一部分经过旋转得到的.A.B.C.考点: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图案.专题:图形与变换.分析:根据平移,旋转,轴对称的定义即可作出判断.解答:解:图形A是平移得到的,图形C是平移得到的,只有图形B是旋转得到的;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旋转设计图案的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判断问题的能力.10.如图所示,在图甲中,Rt△OAB绕其直角顶点O每次旋转90˚,旋转三次得到右边的图形.在图乙中,四边形OABC 绕O点每次旋转120˚,旋转二次得到右边的图形.下列图形中,不能通过上述方式得到的是()A.B.C.D.考点: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图案.分析:根据旋转的概念以及图甲、图乙演示所体现的规律来判断.解答:解:根据旋转的概念和上述规律知:A、旋转120°得到;B、旋转180°得到;C、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旋转180°得到;D、不能通过旋转得到.故选:D.点评:此题不仅考查了旋转的概念,更考查了同学们的规律探索能力.11.国旗上的四个小五角星,通过怎样的移动可以相互得到()A.轴对称B.平移C.旋转D.平移和旋转考点: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图案.专题:图形与变换.分析:观察国旗上的小五角星可知:国旗上的小五角星绕中心点进行旋转一定的角度,可以互相得到,据此即可解答.解答:解:四个小五角星通过旋转可以得到.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旋转与平移的性质:旋转变化前后,对应线段、对应角分别相等,图形的大小、形状都不改变;关键是要找到旋转中心.12.如图,O是正六边形ABCDEF的中心,下列图形中可由△OBC平移得到的是()A.△COD B.△OAB C.△OAF D.△OEF考点: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图案.专题:图形与变换.分析:平移前后图形的大小、形状都不改变,由此可以判断由△OBC平移得到的三角形.解答:解:A、△COD方向发生了变化,不属于平移得到;故本选项错误;B、△OAB方向发生了变化,不属于平移得到,故本选项错误;C、△OAF属于平移得到;故本选项正确;D、△OEF方向发生了变化,不属于平移得到;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平移的基本性质是:①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②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13.如图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起来的,请按这一规律在“?”处画出适当的图形.()A.B.C.D.考点: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图案.分析:这组图形应该从两方面来看:一是旗帜的方向,二是旗帜上的星星颗数.可以发现:旗帜是按逆时针转的,并依次旋转90度,所以第三面旗帜是第二面逆时针旋转90度得来的.其次再看旗帜上的星星颗数,可见颗数依次减少一颗,由此得解.解答:解:这组图形应该从两方面来看:一是旗帜的方向,二是旗帜上的星星颗数.可以发现:旗帜是按逆时针转的,并依次旋转90度,所以第三面旗帜是第二面逆时针旋转90度得来的.其次再看旗帜上的星星颗数,可见颗数依次减少一颗,所以第3面旗帜上应是3颗星星,所以“?”处图形应为C选项.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考查了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图案.14.根据下图的变化规律,在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图形()A.B.C.考点: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图案.分析:我们把整个图形分成三部分:单箭头、双箭头和三箭头,它们的变化规律都是按照顺时针旋转90度.因此得解.解答:我们把整个图形分成三部分:单箭头、双箭头和三箭头,它们的变化规律都是按照顺时针旋转90度.所以,“?”处应填C选项.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考查了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图案.认真观察找出规律,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5.(2014•顺德区模拟)如图所示,把一个正方形三次对折后沿虚线剪下,则所得图形是()A.B.C.考点: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图案.分析:找一张纸,裁一个正方形,上折,右折,沿虚线剪开,然后把余下的部分展开,即可得解.解答:解:经过实践,两次折叠后沿虚线剪开,图形展开,即可得解,图形是B的图形;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考查了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图案.二.填空题(共12小题)16.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能形成一个较复杂的图形.√.(判断对错)考点: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图案.专题:图形与变换.分析:根据图形平移、旋转、轴对称的特征,可以将一个简单的图案,通过这些变化,形成一个较复杂的图形.如,可以将一个图案通过平移形成壁报的花边、将一个梅花瓣通过四次旋转形成一朵梅花、把纸折叠,通过轴对称剪出一个图形的一半,展开后就是一个完整的图案.解答:解: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能形成一个较复杂的图形.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平移、旋转、轴对称的意义及特征.利用这些变化可以将一个简的图案变成一个较复杂的图形.17.图是某设计师设计的方桌布图案的一部分,请你运用旋转变换的方法将该图形绕O点顺时针依次旋转90゜、180゜、270゜,你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立体图形?考点: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图案.专题:作图题;图形与变换.分析:根据旋转图形的特征,这个图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90°、180°,270°,点0的位置不动,其余各部分均绕点O顺时针旋转90゜、180゜、270゜,得到的是一个星星图案.解答:解:根据分析画图如下:故答案为:点评:本题是考查运用图形旋转设计图案.关键是旋转的角度要准确.18.我们可以用平移、旋转、轴对称等基本方法,对图形进行变换,来设计图案.考点: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图案.分析:我们学过的图形变换由平移、旋转、轴对称,利用这此基本方法,可以将一个图图形通过这些方法来设计精美的图案.解答:解:我们可以用平移、旋转、轴对称等基本方法,对图形进行变换,来设计图案;故答案为:平移,旋转,轴对称.点评:本题是回顾小学阶段学习的图形变换方法.19.利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变换可以设计许多美丽的镶嵌图案.…√.(判断对错)考点: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图案.分析:规则的平面分割叫做镶嵌,镶嵌图形是完全没有重叠并且没有空隙的封闭图形的排列.一般来说,构成一个镶嵌图形的基本单元是多边形或类似的常规形状,例如经常在地板上使用的方瓦.利用平移、对称、旋转变换可以设计许多美丽的镶嵌图案.解答:解:例如蜜蜂的蜂窝就是正六边形的平移、旋转、对称的典型图案;如下图所示,利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变换设计的许多美丽的镶嵌图案: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图案.20.在方格图中设计一个你喜欢的图案,并写出你设计的图案占整幅图的多少?考点: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图案.专题:作图题.分析:根据旋转图形的特征,在图中画一等腰三角形,绕一底角(点O)顺(或逆)时针旋转90°,再旋转90°,再旋转90°即可得到一个美丽的图案;每个三角形占1格,四个三角形占1×4=4格,图中共有10×5=50格,据此可求出图案占整幅图的多少.解答:解:由分析画图如下:(1×4)÷(10×5)=4÷50=;。
11.2图形的旋转之“半角”模型
45°
如图,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CB、DC的延长线上.且∠EAF=45°,则BE、DF、EF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分析:利用旋转变换构造全等.
EF=DF-BE
如图,等腰直角△ABC中,∠BAC=90°,点M、N在边BC上.且∠MAN=45°,试探究BM、MN、CN的数量关系.
青岛版八年级下册
第11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如图,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BC、DC上.且∠EAF=45°,求证:EF=BE+DF.
条件:①正方形ABCD;②∠EAF=45°
结论:①EF=BE+DF;②△CEF的周长是正方形周长的一半
方法:把半角一侧的三角形通过旋转变换构造新的三角形与含半角的三角形全等,从而进行等量代换,来转化边和角,以此探究新的边边关系.
模型2:等腰直角三角形中的半角模型
条件:①等腰RT△ABC;②∠MAN=45°
结论:①MN²=BM²+CN²;
方法:把半角一侧的三角形通过旋转变换构造新的全等三角形来转化边和角,以此探究新的边边关系.
如图,△ABC是边长为3的等边三角形,△BDC是等腰三角形,且∠BDC=120°,以D为顶点作一个60°的角,使其两边分别交AB于点M,交AC于点N,连接MN,则△AMN的周长是 .
模型3:含120°的等腰三角形中的半角模型
半角模型的特征:①共顶点;②等腰;③顶角为半角关系.
解题思路:把半角一侧的三角形通过旋转变换构造新的三角形与半角所在三角形全等,从而进行等量代换,来转化边和角,以此探究新的边边关系.
方法破译:半角模型出现,旋转是关键,证全等是必要条件.
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3,点E、F分别在边BC、DC上.且∠EAF=4华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第二十三章第1节图形的旋转解答题 51含解析.docx
第二十三章第1节《图形的旋转》解答题(51)一、解答题1. (1)到目前为止,已研究的图形变换有哪几种?这些变换的共同性质有哪些?(2)如图,0是正六边形ABCDEF的中心,图中可由AOBC旋转得到的三角形有a个,可由△OBC平移得到的三角形有b个,可由△OBC轴对称得到的三角形有c个,试求(a + b + c)a +br 的值.C D2.两个大小不等的锐角为45°的三角尺(AACB和ADCE)如图①所示放置, E, C, A三点在一条直线上,连接AD和BE.(1)试判断线段BE和AD的关系;(2)当ADCE绕点C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到如图②所示的位置时,请判断(1)的结果是否还成立,并说明理由.3.如图,在Z\ABC中,ZACB = 90°, ZBAC = 30°,将线段AC绕点A顺时针旋转60。
得到线段AD,连接CD交AB于点O,连接BD.⑴求证:AB垂直平分CD;(2)若AB=6,求BD的长.4. 如图,方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单位1, A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1) 画出将/XABC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 AiBiCi.(2) 画出将AABC绕点0顺时针方向旋转90。
得到的△ A2B2C2.(3) 在X轴上找一点P,满足点P到点Ci与C2距离之和最小,并求出P点的坐标.5. 综合与实践问题情境数学活动课上,老师让同学们以"三角形的旋转"为主题开展数学活动,4BC和DEC 是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纸片,其中= ZDCE = 90。
, ZB = ZE = 30°,AB = DE = 4.解决问题(1)如图①,智慧小组将DEC绕点C顺时针旋转,发现当点D恰好落在AB边上时, DE 4C,请你帮他们证明这个结论;(2)缜密小组在智慧小组的基础上继续探究,连接AE、AD、BD,当DECC绕点C 继续旋转到如图②所示的位置时,他们提出S訴=S,请你帮他们验证这一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探索发现(3)如图③,勤奋小组在前两个小组的启发下,继续旋转DEC,当B、A、E三点共线时,求BD的长;(4)在图①的基础上,写出一个边长比为1:J5:2的三角形(可添加字母).6.如图1,将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纸片4BC和DEC重合放置,其中ZC=90°.若固定△ ABC,将绕点C旋转.(1) 当ADEC统点C旋转到点D恰好落在AB边上时,如图2.①当ZB=ZE=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图形的旋转变换解题举例这一轮课程改革,对几何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印象较深之一是加强了"几何变换"的内容,即从变换的角度去认识传统几何中的证题术。
初中几何涉及的变换主要有平移、对称和旋转,本文从"旋转"这一角度举些例子,供大家参考。
我们知道,图形的旋转变换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故解题时可充分利用图形的旋转变换的这一特点,把图形位置进行改变,从而达到优化图形结构,进一步整合图形〔题设〕信息的目的,使较为复杂的问题得以顺利求解。
例1、如图〔1〕分别以正方形ABCD的边AB、AD为直径画半圆,若正方形的边长为 ,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解:连AC、BD如右图,则绕AD中点将图中②逆时针旋转到图中③,将图中①绕AB中点顺时针方向旋转到图中④,则原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就和△DBC的面积相等,所以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S⊿DCB = S 正方形ABCD= 。
这里我们用旋转变换的方法改变了图中①和②的位置,从而顺利地完成了计算。
例2、如图⑵所示,在⊿ABC中,AB=AC,∠BAC= ,D是BC上任一点,试说明。
证法一(非旋转法):过A点作AE⊥BC于E,如图⑶,则容易证明AE=BE=EC,又BD=BE-DE,DC=CE+DE,所以 , ,所以 = + = ,而在直角三角形ADE中,存在 ,所以 ,这是传统的证明方法。
本题考虑到BD、DC、AD三线段分散在两个三角形中,而且构成平方和的条件不明显,若利用旋转变换,将BD、DC放到一个三角形中,若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则创造就更能接近所证的目标了.证法二(旋转法): 将△ADC绕A点顺时针方向旋转到△AEB,如图⑷, 连DE, 易知△ADE、△DBE均为直角三角形,且AE=AD,BE=DC, 所以在Rt△EBD中有 , 在Rt△AED中有 ,所以。
例3、如图⑸所示,P为正方形内一点,且PA=1,BP=2,PC=3,求∠APB的大小解: 如图(6),将⊿BPC绕B点逆时针旋转到△BEA, 连EP易知∠PBE= 且AE=PC=3 BE=BP=2,在Rt⊿BEP中, ,且∠EPB= ,在⊿AEP中,又,所以△APE是直角三角形,即∠APE= ,∠APB=∠APE+∠EPB= + = ,即∠APB为。
传统几何中,有许多旋转的例子,尤其是正方形和等腰三角形中。
如图(7),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AB、AD上各有一点P、Q,如果△APQ的周长为2,求∠PCQ的度数。
将△CDQ绕C点逆时针旋转90°像图(8)那样,立刻可得QA+AB+BE=2,由△APQ周长为2得 PQ=PE,进一步可得△CPQ≌△CPE,∠PCQ=∠PCE,又∠QCE=90°,所以∠PCQ=45°。
又如图(9),△ABC中,AB=AC,P为三角形内一点,且∠APB>∠APC,求证:PC>PB。
将△APB绕A点逆时针旋转成右图那样,不难得到条件∠APB>∠APC变成了∠PQC>∠QPC,从而PC>CQ,由旋转关系,PC>PB。
最能体现旋转法的莫过于下面这个问题了:如图(10),四边形ABCD 中,AB=AD,∠A=∠C=90°,其面积为16,求A到BC的距离。
通过旋转变换,将图(10)变成图(11),答案可以脱口而出:距离为4!类似的例子可以举出许多,这里不再赘述。
综上可见,正确利用图形的旋转变换可大大提高解题效率,不过在使用这一方法解题时还需注意图形旋转变换的基础,即存在相等的线段,故这种方法一般常用于等腰三角形,正方形图形中。
提高课堂教学能力的一点认识随着数学教材的不断改革,我这几年分别教过了人教版,华师大版及苏科版的教材。
我所教的学生的学习基础及学习态度相对比较这几年也一届比一届差。
这些变化让我对数学教学感受颇多。
刚工作时,我印象最深的是我讲了10几分钟,课就讲完了。
师徒结对后,我才逐步走出了这种状况。
但我仍然碰到一些问题,比如,我在某些考试时,看到试卷题目几乎都是自己讲过的。
极少题目也只是有些变化,常常心中窃喜,以为学生考下来肯定理想,但试卷改出后,往往不尽如人意,出乎我的意料。
经过几年的磨练,我觉得自己各方面都有了提高,也一直在寻求更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以下是我对提高课堂教学的一点肤浅认识。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研究表明,情感在教学中不仅有动力作用,而且能消除疲劳,激发创造力。
像我们学校的学生本身学习基础较差,他们不愿动脑筋做数学题。
曾有老师观察过他们每天做作业的顺序,先写语文,然后是英语,最后如果还有时间就做数学。
这种情况与教师的严厉程度有关,但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学生对数学学习有畏难情绪,怕动脑筋。
长此以往,若文科作业量大就会影响他们的数学学习。
这就要师生之间有良好的关系,让他们愿意做你的作业。
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
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倾注感情。
这种深厚的师生感情会使学生在课堂上更愿意听你传授知识,跟着你的思维积极动脑。
在课堂教学中,应关注每一个学生。
比如我在提问一些简单问题时,往往会让那些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优先回答。
他们在正确回答后,心里就对学习多了一份自信。
在课堂的巡视中,一些平时胆小怕问的学生,我指出他们解题过程中的错误,再引导他们做出正确解答,或在他们眉头深锁时发现他们的疑难之处进行适当的启发,结果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这些学生得到老师的关注,一段时间内表现出超出往常的学习热情。
学生往往能从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语态中了解到老师对他们的期望。
而充满感情的教学与学习,其主体往往乐此不疲,并且思维敏捷灵活,富有创造性。
这种氛围下的课堂教学必将取得良好效果。
二.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刚工作时,我常常搜集一些题目,先讲几道例题,然后让他们模仿。
我自认为这样学生接受效果应该好,但这种学生不思考机械模仿的做法,在考试的检验中证明并不妥当,最常见的表现是题目只做了一点变化,学生就做不出来了。
因此我认为,在课堂上应精心安排问题,尽可能多让学生思考。
如果一味老师灌输,学生少有思考机会,那他们就少有成功的体验。
数学比较枯燥,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困扰着很多教师。
回想自己在做学生时,对数学的兴趣就在于征服一道道难题时内心的兴奋和成就感。
我们的学生也应该有这种体验成功喜悦和表现自我的机会。
这就要教者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有层次的立障设疑,创设不平衡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限于学生的知识范围及能力有限,应尽量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
学生能自主探索得出的,决不替代。
学生能独立发现的,决不暗示。
在学生不能探求的情况下,用事先设计好的过渡性的问题启发,打开思路。
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可以会出现各种解答方法,这就要教者的思路高于学生思路,尽可能考虑全面,对课堂出现的突发状况也能冷静处理。
总之,教与学应该是一个协调进行的双边活动,促使学生积极高效的学习。
教师自己唱独角戏,学生做观众的教学不能算是成功的教学。
课堂讨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能让每个学生都有反馈交流信息的机会。
通过讨论,能起到知识矫正和知识互补的作用,分组讨论回答正确时一组人都受到了表扬。
这种方法若应用适当,收放得当,能扩大提问的面,促进学生思考,受阻的思维可能因其他人的一句话受到启发,豁然开朗。
从而将"一言堂"变成"群言堂",使更多学生有了获得成功的机会,品尝出从学习中得到的快乐。
三.组织好导入部分和结尾部分的教学。
教肓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
课堂前几分钟的导入不可突视,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新教材的一大特点是每节课都创设情境导入教学。
教者可以从某一情境出发启发学生思考再过渡到新课教学。
因为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所以教师在上课初就运用启发性教学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必将有效地引起学生对新知识内容的热烈探求。
这种情境可以来自于生活,如在讲黄金分割一课时,利用芭蕾舞演员身体各部分这间适当的比例给人以美感等创设一个利于学生探究和综合应用线段比的情境。
在讲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一课时,展示两幅不同比例尺的江苏省地图。
学生结合现实情境通过实践活动体会到研究形状相同的图形,首先要从研究比例线段入手,这些也是现实生活和生产实际的需要。
创设的情境也可以从旧知识类比导入。
这种方法既复习旧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类比,联想的能力。
如在讲相似三角形时,可与全等三角形类比引入相似,学生会很容易将全等部分的有关知识迁移到相似中,如对应顶点对应写。
在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时,学生通过与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类比,感悟到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也可以适当减少条件,从而提高探索的主动性。
在讲分式加减时,则可从分数加减类比引入两个分式如何相加减。
学生完全能类比分数的相应情况,按同分母与异分母两种情况探索分式的加减运算的法则。
但是情境的运用要恰当,不能牵强为设情境现而设情境。
大多数导入还是运用问题情境,它能使学生求知欲由潜伏状转入活跃,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
如在讲分式方程这一节时,学生在解方程(5x -4)/(x -2)=[(4x+10)/(3x-6)]-1时,解出X=2,但检验时发现X=2并不是原方程的解,原方程无解,这时为什么所求得的根不适合原分式方程这一问题,激发学生探索原委的欲望,从而展开一系列探索活动。
以上这些问题情境,都是具有一定困难需要努力克服而又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
教学实践证明,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以激活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为问题的解决形成一个合适的思维意向,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同样,在课堂结束部分引导学生自我小结归纳本节课内容,可起到突出重难点和巩固知识的作用,也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如在讲相似三角形应用这一课时,我请学生自我小结,通过学习我懂得了······有同学说,我懂得"三角形"和"八字形"这两种基础图形在题目中常常应用比较重要。
还有同学补充,题目中常出现路灯、人、树,这些都和地面垂直,彼间就相互平行,结合基础图形就有三角形了。
又有学生补充说,相似以后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或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就能求出一些未知的线段长了。
这些小结使得他们在解决这一类问题时有了大致方向,对其他同学也是一种启发,这时给予他们一定的肯定和鼓励更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