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探究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专练(5)对分子性质的探究
(5)对分子性质的探究课本实验再现1、向盛有20 mL蒸馏水的烧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2、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漫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3、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 mL浓氨水。
用一个大烧杯或水槽罩住A、B 两个小烧杯。
观察几分钟,有什么现象发生?结论: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拓展训练1.如图所示,a烧杯中盛有酚酞溶液,b烧杯中盛有浓氨水,有关现象和解释正确的是( )A.b烧杯溶液不变色,b中氨分子没有运动B.b烧杯溶液变红色,a中酚酞分子运动到b中C.a烧杯溶液变红色,氨气溶于水D.a烧杯溶液不变色,氨水呈中性2.如图为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一段时间后滤纸条上小点依次变红,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浓氨水具有挥发性B.分子在不断运动C.滤纸条上的酚酞由下到上依次变红D.将装置浸入冰水中,滤纸条不变红3.楠楠同学对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图1)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在T形三通管的粗玻璃管里,固定一根湿润的酚酞纱布条,将少许浓氨水滴入T形三通管的细弯管处,然后用橡皮帽封闭管口。
(注:在通常状态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可得到氨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指出图1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
(2)请写出与图1实验相比,改进后图2实验的优点是什么___________。
(3)若将图2中装有浓氨水的细弯管处浸入冰水中,可观察到纱布条变红的速率变慢,请从微观角度进行解释___________。
4.图Ⅰ是小明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Ⅲ。
【实验操作】a、向B、C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题专项训练实验1常用仪器与基本实验操作教材实验梳理(知其然)一、常用仪器及其分类1.反应容器:①可直接加热的仪器:________、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②能间接加热的仪器:__________、烧瓶、锥形瓶(加热时,需垫陶土网);③绝对不能加热的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存放试剂的仪器:________(固体)、________(液体)、滴瓶(少量液体)、集气瓶(气体)。
3.加热仪器:____________。
4.计量仪器:天平(称质量)、________(量体积)。
5.分离仪器:漏斗。
6.取用仪器:__________(粉末状或小颗粒状固体)、__________(块状或较大颗粒状固体)、________(少量液体)。
7.夹持仪器:试管夹、铁架台(带铁夹和铁圈)、坩埚钳。
8.其他仪器:长颈漏斗、陶土网、玻璃棒、试管刷、水槽。
二、实验室化学试剂取用原则“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试剂;不要____________________闻试剂(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试剂的味道节约原则没有规定用量则取用最少量,固体只需铺满试管底部,液体取______________剩余试剂处理原则不能放回原瓶(防止试剂被污染);不能随意________(以免造成浪费或腐蚀);不能拿出实验室(以免造成意外伤害),应放到指定容器中三、基本实验操作(一)固体试剂的取用1.块状试剂的取用步骤:图12.粉末状试剂的取用步骤:图2(二)液体试剂的取用1.倾倒法图3 2.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液体试剂图43.用胶头滴管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试剂图5 (三)物质的加热1.酒精灯的使用酒精灯的使用酒精灯外焰的温度最高,加热时应使用外焰加热应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应用__________盖灭,禁止用嘴吹灭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2.给物质加热的方法和注意事项(1)给试管内固体加热图6 (2)给试管内液体加热图7(四)仪器装置的连接图8 图9图101.如图8,把玻璃导管插入带孔橡胶塞、连接玻璃导管和乳胶管时,为了方便插入,需要先把导管口_____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观察与描述蜡烛及其燃烧》实验专项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观察与描述蜡烛及其燃烧》实验专项练习(含答案)教材实验梳理(知其然)实验目的对蜡烛在点燃前、点燃时和熄灭后的三个阶段进行细致的观察,学会完整地观察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实验用品一支新蜡烛、火柴、两个干净烧杯、水、水槽、澄清石灰水、一把小刀实验过程点燃前①操作: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闻一闻气味。
②结论:白色固体,有气味(______性质)①操作: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观察其在水中的现象。
②现象:石蜡漂浮在水面上,不溶于水。
③结论:石蜡质地较软,是一种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的固体(________性质)点燃时①操作:点燃蜡烛,观察其变化及其火焰。
②现象:石蜡熔化(物理变化),蜡烛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放出热量,火焰分三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烛芯中的棉线变黑。
③结论:石蜡遇热熔化,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火焰分三层,烛芯中的棉线变黑。
①操作:取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烧杯内壁上的现象。
另取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其现象。
②现象:干燥的烧杯内壁上出现了许多小水珠。
另一个烧杯内壁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结论:蜡烛在空气中能够燃烧(________性质),在燃烧过程中能生成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变化)熄灭后①操作:熄灭蜡烛,观察其现象,用燃着的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
②现象:熔化的石蜡逐渐凝固,烛芯中的棉线变黑,易碎。
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会重新燃烧。
③结论:石蜡遇冷凝固,棉线炭化,白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可燃性教你来探究(知其所以然)通过蜡烛燃烧实验我们学会了两种物质的检验方法。
(1)水:将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观察烧杯内壁,若有______________出现,则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
(2)二氧化碳:将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若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九年级化学实验题(上册)
九年级化学实验题(上册)(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放入水中,可观察到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且()于水。
(2)点燃蜡烛,发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
用一根木条迅速放入火焰中1~2s 后取出,发现木条与()接触处炭化变黑。
结论:蜡烛火焰的()层温度最高。
(3)将一只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上方,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便浑浊。
结论:石蜡燃烧生成了()、()。
(4)熄灭蜡烛,发现烛芯有一缕白烟飘出,立即用火柴点燃白烟,发现白烟能(),并将蜡烛()。
结论:白烟的成分是()。
(二)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空气的探究:(三)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3.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如图2-1-8)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图2-1-9(选用容积为45ml的18×180mm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实验方案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请你对比分析图2-1-8、图2-1-9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指出实验中,A、B仪器的名称:(),()。
(2)图2-1-8实验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3)图2-1-9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已检查气密性)○1点燃酒精灯。
○2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
○3将少量红磷平铺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前沿置于10ml刻度处,并将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4读取注射器活塞前沿的数据。
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4)若实验成功,则图2-1-9实验中,注射器活塞前沿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ml刻度处才停止。
(5)对照图2-1-9实验,你认为图2-1-8实验有何不足之处?(回答一点即可)4.已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某课外小组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中,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6.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
固体装在有洞的药瓶中, 通过上下移动药瓶中的固体, 使固液接触或分离,从而 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漏斗
管小
用酸太多, 造成浪费!
图中使用的是普通漏斗,其下端也应该 浸在液面下,防止气体从漏斗口逸出;
试
图中的小试管的作用是:增强液封作用, 防止气体从漏斗口逸出。
大理石
稀盐酸 底部有破洞 的小试管
问题2:试管容积小,适合制取少量的气体, 什么仪器取代试管能制取大量气体?
锥形瓶适合 制取大量氧气 (不需要铁架台)
进一步改进:
大理石 稀盐酸 打开止水夹
多孔塑 料隔板 关闭止水夹
关闭止水夹,产生的气体出 不去,管内压强增大,把酸 液压至隔板下,固液分离, 反应彻底停止。
分液漏斗
活塞
可以控制分液漏斗的活塞开、 关及控制液体的流速,从而 控制反应的发生、停止,以 及反应的快慢。
知识点二
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
发生装置 :固液常温 收集装置 :向上排空气法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 CO2比空气重,能溶于水,能和水反应 )
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室制取CO2的主要步骤: 1.连接仪器,检查气密性; 2.装药品(先固 后液); 3.收集CO2(向上排空气法); 4.验满、验证气体。
1
2
3
4
拓展 实验室制取CO2发生装置的改进
长颈漏斗下端要浸在液面下,防止气体从漏斗口跑出
长颈漏斗可以方便添加液体药品
试管容积小,适合制取少量气体; 锥形瓶容积 大,适合制取较多的气体,不需要铁架台支撑。
问题1:如何控制反应速率?
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通过控制 液体的流速)。注射器的作用相当于分液 漏斗可控制反应的快慢!
1.2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3)+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A.加热前试管外壁没有擦干 B.加热时试管底接触了灯芯C.试管里的液体超过容积的 D.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上倾斜
1
2
3
4
5
6
7
5.规范实验操作是保障实验成功的前提条件。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B
A.点燃酒精灯
B.闻气味
C.滴加液体
D.倾倒液体
1
2
3
4
5
6
7
【拓展提升】
6.(跨学科)涉及气体的实验要求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基本思路是使装置密闭,再创造条件使内外压强不等,观察气泡或液面变化。下列实验操作不能用于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是( )
保持内外压强的平衡
湿抹布
(2)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①试管外壁应该干燥,试管中液体的体积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_ _;②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从试管______套上、取下;③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底部__________,要用____焰加热;仪器不要接触灯芯;
底部
均匀受热
外
④不要把拇指按在试管夹的短柄上,试管口不能对着人;⑤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即接触____水或用____水冲洗,防止炸裂。
A
A. B. C. D.
2.做化学实验要养成规范操作的习惯。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A. B. C. D.
1
2
3
4
5
3.对“实验仪器——用途——使用注意事项”连线如下,其中全部正确的是( )
B
A.烧杯——用作较大量液体反应的容器——可以直接加热B.试管——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加热后不能骤冷,以防炸裂C.锥形瓶——用作较大量液体反应的容器和气体发生装置——可以直接加热D.量筒——用于量度液体的体积,也可以作反应容器——不能加热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专题05 实验探究题(20题)(人教版)(解析版)
专题05 实验探究题1.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___ __。
(2)用A 装置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
C 和D 都可以收集O 2,选择D 装置的优点_____。
(3)E 装置中水的作用_____。
【答案】(1)长颈漏斗;(2)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收集的气体较为纯净 ;(3)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解析】解:(1)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2)装置A 属于固体加热型,试管口放有一团棉花,采用的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C 和D 都可以收集O 2,D 装置是排水法,选择D 装置的优点是收集的气体较为纯净;(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为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集气瓶的底部应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E 装置中水的作用是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
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2)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收集的气体较为纯净;(3)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
2.氧气是人类无法离开的物质。
(1)工业上常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获取O 2。
能说明空气中存在氧气的事例有_______(写一点即可)。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氧气,可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
(3)某些空气净化剂含超氧化钾,其净化原理为:222324KO 2CO 2K CO 3O +=+。
该方法一般不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写一点即可)。
【答案】(1)动物可在空气中呼吸(或食物在空气中腐败等;合理即可);(2)BC 或BE ; 过氧化氢=====MnO 2 水+氧气 ;(3)酒精灯;9. 9 ;(4)气体不纯【解析】(1)人和动物可在空气中呼吸、食物在空气中腐败都说明空气中有氧气,故填:动物可在空气中呼吸(或食物在空气中腐败等;合理即可)。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单元 实验专题(一)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
实验专题(一)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1.已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其目的是__保证瓶内空气中的氧气消耗完全__,待红磷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__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接近刻度1处__,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下列氮气的性质中,与本实验无关的是__A__。
A .无色无味B .难溶于水C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D .不与红磷反应(2)如果实验中打开弹簧夹后,几乎没有水进入集气瓶中,其原因可能是__装置的气密性不好__。
(3)若将红磷换成蜡烛,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__不能__,理由是__蜡烛燃烧消耗氧气,同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集气瓶内压强基本不变__。
2.如图所示,在一个具有刻度和活塞可以左右滑动的玻璃容器里放入白磷(足量),活塞左端管内密封有空气,右端的管口跟空气连通。
将玻璃容器固定在盛有80 ℃热水(恒温)的烧杯上,进行实验。
试回答:(1)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白磷燃烧,产生白烟;活塞先向右移动再向左移动,最终停在刻度4处__。
(2)由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__。
(3)实验后容器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__氮气__,本实验同时证明了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__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__。
3.为探究空气的组成,小明用图A 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实验时,取下橡胶塞,点燃红磷后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旋紧橡胶塞,这时看到的现象是__红磷继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__;(2)小明又设计了如图B 所示的改进装置,其优点是__操作简单,结果更准确__(只需写一点)。
从理论上分析,玻璃管内液面最终将上升至__1__(填“1”“2”“3”或“4”)处,但实测结果液面往往偏低,其原因可能是__红磷的量不足__(只需写一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汇总
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探究讲解(11套实验)1.对蜡烛燃烧生成物的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产生蜡烛燃烧有水生成将上述烧杯取下来正放,迅速往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步骤1.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再收集两瓶空气,闻气味两种气体均没有气味空气与人呼出的气体均没有气味步骤2.取一瓶空气与一瓶刚收集的人呼出的气体,分别滴入澄清石灰水盛空气的集气瓶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内石灰水变浑浊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气体步骤3.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盛空气与呼出的气体的集气瓶中呼出的气体中小木条火焰先熄灭呼出的气体中含氧气较少步骤4.取一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呼气,并与放在空气中另一块玻璃片比较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形成水雾呼出的气体中含水蒸气较多步骤1、2、3、4具体操作见下图3.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拉瓦锡实验结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1.实验原理:利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将集气瓶内氧气消耗掉,生成五氧化二磷白色固体,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作用下,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
2.实验装置:4.实验现象:(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并放出热量。
(2)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倒吸入集气瓶中,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中空气体积的1/5。
5. 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4.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热量。
氧气具有氧化性,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
氧气与物质发生反应的现象等方面的对比:反应物条件反应现象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在空气中燃烧在氧气中燃烧反应后木炭和氧气点燃持续红热,放出热量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碳+氧气二氧化碳硫磺和氧气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氧气二氧化硫红磷和氧气发出黄色火焰,放出热量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磷+氧气五氧化二磷铁丝和氧气灼烧至红热,离火后迅速变凉(不能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铁+氧气四氧化三铁5.实验室制取氧气特别提示:催化剂1.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1)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实验装置如图B或C所示)过氧化氢水+氧气(2)加热高锰酸钾(紫黑色固体)制取氧气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3)加热氯酸钾(白色固体)制取氧气(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也可以使用如图D所示装置,这样就可以通过调节分液漏斗的活塞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从而可以控制反应速率,得到比较稳定的氧气流。
期末重点突破(七)实验探究题课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理即可) (写一条),因此在已学习过的制取氧气的 方法中,可用于家用制氧机的是 电解水生成氧气 。
1
2
3
4
5
6
7
8
-19-
期末重点突破(七) 实验探究题
活动三:制作简易的家用制氧机 【设计制作】制作简易的家用制氧机时,除需考虑反应 原理、方法选择外,还需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例 如: 经济便捷性(合理即可) (写一条)。同学们 在充分思考交流的基础上,利用家庭中常见材料,设计 并制作了简易家用制氧机(如图2), 其中A瓶的作用是 通过观察A中气
任务三:探究化肥的作用 【信息检索】几种化肥对土壤酸碱性的影响:能使土壤 呈酸性的肥料有硫酸铵、过磷酸钙;能使土壤呈碱性的 肥料有氨水、碳酸铵、钙镁磷肥;能使土壤呈中性的肥 料有碳酸氢铵、硫酸钾。 【交流研讨】小组同学经过讨论,建议向该麦田施加碳 酸铵。向农田中施加碳酸铵的作用为 改良酸性土壤
(或为作物提供生长所需要的氮元素) 。
1
2
3
4
5
6
7
8
-16-
期末重点突破(七) 实验探究题
【讨论交流】 化学试剂法制取氧气时可供选择的反应物较多,以下物 质中,有可能用作制取氧气反应物的是 ad (填序 号)。 a.KClO4 b.NH4Cl c .CH4 d.CaO2
1
2
3
4
5
6
7
8
-17-
期末重点突破(七) 实验探究题
活动二:分析家用制氧机的制氧方法 【回忆旧知】实验室中常用如图1装置制取氧气。制取
组别 葡萄酒的体积/L 消耗过氧化氢
的质量/g
第一组 0.2
0.016
人教版2024年新教材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预习学案(含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2024年新教材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预习学案【知识清单】一、常见仪器1.反应容器(1)试管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烧杯用作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2)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等;(3)间接加热的仪器(须垫石棉网):烧杯、锥形瓶等。
(4)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等。
(5)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蒸发皿、锥形瓶等。
2.加热仪器(1)酒精灯:用于加热,加热温度一般为400℃∼500℃。
(2)酒精喷灯:火焰温度高于酒精灯,可达1000 ℃左右,用于加热需较高温度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
3.存放物质的仪器(1)细口瓶:用于盛放液体试剂;(2)广口瓶:用于盛放固体试剂,也可以做洗气瓶;(3)集气瓶:用作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用于有关气体的化学反应的容器;(4)滴瓶:用于存放液体药品。
4.需要磨砂处理的仪器:细口瓶、广口瓶、集气瓶、滴瓶、分液漏斗。
二、化学基本操作1.药品的取用(1)药品的取用原则①“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约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②节约原则:取用药品应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按最少量(1~2mL)取用液体,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③剩余药品处理原则:用剩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要放在指定的容器中。
(2)固体药品的取用①取用粉末、颗粒状药品应使用药匙或纸槽,步骤:“一横、二送、三直立”。
②取用块状药品或较大的金属颗粒时应用镊子夹取,步骤:“一横、二放、三慢竖”。
(3)液体药品的取用①滴管吸取法:使用胶头滴管时,滴管竖直悬空,不能伸入其中,更不能相碰。
吸液后胶头滴管不可倒置或平放,防止药液腐蚀橡胶帽。
若用滴管取完液体后,可用少量清水冲洗,以备再用。
滴瓶上的滴管,不可交叉使用,也不可用清水冲洗。
②倾倒法:拿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然后拿起试剂瓶,标签朝向手心,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倒入试管。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灭火的原理》专项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灭火的原理》专项练习(含答案)教材实验梳理(知其然)【实验设计】同学们学习了燃烧与灭火后,在实验室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以探究灭火的原理。
图1【实验方法】点燃三支蜡烛,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方扣一个烧杯;将另两支蜡烛分别放在两个烧杯中;然后向一个烧杯中加适量碳酸钠溶液和盐酸。
(1)【实验原理】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现象】Ⅱ中蜡烛正常燃烧,Ⅰ和Ⅲ中蜡烛熄灭,Ⅲ中的现象还有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由该实验得出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教你来探究(知其所以然)图2燃烧的条件有三个,缺一不可,而破坏燃烧的条件中的任何一个就可以灭火。
因此灭火的原理有三个。
1.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如图2。
铜圈加热后立即罩在蜡烛火焰上,蜡烛继续燃烧;铜圈不加热,直接罩在蜡烛火焰上,蜡烛熄灭。
图32.隔绝氧气(或空气),如图3。
化学中有许多实验。
图3中实验灭火原理是相同的,但方法不同,请将图3中实验按灭火的方法进行分类,可以将B和__________归为一类,你的分类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移走可燃物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灭火方法的事例:①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②熄灭燃气灶火焰时,关闭阀门;③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④森林着火时,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⑤房屋着火时,用高压水枪灭火;⑥吹灭蜡烛。
请你从移走可燃物的角度分类,包括事例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带你来迁移(学以致用)“吹灭蜡烛”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灭火方法,针对蜡烛熄灭原因展开了探究。
(1)小明依据呼出气体成分认为:吹的气流中有较多的____________气体,使蜡烛缺氧熄灭。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练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1.在空气中最不容易燃烧的是()A. 白磷B. 红磷C. 镁条D. 铁片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吸取液体B. 洗涤试管C. 过滤D. 收集氧气3.如图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B C 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电解水A. AB. BC. CD. D4.在盛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使瓶内气压明显降低的是()A. 铁B. 碳C. 硫D. 磷5.实验室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试管内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
如图中的点表示的含义错误的是()A. a点表示高锰酸钾的质量B. b点表示高锰酸钾、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质量C. c点表示生成二氧化锰的质量D. d点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且高锰酸钾完全分解了6.O2在进行实验室制取和收集的过程中,有关做法错误的是( )A. 选择装置①或②作为O2的发生装置B. 选择装置③或④作为O2的收集装置C. 装置④要等到导管口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D. 将装置①中的长颈漏斗改成分液漏斗,则下端管口必须插入液面以下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氮气用做保护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不活泼B. 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C. 分子和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D. 食物腐烂属于缓慢氧化8.取4份等质量的KClO3,向其中3份中分别加入少量等质量的KMnO4、MnO2和Mn,分别在某温度下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测定产生氧气的质量.然后将剩余固体溶于足量水中,添加过少量物质的组别中均有相同组成的不溶物.测定结果如下:已知m1>m2>m3,下列关于此实验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 KMnO4是KClO3分解制氧气的最佳催化剂B. 残留不溶性物质的质量关系为w1>w2>w3C. 不加入其他物质,KClO3不会发生分解反应D. 3种物质的加入都有利于KClO3分解制氧气二、填空题9.示例:硫在空气、氧气中燃烧,化学反应相同,但反应现象不同.说明反应物的浓度不同,反应现象不同.请参照示例回答下列问题:(1)碳在氧气不足、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燃烧,反应物相同,但产物不同.说明________不同,产物不同.(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在常温下生成碳酸,在叶绿体、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和氧气.反应物相同,但产物不同.说明________不同,产物不同.(3)细铁丝(或铁粉)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铁钉(或铁制燃烧匙)在氧气中不能燃烧,反应物相同,但反应的速率不同.说明反应物的________不同,反应的速率不同.10.医用双氧水主要成分过氧化氢的化学式为________,消毒时,产生的无色气泡是________,使用这种消毒液的优点是_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考试实验题专项训练Ⅰ(原题卷)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考试实验题专项训练Ⅰ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14 Ca:40 S:32 Mg:24 Mn:55 Fe:56 K:39一、实验探究题。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结合提供的仪器,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的名称:A,E。
(2)从提供的仪器中选择组装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你选择的仪器是(填字母序号),组装仪器的连接原则是①先左后右,②。
组装好仪器,先检查,然后加入药品,制取气体。
(3)实验室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小明和同学们利用图中的仪器完成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并进行了相关问题的思考。
请结合图文信息完成下列任务。
(1)仪器G的名称是。
(2)要组装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你选择的仪器是(填字母序号),加固体药品的操作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用图G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端进,原因是。
3.如图所示,将滴有酚酞的滤纸条放在试管里,如图示放在实验桌上:(1)用胶头滴管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
胶头滴管的用途是。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从微观角度看,此现象说明。
(3)某学生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
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这一实验还说明,两种试剂中具有挥发性。
(4)用左图的装置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比右图课本中装置,优点是。
4.空气和水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下列实验可用于研究空气和水的组成。
(1)利用实验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中用到的红磷属于(填“单质”或“化合物”)。
(2)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操作正确的是(填字母编号)。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点燃红磷后,先让红磷在瓶内燃烧一会儿,再塞紧橡胶塞C.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D.实验时取用稍过量的红磷E.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F.实验中可以用硫代替红磷进行实验(3)实验过程产生的白烟与瓶内的冷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偏磷酸(HPO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探究题(精心整理)
1、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①、②的名称①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为______(填序号,下同),气体收集装置为____或___ ;实验室制取二
氧化碳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或,
其中更好的是,优点有,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右图电解水实验中的现象,请回答:
A端为电源的极。
写出B端所连接试管内气体的一点性
质。
该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3、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2)用A与D相连可制取的一种气体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小明将B与C相连,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实验操作有:a.停止加热b.固定试管c.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d.装药品和
放棉花e .加热,收集氧气。
上述过程中缺少的一步操作是 ,将该操作编号为f ,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4)查阅资料:相同条件下,氨气(NH 3)的密度比空气小,
且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
合物可制取氨气。
根据所查资料,制取氨气应选择的装置是
(填序号)。
4、下列是有关二氧化碳制取的相关问题:
①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用鸡蛋壳与稀盐
酸反应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其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是 。
②如果用右图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火焰不熄灭的可
能原因是:
③实验操作中将鸡蛋壳捣碎的目的是
5、竹子是“有节、中空、四季常绿”的植物。
同学们对竹子中的 气
体成分展开了探究,测定其成分。
(1)收集竹子中的气体。
小华提出:将一节竹子浸没在水中,在竹子上钻孔,用排水
法收集气体。
小刚提出:可用注射器从竹子中抽取气体。
大家认为两人的想法都可行,于是分为A 、B 两组,在相同的
条件下,A 组采用小华的取气方法,B 组采用小刚的取气方法,分
别完成下面的实验。
(2)检验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向所取气体中入
有二氧化碳。
化学方程式为 。
(3)测定氧气含量。
【查阅资料】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白磷的着火点为40 ℃。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方案一和方案二来
测定氧气含量。
稀盐酸
鸡蛋壳
方案一方案二
【进行实验】按上述两个方案进行多次实验。
【反思与评价】
a.实验中磷的量应为足量,原因是。
b.两个方案的实验测定结果不同,测定结果比较准确的是方案,原因是。
c.经过A、B两组同学的实验,A组测得的含氧量总是大于B 组的,你认为原因是。
6、物质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如下图)。
请回答:
(1) 根据图2的实验,探究得出燃烧的条件是 (填①、②或
③)。
(2) 实验时如果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少量酒精在桌上着火燃烧,最好的灭火方法是,所依据的原理是。
7、实验室提供以下所示的常见仪器,供完成下列气体制取实验时选用。
A B C D E F G
(1)(3分)实验室采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O2并用排水法收集O2时,必须选用上述仪器中的(填序号),反应化学方程
式为为 。
(2)(2分)过氧化氢(H 2O 2)俗称双氧水,常温下是一
种无色液体,它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能迅速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
(3)(2分)若直接使用右图所示装置收集O 2,
O 2由 口进入;若在装置中充满水,则
O 2应由 口进入(填编号)。
8、科技节活动中,化学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
以下问题。
(1)图A 所示实验可观察到“铁树”上浸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棉团由白色变
为 色,该实验中没有涉及的性质是 (填
字母)。
A .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 .氨分子有一定质量
C .浓氨水具
有挥发性
(2)图B 所示实验,将注射器中浓石灰水注入瓶中,会看到鸡蛋被“吞”
入瓶中,该实验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为 。
(3)图C 所示实验,当通过导管向热水中通入氧气时,白磷在水下燃烧,
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为:①可燃物;②达到燃烧所需要
的 ;③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
(4)图D 所示实验观察到紫色小花变为红色,小花变红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A B 大烧杯 浓氨水 浸有酚酞试液 的脱脂棉团 细铁丝 A C 氧气热水 白剥壳熟鸡
蛋 浓石灰水 CO 2气 B D 喷水放入集气瓶中 二氧 化大烧杯 浓氨水
浸有酚酞试液 的脱脂棉团
细铁丝 A C 氧热水 白剥壳熟鸡蛋
浓石灰水 CO 2气
B D 喷水放入集气二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