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政府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政府的作用

一.背景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全球化时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面对日趋激烈的经济竞争,各国、各地区都希望通过深度参与经济分工和合作,发挥“1+1>2”的聚合效应,从而赢得竞争优势。在美国,区域协作和一体化建设催生了三个发展强劲的城市带,即东北部以纽约为中心的大西洋沿岸城市带,中西部以芝加哥为中心的五大湖区城市带,以及西部以旧金山和洛杉矶两大城市为主体的太平洋沿岸城市带。在日本,以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为核心形成的东海道大都市带。英国以伦敦为核心的城市群构成国家的主要生产基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区域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区域合作的范围和领域不断拓展,合作规模不断增大,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重要的经济区域,加快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区域经济一体化,指的是按照自然地域经济内在联系、商品流向、民族文化传统以及社会发展需要而形成的区域经济的联合体。区域经济一体化同时也是建立在区域分工与协作基础上,通过生产要素的区域流动,推动区域经济整体协调发展的过程。完成这一过程,需要市场和政府的双力推动。在我们这样一个政府主导型的发展中国家,在地方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的体制性根源依然根深蒂固的现实背景下,尤其需要通过政府进行市场化的制度创新和沟通协调,打破传统体制的制度均衡,推动区域经济朝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二.从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看,目前积极推进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为什么)

1.有利于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建立统一的市场体系,以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区域经济一体化将有力推动统一大市场的形成,符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2.有利于以产业集聚为动力扩大市场规模。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降低了区域间要素流动的障碍,从空间上扩大了市场范围,为产业集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一方面,区域经济一体化减少了要素的流动费用,降低了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区域经济一体化拓宽了生产要素的流动空间,为生产要素的集聚提供了空间载体。

3.有利于实现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分工与市场规模是相互促进的,“市场容量限制劳动分工”

这一著名的“斯密定理”揭示了市场容量与劳动分工的互动关系。一方面,随着市场容量的增加,劳动分工进一步细化,企业的生产成本会相应降低。另一方面,区域经济一体化所引致的分工和协作会进一步拓宽市场潜力。

4.有利于突破地区间行政区域划分界限,实现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行政区经济”的发展态势,表现为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的刚性约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行政区经济”已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发展和影响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在区域经济一体过程中,各地方政府能加强协作,最大限度地突破行政区域划分,通过共同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在全局利益的增长中实现局部利益。

5.有利于增加区域内的整体利益。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贸易成本密不可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直接目的是降低贸易成本,而只有降低贸易成本,区域经济一体化才能最终实现。在报酬递增和竞争的条件下,基于分工和多样化偏好,贸易成本的降低会形成产业集聚。区域间产业集聚的形成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从而带来区域内整体利益的增加。

三.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缺点)

1.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区域经济合作的价值在于,区域内各个地方能够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以及区域整体利益的需要,定位自身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角色,以实现区域内各地经济发展的共赢。但在现实中,由于地方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关注更多地表现为对本辖区经济指标的关注,因而地方政府往往对那些“热线产业”具有强烈的投资冲动,而忽视宏观的经济效益。如,在“长三角”地区相距不远的15 个城市中,有11 个城市的主导产业选择了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有8 个城市选择石化业,12 个城市选择通讯产业。在环渤海地区大部分省市都有钢铁、煤炭、化工、建材、电力、重型机械、汽车等传统行业。同时,又在竞相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甚至都要求有自己的出海口。这些地方政府间的重复建设所带来的所谓市场繁荣、高速增长只能是暂时的、虚假的,而其留下的危害却是长期的、严重的。一方面造成行业内的巨大资源消耗,限制企业规模效益的发挥。另一方面,各地区各自为战,破坏了地区间经济合作,不利于区域间形成分工与协作关系,极大阻碍区域经济合作的顺利进行。2.地方保护主义盛行,统一市场分割严重。地方保护主义对那些有可能给本地区带来竞争压力

的资源要素,则限制其流入,而对那些对本地区有利的资源要素则限制其流出,人为地制造地区间的市场分割。如:地方政府间的原料大战、价格大战、市场封锁现象。从表面上看,地方保护主义提高了本地区企业的生存能力,增加了本地政府的财政收入,有利于本地区的社会稳定。但从长远来看,因地方保护主义所导致的市场分割,妨碍着统一、竞争、有序市场的建立,极大地阻碍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3.政府间恶性竞争,区域公共服务缺失。区域一体化、社会信息化、市场无界化的迅速发展,使得很多原属各地方政府的内部社会公共问题和公共事务变得越来越“外部化”。良好的“区域公共服务”是整个区域经济、社会和文化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伴随着“区域公共服务”问题的出现,如何生产和供给此类服务自然而然地提上了日程。由于“区域公共服务”具有一般公共物品的两大特征,即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所以区域内各地方政府也同样会有“搭便车”心理,没有动力甚至采取规避心态去对待“区域公共服务”问题。但另一方面,这些“区域公共物品”还有着高度渗透性和不可分割性的特点,因此区域内各地方政府又不得不去解决这些问题。在诸多的“区域公共服务”问题中,区域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譬如,在港口建设方面,长江三角洲地区拥有沿江、沿海的天然建港资源,如果协调得好,可以充分发挥各地所长,提高港口利用效率和投资效益,也有利于上海航运中心地位的确立。但是,上海建设航运中心,把港运中心从内河迁到海外,在小洋山投资300亿元建大型海港,这使作为长江港口的江苏诸港缺少了整合力量,而浙江的宁波港受影响更重。

四.深化地方政府管理改革,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合作良性发展。(优点)

为加强地方政府在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各地方政府必须正确处理好行政区经济与区域经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以正确的角色定位来实现地区经济利益最大化。

1. 以积极进取、充分合作的态度加强地方政府间的协调。区域经济一体化必然涉及跨行政区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生产要素流通及区际贸易关系等方面的问题,区域的地理范围愈大,问题愈复杂。为此,需要共同组建跨行政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管理机构,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提供组织上的保障。

2.以产业转移为纽带,促进区域内的合理分工与协作。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区域依存关

系为基础,而区域分工协作正是突破单个区域资源限制的一种有效途径。一方面,区域经济一体化客观上会形成“核心———外围”结构,各地方政府需要发掘和培育本地的优势产业和特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