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新媒体的类型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兴未艾的网络不仅连接了世界,而且形成了一 种全新的人类社会生活方式。它越来越深刻地进入 了当代社会各个领域,对社会的发展进程构成了新 的环境变量,而这种新的环境变量对于青少年的道 德发展以及学校德育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2、网上聊天
2.2 网上聊天的特点
1)匿名性 网上聊天的基本特质之一就是匿名。匿名是一种 特殊的“面具”,通过匿名可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 构建了网上聊天人际传播的特殊情境。 2)与社会规范的冲突 一方面,上网者可以在聊天中自由地转换角色, 以实现其在现实中被压制的阴暗面;另一方面,网 上聊天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规范着人的社会行为。
假设某个节点处于信源态,当无数节点处于信宿 态时,则构成大众传播;当一定数量具有特定身份 的节点处于信宿态时,则构成公众传播;当数量很 少的身份固定的节点处于信宿态时,则构成人际传 播。
这种复合型的传播方式为其创造出多元化的舆论 空间奠定了基础。
案例:CBA安踏装备大赛BBS推广
BBS传播经过1个月系统推广,吸引网友关注大赛、 参与大赛。
补充
Intranet是指运用Internet技术于企业内部网络。Intranet以 企业内部网络为基础,以国际统一标准的www为界面,提 供了良好的用户接口,可使用任何一种Web浏览器在网络 的任一节点方便地得到所需的信息。
运用Web的发布技术,电子邮件、新闻组等技术使得企业 信息的发布与收集更加方便,易于管理。信息流通刺激创 意的产生,也使得跨功能与跨企业的沟通协调更容易进行。 对于高度要求信息整合与程序配合的流程及供应链管理, 方便的沟通工具可以发挥很大的促进效果。
1、电子邮件
1.2 电子邮件的传输原理 信件发送者可随时随地
发送邮件,不要求接收者 同时在场,即使对方现在 不在,仍可将邮件立刻送 到对方的信箱内,且存储 在对方的电子邮箱中。接 收者可在他认为方便的时 候读取信件,不受时空限 制。
2、网上聊天
2.1 网上聊天主体——青少年
由中国青少年社会服务中心等单位于2009年1月 27日发布的《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技术报 告》显示,未成年人网上聊天现象普遍。
3.大浪淘沙阶段(2001— 2004年)
加速发展阶段也暴露了盲目发展、网站普遍亏损的 问题。而大浪淘沙阶段的最大特征就是网络泡沫的 破灭。 由于网络广告的收入十分有限,经营成本高昂,许 多网站面临生存危机,盈利成为商业网站的第一追 求。收费服务、短信收入、网络游戏、电子商务成 为新媒体的主要业务。大浪淘沙后的幸存者成为新 媒体的主力军。
中国新媒体1995年以来的发展历程:
4.用户生成内容阶段(2005—2009年)
从2005年起,网络媒体进入了用户生成内容阶段。 这个阶段有两个特点:一是用户上网目的的娱乐化, 二是Web2.0的兴起。 5.移动互联网阶段(2009年至今)
3G牌照的发放、4G等新一代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 术的研发、智能手机的普及、UCWEB等技术产品的 流行,彻底打破了移动互联网和有线互联网的界限, 新媒体进入了移动互联网阶段。
3)BBS中的人际传播是ID与ID的传播。ID不仅 掩盖了使用者的性别、年龄、籍贯,更隔离了人与 人之间的感知。在BBS中,讨论者依赖虚拟平台与 对方交流,而无法通过触觉、视觉、嗅觉等本能来 感知对方的存在。
1、BBS
1.1 Bຫໍສະໝຸດ BaiduS的特征
BBS之所以能够包容多个层面的传播类型,在于 其超强的互动性。BBS就像一张动态的网,网中的 信源和信宿并不固定,只是网中节点的两个状态。
补充
在互联网领域SNS有三层含义:Social Network Service、 Social Network Software和 Social Network Site。
Social Network Service中文直译为社会性网络服务或社会化 网络服务,意译为社交网络服务。中文中网络的含义包括 硬件、软件、服务及网站应用,四字构成的词组更符合中 国人的构词习惯,因此人们习惯上用社交网络来代指SNS (包括Social Network Service的三层含义),用社交软件代 指Social Network Software,用社交网站代指Social Network Site。
其次,BBS议题丰富,话题广泛,可以说是包罗万 象,甚至无法预先设定;
最后,BBS高度互动,它将新闻信息传播和发表多 元意见的形式有机结合在一起。
2、社交网站
社交网站,又称社交网,英文名称为SNS (Social Network Site)。
目前社交网站的含义十分广泛,除了基于计算机 终端的SNS,它还包括手机等移动终端所提供的已 成熟普及的信息载体服务,如包括短信(SMS)、 彩信、飞信等即时通信方式在内的移动互联网功能 也逐步纳入社交网站的范围。
1.网络上的人际传播 主要形式有:电子邮件、网上聊天等。
2.网络群体传播与网络组织传播 3.网络中的大众传播
第一节 网络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是网络中最常见的传播形态之一。对网 络人际传播的需求,使网络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一 部分。人际传播也与网络中的其他传播形态相互交 融、相互作用。
今天,网络上的人际传播是十分频繁的。在互联 网上,人和人的互动通过电子邮件、网上聊天等形 式进行。
第二单元
新媒体的类型和形态
第四章 新媒体的类型
新媒体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是一种 全新的传播类型。
我们在深入研究新媒体时可以比照传播学流行的 分类方法,将其细分为:网络人际传播、网络群 体传播、网络组织传播、网络大众传播等,并对 其进行深入研究。
本章概要
新媒体传播目前主要的类型有:
电子邮件的传输是通过电子邮件简单传输协议 (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称SMTP) 来完成的,它是互联网的一种电子邮件通信协议。
电子邮件不是一种“终端到终端”的服务,而 是“存贮转发式”的服务。这正是电子邮箱系统 的核心,利用存贮转发可进行非实时通信,属异 步通信方式。
补充
Web2.0是一套可执行的理念体系,实践着网络社会化和个 性化的理想,使个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实现互联网 生产方式的变革,从而解放了生产力。
实践Web2.0的应用元素包括:博客(Blog) 以及RSS(简 易聚合)、Webservice(Web 服务)、开放式APIs (开放 式应用程序接口)、Wiki (维客)、Tags(分类分众标 签)、Bookmark(社会性书签)、SNS(社交网络)、 Ajax(异步传输) 等,底层是XML和接口协议,而这些应 用又都是在一些Web2.0 体系下的理论和思想指导下形成 的。
第四节 Web 2.0
Web2.0是以互联网作为跨设备的平台,其应用程 序充分发挥平台的内在优势,软件以不断更新的 服务方式进行传递,个人用户通过组成群体贡献 自己的数据和服务,同时允许他人聚合,以达到 用户越多、服务越好的目的。
1、Web 2.0 的兴起
Web2.0源自2004年3月美国奥莱理公司与 MediaLive公司的一次头脑风暴会议。奥莱理公司 副总裁戴尔·朵菲提认为,那些当初幸免于当初网络 泡沫的公司,其模式都具有相似性,互联网正在经 历一种新的变革。在分析了这新技术与新型网站的 模式后,他与公司总裁提姆·奥莱理创造性地提出了 Web2.0的概念。
主要有: 1)在BBS中不同媒体的议程设置彼此冲突。 2)媒体议程设置受到二级传播的重构。 3)媒体议程设置还受到其他公众议题的影响,
网民可以自己制造议题。 4)打破了传统大众传媒的单向式信息传播。
BBS为何能塑造舆论的多元空间?
首先,BBS是一个自由的平台,它为网友提供了平 等的畅所欲言的机会;
3、正式组织中的网络传播
3.2 组织外的网络传播
互联网是实现组织外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组织外 传播根据信息流动的方向主要分为两类:
1)一种是组织的信息输入活动,即组织为进行目 标管理和环境应变决策而从外部广泛收集和处理信 息的活动;
2)一种是信息输出活动。比较常见的是通过互联 网来宣传本组织。这包括公关宣传、广告宣传和企 业标识系统(CIS)宣传。在互联网上,宣传活动主 要是建立网站与网络广告。
1、电子邮件
1.1 电子邮件的特点 电子邮件通信是一种将电话通信的快速与邮政通
信的直观相结合的通信手段,与电话通信以及邮政 通信相比较而言,电子邮件有其得天独厚的优点:
1)传输速度快 2)非常便捷 3)成本低廉 4)信息多样化 5)有广泛的交流对象 6)比较安全
1、电子邮件
1.2 电子邮件的传输原理
“置顶帖”作为此次论坛传播最核心的载体,在大 赛告知、吸引点击官网方面作用重大:“大赛公告” 在六家论坛(设计论坛4家、门户论坛1家、社区 论坛1家)置顶发布一个月,累计获得超过80000 的访问量。
在发布帖的同时,也定期维护已发帖,针对网友 问题作答,巧妙地将官网链接发布出来。
1、BBS
1.2 BBS塑造舆论的多元空间 作为新媒体的一部分,BBS影响议程设置的方式
3、正式组织中的网络传播
3.1 组织内的网络传播
目前正式组织内的网络传播主要指基于一个企业 (或单位)Intranet平台的传播。 一个大型企业需要及时了解分散在各地的分公司的 经营状况,同一企业内不同部门、不同地区的员工 之间也需要及时共享、交流大量的企业内部信息。 另外,企业与客户之间以及企业与其合作伙伴之间 也存在着大量的信息交流。
第三节 网络中的大众传播
互联网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介。1998年5月,在联 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上,网络被正式作为“第四媒 体”提出,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也指出,在加强 传统的文字、声像手段的同时,应利用最先进的 “第四媒体”,以加强新闻传播工作。
计算机网络作为一种媒体,其发展可以追溯到20 世纪60年代的联机情报检索服务系统。著名的联 机情报检索服务系统有始建于1966年、1972年投 入商业性运营的DIALOG系统,1965年建立、1973 年投入商业性运营的ORBIT系统,成立于1976年的 BRS系统,成立于1975年的ESA系统等。这些联机 情报检索服务系统便是一种新媒体。然而,我们 今天谈及的新媒体,往往是指基于互联网的文化 传播载体。
www.dialog.com
美国目前著名的网络媒体
www.alexa.com 著名网站: www.yahoo.com , www.youtube.com ,
www.facebook.com,... 美 国 3 大 报 纸 : www.nytimes.com ,
www.washingtonpost.com,wsj.com; 搜索引擎之王:www.google.com
中国新媒体1995年以来的发展历程:
1.酝酿发展阶段(1995年10月—1997年5月) 上网媒体数量少 上网媒体一般无独立域名 上网信息一般为单一的文字信息,无多媒体信息 不能定时更新信息 缺少即时互动功能 基本上无数据查询功能 中国新闻最高管理机构还没有对新闻媒体在互联网 上的运作进行直接管理
第二节 网络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网络群体传播是临时松散的非正式群体在互联网 上的传播活动,如BBS、同学录等。
网络组织传播是指正式组织内基于计算机网络的 传播活动,如企业内部局域网。
1、BBS
1.1 BBS的特征
网民在BBS中进行对话的交往行为属于人际传播 的范畴。但是,BBS中的人际传播与传统面对面或 者通信及电话交谈式的人际传播又存在着很大的区 别。其表现有:
1)BBS中的人际传播缺乏语境支持。由于缺乏 对对方性别、年龄、身份的了解以及表情、声音等 辅助语言的支持,讨论者必须时刻做到尽量明白无 误地用文字表达其所说的内容,因此讨论者需要花 费大量文字以补充语境,而且要尽量减少积极修辞 以防对方误解。
1、BBS
1.1 BBS的特征
2)BBS中的人际传播具有公开性,接受公开监 督。在公共空间进行活动的讨论者,除对话的双方 外,尚有无数的“潜伏者”(Lurkers) 在“监视” 对话。因此,讨论者的话语不仅仅针对确定的对话 人,还针对大量匿名的“听众”。
中国新媒体1995年以来的发展历程:
2.加速发展阶段(1997年6月—2000年)
上网媒体的数量迅速增加; 广泛采用独立域名,建设并运行独立网站; 尝试使用多媒体信息; 定时更新,频率加快; 开发使用网络互动功能,加强与读者的联系; 开发网络动态数据查询功能; 多版本、多语种、多站点的建立。
中国新媒体1995年以来的发展历程:
2、网上聊天
2.2 网上聊天的特点
1)匿名性 网上聊天的基本特质之一就是匿名。匿名是一种 特殊的“面具”,通过匿名可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 构建了网上聊天人际传播的特殊情境。 2)与社会规范的冲突 一方面,上网者可以在聊天中自由地转换角色, 以实现其在现实中被压制的阴暗面;另一方面,网 上聊天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规范着人的社会行为。
假设某个节点处于信源态,当无数节点处于信宿 态时,则构成大众传播;当一定数量具有特定身份 的节点处于信宿态时,则构成公众传播;当数量很 少的身份固定的节点处于信宿态时,则构成人际传 播。
这种复合型的传播方式为其创造出多元化的舆论 空间奠定了基础。
案例:CBA安踏装备大赛BBS推广
BBS传播经过1个月系统推广,吸引网友关注大赛、 参与大赛。
补充
Intranet是指运用Internet技术于企业内部网络。Intranet以 企业内部网络为基础,以国际统一标准的www为界面,提 供了良好的用户接口,可使用任何一种Web浏览器在网络 的任一节点方便地得到所需的信息。
运用Web的发布技术,电子邮件、新闻组等技术使得企业 信息的发布与收集更加方便,易于管理。信息流通刺激创 意的产生,也使得跨功能与跨企业的沟通协调更容易进行。 对于高度要求信息整合与程序配合的流程及供应链管理, 方便的沟通工具可以发挥很大的促进效果。
1、电子邮件
1.2 电子邮件的传输原理 信件发送者可随时随地
发送邮件,不要求接收者 同时在场,即使对方现在 不在,仍可将邮件立刻送 到对方的信箱内,且存储 在对方的电子邮箱中。接 收者可在他认为方便的时 候读取信件,不受时空限 制。
2、网上聊天
2.1 网上聊天主体——青少年
由中国青少年社会服务中心等单位于2009年1月 27日发布的《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技术报 告》显示,未成年人网上聊天现象普遍。
3.大浪淘沙阶段(2001— 2004年)
加速发展阶段也暴露了盲目发展、网站普遍亏损的 问题。而大浪淘沙阶段的最大特征就是网络泡沫的 破灭。 由于网络广告的收入十分有限,经营成本高昂,许 多网站面临生存危机,盈利成为商业网站的第一追 求。收费服务、短信收入、网络游戏、电子商务成 为新媒体的主要业务。大浪淘沙后的幸存者成为新 媒体的主力军。
中国新媒体1995年以来的发展历程:
4.用户生成内容阶段(2005—2009年)
从2005年起,网络媒体进入了用户生成内容阶段。 这个阶段有两个特点:一是用户上网目的的娱乐化, 二是Web2.0的兴起。 5.移动互联网阶段(2009年至今)
3G牌照的发放、4G等新一代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 术的研发、智能手机的普及、UCWEB等技术产品的 流行,彻底打破了移动互联网和有线互联网的界限, 新媒体进入了移动互联网阶段。
3)BBS中的人际传播是ID与ID的传播。ID不仅 掩盖了使用者的性别、年龄、籍贯,更隔离了人与 人之间的感知。在BBS中,讨论者依赖虚拟平台与 对方交流,而无法通过触觉、视觉、嗅觉等本能来 感知对方的存在。
1、BBS
1.1 Bຫໍສະໝຸດ BaiduS的特征
BBS之所以能够包容多个层面的传播类型,在于 其超强的互动性。BBS就像一张动态的网,网中的 信源和信宿并不固定,只是网中节点的两个状态。
补充
在互联网领域SNS有三层含义:Social Network Service、 Social Network Software和 Social Network Site。
Social Network Service中文直译为社会性网络服务或社会化 网络服务,意译为社交网络服务。中文中网络的含义包括 硬件、软件、服务及网站应用,四字构成的词组更符合中 国人的构词习惯,因此人们习惯上用社交网络来代指SNS (包括Social Network Service的三层含义),用社交软件代 指Social Network Software,用社交网站代指Social Network Site。
其次,BBS议题丰富,话题广泛,可以说是包罗万 象,甚至无法预先设定;
最后,BBS高度互动,它将新闻信息传播和发表多 元意见的形式有机结合在一起。
2、社交网站
社交网站,又称社交网,英文名称为SNS (Social Network Site)。
目前社交网站的含义十分广泛,除了基于计算机 终端的SNS,它还包括手机等移动终端所提供的已 成熟普及的信息载体服务,如包括短信(SMS)、 彩信、飞信等即时通信方式在内的移动互联网功能 也逐步纳入社交网站的范围。
1.网络上的人际传播 主要形式有:电子邮件、网上聊天等。
2.网络群体传播与网络组织传播 3.网络中的大众传播
第一节 网络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是网络中最常见的传播形态之一。对网 络人际传播的需求,使网络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一 部分。人际传播也与网络中的其他传播形态相互交 融、相互作用。
今天,网络上的人际传播是十分频繁的。在互联 网上,人和人的互动通过电子邮件、网上聊天等形 式进行。
第二单元
新媒体的类型和形态
第四章 新媒体的类型
新媒体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是一种 全新的传播类型。
我们在深入研究新媒体时可以比照传播学流行的 分类方法,将其细分为:网络人际传播、网络群 体传播、网络组织传播、网络大众传播等,并对 其进行深入研究。
本章概要
新媒体传播目前主要的类型有:
电子邮件的传输是通过电子邮件简单传输协议 (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称SMTP) 来完成的,它是互联网的一种电子邮件通信协议。
电子邮件不是一种“终端到终端”的服务,而 是“存贮转发式”的服务。这正是电子邮箱系统 的核心,利用存贮转发可进行非实时通信,属异 步通信方式。
补充
Web2.0是一套可执行的理念体系,实践着网络社会化和个 性化的理想,使个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实现互联网 生产方式的变革,从而解放了生产力。
实践Web2.0的应用元素包括:博客(Blog) 以及RSS(简 易聚合)、Webservice(Web 服务)、开放式APIs (开放 式应用程序接口)、Wiki (维客)、Tags(分类分众标 签)、Bookmark(社会性书签)、SNS(社交网络)、 Ajax(异步传输) 等,底层是XML和接口协议,而这些应 用又都是在一些Web2.0 体系下的理论和思想指导下形成 的。
第四节 Web 2.0
Web2.0是以互联网作为跨设备的平台,其应用程 序充分发挥平台的内在优势,软件以不断更新的 服务方式进行传递,个人用户通过组成群体贡献 自己的数据和服务,同时允许他人聚合,以达到 用户越多、服务越好的目的。
1、Web 2.0 的兴起
Web2.0源自2004年3月美国奥莱理公司与 MediaLive公司的一次头脑风暴会议。奥莱理公司 副总裁戴尔·朵菲提认为,那些当初幸免于当初网络 泡沫的公司,其模式都具有相似性,互联网正在经 历一种新的变革。在分析了这新技术与新型网站的 模式后,他与公司总裁提姆·奥莱理创造性地提出了 Web2.0的概念。
主要有: 1)在BBS中不同媒体的议程设置彼此冲突。 2)媒体议程设置受到二级传播的重构。 3)媒体议程设置还受到其他公众议题的影响,
网民可以自己制造议题。 4)打破了传统大众传媒的单向式信息传播。
BBS为何能塑造舆论的多元空间?
首先,BBS是一个自由的平台,它为网友提供了平 等的畅所欲言的机会;
3、正式组织中的网络传播
3.2 组织外的网络传播
互联网是实现组织外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组织外 传播根据信息流动的方向主要分为两类:
1)一种是组织的信息输入活动,即组织为进行目 标管理和环境应变决策而从外部广泛收集和处理信 息的活动;
2)一种是信息输出活动。比较常见的是通过互联 网来宣传本组织。这包括公关宣传、广告宣传和企 业标识系统(CIS)宣传。在互联网上,宣传活动主 要是建立网站与网络广告。
1、电子邮件
1.1 电子邮件的特点 电子邮件通信是一种将电话通信的快速与邮政通
信的直观相结合的通信手段,与电话通信以及邮政 通信相比较而言,电子邮件有其得天独厚的优点:
1)传输速度快 2)非常便捷 3)成本低廉 4)信息多样化 5)有广泛的交流对象 6)比较安全
1、电子邮件
1.2 电子邮件的传输原理
“置顶帖”作为此次论坛传播最核心的载体,在大 赛告知、吸引点击官网方面作用重大:“大赛公告” 在六家论坛(设计论坛4家、门户论坛1家、社区 论坛1家)置顶发布一个月,累计获得超过80000 的访问量。
在发布帖的同时,也定期维护已发帖,针对网友 问题作答,巧妙地将官网链接发布出来。
1、BBS
1.2 BBS塑造舆论的多元空间 作为新媒体的一部分,BBS影响议程设置的方式
3、正式组织中的网络传播
3.1 组织内的网络传播
目前正式组织内的网络传播主要指基于一个企业 (或单位)Intranet平台的传播。 一个大型企业需要及时了解分散在各地的分公司的 经营状况,同一企业内不同部门、不同地区的员工 之间也需要及时共享、交流大量的企业内部信息。 另外,企业与客户之间以及企业与其合作伙伴之间 也存在着大量的信息交流。
第三节 网络中的大众传播
互联网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介。1998年5月,在联 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上,网络被正式作为“第四媒 体”提出,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也指出,在加强 传统的文字、声像手段的同时,应利用最先进的 “第四媒体”,以加强新闻传播工作。
计算机网络作为一种媒体,其发展可以追溯到20 世纪60年代的联机情报检索服务系统。著名的联 机情报检索服务系统有始建于1966年、1972年投 入商业性运营的DIALOG系统,1965年建立、1973 年投入商业性运营的ORBIT系统,成立于1976年的 BRS系统,成立于1975年的ESA系统等。这些联机 情报检索服务系统便是一种新媒体。然而,我们 今天谈及的新媒体,往往是指基于互联网的文化 传播载体。
www.dialog.com
美国目前著名的网络媒体
www.alexa.com 著名网站: www.yahoo.com , www.youtube.com ,
www.facebook.com,... 美 国 3 大 报 纸 : www.nytimes.com ,
www.washingtonpost.com,wsj.com; 搜索引擎之王:www.google.com
中国新媒体1995年以来的发展历程:
1.酝酿发展阶段(1995年10月—1997年5月) 上网媒体数量少 上网媒体一般无独立域名 上网信息一般为单一的文字信息,无多媒体信息 不能定时更新信息 缺少即时互动功能 基本上无数据查询功能 中国新闻最高管理机构还没有对新闻媒体在互联网 上的运作进行直接管理
第二节 网络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网络群体传播是临时松散的非正式群体在互联网 上的传播活动,如BBS、同学录等。
网络组织传播是指正式组织内基于计算机网络的 传播活动,如企业内部局域网。
1、BBS
1.1 BBS的特征
网民在BBS中进行对话的交往行为属于人际传播 的范畴。但是,BBS中的人际传播与传统面对面或 者通信及电话交谈式的人际传播又存在着很大的区 别。其表现有:
1)BBS中的人际传播缺乏语境支持。由于缺乏 对对方性别、年龄、身份的了解以及表情、声音等 辅助语言的支持,讨论者必须时刻做到尽量明白无 误地用文字表达其所说的内容,因此讨论者需要花 费大量文字以补充语境,而且要尽量减少积极修辞 以防对方误解。
1、BBS
1.1 BBS的特征
2)BBS中的人际传播具有公开性,接受公开监 督。在公共空间进行活动的讨论者,除对话的双方 外,尚有无数的“潜伏者”(Lurkers) 在“监视” 对话。因此,讨论者的话语不仅仅针对确定的对话 人,还针对大量匿名的“听众”。
中国新媒体1995年以来的发展历程:
2.加速发展阶段(1997年6月—2000年)
上网媒体的数量迅速增加; 广泛采用独立域名,建设并运行独立网站; 尝试使用多媒体信息; 定时更新,频率加快; 开发使用网络互动功能,加强与读者的联系; 开发网络动态数据查询功能; 多版本、多语种、多站点的建立。
中国新媒体1995年以来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