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杜林论读书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杜林论读书笔记
【篇一:反杜林论读书笔记】
《反杜林论》读书笔记
09级管理科学与工程占英春
《反杜林论》是恩格斯在1876年9月-1878年6月写的批判德国
小资产阶级社会义者杜林的著作。这部著作通过批判杜林的唯心主
义先验论哲学、庸俗政治经济学和假社会主义,科学地总结了马克
思主义诞生后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成就,系统地
论述了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及其内在联系。
读了这本书给我最受的体会是:第一点人在做学问或做事情时要独
立思考,思维要活跃或是逆向思维,不要人云亦云,毫无创新。第
二点,要认清事情或事物的发展规律,不要违反规律去努力,不然
最后反而会南辕北辙,离真理越来越远,不过任何事情或是理论都
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一个理论或是学科的发展都不会一帆风顺的,都是在曲折中前进和发展。书中的内容理解如下:
它批判了杜林在科学分类问题上的先验主义观点,指出马克思主义
哲学与旧哲学的不同,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
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价值在于提供科学地认
识世界的一般观点和方法,
它在书中阐明了包括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在内的认识辩证法,坚持了在认识论基本问题上的唯物主义路线。简明地业务水平了意
识的起源和本质,批判了杜林“原则在先”、“世界统一于存在”等关
于物质和意识上的唯心主义先验论思想。
书中系统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即矛盾统一规律、质量互
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批判了杜林的形而上学观点。
书中批判了杜林在道德、真理、平等和自由等方面及思维方式问题
上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谬论,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真理、平等、自由和必然之间关系等的基本观点。恩格斯深刻地批判了杜林关于
道德原则是适用于一切时代、一切世界包括人类及“人以外的一切生物”的终极真理的唯心史观,明确地指出了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式的
历史性、阶级性以及社会存在的关系。在自由和必然的关系上,针
对杜林关于离开客观规律的绝对自由的谬论、恩格斯指出:“自由不
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
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自由就在于根据对自然
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因此它必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虽然从初中就接触到哲学的知识,到现在读大家的作品时,仍觉得吃力,所以理解上可能会有出入,请老师指正。
【篇二:《反杜林论》读后感】
《反杜林论》读后感
《反杜林论》既总结了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成就,又阐述了无产阶级关于战争和军队的基本理论原则,《反杜林论》是一部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的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同时又具有极重要的理论价值,为无产阶级军事科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
失败乃成功之母,而《反杜林论》则诞生于马克思主义跌跌撞撞的发展史中一次错误的摸索。19世纪70年代杜林打着“社会主义”这块金字招牌,并冠以“科学”的伪装的“杜林论”诞生:杜林著书立说,并且发表了一系列著作,以假乱真,反对马克思主义。杜林认为,人类认识的出发点不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而是某些“原则”,他主张“原则在先”,即先有思想后有物质,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性,把人的意识看成是纯粹思维的产物。这使当时的德国党面临一个十分艰难的抉择:是以杜林主义作为党的理论基础,还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此时马克思为了捍卫科学社会主义的学说,使刚刚统一起来的德国党沿着正确道路前进,他必须批驳杜林主义。于是,在马克思的大力支持下,恩格斯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写下了一系列批判杜林的文章,在德国党的机关报——《前进报》上陆续发表。1878年7月印成单行本,这就是著名的理论巨著——《反杜林论》。在《反杜林论》一文中恩格斯指出,思维和意识所具有的独立性是相对的。意识一旦产生,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然而这种独立性只是相对的东西。不应当使物质世界与思维相适应,而应当使思维去适应物质世界。思维、意识来源于实践,它们也必须同实际情况相结合,如果离开实践,它就会成为不可想象的东西。在此,我认为《反杜林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取得的成就绝对离不开恩格斯与杜林两人的针尖对麦芒,他们二人一人抨击马克思主义,一人批驳杜林主义,在这个过程中恩格斯不断完善《反杜林论》并最终完成一次质的蜕变。
在《反杜林论》一文中恩格斯提出了很多的观点,但是最令我感兴
趣的还是恩格斯提出的对于“世界统一于什么”和“经济与政治暴力的
关系”的观念给我带来的印象尤为深刻。
恩格斯认为:“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有力的概
述了世界上的现象无论多么千差万别,都是根源于物质的统一性,
都是物质的表现形态,都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恩格斯这一观念狠狠地批判了杜林的世界统一于存在的折衷主义:
杜林认为,因为人的思维是统一的,所以现实世界才是统一的。杜
林所说的“存在”,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存在决定意识”这个命题里的“存在”,含义是不同的。我们所说的“存在”,是指客观存在的东西,它与“自然界”、“物质”等,是同一系列的概念。而杜林所说的“存在”,是十分含混的,它的含义相当于“有”这个概念。按照杜林的说法,“精神”、“上帝”都是“存在”的。杜林这一模糊不清的观念脱离
了客观事实,注定被推翻。
恩格斯在文中曾指出:历史上基础性的东西不是暴力,而恰恰是经济。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就是为
了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例:私有制产生的根源即在于经济领域,
而不在于暴力;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也不是暴力作用的结果,而是
商品生产进一步发展的产物;暴力是以武器的生产为基础的;恩格
斯通过对经济与政治暴力的全面分析正确诠释了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最终认为暴力在具体历史条件下确实能起到积极作用,但不能违背
经济的规律。
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提出的主要观点就是马克思主义对于暴
力的看法,恩格斯论证了军事与经济、军事与政治、战争与革命的
关系,阐明了军队本身及其战略战术发展的物质基础,分析了社会
革命对于作战方法变革的影响,以及兵士群众和统帅在这种变革中
所起的作用。
文中批驳了杜林的暴力是历史上基础性的东西的观点,指出,暴力
仅仅是手段,相反地,经济利益是目的。目的比用来达到目的的手
段要基础性得多。私有财产在历史上的出现,决不是掠夺和暴力的
结果;暴力虽然可以改变财产的占有状况,但是不能创造私有财产
本身。一种财产占有形式为另一种财产占有形式所代替,归根结底,根源于经济自身的合乎规律的运动。暴力不是绝对的坏事,它能够
破坏生产力,但也起着革命的作用杜林把暴力看成是绝对的坏事,
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文中同时指出:暴力在历史中还起着另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