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新课标解读(ppt)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ppt课件

案例1:小学生的研究性学习
案例2:两幅条形图蕴涵的信息
.
28
五、数据分析观念
研究性学习的缘起:父子争论,看电视是否影响视力?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
教师需指出:“样本”问
1.你平均每天看多长时间的电视?题
半小时以下 半小时~1小时 1小时以上
2.你的视力怎样?
5.2~5.1 5.0~4.9 4.8~4.7 4.7以下
案例2:如图,“ ”与“ ”,哪个面积 大?
R 2r
S R 2 2r24 r2
.
27
五、数据分析观念
数据分析观念包括: 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 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 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 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 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 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 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 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
注意学习习惯 .
34
七、推理能力
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推 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 使用的思维方式。
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合情推理是从 已有的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等 推断某些结果;演绎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包括定义、 公理、定理等)和确定的规则(包括运算的定义、法则、 顺序等)出发,按照逻辑推理的法则证明和计算。
.
16
二、符号意识
怎样让学生亲近符号,接受、理解符号呢? 例如:运算符号
.
17
二、符号意识
怎样让学生亲近符号,接受、理解符号呢? 例如:运算符号 又如:关系符号
“再也没有比平行而又等长的短线段更确切的相等
案例2:两幅条形图蕴涵的信息
.
28
五、数据分析观念
研究性学习的缘起:父子争论,看电视是否影响视力?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
教师需指出:“样本”问
1.你平均每天看多长时间的电视?题
半小时以下 半小时~1小时 1小时以上
2.你的视力怎样?
5.2~5.1 5.0~4.9 4.8~4.7 4.7以下
案例2:如图,“ ”与“ ”,哪个面积 大?
R 2r
S R 2 2r24 r2
.
27
五、数据分析观念
数据分析观念包括: 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 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 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 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 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 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 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 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
注意学习习惯 .
34
七、推理能力
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推 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 使用的思维方式。
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合情推理是从 已有的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等 推断某些结果;演绎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包括定义、 公理、定理等)和确定的规则(包括运算的定义、法则、 顺序等)出发,按照逻辑推理的法则证明和计算。
.
16
二、符号意识
怎样让学生亲近符号,接受、理解符号呢? 例如:运算符号
.
17
二、符号意识
怎样让学生亲近符号,接受、理解符号呢? 例如:运算符号 又如:关系符号
“再也没有比平行而又等长的短线段更确切的相等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PPT课件

组织家长会和座谈会等活动,加 强家校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资源整合与共享建议
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教 材、教辅、学具、多媒体资源等,为 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鼓励教师之间进行教学资源的交流和 合作,共同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加强教学资源的管理和共享,促进优 质教学资源的普及和应用。
培养学生的模型求解能力
03
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和方法求解模型,得出实际问题的解决
方案。
数学运算能力培养
提高学生的运算准确性
加强基础运算训练,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培养学生的算法意识
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算法,理解算法思想,形成高效运算能力。
增强学生的估算能力
引导学生掌握估算方法,形成对数值大小和运算结果的合理判断。
倡导启发式、探究式教学
教师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求 知欲和创新精神。
注重合作学习与交流
鼓励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相互讨论、交流思想,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自我评价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价, 提高自我监控和自我调整的能力。
同伴互评
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促进交流和合作,培 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评价结果的反馈与利用
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并制定改进计划。
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
教师评价
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 指导和建议。
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输标02入题
解读新课标学习解读数学课程新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PPT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引导学生明确目标、自主规划与自我 监控, 提高自 主、合 作和探 究学习 能力, 形成良 好的思 维习惯 。发挥 新技术 的优势 ,探索 线上线 下深度 融合, 服务个 性化学 习LHJ+FHX 。
第三部分
引导学生明确目标、自主规划与自我 监控, 提高自 主、合 作和探 究学习 能力, 形成良 好的思 维习惯 。发挥 新技术 的优势 ,探索 线上线 下深度 融合, 服务个 性化学 习LHJ+FHX 。
要组成部分。数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基础,在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学的应用渗透到 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随着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的发 展,数学研究与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主要变化
三是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各课程标准根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结合课程内容,整体刻画不同学段 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特征,形成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为教材编写、 教学实施和考试评价等提供依据。 引导学生明确目标、自主规划与自我监控,提高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发挥新技术的优势,探索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服务个性化学习LHJ+FHX。
主讲人:XXX时间:20XX.XX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前言
引导学生明确目标、自主规划与自我 监控, 提高自 主、合 作和探 究学习 能力, 形成良 好的思 维习惯 。发挥 新技术 的优势 ,探索 线上线 下深度 融合, 服务个 性化学 习LHJ+FHX 。 引导学生明确目标、自主规划与自我 监控, 提高自 主、合 作和探 究学习 能力, 形成良 好的思 维习惯 。发挥 新技术 的优势 ,探索 线上线 下深度 融合, 服务个 性化学 习LHJ+FHX 。
2022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2022年版变化与解读PPT课件

B.预制场安设龙门架作为场内垂直、水平运输预应力梁板的工具,旁设预制构件堆放场。 九、临空墙水平与竖向钢筋如下图:
小学数学课程新的变化趋势
(三)内容的设置体现整体性和一致性特征
主题一:数与运算 (1)自然数的认识 两匹马、两粒米→□□→2,自然数的发展历程由数量到图形,再到数字,自然数在形式上是 去掉数量的名词,用符号表示数;在实质上舍去事物的背景,使得数具有了一般性,重点培 养建立数感、符号意识等数学核心素养,这样的学习过程体现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由两 匹马、两粒米→□□,这是由感性具体→感性一般,属于简约阶段,再由□□→2,这是由感性 一般→理性具体,属于符号阶段,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感悟到数是一种符号表达,是对数 量的抽象。
7.11.4密闭穿墙短管应在朝向核爆冲击波端加装防护抗力片。 ②、埋地铸铁管,应涂两道沥青漆,再涂一道面漆;工程内明敷的铸铁管,应先涂两道防锈漆,再涂一道面漆。
课程标准修订的总体方向与原则
(五)加强了学段衔接
• 注重“幼小衔接”,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结合 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在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发展特征,把握课程深度、广度的变化,更好体现学习的连 续性和进阶性。了解高中阶段的学科和学习特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9 起吊物件前对钢丝绳、滑车、卡环等作安全技术检查,安全系数大于8,确保安全状况符合要求方可使用。 (作法详见07FD02防空地下室电气设备安装及07F02防空地下室建筑构造)
小学数学课程新的变化趋势
(三)内容的设置体现整体性和一致性特征
新课程标准的修订,更注重数学课程的整体性与一致性,如在数与代 数领域的数与运算和数量关系两个主题上的改变,数与代数领域由原 来的四个主题变为两个主题,把负数、方程、反比例相关内容都移到 了初中进行教学。
2022年小学数学新课标《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学习ppt课件

图形与位置
教授方向、坐标等知识, 让学生理解图形与位置的 关系。
统计与概率
数据收集与整理
教授如何收集和整理数据,了 解统计图表的意义和作用。
统计量与概率
让学生掌握统计量和概率的概念 、计算方法及应用。
随机事件与可能性
教授随机事件和可能性的概念、判 断方法及概率的计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综合与实践
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2022年小学数学新课标《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22年版)》解读学习
2023-10-20
contents
目录
• 课程理念与目标 • 课程内容与要求 • 教学建议与实施 • 教师专业素养与能力提升 • 新课标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 • 新课标解读案例分析与实践
课程理念与目标
课程理念
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 应学生个性发展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 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决策能力。
在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应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数 据收集、整理、分析过程中培养数据分析观念。同时, 通过实践活动中的决策环节,提高学生的决策能力。在 活动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参与度,鼓励他们积极思考 、交流、合作。
案例四:综合与实践的课程整合与应用
让学生了解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交叉点,拓展知识视野。
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授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和实践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
数学问题解决
通过综合性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 及创新思维。
教学建议与实施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ppt课件

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
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13
注重启发式:
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
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
14
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
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
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18
课标修改稿:
●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
语言与工具 …… ●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
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 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
不可替代的作用 树立正确的数学教学观: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
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 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 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19
数学教学中最需要考虑的是什么?
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 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 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 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 方法。
20
4.“双基”变“四基”
“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
基本活动经验 “四基”与数学素养: ● 掌握数学基础知识 ● 训练数学基本技能 ● 领悟数学基本思想 ● 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21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制定组组长、东北师大 校长史宁中教授提出了“数学教学的四基”, 引起了数学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以前强调的双 基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双基教学重视基 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讲究精讲多练,主 张‘练中学’,相信‘熟能生巧’,追求基础 知识的记忆和掌握、基本技能的操演和熟练, 以使学生获得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 能和较高的学科能力为其主要的教学目标。现 在提出的四基不但包括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还增加了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023年初中数学新课标《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3年版)》解读学习ppt课件

估方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信息技术应用
02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数字化教育资源、教学软件和在线
课程等,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体验。
实践教学
03
通过实验、观察、调查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数学知识
,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育改革趋势
核心素养培养
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 、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等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03
新课标内容与组织结构
内容结构
课程理念
注重学生发展,面向全体学生 ,适应个体差异,倡导自主学 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课程内容
按照不同年级和学段,设置数 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 概率等学习领域。
课程性质与地位
强调数学课程的基础性、综合 性和应用性,培养学生数学核 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课程目标
06
新课标学习与未来展望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
积极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 力,包括制定学习计划、自我
监控和自我评估。
合作学习
在小组中协作学习,分享经验 、互相帮助,培养合作精神。
研究性学习
通过参与课题研究、撰写研究 报告等方式,培养问题解决能
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策略
差异化教学
01
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方法和评
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新课标 修订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人才培养需求。
完善课程设置与教育质量
通过对原有课程设置进行审视和调整,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 需求,提高教育质量。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022版《数学新课程标准》(新修订)解读与变化-新课程标准培训课件

小学数学课程新的变化趋势
(2)用符号表示研究对象的性质、关系、规律 性质:2n是偶数,其中n表示正整数: 关系:b=a+30小明的爸爸比小明大30岁,如果小明岁时、爸爸b岁,就可以得 到上面的表达式; 规律:s=60t一辆汽车以平均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如果t小时后行驶了s公 里,就可以得到上面的表达式,
数学眼光:培养学生数学抽象能力,体现了数学的一般性特征。 数学思维: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推理能力,体现了数学的严谨性特征。 数学语言:是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体现了数学应用广泛性特征。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整体上一致性和阶段性的特征 在小学的低年级学段中更具体、更侧重意识 在小学的高年级学段中更一般、更侧重能力。
的思维去观察,思考与表达。
3 学生在参与数学教学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 4 对于数学教育具有一致性,具有发展性,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都会贯穿始终。
数学核心素养理念的解读
(三)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三会”
1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2 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3 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小学数学课程新的变化趋势
综合与实践:人为规定的量以主题活动放入综合与实践单元 第一学段:
主题活动1购物活动:认识人民币元、角、分 主题活动2时间在哪里:认识时、分、秒 主题活动3我的教室: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相对位置: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主题活动4身体上的尺子:用身体上的“长度”为单位进行测量 主题活动5数学连环画: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记录自己一天的经历,或者,述说一个含有数学知识的 小故事
课程标准修订的总体方向与原则
(三)完善了课程内容结构
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精选和设计课程内容,设置“跨科主题”学习活动,占本学科总课时的 10%,强化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增强了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PPT课件

2.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 学生的认知规律。
3.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 过程。
4.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 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5.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 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020年9月28日
❖ “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 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学 生将综合运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 何”“统计与概率”等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 少一次,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课内外相 结合。
2020年9月28日
7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 Nhomakorabea的数一、数感
3.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展现数感
●
●
1080稍大于1000;
72×15=1080(米)
1080超过2000的一半,都是真正的数感,与量无关
2020年9月28日
15
二、符号意识
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 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 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
简单、通俗地说,数感就是数的感觉。
3000006000 三十亿零六千
读出数感!
30600, 30060, 30006
三万零六百 三万零六十 三万零六
6789读作( 6 )千 ( 7 ) 百 ( 8 ) 十 ( 9 ) ;
6789由( )个千,(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
6789=( )×1000+( )×100+( )×10+( )
小数乘法计算法则推导: 分数除法计算法则推导:
0.15×3=? 0.15 ×3 0.45
3.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 过程。
4.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 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5.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 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020年9月28日
❖ “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 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学 生将综合运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 何”“统计与概率”等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 少一次,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课内外相 结合。
2020年9月28日
7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 Nhomakorabea的数一、数感
3.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展现数感
●
●
1080稍大于1000;
72×15=1080(米)
1080超过2000的一半,都是真正的数感,与量无关
2020年9月28日
15
二、符号意识
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 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 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
简单、通俗地说,数感就是数的感觉。
3000006000 三十亿零六千
读出数感!
30600, 30060, 30006
三万零六百 三万零六十 三万零六
6789读作( 6 )千 ( 7 ) 百 ( 8 ) 十 ( 9 ) ;
6789由( )个千,(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
6789=( )×1000+( )×100+( )×10+( )
小数乘法计算法则推导: 分数除法计算法则推导:
0.15×3=? 0.15 ×3 0.45
新课标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解读精品PPT课件

实世界中的不等关系中优化的思想 立体几何中减少综合证明的内容,重在对于图形
的把握,发展空间观念,运用向量方法解决计算 问题 微积分初步中不系统讲极限概念,通过瞬时变化 率的描述,着重理解微分的基本思想及应用。
必修1:函数及基本初等函数 新课程的新要求
突出函数的思想方法
把函数看作为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 要数学模型介绍给学生。
必修课内容的定位
必修课程中,除了算法是新增加的,向量、统计 和概率是近些年来不断加强的内容之外,
其他内容基本上都是以往高中数学课程的传统基 础内容,当然有些内容在目标、重点、处理方式 上发生了变化。
这些内容对于所有的高中学生来说,无论是毕业 后直接进入社会,还是进一步学习有关的职业技 术,或是继续升大学深造,都是非常必要的基础。
利用函数的思想方法,通过某一事物的变化信息 可推知另一事物信息,要求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具 体实例,理解如何运用函数来刻画现实世界中变 量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33
反证法 数学归纳法
(必修)9(A )直线、
平面、简单几何体 (必修)研究性学习参考课 题
(选修Ⅱ)极限
(选修1—2)推理与证明 (选修2—2)推理与证明
(选修2—2)推理与证明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部分教学内容知识点的调整3
课程
教学内容
提高要求
降低要求
数学1
函数概 念与 基 本初等 函 数1
分段函数 要求能 简 单应用
础内容,当然有些内容在目标、重点、处理方式 上发生了变化。 这些内容对于所有的高中学生来说,无论是毕业 后直接进入社会,还是进一步学习有关的职业技 术,或是继续升大学深造,都是非常必要的基础。
必修课着重点的改变
的把握,发展空间观念,运用向量方法解决计算 问题 微积分初步中不系统讲极限概念,通过瞬时变化 率的描述,着重理解微分的基本思想及应用。
必修1:函数及基本初等函数 新课程的新要求
突出函数的思想方法
把函数看作为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 要数学模型介绍给学生。
必修课内容的定位
必修课程中,除了算法是新增加的,向量、统计 和概率是近些年来不断加强的内容之外,
其他内容基本上都是以往高中数学课程的传统基 础内容,当然有些内容在目标、重点、处理方式 上发生了变化。
这些内容对于所有的高中学生来说,无论是毕业 后直接进入社会,还是进一步学习有关的职业技 术,或是继续升大学深造,都是非常必要的基础。
利用函数的思想方法,通过某一事物的变化信息 可推知另一事物信息,要求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具 体实例,理解如何运用函数来刻画现实世界中变 量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33
反证法 数学归纳法
(必修)9(A )直线、
平面、简单几何体 (必修)研究性学习参考课 题
(选修Ⅱ)极限
(选修1—2)推理与证明 (选修2—2)推理与证明
(选修2—2)推理与证明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部分教学内容知识点的调整3
课程
教学内容
提高要求
降低要求
数学1
函数概 念与 基 本初等 函 数1
分段函数 要求能 简 单应用
础内容,当然有些内容在目标、重点、处理方式 上发生了变化。 这些内容对于所有的高中学生来说,无论是毕业 后直接进入社会,还是进一步学习有关的职业技 术,或是继续升大学深造,都是非常必要的基础。
必修课着重点的改变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PPT课件

初步了解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能够认识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初步形成运用数学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知识的形成过程
通过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 发展的过程。
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如抽象、概括、分析、综合、归纳、类比等,能够运用这些思想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创新评价方式
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表现性评价、成长记 录袋、数学日记等,以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数学 学习情况。
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案例
过程性评价实施
通过课堂观察、作业分析、单元测试等手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 情况,为教学提供反馈。
终结性评价运用
在期末或学段结束时,通过综合测试、数学作品展示等方式,对学 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和评价。
中心的教学理念;而旧标准则相对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应试能力的培养。
02
内容调整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和优化,更加注重知识的
内在联系和实际应用;而旧标准则相对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03
评价方式改革
新课程标准倡导多元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以全面
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状况;而旧标准则相对注重终结性评价和纸
02 式的运算
包括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等式的概念、性质和 运算,以及方程和不等式等代数式。
03 函数
了解常量与变量,理解函数的概念和性质,掌握 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等基本初等函数。
图形与几何领域内容
图形的认识
包括点、线、面、角、三 角形、四边形等基本图形 的概念和性质。
几何证明
理解几何证明的基本方法 和思路,掌握一些基本的 几何定理和推论。
能够认识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初步形成运用数学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知识的形成过程
通过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 发展的过程。
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如抽象、概括、分析、综合、归纳、类比等,能够运用这些思想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创新评价方式
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表现性评价、成长记 录袋、数学日记等,以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数学 学习情况。
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案例
过程性评价实施
通过课堂观察、作业分析、单元测试等手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 情况,为教学提供反馈。
终结性评价运用
在期末或学段结束时,通过综合测试、数学作品展示等方式,对学 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和评价。
中心的教学理念;而旧标准则相对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应试能力的培养。
02
内容调整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和优化,更加注重知识的
内在联系和实际应用;而旧标准则相对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03
评价方式改革
新课程标准倡导多元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以全面
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状况;而旧标准则相对注重终结性评价和纸
02 式的运算
包括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等式的概念、性质和 运算,以及方程和不等式等代数式。
03 函数
了解常量与变量,理解函数的概念和性质,掌握 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等基本初等函数。
图形与几何领域内容
图形的认识
包括点、线、面、角、三 角形、四边形等基本图形 的概念和性质。
几何证明
理解几何证明的基本方法 和思路,掌握一些基本的 几何定理和推论。
2022年小学数学新课标《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PPT课件

06
教材编写与选用注意事项
教材编写原则及指导思想
01
02
03
04
立足学生全面发展
教材编写应注重学生知识技能 、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 态度四个方面的全面发展。
体现数学本质特征
强调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 学建模等核心素养的培养,体 现数学的严谨性和应用性。
适应学生认知规律
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 则编排内容,注重知识的连贯
08
面临挑战与应对策略
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问题预测
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和应用可能 存在困难,需要时间和培训来适
应新的教学要求。
学生对于新的学习方式和内容可 能需要适应期,可能会产生一定
的学习压力。
家长和社会对于新课标的认知可 能存在偏差,需要加强宣传和引
导。
政策支持和社会环境优化建议
政府应加大对新课标的宣传力 度,提高家长和社会的认知度 和接受度。
程。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 包括网络资源、社区资源等,丰 富课程内容,拓展学生的学习空
间。
整合校内外课程资源
校本课程应注重实践性,通过数 学实验、数学探究等活动,培养 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注重实践性和创新性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 数学学习进行全面、客观、公正 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合 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 。
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通过设置具有挑战性 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 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重视过程评价
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 ,更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 中的表现和思考。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育中应用
数字化教学资源
学习2024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2024年版变化与解读PPT课件(2024版)

主题一:数与运算 (1)自然数的认识 两匹马、两粒米→□□→2,自然数的发展历程由数量到图形,再到数字,自然数在形式上是 去掉数量的名词,用符号表示数;在实质上舍去事物的背景,使得数具有了一般性,重点培 养建立数感、符号意识等数学核心素养,这样的学习过程体现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由两 匹马、两粒米→□□,这是由感性具体→感性一般,属于简约阶段,再由□□→2,这是由感性 一般→理性具体,属于符号阶段,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感悟到数是一种符号表达,是对数 量的抽象。
始终。
本方案由市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实施,其要求是必须承诺和落实具体的实施保证措施,并经方案批准机关审查同意,也建议由业主代表或主要负责人担任领导,配备一名以上专职技术人员,负责水保方案的具体实施。 组员职责:在组长的带领指挥下对事故进行救援抢救
数学核心素养理念的解读
(三)数学核 心素养的内 涵—“三会”
数学眼光 数学思维 数学语言
培养学生数学抽象能力,体现了数学的一般性特征。 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推理能力,体现了数学的严谨性特征。 是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体现了数学应用广泛性特征。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整体上一致性和阶段性的特征,在小学的低年级学段中更具体、更侧重意识, 在小学的高年级学段中更一般、更侧重能力。
塔吊施工缝处的梁板砼浇筑待塔吊拆除后进行,浇筑方法同后浇带。 e、征求顾客对工程质量的意见,按照顾客的合理要求,排除故障并达到规定的标准要求,做为进行最终检验的内容之一;
课程标准修订的总体方向与原则
(五)加强了学段衔接
• 注重“幼小衔接”,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结合 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在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发展特征,把握课程深度、广度的变化,更好体现学习的连 续性和进阶性。了解高中阶段的学科和学习特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始终。
本方案由市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实施,其要求是必须承诺和落实具体的实施保证措施,并经方案批准机关审查同意,也建议由业主代表或主要负责人担任领导,配备一名以上专职技术人员,负责水保方案的具体实施。 组员职责:在组长的带领指挥下对事故进行救援抢救
数学核心素养理念的解读
(三)数学核 心素养的内 涵—“三会”
数学眼光 数学思维 数学语言
培养学生数学抽象能力,体现了数学的一般性特征。 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推理能力,体现了数学的严谨性特征。 是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体现了数学应用广泛性特征。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整体上一致性和阶段性的特征,在小学的低年级学段中更具体、更侧重意识, 在小学的高年级学段中更一般、更侧重能力。
塔吊施工缝处的梁板砼浇筑待塔吊拆除后进行,浇筑方法同后浇带。 e、征求顾客对工程质量的意见,按照顾客的合理要求,排除故障并达到规定的标准要求,做为进行最终检验的内容之一;
课程标准修订的总体方向与原则
(五)加强了学段衔接
• 注重“幼小衔接”,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结合 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在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发展特征,把握课程深度、广度的变化,更好体现学习的连 续性和进阶性。了解高中阶段的学科和学习特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29
6
• 修改理由:这些学习内容是经过缜密推 敲的结果,已经概括了义务教育阶段数 学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外延不宜太大, 分解不宜过细,有些内容已含在已有的 条目中,整体风格一致,联系明显,所 以不宜做大的修改。
2020/1/29
7
数学课程目标
•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总体目 标被细化为四个方面:
2020/1/29
12
考查内容要依据《标准》 体现基础性
• 要突出对学生基本数学素养的评价。 试题应首先关注《标准》中最基础 和最核心的内容,即所有学生在学 习数学和应用数学解决问题过程中 最为重要的、必须掌握的核心观念、 思想方法,基本概念和常用的技能。
2020/1/29
13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20/1/29
9
“空间与图形”课程目标
• 拓展知识背景,发展几何直觉、空间 观念和推理能力
• 体会证明的必要性,理解证明的基本 过程,感受公理化思想
• 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 的学习方式,体现教育价值
2020/1/29
10
“统计与概率”课程目标
• 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 作出决策和预测的过程,解决简单 问题
二、数学课程内容标准
2020/1/29
14
• 初中学段 一、数与代数 二、空间与图形 三、统计与概率 四、课题学习
2020/1/29
15
• 在各个学段中,《标准》安排了 “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四个学习领域. 课程内容的学习, 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 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 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
• 知识与技能 • 数学思考 • 解决问题
• 情感与态度
2020/1/29
8
“数与代数”课程目标
• 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 题过程,掌握“双基”,解决简单 的问题
• 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 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 发展抽象思维
• 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 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2020/1/29
4
关于学习内容的六个核心词
• 数感 • 符号感 • 空间观念
• 统计观念 • 应用意识 • 推理能力
2020/1/29
5
关于学习内容的六个核心词
• 修改建议:建议增加运算能力、自学能 力、优化思想;符号感与抽象能力合并, 统计观念与应用意识合并;有些表述应 做解释等。
• 修改结果:除个别文字外,未做修改。
2020/1/29
22
• P33,2(1)
• 修改建议:增加“⑤ 了解一元二次方程根与 系数的关系;会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进行二 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会用十字相乘法对某些 二次三项式(二次项系数为1)进行因式分 解。” 理由是:一是这一内容很重要;二是 一些数学教育工作者(包括教材评审组成员) 都认为需要增加;三是这一内容可以为学生接 受。
2020/1/29
18
• 在教学中,应注重让学生在实际 背景中理解基本的数量关系和变 化规律,注重使学生经历从实际 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估计、求 解、验证解的正确性与合理性的 过程,应加强方程、不等式、函 数等内容的联系,介绍有关代数 内容的几何背景.应避免繁琐的 运算.
2020/1/29
19
“数与代数”的修改
2020/1/29
16
一、数与代数
2020/1/29
17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学习实数、 整式 和分式、方程和方程组、不 等式和不 等式组、函数等知识, 探索数、形及 实际问题中蕴涵的 关系和规律,初步 掌握一些有效 地表示、处理和交流数 量关系以 及变化规律的工具,发展符 号感, 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 系, 增强应用意识,提高运用代数知 识与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 修改结果:未按修改建议修改。
• 修改理由:不十分必要,原则上不增加。
•
2020/1/29
23
二、空间与图形
2020/1/29
24
•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探索基本图形 (直线形、圆)的基本性质及其相 互关系,进一步丰富对空间图形的 认识和感受,学习平移、旋转、对 称的基本性质,欣赏并体验变换在 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习运用 坐标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发展 空间观念.
数学新课程 标准解读
浦东新区教育学院 王秋海
2020/1/29 pdwqh@
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一、理念与目标 二、数学课程内容标准 三、课程实施与评价
2020/1/29
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一、理念与目标
2020/1/29
3
基本理念
• 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 • 数学学习内容来源于实践 • 数学学习方式富有个性 • 数学学习活动师生定位 • 评价的激励机制,目标多元、方法多样 • 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式的除法运算(除式为单项式)。”
• 修改结果:按修改建议修改。
• 修改理由:因为提公因式法因式分 解和分式约分都需要。
2020/1/29
21
• P32,(4)④
• 修改建议:④中括号中的内容“指 数是正整数”删去。
• 修改结果:按修改建议修改。
• 修改理由:因式分解本身是对多项 式而言的,当然不会涉及指数不是 正整数的情形,此括号实属多此一 举。
2020/1/29
25
• 推理与论证的学习从以下几方面 展开:
• 在探索图形性质与他人合作交流 等活动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
• 近一步学习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
2020/1/29
26
• 在积累了一定的活动经验与图形 性质的基础上,从几个基本的事 实出发,证明一些有关三角形、 四边形的基本性质,从而体会证 明必要性,理解证明的基本过程, 掌握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初步 感受公理化思想.
• P32,(2)⑥
• 修改建议:删去“(不要求分母有理 化)”。
• 修改结果:按修改建议修改。
• 修改理由:一方面是因为分母有理化在简 化二次根式运算时有意义,而且不难掌握。 去掉这一括号可使教材编写和教学留有弹 性。
2020/1/29
20
• P32,(4)② • 修改建议:增加“会进行简单的整
• 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 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 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及进行质疑和 独立思考的习惯
2020/1/29
11
学段内容中有关概率的内容
• 修改建议:三个学段的概率内容条理不 很清晰,易做调整。
• 修改结果:将三个学段的概率内容整合 为两个部分,放在二、三学段。
• 修改理由:概率内容分散在三个学段显 得散。具体内容的修改见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