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版)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版)》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版)》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教育部
•【公布日期】2020.01.19
•【文号】教材〔2020〕2号
•【施行日期】2020.01.19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正文
教育部关于印发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课程标准(2020
年版)》的通知
教材〔2020〕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课程改革,特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版)》,现印发给你们,于2020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
各地要认真组织实施,开齐开足开好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课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教育部
2020年1月19日
附件:1.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版)
2.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版)
3.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2020版)。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版)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版)《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一一个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
二普教职教,两端衔接既有高中阶段教育的共同基础,又体现职业教育特点;既衔接九年义务教育,又沟通高职教育。
三课程结构,三大模块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扩展模块四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四个方面文化传承与参与、审美发现与鉴赏、语言理解与应用、思维发展与提升五语文课程,八大目标1.语言认知与积累2.语言表达与交流3.发展思维能力4.提升思维品质5.审美发现与体验6.审美鉴赏与评价7.传承中华优异文化8.关注、参与当代文化六课程实施,五个要点1教学要求2学业水平评价3教材编写要求4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5对地方与学校实施本课程的要求七课程的特色与亮点1立足祖国语言特点,突出语用学习语文课程是学习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2以专题组织课程内容,同时兼顾字词句篇三大模块课程内容,分为十五个专题,同时兼顾字、词、句、段、篇3弘扬“三大”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继承和弘扬中华优异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优异文化,以文化人4坚持“五育”并举,加强劳动精神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5课程评价,增设学业质量标准水平1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学习后应该达到的合格要求,是毕业合格性考试的命题依据水平2参加高职院校分类考试的学生应该达到的要求,是高职院校分类考试的命题依据6提高信息素养,努力实现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优化语文学习环境,不断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下的语文教学新模式7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彰显职教特色加强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职业生活的联系,突出语文实践;注重语文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通与配合,形成协同育人合力;自然融入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教育、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中职语文课程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课程是学习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是学校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育文化自信的主渠道,对学生专业学习、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和语文综合实践等学习活动,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能够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吸收人类进步文化,提高人文素养,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课程目标与核心素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学生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掌握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能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在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创新等语文核心素养方面获得持续发展。
语言理解与运用是指在读写听说的言语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通过语文学习,获得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等能力的发展,以及有关思维品质的提升。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运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丰富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不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创造性。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
2、分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识①巩固3500个常用汉字的识字量,书写正确、规范;②加强词语的积累和运用,能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辨析词语的含义;③了解常用句式的特点和作用;④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五种表达方式的作用;⑤掌握与教材有关的文学常识;⑥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解释和用法;⑦掌握常用应用文书和职业岗位专业文书的格式和写作要求。
能力①口语交际能力听话能力——养成尊重他人发言的好习惯,能耐心地倾听他人的发言;在听一般语速(每分钟200个字左右)的发言、交谈、广播、报告时,能准确理解、辨析和筛选信息,作出及时、正确的反应、概括与评价,符合职业语境的交际要求。
说话能力——能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字音清晰、语调得当、意思明白。
能根据具体场合和要求,即时发表自己的意见,做到态度大方、用语得体、表达清楚、言之有物,切合职业语境的表达需要,达到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
②阅读能力——能比较熟练地品读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并能比较熟练地解读应用文;能阅读浅显的文言文。
能根据职业岗位的特点与需求选择阅读内容,养成边读边想的阅读习惯,有一定阅读速度;能概括中心,理清思路,复述要点,提取信息,品味语言,获取感受,具有一定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和评析水平。
③写作能力——基本掌握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能比较熟练地写作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并具有常用应用文书和职业岗位专业文书的写作能力。
所写的文章(含文书),能做到格式正确、语句通顺、条理清楚、结构完整、中心明确。
书写端正,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具有一定的写作速度。
掌握文章(含文书)修改的方法,养成修改文章(含文书)的习惯。
(2)过程与方法①重视学习过程,懂得语文学习须经历循序渐进、日积月累、反复训练的过程。
②了解自身的学习优势和不足,关注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与进步,体验成功的快乐。
③积极参与师生教学互动、重视课堂内外结合,提高学习效率,增加语言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探求切实有效的学习方法。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解读及实施建议
[作者简介]陈锋(1969-),女,福建省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教育教学研究部高级讲师,主要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及职业院校语文教学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解读及实施建议陈锋(福建省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教育教学研究部,福建福州350003)[摘 要]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成为指导当下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学科教学的纲要性文件。
如何理解新课标的精神,评估新课标给语文课堂带来的新变化是一线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结合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要求,解读新课标中“学业质量标准”给一线教学带来的变化及具体的课堂实施建议。
[关键词]中职语文课标;解读;教学建议[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 9503(2021)02 0111 03 [收稿日期]2020-09-05 教育部于2020年2月发布了《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以下简称“中职语文课标”)[1],成为新时期中职学校语文课程教学重要的指导性文件。
为了帮助一线教师更好地学习理解中职语文课标对语文教学的要求,本文将做初步探讨。
一、中职语文课标研制背景2019年国务院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作为类型教育的职业教育课程标准就应该有同普通教育课程标准一样的体系建构。
中职语文课标的颁布标志着中职语文教学标准建设开始从体例、内容、话语体系等方面完成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转换。
中职语文课程标准将成为符合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求,服务新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纲领性课程文件。
二、中职语文课标课程定位新课标正确定位语文课程是学习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明确了中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和文化传承与参与四个方面[2]。
强调并突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学习,引导学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觉性,加深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解读及实施建议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解读及实施建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是在分层次教学指导思想指引下,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由教育部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编制的。
主要面向中等职业学校中普通话、诗词、演讲、百家文化、写作、阅读等语文课程,旨在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打下语文学习的坚实基础,为中等职业院校学生培养基本文化修养、改进语言表达能力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
新的中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将语文课程涵盖面更宽泛。
一方面,语文课程设置面向更加实际,更加紧密地结合学生需求,贴近实际,将具有实用价值的内容纳入到课程体系中;另一方面,将传统文化和中国文学与其他国文化进行深度对比,使得学生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和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一是调整课程设置。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实用性的十二学科组合,结合当前社会实践,丰富课程内容,让学生学到实用有用的知识。
二是优化课堂教学。
鼓励教师和学生共同分享学习体会,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要改进教师上课组织形式,摈弃传统教学手段,利用影像技术、互联网技术等、有效教学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是尊重学生的学习。
运用丰富的语文文本,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语文学习资源,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习惯,挖掘学生的语文潜能,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学生提供更多支持。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的出台,标志着中等职业学校新课程的开启,为培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提供了新的思路,也将为更多高职学生打开新的世界。
我们期待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让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质量走向新的高度。
教研活动记录表8
地点
参加人员
教研主题:组织学习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
活动内容摘要:
三、课程结构
遵循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统领,整体建构、系统设计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
(一)课程模块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构成。
专题 1 语感与语言习得
专题 2 中外文学作品选读
专题 3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专题 4 古代诗文选读
专题 5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选读
专题 6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品选读
专题 7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
专题 8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
(二)职业模块
模块内容由4个专题构成。
专题 1 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作品研读
专题 2 职场应用写作与交流
(3)考试命题思路
六、课程实施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具体的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实践等活动中形成与发展,并通过真实、多样的语言运用情境反映出来。考试、测评题目要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以典型任务为主要内容。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
1.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由8个专题构成。
2.职业模块是为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安排的限定选修内容,由4个专题构成。选修专题不少于3个,其中,专题1、专题2必选,专题3、专题4任选1个。
3.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继续学习与个性发展需要的自主选修内容,由3个专题构成。
四、课程内容
(一)基础模块
模块内容由8个专题构成。
专题 3 微写作
专题 4 科普作品选读
模块内容由3个专题构成。
专题 1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指向深度学习的中职语文专题教学设计 ——以《中国优秀革命作品》专题为例
87OCCUPATION2022 06文/林 英指向深度学习的中职语文专题教学设计——以《中国优秀革命作品》专题为例2020年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提出,以专题形式组织课程内容,实施专题教学。
这是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如何开展专题教学,对习惯了单篇教学的教师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深度学习的提出为解决语文专题设计的主题、目标、任务及评价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于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转变教师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推动中职语文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课标》强调,要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积极的言语实践活动”,通过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激活学生的思维,实现对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学科育人。
《课标》对专题教学的描述要求与深度学习的理念和特征高度一致,都强调了学生“有意义地、主动地学习”,突出实践取向,重视基于核心素养的问题解决,强化对高阶思维的培养,最终指向人的全面发展。
指向深度学习的语文专题教学要求在现有内容的基础上按照《课标》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重构,联系生活和职业进行教学设计,在语言应用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下面以《中国优秀革命作品》专题为例,从学习主题、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和学习评价四个方面探讨指向深度学习的专题整体教学设计的思路与方法。
一、引领性的学习主题(一)如何确定引领性学习主题引领性学习主题是依据课程标准、基于学习内容的高度凝练。
学习主题的提炼要尽量体现学科学习方法、认识方式、解决问题路径等引领性作用,能够激发学生深度参与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
通过主题学习,学生不仅要形成相关学习内容的知识结构,还要形成对于这个主题的认知结构,形成核心素养。
摘 要:以专题形式组织课程内容,是中职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改革内容。
本文尝试建立深度学习与中职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的关联,探索指向深度学习的中职语文专题整体教学设计。
2023年《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解读及有效教学策略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3年版)解读及有效教学策略语文课程是学习和运用祖国言语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根底课程,其任务是在义务教育的根底上,进一步培养学生掌握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加强关键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言语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接受人类进步文化,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学生学好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和终身开展能力,成为全面开展的高素养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奠定根底。
所以,中职语文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程目标与核心素养中职语文课程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学生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根底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掌握必需的语文根底知识,掌握一般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观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掌握根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能够重视言语的累积和感想,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在言语理解与运用、思维开展与提升、审美发觉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创新等语文核心素养方面获得延续开展。
言语理解与运用是指在读写听说的言语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开展的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言语文字的能力。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逐渐掌握祖国言语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言语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言语文字进行交流沟通。
思维开展与提升是指通过语文学习,获得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等能力的开展,以及有关思维品质的提升。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运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丰富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分析、比拟、归纳和概括根本的言语现象,不断提高言语运用能力和思维的深刻性、灵敏性、批判性、制造性。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解读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 2020 年版)》解读摘要:立足于中职生的核心素养培育,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当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任务,以知识为载体,在思想、情感、观念上做好引领工作,指导学生自主将知识转化为能力,通过语言实践提升自身的素养,从而实现语文学科的育人目的。
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出台后,中职语文教学要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围绕中职生的个性特点与学习需求,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育,顺利完成“学科本位”到“人本本位”的转变。
本文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的解读,论述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方向以及有效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职语文;教学改革2014年,“核心素养”这一名词被教育部正式纳入教育领域,并成为了教育科研以及学业质量标准研制、课程标准修订的根本依据。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框架以及内涵基本敲定并正式发布了相关的文件,且着手修订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职语文课程标准,中职语文也正是进入了核心素养培育的新时代。
2020年,《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以下,简称为《中职课标》)正式出台,明确了中职语文核心的核心素养培育要求以及所要取得的教育效果、达成的教学目标,为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一、突出课程隐性价值,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中职课标》的修订与出台,与《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密切相关,可以说《中职课标》产生于“全面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背景之下。
立德树人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所在,明确了新时代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中职语文作为人文学科,在情感、审美以及文化培育中具有先天优势,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过程,都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
《中职课标》明确指出,要彰显课程的隐性价值,深入挖掘教材资源、精心预设教学过程以及实施多样化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使得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中职语文(一)课程授课计划表
4
综合拓展教程
4
2
再别康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4
综合拓展教程
5
3
国庆放假
6
4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表达与交流
4
综合拓展教程
7
5
荷塘月色/长江三峡
4
综合拓展教程
8
6
我的空中楼阁/表达与交流
4
综合拓展教程
9
7
景泰蓝的制作/伯格曼法则在北极
4
综合拓展教程
10
8
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表达与交流
4
综合拓展教程
11
3、学生学习现状:
学生的语文基础较薄弱,学习兴趣不太浓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实践教学
习题课
复习
4
考核
机动
2
审批(核)人
教务(系、部、办)主任
教研组长
制表日期
张艳
2020-9-6
理论教学授课进度安排表
周次
顺序
授课章节(单元、框题)及其主要内容(含实践教学、复习测验)
学时数
课内外作业
备注
3
1
语文学习要求/沁园春·长沙
主要教学参考书
(名称、编者)
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配套教学用书《语文·第一册》(教师用书)主编:杨九俊
中职语文新课标解读
一、新课标解读2020年上半年,《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颁布,这是进入新时代以来首个中职语文课程标准。
从此,中职与技工院校在同一份课标的引领和指导下开展教学、教研。
课标制定宗旨:立德树人体现了教育观念层面的重建和变革,结合新时代中国教育的愿景。
符合中职教育实际,对标普高,衔接义务教育。
“深入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人民日报》2023.10.09学科本位 育人本位以教为主 以学为主倪文锦教授介绍新课标的七个特色反映了时代要求增强了指导性与可操作性提高了信息素养强化育人导向优化了课程内容完善了课程评价010*********07彰显了职教特色结合《技工院校语文课程标准(2016)》,解读新课标的新要求:1.强化了语文学科素养与课程目标 2.规范了语文课程的内容与结构3.提出课程实施具体要求 4.增设了两级学科水平评价标准核心素养:适应个人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从学科转向人的“支点”。
语言文字、文学 、文化问题与概念方法与思想价值与精神语文学科教学内容阅读、审美、写作、情感提升语言素养,熏陶人文精神1.强化了语文学科素养与课程目标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语言理解与运用语文课程是学习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例:“品鉴《归园田居》诗意,画出陶渊明笔下的田园风光”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素材组合方式特色与意境清雅安静的田园,简朴恬淡的生活,抒发出诗人“归园田”“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
——心灵深处例:感受革命友谊,体悟崇高精神任务三:品析语句,体悟情感列宁评价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整个文明世界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面对好友的去世,恩格斯的心情如何,结合具体语句或者语段,说说他是怎样表达自己的哀痛之情的。
任务二:梳理思路,理解功绩 40年的友谊,共同为无产阶级事业的奋斗,一千多封信件的来往。
中职语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专题教学的内涵、特征及设计探索
中职语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专题教学的内涵、特征及设计探索作者:黄华来源:《江苏教育研究》2022年第27期摘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版)》对中职语文课程性质与任务、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等进行了规定。
设置不同的专题,体现出对“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这四个方面语文核心素养的融合与渗透。
中职语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专题教学,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纲,满足学生职业发展需要,增强学生适应与服务社会的能力。
强调在专题核心任务统率之下,实现知识在情境下的获得与迁移应用,最终指向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中职语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专题教学;内涵特征及设计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2)09C-0025-04《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对课程性质与任务、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等进行了规定。
设置不同的专题,体现出对“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維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这四个方面语文核心素养的融合与渗透。
《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是学习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提出以专题的形式组织课程结构,共有15个专题,其中基础模块8个专题、职业模块4个专题、拓展模块3个专题。
《新课标》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专题3是“实用性阅读与交流”,该专题让学生学习实用性语文,阅读、理解实用类文本,学习生活、工作中需要的口头交流与书面表达,以适应社会生活和未来工作的需求,具有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一、“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专题教学的内涵及特征(一)“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专题教学的内涵“专题”是根据核心素养要求而确立的中等职业学校课程目标、内容体系,是融合课程内容、目标、实施、评价诸要素,落实实践活动的载体。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
每学期写作不少于五篇(不含应用文),每篇不少于700字。
4、语文实践活动
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善于发现和提出学习和生活中问题,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制定研究计划,搜集相关资料,讨论和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撰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阅读与理解
了解常用应用文、科技作品的基本特点,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运用精读的方法阅读与职业相关的作品,找出文章的关键句、中心句,归纳文章主要观点,领会文章主要内容,概括事物的主要特征,解释事理,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崇尚真知,崇尚科学。
了解企业文化,学习专业(行业)文化。培养自己的职业意识、健康的职业情感,塑造良好的职业人格。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
(送审稿)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课程是各专业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应用性与发展性的功能。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升综合职业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
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搜集资料,展开讨论,有针对性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积极参与校园活动,设计活动方案,描述活动过程,撰写活动总结。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会分享与合作。
(二)选修课程·职业模块
1、基础知识与应用
在“基础模块”的基础上,继续加强词语的积累,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根据表达需要选用恰当的句式。
2020中职语文课程标准
2020年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课程性质与任务: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在积累整合、应用拓展、审美鉴赏、探究创新等方面达到一定的目标。
3. 课程内容与要求:包括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部分。
每个模块都有具体的内容与要求,包括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等内容。
4. 课程实施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等。
5. 附录:包括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书目和推荐书目等。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标准是一个指导性的文件,具体的实施还需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一一个根本任
务:立德树人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
二普教职教,两端衔接
既有高中阶段教育的共同基础,又体现职业教育特点;既衔接九年义务教育,又沟通高职教育。
三课程结构,三大模块
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扩展模块
四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四个方面
文化传承与参与、审美发现与鉴赏、语言理解与应用、思维发展与提升
五语文课程,八大目标
1.语言认知与积累
2.语言表达与交流
3.发展思维能力
4.提升思维品质
5.审美发现与体验
6.审美鉴赏与评价
7.传承中华优异文化
8.关注、参与当代文化
六课程实施,五个要点
1教学要求
2学业水平评价
3教材编写要求
4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5对地方与学校实施本课程的要求
七课程的特色与亮点
1立足祖国语言特点,突出语用学习
语文课程是学习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2以专题组织课程内容,同时兼顾字词句篇
三大模块课程内容,分为十五个专题,同时兼顾字、词、句、段、篇
3弘扬“三大”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继承和弘扬中华优异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优异文化,以文化人
4坚持“五育”并举,加强劳动精神教育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5课程评价,增设学业质量标准
水平1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学习后应该达到的合格要求,是毕业合格性考试的命题依据
水平2参加高职院校分类考试的学生应该达到的要求,是高职院校分类考试的命题依据
6提高信息素养,努力实现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
优化语文学习环境,不断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下的语文教学新模式7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彰显职教特色
加强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职业生活的联系,突出语文实践;注重语文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通与配合,形成协同育人合力;自然融入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教育、提高学生职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