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话筒制作(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
高频课程设计报告--无线话筒发射单元
高频课程设计报告--无线话筒发射单元西北工业大学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学院:电子信息学院班级:08031001姓名:指导老师:林华杰日期:06月一.题目:无线话筒发射单元二.要求l对微型话筒信号进行线性放大;l发射载波频率:30MHz;l调制方式:调频;l发射功率:小于0.1W;lPCB板尺寸:20Í50mm;l直流12V供电。
三.课设目的学生通过实际动手对课程题目进行设计,巩固已有的高频知识,进行课设的同时,熟练掌握和等软件的应用。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知识与实际想接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设计指标1.发射载波频率:30MHz。
2.调制方式:调频。
3.发射频率小于0.1W。
4.直流12V供电。
5.放大倍数为10倍。
五.原理框图、电路原理图设计制作无线话筒的方案很多。
图1所示为设计总方案框图。
通过话筒把声音转换成音频电信号经放大器放大后,采用调频调制的方式,由高频振荡器调制出高频调制信号,并由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发射。
图1原理框图其发射信号频率在30MHz范围左右,该调频范围调频台少,可避免电台的相互干扰,同时该频段外界其他干扰也较少,还可以直接用调频收音机作为接收机,以方便制作。
设计原理图如图2:图2设计原理图六.关键电路仿真1.放大部分图3低频放大部分这个模块是对所收集到的音频信号进行无失真地放大,为下面的调制做准备。
因为在自然环境中,由于诸多因素,所收集到的声音(即音频信号)都经过了很多的干扰,因此其所携带的能量都是很微弱的,为了使其能够正常的进入调制模块来与本振进行调制,需要将其音频信号来进行适当的放大来达到相关匹配。
另一方面,这个无线话筒也是一个调频发射机,发出的信号又要经过大自然的无数干扰才会得到接收,若原始信号的能量就不够强烈,那么接收端的信号就无从谈起了。
所以只有对其原始的音频信号进行充分放大,达到相应要求之后,再发射出去。
接收端才能够正常进行解调恢复原始的音频信号这里的音频放大模块采取的是基本的三极管甲类的放大。
调频无线话筒制作实验报告
调频无线话筒制作实验报告1.概述1.1说明每一个电子爱好者都有电子制作的经历,从开始时的不断失败到逐渐得心应手,其中的滋味是圈外人所无法领会的。
其实有很多人很想进入电子制作的大门,但是苦于找不到入门的方法而在门外徘徊~~电子技术的实践性极强,通过组装、调试制作套件是快速入门的好办法,我们将制作套件的全过程用文字、图片等形式展现出来,最大限度的提高制作的成功率,并且在制作的过程中穿插一些基本的元件知识,帮助初学者完成制作。
自己动手制作一个调频无线话筒,不但容易而且也非常有趣,还可用它来和朋友们开开玩笑~~~这里我们提供了一套比较典型的调频话筒制作套件,其中包括了制作调频话筒所用到的全部器件。
作为初学者可以通过制作套件学到一些相关知识,特别是学生,理论知识已经有了一点,可是动起手来就是另外一回事喽~~1.2参考资料1.藤井信生,电子实用手册,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8月第一版2.李瀚荪,电路分析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5.第三版3.李银花,电子线路设计指导,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6第一版、4.朱力恒,电子技术仿真实验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7第一版2.硬件电路2.1调频无线话筒的功能话筒先将自然界声音的信号变成音频电信号,改变结电容容量,控制高频振荡器的输出频率,形成调频波,然后再经过倍频及高频功率放大后经天线辐射。
我们将发射频率设计在FM收音机波段,因此可以配合任何FM收音机接收到该高频信号,并从该高频信号还原出声音信号,从而完成各种用途。
2.2主要技术性能和指标这个调频无线话筒电路采用了两只晶体管,BG1用作音频放大,BG2用作高频振荡。
其中电感线圈L是用一段直径0.5mm高强度漆包线在3毫米钻头上绕5圈,间隔约5.5毫米。
电阻用1/16瓦的RTX型号,除电解电容外,其他电容用小型CC1型瓷片电容。
晶体管可用3DG8(或3DG6),要求β>100。
话筒用小型电容话筒,改变电阻R1,可以改变话筒的灵敏度(电阻R1可在10-100千欧范围内选取,阻值大时灵敏度高)。
无线话筒实验报告讲解
无线话筒实验报告讲解一、引言无线话筒是一种在无线通信技术基础上设计的音频设备,常用于演讲、表演等场合。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无线话筒实验装置,对其工作原理进行研究,并探究无线话筒在音频传输中的应用。
二、实验目的1.了解无线话筒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掌握无线话筒的搭建方法。
3.研究无线话筒在音频传输中的应用。
三、实验装置1.电路图:实验采用了一个简化的无线话筒电路,主要包括话筒、放大器、调制器、发射天线、接收天线、解调器以及音箱。
2.材料:话筒、放大器、调制器、发射天线、接收天线、解调器、音箱等。
四、实验步骤1.搭建发射端:将话筒与放大器连接,并通过调制器将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
2.搭建接收端:将接收天线与解调器连接,解调器将无线信号转换为音频信号。
3.连接音箱:将音频信号连接到音箱,通过音箱播放接收到的音频。
五、实验结果1.实验装置搭建成功:经过连线和调试,成功搭建了发射端、接收端和音箱。
2.无线话筒工作正常:发射端通过话筒采集声音信号,并将信号经过放大器和调制器转换为无线信号,接收端通过接收天线接收到无线信号,并经过解调器转换为音频信号播放出来。
3.音频传输效果良好:经过测试,传输过程中音频信号没有明显的噪音和失真,音质清晰。
六、实验分析1.无线话筒的工作原理:无线话筒通过话筒采集音频信号,并通过放大器放大、调制器转换为无线信号进行传输。
接收端通过接收天线接收无线信号,并经过解调器转换为音频信号进行播放。
2.实验装置存在的问题:由于实验装置采用了简化设计,所以在音频传输中可能存在一定的信号损失和噪音干扰。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无线话筒实验装置,并研究了无线话筒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实验结果表明,无线话筒能够有效传输音频信号,音质良好。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需要进一步优化装置设计,提高传输效率和抗干扰能力。
无线话筒实验报告
无线话筒—电子线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无线话筒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
2、促进我们对于高频电路的理论知识的理解。
3、锻炼我们的实践能力,真正做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二、实验要求1、电路焊接符合要求,避免虚焊和错焊。
2、无线话筒抗干扰能力强,频率误差0.5MHZ。
3、可以使用普通调频收音机接收清晰的音频信号,有效发射距离为5-10M。
三、实验资料调频收音机的调频接受范围是8MHZ到108MHZ。
因此,无线话筒应将声音调制到在这个范围。
人的声音又称为音频信号,气频率在20HZ到20000HZ 范围内。
当用无线电发射出去时,必须将音频信号放在载波上。
这一过程称为无线调制,相对于载波而言,音频信号称为调制信号。
调制有两种方式,即调幅和调频,所谓调幅即用调制信号去影响(或改变)在博得幅度,从而完成调制信号与载波的叠加形成无线电波。
所谓调频,是用调制信号区影响(或改变)载波的频率,从而完成调制信号与载波的叠加,形成无线电波。
四、实验方案(电路仿真图)仿真波形:元器件:R1、R4、R8 2.2K欧R2、R3、R6、R10 33欧R5 1M欧R7、R9 22K欧 C1、C2、C3、C13 104 C4、C11 681 C5、C7、C10、C12 30C6、C8 10C9 103C14 33UQ1 9014 Q2、Q3 9018L1 4.5T L2、L3 5.5TW1(可变电阻) 470K五、电路原理分析MIC先将自然界的声音信号变化为音频电信号,经C2耦合给Q的基极进行调试,当有声音信号的时候,三极管的结电容会发生变化最终产生震荡频率发生变化,完成频率调试,即调频。
再经C8耦合给高频调谐放大电路对已调制的高频信号放大,再通过C12、L3和天线TX向外发射频率随声音信号变化而变化的高频电磁波。
其中R1为话筒MIC的偏置电阻,一般在2K-5.6K选取,R4为集电极电阻。
R5为基极电阻,给Q1提供偏置电流。
R6为发射极电阻,起稳定Q1直流工作点的作用:Q2、R7、R8、C4、C5、L1、C6、C7组成的高频震荡电路,R7给Q2基极提供偏流,C5和L1震荡回路,改变其值可以改变发射频率,C4为反馈电容,R8起稳定Q2直流工作点作用,C7隔直流通交流电容;Q3、R9、R10、L2、C10、C11组成的高频功率放大电路。
通信电路课程设计-调频无线话筒(可编辑优质文档)
通信电路课程设计-调频无线话筒(可编辑优质文档)(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资料,欢迎下载)洛阳理工学院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高频电子线路设计题目调频无线话筒专业通信工程班级B100509学号B10050919姓名李戈完成日期2021年01月12日调频无线话筒摘要调频无线话筒的原理是将声波信号通过麦克风转化为音频电信号,通过改变结电容来改变高频振荡器的输出频率,产生调频波,通过高频放大与选频,最终由天线发射。
由C1耦合到三极管9018的放大电路放大并使c-b结电容变化,振荡频率变化,从而实现频率调制。
调制后由L1线圈与电容组成的选频回路并通过天线向外发射,改动L1线圈就可实现变频。
使用普通调频收音机在80-108M频率之间,话筒中心2米范围内能正常接收。
该设计具有电压低,受话灵敏,制作简易等特点。
关键词:调频,选频回路,发射,结电容,变频FM wireless microphoneABSTRACTFM wireless microphone is the principle of the acoustic signal through the microphone into electrical audio signal, by changing the capacitance to change the frequency and the output frequency of the oscillator, produces FM wave, through the high frequency amplification and frequency, and ultimately by the transmitting antenna. By C1 coupled to the transistor 9018 amplifying circuit and the C B junction capacitance change, oscillation frequency change, thereby realizing frequency modulation. Modulation by L1 coil and capacitor frequency selective circuit and the antenna emitting, change the L1 coil can achieve frequency conversion. We can use an ordinary FM radio in frequency between 80-108M, microphone center 2 meters range to receive the signal. The design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voltage, receiver sensitivity, simple manufacture etc…Key words: frequency, frequency selection circuit, emission, capacitance, frequency conversion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II)前言 (1)第1章系统概述 (2)1.1 设计题目 (2)1.2 设计目的 (2)1.3 设计任务 (2)1.4 设计要求 (2)第2章系统设计原理 (3)2.1 电路结构 (3)2.2 麦克风和外音输入 (3)2.3 震荡电路与调制 (5)第3章焊接过程 (7)3.1 排布元器件与焊接 (7)3.2电路调试 (7)3.3 故障处理 (8)第4章实物效果图 (9)结论 (10)谢辞 (12)参考文献 (13)附录 (14)前言无线话筒从最初简易的一个无线调频发射器和无线调频接收器到目前的采用专用的PLL(频率锁相环)技术,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
通信系统课程设计报告无线话筒
通信系统课程设计报告无线话筒一、引言无线话筒作为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工具,可以为用户带来更便捷的使用体验。
本文将介绍通信系统课程设计报告中无线话筒的设计思路、原理及实现过程。
二、设计思路基于本次课程设计的主题——无线通信系统,我们选取了无线话筒作为我们的设计对象。
话筒的主体部分包括:音频采集、编解码、无线传输、解码播放等。
基于此,我们设计了如下的开发方案:1. 音频采集我们使用了STM32F103ZET6开发板作为中央处理器,通过搭载在其上的麦克风传感器对话音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到的音频信号进行初步处理,包括去除杂音、调整音频增益等操作,以达到最佳的收音效果。
2. 编解码采集到的音频信号需要通过编码才可进行传输,我们使用了AMR格式进行音频编解码。
3. 无线传输我们选用NRF24L01+无线模块对无线话筒进行传输。
将编码后的音频信号通过无线模块发送出去,接收端通过相同的无线模块接收信号并进行解码操作。
4. 解码播放接收端解码后将信号输出至扬声器,达到播放效果。
三、具体实现1. 硬件实现在硬件实现方面,我们选用了STM32F103ZET6开发板,用于作为处理器支持音频采集及对无线模块的驱动控制。
在其中接入了麦克风模块,支持音频采集。
同时,我们还选用了NRF24L01+无线模块,实现无线传输。
2. 软件实现我们使用了keil开发环境进行软件开发。
针对音频采集模块,我们使用了wolfson WM8960AudioCodec库。
AMR格式的编解码部分我们使用了amrnb_encoder库进行实现。
对于无线模块的驱动,我们使用了nRF24L01库进行了开发。
针对解码播放,我们使用了VS1053库进行音频解码及播放。
四、实验结果经过反复的实验及调试,我们的无线话筒设计得到了成功的实现。
我们成功实现了:1. 音频采集,支持去除杂音,调节音量等功能。
2. AMR格式的编解码3. 无线传输,支持信号稳定、超过一定距离仍可建立通讯等功能。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调频无线话筒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说明书调频无线话筒系、部:电气与信息工程系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贾雅琼职称讲师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电子0802班完成时间:2010-12-14摘要高频电子线路系统地介绍了通信系统,特别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最基本电路及他们的功能,给出了定性及定量分析这些电路性能的方法。
这些电路包括了发射机及接收机中的选频放大电路、混频电路、功放电路、振荡电路、调制及解调电路、锁相环电路、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及频率合成电路。
本课程设计的基本目标是: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使我们了解晶体管工作于高频时的工作原理,特性参数及微变等效电路,掌握高频单元电路的线路组成、基本工作原理、分析方法、技术要求及一些典型集成电路的实际应用,并且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和足够的实践技能,为进一步学习通讯技术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下基础。
关键词无线调频话筒;PCB绘图;电路分析ABSTRACTHigh Frequency Circuit systematic 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systems, particularly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their basic function of the circuit, given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se methods of circuit performance. The circuit includes a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in frequency selective amplifier, mixer circuits, power amplifier, oscillation circuit,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circuits, phase locked loop circuit, automatic gain control circuits and frequency synthesis circuit.The basic design of this course are: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through teaching, so we know when the transistors operate at high working principle, characteristics and micro-dependent equivalent circuit parameters, frequency control circuit of the line unit composition, the basic working principle methods,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some typical IC, and have a certain theoretical level and enough of the practical skill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for the further study of expertise and professional skills basis.Key words Wireless FM microphone; PCB drawings; circuit analysis目录1 绪论 (4)1.1无线话筒简介 (4)1.2 开发软件介绍 (4)2 设计任务及要求 (6)2.1 设计任务 (6)2.2 设计要求 (6)3 设计方案及工作原理 (7)3.1 设计方案 (7)3.2 工作原理 (7)4 电路各模块功能介绍及参数的确定 (9)4.1 音频收集模块 (9)4.2 音频放大模块 (9)4.3 载波振荡模块 (10)4.4 发射模块 (11)5 电路的仿真与调试 (12)5.1 电路的仿真与调试 (12)5.2 误差分析 (14)6 设计心得体会 (15)参考文献 (16)致谢 (17)附录 (18)第1章绪论1.1无线话筒简介无线话筒简单地说,它就是一种通过无线电波或其它的方式传输声音的设备。
无线话筒课程设计报告
一.原理图:电路工作原理:无线话筒相当于一个无线调频发射机。
它主要包括音频收集,音频放大,载波振荡,调制电路,还有天线发射几部分。
其中音频收集模块是由驻极体组成,有源器件三极管Q1则构成共涉及放大电路,L1,C4组成的LC振荡电路,提供调频信号的载波。
话筒的工作过程:首先由驻极体收集声音信号并转换成电信号以加载在Q1的输入端,Q1该声音信号放大,经过LC形成的振荡器形成调频信号,最后调频信号经电容C5隔直后由天线发送出去。
发送出去的调频信号再由调频收音机的解调模块,将FM信号中的调制信号还原后驱动扬声器发声。
二.ADS仿真:1.原理图:(包含电路图还有仿真器)2.直流仿真:直流仿真器:3.瞬态仿真:Vb的波形V e的波形Vc的波形可以求得其频率为100MHZ。
两个瞬态仿真器分析:从仿真出来的波形可以看到声音信号作为调制信号,其频率大概是10kHZ,Vc和V e 则是频率为100MHZ的,放大V e的波形图可以看到其波形存在凹顶脉冲,因为放大器为丙类放大器并工作在包河区。
三.改变电感的匝数是,收音机接收频段是会改变的,根据公式算出LC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它作为载波频率,改变线圈的匝数就是该变了电感L的大小,就改变了f LCoπ/(21载波频率,所以接收频段是会改变的。
四.一开始调试的时候,试了很就都没调出来,后来检查了一下电路,原来是电路都焊错了,后来就把电路再焊好,从88MHZ开始调,一开始调试时,因为太着急了,所以听不到声音,之后就把频率一点一点地加,慢慢听到自己的声音,最后找到了在90.5MHZ的时候听到的声音是最清晰的。
所以,我觉得我们做什么事前首先要有一个计划,然后沿着计划每一步认真地去做,遇到问题时不要着急,因为办法总比问题多,遇到问题时首先去分析问题可能出现的原因,然后一个个地去排除,找到问题出现的原因后根据其原因认真解觉问题,做事要镇定,冷静,最后,所有的问题都会被解决,成功就是这样的。
实训报告 无线话筒
实训报告实训题目:无线调频话筒的设计与制作学生姓名:×××学生学号:×××专业:通信技术年级班级:2009级指导教师:×××2011年11 月22 日一、实训目的1.学会小型发射机的设计方法和流程。
利用电路基础、模拟电子线路、高频电子线路所学知识设计小型发射机。
2.学会电路仿真软件multisim10的基本使用,并对发射机进行仿真。
3.学会小型发射机的焊接调试。
4.会使用电路绘图工具进行电路原理图制图。
二、方案论证1.方案一:无线话筒制作方法电路工作原理从图(1)电路可见分两级,一级音频放大器和一级RF振荡器。
2.方案二:工作原理下图为调频无线话筒的具体原理图,该调频话筒,具有使用电压低、受话灵敏、制作简易的特点,能拾取距话筒3m以外的轻微讲话声;有效距离50m左右,可用作电话教学的无线话筒等。
调频无线话筒电路原理图通过以上两个方案的对比,发现方案二简单易行,而且理论效果预计比较好,所以选择了第二种方案。
三、实训安排表周次实训内容及进度安排实训地点备注 第八周 1.了解任务要求 2.查询及整理资料 3.方案对比及选定 第二实验楼403对比之后,选用简易可行的方案 第九周 1. 对已选方案进行讲解 2. 学习仿真软件Multisim10的安装与使用方法 第二实验楼403第十周 1.电路设计,使用multisim10对已选电路进行仿真实验 2.对所选方案(电路)进行器件选型 第一实验楼203第十一周 1. 领器件 2. 清点并对所发器件进行检测 3. 焊接 第一实验楼203器件在稀缺的情况下选择可替代的其它器件 第十二周 1.电路焊接、调试 2. 对如何增加发射距离进行实验研究 3.调试检测 第二实验楼403第十三周 1. 书写实训报告并修改完善、制作答辩用幻灯片 2. 上交作品、实训报告、答辩 第二实验楼403四、组成原理框图 错误!未指定书签。
无线话筒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设计题目:无线调频发射机的设计、安装与调试(2分)二、课程设计目的(3分)电子电路课程设计的目标,是着重提高学生在电子电路技术方面的实践技能和科学作风,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电路设计、安装调试、整理资料、编写报告等环节,初步了解开展科学实践的程序和方法,初步掌握工程设计方法和组织实践的基本技能,为进一步的学习和应用奠定基础。
本次课程设计要求学生通过理论知识和工程实际相结合,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并力求在以下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1.设: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完成课程设计能力2.查:运用各种手段查询相关资料能力3.选:元器件的识别、性能简易测试及元器件的筛选能力4.装:电子电路及电子产品装配能力5.焊:焊接及拆焊技术6.调:电子电路及电子产品调试能力7.测:正确使用电子仪表测量电参数8.校:电子产品质量检验能力9.读:电子电路读图能力10.写:编写课程设计报告的能力三、课程设计任务书(2分)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相结合,采用先进的集成芯片BA1404完成无线调频发射机的设计、安装与调试,并达到以下要求:1.发射频率:(88~108)MHz2.发射功率:P≧20mMAX3.灵敏度:高4.音质:好四、无线调频发射机电路设计(25分)1.电路总体设计思路(2分)本调频发射机采用了先进的调频立体声发射集成电路芯片BA1404,在前端使用NPN 型三极管放大输入信号,输入的信号经电容耦合后分两路接入到BA1404的左右声道音频输入端,经过BA1404的处理之后通过天线发射出去。
2.电路总体设计方框图(3分3.单元电路设计(15分)3.1 信号放大电路三级管Q1及其周围电路,将经驻极体电容式话筒产生的微弱电信号进行放大,该三极管作为低频、低噪声前置放大。
其中R2、R 3、R4确定Q1的工作电流;R4、C2和Q1组成高音频补偿电路,提升音频信号中高频分量。
3.2 BA1404的外围电路高频振荡电路:C7、C15、C13和L1接连芯片的{9}、{10}脚共同组成的电容三点式振荡器。
无线话筒电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了解焊接的过程2、熟悉调制的原理3、认识各元器件实物4、了解调试的方法二、实验意义1、使学者掌握焊接的技巧和解焊接的方法2、培养电子初学者对电子制作的兴趣3、使学者了解各种元器件的安装方法4、在调频调试方面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三、元器件材料无线话筒相当于一个无线调频发射机。
它主要包括音频收集,音频放大,载波振荡,调制电路,还有天线发射几部分。
无线话筒原理框图五、实验步骤1、将外用电表测量分别测出电阻的阻值,分清电容的型号,正负极和二极管的正负极,按照电流的方向,焊接到电路原理图所指定的位置。
同时剪掉引脚。
2、把用废的比较的长的引脚焊到驻体话筒上,再将驻体话筒焊接到电路板上,剪除引脚。
3、印刷电路板和焊接情况,有无短和虚、假焊现象。
确认后再将开关和天接焊接到电路板上,然后可接通电源。
六、安装与调试1、安装:此次设计的实物用到的元件比较少,使用的是万用印刷电路板,焊接之前设计了一套元件插接方案,所以焊接的时候直接按照图示搭接访寻时接,所以能顺利完成。
2、调试:把FM收音机的电源和音量打开,将频率在100MHZ左右无电台的地方。
给无线话筒电路板通上电源,对准收音机,用无感螺丝刀调节振荡线圈L1的稀疏(线圈匝间距离),直到收音机传出尖叫声。
再慢慢移开话筒和收音机距离,同时适当调节收音机(或者话筒板)的竟是、调谐旋钮,直到声音最清晰、距离又最远为止。
七、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由于电路比较简单,抗干扰能力有限,有用收碰触电路的时候跑频很严重,这主要是在有导体接近线圈的时候线圈的时候线圈的感抗容易变化。
电路的发射距离比较近。
解决方法:对于电路抗容易受干扰的问题,用了一个金属壳将电感线圈罩住,电路抗干扰的能力明显增强,后来给电路选用了一个塑料壳,制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无线发射器,像对讲机一样拿着可以说话不再出频率变动情况,问题得到解决。
对于电路发射距离近的问题采用了适当增加瓷片电容器C2的阻值和适当选取电路中电阻阻值的方法的稍少许改善。
无线话筒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课题:无线话筒专业:自动化专业班级:10—07姓名:学号:手机:指导老师:目录第1章设计任务与要求 (2)1.1 设计任务 (2)1.1.1 设计一个小功率调频无线话筒 (2)1.1.2 根据需要列出元件清单 (2)1.1.3 发射频率在88-108MHZ (2)1.2 设计要求 (2)1.2.1 电源为直流电压 (2)1.2.2 接收距离不小于10m (2)1.2.3 调频方式 (2)第2章元件选择和制作 (1)2.1 三极管的选择 (1)2.2 电感的制作 (1)2.3 电源选择 (1)2.4 驻极体话筒的选用 (1)2.4.1 极性判断 (1)2.4.2 质量判断 (1)第3章电路原理 (1)3.1 电路原理说明 (1)3.2 原理图 (1)3.3 各模块作用 (1)3.3.1 音频放大部分 (1)3.3.2 高频震荡器 ....................................................................................... 3-23.3.3 电源部分........................................................................................... 3-2 第4章单元电路设计与计算...............................................................................4-34.1 单元电路设计 .............................................................................................. 4-34.1.1 音频收集模块.................................................................................... 4-34.1.2 音频放大模块.................................................................................... 4-34.1.3 载波震荡模块.................................................................................... 4-34.1.4 直接调制模块.................................................................................... 4-34.1.5 电源及控制模块 ................................................................................ 4-34.2 参数计算 ..................................................................................................... 4-44.2.1 计算制作电感.................................................................................... 4-44.2.2 放大倍数的计算 ................................................................................ 4-4 第5章安装与调试.. (1)5.1 安装 (1)5.2 调试 (1)5.3 实验效果 (1)第6章主要元件清单 (1)第7章结论与体会 (1)第1章设计任务与要求1.1 设计任务1.1.1设计一个小功率调频无线话筒小型无线话筒可以做得体积很小,使用和携带起来非常方便。
无线调频话筒报告
河海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高频电子电路课程实践报告——无线话筒的制作指导老师: 朱昌平、张秀平、殷明授课班号: 202601姓名: 陈强、冯开蕾学号: 1062310211 1062310201一、前期准备我们首先看书本学的知识,并且通过上网查找相关的原理图,进行比较,对电路进行分析,了解了各个电路组成的原理,最后我们通过询问学长,以及与同学交流确定了下面这款电路图。
T2调频话筒的基本原理二、电路原理图这种调频话筒比较基本,电路非常简洁,没有多余器件。
话筒的原理是通过改变与三极管基极、发射极间的电容来实现调频的,当声音电压信号加到三极管的基极时,三极管基极和集电极之间电容两端的电压随声音电压信号的变化而变化。
从而使三极管振荡频率发生偏移,实现频率调制。
高频三极管采用9018和C1,C3,C5相连组成一个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由三极管Q1 9018 集电极的负载C1和L1形成谐振器,通过C3正反馈形成电容三点式谐振振荡器,谐振频率为调频话筒的发射频率,实际上是一个以谐振频率为基准的高频振荡器。
通过调节L1,可以使得发射频率为80-108MHZ,正好覆盖调频收音机的接受频率。
谐振信号经C4耦合进入Q2进行调谐放大,经过谐振放大后,再通过天线发射出去。
R2是Q1的基极偏置电阻,为三极管Q1提供基极偏置电流,使得Q1工作在稳定的高频振荡区,R3是直流反馈电阻,使三极管振荡工作点稳定。
话筒MIC可以采集外界的声音信号,这里采用灵敏度非常高的驻极体小话筒,可以采集微弱的声音信号。
同时这种小话筒需要有直流偏压才能工作,所以通过R4为话筒提供一个直流偏压,开始我们调试时由于给了5V的电压,部分元器件烧坏了,只能重新焊接,后来取直流电压3.5V这是,在示波器中能很好的看到正弦波。
且R4值越大,灵敏度越低。
采集到的声音电压信号通过C6耦合到Q1,进行频率的调制。
三、PCB图的绘制我们用的都是插针式的元器件,没有用贴片,对于PCB的排版,没有注意太多细节,可能排布不是很好。
制作话筒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制作话筒实验报告篇一:无线话筒实验报告无线话筒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无线话筒的构造与工作原理;2.掌握调频发射机整机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方法,以及高频电路的调试中常见故障的分析与排除;3.以小功率调频发射机为例,学会如何将高频单元电路组合起来实现满足工程要求的整机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技术;4.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5.增强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二、实验仪器与工具(1)直流稳压电源一台;(2)数字万用表一只;(3)示波器(≥100mhz)一台;(4)调频收音机(87~108hz)一台;(5)烙铁,镊子,斜口钳若干;三、系统原理分析调频系统的组成:对于小功率的调频无线话筒,设计时在保证技术指标的前提下,应力求电路简单、性能稳定可靠。
单元电路的级数尽可能少,以减小级间的相互感应、干扰和自激。
本实验设计中采用的调频发射系统如下:音频放大→高频振荡与频率调制→缓冲隔离→高频功放图中的高频功放在发射功率较小时可工作于甲类状态(丙类状态要求有较大的功率激励)。
主要技术指标:●发射功率pA:一般是指发射机输送到天线上的功率。
只有当天线的长度L和发射频率的波长可以比拟时,天线才能有效地将信号发射出去。
●工作频率或波段:发射机的工作频率是指其载波频率,应依据调制方式,在国家有关部门所规定的范围内选取。
调频广播频段规定为87mhz~108mhz。
●总效率:总效率=发射的总功率/消耗的总功率●输出阻抗:对调频广播而言,一般要求输出阻抗为50欧姆,对电视差转而言一般要求75欧姆●残波辐射:残波辐射是指杂波功率与有效输出功率之比●信杂比:信杂比是指已调波在规定的频偏情况下经理想解调后又用信号功率和载波功率之比●失真度:失真度是指已调波在规定的频偏情况下经理想解调后输出单音频信号的失真度●频率响应:频率响应是指已调波在规定的频偏情况下经理想解调后输出音频的幅频响应//上面这张图是为了让大家能看清里面有哪些原件!!!2.电路原理分析:(1)音频放大电路部分:由驻极体话筒m1、负载电阻R15和耦合电容c14等组成,其功能是拾取声音转换为电信号并进行音频放大。
WXHT02型无线话筒制作_报告
电子综合设计与实践(WXHT02型无线话筒)实验报告一、工作原理1、驻极体(Electret ):一种具有持久性极化的固态电介质。
通过驻极体的振动膜,可以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2、声音经过驻极体后变成电信号,电信号经电容C1=0.47uF 耦合至三极管的基极。
3、由三极管组成的共射极放大电路将耦合至基极的电信号进行放大。
4、振荡器:L1和C4组成振荡器,用以产生载波信号。
将经由三极管放大后的信号加载至高频载波中,此为调制。
形成FM 信号。
5、FM 信号经电容C5隔直后由天线发射出去。
二、ADS 2009仿真分析1、仿真原理图(令电感L1=70nH 可使振荡频率约为100MHz ,因人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20KHz 所以选用的小信号源频率为10KHz )2、瞬态仿真分析(1)下图是三极管集电极的输出,经过计算图中所标两点的时间,由此可得:仿真信号的频率: MHz t t f 96.910047007.1000155749.1001112=-=-= 理想频率值: MHz pFnH LC F 10036702121=∙==ππ通过比较可知:仿真值比理想值要小一些。
(2)下图是三极管发射极的输出,从图中可看出波形最高点处有失真,可能是因为没有滤波器。
3、静态工作点分析所以V mV V V V U E C CE 402.155.97500.1=-=-=三、改变电感L 的匝数,观察收音机接收频段是否发生变化,并给出变化(或不变化)的原因分析。
实验结果:当我将更多匝数的线圈焊在电路板上的时候,收音机接收的频率变小了。
原因:振荡频率的计算公式为LC F π21=,当线圈匝数增加时,L 增大,所以频率F变小。
四、调试过程的心得体会电路板焊好后就迫不及待地拿收音机测试能不能工作,于是我从88MHz 开始调收音机的频率,谁知道半天没出来个声音,有的只是外面电台的各种广告。
我开始怀疑是不是我焊错了,于是我仔仔细细地检查了电路板,确认没错后,没辙了,宿舍又没有可调试的仪器!然后,鬼使神差的我竟然在85.9MHz 收到了麦克风发出去的频率,万分激动啊!好吧,实践出真知啊,不能完全按照说明书上的88~108MHz 上的来测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一、课题简介
(1)课程介绍:
高频电子线路是一门理论性、工程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但应该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还应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能力等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
对于这些能力的培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必须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才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高频课程设计是作为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程内容,基本掌握高频电子线路设计和调试的方法,增加模拟电路应用知识,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按照本学科教学培养计划要求,在学完专业基础课电路与电子技术后,应安排课程设计教学实践项目,其目的是使学生更好地巩固和加深对专业基础知识的理解,学会设计中、小型电子线路的方法,独立完成调试过程,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电路分析和设计能力。
通过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在理论指导下有所创新,为专业课的学习和日后工程实践奠定基础。
(2)无线话筒使用的频段:
无线电波可以在空间自由传播,不受用途和地域限制,因此造成各种无线电设备的频率交叉重叠。
如果不加以规定和约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相互干扰,影响正常的通信。
为此,世界上无线频率管理部门对无线电频率的使用范围作了统一规定,使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降到最低。
无线话筒使用频率为88MHZ-108MHZ。
(3)各频段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
自由空间电磁波的传播衰减包括距离衰减(衰减量与距离的平方成正比)、传播媒体的吸收(空气、人体和墙体等)和金属结构物的反射。
频率越高,传播媒体的吸收越大,金属物体的反射越强(即阻止电磁波传播的能力越强)。
二、原理图的设计
(1)电路原理图:
(2)FM无线话筒原理:
MIC先将自然界的声音信号变成音频电信号,经C2耦合给Q的基极进行调制,当有声音信号的时候,三极管的结电容会发生变化→振荡频率发生变化,完成频率调制,即调频.再经C8耦合给高频调谐放大电路对已调制的高频信号放大,再通过C12、L3和天线TX向外发射频率随声音信号变化而变化的高频电磁波。
其中R1为话筒MIC的偏置电阻,一般在2kΩ~5.6kΩ选取,R4为集电极电阻.R5为基极电阻,给Q1提供偏置电流.R6为发射极电阻,起稳定Q1直流工作点的作用;Q2,R7,R8,C4,C5,L1,C6,C7组成高频振荡电路,R7给Q2基极提供偏流,C5和L1振荡回路,改变其值可以改变发射频率,C4为反馈电容,R8起稳定Q2直流工作点作用,C7隔直流通交流电容;Q3,R9,R10,L2,C10,C11组成高频功率放大电路.R9给功率管Q3提供基极电流, C10和L2放大调谐回路,和振荡回路C5和L1调谐在同一频点时获得最大输出功率,发射距离最远。
我们将发射频率设计在FM收音机波段,因此可以配合任何FM收音机接收到该高频信号,并从该高频信号还原出声音信号,从而完成各种用途。
三、具体电路选择
(1)1话筒MIC:
驻极体小话筒,灵敏度非常高,可以采集微弱的声音信号。
话筒底部有两个接点,用两根粗铜丝焊牢在PCB印制电路板上。
驻极体话筒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电声性能好、价格低的特点,广泛用于盒式录音机、无线话筒及声控等电路中。
属于最常用的电容话筒。
由于输入和输出阻抗很高,所以要在这种话筒外
壳内设置一个场效应管作为阻抗转换器,为此驻极体电容式话筒在工作时需要直流工作电压。
驻极体话筒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电声性能好、价格低的特点,广泛用于盒式录音机、无线话筒及声控等电路中。
属于最常用的电容话筒。
由于输入和输出阻抗很高,所以要在这种话筒外壳内设置一个场效应管作为阻抗转换器,为此驻极体电容式话筒在工作时需要直流工作电压。
并且,外围电路中需要有相应的偏置电阻为其提供偏置。
(2)高频振荡调制电路:
该部分由晶体管VT2、电阻R5电感L1电容C2、C11、C12等组成。
其功能是产生高频载波信号并进行调制。
L1和C2构成LC谐振回路。
该回路具有选频作用,其频率由公式计算得出:
f = 1/ [2π*(LC)-1/2]
经C1耦合过来的信号加在VT2基极上,通过基极上变化的电压改变be结电容,而实现对载波的调制。
由集电极输出经C3耦合到下一级进行功率放大。
高频振荡调制电路
(3)功率放大电路:
电路由Q3、C3、L2、C5组成,该部分电路为自偏压电路,无需给b极加偏置电压,高频信号由C3耦合经自偏压电阻R7加到b上放大,电路工作在C类状态。
L2和C3组成选频电路,使其谐振在前一级的工作频率上,C5为输出电容,输出高频信号。
(4)天线:
对于天线来说,只须设置一根电线(线状天线)。
一般天线的长度设定为电波波长的1/2(为了在天线上产生驻波)。
如果载波频率为80MHz ,那么波长λ为: 83
10/ 3.7580c m s m f MHz λ⨯=≈=
式中,c 是电波的速度(=光速)。
所以天线的长度为1.9m 。
但是,这个电路中如果接1.9m 的天线的话,会发射很强的电波,有可能超出电波法所规定的范围。
所以把天线的长度限制在30cm 的程度。
(5)最终电路图:
话筒MIC 可以采集外界的声音信号,这里我们用的是驻极体小话筒,灵敏度非常高,可以采集微弱的声音,同时这种话筒工作时必须要有直流偏压才能工作,电阻R4可以提供一定的直流偏压,R4的阻值越大,话筒采集声音的灵敏度越弱。
电阻越小话筒的灵敏度越高,话筒采集到的交流声音信号通过低频放大后耦合到VT2三极管的基极进行频率调制。
三极管Q2采用9018和电容C2、C3、C11组成一个电容三点式的振荡器,由三极管Q2集电极的负载C2、L1组成一个谐振器,通过C11正反馈电容形成三点式谐振振荡器原理,谐振频率就是调频话筒的发射频率,实际上是一个以谐振频率为基准的高频振荡器。
通过调整图中元件L1的参数可以使发射频率可以在90MHZ 左右,正好覆盖调频收音机的接收频率,通过调整L1的数值(拉伸
或者压缩线圈L1)可以方便地改变发射频率,避开调频电台。
发射信号通过C13耦合到高频放大器,由高频放大器进行谐振放大后再通过天线上再发射出去(实际电路设计中我们在功放之前加了射极跟随器)。
由于高频振荡器和高频放大器互相独立使得发射频率和发射功率都十分稳定。
C13将频率调制好的载波信号传递到Q3进行高频放大,仔细调整L2的值(拉伸或者压缩线圈L2)可使输出功率最大!距离最远,整个工作电流最小。
(6)PCB板图:
四、电路仿真
将一级放大输出和二级放大输出拆分开来:
然后对其用protel软件进行仿真得到:
这里用函数信号发生器代替信号源及麦克风。
如图2.51,用函数发生器产生一个正弦信号加入到话筒输入端,看产生的波形。
仿真结果如图所示,由于某些原因,参数设置问题只能看到大概的有些频率变化,而不能看到很完美的波形。
(实物已经走出来了,但按照实物图仿真还存在一些问题)
五、实物写真
(1)实物图:
调频FM 87.5 欢迎收听!
(2)手工写真:
(3)焊工说明:
1.电阻陶瓷电容不用分正负极,但是必须注意电阻值和电容量;
2.板上的话筒有正负极之分,和铝制外壳相连接的一极为负极,另一极为正极.为了便于安装,先加焊两只引脚;
3.三极管的三只管脚功能完全不同,一定要分清楚;
4.元件包中有铜线制作的线圈,它的外面有一层绝缘漆.它是一个关键的元件,调节线圈间距可以改变发射频率和距离。
L1的匝距变近和换容量大一点的电容会使发射频率变低;要使发射频率变高,就需要采取相反的措施.和L1并联的电容变化范围不可以太大或太小,否则发射频率会偏到离谱.甚至不会产生高频发射信号(不起振);
5.元件包中含有电路板插针,安装在关键点后,可以用来和电子实验套件灵活的配合使用,从而可以做范围更广的电子实验;
6.元件位置不能装错,焊接时间最好控制在2~3秒,力求元件安放到位并且美观,多次检查无误后即可通电调试,使用。
六、课程总结
经过这段时间,我们组的两个人终于完成这次无线话筒的课程设计任务。
我们首先查阅了大量的书本资料,接着又上网搜集了许多有用信息。
当最终的电路方案设计出来以后,我们请教了信息学院的几位学长,他们的一个小小指点就给我们很大启示和灵感,对我们的实验图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
,当实物做出来之后,并在FM87.5收听到我们自己的电台时,心中感到万分的喜悦。
通过课程设计,我们增强了对通信电子技术的理解,学会查寻资料﹑比较方案,学会通信电路的设计﹑计算;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造一个动脑动手﹑独立开展电路实验的机会,锻炼分析﹑解决通信电子电路问题的实际本领,真正实现由课本知识向实际能力的转化;通过典型电路的设计与制作以及电路板的焊接,加深我们对基本原理的了解,增强了实践能力。
感谢XXX老师的指导和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