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性岩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1.任康绪,碱性岩研究进展述评,化工矿产地质,第3期,2003。

2.曾广策,邱家骧.碱性岩的概念及分类命名综述【J】. 地质科技情报,1996,15 (1)。

3.林景仟,岩浆岩成因导论,北京,地质出版社,1987。

4.邱家骧,应用岩浆岩岩石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1。

通过这几篇文献的阅读我了解到以下一些关于碱性岩的研究历史:碱性岩的概念最早由Iddings J.P(1892)在他的著作《火成岩的起源》中提出来的,并划分出碱性岩和亚碱性岩两个岩浆岩岩石系列,即:玄武岩-粗面岩-响岩系列和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系列【1】。

后来,很多学者都试图给碱性岩下一个能够概括其典型特征的定义,由于不同学者观点不同,因此关于碱性岩的定义也有多种,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观点以Harker(1896、1906)、Niggli(1920)等为代表,认为碱性岩是一种与地理构造条件有关的岩石类型,可分为大西洋型、太平洋型、地中海型三种岩石系列[5]。

第二种观点认为碱性岩是一个岩相学类型。

基本特性是硅酸不饱和;碱质含量高,
分子数比值(Na
20+K
2
0)>A1
2
3
;矿物成分出现似长石、碱性铁镁矿物,不含石英。

第三种观点也承认碱性岩是一个岩相学类型,但不过分强调化学成分上硅酸不饱和、矿物成分上出现似长石和碱性暗色矿物及不出现石英等特征,而是根据岩石化学成分或根据由化学成分计算出的各种指数和标准矿物,结合采用各种图表,将岩浆岩分成不同的碱度类型,按碱度将岩石划分成碱性岩和非碱性岩。

因此,碱性岩就是根据化学成分判别其碱性程度属于碱性的岩浆岩。

可以有不同的酸度,也可以出现石英。

国内以邱家骧等(1993)[6]的碱性岩定义比较有权威性和广泛性,碱性岩就是根据化学成分判别其碱性程度属于碱性(包括碱钙性、过碱性)的岩浆岩。

是二分法的碱性岩,三分法或四分法的碱钙性岩、碱性岩或碱性岩、过碱性岩的统称。

国外的研究历史及状况:
国外对碱性岩类的研究工作起步相对较早,大致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有关富碱性岩石学的研究成果主要反映在Sorensen (1974)、Palmason(1982)、Fitton(1987)和Woolley(1987、2001)出版的专著以及其它一些文献中。

归纳起来,国际上近年来在研究碱性岩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或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重视应用痕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研究碱性岩的特征及其所反映出的壳
幔作用深部构造动力学意义问题,同时出现几个值得关注的新动向:研究前寒武纪碱性岩浆作用,藉以探讨地球早期演化历史;用Nd、Sr、Pb同位素特征来研究碱性岩的源区性质,揭示地幔的物质组成和演化过程,监测地幔柱.岩石圈相互作用。

⑵考虑诸如碰撞环境、壳幔相互作用、拆沉作用、底侵作用、韧性剪切带、超壳深断裂和地幔柱作用等与碱性岩浆的形成演化关系,开辟岩浆动力学研究的新方向。

⑶关注地壳演化过程和壳幔各圈层的相互影响,注重结合高温高压实验来模拟验证各种岩浆演化过程,提出了许多新演化模型,对碱性杂岩体注重多源演化的讨论。

⑷注重研究富碱性岩石及其组合在时空上的分布。

全球范围内前寒武的碱性岩不多,虽然各地质历史时期都有碱性岩的分布,但比较集中在元古宙和中、新生代。

从空间分布上认识到,在很多构造环境下都可以形成富碱性岩石,但主要是在拉张环境下形成。

⑸重视对岩浆型碳酸岩的研究。

20世纪60年代初发现正在喷溢的碱质碳酸盐熔浆,岩浆型碳酸岩研究得到重视。

60、70年代对碳酸岩杂岩体进行了初始阶段的研究,80年代才对碳酸岩进行了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内容包括实验岩石学、碳酸岩母源岩浆来源、岩浆一热液的演化、碳、氧、硫等稳定同位素分析、流体包裹体研究等方面,建立碳酸盐岩岩浆成因的新模型。

碳酸岩研究能很好地揭示地幔流体的性质、地幔交代作用和壳幔相互作用等过程,碳酸岩的研究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7]。

⑹成矿理论方面,碱性岩浆和某些富金矿床之间具有成因联系。

Bonham和
Giles(1983)、Mutschler(1984)首先注意到富金一碲浅成热液矿床与碱性岩的成因联系,并提出了碱质类型金矿床的概念,即那些与高碱质(Na20+K2O)和挥发性组分碱性岩有关的金矿床称为碱质类型金矿床,并建立了相应的成矿模型,认识到碱性岩也能形成大型—超大型金矿床[8]。

国内研究状况及历史:
我国对碱性岩研究起步较晚,早期的研究成果主要反映在《碱性岩》和《若干地区碱性岩研究》两本著作中【1】。

前者是由原地质部矿物原料研究所总结编写(1959),内容涉及碱性岩的定义、化学特征、矿物成份特征、地质特征、生成理论、与其有关的矿产以及我国这类岩石的分布等七个方面,但仅仅是对当时研究状况的简单总结。

但可贵的是,著作中对碱性岩的定义强调了用钾、钠的含量来界定,不过没有给出确切的划分标
准;另外还将我国典型的碱性岩岩体及其分布特征按地台、地槽区进行了总结,指出我国碱性岩主要分布在稳定的地台区。

<<若干地区碱性岩研究>>是吴利仁先生(1966)主编,是国内2O世纪6O年代对几个位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构造单元、不同时代的代表性碱性岩体的研究总结,包括山西台背斜碱性岩、四川坪河超基性.碱性杂岩、辽宁凤城碱性岩、河北阳原碱性杂岩和云南永平碱性杂岩体,对这些碱性岩体做了比较详细的基础地质工作,而且还对一些理论问题进行了可贵的探讨,例如对假白榴石的成因、碱性岩浆的成因及演化、二长岩岩浆的来源等,这些讨论对当前的研究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了对碱性岩大规模的研究,先期工作紧密围绕岩石时空分布与成因两大问题展开,在碱性岩的时空分布规律、成因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进展。

我国近年来碱性岩研究的重要进展之一是认识到碱性岩(硅酸不饱和)和硅酸饱和的岩石(如A-型花岗岩)在空间上的共生关系,提出富碱侵入岩的概念(涂光炽,1982),发现了一系列的碱性岩带。

富碱侵入岩包括狭义的碱性岩(正长岩、霞石正长岩、辉石正长岩、霓霞正长岩、闪石正长岩等)和碱性花岗岩(含碱性角闪石、碱性辉石的花岗岩)。

但前人不足之处就是没有将碱性岩的成因演化等与构造动力学相互制约的角度去探讨,构造动力学是岩浆侵位、喷发的主要动力。

不同的构造动力学环境是否制约着不同的岩浆形成演化过程,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二、山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二一二地质队,1:50000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通过对此资料的分析笔者了解了本次研究的杨威—龙降沟岩体的地质概况。

研究区属于太行山块隆的中南段,区内奥陶系马家沟组地层广泛出露,地处平顺——陵川北向构造——岩浆带的组成部分。

平顺——陵川南北向构造——岩浆带,共分东西两列,分别称西安里第一构造——岩浆带(或称东带)和西安里第二构造——岩浆带(或称西带)。

构造——岩浆带由南北向背斜或轴向呈北北东并作雁行状排列的背斜组成,主背斜构造一般长8—10km,宽1—2km,这些背斜构造核部多被燕山期闪长岩体所挤占,致使背斜核部膨大,经剥削岩体呈串珠状出露于地表。

在褶皱的两翼,平和断裂是原区域性构造受后来的岩浆侵入作用叠加,改造的结果。

南北向构造和北北东向复合构造带对整个岩浆带的分布起着控制作用,在两岩浆带
的南北两端岩体分布于南北向挤压带中,在两岩浆带的中部岩体主要分布于总体呈北北东5度。

分布的一系列雁行状排列的北北东向背斜之中。

岩体直接赋存于这些背斜的核部。

而杨威—龙降沟偏碱性岩体位于西安里第二构造——岩浆带(或称西带)的南端,岩体大致呈NNE—SSW向展布,与本区的区域构造线一致。

同时查阅到很多对于本次论文有作用的岩石化学资料。

三、1.李娟,西安里铁矿成矿信息研究及找矿方向探讨,2007,5。

2.张海东,晋南平顺地区矽卡岩型铁矿成矿作用特征及成矿预测,2007,5。

通过对此篇论文的阅读。

笔者了解到研究区广泛分布着由岩浆岩由于构造作用侵入到灰岩、泥灰岩中所形成的西卡岩型磁铁矿。

四、刘建朝,张海东,刘淑文,戈小红,太行山南段平顺地区杂岩体成因研究,长安大学资源
学院,西安,710054,2009.5。

通过对此篇论文的阅读。

笔者了解到研究区的区域构造背景为华北克拉通早白垩世燕山期的破坏所引起的岩浆侵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