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必修四》一轮复习用)
2020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廉颇蔺相如列传》
![2020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廉颇蔺相如列传》](https://img.taocdn.com/s3/m/f8cbf7bb915f804d2b16c198.png)
《廉颇蔺相如列传》复习学案一、复习目标:1、知识目标:回忆巩固文言基础知识,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等。
2、能力目标:学习文章刻画人物的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3、情感目标:分析掌握人物形象,学习并借鉴人物性格的积极意义。
二、知识梳理:(一)背景回顾:本文节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原传记叙了战国时赵国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四个重要人物的事迹。
课文节选的是第一部分,集中描写了蔺相如由宦者令缪贤的一个食客而成为赵国上卿得经历,同时对廉颇也做了生动的记叙。
战国末期,秦、楚、齐、赵、韩、魏、燕七国争雄,秦的实力最强。
为达到统一中国的目的,采取了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策略,积极对外扩张。
其他六国中,实力比较强大得楚国和赵国成为秦实现企图的主要障碍。
当时秦国正集中主要力量对付楚国,虽然对赵国也虎视眈眈,不时蚕食侵吞,却还抽不出力量来大举进攻。
课文记述的事件,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
三、复习效果检测(见附页)四、能力训练一词多义(1)负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动用法②秦贪,负.其强凭借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④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负(2)引①引.赵使者蔺相如拉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延请③相如引.车避匿掉转(3)顾①相如顾.召御史书曰回头②顾.野有麦场环视③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拜访④莫我肯顾.顾惜⑤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后于赵者只是(4)以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凭借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表修饰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来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5)而①夫秦强而.赵弱并列关系②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如果③不如因而.厚遇之顺承关系④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转折关系(6)因①相如因.持璧却立于是,(乘机)②不如因.而厚遇之乘机③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经由,通过④光因.循守职,无所改作、沿袭五、文本探讨1、分析蔺相如、廉颇这两个人物形象的特点。
高考第一轮复习之文言文梳理:《廉颇蔺相如列传》解析
![高考第一轮复习之文言文梳理:《廉颇蔺相如列传》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6263f33b84ae45c3b358c8b.png)
一词多义
于
归璧于赵 而君幸于赵王 以勇气闻于诸侯 故燕王欲结于君
到 被 在 和,跟,同
一词多义
书
使人遗赵王书
书信
拜送书于庭
国书
秦御史前书曰
写
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奏本
无从致书以观
书籍
善画者多工书而能诗
书法
一词多义
立
赵立奉璧来 立即 相如因持璧却立 站立
因
相如因持璧却立 于是 不如因而厚遇之 由此,趁此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通过
• 观点3.面子问题。论据材料:什么面子该争,国 家的面子,国家的尊严一定争,渑池会蔺相如针锋相 对,争得好;什么面子不该争,为了大局,个人的面 手可以不要,因此身为相国蔺相如对廉颇一忍再忍, 蔺相如是非分明。
立意角度
• ①用任人才不能论资排辈 ——从蔺相如被破格提 拔
• ②要提倡顾全大局 ——蔺相如“引车避匿”的启示 • ③知错认错真丈夫 ——赞廉颇“负荆请罪” • ④时势造英雄 ——蔺相如“完璧归赵”新解 • ⑤大智出大勇 ——秦王蔺相如强弱辨 • 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举荐贤才,功
名词作状语
奉璧西入秦 间至赵矣
卒廷见相如 而相如廷叱之
怒发上冲冠
向西 从小路 在朝廷上
向上
实词积累之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乃前曰 于是相如前进缻
臣乃敢上璧 舍相如广成传舍
衣褐,怀其璧 赵王鼓瑟
秦御史前书曰 左右欲刃相如 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上前
上前 献上 安置住宿 穿/怀里藏着 弹 上前 用刀杀 祝寿
L/O/G/O
高考第一轮复习之文言文梳理
实词积累之古今异义
1.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高考文言文课本复习——《廉颇蔺相如列传》
![高考文言文课本复习——《廉颇蔺相如列传》](https://img.taocdn.com/s3/m/fd1440d3b14e852458fb57c8.png)
请试着回忆学过的、虚词“以”的 其他意义和用法,并举出相应例句。
课本中出现的“以”的其他用法
10、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介词,表时间,在……时候) 11、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介词,表依据,按照) 1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连词,表并列) 13、不宜妄自菲薄 …… 以塞忠谏之路也 (连词,表结果) 14、樊哙侧其盾以撞(2012江西卷) (连词,表承接) 15、日以尽矣 (副词,通“已”,已经) 16、逆以煎我怀 (助词,补充音节)
2、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答案 :你们看廉将军我与秦王相比,哪一个更厉害?
固定句式: 孰与,与……孰……:与……相比,谁更…… 例如: 吾孰与徐公美 / / 吾与徐公孰美:
3、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答案:我这样做的原因,是把国家的急务放在前面而把 个人的恩怨放在后面啊!
固定词组:所以
小练习
1、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介词,表工具,用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介词,表原因,因为 3、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连词,表并列,并且 4、作《师说》以贻之 连词,表目的,来 5、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连词,表修饰 6、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连词,表原因,因为 7、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介词,表时间,在 8、斧斤以时入山林 介词,表依据,按照 9、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 介词,表动作处臵的对象,把 10、皆以美于徐公 动词,认为 11、固以怪之矣。 副词,通“已”,已经 12、……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连词,表结果,以致
名词作状语:
1、常以身翼蔽沛公
翼:像鸟的翅膀一样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日:每天
3、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4、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必修四文言文复习【教师版】
![★★★必修四文言文复习【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b9f43ab3960590c69ec376ed.png)
《必修四》文言文复习《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一、通假字1.可予不(不通否)2.拜送书于庭(庭通廷)3.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审查,查看)4.设九宾礼于廷(“宾”通“傧”,古代指接引宾客的人)5.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缪通穆)6.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熟,仔细)二、一词多义负①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引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延请)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拉、牵)③相如引车避匿(牵,拉;这里引申为调转)④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拉弓)幸①大王亦幸赦臣(幸好,幸而)②而君幸于赵王(宠幸)③则幸得脱矣(侥幸)以①以勇气闻于诸侯;今以秦之强先割十五都予赵(介词,凭借)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介词,用,拿)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连词,表目的,来)④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徒以吾两人在也(连词,因为)⑤皆以美于徐公(动词,认为)⑥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动词,任用) 欢①逆强秦之欢(欢心)②绝秦赵之欢(交情)③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欢洽,欢好)顾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回头,回头看) ②顾吾念之(只是) ③顾野有麦场(环顾)④三顾茅庐(拜访)⑤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看)因①相如因持璧却立(于是,就)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经由)③不如因而厚遇之(趁,趁机)④因势利导(顺着)传①廉颇蔺相如列传(一种文体)②舍相如广成传(馆舍,宾馆)③传以示美人及左右(传递)④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传颂)乃①今君乃亡赵走燕(却,竟然)②臣乃敢上璧(才)③乃使其从者衣褐(就)三、古今异义(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包括父母兄弟姐妹)(2)请指示王(指给。
看)(3)于是相如前进缶(上前进献)(4)宣言曰:我见相如,必(扬言)(5)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平民)(6)左右欲刃相如(左右侍从)(7)明年复攻赵(第二年)(8)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姬妾)四、词类活用A. ①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安置住宿)②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杀)③乃使从者衣褐(衣,穿)④怀其璧(怀,怀揣着)⑤蔺相如前曰(前,走上前)⑥臣乃敢上璧(上,献上)【名动】B. ①而相如庭斥之(庭:通“廷”,在朝堂上)②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从小路)③奉璧西入秦(西,向西)④怒发上冲冠(上:向上)⑤卒廷见相如。
文言文阅读 廉颇蔺相如列传
![文言文阅读 廉颇蔺相如列传](https://img.taocdn.com/s3/m/b556effbaa00b52acfc7cad3.png)
高三一轮复习导学案《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一课时导入学习【考情分析】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能力要求是1.识记能力(A级):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2.理解能力(B级):理解常见文言实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和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3.分析综合(C级)⑴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⑵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4.鉴赏评价(D级)⑴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⑵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复习目标】1、识记本课重点文言基础知识及翻译重点句子2、背诵并默写出本课的名句名篇3、学习廉颇、蔺相如的为人,培养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自学指导】1、对照课下注解,熟读课文两遍2、熟练翻译课文并识记本课重点文言基础知识3、背诵并默写出本课的名句名篇自主复习一、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1、可予不()2、拜送书于庭()3、召有司案图()4、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5、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璧有瑕,请指示..王2、(廉颇)宣言..曰3、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4、传以示美人..及左右5、相如前进..缶三、词类活用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1.舍.相如广成传2.左右欲刃.相如3.乃使其从者衣.褐4.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5.秦御史前书.曰6.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7.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8.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9.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10.秦王恐其破.壁11.宁许以负.秦曲12.毕.礼而归.之13.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14.大王必欲急.臣15.且庸人尚羞.之16.完.璧归赵四、一词多义1、幸而君幸于赵王()大王亦幸赦臣()2、徒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3、以2以勇气闻于诸侯()愿以十五城请易璧()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4、而夫秦强而赵弱()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不如因而厚遇之()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5、负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秦贪,负其强()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臣诚恐见其于王而负赵()6、引君子引而不发()引赵使者蔺相如()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相如引车避匿()7、顾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五、请指出下列句式的特点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2.蔺相如者,赵人也3.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4.臣窃以为其人勇士5.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6.赵王以为贤大夫7.今君乃亡赵走燕8.大王见臣列观9.不如因而厚遇之10.徒见欺11.而君幸于赵王12.臣诚恐见其于王而负赵13.使不辱于诸侯14.以勇气闻于诸侯15.会于西河外渑池16.拜送书于庭17.何以知之18.君何以知燕王19.求人可使报秦者六、成语积累:根据释义正确写出文中词语。
《廉颇蔺相如列传》文言实词训练归纳
![《廉颇蔺相如列传》文言实词训练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6a390ef17fd5360cbb1adb1c.png)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复习《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汇总(学生用)学习目标:1在再次研读读原文的基础上,能够熟练地掌握此文中主要的实虚词、通假字、实词活用、文言句式等知识点;2 在再次研读读原文的基础上,能够熟练、准确地翻译原文中的句子,做到“信、达、雅”;3 对原文的习作技巧、思想内容作更加深入的理解;4 通过上述内容的复习巩固,促进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升。
5在再次研读读原文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汇总一实词。
结合具体语境,把加下划线的词语的意思写在相应的括号里。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2蔺相如者,赵人也。
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3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4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5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
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6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
7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8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9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
”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10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2021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材知识清单汇总:09 《廉颇蔺相如列传》(必修4)
![2021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材知识清单汇总:09 《廉颇蔺相如列传》(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a63c0fa8ba0d4a7303763a37.png)
8、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从此以往,古义:从这里到那里;今义:从今以后)
9、不如因而厚遇之(因而,古义:趁此就;今义:连词,表结果)
10、不忍为之下(不忍,古义:不甘心;今义:忍受不了)
11、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得以,古义:能够拿;今义:可以)
(三)固定短语和句式
1、完璧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2、司马迁一生经历坎坷,因李陵一案而遭受酷刑中最为耻辱的腐刑后,“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 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他曾想过死,但一想到“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犹豫了,因为他把事业、理想看得比一切都宝贵,他思想升华了,毅然活
精品资源·备战高考
2
高考语文复习·备练评估测试
三、重点字词
(一)通假字
1、可予不
(“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2、拜送书于庭
(“庭”通“廷”,朝廷)
3、召有司案图
(通“按”,审察、察看)
4、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熟”,仔细)
精品资源·备战高考
3
高考语文复习·备练评估测试
5、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二)古今异义
引车避匿(nì) 臣等不肖(xiào ) 璧有瑕(xiá) 肉袒(tǎn )
列观( guàn)
佯为(yáng )
汤镬( huò) 传舍(zhuàn shè)
渑池(miǎn)
鼓瑟(sè)
盆缶(fǒu)
驽钝( nú dùn )
缪贤( miào)
舍人( shè)
郓城( yùn ) 砧板( zhēn )
2、课文背景
高中语文复习课件-高中语文 必修4《廉颇蔺相如列传》
![高中语文复习课件-高中语文 必修4《廉颇蔺相如列传》](https://img.taocdn.com/s3/m/942ed89ab307e87101f696ea.png)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
司 体通史。共130篇 马
迁
记述传说中的黄帝至
汉武帝时期近三千年的历史。
鲁迅: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12本纪
30世家
史 记 70列传
按年代记叙帝王言行和 政绩。
记叙诸侯国的兴衰和杰 出人物的事迹。
记叙各类名人的生平和 事迹。
1 0 表 按年代谱列各时期重大 事件。
8 书 记录各种典章制度的沿 革。
▪ 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 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 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 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 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 “和氏之璧”。
1.缪贤
mi ào 姓氏
2.肉袒负荆 tǎn
秦王:
“秦王饮酒酣”中的一个“酣”字写出秦王的 趾高气扬、盛气凌人的神态;
“令赵王鼓瑟”中的“令”写出秦王自命高赵 王一等,且要写进史册。 蔺相如:
先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 秦王,以相娱乐”;
其次“前进缶,因跪请秦王”,“五步之内, 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 再次“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以赵王的谦诚来批判秦王的傲慢、不讲信义
誓死捍卫: 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秦王“以诈佯为予赵城”后,蔺 相如又如何对策?
首先,使出缓兵之计,要秦王斋 戒,设九宾礼;
其次,私下派人把璧送回赵国。
归璧于赵后,蔺相如又如何对秦王 交代的?
• ①义责秦王朝历来言而无信,“秦自缪公以来 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干脆说明 璧已经归赵:“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 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廉颇蔺相如列传》一轮复习精品课件
![《廉颇蔺相如列传》一轮复习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f17f15bcc17552706220843.png)
常用文言虚词释义
1、以
以勇气闻于诸侯
(介词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介词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连词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连词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 (连词
望
与目的)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连词
明年
第14-16段
古:第二年
今:今年的下一年
重点词句
因跪请秦王: 趁机
左右欲刃相如: 名词作动词,杀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名词作动词,敬酒,献礼
第17-21段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重点词句
徒:只是;以:介词,凭,凭借
宣言曰: 扬言;今义:表明立场观点的文告
相如引车避匿:掉转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表原因
3、因
相如因持璧却立 不如因而厚遇之
(连词 表承接 就、于是)
(介词 趁机,由此)
因宾客至相如门谢罪 (介词 经由、通过)
因跪请秦王
(介词
趁机)
4、于
以勇气闻于诸侯 君幸于赵王 故燕王欲结于君 归璧于赵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
大王乎
(介词 在)
⑤完璧归赵: “使……完好”
①指示
第6段
古:指给……看 今:上级给下级的命令
重点词句
②布衣
古:平民 今:布衣服
③大王必欲急臣
必: 倘若 急: 使动,使发急 逼迫
第7-9段 重点词句
①睨 nì ② 辞谢: 委婉道歉
③ 舍蔺相如广成传 动词,安置住宿
④度duó : 揣测 ⑥亡: 逃走
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复习归纳
![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复习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5c5f7fcb102de2bd96058894.png)
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复习归纳下面是由为大家整理的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一)古今异义《廉颇蔺相如列传》使人遗(wèi)赵王书:书,信。
请以咸阳为赵王寿:寿,祝酒。
请指示王:指示,指给……看。
宣言曰:宣言,扬言。
《苏武传》置币遗单于:币,财物,礼品。
明年,陵降,不敢求武:明年,第二年。
《张衡传》举孝廉不行:不行,没有去。
再迁为太史令:再,两次。
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二)《廉颇蔺相如列传》可与不:不(fǒu),通“否。
拜书送于庭:庭,通“廷,朝廷。
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审察,察看。
设九宾礼于廷:宾,通“傧。
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地。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事,通“侍,侍奉。
《苏武传》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的毡毯。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收藏。
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
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表现。
请毕今日之驩:驩,通“欢,欢聚。
因泣下霑衿:霑,通“沾,打湿;衿,通“襟,衣襟。
与武决去:决,通“诀,诀别。
《张衡传》精思傅会:傅,同“附。
员径八尺:员。
同“圆。
尊则振龙:振,通“震,震动。
一时收禽:禽,通“擒,捉拿。
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从小路。
卒廷见相如:在朝廷上。
而相如廷叱之:在朝廷上。
《苏武传》其一人夜亡:夜,在夜里。
剑斩虞常已:剑,用剑。
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上,向上。
朝夕遣人侯问武:朝夕,早晚。
《张衡传》时天下承平日久:时,当时。
(2)名词活用作动词:《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上前。
秦御史前书曰:上前。
于是相如前进缶:上前。
臣乃敢上璧:上,献上。
舍相如广成传舍:舍(shè),安置住宿.乃使从者衣褐,怀其璧:衣(yì),穿着。
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杀。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寿,献礼。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文知识点廉颇蔺相如列传语文综合知识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文知识点廉颇蔺相如列传语文综合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47123290561252d381eb6ef3.png)
2021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文知识点:廉颇蔺相如列传|语文综合知识—为了满足高考同学们的需求,编辑老师整理了2021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文知识点,欢迎大家关注!《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掌握下列文言词1、宦者令: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宦的)2、舍人: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门客)3、和氏璧:得楚和氏璧(楚国人卞和发现的一块宝玉,经雕琢成的璧)ﻭ4、遗(wèi):使人遗赵王书(送给)5、即:即患秦兵之来(则,就)ﻭ6、斧质: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古代一种腰斩的刑具)ﻭ7、宜:宜可使(应该)ﻭ8、曲:曲在赵(理亏)9、均:均之二策(权衡、比较)ﻭ10、必:王必无人(倘若,假如)11、奏:相如奉璧奏秦王(呈献,进献)12、却:相如因持璧却立(退后)ﻭ13、修敬: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整饰礼仪表示敬意)ﻭ14、倨(jū):礼节甚倨(傲慢)ﻭ15、谢: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道歉)16、有司:召有司案图(吏的通称)ﻭ17、决:决负约不偿城(必定)ﻭ18、径道:从径道亡(便道,小路)19、间:间至赵矣(名作状,从小路)ﻭ20、拔:其后秦伐赵,拔**(攻下)21、靡:左右皆靡(退却)ﻭ22、怿(yì):于是秦王不怿(高兴,喜悦)ﻭ23、已而:已而相如出(过了些时候)24、望: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远远看见)ﻭ25、高义:徒慕君之高义也(高尚的品德)ﻭ26、孰与: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比……怎么样)27、驽:相如虽驽(劣马,引申为愚劣,)二、出自本文的成语ﻭ完璧归赵怒发冲冠负荆请罪刎颈之交三、通假字1、不:可予不(通"否”)2、奉:臣愿奉璧往使(通”捧”)3、案:召有司案图(通”按”,审察、察看)ﻭ4、孰: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熟",仔细)四、一词多义1、于:①君幸于赵王(介词,被)②故燕王欲结于君(连词,同)2、负:①宁许以负秦曲(使……担负,使……承担)ﻭ②秦贪,负其强(凭借,倚仗)ﻭ③决负约不偿城(违背)④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3、以:①传以示美人及左右(连词,连接两个动词,给)②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介词,因为)③以勇气闻于诸侯(介词,凭借)④愿以十五城请易璧(介词,拿,用)ﻭ⑤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连词,相当于"而”)⑥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连词,连接行为和目的,解为”用来,用以”)ﻭ4、见:①徒见欺(介词,被,受)ﻭ②大王见臣列观(动词,接见)5、舍:①舍相如广成传舍(名作动,安置住宿)ﻭ②舍相如广成传舍(传舍:宾客的馆舍)ﻭ6、因:①不如因而厚遇之(由此,趁此)ﻭ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经由)ﻭ7、顾: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回头)ﻭ②顾吾念之(只不过)③顾野有麦场(《狼》)(四面看)④念父母,顾(《报任安书》)(顾惜,怜惜)⑤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反而)8.幸:①而君幸于赵王(宠幸)ﻭ②大王亦幸赦臣(幸好)③则幸得脱(侥幸)9、引: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动,延请)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动,拉)ﻭ③相如引车避匿(动,掉转)④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动,拉开弓)ﻭ五、词类活用ﻭ1、负:宁许以负秦曲(使……担负,使……承担)ﻭ2、完:臣请完璧归赵(使……完好无缺)3、前:乃前曰(名作动,上前)4、舍:舍相如广成传舍(名作动,安置住宿)ﻭ5、间(jiàn):间至赵矣(名作状,从小路)ﻭ6、廷:卒廷见相如(名作状,在朝堂上)7、毕、归:毕礼而归之(使……完毕、使……回去)ﻭ8、刃:左右欲刃相如(名作动,杀)ﻭ9、西:相如奉西入秦(名作状,向西)ﻭ10、严: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形作动,尊敬)11、急:大王必欲急臣(形容词使动,使……急,迫)ﻭ12、衣(yì):乃使其从者衣褐(名作动,穿上)13、先、后: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先,以……为后)14、破:秦王恐其破璧(使……破碎)ﻭ15、交:为刎颈之交(动作名,朋友)ﻭ16、宽: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形作动,宽待)ﻭ17、使:秦王使使者告赵王(前一个使,动词,派遣)ﻭ18、闻:以勇气闻于诸侯(使……听闻)2021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文知识点:廉颇蔺相如列传是由编辑老师整理的高考复习相关信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更多信息查找请关注!ﻭ。
高考文言文复习系列: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
![高考文言文复习系列: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https://img.taocdn.com/s3/m/bbfc14db2cc58bd63186bdb6.png)
负: 秦贪,负其强(动词,倚仗,凭借)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动词,辜负,对不起)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动词,违背)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动词,背着) 宁许以负秦曲(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担负、承担)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动词,覆盖) 废上之法制者,必负以耻(动词,蒙受,遭受)
引: 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动词,牵,拉) 相如引车避匿(动词,牵,拉;这里引申为掉转) 十一月,沛公引兵之薛(动词,率领) 其有更相援引,希附权强者(动词,推荐) 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动词,揭发,检举)
)
卒:卒廷见相如(
)
拔:拔石城(
)
靡:左右皆靡(
)
拜、右: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
列:不欲与廉颇争列(
)
顾: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
文言句式: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
而君幸于赵王(
)
以勇气闻于诸侯(
)
徒见欺(
)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
顾燕王欲结于君(
)
大王见臣列观(
)
君何以知燕王(
因: 相如因持璧却立(副词,于是,就) 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介词,趁机)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介词,通过、经由)
乃: 今君乃亡赵走燕(副词,却,反而,竟然) 臣乃敢上璧(副词,才) 乃使其从者衣褐(副词,就)
词类活用: 舍相如广成传(名词用作动词,安置住宿)(名词的活用)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形容词用作动词,宽待)(形容词的活用) 左右欲刃相如(名词用作动词,杀)(名词的活用) 大王必欲急臣(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着急)(形容词的活用) 怒发上冲冠(名词作状语,向上)(名词的活用)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形容词用作动词,尊重)(形容词的活用) 故令人持壁归,间至赵矣(名词作状语,从小路)(名词的活用) 且庸人尚羞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羞)(形容词的活用)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先,以……为后)(名词的活用) 毕礼而归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回去)(动词的活用) 乃使从者衣褐(名词用作动词,穿)(名词的活用) 完璧归赵(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完好无缺)(形容词的活用) 相如从前曰(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名词的活用) 宁许以负秦曲(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担负、承担)(动词的活用) 而相如廷叱之(名词作状语,在朝堂上)(名词的活用)
人教版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复习课件(共52张PPT)
![人教版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复习课件(共5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ba3dac4a45177232e60a233.png)
任务一,课前摘抄:《朗读者》第九期主题词——家 【卷首语】 家,简单一个字,能引起无数人的情感共鸣。因为家是每一个人最 初的记忆,也是外面最终的归宿。 莫尔说为了寻找想要的东西,外面走遍全世界,回到家找到了。而 中国古人则推崇“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家是个人通向外界的重要纽带。 在今天的这期节目里,让我最有感受的是作家梁晓声的那句话:每 个人都有现实的家园,书本可以构建一个精神家园。 家,真的是一个充满内涵、又充满温暖的词。
一、课内文言文复习:《廉颇蔺相如列传》
(3)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我这个见识短浅的人,不知道将军竟然宽大到这个地步啊!
任务四、高考考纲要求的120个实词
负、徒、使
动词 ①仗恃,依靠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以背载物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愚公移山》) ③担负,承担,遭受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辜负,对不起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 简洁流畅,不超过80个字。
4月23日是第二十五个世界读书日,国家图书馆启动中国战“疫” 记忆库建设项目。该项目将通过广泛的网络资源采集、多渠道征集、 交换及购买的方式,获取与战“疫”主题相关的著作、文章、图片、 音频、视频等资源,和手稿、书信照片、书画作品等实物文献,并 将在合适的时机有计划地开展对这场战“疫”的亲历者和见证者的 口述采访,通过专业化的组织与整合,形成立体鲜活的中国战“疫” 记忆库。
【开场白】 我们这一期的主题词是:家。 家是一个有温度的词,它不仅是我们身体休息的地方,更是我们心 灵停靠的港湾。 倦鸟归林、鱼翔浅底、落叶归根,这都是对家的渴望,也是生命在 追寻着一种归宿。 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一个个不一样的家,去感受家庭里的 悲欢离合、冷暖人生。
高二语文必修4第四单元知识点:廉颇蔺相如列传
![高二语文必修4第四单元知识点:廉颇蔺相如列传](https://img.taocdn.com/s3/m/b2b4026d5ef7ba0d4a733baf.png)
高二语文必修4第四单元知识点:廉颇蔺相如列传导读:本文高二语文必修4第四单元知识点:廉颇蔺相如列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一、通假字折叠⒈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
“予”通“与”给予。
⒉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质”通“锧”砧板。
⒊可予不。
“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⒋臣愿奉璧往使。
“奉”通“捧”用双手托着。
⒌拜送书于庭。
“庭”通“廷”朝廷国君听政的朝堂。
⒍召有司案图。
“案”通“按”审查、察看。
⒎设九宾礼于廷。
“宾”通“傧”古代指接引宾客的人也指赞礼的人。
⒏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缪”通“穆”。
⒐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孰”通“熟”仔细。
⒑为一击缶。
“缶”通“缻”盛酒浆的瓦器秦人敲打盆缻作为唱歌时的节拍。
⒒详为予赵城。
“详”通“佯”假装。
二、一词多义折叠负①秦贪负其强倚仗,凭借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使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②臣窃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③乃使其从者衣褐让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至赵使臣引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拉③相如引车避匿牵拉这里引申为调转④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拉引徒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幸①大王亦幸赦臣幸好幸而②而君幸于赵王被...宠幸③则幸得脱矣侥幸以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凭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来连词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以用来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因为⑥传以示美人及左右连词连接“传”与“示”欢①逆强秦之欢欢心②绝秦赵之欢交情顾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回头②顾吾念之只是必①其势必不敢留君一定必然②王必无人如果因①相如因持璧却立于是就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③不如因而厚遇之趁此由此④因跪请秦王趁机传①廉颇蔺相如列传一种文体②舍相如广成传传舍宾馆③传以示美人及左右传递④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传颂从①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跟从②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乃①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竟然②乃前曰于是就③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才孰①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同“熟”仔细②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谁哪一个闻①以勇气闻于诸侯闻名②寡人窃闻赵王好音听说三、古今异义折叠①拜为上卿拜古义指授予官职任命。
必修四知识点归纳
![必修四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b95fcf5baf1ffc4ffe47ac9d.png)
高中语文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复习归纳一、解释下列字词1、宦者令: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2、舍人: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3、拜:拜为上卿4、闻:以勇气闻于诸侯5、遗(wèi):使人遗赵王书6、窃计:窃计亡赵走燕7、即:即患秦兵之来 8、徒:徒见欺9、肉袒: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10、束:而束君归赵矣11、宜:宜可使 12、曲:曲在赵(理亏)13、均:均之二策 14、必:王必无人15、奏:相如奉璧奏秦王 16、却:相如因持璧却立17、修敬: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18、倨(jū):礼节甚倨19、逆、欢:逆强秦之欢 20、固、有司:固请,召有司案图21、谢: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22、决:决负约不偿城(必定)23、径道:从径道亡 24、间:间至赵矣25、就:臣请就烫镬 26、拔:其后秦伐赵,拔石城27、靡:左右皆靡 28、怿(yì):于是秦王不怿29、已而:已而相如出 30、望: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31、高义:徒慕君之高义也 32、孰与: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33、驽:相如虽驽 34、素:且相如素贱人二、出自本文的成语,解释完璧归赵:怒发冲冠:负荆请罪:刎颈之交:三、找出通假字并解释1、可予不2、拜送书于庭3、召有司案图4、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5、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四、一词多义1、于:①君幸于赵王②故燕王欲结于君③以勇气闻于诸侯④况于将相乎⑤青,取之于蓝⑥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2、负:①宁许以负秦曲②秦贪,负其强③决负约不偿城④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⑥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3、以:①传以示美人及左右②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③以勇气闻于诸侯④愿以十五城请易璧⑤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⑥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4、见:①徒见欺②大王见臣列观③信义安所见乎④君既若见录5、因:①不如因而厚遇之②秦王因曰:“今杀相如……③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④因人之力而敝之⑤伺者因此觉知⑥因以讽谏6、顾: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②顾吾念之③顾野有麦场(《狼》)④念父母,顾妻子(《报任安书》)⑤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7幸:①而君幸于赵王②大王亦幸赦臣③则幸得脱④幸蒙其赏赐⑤漫立远视,而望幸焉⑥得之我幸,失之我命8引:①引赵使者蔺相如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③相如引车避匿④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⑤乃引匕首提秦王⑥自引而起⑦引壶觞以自酌⑧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⑨虞常果引张胜⑩恭疏短引五、指出下列古今异义①请以咸阳为赵王寿寿:古义指向人献物以祝人长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廉颇蔺相如列传(《必修四》一轮复习用)一、通假字1.可予不 (“”通“”)2.拜送书于庭(“”通“”)3.召有司案图 (“”通“”, )4.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通“”)5.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通“”, )二、古今异义1.传以示美人..②..①及左右①古义: 今义:指美貌女子②古义: _ 今义:方位词,左和右两方面;支配,操纵2.璧有瑕,请指示..王古义: 今义: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个问题的原则和方法;指示下级或晚辈的话或文字3.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古义: 今义:限制使不越出范围4.明年..复攻赵古义: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5.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古义: 今义:向前行动或发展6.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古义:今义:(国家、政党或团体)对重大问题公开表示意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7.臣所以..②而事君者..①去亲戚①古义: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古义: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8.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古义: 今义:从前、过去,表时间9.不如因而..厚遇之古义: 今义:连词,表结果10.不忍..为之下古义: 今义:不忍心三、一词多义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秦贪,负其强()负决负约不偿城()肉袒负荆()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2.⎧⎪ ⎪⎪⎨⎪⎪⎪⎩相如奉璧奏秦王()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奉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鸿门宴》)()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论》)()今为妻妾之奉为之(《鱼我所欲也》)()3. 4.⎧⎪⎨⎪⎩⎧⎪⎪⎨⎪⎪ ⎩而君幸于赵王()幸大王亦幸赦臣()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孔雀东南飞并序》)()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徒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不辱使命》)()5.⎧⎪⎪⎪⎨⎪ ⎪⎪⎩臣愿奉璧往使()数通使相窥观(《苏武传》)()使单于使陵至海上(《苏武传》)()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阿房宫赋》)()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鱼我所欲也》)()6.⎧⎪⎪⎨⎪⎪ ⎩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俯身倾耳以请(《送东阳马生序》)()请王好战,请以战喻(《寡人之于国也》)()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伶官传序》)()7.⎧⎪⎪⎨⎪⎪⎩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君之病在肠胃(《扁鹊见蔡桓公》)()病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知己也(《论语》)()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揠苗助长》)()四、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动词(1)舍.相如广成传 ( )(2)左右欲刃.相如 ( )(3)乃使其从者衣.褐 ( )2.名词作状语(1)间.至赵矣( )(2)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3)卒廷.见相如 ( )3.名词的意动用法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二)动词的活用动词的使动用法(1)秦王恐其破.璧 ( )(2)宁许以负.秦曲 ( )(3)毕.礼而归之 ( )(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动词(1)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 )(2)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1)大王必欲急.臣 ( )(2)完.璧归赵 ( )五、判断下列文言文句式的类型并翻译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而君幸于赵王。
(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君何以知燕王? ( )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
( )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以勇气闻于诸侯。
(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 )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 (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语句翻译1.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王授璧。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文素材:同一篇课文,只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提取,就可以整理出不同的论据材料,只要我们会定向转述。
我们以《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课文为例,可以进行如下操作:赵国得楚和氏璧,秦提出以十五城诈取璧,赵国面临强权外交,进退两难,缪贤向赵王举荐了蔺相如。
蔺相如以其机智、勇敢完璧归赵。
后秦王与赵王会于渑池,蔺相如又一次以大智大勇战胜秦王,捍卫了赵国的尊严。
蔺相如两此为国立功,得到赵王信任,被破格提升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不服,发誓要当面羞辱相如。
相如以国家大局为重,处处躲避廉颇。
相如的舍人自觉受了委屈,不愿意为相如驾车。
相如向舍人晓之以理,说明“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的道理。
廉颇闻之,被相如高风亮节所感动。
最后,亲自到相如门前负荆请罪,与相如成为生死之交。
【拓展方向】一、从蔺相如方面着想1.位卑未敢忘忧国蔺相如虽只是宦者令缪贤的舍人,一个普通门客,但当国家有难,需要他效力的时候,他义无返顾,慷慨呈辞:“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