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音乐 第四单元 神州音韵(四)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神州音韵(四)教学设计

在那遥远的地方

教学目的:

一、掌握《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歌曲旋律。

二、熟悉一般青海民歌的节奏。

教学过程:

一、介绍一般青海民歌节奏,旋律特点要求学生熟悉。

二、教师播放课前准备好的音乐让学生听,形成初步的印象。

三、视唱歌曲:

(1)板书歌曲中难点节奏,教师与学生同打。

(2)打开书,试打全曲节奏,采用分组轮打、接龙的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

(3)视唱歌曲旋律,采用小组接龙方式使学生熟悉歌曲旋律。

(4)如有时间,把歌词打带入其中。

四、填词教学。

五、练习。

六、检查练习效果,查缺补漏,对学生难掌握的做重点教唱。

七、全班起声演唱《在那遥远的地方》。

八、小结组织下课:

今天我们学习了青海民歌的基本节奏及《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歌,了解了青海民歌基本特征,作曲家王洛宾《在那遥远的地方》作曲背景,希望通过这节课简单的学习能让大家对新青海民歌有所了

解。

九、作业布置:

下去把这首歌熟练,下节课检查。

大漠之夜

教学目标:

1、了解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2、认识邵永强,了解他的生平及作品。

3、感受音乐形象和情绪,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重难点:

了解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图片,了解大漠。

2、简单介绍大漠的历史文化。

3、揭示欣赏曲目。

思考并回答:听一听,看一看,了解黄河的历史文化。

二、欣赏《大漠之夜》

1、播放《大漠之夜》。

提问:你听过能联想到什么情景?你的心情如何?

2、介绍改编的钢琴协奏曲《大漠之夜》。出示协奏曲的概念。每听

过一段,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

(1)聆听

师:这歌声来自哪里呢?

生:大漠上。

师:这首歌就叫《大漠之夜》。本歌曲主要表达的是什么思想感情?生:赞美大漠之美。

3、初听歌曲,初步感受其音乐形象及情绪。

给学生听其他的关于大漠的歌曲,分析两者的异同,畅谈你更喜欢哪部作品。

教学后记:

尝试着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经过认真考虑,我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注意学生的心理需求。

玛依拉

教学目标:

1、学习演唱歌曲《玛依拉》,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理解和分析歌曲的能力。

2、通过发声训练,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体会气息对声音的支持。

3、通过发声训练,适当扩展音域,要求做到声区基本统一,发声连贯、流畅、圆润。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引导学生感受《玛依拉》,体验歌曲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魅力。

2、歌曲的演唱风格和特点,能够细致完整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讲解、分析、启发的教学法。

教具:钢琴

教学过程:

一、发声训练

1、哼鸣训练

目的与要求:体验头腔共鸣和声音靠前的感觉,使其获得声音的高位置。a、身体自然直立,两肩放松,吸进适量气息并注意深的呼吸支点。b、嘴唇微闭,舌自然平放舌尖轻靠下牙根,下腭放松,上下牙稍分开不要咬紧。c、哼唱时感到声音集中在鼻腔上方,两眉之间感到明显振动。d、不论音的高低,都始终保持这种高位置的感觉,这对上下声区的统一很有益处。

2、气息与声音的统一协调训练

目的与要求:训练气息的控制能力,体会歌唱时气息与声音的关系,呼吸要自然,不要太浅,声音深叹在气息支持上发出,保持连贯、均匀、统一。保持声音位置、气息支持、喉头状态三不变,使声音圆润、通畅、统一。

3、扩展音域训练

目的与要求:用闭口音yi带出高位置的发声,便于进入头腔共鸣,并在yi的位置换开口音yo,在气息的支持下yo就在yi的位置发出,上行至高八度时,把声音打开,如登山临顶充分抖开,气息形成对抗,支撑点要稳定,下行时又要如飞流直下三千尺,但要保持声音的高位置、下面的支持点,两点之间似有一个反向弹力对抗。注意,第一个

音的起音与最后一个音都是一样的呼吸、发声状态,中间音程跨越一样保持起音状态,最后一个音要平稳保持到下一个起音。

二、歌曲学习与演唱——《玛依拉》

1、作品简析

《玛依拉》,哈萨克民歌,丁善德1955年编曲。“玛依拉”是一位哈萨克姑娘的名字,传说她长得美丽,又善于歌唱,牧民们常常到她的帐篷周围,倾听她美妙的歌声。歌曲开始唱到“人们都叫我玛依拉,歌手玛依拉”,表现出姑娘开朗活泼、若人喜爱的性格。丁善德抓住姑娘的性格特点,为之配伴奏时以八分音符贯穿始终,节奏上重音反常出现,时而第一拍,时而第二拍,或第三拍,产生出舞蹈的律动;在长长的前奏中,采用主、属双持续音,一方面模仿哈萨克的民间乐器冬不拉的演奏风格,另一方面,持续音的连续进行产生出热情欢快的气氛,都对生动地刻画姑娘开朗活泼的性格和聪明机智的形象起到明显地作用。

2、艺术处理

该曲为民族歌曲类,适合民族唱法来演唱。这类歌曲的教学还是应该以美声唱法的训练做基础,根据我国民族唱法的需要加以拓展、改进。民族唱法发声的焦点稍为靠前,咽喉的打开及掩盖可以比美声唱法的稍稍收拢一点,声音更着重于面罩头腔,音色讲究亲切、清亮。

3、演唱要求

该曲节奏明快,风格明朗,演唱时应做到流畅、活泼,一气呵成,唱腔明亮、亲切、柔媚。其中第一、第二句的末音,音高为e2,且时

值有六拍。这需要足够的气息结合舒展打开得当的咽腔,才能唱得圆润、自如。歌曲中力度的变化不但多,而且变化的对比较大:

p —mp —mf — f ,在演唱中要恰如其分地表现这些力度的变化,让声音具有一定的亮泽与弹性,则会赋予歌曲强大的感染力。

三、总结新课:

教师进行本课小结,对学生的演唱作出评价,指出优缺点,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更好的完成作品。

四、作业:

掌握新疆民歌的特点和演唱风格,体会民歌的表现形式,感受民歌的艺术魅力,增强对民歌的热爱,并写出体会。

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

教学目标:

欣赏《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感受乐曲浓厚的民族风情。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了解器乐曲的表现方法,了解小提琴、大提琴的不同音色和表现特色,感受乐曲的情绪。

教学准备:

歌曲谱例、电子琴等。

教学方法:

听唱法、听赏法等。

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