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结构常见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版
主体结构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
主体结构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主体结构质量问题是指建筑物主体结构在设计、施工、使用及维护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
主体结构质量问题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来确保主体结构质量。
下面是关于主体结构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的详细论述。
一、主体结构质量通病防治方案1.设计阶段的防治方案在设计阶段,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防治工作:(1)结构设计要合理可行:对于不同类型的建筑物,要根据其功能和使用条件合理选择结构形式,确保结构的强度和刚度符合要求。
(2)材料的选择和试验:材料的选择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同时还要进行材料的性能试验,确保材料的质量达到要求。
(3)结构计算和验算:要对结构进行科学的计算和验算工作,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做好可靠性分析:对建筑物的主体结构进行可靠性分析,找出潜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2.施工阶段的防治方案在施工阶段,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防治工作:(1)质量控制: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工艺和方法的选择: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施工工艺和方法,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3)施工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
(4)现场管理:严格管理施工现场,保证施工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防止质量问题的发生。
3.使用及维护阶段的防治方案在使用及维护阶段,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防治工作:(1)定期检查:定期对建筑物的主体结构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问题扩大。
(2)维护管理:定期对建筑物的主体结构进行维护和保养,保证其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3)加强管理:加强使用及维护人员的管理工作,提高其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避免不当行为导致质量问题。
二、主体结构施工措施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组织人员:根据工程规模和要求,合理组织工人和技术人员,确保施工队伍的素质和数量。
(2)准备材料和设备: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进度,提前准备好所需要的材料和设备,避免因材料和设备不足而延误施工。
主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主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模板工程一、梁模板缺陷:1、现象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下挠;梁侧模炸模;拆模后发现梁身侧面鼓出有水平裂缝、掉角、上口尺寸加大、表面毛糙;局部模板嵌入柱梁间,拆除困难。
2、防治措施(1)梁底支撑间距应能保证在混凝土自重和施工荷载作用下不产生变形。
(2)梁侧模应根据梁的高度进行配制,若超过于60cm,应加钢管围檩,上口则用圆钢插入模板上端小孔内,若梁高超过700mm,应在梁中加对穿螺栓,与钢管围檩配合,加强梁侧模刚度及强度。
(3)支梁木模时应遵守边模包底模的原则。
梁模与柱模连接处,应考虑梁模板吸湿后长向膨胀的影响,下料尺寸一般应略为缩短,使木模在混凝土浇筑后不致嵌入柱内(4)木模板梁侧模下口必须有夹条木,钉紧在支柱上,以保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侧模下口不致炸模.(5)梁侧模上口模横档,应用斜撑双面支撑在支柱顶部。
如有楼板,则上口横档应放在板模龙骨下。
(6)梁模用木模时尽量不采用黄花松或其他易变形的木材制作,并应在混凝土浇筑前充分用水浇透。
(7)模板支立前,应认真涂刷隔离剂两度.(8)当梁底距地面高度过高时(一般为5cm以上),宜采用脚手钢管扣件支模或桁架支模.二、柱模板缺陷:1、现象(1)炸模,造成截面尺寸不准,鼓出、漏浆,混凝土不密实或蜂窝麻面。
(2)偏斜,一排柱子不在同一轴线上.(3)柱身扭曲,梁柱接头处偏差大.2、防治措施(1)成排柱子支模前,应先在底部弹出通线,将柱子位置兜方找中.(2)柱子支模前必须先校正钢筋位置。
(3)柱子底部应做小方盘模板,或以钢筋角钢焊成柱断面外包框,保证底部位置准确. (4)成排柱模支撑时,应先立两端柱模,校直与复核位置无误后,顶部拉通长线,再立中间各根柱模。
柱距不大时,相互间应用剪力撑及水平撑搭牢。
柱距较大时,各柱单独拉四面斜撑,保证柱子位置准确。
(5)根据柱子断面大小及高度,柱模外面每隔500~800mm应加设牢固的柱箍,必要时增加对拉螺栓,防止炸模。
主体结构施工常见的18种病害及防治措施
主体结构施工常见的18种病害及防治措施一、柱模板缺陷1.现象(1)模板位移。
(2)倾斜、扭曲。
(3)胀模、鼓肚、漏浆。
2.原因分析(1)群柱支模不跟线、不规方。
(2)组合钢模板重复使用前未经修整,两侧模板组装松紧不一。
(3)模板刚度不够,拼缝不严,拉结、固定不牢。
柱箍不紧固,或提前拆模。
3.防治措施(1)支模前应先校正钢筋位置,弹线时对成排柱子的位置应找中、规方。
支模时应先立两端柱模,经校直、复核后,拉通柱顶基准线,依线按序立各个柱模。
在柱模底部应设定位盘和垫木,以保证柱底位置准确。
柱距较小时,柱间采用剪刀撑和水平撑;大柱距则应单独设置四面斜撑,以保证各柱模位置准确。
(2)柱模应妥善堆放,使用前应检查、修整,分段支模连接应紧固,以防止柱模竖向倾斜、扭曲。
(3)柱箍间距应根据柱子断面的大小及高度设置,木楞胶合板模应采用定型枋木加强阳角部位。
二、墙模板缺陷1.现象(1)模板倾斜、胀模。
(2)模板底部和阴角部位不易拆除,墙根外侧挂浆,内侧“烂根”。
2.原因分析(1)墙模板的横竖背肋间距过大,对拉螺栓规格过小或未收紧,套管破碎。
(2)模板顶部未设或少设置拉杆(卡具),底部无导墙或导墙块,桁架支撑设置不合理。
(3)找平砂浆或混凝土导墙不平整,使之与模板间的缝隙过大。
(4)阴角部位模板拼缝不严,造成渗浆使角模嵌入混凝土内。
(5)未按顺序拆模或拆模时间太迟而影响拆模。
3.防治措施(1)墙模板应按配板图组装,横竖背肋间距应按模板设计布置,对拉螺栓规格一般为φ12~φ16。
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对拉螺栓是否收紧,采用不易被挤压振碎的套管,墙模顶部应设置上拉杆,以保证墙体厚度一致。
木模或胶合板模的背肋宜设置在板面拼缝处。
(2)采取导墙支模时,按墙厚先浇筑500mm高的导墙作为墙模板底部的内支撑,导墙混凝土两侧应平整;采取预制导墙块作内支撑时,找平砂浆应平整。
(3)阴角模板的角不应呈锐角,应按拆模时间和顺序拆模。
三、楼梯模板缺陷1.现象(1)楼梯底部不平整,楼梯梁板歪斜,轴线位移。
主体结构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主体结构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全现浇剪力墙结构住宅工程)一、墙面气泡多现象预防措施:1.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使其符合大钢模板施工方法要求。
2.墙体混凝土按要求分层浇筑,分层振捣,振捣时间适宜(振捣时观测排出气泡情况,掌握振捣时间)。
二、墙面砂线及离析现象预防措施:1.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使其满足坍落度(合理、满足施工需要)、和易性(流动性、粘聚性及保水性)要求。
2.设专人检查到场每车混凝土,要求坍落度及和易性满足要求,如不满足要求:坍落度过大需退场处理;坍落度较小,适当添加减水剂使其坍落度满足施工要求,严禁加水。
3.振捣手定员,专门培训,避免混凝土出现过振、欠振问题。
三、墙体烂根现象预防措施:1.顶板混凝土施工,墙体根部100mm范围内要求用大杠刮水平面,并压光处理。
2.大模板根部水泥砂浆堵严,保证大模板根部漏浆不出大模板厚度。
3.保证混凝土坍落度及和易性满足要求。
4.如还不能减少漏浆现象,墙体混凝土浇筑前需要浇筑30~50mm符合要求的砂浆。
四、门窗洞口(墙体专业预留洞口)变形现象预防措施:1.按照公司统一要求配置门窗洞口模板,使其自身是几何不变体(口模自身成为刚体)。
模板方案中对不同几何尺寸的门窗洞口分类绘制加工图。
2.门窗洞口模板加工完成后必须全数验收,保证加工质量(加固质量、几何尺寸及墙厚度尺寸精度)。
3.发现门窗洞口模板有变形现象的,及时更换。
4.门窗洞口模板固定措施符合要求。
5.门窗洞口模板与大模板接触面粘贴海绵条。
大模板吊装前,门窗洞口模板安装必须经过验收!6.大模板螺栓孔距离口边不大于200mm,大于200mm时,需在洞口内增加小直径螺栓(大模板开孔)。
7.墙体专业预留洞口木模板需根据几何尺寸大小按要求设置支撑,使其自身是几何不变体。
预埋电箱内部要有可靠支撑能够抵抗混凝土侧压力,使其不产生变形。
洞口模板需与墙体钢筋有可靠的固定措施。
8.混凝土振捣手应在模板安装前,掌握各种洞口位置及大小,以确定混凝土浇筑顺序等,混凝土浇筑开始及过程中,观察各种洞口位置,严禁振捣棒直接接触洞口模板;洞口两侧混凝土需分层对称浇筑,保证洞口两侧受力均匀。
主体结构常见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ppt版)
预防措施:
(1)熟悉图纸,分清主次梁,绑扎时应注意将次梁受力筋放在主梁受力筋上面。 (2)事先放样,控制主筋内梁受力筋间距;避免因柱筋内梁受力筋过密放不下, 而将梁受力筋放在柱筋之外。 (3)受拉钢筋绑扎接头及其搭接长度应符合GB50204-2002(2011版)规定。 (4)受拉钢筋绑扎接头错开的百分比应符合GB50204(2011版)的规定。 (5)钢筋的锚固长度应符合设计规定。 (6)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7)矫正主筋严格按1:6坡度进行。 (8)设定位箍筋,防止主筋弯曲。 (9)根据设计施工图纸和规范规定,严格做好钢筋工程隐蔽验收。
Page 26
3.4烂根
现象: A:拆模后,发现柱、墙根部混凝土有一段缺浆,有空隙,或形成蜂窝状孔洞等现 象,且有一定的伸展长度。 原因分析: (1)模板根部缝隙不严、漏浆。 (2)浇筑前未进行同混凝土配合比砂浆接浆。 (3)水灰比过大,混凝土和易性差,使石子沉底。 (4)一次下料太多,振捣不实。 预防措施: (1)模板根部缝隙要采取堵嵌措施,防止浇捣漏浆。 (2)浇筑时,先下同混凝土配合比砂浆接浆。 严格控制混凝土水灰比,经过试配,选择合适配合比。 控制一次下料厚度,防止混凝土离析。 采取正确振捣方法,振动棒插点应均匀排列,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顺序移动,快 插慢拔,循序振捣,以免漏振使用应将前次使用后留下的混凝土残渣和水泥浆清理干净,然后 涂刷脱模剂(现场用色拉食用油),木方二次使用时对变形的进行刨光矫正矫直, 使其安装后能紧贴模板。 (2)严格控制木模板含水率,制作时拼缝要严密。 (3)木模板安装周期不宜过长,浇捣混凝土时,木模板要提前浇水湿润,使其 胀开密缝。 (4)钢模板变形特别是边框,要及时修整平直。 (5)钢模板间嵌缝措施要控制,不能用油毡、塑料布、水泥袋等去嵌缝堵漏。
主体结构质量问题处置及冬季施工创优措施
主体结构质量问题处置及冬季施工创优措施一、主体结构质量问题处置1. 问题识别与评估在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多种质量问题,如构件尺寸偏差、钢筋位移、混凝土裂缝等。
对于这些问题的识别与评估,需要专业的质检人员和施工管理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和检测,并对问题的性质、严重程度进行准确的判断。
2. 问题处置措施针对不同的质量问题,应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处置方法:(1)构件尺寸偏差:对于构件尺寸偏差问题,应采取调整施工工艺、加强质量检测等措施,确保构件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2)钢筋位移:对于钢筋位移问题,应加强钢筋定位措施,如增加钢筋固定架、加强筋等,确保钢筋位置准确。
(3)混凝土裂缝:对于混凝土裂缝问题,应采取表面修补、灌浆封堵等措施,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完整性。
3. 问题处置流程(1)发现问题:通过现场检查、质量检测等手段发现主体结构质量问题。
(2)记录问题: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详细记录,包括问题的性质、范围、严重程度等。
(3)评估问题:对问题进行评估,确定其对工程质量和结构安全的影响程度。
(4)制定措施:根据问题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处置措施。
(5)实施措施:对制定的处置措施进行实施,并对实施效果进行监控。
(6)验收效果:对处置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验收,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二、冬季施工创优措施1. 施工前准备在冬季施工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对冬季施工方案进行详细规划和制定,明确施工流程和质量控制措施。
(2)对施工人员进行冬季施工培训,提高施工技能和质量意识。
(3)储备足够的冬季施工材料和设备,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 施工质量控制在冬季施工过程中,应采取以下质量控制措施:(1)对原材料进行严格检验和控制,确保其质量和稳定性符合要求。
主体结构质量控制标准及通病防治措施
混凝土外观质量检测
1
混凝土外观质量是评价主体结构质量的重要方面 之一,通过检测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可以发现结 构表面的缺陷和问题。
2
常见的混凝土外观质量检测方法有目测法和量测 法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3
在检测过程中,应关注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密 实度和颜色等方面,以确保主体结构的外观质量 和耐久性。
钢筋锈蚀是主体结构中的另一种常见质 量通病,会导致结构承载能力下降和安 全性能降低。
VS
详细描述
钢筋锈蚀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混凝土保护层 厚度不足或质量不均匀,以及环境因素如 湿度、氯离子侵蚀等影响。锈蚀的钢筋会 导致截面减小、承载能力下降,严重时甚 至会引起结构破坏。
模板变形
总结词
模板变形是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常见的一种 质量通病,会影响结构的几何形状和外观质 量。
工程验收标准及程序
01
工程验收是主体结构质量控制的最后一个环节,通过验收可以 确保主体结构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
02
工程验收应遵循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同时结合工程
实际情况制定验收标准和程序。
验收过程中应对主体结构的各个部位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
03
及时处理和整改,确保主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3
主体结构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
要点一
总结词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在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情况,合理配置 钢筋;施工过程中应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坍落度,确保 浇捣密实;加强混凝土养护,防止水分蒸发过快或温差过 大引起裂缝。
钢筋锈蚀防治措施
主体结构常见问题及防治
(6)用于高大模板支架时,支架立杆强度,纵、 横间的剪刀撑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立杆、水平杆、 剪刀撑联结应牢固,保证支架的整体稳定性; (7)采用扣件式、门式脚手架钢管做支架时,应 符合相应规范的规定,保证支架安全; (8)支架的竖向斜撑、水平撑应与支架同步架设, 竖向斜撑、水平斜撑的搭设应联结牢固,已有混凝土 结构时支架及斜撑应与其拉结。没有时,支架应形成 一个稳定的整体结构; (9)对跨度不小于4m的梁、板、模板应起拱,起 拱高度符合设计要求;
建设部提出常见质量问题治理的计划,由各地区, 根据自己的实际来解决的方法,是发动全行业来搞好 工程质量的一种好的做法。常见质量问题的治理,就 是不断改进和提高工程质量的基本方法。是不断提高 质量认识制订质量控制措施,不断克服常见质量问题, 不断提高和优化工程质量管理的过程。
(三)主体结构质量现状
(二)钢筋质量技术措施细化落实
1.原材料控制 (1)钢筋力学性,公称直径截面积、理论重量; (2)抗震设防一、二、三级抗震等级的框架斜构 件力学性能:强屈比1.25,超强比1.3,均匀伸长率9% 及带E钢筋。带E钢标志,热轧3E、4E、5E,细晶C3E、 C4E、C5E,余热K4E; (3)防止钢筋混淆、锈蚀、损伤等; (4)发现脆断、焊接性能或力学性能异常,停止 使用,并进行化学成分及专项检验;
工பைடு நூலகம்质量验收规范规定和设计文件要求都是来保 证达到上述要求的。 同时,要做好设计、材料、施工、维护四个阶段 的工作,才能保证上述四项内容的实现。 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的工程质量责 任主体建设单位、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以 及检测机构的质量行为到位,是做好工程质量的根本 保证。
(二)主体结构质量的作用及重要性
主体结构是建筑工程的骨架,是保证工程安全, 保证设计使用年限实现的根本,是代表建筑工程特性 的,是体现建筑工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载体。 也是体现建筑工程使用功能、安装工程及装饰装修工 程基础。主体结构不仅为工程提供了工程的耐久性, 也创造了生产、生活使用的主体空间,为建筑设备的 安装创造了条件,为装饰装修创造了条件,所以,搞 好建筑工程质量首先应搞好主体结构质量。
主体结构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主体结构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主体结构质量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然而,在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通病,影响主体结构的质量。
为了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质量,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混凝土质量不达标混凝土是主体结构的主要材料,混凝土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混凝土质量不达标的主要原因包括原材料质量不过关、配合比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不到位等。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确保水泥、骨料、粉煤灰等原材料符合相关标准;2.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和环境条件,科学设计合理的配合比,确保混凝土配合比的准确性和合理性;3.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要求进行施工,保证浇筑质量,减少混凝土裂缝和空鼓现象的发生。
二、钢筋绑扎质量差钢筋是混凝土主体结构中的另一个重要材料,钢筋绑扎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结构的承载力和耐久性。
钢筋绑扎质量差的主要原因包括钢筋焊接不到位、绑扎不牢固、间距过大等。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工作技能和质量意识;2.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绑扎,确保钢筋的间距、直径和长度符合要求;3.对钢筋焊接工艺进行认真检查,确保焊接牢固、均匀,焊接口无裂纹、气孔等质量问题。
三、模板支撑不稳定主体结构施工中,模板支撑不稳定会导致结构变形甚至坍塌,严重威胁到施工安全和结构质量。
模板支撑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包括支撑点设置不合理、支撑桩杆材料质量差、支撑结构设计不科学等。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根据模板设计要求合理设置支撑点,确保支撑点的位置、间距和数量符合设计要求;2.选择质量可靠的支撑桩杆材料,避免使用劣质材料,确保支撑桩杆的强度和稳定性;3.对支撑结构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支撑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及时修补和加固不稳定的部位。
四、梁柱连接设计不合理梁柱连接是主体结构中一个重要的连接部分,连接设计不合理会导致梁柱连接处发生裂缝、移位等问题,影响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主体结构施工质量隐患及预控措施
分项工程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隐患质量预控措施模板工程1、轴线、标高、垂直度偏差要求施工单位提供轴线放样及标高、垂直度控制的具体实施方案,专业监理人员审核其方案是否能满足保证要求,在施工单位自检的基础上,认真复查每层轴线、标高,用经纬仪复测各外口的垂直度。
2、模板断面尺寸偏差认真仔细学习施工图。
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按图施工,对制好的模板拉通线检查其断面尺寸,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监理部人员及时指出。
施工单位发挥班组自检、技术部门复检的质保体系作用,在此基础上监理人员进行最后的检查验收。
3、支撑不牢固,模板强度刚度不够,引起的胀裂、炸模根据施工规范的要求及施工实践,要求对不同结构、模板类型及场地情况,按照不同的要求搭设及加固模板,控制支撑两个方向上的间距,控制好标高。
重要模板要经过设计计算,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回填土要分层夯实,支撑下面应加设足够的垫块。
浇砼时木工跟班,随时检查模板的支撑各部位的情况。
4、相关安装专业的各类预留孔、洞,预埋件的中心位置偏移,下口标高不准。
认真学习图纸,根据预留孔、洞、预埋件图纸,监理部人员的施工单位自检的基础上由土建人员检查,最后配合安装人员验收。
2 主体工程施工质量监理控制要点5、梁、楼板模板未起拱,模板未涂脱模剂,拆模过早,模板用前未清理①根据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对超过4m长的梁、板要起拱,起拱量为全长的1/1000~3/1000。
②要求施工单位加强班组的自检、互查、交接验收,脱模剂应涂好后再制模,脱模剂不得粘到钢筋上,钢筋工、砼工应检查模板是否清理干净,浇砼前必须将梁、柱、板内的杂物、小木块全部清理掉。
③模板拆除应符合施工验收规范要求的拆模期限或砼达到强度。
如施工单位要求提前拆模,则要求施工方浇砼时制作拆模试块,此试块结果达到拆模要求后,方准拆除底模板。
分项工程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隐患质量预控措施钢筋工程1、钢筋品种、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要求施工单位及时提供进场钢材的质保单,按规范要求对进场的各批钢材进行试验,合格使用。
常见建筑结构主体质量问题
主体1.楼层伸缩缝位置未做防护踏板。
2.局部上翻梁存在露筋现象,需返工。
3.窗边构造柱上部钢筋未植筋入梁底。
$500。
4. 后浇带内垃圾较多,楼道砼碎石较多,需要及时清理干净。
5. 存在的问题:柱钢筋搭接区域钢筋错开距离只有约束300mm,小于标准规定的500mm 。
整改措施:柱相邻纵向钢筋接头互相错开,在 同一截面内钢筋接头百分率不宜大于50%。
错开距离焊接为35d且6.等电位引出扁钢长度控制好,避免二次焊接;7.砼导墙浇筑时必须注意成品保护;8.侧边柱摸封模未能下挂,易漏浆,柱摸内有少部分垃圾未能清理干净.9.梁箍筋两支箍筋开口同向!10.等电位焊接长度必须达到规范要求;11、脚手架未能搭设到位,存在安全隐患!■12.地下室外墙存在空鼓裂缝13.板面上排钢筋锚固弯钩角度不符合要求14.梁槽内建筑垃圾未清理15.个别拉墙筋位置不对,墙体无拉筋。
16.构造柱缺少水平拉筋。
17.叠加别墅二层楼板有一处凹沟,如何收头处理?18.存在的问题:钢筋绑扎连接搭接过短,只有30~35cm19.存在的问题:部分板钢筋的面筋间距过大。
20.采光井部分柱子挑出2/3,有不安全感。
21.厨房间门口三道转角凸出,影响空间使用。
22.柱与梁焊接等电位不要遗漏;23.梁钢筋未与箍筋固定,主筋移位,箍筋加工不符合要求。
24.模板支撑在脚手架上25.止水钢板焊接不牢,并有明显的未焊接部分和焊接烧通部分26.地下室底板拉钩弯钩角度不符合要求,并且拉钩直接与垫层接触, 无垫块;27.混凝土梁柱节点模板未能有效控制,形成大小头,并且模板拼接缝明显;28.石材焊接部分应先清理焊渣,然后防锈漆及银粉漆29.柱根处有涨模现象,需加强柱子根部的围檩施工。
30.—结构有烂根接头爆模现象,31.桩的钢筋笼截面大小不一,钢筋弯曲变形32.柱模封模前未设置钢筋保护层垫块33.楼梯踏步钢筋外露34.桩主筋有使用三级钢,应采用E50系列焊条,现场为J422焊条。
主体结构质量通病防治
主体工程----模板
*
柱轴线移位 原因分析: 1、施工放线不到位 2、未设置定位筋,导致柱移位 防治措施: 1、施工放线时除放出柱位置线以外还应设置模板控制检查线(柱线向外便宜300mm) 2、支模时,先立两端柱模,校正垂直与位置无误后,柱模拉通线,再支中间各柱模板 3、在施工线范围内设置定位钢筋,防止柱移位
主体工程----钢筋
钢筋表面锈蚀较严重 1.现象:钢筋表面出现红色浮锈,日久后变为暗褐色,甚至发生鱼鳞片剥落现象。 2.危害:钢筋表面较严重锈蚀,浇筑在混凝土中时,影响钢筋与混凝土间的握裹力。钢筋锈蚀发展,会使混凝土产生锈蚀裂缝。 3.原因分析:保管不善,受雨雪侵蚀;存放期过长;环境潮湿,通风不良。 4.预防措施: (1)已成型钢筋可用水灰比为0.3~0.6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灰浆涂抹到钢筋表面,有1~2年防锈效果,浇筑前,原则上应将灰浆清除。 (2)钢筋不得直接堆置在地面上,必须用东西垫起使离地面20cm以上:根据天气情况,必要时加盖雨布;场地四周有排水设施,且地势要高;尽量缩短堆放期,先进场的先用。 5.治理方法:钢筋上的红褐色锈斑要清除,清除可采用手工或机械方法。盘条钢筋可通过冷拉或调直过程除锈。已成型的钢筋及粗钢筋采用专用除锈机除锈。对锈蚀严重,锈皮剥落,因麻坑。斑点损伤截面的,应降级使用。
主体工程----钢筋
锥 螺 纹 接 头
主体工程----钢筋
*
直螺纹连接丝头过细,不符合要求
主体工程----钢筋
钢筋保护层垫块不合格 原因分析: 1.在浇筑砼或受施工荷载冲击时导致垫块位移或压碎。 2.梁板墙等主筋上未安装垫块或安装数量少,导致露筋或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小。 3.选用不符合设计尺寸要求的垫块 防治措施: 选用合适尺寸的垫块,垫块按梅花状放置,应布置适宜,距离不得过大,并放置牢固,严禁松动、位移、脱落,振捣砼时注意防止垫块位移。
主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主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结构质量问题:结构质量问题是主体工程质量问题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比如,设计不合理、施工工艺不规范、材料选择不当等,都可能导致结构强度不足、结构稳定性差等问题。
2.防水质量问题:防水是主体工程中的关键环节,防水质量问题的存在会导致建筑物出现渗漏、潮湿等问题,严重影响室内环境的舒适度。
3.建筑材料质量问题:建筑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建筑材料质量问题主要包括材料选择不当、质量不合格、使用寿命不达标等。
4.施工工艺问题:施工工艺是影响主体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表现为施工工艺不规范、操作不正确、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低等问题。
为了提高主体工程的质量,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加强设计前期工作:在设计前期,应充分了解工程地质情况、设计要求等,确保设计合理、科学。
2.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建筑材料的选择应符合国家标准,质量可靠,使用寿命长。
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施工现场应常态化管理,加强对施工工艺的控制,确保施工工艺规范执行。
4.加强施工人员培训: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技术水平和工作经验,提高施工质量。
5.强化质量检查:加强对施工工序的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整改。
6.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建立起监督机制,监督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确保主体工程质量。
7.加强工程验收:对主体工程进行严格的验收,确保主体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8.加强质量台账管理:建立主体工程质量台账,记录施工过程中质量问题和整改情况,为后期质量追溯提供依据。
总之,主体工程质量问题严重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和持久性,为了减少主体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必须加强设计、材料选择、施工工艺、施工人员培训、质量检查、监督机制等各个环节的管理,以确保主体工程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建筑主体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其防治
建筑主体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其防治建筑主体工程施工是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而其施工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常见的问题,如质量问题、安全问题、施工周期延误等。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产生,必须对其进行防治,下面就建筑主体工程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其防治措施进行介绍。
一、质量问题1.墙体开裂墙体开裂常常是由于墙体内部存在的混凝土块或者钢筋移位造成的。
为了预防墙体开裂,施工团队必须在安装之前必须要对构件进行实验,将所有结构件安装牢固,才能确保墙体更具有承重能力。
2.基础稳定性差基础稳定性差会导致建筑物自然下降。
必须在施工前首先调查地形,采用合适的基础,盖好基础后需要进行养护,确保其充分硬化。
3.钢筋外露钢筋外露会导致建筑物通长期的使用,出现腐蚀,对于维护和美观都有影响。
必须要确保每一根钢筋要足够的保护覆盖,尤其是在接口处,必须进行合理处理。
二、安全问题1.高空坠落施工过程中,高处作业是必须要进行的,如果不做好安全措施,就会出现高空坠落事故,造成工人伤亡。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施工团队必须要加强安全教育,设置安全防护网,使用安全吊篮等措施,严禁工人跳窗、攀爬等行为。
2.电气触电施工过程中,电气设备是必不可少的,但如果不能安全使用也会造成危害,特别是老式电器,老化摆放不当都很容易引起电气触电。
为了避免电气触电,首先要保证电器设施的正常,常年维护,其次是将其置于安全地方,远离水、火等可能造成设备损坏的因素。
三、施工周期延误1.材料采购不足在施工材料预算时,需要提前考虑好施工时间,并根据时间计划进行采购和配送。
如果采购不足,就会造成供应链中断,最后导致施工周期延误。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建设企业应当掌握好材料采购的节奏,及时补点材料。
2.工人质量差工人的素质对于施工工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如果工人的质量差,技术不过关,就会造成施工质量下降,最终导致施工周期延误。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施工团队必须要选拔素质好的工人,对工人进行培训和考核。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工程质量通病问题分析及防治措施
一、钢筋工程1.箍筋不方正(1)原因:箍筋边长成型尺寸与图纸要求误差过大;没有严格控制弯曲角度;一次弯曲多个箍筋时没有逐根对齐。
(2)防治措施:注意操作,使成型正确;当一次弯曲多个箍筋时,应在弯折处逐根对齐。
2.成型尺寸不准确已成型的钢筋尺寸和弯曲角度不符合设计要求。
(1)原因:下料不准确;画线方法不对或误差大;用手工弯曲时,扳距选择不当;角度控制没有采取保证措施。
(2)防治措施:加强钢筋配料管理工作,预先确定各种形状钢筋下料长度调整值。
根据钢筋弯制角度和钢筋直径确定好扳距大小。
为保证弯曲角度符合要求,在设备和工具不能自行达到准确角度的情况下,可在成型案上画出角度准线或采取钉扒钉做标志的措施。
3.已成型的钢筋变形钢筋成型后外形准确,但在堆放或搬运过程中发现弯曲、歪斜、角度偏差。
(1)原因:成型后,往地面摔得过重,或因地面不平,或与别的物体或钢筋碰撞成伤;堆放过高或支垫不当被压弯;搬运频繁,装卸“野蛮”。
(2)防治措施:搬运、堆放要轻抬轻放,放置地点要平整,支垫应合理;尽量按施工需要运至现场并按使用先后堆放,以避免不必要的翻垛。
4.圆形钢筋直径不准(1)原因:圆形螺旋筋成型所得的直径尺寸与绑扎时拉开的螺距和钢筋原材料弹性性能有关,直径不准是由于没有很好的考虑这两点因素。
(2)防治措施:应根据钢筋原材料实际性能和构件所要求的螺距大小预先确定卷筒的直径。
当盘缠在圆筒上的钢筋放松时,螺旋筋就会往外弹出一些,拉开螺距后又会使直径略微缩小,其间差值应有计算确定。
5.钢筋代换后根数不能均分同一编号的钢筋分几处配置,配料时进行规格代换后因根数变动,不能均分于几处。
(1)原因:在钢筋材料表中,该号钢筋只写总根数,在钢筋进行代换时忽略了钢筋分几处布置的情况。
(2)防治措施:在配料加工钢筋前进行钢筋代换计算时,要预先参看施工图,看该号钢筋是否分几处布置,如果是应按分根数考虑代换方案。
6.箍筋弯钩形式不对箍筋末端未按规定不同的使用条件制成相应的弯钩形式。
主体结构施工的质量通病?如何防治?
主体结构施工有哪些质量通病?如何防治?第一节钢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通病现象框架柱钢筋锚固、接头位置不当关注要点1、中柱顶部纵筋锚固可向里或向外弯折12d,也可用锚头锚板,直锚长度够时可不做弯锚;边柱外侧纵向钢筋可弯入梁内做梁上部纵向钢筋,或将梁上部纵筋伸入柱内,按照图集节点要求进行锚固;2、上柱与下柱相连时,若上下柱钢筋根数不同,根数较多的钢筋分别从楼面或梁底起算锚固长度1.2Lae;3、上柱与下柱相连时,若上下柱钢筋直径不同,直径较大的钢筋伸入直径较小一侧柱中,接头位置宜在直径较小柱中;4、相邻纵向钢筋连接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在同一截面内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大于50%。
通病现象剪力墙钢筋锚固、接头位置不当关注要点1、墙体水平筋必须伸入端柱对边竖向钢筋内侧位置,然后弯折;墙体水平筋伸入端柱的直锚长度≥Lae 时,可不必弯折,但必须伸至端柱对边竖向钢筋内侧位置;2、剪力墙竖向钢筋伸入板顶后,水平弯折12d,当直锚长度≥Lae 时,可不弯锚;3、一、二级抗震等级非底部加强部位或三、四及抗震等级或非抗震剪力墙竖向分布筋可在同一部位搭接,搭接长度为1.2Lae。
案例图片通病现象框架梁钢筋锚固、接头位置不当关注要点1、中间支座KL 梁直锚段从柱边起算,且≥Lae;2、边支座KL 上部钢筋伸至柱外侧纵筋内侧,且≥0.4Lae,向下弯锚15d,WKL 不同之处是向下弯锚至梁底;3、梁上部通常筋连接位置宜在跨中ln/3 范围内,梁下部钢筋连接位置宜在支座ln/3 范围内,同一连接区段接头率不宜大于50%。
通病现象板钢筋锚固、接头位置不当关注要点1、纵筋在端支座应伸至支座(梁或剪力墙)外侧纵筋内侧后弯折15d,当直段长度≥La 时可不弯折;2、中间支座处钢筋应伸过梁中心线且≥5d;3、抗裂构造钢筋自身及其与受力主筋搭接长度为150,抗温度筋自身及其与受力主筋搭接长度为Ll。
案例图片通病现象墙体竖向钢筋移位原因分析1、出板面钢筋固定不到位2、梁筋过密,迫使墙柱筋移位3、墙柱筋不垂直、扭转,插筋未校正防治措施1、复杂钢筋节点翻样设计2、加强钢筋放线定位3、出板面插筋应及时校正,绑扎或点焊限位箍固定牢固通病现象变截面插筋漏埋原因分析1、未全面看图,上下层图纸未对照结合2、检查不到位,未安排专人检查插筋位置、数量防治措施1、应仔细看图读图,尤其是柱子变截面、变直径楼层2、工序交接前,安排专人检查插筋位置、数量通病现象墙柱钢筋保护层不到位原因分析1、保护层垫块强度不够,受力破损2、保护层垫块安置不到位,造成倾斜、脱落3、钢筋扭转、偏斜,造成一侧保护层过厚4、箍筋、拉钩尺寸不准确,使钢筋内收,保护层加厚防治措施1、大直径钢筋保护层垫块宜采用细石砼制备2、垫块应绑扎于钢筋交叉点上,防治翻滚、脱落3、竖向钢筋绑扎完后,应校正,不倾斜、扭曲4、箍筋、拉钩尺寸下料应准确,绑扎应牢固通病现象洞口或预埋管处加强筋设置不到位原因分析1、钢筋绑扎后,水电工埋管切断钢筋未做加强处理2、对洞口加强筋构造形式不熟悉防治措施1、水电工切割开的洞口应及时通知土建进行处理2、认真按洞口加强筋大样进行施工3、隐蔽前进行着重检查案例图片通病现象节点钢筋漏绑原因分析1、节点区钢筋较密,层次较多,不易绑扎2、钢筋超出板面,将已绑好的钢筋强行砸低,造成松扣、脱落3、先封闭模板,造成箍筋无法绑扎防治措施1、复杂钢筋节点翻样设计2、对复杂区域的钢筋,先绑扎完毕后,再封闭模板3、加强对二排筋的绑扎固定,防治脱落4、浇筑前派专人检查,对漏绑的进行补绑通病现象主次梁交接处加密箍设置不到位原因分析1、未离梁边5cm 处设置第一道附加箍2、附加箍设置未结合原箍筋配置设置3、附加箍设置在次梁上防治措施1、主次梁相交的地方,由于次梁传来的集中力较大,为克服剪力不利影响,在主梁上连续设置3 道附加箍筋,原箍筋正常设置2、若相交处为等高梁,则在两条梁上同时设置附加箍筋3、若设计有要求时,按照设计要求附加箍筋道数楼板面筋踩踏变形原因分析1、支座负弯矩筋马蹬间距大、数量少,距离根部过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踩踏变形,未设专人及时修复3、混凝土浇筑时未编制方案或未按方案执行防治措施1、板筋绑扎时上部受力筋在上面,下部受力筋在下面2、绑扎的时候,面筋、支座负筋必须满扎3、合理设置马蹬数量、位置,保证面筋位置4、混凝土浇筑时,钢筋工及时修复校正被踩踏面筋案例图片通病现象钢筋搭接长度不够或搭接区箍筋设置不到位1、对搭接纵筋的受力属性不清楚2、对连接区域的长度不清楚3、对搭接区的箍筋配置不清楚或忽略防治措施1、了解所搭接钢筋的受力属性,架立筋的搭接长度为150,纵向受拉钢筋、受扭钢筋搭接长度为:Lle 或Ll,根据接头率来判别搭接修正系数2、熟悉同一连接区段的长度,绑扎搭接为1.3Ll,机械连接为35d 且≥5003、在搭接区范围内箍筋应全段加密通病现象电渣压力焊接头质量差原因分析1、钢筋端部歪扭不正,在夹具中夹持不正2、夹具长期使用磨损,造成上下不同心3、顶衬时用力过大,造成上钢筋晃动或移位4、夹具过早放松,接头未及冷却,上钢筋倾斜5、焊接时电流太大,通电时间过长防治措施1、钢筋端部在焊接前应校正平整2、上下钢筋在夹具内应同心,焊接过程中保持上下钢筋垂直和稳定3、顶衬钢筋时,用力应均匀适当,不得过大4、按较小直径钢筋选择参数,选择合适焊接电流和通电时间5、焊接完毕后,不要立即拆下夹具,应适当停留2min 再卸通病现象直螺纹套筒连接不牢固原因分析1、直螺纹接头端部不平整,断面与轴线不垂直2、直螺纹加工不到位,车丝数不够3、直螺纹接头锈蚀4、现场安装时未用力矩扳手拧紧防治措施1、直螺纹加工时应将断面处理平整,不翘曲、飞边2、按照钢筋直径大小加工足额车丝数3、柱子竖向插筋后,应及时将直螺纹接头戴上保护帽,防止锈蚀4、现场钢筋直螺纹连接后,用力矩扳手拧紧案例图片第二节模板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通病现象轴线位移:混凝土浇筑后拆除模板时,发现柱、墙、梁实际位置与建筑物轴线位置有偏移。
主体结构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主体结构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主体结构质量通病是指建筑物主体结构在设计、施工或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多数是因为质量管理不到位、材料质量不合格、施工方法错误等原因导致的。
为了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可靠、经久耐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主体结构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一、裂缝裂缝是主体结构常见的问题,主要原因包括混凝土脱水收缩、温度变化、荷载过大等。
为了防止裂缝的产生或扩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合理混凝土配合比:控制水灰比、使用高品质的混凝土材料,减少混凝土脱水收缩。
2.布置伸缩缝:在建筑物的适当位置设置伸缩缝,使结构能够自由伸缩。
3.增加抗裂措施:使用钢筋加固、增加钢筋含量等方法来增强结构的抗裂能力。
二、变形结构变形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如温度变化、荷载变化、地基沉降等。
为了防止结构变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严控施工质量:确保结构的准确度和精度,包括水平和垂直度。
2.合理控制荷载: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考虑各种荷载的大小和分布,确保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超过设计荷载。
3.增加支撑:对于高层建筑或大跨度结构,可以增加支撑来控制变形。
三、砼质量不合格砼质量不合格是主体结构质量通病中较为常见的一个问题,其原因包括原材料质量不过关、搅拌和浇注过程中的操作不当等。
为了保证砼质量,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原材料检测:对水泥、骨料等原材料进行抽样检测,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2.严格控制搅拌工艺:确保搅拌时间充分、搅拌均匀,避免出现质量不均匀的情况。
3.加强施工管理:对浇筑过程中的检验和控制进行严格监督,避免浇筑不均匀、浇注不密实等问题。
四、钢筋锈蚀钢筋锈蚀是主体结构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主要是由于结构缺乏防水措施、受潮受湿、使用了质量不合格的钢筋等原因。
为了防止钢筋锈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防水措施:在结构的接缝处、潮湿区域等地方加强防水工作,避免水分渗入。
2.精选钢筋材质:选用质量可靠的钢筋材料,并按照国家标准进行验收。
3.增强养护管理:加强结构养护,定期检查钢筋表面是否有锈蚀情况,并及时进行维修和防腐处理。
建筑主体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其防治
建筑主体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其防治1. 引言1.1 背景介绍建筑主体工程是建筑工程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在建筑主体工程施工中,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如地基处理不当导致的地基沉降、结构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裂缝问题、材料质量不达标引发的质量安全隐患等。
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防治措施,可能会导致建筑主体工程质量低下,甚至出现安全事故,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对建筑主体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其防治进行深入研究和总结,可以帮助工程师和施工人员更好地认识和解决问题,提高建筑主体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从常见问题分析、地基处理问题及防治措施、结构施工问题及防治措施、材料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施工工艺问题及防治措施等方面展开探讨,旨在为建筑主体工程施工提供一些实用的经验和建议。
1.2 问题意义建筑主体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其防治是一个关乎建筑安全和质量的重要议题。
在建筑工程中,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地处理和解决,可能会导致建筑质量不达标,甚至出现安全隐患。
对建筑主体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其防治进行深入研究和总结,对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问题意义之一在于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建筑主体工程是整个建筑工程的基础和骨架,其质量和安全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及时发现、分析和解决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可以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水平,保障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问题意义还在于提升建筑施工单位和从业人员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
通过对常见问题的分析和总结,可以帮助施工单位和从业人员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从而提升其施工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这对于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 正文2.1 常见问题分析建筑主体工程施工中常见问题主要包括施工进度延误、质量问题、安全隐患、成本控制不到位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钢筋工程
2.1主筋偏位
现象: A:混凝土主筋保护层过厚或过薄,甚至出现露筋现象,墙板内外排 钢筋间距过小甚至变成一排钢筋。
原因分析: (1)混凝土保护层垫块按规定放置,一般间距每隔1m至少放一个。 (2)混凝土保护层垫块厚度应按GB50204—2002(2011版)规定执行。 (3)柱子钢筋外伸部分加一道临时箍筋来固定柱筋;墙板筋在模 板上口加一道水平筋,并采取措施(如电焊)加以限位。 (4)混凝土浇筑时,震动机头子或下料斗尽可能避免碰撞钢筋, 发现撞斜碰歪,及时进行校正。
Page 2
钢筋上砼
!!!
剃凿垃圾未清
Page 3
Page 4
预防措施: (1)模板轴线放线后,要有专人进行技术复核,无误后才能支模 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必须设限位措施,如采用焊短钢筋限位, 以保证底部和顶部位置准确。 (2)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竖向总垂直度控制线,以 保证模板水平、竖向位置准确。 (3)根据混凝土结构特点,对模板轴线、支架、顶撑、对拉螺栓 进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4)混凝土浇捣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浇灌高度要控制在施工 规范允许范围内。
Page 16
2.3同截面接头过多
现象 A:在绑扎或安装钢筋骨架时,发现同一截面而受力钢筋接头过多,其截面面积占 受力钢筋纵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已超出规范规定的数值。
原因分析: (1)钢筋配料时,没有认真考虑同截面接头错开。 (2)分不清钢筋位于受拉区还是受压区。 (3)不熟悉标准规范。
预防措施: (1)熟悉规范、标准有关钢筋接头位置错齐规定的条文。 (2)分清钢筋位于受拉区还是受压区。 (3)钢筋配料时,要认真考虑同截面接头错开的要求。
Page 9
1.3标高偏差
现象: A:测量楼层标高时,发现混凝土结构层标高与施工图设计标高有 偏差。 原因分析: (1)每层楼面无标高控制点,竖向模板根部未做平。 (2)模板顶部无标高标记,或不按标记施工。 (3)楼梯踏步模板未考虑装修层厚度差。
Page 10
预防措施:
(1)每层楼设标高控制点,竖向模板根部需做找平。 (2)模板顶部设标记,严格按标记施工。
Page 11
1.4 接缝不严
现象: A:由于模板间接缝不严有空隙,造成混凝土浇筑时漏浆,表面出现蜂窝麻面,严 重的出现孔洞漏筋。
原因分析: (1)模板使用次数过多,抛光模板表面变得很粗糙,木方使用次数过多造成木 方翘曲,安装后不能紧贴模板。 (2)木模板安装周期过长,因木模干缩造成裂缝。 (3)木模板含水过大,制作粗糙,拼缝不严。 (4)浇捣混凝土时,木模板不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 (5)钢模板变形不及时修正,钢模板接缝措施不当。 (6)梁、柱交接部位尺寸不准、错位。
Page 6
Page 7
Page 8
预防措施:
(1)模板及支撑系统设计时,应考虑其自身自重,施工荷载及混凝土浇捣时侧向压 力和振捣时产生的荷载,以保证模板及支架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刚度。 (2)梁底支撑间距应该是能保证在混凝土重量和施工荷载作用下不变形,支撑底部 若为泥土地基,应先认真夯实,设排水措施,并铺放通长垫木或型钢,以确保支 撑不沉陷。 (3)梁、柱模板若采用卡具,其间距要按规定设置,并要卡紧模板,其宽度比截面 尺寸略小。 (4)浇捣混凝土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控制浇筑高度,特别是门窗洞口模板两侧, 既要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又要防止过分振捣引起模板变形。 (5)梁、墙模板上部必须有临时撑头,以保证混凝土浇捣时梁、墙上口宽度。 (6)当梁、板跨度大于等于4米时,模板中间应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 高度应为全跨的(1-3)/1000。
主体结构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其预防 措施
****项目工程部
2014年1月24日
一、模板工程
1.1轴线偏差
现象: A:模板安装后模板中心线所弹的轴线发生偏移。
原因分析: (1)轴线放线错误。 (2)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无限位措施,发现后不及时纠正,造成累 计偏差。 (3)支模时,不拉水平竖向通线,且无竖向总垂直度控制措施。 (4)模板刚度差,水平拉杆不设或间距过大。 (5)混凝土浇捣时,不均匀对称下料,或一次浇捣高度过高挤偏模板 螺栓、顶撑、木楔使用不当或松动造成偏位。
Page 12
预防措施:
(1)模板二次使用应将前次使用后留下的混凝土残渣和水泥浆清理干净,然后 涂刷脱模剂(现场用色拉食用油),木方二次使用时对变形的进行刨光矫正矫直, 使其安装后能紧贴模板。 (2)严格控制木模板含水率,制作时拼缝要严密。 (3)木模板安装周期不宜过长,浇捣混凝土时,木模板要提前浇水湿润,使其 胀开密缝。 (4)钢模板变形特别是边框,要及时修整平直。 (5)钢模板间嵌缝措施要控制,不能用油毡、塑料布、水泥袋等去嵌缝堵漏。
Page 5
1.2变形
现象:
A:拆模后发现混凝土柱、梁、墙出现凸肚、缩颈或翘曲现象。
原因分析:
(1)支撑及围檩间距过大,模板截面小,刚度差。 (2)墙模板无对销螺栓或螺栓间距过大,螺栓规格较小。 (3)竖向承重支撑地基基土未夯实,未垫板,无排水措施,造成支撑部分下沉。 (4)门窗洞口内模间对撑不牢固,易在混凝土振捣是模板被挤偏。 (5)梁柱模板卡具间距过大,或未夹紧模板,以致混凝土振捣时产生侧向压力导致 局部爆模。 (6)浇捣墙柱混凝土速度过快,一次浇筑高度过高,振捣过头。
Page 14
Page 15
2.2模板及悬挑梁梁板上筋下踏
现象: A:由于模板及悬挑梁梁板上筋下踏,易出现混凝土因分析: (1)双层楼板筋,上筋支撑不足。 (2)悬挑板(雨篷、阳台板)主筋撑钩不足。 (3)楼板及悬挑板上筋混凝土浇捣时被踩下,不及时校正。
预防措施: (1)按设计施工图纸在上排与下派筋之间放置撑钩。 (2)悬挑板(雨篷、阳台板)按设计施工图纸放置主筋撑钩。 (3)混凝土浇筑时应派专人负责检查,发现钢筋被踩下,应及时纠正到位。
Page 17
2.4绑扎不符合要求
现象: A:钢筋工程隐蔽验收时,发现钢筋绑扎质量不符合规范规定。 原因分析: (1)主筋位置放反(受拉、受压钢筋颠倒)。 (2)不设定位箍筋致使主筋偏位。 (3)板和墙钢筋网扎扣不符规范规定,缺扣,松扣较多。 (4)接头未绑三道扣。 (5)箍筋不垂直主筋,间距不匀,绑扎不牢;不贴主筋,接头不错开。 (6)箍筋未作135度弯钩。 预防措施: (1)按GB50204—2002(2011版)条规定要求进行操作。 (2)箍筋加工要求按GB50204—2002(2011版)要求执行。 (3)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4)矫正主筋严格按1:6坡度进行。 (5)设定位箍筋,防止主筋弯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