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的重构
中高本一体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以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为例
中高本一体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以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为例濮阳炯1,陆君豪1,濮阳焯2(1.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1231;2.浙江中汇华宸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浙江衢州324000)作者简介:濮阳炯(1973—),男,汉族,浙江衢州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建设工程管理教育。
陆君豪(1979—),男,汉族,浙江杭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建设工程管理教育。
濮阳焯(1976—),女,汉族,浙江衢州人,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建设工程管理、建筑设计。
[摘要]对浙江省中高职院校建设工程管理专业的调研发现,中高本一体课程思政建设存在专业课程设置重复、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未形成一体化设计、课程思政教育资源未做到衔接贯通及协同共享。
基于虚拟教研室,衔接中高本立德育人目标、动态对接人才培养方案、融课程思政于课程体系、突出价值融入创新教学方法,是中高本一体立德树人行之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中高本一体;建设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实践[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24)13-0153-04随着国家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纵向贯通,从中职到高职进而职业本科成为贯通不同学段职业教育的新需求,这亟须一体化设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各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方案衔接,支持在培养周期长、技能要求高的专业领域实施长学制培养[1]。
中高本一体化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这是教育的核心目标。
课程思政是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2]。
推进中高本学段课程思政拾级而上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
近年来,教育部推行试点的虚拟教研室建设,为跨学段、跨学校、跨地区一体育人提供了有效路径。
高校教学改革中教师组织问题的研究与探索
高校教学改革中教师组织问题的研究与探索摘要:教师是教育教学改革的真正践行者和探索者,他们对于教改工作的关注程度与积极性直接影响着教改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效果。
长久以来,高校行政化管理色彩制约着教师教改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如何打破这种局面、鼓励教师积极投身于教改事业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需要在整体战略、基层组织制度、教师评价制度和学生管理制度上做出调整与变革。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师;组织重构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提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
面对高校教学改革的责任与使命,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真正践行者和探索者,已经成为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
唯有充分调动和激发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的创新性和主动性,增强教师实际参与教改的意愿和能力,才能推进教学改革取得真正效果。
一、束缚与困境——教师在教改过程中的制约因素高校教学改革工作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教改动力不足,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使得教育教学改革举步维艰。
究其原因,高校内部的教学管理体制以及教学改革过程中的“管理意志”是不可回避的障碍,同时单一的指标化评价和利益追求也是重要诱因。
通过相关文献研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笔者就教学改革过程中的困境与“管理意志”作如下梳理:1.基层教学组织功能弱化使得教改缺乏约束和监督机制长期以来, 我国高校的基层教学组织是沿袭苏联模式的教研室体制。
它承担着教学计划制订、教学组织和质量检查等重要职责,并在师资培养、教学研究等工作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但是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专业结构的调整、人才培养规格的多层次化及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化,教研室功能逐渐弱化。
有学者将教研室功能弱化现象概括为“有教无研”、“有室无聚”、“有职无权”和“有群无主”[1],这种功能弱化就使教研室不能发挥其在课程教学改革的主导作用。
基层教学体制功能弱化还体现在教学研究的失范,教学改革和研讨活动流于形式,教研室并没有发挥其在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的核心作用。
以实践为载体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土木工程专业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为例
2022年12月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Dec.2022 第39卷 第4期(总第122期) JournalofLvliangEducationInstituteVol.39 No.4(Sum.No.122)【理论研究】收稿日期:2022-09-21作者简介:姚 骞(1995-),男,河南济源人,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以实践为载体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土木工程专业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为例姚 骞,刘婉婷,王述红(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819)摘 要:土木工程专业作为传统优势工科专业,在应对信息时代催生的行业技术理念革新和社会价值遵循演化的冲击下,基于工程实践、服务国家需求、回应社会关切、面向未来科技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领域深化综合改革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东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立足未来科技发展趋向,优化育人路径、整合育人资源、解放育人思想,提出研究型工程师的人才培养新定位,探索出了一套以实践为载体,四措并举、综合改革、优化体系、突出特色的土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教育体系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086(2022)04-0084-03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发生根本性转变[1],扎根中国大地培养具有专业素养和原创才干的创新型复合人才成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外化目标。
土木工程专业作为传统优势工科专业,在应对信息时代催生的行业技术理念革新和社会价值遵循演化的冲击下,基于工程实践、服务国家需求、回应社会关切、面向未来科技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领域深化综合改革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以全国教育大会为起点,国家层面的新时代高等教育综合改革顶层设计确定了教改的根本遵循和宏伟蓝图[2],其核心在于家国情怀、创造能力和社会意识。
二级院系管理体制改革报告
二级院系管理体制改革报告一、完善二级学院考核体系,推动学校全面改革发展建立绩效激励机制以学校绩效工资改革制度为指引,坚持“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原则,兼顾效率与公平,将教职工的收入与岗位职责、业绩、知识技术成果等挂钩;统筹考虑各类人员收入水平,促进人才队伍健康发展;制定各类奖励办法,优化奖励体系,对在教书育人、专业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进行奖励;激活分配机制,鼓励教职员工参与学校重大项目建设。
开展目标考核工作。
不断完善二级学院工作考核目标,提升考核指标的科学化、合理化,兼顾数量和质量,聚焦重难点,以学校重点工作为指导,以培育大成果为目标,注重规范化建设,将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作为奖惩和专业建设投入比例的依据,设置目标考核奖,加大奖励力度,以此推动二级学院改革发展。
2021年学校从党建工作、重点工作、教学工作、社会服务与科研工作、学生工作、师资队伍建设共6个方面设置了考核指标,明确各二级学院2021年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职责和任务,明确考核要求和标准,为学校全年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推动学校全面改革发展。
二、抓好基层教学组织建设,试点学院改革成效显著学校从2018年起实行校、院、系三级管理模式。
学校是决策的中心,二级学院是管理的中心,系(教研室)、实验中心成为质量监管的中心。
二级学院管理体制改革的宗旨是以人为本,教学是中心、科研是重点、管理是服务、和谐是根本、发展是目标。
抓好以系、教研室和实验中心为代表的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强化教学基础地位、提高人才培养综合能力、加强教学条件建设。
通过党政联席会议、全体教师会议等形式,使系(教研室、实验中心)主任、普通教师都必须且能够参与二级学院重大事项的决策、实施全过程,为学院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了基础。
实现了系(教研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主人翁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的显著提升,实现了教育教学效果的持续健康发展。
以人为本,树立服务意识,树立管理与育人并重的思想,将制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
双高建设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教学组织管理模式改革
双高建设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教学组织管理模式改革摘要:双高建设是指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是培养技术人才,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这对高职院校来说即是机遇,也是挑战。
高职院校要把握住时代的要求,创新教师教学团队,完善教学设施,打造高质量高水平的专业,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积极探索高水平的教学组织管理模式,以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发展,为社会的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双高建设;教学组织模式;改革教学管理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共同承担,运用管理科学和教学论的原理与方法,充分发挥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管理职能,对教学过程各要素加以统筹,使之有序运行,提高效能的过程。
而双高计划”旨在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引领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
双高计划是要求,教学管理是具体的实施方法。
打造双高水平的职业院校,学校要从教学组织管理,教师队伍建设、学生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严要求,高水准的改革,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创新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践行职业教育的改革方案,优化课程和教材,打造一拼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推动产教融合的教育方式,促进职业教育的平稳快速发展,提高办学水平,同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优秀的、高质量、高素质的职业技术型人才。
本文将从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组织管理现状出发,探究出一条新型的教学组织管理模式的改革之路。
一、当下高职院校教学组织管理现状(一)教学计划不完善教学计划是规定人才培养规格的文件,是学校组织教学活动、安排教学任务、确保教学编制的依据,也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计划的核心是培养人才,培养专业的技术型人才,这关乎到专业的设置,专业学习的教学内容和整体的课程结构体系。
目前的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计划稳定性较弱,有些专业计划没能根据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关系,没有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大类招生背景下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1年第6期Popular Science一、概述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在四川成都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
会上150所高校联合发出《一流本科教育宣言(成都宣言)》,提出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本科教育。
实行大类招生是高等学校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高等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按照学科门类相近或者学科交叉的原则,将若干专业进行合并,统一成专业大类对外招生[1]。
在大类招生背景下,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要求,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必须把教学改革成果落实到课程建设上。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
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中要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一流本科课程,让课程优起来、教师强起来、学生忙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课程体系,构建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二、大类招生背景下赋予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新的要求2019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意见,提出全面开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创新,实施科学课程评价,严格课程管理,立起教授上课、消灭“水课”、取消“清考”等硬规矩,夯实基层教学组织,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课程建设激励机制,形成多类型、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2]。
大类招生是对传统的按专业招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必然会对原有的各项教学管理工作带来影响。
因此,在大类招生背景下,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对培养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要以课程建设为抓手,不断丰富课程建设理论体系,拓宽课程建设思路,推动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三、基于大类招生的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注意事项(一)课程目标的设置。
以目标为导向加强课程建设,课程目标要坚持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要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优化重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立起课程建设新标杆;要结合自身发展优势,构建满足社会经济、行业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课程体系,制定精品资源共享课、在线开放课、网络学习空间课为抓手的课程建设规划。
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的管理与融合
、
基层教学组织定义
基层 教学组织是高校在纵向结构 中以教学教研为核心的
组织 ,包括 系、教研室 、课程组 ( 教 学团队 )等。一般基层 教学组织 的结构是学 院一教研 室 、学 院等学校 中按学科所分 的教学行政单位 ( 一些 系发展规模扩 大则形成 学院 ) , 是 学校学科 建设整体 规划和 目标 实现的具体操作者 ,目前系的构成主体是专业。
【 5 】罗成琰. 加 强和改进主流意识形 态建设的 思考 Ⅱ ] . 学习
时报 , 2 0 0 4 , 5 .
养要求 ,不但 可以在完成课题的过程 中,发挥学生 的主体作 用 ,使学生 的学习研 究能力 、组织协调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 和适应社会 的能力等得到培养和锻炼 ,而且可 以提 高学生 的 政治觉悟 和思想 道德 素质 ,充分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有 的
青年 与社会
是一种创 新性 的教学基本组织形式 , 以学生为服务对象 , 疑具有更加 明显 的优势 。
谭程镘 .
j 互 . . ,一
:
科教论坛
科教论坛
青年与社会
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的管理与融合
冯 炜 海 江波 廖 允成 韩德俊
杨凌 7 1 2 1 0 0) ( 西北农林科技 大学 农 学院,陕西
【 摘 要】 文章从基层教学组织的功能与结构出发,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为例 ,分析了基层教学组织在运行过程
中面临的问题 ,并提 出 了相应 的改革 思路 ,实现 了基层教学组织的管理与融合。
【 4 ] 侯桂 莲. 关于优化 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 育的问题 Ⅱ 】 . 前沿,
2 00 6, 0 3.
绕 现实热点 、难 点和重点的重要性问题 。这既能让学生有话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东北石油大学为例
2022年2月第6期Feb. 2022No.6教育教学论坛EDUCATION AND TEACHING FORUM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东北石油大学为例丁宇奇,林玉娟,李 伟(东北石油大学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8)[摘 要]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改革以新工科为背景,因此需要紧跟社会需求,紧合市场发展,紧绕新理念的工程教育方向,多种专业方向齐头并进,以新的专业知识体系开创产学融合新模式,使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更上一层楼。
以东北石油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为例,在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体系、“专业认证”系列改革基础上,提出具有鲜明石油石化行业特色和优势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 新工科;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石油石化;培养模式[基金项目] 2020年度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国家一流‘过程装备’专业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SJGY20200103);2020年度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课程体系改革研究”(SJGY20200123)[作者简介] 丁宇奇(1982—),男,黑龙江肇东人,博士,东北石油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石油石化机械装备力学分析、油气储运装备强度评定与优化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06-0125-04 [收稿日期] 2021-06-01一、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意义和应用前景各种新科技如大数据、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以及新的商业模式,使现代工业、经济社会发展及劳动力市场大大不同于以往。
同时新的机遇与新动力也不断涌现,无论是国家实施的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倡议,还是“互联网+”等重大战略,为不断努力者提供了不同的机会。
浅谈高校组织结构的检视和“扁平化”组织结构设想
论文关键词:创新能力高校内部组织扁平化结构论文摘要:高校组织结构决定了高校组织中的指挥系统、信息沟通网络和人际关系,最终影响组织效能的发挥。
长期的计划经济,使我国高校的自主权受到很大的束缚,导致高校内部组织结构过于僵化,缺乏灵活性、创造性,影响了教师创新能力的发挥。
因此需要构筑有利于教师创新的、中间行政管理环节尽可能少的“扁平化”内部组织结构。
一、引言高校组织结构是指高校组织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关系的一种模式。
组织通过一定的结构形式固定管理流程和资源分配。
从管理上看,一个有效的组织创造出的价值应大于其个体单独创造出的总和。
机构理论认为,组织结构决定组织的功能,功能是结构的表现。
只有组织的结构合理,组织的功能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因此,合理的高校内部组织结构对高校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我国高校内部结构的组织学检视在20世纪70年代末,挪威学者达林(Dalin,P)就对学校组织结构提出批评,认为学校组织的目标不明确,内部整合性差,信息基础薄弱,缺乏必要的竞争等。
我国的高等教育形成于半殖民半封建主义时期,解放后,大学的组织结构在设计上因受传统因素的影响,带有很强的政治性,基本是按照官僚行政组织模式建立起来的。
而且长期计划经济,使我国大学组织的自主权受到很大的束缚,导致大学组织结构和功能不同于世界大多数国家,组织结构过于僵化,缺乏灵活性、创造性,难以适应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形势的需要。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内向型与封闭性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教育家西奥多·赫斯伯格曾经说过,“大学是所有社会机构中最保守的机构之一”。
我国大学由于长期以来受纵向的行政权力约束,高校成了政府的附属物,高校管理模式机关化。
在我国大学组织设计与建设中,过多强调各层级管理职权的权威性,追求刻板的科层化价值取向。
侧重于管理层级问的有序性、统一性,忽略了大学组织所特有的自由、无序性。
我国大学组织结构还不是开放的治理结构,而是一种内向的封闭的管理结构,它侧重于对学校内部已有资源的管理。
集团化办学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集团化办学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集团化办学的本质目标是集中并整合资源,系统化地提高教育质量。
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必然是围绕着教师展开的,教师专业发展本身是终身持续学习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是集团化办学过程中保障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的中心环节[1]。
近年来,为使教育资源得到有效利用,集团化办学模式被广泛地应用。
这种办学模式的本质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普及化、均衡化、公平化,可以使教育资源在集团内部得到合理整合、分配。
一、集团化办学概述(一)集团化办学模式集团化办学就是将选定的名校和若干一般学校组合成学校共同体(即名校集团)的新型办学体制。
集团化办学以名校作为龙头,实现教育理念、综合管理、教学科研、信息化应用、教学评价、校产统筹管理等的统一整合,完成管理、师资、设施等优质资源的共享[2]。
荔园教育集团的前身荔园小学创建于1981 年,是一所与深圳特区共同成长起来的优质品牌学校。
荔园小学在42 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加入新校和并入弱校,2019 年2 月正式成立荔园教育集团。
目前的荔园教育集团,以原荔园小学为龙头,形成了“一校七区”的办学格局。
荔园教育集团的成立,显著扩大了办学影响力,保障了教育公平,推动了福田教育的优质、均衡、特色和高位的发展。
(二)集团化办学的优势1.集团化领导机制荔园教育集团领导架构基本由三个层级构成:集团总校长、各校区行政部、校区中层。
这三个层级使集团学校教育教学总体有了把控,保证了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落实。
2.相对丰富、优质的教师资源荔园教育集团学校教师需求量很大,在校区之间合理安排、灵活调配,既保证了师资的充足以及专业与学科的对口,也可分类、分群、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实现教师队伍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3.本校已有培养资源在集团化办学模式下,学校在教师培养和文化建设等方面都有一定积累。
学校有已建立的年级组、学科组和备课组等不同形式的教师专业学习组织,并形成了较稳固的团队。
(三)集团办学的成就1.加强党建工作引领,发挥党建辐射作用学校成立集团之后,进一步加强了党建工作,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党建活动,更新管理理念,创新工作方式,以党建工作凝聚人心,使各成员学校的教师团结一心,同心协力把集团发展好,已经在各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高校书院制改革的双院协同模式问题与实现路径研究
高校书院制改革的双院协同模式问题与实现路径研究作者:赵予新陈静来源:《河南教育·高等教育》2023年第11期摘要:双院协同是高校书院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河南各高校在推进双院协同的过程中,采取了“五位一体”“双导复合协同”“分学段协同”“双元一体”等各具特色的模式。
然而,由于一些学校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缺乏系统的顶层设计、双元功能定位不清晰、导师制落地难、信息化建设滞后等问题,导致双院难以协同或协同不够深入。
郑州西亚斯学院在推进双院协同育人工作中,抓住目标协同、课堂协同、导师协同、管理协同、信息协同等关键要素,探索实施了以“总目标协同”为先导,以“双课堂联动”为核心,以“双导师联手”为纽带,以“双元化管理”为保障,以信息化平台为支撑的“一总三双一平台”的双院协同育人路径,书院和学院密切协作、双向发力,为学生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书院;学院;双院协同;育人模式;实现路径基金项目:河南省高校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地方高校双院协同育人学分制改革与实践”(编号:2021GLX121)作者简介:赵予新(1958—),男,郑州西亚斯学院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贸易经济;陈静(1983—),女,郑州西亚斯学院教务处处长助理,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近年,河南各高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书院制改革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抓手,结合本校实际积极探索,取得阶段性成效。
实践表明,书院制改革弥补了以往高校以学科和专业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更好地满足了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需求,已经成为创新现代大学办学模式和提升高校育人能力的有效途径。
然而,各高校在推进书院制改革过程中,书院与学院的“双院协同”也出现了达成共识难、导师制推进难、有效评价难等问题。
如何实现书院和学院深度协同育人,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运用案例分析法,在对河南省内高校书院制改革中双院协同育人模式和存在问题进行初步梳理的基础上,以郑州西亚斯学院为例,探讨应用型高校双院协同育人的路径,以期为正在探索书院制改革的高校提供参考借鉴。
“光学”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
“光学”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作者:王秋萍苏耀恒陈爱民张云婕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24年第02期[摘要]课程思政是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
“光学”课程是物理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在“光学”课程建设中非常重视课程思政建设。
基于光学知识点,深入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制定“光学”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
通过深化课程目标、内容、模式和评价等方面的教学改革,把政治认同、价值观形成、家国情怀、文化自信和科学素养等思想政治导向与“光学”课程固有的专业知识有机融合,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使专业课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关键词]光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协同效应[基金项目] 2021年度陕西省教育厅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四横四纵课程群建设和基层教学组织重构的应用物理学人才培养新模式”(21BY083);2021年度陕西省“超声检测”一流本科课程;2022年度西安工程大学“光学”课程思政示范课和“专业实践”社会实践一流课程[作者简介]王秋萍(1978—),女,宁夏吴忠人,博士,西安工程大学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光学和超声检测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4)02-0061-04 [收稿日期] 2023-04-06引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
“三全育人”大政思想教育理念的中心任务是立德树人,即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2]。
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重要课题,同时也是专业课程教学面临的重要挑战[3]。
专业课教学不仅要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更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实现价值塑造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一体化推进[4]。
本文以“光学”课程为例,探索专业课程教育中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合“光学”课程思政建设和教学实践探索,介绍课程思政教学实施措施,阐述课程思政取得的初步成效。
高职院校基层教学组织重构的策略与路径探研——以外贸类专业群为例
的融合 为 切入点 重 构基 层 教学 组 织 , 促进 教 师 专业 发展 和学 生 职 业发 展 , 进 理 论 与 实 践 融 合 、 促 教学 与科 研互 动 、 企 合 作 双 赢 , 实 提 高 高 技 能人 才 校 切
的培养质 量 。
另 一 种 类 型 是 一 些 率 先 开 展 了 内部 管理 体 制
高 职 院校 办学 中的 主体 和核 心 地位 , 加有利 于 开 更 展专 业教 学改 革 。但 随着高 职 院校专业 设置和培 养 目标 的进一 步 细 分 , 以及 校 企合 作 办学 体制 和工 学 结合 教 学 改革 的 不 断深 化 , 方面对 教 师融入 行业 一
企业 吸 收前 沿 技 术 、 高 自身 实践 能力 提 出了更 高 提
教师 在其 组织 管理 下 开展 教 学科 研 工作 , 对高 职 院
校办学 起着基础 教学组 织普遍 采用 两种 类型 的架 构 。
一
的要 求 . 一 方面 也 需要 通 过 开展 多种 形式 的社 会 另
种类 型是 效仿 普 通 高 校 的 “ 校一 院 ( ) 系 一教
服务 来 强化 专业 要 素 与行 业 企业 要 素 的纽带关 系 。
浅层 次 的专 业 组 基 层 教 学 组 织 在 运 行 机制 上 还难
研室 ” 三级 管理 体 制 , 研 室 作 为 基 层 教 学 组织 承 教
收稿 日期 :0 0 0 一 3 2 1— 9 l
作 者简 介 : 金 花 (9 6 )女 , 江 金华 人 , 华 职 业 技 术 学 院教 授 , 士 , 究 方 向 为高 职 教 育 、 育 管 理 ; 雁 平 (9 4 )男 . 江 金 华 唐 16 一 , 浙 金 硕 研 教 张 17 一 , 浙 人 , 华 职 业技 术学 院 副 教 授 , 士 , 究 方 向 为 高 职 教 育 、 育 管 理 。 金 硕 研 教
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印发《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印发《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20.07.24•【字号】•【施行日期】2020.07.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印发《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省内各普通高等学校:为深入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以及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的有关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方法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建设适应辽宁高等教育发展的一流本科课程体系,加快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与创新,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构建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建设目标全面开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树立课程教学新理念,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构建新型的教与学关系,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课程管理体系,夯实基层教学组织,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淘汰“水课”,取消“清考”,深化供给侧课程体系改革,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课程建设激励机制,全面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到2022年,建成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社会实践等5种类型省级一流本科课程7000门。
三、主要任务(一)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推进“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综合改革,着力构建贯通于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梳理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优化内容供给,建设一批育人效果显著的精品专业课程,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综合改革方案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综合改革方案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推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先行先试,率先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职业技术大学,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校事业发展,以推进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和创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为契机,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为平台,紧密契合珠三角地区和深圳市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按照“追求‘好’、力争‘快’、坚持‘特’、突出‘新’、立足‘干’”的总体原则,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系统推进学校综合改革,为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作出新的探索和示范。
改革目标:以创新发展、转型发展、低碳发展、和谐发展为导向,深化“官校企行四方联动,产学创用立体推进”的办学模式,强化德业俱进、学思并举、脑手并用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大力推进教学、科研、人事、后勤四项改革,突出学生工作模式和社会服务模式两项创新,实施管理、国际化、大学文化和基础保障四大工程,力争用五至十年时间,率先建立起中国特色、国际接轨的现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运行体制和机制,把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成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办学模式的示范、内涵发展的示范、管理机制的示范、特色创新的示范,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达到国际同类院校领先水平,打造世界一流职业技术大学。
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坚持开放办学,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突出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学习主体地位;深化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大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开发力度。
(一)创新“官校企行四方联动,产学创用立体推进”办学模式。
以校企合作为重点,建立政府、学校、企业、行业多方合作、有效联动的运行模式。
地方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现实分析与模式重构
保 障和提 高教 学质 量 的稳定 、 有效 的整体 。其主 要作 校 的人 才 培养 目标 、 业 和课 程 设 置 、 学 形 式和 手 专 教 用 是 对教 学 系统 进 行 监督 和 控 制 。使 其 实 现预 定 目
段 。 源质 量及修 习制度 等方 面都 已经或将 要 发 生一 生
因素 的 反作用 认识 不足 ; 是对 教学 环境 对 教学 质量 三 的影 响认识 不 到位 , 特别 是 学科环 境 单 一 的境况 未得
本课 题 为 吉 林 省 教 育 科 学 “ 一 五 ” 划 重 点课 题 “ 方 院 校 教 十 规 地
学 质 量保 障 体 系 的构 建 与 实 施 ” 段 性 研 究 成 果 。课 题 编号 : O 5 。 阶 ZZ 0 9
标 。[ 1 l 与学 校其他 管理 系统 ( 科研 、 备 、 它既 如 设 人事 、 系 列重大 变革 。 对高 等教 育 的跨 跃 式发展 的新 形势 面
财 务 、 勤 等 ) 互 关联 、 互 依存 、 后 相 相 构成 矛盾 统 一 的 和高 校发 展新阶 段 中 的新 问题 。 多高校 尚未 构建 一 许 整体 , 同时 又具 有 自己相 对 独 立 的 、 包含 不 同层次 的 套如 何 适 应 高等 教 育跨 跃 式 发 展需 要 的 教 学 质量 管 多元子 系统 。 理 制度 。 二、 方高校 教学 质量 保障 体 系的现 实分析 地 笔 者就 目前 部分 学 校 的教 学 质 量管 理 现 状 进 行 个 方面 的问题 : ( ) 学质量 管理 的观念 陈旧翻 一 教
维普资讯
院校发展
28 ・ 划 嘲 0 ̄ 期 0
沾方高 质量儡障体系 雾分衍 梭教 的 式重构
高校基层教学组织质量提升研究
2020年7月第36卷第4期高教发展与评估HigherEducationDevelopmentandEvaluationJuly.,2020No.4,Vol.36doi:10.3963/j.issn.1672 8742.2020.04.002高校基层教学组织质量提升研究顼迎芳1,2,赵栋栋3(1.长治学院思政部,山西长治046011;2.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徐州221116;3.长治学院中文系,山西长治046011) 摘 要:组织变革和组织优化是组织质量提升的有效路径。
依托教育动因和教育功能“维度理论”,尝试把组织质量提升放在一个具有关联和回路关系的分析框架中,从“动因功能”维度出发,面向“四个回归”的“核心要义”落脚,构建当下高校基层教学组织质量提升的分析框架。
从组织结构、职能、文化、目标切入,探究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在“动因 功能回归”分析框架下质量提升的作用机理,明晰基层教学组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职能偏离、结构失衡、文化失范、目标错位等阻滞因素和运行镜像。
以“四个回归”为核心目标,提出高校基层教学组织质量提升的回归路径:回归组织职能,实现教育资格化功能,潜心育人练就真学问真本领;优化组织结构,实现教育主体化功能,确保本科教育教学中心地位;重构组织文化,实现教育社会化功能,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凝聚统一;变革组织目标,实现教育使命化功能,教育初心与民族梦想融合提升。
关键词:本科教育;基层教学组织;教学质量;教学组织职能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 8742(2020)04 0011 10基金项目: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指令性课题(J2018038)作者简介:顼迎芳,女,副研究馆员,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公共治理。
赵栋栋,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文学批评与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振兴本科教育”的号令。
振兴本科教育,必须坚持“以本为本”,必须营造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追求卓越的质量文化,必须打造“金课”,淘汰“水课”,落实这些任务主要靠基层教学组织。
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内涵
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内涵作者:王若兰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9年第33期摘要:高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特别是在教学型高校中,教学工作是重中之重,培养合格人是最终目标,而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基层教学组织是教学工作的基础。
逐步完善基层教学组织体系,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教学组织的作用,已成为高校的当务之急。
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一定要明确目标、理清任务、突出重点、挖掘动力,才能把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关键词:基层教学组织;人才培养;教学研究;科教融合;教学发展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3-0074-02大学是实施高等教育的场所,高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特别是对于教学型高校,教学工作是重中之重,培养合格人是最终目标[1]。
无论是今天还是未来,大学教育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高校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如何建设基层教学团队,如何组织教学,如何充分利用教师资源,才能适应人才培养不断提高的要求?我们对今天出现的学生厌学、学习为了应付考试,老师心浮气躁、教学效果下滑等普遍现象必须进行认真思考。
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基层教学组织是教学工作的基础,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教学组织都是依存于系或教研室[2-4],常态是有教无研[5],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基本上是各自为政,埋头教学,相对独立,很少聚在一起研究教学问题[6]。
这种现状,造成了教师之间没有交流,难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学效果;老教师的教学经验不能很好地传承与发扬;没有相应的指导体系,青年教师进校后得不到老教师应有的帮助与指导,全靠自己摸索和悟性,减缓了成长速度,有时甚至还会走一些弯路,影响了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
另外基层教学组织配备的资源太少,老师们缺乏基本的办公设施与设备和相应的办公、活动经费,也影响了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7]。
因此,逐步完善基层教学组织体系,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教学组织的作用,已成为高校的当务之急[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层教学组织是高校纵向结构中以教学教研为主职的组织。
当今,我国高校的大部分基层教学组织仍是教研室建制。
笔者认为,教研室建制在履行大学使命、发挥教学教研功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过程中,存在诸多有待改进之处。
本文试图分析其存在的问题、致因,及以何种方式进行重新设计和改组才能更好地发挥基层教学组织的功能。
一、教研室建制存在的问题及致因教研室建制始于19世纪上半叶的俄国,后来成为前苏联大学主要的基层教学研究单位。
前苏联时期颁布了《高等学校教研室条例》,对教研室的性质、职能、结构、建制、工作方式等都作了详尽的规定。
[1]1951年,我国高等院校进行全面调整,照搬前苏联高校设置模式,采取了校、系、专业教研室三级管理体制。
基层教学组织普遍设立了教研室,课程性质相近的教师组织在一个教研室,作为教学科研的基本单位。
教研室在我国高校已经存在60年。
笔者在探究此问题的过程中查阅相关文献,看到的论点大都是“完善”、“改良”而非“重构”。
重构是重新架构,是革命性、颠覆性的变化。
教研室建制需要“推倒重来”吗?鉴于高校教学实践中教研室建制的弊端日益显现,笔者主张重构。
笔者认为,教研室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教”而基本无“研”教研室按理应是又“教”又“研”,教学应该建立在研究的基础上。
但现实中高校老师们都忙于教学事务,作为教研共同体的组织研讨名不符实。
笔者曾对所在学院2003、2004、2005三个学年各教研室的活动内容作了一个统计,按活动内容出现频率高低依次为:传达校、院精神;应付评估验收;安排课务及实习带队工作;总结考核评比;讨论学院发展规划;外出考察;课堂教学观摩。
真正有“研”的内容比例不到20%,而且“研”的形式单一,层次甚低,成效甚微,感知和觉察教学问题、自主确立研究主题的意识和能力甚弱,与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的要求相距甚远。
很多时候,教研室忙于完成学院的各种事务性工作,俨然变成了一级行政机构,与其应有的职责不相称。
2.有“室”而基本无“聚”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的重构笮步社民摘要:本文剖析了教研室作为基层教学组织的诸多问题及其致因,提出了任务取向的组织重构思路。
即以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单元为依据组建基层教学组织课程组,课程组实行首席教师负责制;以项目制推进其教学研究和课程建设,以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高校;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课程组步社民/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副院长教授(杭州310012)教育发展研究2010.17专题·高等教育发展·教研室尽管有一个活动空间,有个“室”,但却难以聚集人气。
高校普遍不实行坐班制,老师们只把这个“室”当成上课前的中转教室,学生难以在此找到教师,教师也难以在这个“室”里找到同事,日常教学业务的交流更是无从谈起。
即使是在固定的教研活动时间,出勤率也不高。
这种状况与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有关,与活动时间少有关,更与这个“室”的凝聚力弱有关。
教师群体的凝聚力就教研角度来说需要有共同感兴趣的学术话题和沙龙式的交流碰撞,还需要有灵活的活动方式,而教研室通常是由若干相近课程的任课教师组成,虽然相近但各自为“教”,在没有机制推动的情况下很难找到大家感兴趣的主题并得以在学术层面碰撞。
3.有“职”而基本无“权”从理论上说,作为高校的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责任重大,任务繁重。
按照职责和职权相对应的原则,教研室应拥有相应的权力,当然这种权力主要是一种专业权力,它的力量来自组织在专业的知识和能力上的优越性和先进性,以及由此给组织成员带来的利益。
而就现实情况而言,教研室实际上只履行了学院分派教学任务之“职”,其更应该履行的“教研”之职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落实到位。
在专业权力旁落的情况下,学院层面如何赋于教研室以“权”?赋于多大的“权”?职责不落实,职权又难以对应地拥有,组织很难发挥功能。
4.有“群”而基本无“主”这里的“主”一是指主心骨,是作为“组织”重要特征的“一定的目标”;二是指好的带头人。
组织是一个各要素组合的群体,这个群体要发挥其功能需要有主心骨,他们应该找到明确的目标定位,并为每个成员所认可,否则,纵然每个成员都有“独门秘诀”,其组成的群体也会是一盘散沙。
但适合教研室的目标似乎难以定位。
每个教师都有所任的课程,他们可以把完成课程目标当成努力方向,但不同课程的教师组合却难以找到他们共同的努力方向。
笔者曾翻阅了所在学院2001-2005年期间的所有教研室工作计划,有关目标定位的提法说得最多的词是“贯彻落实……”,教研室似乎自觉不自觉地定位为一级行政组织。
而找不到方向的群体何以能凝聚成一个组织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至于好的带头人,不是说这样的人没有,而是目标指向不明的组织产生不了好的带头人。
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是教师不合作不努力?是教研室主任不负责?这些都不是主要的原因。
笔者认为,主要的原因有三点:一是组织功能重叠,任务指向不明。
学院下设若干个系是合理的,因为学院往往有若干个专业,系部对应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的任务。
而系部下设若干个教研室,教研室对应什么任务呢?按理系部要完成专业建设的任务落实人才培养方案,其基本的建设单元是课程,因为专业的培养方案就是课程的组合,而教研室也是相近课程教师的组合,系部和教研室的功能混淆。
教研室既无法在课程建设的层面上做到位,又无法在综合的层面上完善培养方案,这种重叠使教研室找不到合适定位,成为教学管理组织链条中多余的环节,而课程建设却没有相对应的组织管理。
这个问题说明教研室缺乏组织的逻辑基础,组织和任务不匹配,“基本单位”与“基本任务单元”不对应。
二是组织特性与大学教师工作特点的偏差。
大学教师工作的特点是进行知识的传播、研究、运用,他们必须凭借专门知识才能进行工作。
他们要力争走在学科和教学的前沿,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研究领域与方向。
而且工作的独立性也比较强,除了上课与必要的会议外可以自由安排时间。
而教研室建制的特性恰恰是把不同领域、不同课程、不同工作时间的教师组合在一起,尽管是相近的组合,但共同的任务难以找到,目标难以明确。
三是组织惰性及学院对基层教学组织的期望问题。
正如有学者指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大学基层教研室表现出安于现状的组织惰性,在管理运行方面表现出明显的泛行政化倾向”。
[2]前沿教学小分队应该完成单一的教学研究任务,但学院却让他们包揽过多的行政事务,甚至替代工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有时还是一级党组织,如学前教育教研室同时也是学前教育支部。
学院有时对教研室主任的行政期望远大于学术期望,教研的功能被淡化。
这种状况说明学院层面对教研室的定位是迷茫的,其功能也是迷离的。
教研室建制的现状表明,高校教学最前沿的团队缺乏战斗力。
教研失去了组织机制的推动,靠个人单打独斗难以造就优秀的教师群体,高校的有效课堂也就难以营造,专业建设也就难以提升层次。
多年来高校的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我们是否也应该在基层教学组织建制的合理性上寻找原因?二、任务取向的组织重构教研室建制的各种问题能否通过教研室本身去解决?这当然是一种选择,但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
一定的组织结构是为完成一定的组织任务服务的,而特定的任务又反过来制约着组织结构的设计和组织机构的设置。
这是“任务逻辑”为基础的组织架构思路。
钱德勒组织理论中“战略决定结构”的著名论点也说明了这一点,他认为“除非先有战略后有结构,否则结构就是低效率”。
[3]高校要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战略任务。
人才培养需要优质的教学来支撑,提升教学质量是高校首要的战略任务。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说,教学质量应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教学过程前端(input)与教学过程后端(output)。
[4]学校拥有完备的教学硬件、优秀的师资、良好的教学资源、令人满意的生源,这些是教学质量实施的必备基础;而合理的学科建设、科学的课程设置、有效的教学管理与安排,以及明确的教学目标才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前提;教师有效的教学,学生根据教学目标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效果,社会提供学生质量有关的信息(就业率、毕业生满意度、毕业生工作绩效等)才是判断教育质量有力的证据。
在教学过程前后端的各个环节中,最关键的环节是课程教学,包括科学的课程计划、优质的课程教材、有效的课程教学以及围绕课程的实践教学等,它是教学质量的核心保障。
教学过程前端的硬件和资源只有为课程服务才能成为“有效的基础”,师资队伍是否优秀和持续发展,也表现在课程建设的状态上,只有“有效的课堂”才能证明师资是教学质量“有效的前提”;教学过程后端的学生学习效果、毕业生质量的社会评价等,也只有卓有成效的课程教学才能得以保证。
课程教学卓越,其他环节略弱也能得到弥补;课程教学成为弱项,则其他环节再强也无济于事。
“先有战略后有结构”,战略任务明晰了,基层教学组织结构就要有承担和出色完成这个任务的功能。
依此路径,高校的基层教学组织重构和组织功能定位就呼之欲出了。
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结构表系部层面的主要任务是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包括课程、教材、实践教学等诸环节,这些基本环节是通过科学制订并落实人才培养方案得以统整的。
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单元是课程教学,落实培养方案的组织保证就是一个个充满活力的课程组。
课程组一般由三个或三个以上担任相同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组成,实行首席教师负责制,其中在教学、学科上有一定造诣的教师担任课程组首席教师。
如同一支乐队的首席演奏一样,首席教师在本课程教学研究中发挥“定音”作用,同时还要作为指导教师担负起培养和指导青年教师的责任。
相近课程的课程组可以组成课程团队,但课程团队只起课程建设的协调作用,是一个虚拟的课程组织,基础实体还是课程组。
课程组在相应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的框架内开展课程建设工作,因而需要接受系部的统一协调。
这样,系部和课程组就有了一个明确的分工:系部围绕专业建设的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实协调各课程组,各课程组围绕本课程建设和有效教学的目标开展活动,任务指向十分清晰。
课程建设是无止境的。
课程组围绕本课程建设的卓越目标,需要了解国内外同行的动态,需要相关学科的支撑,需要营造精品课程和有效课堂,它也有无限的发展空间。
围绕任务建构组织,组织就有了存在和发挥功能的逻辑基础。
管理学家帕斯卡尔认为,组织创新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分裂”,将一个较大的组织分解成任务更明确的较小单位,使他们拥有更强烈的主人翁感和独特感。
[5]问题的关键当然不是因为“较小”,而是因为“有效”。
教研室“分裂”成课程组,更“有效”首先体现在它能找到方向了。
任务明确,功能定位精确,课程组成员的专业发展有了明确的方向意识,课程建设也就有了可持续。
其次,由于课程组是以相同课程教学为纽带组建的,因而比教研室更灵活。
不仅是活动时间和活动方式上可以更灵活,其教学工作也可以根据需要跨越系部和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