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水磷酸盐“隐藏”现象治理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炉水磷酸盐“隐藏”现象治理的研究

摘要:磷酸盐“隐藏”现象是目前高参数机组较为常见的生产问题。本文对炉水磷酸盐“隐藏”现象的特征、危害及治理方法进行了深入分析。平衡磷酸盐处理对治理炉水磷酸盐“隐藏”现象效果明显。

关键词:炉水;磷酸盐;隐藏;平衡磷酸盐;处理

1磷酸盐“隐藏”现象的主要特征

磷酸盐“隐藏”现象的主要特征是锅炉负荷升高时,炉水中的磷酸盐浓度明显降低,而负荷降低时,炉水中的磷酸盐浓度明显升高,并伴随着炉水pH 的波动,常见的现象是高PO 43-浓度,低pH ;低PO 43-浓度,高pH 。

在锅炉启动期间主要表现为:锅炉启动时炉水黑浑、磷酸根和碱度很低、pH 很低,有时甚至小于 6.0;此时虽然以最大冲程向锅炉内连续注入磷酸三钠溶液,仍然检测不出PO 43-,同时pH 不能得到明显提高。2. 磷酸盐“隐藏”现象的危害性

磷酸盐“隐藏”现象的主要特征是锅炉负荷升高时,炉水中的磷酸盐浓度明显降低,而负荷降低时,炉水中的磷酸盐浓度明显升高,并伴随着炉水pH 的波动,常见的现象是PO 43-浓度升高,pH 降低,PO 43-浓度降低,pH 升高。其主要有以下危害:首先,会发生

酸性磷酸盐腐蚀,这是与磷酸盐“隐藏”和再溶出相关的一种腐蚀形式,主要是析出的磷酸盐与金属保护膜发生反应,使保护膜遭到破坏,导致腐蚀的加速。酸性磷酸盐腐蚀和碱性沟槽腐蚀很相似,一般发生在向火侧,其腐蚀产物分两层,外层为黑色,内层为灰色并含有NaFePO 4化合物,这样会造成水冷壁腐蚀减薄,最终导致水冷壁爆管。其次,

磷酸盐“隐藏”现象主要发生在热负荷高的管壁上,形成的易溶盐附着物因其传热不良可以导致炉管金属严重超温过热,以至引起炉管损坏。

2 原因分析

2.1锅炉运行条件下的磷酸钠溶液的溶解度特性

对于纯磷酸三钠溶液,随着温度的升高,磷酸三钠的溶解度温度系数为正值,到120℃左右时,达到最大。以后随着温度的升高,磷酸三钠溶解度温度系数变为负值,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对于Na 2O —P 2O 5—H 2O 体系在275℃到325℃及其附近温度,

Na +/PO 43-比在1.6—2.8条件下,溶解度温度系数是负数。比如Na +/PO 43-比为2.0的溶液,

其溶解度从大约297℃时的1.5mol磷酸盐降到340℃时的0.15mol磷酸盐,然后再降到

353℃时的0.05mol磷酸盐,或者说每提高50℃,其溶液度的下降超过一个数量级。当存在NaOH或NaCl时,磷酸三钠的溶解度及其温度系数受到影响,影响程度随它们浓度的增高而增大,一般情况下,溶解度增大。对于亚临界参数的锅炉,额定负荷运行时炉水的温度为336℃左右,炉水中NaOH和NaCl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在炉水中的浓度是非常低的,接近μg/L级,因此,磷酸三钠在此温度下溶解度是非常低的,尤其在炉水高度浓缩的区域,极易呈固态析出。

3炉水磷酸盐“隐藏”现象的治理

3.1碱洗除去NaFePO

4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炉水磷酸盐“隐藏”现象主要原因为水冷壁表面沉积的NaFePO

4

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和沉积引起的。可采用氢氧化钠溶解NaFePO

4

,具体反应式为:

NaFePO

4 + NaOH → Na

3

PO

4

+ Fe(OH)

2

实施方法为:当炉水温度大于316℃时,加入低浓度氢氧化钠,维持炉水pH在9.8~10.0,检测炉水铁离子变化,同时加大排污,一般处理24小时即可。

3.2 采用平衡磷酸盐处理

3.2.1平衡磷酸盐处理原理

随着锅炉参数的提高和水处理技术的不断完善,使得磷酸盐处理也由最初防止硬度垢的生成逐渐转化为缓冲炉水pH值和防止腐蚀,磷酸盐水工况也由最初的维持高浓度的PO

4

3-向低浓度和超低浓度方向发展,就目前锅炉水工况处理的技术发展情况来看,解决亚临界参数锅炉存在的磷酸盐“隐藏”现象采用平衡磷酸盐处理是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之一.平衡磷酸盐处理时,只加磷酸三钠,炉水中磷酸根上限为平衡浓度,下限浓度有关规程有明确规定,根据机组水质情况给出。在实施平衡磷酸盐处理过程中,磷酸根浓度一般控制在较低水平,炉水pH可能会低于标准下限9.0,可加少量NaOH进行调节(一般不超过1.0mg/L)。平衡磷酸盐处理特点是仍属于磷酸盐处理的范围,在保留磷酸盐处理优点的同时,又弥补了磷酸盐处理的不足。利用原有的磷酸盐加药、取样设备、分析仪器即可满足要求。

3.2.2 实施平衡磷酸盐处理前水质要求:①凝结器严密不泄漏,保证给水、炉水无硬度;②给水PH值仍控制在标准范围内(9.1~9.4);③炉水电导率(25℃)控制在30μs/cm 以内。

3.2.3平衡磷酸盐处理实施

从运行情况看,炉水磷酸根控制在临界浓度(0.85mg/L)下,炉水磷酸根在负荷变化较大时,只有小幅的变化,且游离NaOH均小于1mg/L,采用平衡磷酸盐处理工艺后有效的抑制了炉水磷酸盐“隐藏现象”。

3.2.3.2炉水控制指标

3.2.4 平衡磷酸盐处理几点注意事项

3.2.

4.1必须保证磷酸三钠与氢氧化钠的纯度。与协调磷酸盐处理工艺比较,采用平衡

磷酸盐处理工艺后,炉水中控制的磷酸根浓度降低了很多。所以优化了炉内处理工艺后,可以节约可观的药品费用。但磷酸根浓度降低后,炉水的缓冲性也大幅度降低,所以采

用平衡磷酸盐处理工艺后,必须提高炉水的清洁程度,尽量避免外界杂质对炉水的污染。为此对加入的炉水校正药品必须保证一定的纯度级别,如加入的磷酸三钠和氢氧化钠要

使用分析纯级,不能使用工业品。

3.2.

4.2配制合适的加药浓度。炉水控制的磷酸根浓度降低后,药箱中配制的药液浓度也

要相应降低。采用协调磷酸盐处理工艺时,配制的磷酸三钠浓度一般为2%~5%,而现

在采用平衡磷酸盐处理工艺后,根据配制的磷酸三钠浓度要降低至0.5%以下。

为维持炉水的 pH值,在磷酸根浓度降低后,还要辅以NaOH处理。磷酸三钠和NaOH

不必分别配制,可在配制的磷酸三钠药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苛性钠。通过试验药品配制

浓度为:NaOH母液配制浓度为0.1%,磷酸盐母液配制浓度为0.2%。采取一个配药箱混

合配制共同加药的方式。

3.2.

4.3进行连续均匀地加药处理。运行加药调整试验中发现,要想避免发生磷酸盐暂

时消失现象,炉水中的磷酸根浓度要小于0.85mg/L,最好在0.6mg/L (超低磷酸盐处理)以下。但我们目前没有这么做,只要求将磷酸根浓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控制小于0.85mg/L,即按平衡磷酸盐处理工艺的水质条件控制。炉水中虽维持较小的磷酸盐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