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葬礼研究 结题报告

合集下载

东西方葬礼研究 结题报告

东西方葬礼研究 结题报告

中西方葬礼的差异结题报告1、背景意义从原始社会的旧石器时代起,人类便产生了灵魂观念。

原始人认为,人死灵魂不死,仍能干预活人的人事、祸福。

受这种灵魂不灭观念的制约及各国各民族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的差异,产生了形形色色的葬礼风俗:有的葬礼盛大隆重;有的简易朴素;有的充满了宗教色彩;有的科学而又卫生。

地理、宗教及社会结构均影响葬礼形式,阶级身分更是决定性因素。

那么对于如此意义非凡的葬礼,不同的民族文化又会有什么具体的区别呢?由此我们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

2、研究经过活动安排阶段一:10月份通过上网、书籍了解各国葬礼的习俗阶段二:11月——3月份通过在国外的亲属朋友等具体了解阶段三:4月——5月成果总汇,各小组成员发表感触。

人员安排资料收集:xx,xx资料整理:xx,xxxx幻灯片制作:xx文章撰写:xx3、研究内容丧葬礼俗,是人生乐章的最末一节,殡葬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种种礼仪习俗,是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化现象,因为丧葬礼俗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基因之一,也是社会的基因之一。

丧葬方式是受民族特性、地理条件、历史时代、社会制度、经济状况等制约的。

通过对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丧葬习俗的考察,既可以从一个侧面复原其民间文化中的神灵世界,又可以洞察其现实社会,从而了解该国该民族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社会心理、民族风俗等。

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丧葬习俗,各个民族的信仰都是以祖先崇拜作为中心的,在祖先崇拜的观念笼罩下,丧葬的意义必然得到格外强调,对丧葬礼仪就特别重视。

我们就此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以下是我们的研究结果汇总。

4、各国不同的丧葬习俗1、西方葬礼①葬式。

西方葬式主要是火葬、土葬两种。

无论采用哪种葬式,均葬于公墓。

②公墓。

城镇公墓一般建在郊外辟静幽雅之处,农村公墓建在村外较远的地方。

西方公墓园林化程度很高,规划也很长远、划一、详细,有公路、纪念、休息、住宿、购物的场所。

公墓管理很严谨,死者不论何种葬式,都要深埋,墓面平整,而后种上草皮,碑石不能太高,碑石周围要种四季花卉。

临潼丧葬文化研究报告

临潼丧葬文化研究报告

临潼丧俗研究报告情况简介:主要探究过程和方法:分组搜集资料,集体讨论研究成果,通过对临潼丧俗的探究,对丧俗的产生、发展有一个基本脉络和简单的体系,制成一份ppt.文件。

在学校的统一组织下,由老师指导我组确立了“临潼丧俗”的探究主题,经过搜集、讨论商量完成了这一课题研究,借这一缩影来展现临潼广阔的生活情景和文化底蕴,体现合作探究与自主探究的好处,提高自身知识与探究活动。

通过探究,我们对丧葬及临潼丧葬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丧葬文化也是文化的一种,它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史前文明,在没有国家、文字的年代里,原始部落的人们依靠并不肥沃的土壤、简单的农具过着刀耕火种、十分艰难的生活,人们的寿命很短,大多数丧者只是草草了葬,一个简单的土堆就是一个生命的永久归宿,夭折的孩子被放在瓮中安葬,寄托了来世幸福美好的愿望,一个代族部落有一定的埋葬地位。

在物资匮乏的时代,丧葬只有一个坑一具尸体,好的还有一些陪葬品。

进入文明时期后,文化逐渐发展,部落交流中产生了松散的国家,埋葬的风速在不断地变美,尤其是贵族的墓地。

在对自然认识不清楚的情况下产生了宗教与信仰。

最早的自然宗教认为人死后是进入另一个世界继续活着,而坟墓则是死后灵魂的居所,所以很重视坟墓的修建,人们将生活日常用的东西带入坟墓以供灵魂死后之用,贵族们则携带自己生前喜爱的东西与贵重的装饰物作为陪葬,奴隶时期的贵族死后往往有大量奴隶殉葬,,墓室也出现了讲究,具备了初步规模,人不再是赤身下葬,而是装在棺椁里。

好的棺椁有花纹色彩,外棺内椁。

在礼仪上也有一定的制度,在春秋时期对墓葬礼仪大致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儒家厚葬,一种是墨家薄葬。

在礼崩乐坏的时代,贵族葬礼盛大壮阔,平民则草草入殓。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活人殉葬逐渐被陶俑所代替,墓室的规模不断扩大,装饰不断优化,仪式也不断丰富。

在生产力不断壮大的基础上产生了丰富的丧葬文化。

临潼的丧葬,显著的特点就是仪式多、程序化,在哭声中寄托对逝者的哀思,用泪水缅怀诀别的亲人。

中西方丧葬文化差异

中西方丧葬文化差异

殷商时期:人们崇拜鬼神,在葬礼上大量使用人 殉、人牲和车马陪葬。
• 春秋以后:周王室衰落,各诸侯国自行称 王,诸侯王都按照自己的喜好大搞隆丧厚 葬,大出风头,老百姓也倾家荡产办丧葬
•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交战频繁,当时的隆 丧厚葬情形并未消减,“隆墓”就是这一 时期的产物。闻名于世的秦始皇陵墓,更 将隆丧厚葬推向登峰造极的地步。
即人死后是有 灵魂,是否成 鬼的问题。
东汉桓谭在《新论》 中提出了著名的“烛火 之喻“,谓”精神居形 体,犹火之燃烛矣”, “烛无,火亦不能独行 于空虚”,形象地否定 了精神可以脱离肉体而 存在的“灵魂不死”之 说。
儒家思想在其产
生之初,就把关注的 焦点投向“人”,投 向人类的现实生活。 这种以人为本的价值 取向,表明了儒家在 本质上是以人性否定 神性的。同时,儒家 “敬鬼神而远之”的 态度把人们的注意力 引向了现实的社会与 人生。
西方虽然民族众多, 但是在基督教文化的影响 下,丧葬礼俗基本大同小 异。传统葬礼的程序多采 用宗教形式。葬礼前, 灵 框要放在教堂中由亲友们 轮流守灵。在教堂举行的 葬礼通常包括祷告、唱赞 美诗和牧师致辞, 之后人 们向遗体告别, 用灵枢将 死者送往墓地安葬。
在整个丧礼过程中人们只是静静地在灵枢旁沉思默祷, 而 不捶胸顿足、嚎陶痛哭, 并且从始至终都保持着庄严肃穆的 气氛,意为不要打扰死者灵魂的安静。参加葬礼的人,要向 死者献唐菖蒲花, 以示对死者的哀悼。下葬时,随土撒入一 些花瓣,葬毕在墓前立上十字架,放上一束鲜花,亲友就可 以默默离开坟墓了。
西方国家的丧
葬礼仪基本上属宗 教式的丧葬礼仪。 人死后,首先在死 亡地或尸体发现地 的登记处进行登记, 由医生或验尸人员 签发书面证明,并 在死亡者生前居住 地的基层组织办理 登记;而后对亲友 发出通知或在报刊 上公开宣布。

关于丧文化的调查报告精选7篇

关于丧文化的调查报告精选7篇

关于丧文化的调查报告精选7篇在调查报告的写作中,保持一个客观真实的态度是很重要的,调查报告是经常使用的文书之一,XX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关于丧文化的调查报告精选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丧文化的调查报告篇1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祭提到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很容易想到礼仪廉耻孝等一些内容。

纵观中国五年前的华夏文明进程,文化之博大精深为我们所折服。

在这样包罗万象独具特色的文化系统中,祭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祭祀是向神灵求福消灾的传统礼俗仪式,被称为吉礼。

“祭祀”也意为敬神、求神和祭拜祖先。

在原始时代,人们认为灵魂可以离开躯体而存在。

祭把便是这种灵魂观念的派生物。

最初的祭祀活动比较简单,也比较野蛮。

人们用竹木或泥土塑造神灵偶像,或在石岩上画出日月星辰野兽等神灵形象,作为崇拜对象的附体。

然后在偶像面前陈列献给神灵的食物和其它礼物,并由主持者祈祷,祭祀者则对着神灵唱歌、跳舞。

祭祀的对象就是神灵。

在人类的童年时代,人们思维简单,富于幻想,对于自然物和一切自然现象都感到神秘而恐惧,于是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

人类感激这些神灵,同时也对它们产生了畏惧,因而对这众多的神灵顶礼膜拜,求其降福免灾。

同时,人类对自身的生老病死、幻觉梦境,也是难以理解的。

古代先民相信,人死后其灵魂有一种超自然的能力,人的灵魂能与生者在梦中交流,并可以作祟于生者,使其生病或遭灾。

这种敬畏众神的心理便是祭祀行为产生的重要因素。

进入文明社会后,物质的丰裕,使祭祀礼节越来越复杂,祭品也越来越讲究,并有了一定的规范。

祭祀神灵,是以献出礼品为代价的。

人们对神灵的归顺,可以跪拜叩头,可以焚香燃纸,但对神灵来说最实惠的祭祀方式还是献上祭品。

人有七情六欲,神灵也是如此。

人们既然对神灵有所祈求,理应舍得拿出自己最好的东西祭献,以博得神灵的欢心。

食物民以食为天,最初的祭祀以献食为主要手段。

《礼记·礼运》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可以致其敬于鬼神”。

丧葬经验总结汇报范文

丧葬经验总结汇报范文

丧葬经验总结汇报范文丧葬经验总结丧葬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环,是对逝者的最后告别,也是对生者的思考和回忆。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参与了多次丧葬仪式,深刻地体会到了其中的哀思和感慨。

通过这些经验,我更加明白了丧葬的重要性,同时也发现了其中的一些问题,进而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教训。

首先,丧葬仪式应该注重仪式感和庄重。

在丧葬过程中,我们应该给予逝者以最高尊重和最深的祝福。

丧葬仪式应当庄重而庄重,举行仪式时应注意细节。

对于抬棺的人员来说,要保持队形整齐划一,步伐稳定有力,体现出对逝者的礼貌和敬重。

同时,也要注重现场的整体协调,保持肃穆的气氛,让人感到庄重和严肃。

这样才能真正为逝者送行,表达对其的思念和敬意。

其次,丧葬仪式应该关注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在丧葬过程中,家庭是最重要的,需要给予他们最大的支持和关怀。

家人之间的默契和合作尤为重要,他们应该共同协调安排各项事宜,确保仪式的顺利进行。

同时,社会的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邻里亲友的慰问和陪伴,可以给家人带来无尽的温暖和安慰。

因此,我们应该亲朋好友彼此携手并肩,守望相助,共同度过难关。

再次,丧葬仪式应该注重精神抚慰和情感教育。

对于亲友来说,丧葬是一次情感的释放和交流的机会。

在仪式中,我们应该留出一些时间和空间,让亲友们可以倾诉悲伤和回忆逝者的美好时光。

同时,我们也应该通过讲述逝者的故事,回忆他们的伟大和贡献,给予亲友们以精神上的慰藉和启示。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感受到生命的宝贵和脆弱,进而更加珍惜和珍视眼前的每一天。

最后,丧葬仪式的预备和安排需要提前进行。

在面对丧葬事宜时,我们应该提前做好准备,并合理安排时间和人力资源。

这可以有效地减少因为临时抱佛脚而产生的困扰和紧张感。

相关事宜应提前与家人商量好,统一意见,确保各项安排的合理性和完整性。

同时,我们还可以联系专业的丧葬服务机构,他们能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和建议。

这样能够为逝者和家人提供最好的服务,为他们的悲痛和伤痛减轻一些负担。

中韩丧葬仪礼文化对照研究开题报告

中韩丧葬仪礼文化对照研究开题报告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课题名称:中韩丧葬仪礼文化对照研究学生:学号:专业名称:二级学院:企业指导教师:学校指导教师: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教务部制年月一、课题背景含课题研究的背景、存在问题分析、检索文献资料目录研究的背景:《仪礼》是现存最早的关于礼仪的典籍。

汉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初置五经博士,《仪礼》即居其一。

《仪礼》一书,记载的是先秦的礼仪制度,从出生仪式,婚礼习俗到丧葬习俗,等等,事无巨细,无一不谈。

丧葬礼仪文化,是与死亡相关的人类创造的社群活动中多种特质文化的复合体,其涵盖内容涉及实物、信仰、心理、伦理、道德、艺术,由此而延伸展开形成了诸如临终关怀、遗嘱文化、死亡教育、死亡观念、殡仪习俗、丧仪文化、葬文化、祭祀文化、葬仪经济、殡葬科技以及其它有关活动等。

存在问题分析:中国的传统丧葬礼仪文化非常讲究寿终正寝,中国人传统的价值观念认为“和谐”乃宇宙的本体,死亡是一种和谐秩序,使人类整体得以进化。

生命的真正不朽在于群体,并在于群体的绵续不绝;因而必须有一套礼仪来维系群体的完整,保持整体的和谐。

这就是中国古代丧葬仪礼之理念基础。

而韩国的传统丧葬礼仪文化,按照韩国的习俗,韩国葬礼主要包括招魂、收尸、告丧、大小殓、置葬等环节,和中国的习俗如出一辙。

即使在讲究简化的现代社会,韩国人仍然恪守着磕头、路祭等传统。

由此可见,韩国葬礼深受着儒家文化的影响。

但是,韩国最普及的儒教葬礼程序非常复杂。

葬礼的主要过程是招魂、收尸、告丧、洗尸、大小殓、具服、置葬等。

守灵期为3、5、7或9天。

同时还要诵经、上香。

死者墓前要立基碑、在第一个月里每天都要在灵前供饭。

检索文献资料目录:[1]吕华海.丧葬文化初探[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2]时,徐西胜.丧葬习俗与殡葬文化[J].东岳论丛2001年02期[3]张佩国.汉人的丧葬仪式:基于民族志文本的评述[J].民俗研究2010年02期[4]史婷婷.丧葬仪式研究文献综述[J].思想战线2011年S1期[5]郎洁.近三十年来中国古代丧葬史研究综述[J].大音2012年01期[6]何兴华.中国丧葬仪式音乐研究述评[J].大音2013年02期[7]徐惠卿.论对韩国留学生的教育管理——从韩国人的文化、习俗和性格[J].才智.2011(13)二、立题依据及意义三、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重点难点四、课题的实施计划、预期成果及主要特色五、指导教师意见。

开题报告-从葬礼仪式差异看中西生死观

开题报告-从葬礼仪式差异看中西生死观

参考文献的格式1. 英文参考文献的格式Book by a single author[序号] 姓, 名首字母. 书名(斜体)[M].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份.[1]Graff, G. Professing Literature: An Institutional History [M]. Chicago: University Chicago Press, 1987.注:同一位作者有两本以上的书,如果出版年份相同,在年份后面加a,b,依此类推。

如:[1]Newmark, P.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a.[2]Newmark, P.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b.Book by two or three authors[序号] 姓, 名首字母(第一作者). and名首字母, 姓(第二作者). 书名(斜体)[M].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份.[2]Gillespie, P. and N. Lerner. The Allyn and Bacon Guide to Peer Tutoring [M]. Boston: Allyn, 2000.Periodicals[序号]作者(写法同上). 文章题目[J]. 期刊名(斜体),出版年份(期): 页数. [3]Stewart, D. What is an English Major? [J]. College Composition and Communication. 1989(40): 188-202.Electronic sources[序号]作者(写法同上). 网页名称[OL]. 网址, 网页的创建或更新日期/上网日期.[4]Felluga, D. Guide to Literary and Critical Theory[EB/OL]. /english/theory, 28 Nov. 2003/ 10 May 2006 .2. 中文参考文献格式图书[序号]著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1]申丹.文学文体学与小说翻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学术期刊[序号]著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期号):起止页码.[2]胡壮麟.谈语言学研究的跨学科倾向[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6):403-407. 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著者.篇名[A].编者.书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3]吕俊.翻译研究:从文本理论到权力话语[A].杨自俭.英汉语比较与翻译[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学位论文[序号]著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时间.[4]李娜.理解的选择性[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0.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 (版次) .[5]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EB/OL].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6]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http://www.//pub/wml.txt/980810-2.html,1998-08-16/1998-10-04. 其它[序号]作者.题名[Z].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7]曹雪芹.红楼梦[Z].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根据 GB 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 [P],电子公告[EB/OL],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Z]。

丧事调研报告

丧事调研报告

丧事调研报告丧事调研报告引言:丧事是人们生命中的一部分,是表达对亲人的离去和对其生命的缅怀的重要方式。

对于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的人来说,丧事的形式和礼仪都存在着差异。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不同地区的丧事习俗和文化背景,以及人们对于丧事的态度和观念。

调查背景:在现代社会,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丧事的态度和观念也随之改变。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简约、实用的方式进行丧事,而不再拘泥于传统的习俗和礼仪。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面对面的方式向受访者提问,以及观察和记录不同地区的丧事流程和仪式。

调查结果:1.不同地区的丧事习俗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同地区的丧事习俗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一些地区,家人会在去世后的头几天内,在家中为其准备追悼会,邀请亲朋好友前来吊唁;而在另一些地区,家人会选择把丧事办在殡仪馆或者寺庙,以方便管理和接待前来吊唁的人们。

2.丧事流程和仪式丧事的流程和仪式也因地区而异。

有些地方会进行灵车出行,家人和亲友会跟随灵车前行,以表达对逝者的追思和悼念;而另一些地区的丧事流程更加简约,只需进行简单的追悼和祭祀即可。

3.人们对于丧事的态度和观念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人们对于丧事的态度和观念也有所不同。

一些人认为丧事是感受生死的重要机会,为逝者送行是对生命的敬重;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丧事是一种负担和压力,不愿意花费过多的时间和金钱在丧事上。

他们更倾向于简约、实用的方式进行丧事。

讨论与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不同地区的丧事习俗和文化背景的差异。

对于丧事的态度和观念也反映了现代社会对于传统习俗的改变和转变。

人们越来越倾向于简约、实用的方式进行丧事,减少繁琐的仪式和流程,更注重对逝者的真挚的敬意和悼念。

建议:1.加强对丧事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使不同地区的习俗和仪式得到更好的保护和继承;2.提供更加多样化的丧事服务,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和观念;3.加强社会对丧事的关注和支持,为丧事家庭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中西传统丧葬习俗差异比较

中西传统丧葬习俗差异比较

China:
在中国,丧礼以白 色示悼念。 死者脸上的面衣是白色的,祭 幛也是白色的棉布等,整个丧 葬是以白色为主色 调。
Different color culture
Western countries have adopted is black. Of the funeral ritual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mourner all dressed in black clothes, man a black tie. Participants in the black dress or wear black armbands, as a sign of mourning for the dead.
Different religious culture
Different color culture
In China, the funeral with white color in mourning. The dead face in front of the dress is white, the hiding and white cotton cloth, etc., the funeral predominantly white color tone
China :
In China, the funeral to send is white the hiding commonly, to sorrow
在中国,丧礼一般要送 的是白色的祭幛,用以 表示哀伤。
Different present culture
Western countries:
西方国家的葬礼上,鲜花必不 可少, 以表示哀悼。
The west's funeral, flowers are essential

中西丧葬礼仪对比

中西丧葬礼仪对比
历史传承
丧葬礼仪作为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对比研究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现实应用
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丧葬礼仪,可以为跨国企业、国际组织等提供文化敏感性和跨文化 沟通的能力,避免因文化差异而引发的冲突和误解。同时,也可以为殡葬服务行业的国际 化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02 中西方丧葬礼仪概述
科技在丧葬礼仪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科技将在丧葬礼仪中发挥更大 的作用,如虚拟追悼会、数字化遗产等。同时,科技也将 为丧葬服务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方式。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习俗内容对比
中国丧葬习俗
包括停尸、报丧、招魂、送魂、做七、下葬等仪式,注重孝道、祖先崇拜和家族观念, 强调对死者的尊重和纪念。
西方丧葬习俗
包括守灵、葬礼、追悼会等仪式,注重个人尊严、平等和宗教信仰,强调对生命的珍视 和对死者的怀念。
习俗传承方式对比
中国丧葬习俗传承
通过家族、宗族等社会组织以及民间信 仰、传统文化等途径进行传承,具有历 史悠久、内容丰富、地域性强等特点。
中国丧葬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
中国丧葬礼仪起源于远古时期,与祖先崇拜、灵魂信仰等密 切相关。在古代,人们认为死亡并非终结,而是灵魂前往另 一个世界的开始,因此丧葬礼仪具有浓厚的宗教和神秘色彩 。
发展
随着历史的演进,中国丧葬礼仪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 。在封建社会,丧葬礼仪受到等级制度的影响,不同社会阶 层有不同的丧葬规格和仪式。现代社会,虽然丧葬礼仪有所 简化,但仍保留着许多传统习俗和仪式。
宗教信仰对丧葬观念的影响
中方宗教信仰
在中国,佛教、道教等宗教信仰对丧葬观念产生了深远 影响,如佛教的超度仪式、道教的法事等,都体现了对 逝者灵魂的超度和安抚。

丧事调查报告

丧事调查报告

丧事调查报告丧事调查报告近年来,丧事仪式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是对逝者的最后告别,也是对生者的一种慰藉和思考。

本文将以调查报告的形式,探讨丧事仪式在当代社会的现状和意义。

一、调查目的和方法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当代社会丧事仪式的特点和变化,以及人们对于丧事仪式的态度和看法。

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问卷调查覆盖了不同年龄、职业和地域的人群,深度访谈则针对有丧事经验的个体进行。

二、丧事仪式的变化与特点调查显示,当代社会丧事仪式相较于过去发生了一些变化。

首先,传统的长达七天的丧礼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简化和个性化的仪式。

许多家庭选择举办简短的告别仪式,强调亲友间的交流和悼念。

其次,丧事仪式的形式也在改变。

传统的丧事往往以宗教仪式为核心,而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非宗教性质的仪式,如纪念活动、追思会等。

这种变化反映了社会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个体选择的重视。

三、丧事仪式的意义与价值丧事仪式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它为亲友提供了一个共同的场所和时间,让他们有机会相聚、交流和悼念。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往往缺乏时间和机会与亲友真正交流,丧事仪式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珍贵的机会。

其次,丧事仪式也是对逝者的尊重和纪念。

通过仪式,人们可以表达对逝者的思念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可以让逝者在亲友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

丧事仪式不仅是对逝者的告别,更是对他们生命的肯定和回顾。

此外,丧事仪式还有助于人们面对死亡和生命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忽视死亡的存在,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缺乏思考。

而丧事仪式可以让人们直面死亡,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更好地珍惜和利用自己的生命。

四、人们对丧事仪式的态度和看法调查显示,大多数人对丧事仪式持肯定和重视的态度。

他们认为丧事仪式有助于亲友之间的交流和悼念,也能够帮助他们面对死亡和思考生命。

同时,许多人也表示,他们希望丧事仪式能够更加简化和个性化,符合自己和逝者的意愿。

中西方葬礼的比较,

中西方葬礼的比较,
Chinese: Western:
The style of corpse
Chinese: Western:
The major location for the rituals preceding burial
Chinese: Western:
Burial Place
The mountain or somewhere
What’s your understanding of life?
……
Cemetery公墓
The biggest taboos


Western: putting off scheduled funeral date. if put off scheduled funeral date, there will someone die within 3 months. And if the delay contains Sunday then evil is inevitable灾祸不可 避免 China: the date of birth and the eight characters of a horoscope生辰八字.The one who’s生辰八字 is crash to the dead can’t join the funeral.
The mourning clothes
Chinese: Western:
Ways to mourning哀悼
The main actors in Funeral ceremonies
Chinese: Western:
The time between the moment of death and burial


Similarity: - belief in souls or spirits and an afterlife.

丧葬风俗调研报告

丧葬风俗调研报告

丧葬风俗调研报告丧葬风俗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丧葬风俗也在不断变化。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现代社会的丧葬风俗,并分析其演变和原因,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不同年龄段和社会阶层的人群,通过书面资料和互联网等渠道收集相关信息,实地走访则选择一些典型的丧葬场所。

三、调研结果1. 丧葬形式多样化随着社会变迁,丧葬形式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传统的火葬和土葬仍然存在,但随着环保理念的提倡,火化成为主流趋势。

此外,近年来,随着社会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开放,一些新的丧葬形式也出现,如水葬、电子骨灰等。

2. 丧葬服务专业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丧葬服务也日益专业化。

丧葬公司和纪念品店纷纷涌现,提供各种与丧葬相关的服务和产品,如丧葬仪式策划、殡仪馆服务、骨灰盒定制等,丧葬行业已经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

3. 丧葬费用增加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丧葬费用也呈现上升趋势。

调研数据显示,近年来,尤其是一些大城市,丧葬费用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其他社会支出。

这一方面与丧葬服务的专业化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人们对丧葬仪式的讲究有关。

4. 社会观念的改变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丧葬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由过去的丧事从简到现在的丧事从隆,体现了人们追求悼念方式的丰富和多样性。

另外,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丧葬时间的要求也有所改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周末或节假日安排丧葬仪式。

四、分析与讨论1. 社会发展与丧葬风俗变化的关系丧葬风俗的变化是社会发展的结果。

随着社会进步和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死和丧葬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丧葬形式的多样化和丧葬服务的专业化,正是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体现。

2. 经济因素与丧葬费用增加的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丧葬仪式的讲究程度提高,丧葬费用也相应增加。

这一方面是因为人们对丧葬的重视程度提高,希望通过富丽堂皇的丧葬仪式来表达对逝者的尊重;另一方面也与社会的商业化有关,丧葬成为一些人赚钱的手段。

殡葬工作内容调研报告范文

殡葬工作内容调研报告范文

殡葬工作内容调研报告范文殡葬工作内容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殡葬工作是社会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社会稳定和民众福祉。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对殡葬工作的内容进行调研,了解其具体工作内容和职责,为提高殡葬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通过填写问卷来了解工作中的具体内容和问题。

实地观察主要参观了殡仪馆、火化场和殡葬服务中心等地,以直观的形式了解工作场所和流程。

三、调研结果1. 殡葬工作的内容和职责根据调研结果,殡葬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遗体接运和处理:包括遗体的运输、冷藏保存、火化等工作。

(2) 丧家服务:包括为丧家提供哀悼场所、祭奠物资等服务。

(3) 丧葬礼仪服务:包括为丧家提供殡葬仪式组织、礼仪指导等服务。

(4) 丧葬公共服务:包括为社会提供免费公益性丧葬服务等。

2.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我们发现了一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 服务环境不规范:部分殡仪馆的设施和环境存在问题,不符合丧葬礼仪的要求,需要加强管理和维护。

(2) 服务流程繁琐:一些丧家反映,在办理丧葬手续时,需要提交大量的证件和材料,流程繁琐,希望能够简化手续。

(3) 人员素质不高:部分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态度不尽如人意,需要加强培训和管理。

(4) 公益性服务不足: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地方的公益性殡葬服务无法正常提供,影响了一些困难家庭的利益。

四、改进措施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 加强殡葬服务场所的规范管理,提高丧葬礼仪的质量和环境。

(2) 简化丧葬手续,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殡葬工作的效率。

(3) 加强殡葬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态度。

(4) 加强公益性殡葬服务的建设和推广,保障困难家庭的合法权益。

五、总结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了殡葬工作的具体内容和职责,并发现了一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从丧祭礼仪看中西文化差异

从丧祭礼仪看中西文化差异

从丧祭礼仪看中西文化差异【摘要】丧祭礼仪是不同文化中对死者的一种纪念与悼念仪式。

本文通过对中西文化中丧祭礼仪的比较,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差异和价值观。

在中国,丧祭礼仪具有悠久的传统,强调对死者的尊重和纪念。

而在西方,丧祭礼仪更注重对死者家庭的安慰和支持。

对待死亡的态度和丧礼仪式的形式也有着明显的差异。

这种文化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对生死的理解和价值观的差异。

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关键。

通过对中西文化在丧祭礼仪中的差异的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间的共通之处和尊重彼此的文化传统。

【关键词】丧祭礼仪、中西文化差异、传统、态度差异、仪式差异、社会意义、价值观、尊重、文化差异。

1. 引言1.1 什么是丧祭礼仪丧祭礼仪是一种在人们面临亲人或朋友逝世时举行的仪式。

这种仪式是对逝者的尊重和缅怀,同时也是为了安抚生者的心灵和情感。

丧祭礼仪在不同文化中有着不同的形式和传统,反映出了人们对死亡和生命的不同看法和态度。

通过丧祭礼仪,人们可以表达对逝者的思念和哀悼之情,同时也可以通过共同的仪式和仪式化的行为来慢慢接受逝者离去的现实。

丧祭礼仪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的象征,反映出不同文化背景下对于死亡、亲情和人类存在意义的理解。

在现代社会,随着文化的多元化和交流,丧祭礼仪也越来越多样化和包容性,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也促进了对于死亡和生命的更深层次的探讨和理解。

1.2 中西文化差异的背景中西文化差异源远流长,涵盖了各个方面,包括宗教、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

在丧祭礼仪这一方面,中西文化的差异也十分明显。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丧祭礼仪被视为至关重要的仪式,代表着对逝者的尊重和怀念。

丧礼通常会持续一段时间,包括各种祭奠、祭拜和悼念活动。

这些仪式在中国人心中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对死亡和家族传承的重视。

而在西方文化中,丧祭礼仪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与中国文化有着明显的区别。

西方人通常会选择举办葬礼或追悼会来悼念逝者,通常在逝者去世之后不久进行。

分析中西方葬礼的传统与现代变迁1000字

分析中西方葬礼的传统与现代变迁1000字

分析中西方葬礼的传统与现代变迁1000字无论是我们东方还是西方,都有自己的传统习俗。

现代文明也随着科技进步发生了很大变化,但那些古老而又神秘、充满仪式感和趣味性的风俗依然存在。

下面就让我为你讲解一个特别具体却不被多数外国友人知道的事例吧!
葬礼在中国人眼里,似乎只是对死者最后说几句话:“某某(您的名字)走好”之类平淡乏味且晦涩难懂的语言罢了;可是这样简单的行动表达怎能完全展示出一位普通长辈对晚辈关爱备至的真情呢?
- 1 -。

葬礼礼仪实践报告

葬礼礼仪实践报告

葬礼礼仪实践报告前言葬礼是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最后告别仪式,同时也是对逝者生命的尊重和纪念。

正确的葬礼礼仪实践对于逝者家属和社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以“葬礼礼仪实践报告”为主题,从步骤和思考角度来介绍葬礼礼仪的实践。

第一步:筹备工作葬礼是一项庄重而复杂的活动,所以在开始筹备之前,我们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首先,我们需要与逝者家属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意愿和需求。

这包括确定葬礼的时间、地点、规模等方面的事宜。

同时,我们还需要与相关的服务提供商(如殡仪馆、鲜花店等)进行联系,确保一切准备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第二步:制定详细的葬礼方案在筹备工作完成后,我们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葬礼方案。

这个方案需要包括葬礼仪式的整个流程,以及各个环节的具体安排。

例如,葬礼仪式的开场白、悼词的撰写、送别仪式的进行等等。

制定一个详细的方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管理葬礼活动,并确保一切按照计划进行。

第三步:组织参与者和分工葬礼仪式需要有一支合适的团队来组织和执行。

在这一步,我们需要组织参与者,包括主持人、悼词朗读者、乐队演奏者等等。

同时,我们还需要确定每个人的具体分工,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得到妥善安排和执行。

分工明确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并保证整个葬礼仪式的顺利进行。

第四步:准备仪式所需物品和场地布置在葬礼仪式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一些仪式所需的物品,如纸钱、鲜花等。

这些物品需要提前准备好,并按照方案的要求放置在合适的位置。

同时,我们还需要进行场地的布置工作,包括设置灵堂、安排座位等等。

一个整洁、庄重的场地可以为葬礼仪式增添肃穆的氛围。

第五步:仪式的进行和管理当一切准备就绪后,我们需要按照方案开始葬礼仪式。

在仪式进行过程中,我们需要严格遵循礼仪的要求,保持庄重和肃穆的态度。

同时,我们还需要管理参与者的行为,确保整个仪式的顺利进行。

这包括控制时间、引导参与者等等。

第六步:送别和后续工作葬礼仪式的最后一个环节是送别。

在这个环节中,我们需要组织参与者和逝者的家属一起进行最后的告别。

文明丧葬调研报告

文明丧葬调研报告

文明丧葬调研报告文明丧葬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方法为了解我国目前丧葬方式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为推动文明丧葬提供参考依据。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调研工作。

问卷调查涵盖了丧葬场所规模、服务内容、管理情况等方面的内容,并在实地调研中进行现场观察和访谈。

二、调研结果分析1.丧葬场所规模调研结果显示,我国的丧葬场所规模参差不齐。

大城市中心地区的丧葬场所规模较大,并且设施相对完善;而农村地区的丧葬场所多为简易供奉点,设施较为简陋。

2.丧葬服务内容在调研中发现,大部分丧葬场所的服务内容仅涵盖了土葬、火葬和骨灰安放等基本的服务内容,而丧亲家属对于服务质量和服务体验的要求更高。

一些地区开始尝试推行文明丧葬服务,提供追思会、福利措施等多元化服务项目。

3.管理情况丧葬场所的管理情况因地域而异。

大城市的丧葬场所管理相对规范,但在一些农村地区,存在监管不严、清理不及时等问题。

此外,黑市经营、骗取丧亲家属财物等不良现象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

三、问题分析与对策1. 式微太仓俗,金尽岂关人世事。

目前我国的丧葬方式多以土葬、火葬为主,仍然传承着封建迷信的色彩。

要推动文明丧葬,需要改变人们的观念和习俗,提倡生态友好的葬礼方式,鼓励绿色环保的骨灰安放和水葬等方式。

2. 服务内容单一,难以满足丧亲家属的需求。

丧葬场所应加大丧葬服务的投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内容,如福利措施、心理咨询、追思会等,以满足丧亲家属的多层次需求。

3. 管理不规范,存在违法违规行为。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丧葬场所的管理,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打击黑市经营等违法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和丧亲家属的合法权益。

四、推动文明丧葬的建议1. 政府加大宣传力度,提倡文明丧葬观念,引导人们改变葬礼方式,推广绿色环保的葬礼方式。

2.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完善相关的管理机制,加大对丧葬场所的监管力度,净化市场环境。

3. 建立统一的丧葬服务标准,加大投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内容,满足丧亲家属的需求。

浅析中西葬礼文化差异本科毕业论文

浅析中西葬礼文化差异本科毕业论文

浅析中西葬礼文化差异本科毕业论文三、答辩小组对学生答辩成绩的评定(百分制):_______分毕业论文(设计)最终成绩评定(依据指导教师评分、评阅教师评分、答辩小组评分和学校关于毕业论文注意此处表格的格式等级(五级制):_______ (设计)评分的相关规定) 答辩小组组长(签名) :秘书(签名):年月日院(系)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名):院(系)(盖章) AbstractFuneral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life also the end point of a person's life. LearnThis article will primarily in the form of a funeral in the West difference, dress[Keywords] Funeral Culture; Concept of the soul; Religion; Cried Culture; Life and中文摘要葬礼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人生命的终点。

了解丧葬文化,也是我们深刻认识生活的一部分。

丧葬文化是一本厚厚的历史书,通过它我们可以窥探出这个国家的兴衰与文化变革。

了解中西方不同的丧葬习俗,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各国文化差异,从而更好地了解西方国家在不同时期发生的巨大变化。

研究葬礼上的差异,也唤起我们内心真诚的崇敬及对死者的尊重。

如果有机会体验不同国家的葬礼,我们也不会违反各国陌生的习俗与禁忌。

发挥我们的认知能力,学习西方文化,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促进更好的沟通与交流,是本研究的最终目的。

本文将主要在中西方葬礼的形式差异,葬礼着装的颜色差异,饮食禁忌差异,以及更深的宗教伦理观、时间观、人生观及其它人类行为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并反映出他们的文化差异。

这样我们就可以更深入的了解与学习它们的丧葬习俗,弘扬民族文化,加强宗教、社会心理、风俗习惯等的整合,促进社会和文化的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方葬礼的差异结题报告1、背景意义从原始社会的旧石器时代起,人类便产生了灵魂观念。

原始人认为,人死灵魂不死,仍能干预活人的人事、祸福。

受这种灵魂不灭观念的制约及各国各民族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的差异,产生了形形色色的葬礼风俗:有的葬礼盛大隆重;有的简易朴素;有的充满了宗教色彩;有的科学而又卫生。

地理、宗教及社会结构均影响葬礼形式,阶级身分更是决定性因素。

那么对于如此意义非凡的葬礼,不同的民族文化又会有什么具体的区别呢?由此我们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

2、研究经过活动安排阶段一:10月份通过上网、书籍了解各国葬礼的习俗阶段二:11月——3月份通过在国外的亲属朋友等具体了解阶段三:4月——5月成果总汇,各小组成员发表感触。

人员安排资料收集:xx,xx资料整理:xx,xxxx幻灯片制作:xx文章撰写:xx3、研究内容丧葬礼俗,是人生乐章的最末一节,殡葬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种种礼仪习俗,是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化现象,因为丧葬礼俗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基因之一,也是社会的基因之一。

丧葬方式是受民族特性、地理条件、历史时代、社会制度、经济状况等制约的。

通过对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丧葬习俗的考察,既可以从一个侧面复原其民间文化中的神灵世界,又可以洞察其现实社会,从而了解该国该民族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社会心理、民族风俗等。

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丧葬习俗,各个民族的信仰都是以祖先崇拜作为中心的,在祖先崇拜的观念笼罩下,丧葬的意义必然得到格外强调,对丧葬礼仪就特别重视。

我们就此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以下是我们的研究结果汇总。

4、各国不同的丧葬习俗1、西方葬礼①葬式。

西方葬式主要是火葬、土葬两种。

无论采用哪种葬式,均葬于公墓。

②公墓。

城镇公墓一般建在郊外辟静幽雅之处,农村公墓建在村外较远的地方。

西方公墓园林化程度很高,规划也很长远、划一、详细,有公路、纪念、休息、住宿、购物的场所。

公墓管理很严谨,死者不论何种葬式,都要深埋,墓面平整,而后种上草皮,碑石不能太高,碑石周围要种四季花卉。

一年四季墓前几乎都是鲜花盛开。

整个公墓内无论墓多少,墓主何人,只见墓碑和花草看不到任何特殊标志或土堆。

它不仅是死人的天堂,也是人们休闲的胜地。

西方公墓的使用一般是有偿使用,使用期长短不二,但有最长期限规定。

③殡葬礼仪。

西方殡葬礼俗有洗尸、更衣、停尸整容、送葬哭丧、宴谢、祭奠等程序,基督教仪式几乎贯穿其中。

人死之前要在神父面前忏悔,之后神父要为其祈祷。

这也是临终关怀,使死者正确看待死亡,摆脱死之恐惧。

死后在神父主持下给死者洗尸,宗教含义是洗去生前罪过,干干净净去见上帝。

停尸在西方传统丧俗中,一般停在教堂,由神父主持追悼会。

神父介绍死者生平并为之祈祷,下边亲友则一同祷告。

完毕以后由四人一角一人抬着棺材走向墓地,神父、亲友跟在后边送葬。

下葬时,神父还要再为亡者祈祷。

哭丧无论是初终还是在教堂,也无论是在送葬路上或下葬时,亲友都不能大声嚎哭,只能默默流泪或嘤嘤啜泣,意为不要打忧死者灵魂安静。

下葬时,随土撒人一些花瓣,葬毕在墓前立上十字架,放上一束鲜花,亲友就可以默默离开坟墓。

祭奠亡者不是中国人的专利。

西方人在居丧的第九天、第二十天、第四十天和一周年都要举行祭亡灵仪式。

届时,亲友可单独去,一束鲜花、默默立上一会即可。

2、中方葬礼一切丧葬礼仪,最初都是为了对付和处置灵魂而生的。

中国的先民们认为鬼魂有它们的生活世界,具有和人一样的欲望;尸体的处理必须使鬼魂感到舒适,并可举行葬礼,以对鬼魂表示安慰。

因而逐步形成墓葬制度,墓地被认为是鬼魂生活得地方,棺材则被认为是鬼魂居住地小屋。

古人关于灵魂不灭的观念,强化了他们的丧葬意识,丧葬礼仪几乎与灵魂观念有着同样悠久的历史。

由于对鬼魂的惧怕,就产生了笼络、收买灵魂的心理,作为讨好、安慰灵魂的手段。

丧葬礼仪的内容实质,可以分为事魄和事魂两大部分。

事魂即指对死者尸体的处理和态度,由初终开始,到安葬为止。

事魂也是从初终开始,其过程要长的多,包括招魂、祭奠、吊唁、“做七”、佛道超度、周年祭以及以后逢年逢节的祭祀等。

中国江南吴越地区,数千年间长期流行棺木土葬的葬式。

这一地区的火葬始于五代吴越时期(907~978年),宋代时这一地区火葬习俗广为流行,惜乎明、清时期遭到封建统治者的禁止而有所减退;直到近代,火葬之风才逐渐扩大。

火葬习俗来自佛教的僧人圆寂方式。

而风葬、洗骨葬、改葬等葬式也有沿用。

3、中西方葬礼的差异①宗教文化不同。

在丧葬中,西方国家基本上属于宗教式的丧葬礼仪。

西方丧葬礼俗主要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

基督教将每一个人的灵魂直接与上帝发生关系,不允许偶像崇拜,崇尚灵魂升华而轻视肉体,因此西方的丧葬风俗是简丧薄葬。

基督教的丧礼更多的是为死者祈祷,祝其灵魂早日升入天堂,解脱生前痛苦。

近现代以来,由于西方崇尚“个人本位”,主张“以个人为中心”,因此在丧礼中,根据宗教礼仪,重在安置死者的“灵魂”。

从它的丧葬仪式可以看到他们的宗教传统。

儒家确立了中国丧葬礼仪的大传统。

在传统中国文化中,一直存在灵魂不死的信仰,经儒家伦理化解释,人们关心死者的灵魂,灵魂附于神灵,供奉于祖庙。

后来佛教的传入,则带来了“六道轮回,转世托生”等观念。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早期道家只讲炼丹成仙,在民间并无多大影响,但在发展过程中,它逐渐吸收了儒、佛教的许多观念,终于和儒、佛成为鼎足之势。

从道教对中国传统丧葬礼仪的影响中,亦可看到道教与儒、佛二教的关系,道教给丧葬文化带来了关于地府阴间的观念。

宗教的融合体现在丧葬礼仪中,那便是以儒家传统丧礼为主体,融合了佛、道二教的丧葬礼仪的出现。

其基本程序是儒家的,如装敛、报丧、成服、大敛、出殡等等;但其中又杂以众多佛、道习俗,如请阴阳生批书、置七星板、钉长命钉等是道教习俗;而念倒头经、做七七斋则是佛教习俗。

更为有趣的是做七七斋时,首七由和尚念经,二七由道士作法事,三七是和尚念经,四七为喇嘛念经,五七又是道士作法事,六七不念经,七七又由女尼诵经,真是鱼龙混杂,但正是这种看似矛盾的习俗体现了中国传统丧葬礼仪的宗教信仰文化。

②伦理文化不同。

秦汉以后汉民族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地位的一种伦理文化。

儒家伦理学中以“孝”为核心,并将其提升到最高范畴的地位。

儒家著作《曾子大孝》中说“夫孝,天下之大经也。

置之而塞于天地,施诸后世而无朝夕。

”“孝”不仅是人们德行的根本:“民之本教曰孝”,而且总括一切德行,所有的具体德行都是孝的不同表现,因此社会各阶层中普遍形成了“重孝”的观念,而“孝”的体现之一就是丧葬活动的重殓厚葬,而简办丧事便会被视作“不孝”,会招致舆论的谴责,损害个人乃至家族名誉。

丧葬礼仪中的繁多的礼节都表现了儒家的孝义。

西方的伦理道德观,用著名的伦理学专家黄建中的话来说就是:远西伦理是宗教伦理、个人本位、利权平等、崇尚亲爱等。

崇尚个人与自我是西方伦理价值观的一个基本取向,我们可以把西方的伦理价值观称为“重个人”的价值观。

尤其是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崇尚自我的价值取向更加鲜明地突现出来。

在西方的丧葬礼仪中,除重视的对上帝的尊崇外,没有中国的那种浓重的“孝悌”思想,不是重殓厚葬,而是简丧薄葬,重在安葬灵魂。

因此在丧葬礼仪中没有了中国的那些繁文缛节。

③颜色文化不同。

在传统的丧葬中,中西方国家采用了截然不同的颜色。

西方国家采用的是黑色,而中国则采用白色。

美国的丧葬礼仪中,所有的灵车一律为黑色,车窗遮有黑纱。

送葬人一律身着黑色系的衣服,男子打黑色领带。

参加者身着黑色的衣服或佩带黑纱,以示对逝者的哀悼。

人们需要黑色文化来摆脱恐惧(死亡的恐惧)并将它形象化和实在化,这是人们潜在的需要。

在中国,丧礼则以白色示悼念。

据说,这是受了佛教的影响,由此,人们把老人的寿终正寝看做“白喜事”。

因此,死者脸上的面衣是白色的,孝子的孝服是白色的,丧停的房间窗户镜子等都要用白色来遮封,祭幛也是白色的棉布等,整个丧葬是以白色为主色调。

西方国家白色则用于与丧葬完不同气氛的新人的婚礼上,新娘身披白色的婚纱,寓意纯情圣洁。

现在随着异质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人们的颜色观在不知不觉发生着变化。

人们接受、引进异质文化,从而更加丰富充实本土文化的内容。

白色在西方代表纯洁、圣洁;以前在中国却是孝服的颜色,可现在,青年人拍婚纱照,新娘穿着洁白的婚纱,也不再有人会大惊失色。

红色在西方人传统观念中是与血腥、淫秽联系起来的,可现在他们身着中国传统的红色唐装时,同样的喜盈满面。

可以预言,随着汉英语言相互接触、汉英文化相互交流的日渐深入,颜色词的这种联想义和象征义的趋同现象将会日益增加,并交互叠合。

④礼物文化不同。

赠送礼物在受传统文化影响下,在不同的社会场景中,礼物交换与赠送被赋予不同的象征意义。

根据各民族的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中,赠送礼物有一定的讲究,特别是在特殊情境下的(婚、葬礼等)礼物具有了社会功能。

西方国家的葬礼上,亲戚朋友悼念死者,鲜花必不可少,参加葬礼的人,一般都要为死者献唐菖蒲花或白色的百合花,以表示哀悼。

在中国,丧礼是没有人送鲜花的,一般要送的是白色的祭幛,用以表示哀伤。

5、建议各国各民族文化的差异如此之大,让我们心生叹畏。

如何在各民族的强大的影响下保存我国独特的葬礼习俗呢?以下是我们组的一些建议:1、保持我国文化多样性。

2、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3、坚持代代口口相传的礼仪习俗。

6、总结报告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最终在于:中华文化在根底深处一直没有摆脱人对自然的依附关系;西方文化则是彻底摆脱了人对自然的依属。

现在,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和互补,使得现代的丧葬礼仪相互之间越来越接近,从而进一步达到真正的“中西合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