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影响评价 PPT
合集下载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课件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08d7fb4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ce.png)
国家和地方规定的生态环境质量 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或 地方有关生态保护的政策、法律 法规等。
评价指标
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结构与功 能、土壤质量、水资源、空气质 量、景观美学等。
02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生态调查与监测
生态调查
对项目实施区域内的生态环境现状进 行调查,包括地形地貌、植被覆盖、 动物分布、土壤质量、水资源状况等 。
案例三:采矿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采矿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01
采矿活动可能导致地形改变、土壤污染和水资源破坏等问题。
评价方法
02
通过环境监测、实地调查和生态模型等方法,评估采矿活动对
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案例分析
03
以某露天采矿为例,分析其对土壤质量、水资源和周边生态系
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生态恢复措施。
生态监测
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及实施后的生态环 境进行监测,包括污染物排放、生态 因子变化等,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潜 在的环境问题。
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估
生态影响预测
基于生态调查和监测数据,预测项目实施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包括短 期和长期影响。
生态影响评估
对预测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影响程度和范围,为制定生态补偿和修复方 案提供依据。
公众参与度提高
未来将加强公众参与,提高生 态环境影响评价的透明度和公
信力。
05
结论
总结评价方法与实践经验
评价方法的适用性
评价方法的改进建议
对比不同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分析其 在实际操作中的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 。
针对现有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实践经验总结
归纳总结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经 验,包括案例分析、技术路线和操作 要点等。
评价指标
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结构与功 能、土壤质量、水资源、空气质 量、景观美学等。
02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生态调查与监测
生态调查
对项目实施区域内的生态环境现状进 行调查,包括地形地貌、植被覆盖、 动物分布、土壤质量、水资源状况等 。
案例三:采矿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采矿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01
采矿活动可能导致地形改变、土壤污染和水资源破坏等问题。
评价方法
02
通过环境监测、实地调查和生态模型等方法,评估采矿活动对
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案例分析
03
以某露天采矿为例,分析其对土壤质量、水资源和周边生态系
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生态恢复措施。
生态监测
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及实施后的生态环 境进行监测,包括污染物排放、生态 因子变化等,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潜 在的环境问题。
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估
生态影响预测
基于生态调查和监测数据,预测项目实施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包括短 期和长期影响。
生态影响评估
对预测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影响程度和范围,为制定生态补偿和修复方 案提供依据。
公众参与度提高
未来将加强公众参与,提高生 态环境影响评价的透明度和公
信力。
05
结论
总结评价方法与实践经验
评价方法的适用性
评价方法的改进建议
对比不同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分析其 在实际操作中的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 。
针对现有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实践经验总结
归纳总结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经 验,包括案例分析、技术路线和操作 要点等。
生态评价ppt
![生态评价ppt](https://img.taocdn.com/s3/m/5324b32f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ad.png)
生 态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 1.生态环境基本概念 • 2.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由来和发展 • 3.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 4.生态环境保护基本原理 • 5.中国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法规 • 6.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和内容 • 7.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 8.美国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简介 • 9.实例——滨海新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庄稼地
92(食物生产、生物控制、授粉等 3 项)
生态系统环境功能(三)
表 3 海洋生态系统的公益价值($/hm2/a)
生态系统
公益价值设计量指标
海洋
577
开放性域
252(营养循环,大气调节,食物生产等 6 项)
海滨
4052(营养循环,食物生产,娱乐等 8 项)
河口湾
22832(营养循环,干扰调节,避难所,娱乐等 8 项)
热荒漠
冷荒漠 湿草原 干草原 稀树干草原(热带草原)
系 森林生态系统 统
针叶林 阔叶林 热带雨林
特权福利
特权说明
VIP用户有效期内可使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下载或阅读完成VIP专享文档(部分VIP专享文档由于上传者设置不可下载只能 阅读全文),每下载/读完一篇VIP专享文档消耗一个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珊瑚礁
6075(娱乐,干扰调节,食物生产等 7 项)
大陆架
1610(营养循环、食物生产、文化等 5 项)
注:原载 Nature,1997(387):253-260;转译世界环境,1992 第 2 期
生态系统类型(一)
类型 森林
草原
生态系统特点 类型多样、结构复杂 物种多样性高 种间关系复杂系统
稳定性高 物质循环的封闭程度高
生态系统环境功能(二)
• 1.生态环境基本概念 • 2.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由来和发展 • 3.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 4.生态环境保护基本原理 • 5.中国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法规 • 6.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和内容 • 7.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 8.美国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简介 • 9.实例——滨海新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庄稼地
92(食物生产、生物控制、授粉等 3 项)
生态系统环境功能(三)
表 3 海洋生态系统的公益价值($/hm2/a)
生态系统
公益价值设计量指标
海洋
577
开放性域
252(营养循环,大气调节,食物生产等 6 项)
海滨
4052(营养循环,食物生产,娱乐等 8 项)
河口湾
22832(营养循环,干扰调节,避难所,娱乐等 8 项)
热荒漠
冷荒漠 湿草原 干草原 稀树干草原(热带草原)
系 森林生态系统 统
针叶林 阔叶林 热带雨林
特权福利
特权说明
VIP用户有效期内可使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下载或阅读完成VIP专享文档(部分VIP专享文档由于上传者设置不可下载只能 阅读全文),每下载/读完一篇VIP专享文档消耗一个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珊瑚礁
6075(娱乐,干扰调节,食物生产等 7 项)
大陆架
1610(营养循环、食物生产、文化等 5 项)
注:原载 Nature,1997(387):253-260;转译世界环境,1992 第 2 期
生态系统类型(一)
类型 森林
草原
生态系统特点 类型多样、结构复杂 物种多样性高 种间关系复杂系统
稳定性高 物质循环的封闭程度高
生态系统环境功能(二)
《生态效益评估简介》PPT课件
![《生态效益评估简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412342e0242a8956aece412.png)
V2 M (P1A P2C)
式中,V2为森林增加水资源效益经济评价值; M为森林增加水资源利用总量;P1,P2分别为 农田灌溉和工业供水费用价格;A,C分别为农 田灌溉和工业供水的利用系数。
二、评估方法介绍:涵养水源价值评估 (3)森林增加水资源的利用价值
评估参数来源: 中南林学院的研究成果; 2007年长沙市供水综合价格。
的经济价值 。
二、森林生态效益评估方法介绍
3、目前国内的主要评估方法: 主要采用替代市场法评估森林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固碳、制氧、贮能等效益价值。
二、森林生态效益评估方法介绍
(三)湖南省森林生态效益评估 1、湖南的主要森林植被类型
杉木、马尾松、阔叶树、柏木、国外松 、杨树、桉树、三杉、竹林、灌木林( 含灌木经济林)、疏林、未成林造林地 等。
二、评估方法介绍:土壤保持价值评估
土壤保持价值评估总值: 森林保持土壤肥力、减少土地废弃地、减
轻泥沙淤积灾害和改良土壤的效益年增加值 为:纯N 151.16万吨,纯P 7.90万吨,纯K 36 .81万吨;折合肥料为磷酸二氢铵1288.91万 吨,氯化钾 73.61万吨,减少土壤流失38099. 48万吨。年经济价值为337.61亿元。
森林生态效益评估
简介
20估方法介绍 三、建议
一、森林生态效益评估程序
1、成立评估工作组
森林生态效益评估立项后, 应成立评估 工作组。由相关职能部门和林业调查规划 设计等单位的业务骨干组成森林生态效益 评估工作组 。
一、森林生态效益评估程序
2、全面论证,专题研究,编制森林生态效 益评估方案 。
二、评估方法介绍:涵养水源价值评估
(1)森林的蓄水价值 评估参数来源: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和中南林学院对森林蓄 水功能的研究成果; 1993~1999年《中国水利年鉴》。
式中,V2为森林增加水资源效益经济评价值; M为森林增加水资源利用总量;P1,P2分别为 农田灌溉和工业供水费用价格;A,C分别为农 田灌溉和工业供水的利用系数。
二、评估方法介绍:涵养水源价值评估 (3)森林增加水资源的利用价值
评估参数来源: 中南林学院的研究成果; 2007年长沙市供水综合价格。
的经济价值 。
二、森林生态效益评估方法介绍
3、目前国内的主要评估方法: 主要采用替代市场法评估森林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固碳、制氧、贮能等效益价值。
二、森林生态效益评估方法介绍
(三)湖南省森林生态效益评估 1、湖南的主要森林植被类型
杉木、马尾松、阔叶树、柏木、国外松 、杨树、桉树、三杉、竹林、灌木林( 含灌木经济林)、疏林、未成林造林地 等。
二、评估方法介绍:土壤保持价值评估
土壤保持价值评估总值: 森林保持土壤肥力、减少土地废弃地、减
轻泥沙淤积灾害和改良土壤的效益年增加值 为:纯N 151.16万吨,纯P 7.90万吨,纯K 36 .81万吨;折合肥料为磷酸二氢铵1288.91万 吨,氯化钾 73.61万吨,减少土壤流失38099. 48万吨。年经济价值为337.61亿元。
森林生态效益评估
简介
20估方法介绍 三、建议
一、森林生态效益评估程序
1、成立评估工作组
森林生态效益评估立项后, 应成立评估 工作组。由相关职能部门和林业调查规划 设计等单位的业务骨干组成森林生态效益 评估工作组 。
一、森林生态效益评估程序
2、全面论证,专题研究,编制森林生态效 益评估方案 。
二、评估方法介绍:涵养水源价值评估
(1)森林的蓄水价值 评估参数来源: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和中南林学院对森林蓄 水功能的研究成果; 1993~1999年《中国水利年鉴》。
环境影响评价教学课件
![环境影响评价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f18cf5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9b.png)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工业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其他领域的环境影响评价案例
通过评估工业项目对水资源、大气环境和 土壤质量的影响,确保项目符合环保要求。
评估建设项目对周边生态系统和社区的影 响,制定保护措施和规划。
如能源开发、城市规划等领域的项目,评 估其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教学课件PPT
环境影响评价教学课件PPT 简介 - 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 - 为什么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 - 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和流程 - 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要素 - 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和工具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 工业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 其他领域的环境影响评价案例 环境影响评价的局限性和未来发展方向 - 现有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 - 环境影响评价的未来发展方向 -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关系
3 参与与沟通
识别利益相关者并与其合作,建立公众参与和沟通渠道。
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和工具
环境检测与分析
通过现场调查和监测,收 集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如 水质、大气污染、生态系 统状况等。
模型与预测
运用数学模型和预测方法, 模拟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 影响,如噪音、气候变化 等。
风险评估
通过识别潜在风险和不确 定性,评估项目对环境和 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
评估项目潜在的环境影响有助于制定措施保护环境质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决策依据
评价环境影响可以为决策者提供基本数据,以确保项目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
公众参与
评价过程有助于公众参与,并使他们了解项目可能对他们生活环境带来的变化。
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和流程
环境影响评估报告.pptx
![环境影响评估报告.pptx](https://img.taocdn.com/s3/m/46a53417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ab.png)
预案制定
针对不同等级的环境风险,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 、应急流程、应急资源和救援力量等。
预案演练
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协同作战水平。
预案修订
根据演练情况和实际变化,及时修订应急预案,确保其针对性和可 操作性。
风险监测与持续改进
1 2
风险监测
建立环境风险监测体系,对风险源进行实时监测 和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置环境问题。
数据分析
对监测数据进行深入分析,评估环境风险的变化 趋势和影响因素,为风险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3
持续改进
根据风险监测和数据分析结果,持续改进环境风 险防控措施,提高环境安全管理水平。
06 公众参与与意见反馈
公众参与方式及过程
公示与公告
通过政府官方网站、社区公 告栏等方式,公示项目信息
,保障公众知情权。
人口分布
项目区域人口分布较为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为区域经济发展 提供了有力支撑。
产业结构
区域内产业结构较为合理,以第二、三产业为主,第一产业比重 逐渐降低。
交通运输
项目区域交通网络发达,公路、铁路、航空等运输方式齐全,为 区域内外联系提供了便利条件。
生态环境现状
01
02
03
植被覆盖
项目区域植被覆盖率较高 ,森林、草地等生态系统 较为完善,生物多样性丰 富。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噪声和扬尘污染等。
环境影响程度
02
根据综合评估,本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属于可接受范围
,不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环保措施有效性
03
本项目已采取一系列环保措施,包括施工期环保措施和运营期
环保措施,这些措施可有效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概论PPT(共 45张)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概论PPT(共 45张)](https://img.taocdn.com/s3/m/ce165544c281e53a5802ffa4.png)
程度(强度、长短…) 范围(直接、间接) 可能性 敏感目标
某公路项目环境影响因子与影响程度识别
施工行为
前期
拆取
占迁弃路
地 安土 基
环境资源
置
生态
陆地植被
■
●
资源
陆栖动物■●土质●●物质
地面水文
●
资源
地面水质
●●
水土保持
●●
就业、劳务 ■ ● ● ○
经济
■□●
社会
旅游
发展
农业
■●●
水利
●
●
土地利用
■□●
(2)影响程度的确定
• 评价工作级别(1、2、3级)表7-1列出了一些数据参考。由于生态科 学正在发展中,带有许多不确定性,因此这些数据只具有参考性 价值。
(3)影响的敏感程度
• 敏感的生态因子包括两类:一是敏感区域(包括自然遗产、文化遗 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 项目施工和运行对其产生不利影响;二是有敏感生态问题,如珍 稀濒危物种消失等。
生态环评指导思想与原则要求
1、 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与战略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生态环境功能的可持续性 2、 贯彻执行政策和法规的要求 环境政策与法规 资源政策与法规 社会经济政策与法规 3、 遵循生态科学原理 4 、强调针对性: 针对具体建设项目 针对具体生态系统(生态环境) 针对具体影响和特点
生态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的筛选
自然生态系统评价因子筛选
因子
植被 生物多样性
保护物种 珍稀濒危种 特有物种 资源物种 系统整体性 系统生产力 系统稳定性
敏感目标
参数
类型、面积、覆盖率、分布 植物种、密度、优势度、频度 动物种及生境、种群、密度 种类、保护级别、分布与生境 珍稀度或濒危度 种类、种群、分布与生境、价值、公众关心度 种类、生产力、生境、动态 景观破碎度等 生物量、生物生长率 生物资源采补平衡、系统发展趋势、土壤侵蚀 气候恶化(大风日、干燥度等)、区域自然 灾害、外来物种 重要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自然遗迹地、景观
某公路项目环境影响因子与影响程度识别
施工行为
前期
拆取
占迁弃路
地 安土 基
环境资源
置
生态
陆地植被
■
●
资源
陆栖动物■●土质●●物质
地面水文
●
资源
地面水质
●●
水土保持
●●
就业、劳务 ■ ● ● ○
经济
■□●
社会
旅游
发展
农业
■●●
水利
●
●
土地利用
■□●
(2)影响程度的确定
• 评价工作级别(1、2、3级)表7-1列出了一些数据参考。由于生态科 学正在发展中,带有许多不确定性,因此这些数据只具有参考性 价值。
(3)影响的敏感程度
• 敏感的生态因子包括两类:一是敏感区域(包括自然遗产、文化遗 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 项目施工和运行对其产生不利影响;二是有敏感生态问题,如珍 稀濒危物种消失等。
生态环评指导思想与原则要求
1、 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与战略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生态环境功能的可持续性 2、 贯彻执行政策和法规的要求 环境政策与法规 资源政策与法规 社会经济政策与法规 3、 遵循生态科学原理 4 、强调针对性: 针对具体建设项目 针对具体生态系统(生态环境) 针对具体影响和特点
生态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的筛选
自然生态系统评价因子筛选
因子
植被 生物多样性
保护物种 珍稀濒危种 特有物种 资源物种 系统整体性 系统生产力 系统稳定性
敏感目标
参数
类型、面积、覆盖率、分布 植物种、密度、优势度、频度 动物种及生境、种群、密度 种类、保护级别、分布与生境 珍稀度或濒危度 种类、种群、分布与生境、价值、公众关心度 种类、生产力、生境、动态 景观破碎度等 生物量、生物生长率 生物资源采补平衡、系统发展趋势、土壤侵蚀 气候恶化(大风日、干燥度等)、区域自然 灾害、外来物种 重要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自然遗迹地、景观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ppt 72页)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ppt 72页)](https://img.taocdn.com/s3/m/1e969fccc8d376eeaeaa31d1.png)
(1)根据生态影响识别的结果,对识别出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通过分 析影晌作用的方式、范围、强度和持续时间来判别生态系统受影响的范围、 强度和持续时间,预测生态系统组成和服务功能的变化趋势,重点关注造成 影响中的不利、不可逆影响。即预测是否带来新的生态变化或时空上的重 大变化。
(2)敏感生态保护目标的影响评价应在明确保护目标的性质、特点、法律地位 和保护要求的情况下,分析评价项日的影响途径、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 预测潜在的后果。
调查主要生态问题,并分析产生的原因,以利于提出解决问 题的对策、措施。
影响范围内生态现状调查
(4)重要敏感生态保护日标调查内容
根据《建设项日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保部2号令,2008), 环境敏感区,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 某类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特别敏感的区域,主要包括:
二、有关术语
种群:某一地区中同种个体的集合群体。
群落:生活在某一地区中所有种群的集合体,可分为 植物群落、动物群落和微生物群落。
群落演替:在一定地段上,群落由一个类型转变为另 一个类型的有顺序的演变过程。
生态系统:指生命系统与非生命(环境)系统在特定 空间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与功能的系统,它是生态影 响评价的基本对象。
评价范围依据
(2)有行业要求、规范或导则的,可参照行业要求、导则或规范 所规定的评价范围。例如:
①交通运输类 公路:按路线中轴线各向外延伸3O0-500m; 铁路:为线路两侧各3O0m: 水上线路:江河类包括所经汇河段的全河段及其沿江陆地; 海上线路:主航线向两侧延伸5O0m: 场站:机场周际外延5km,码头区周际外延3-5km。
植物物种多样性调查
(2)敏感生态保护目标的影响评价应在明确保护目标的性质、特点、法律地位 和保护要求的情况下,分析评价项日的影响途径、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 预测潜在的后果。
调查主要生态问题,并分析产生的原因,以利于提出解决问 题的对策、措施。
影响范围内生态现状调查
(4)重要敏感生态保护日标调查内容
根据《建设项日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保部2号令,2008), 环境敏感区,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 某类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特别敏感的区域,主要包括:
二、有关术语
种群:某一地区中同种个体的集合群体。
群落:生活在某一地区中所有种群的集合体,可分为 植物群落、动物群落和微生物群落。
群落演替:在一定地段上,群落由一个类型转变为另 一个类型的有顺序的演变过程。
生态系统:指生命系统与非生命(环境)系统在特定 空间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与功能的系统,它是生态影 响评价的基本对象。
评价范围依据
(2)有行业要求、规范或导则的,可参照行业要求、导则或规范 所规定的评价范围。例如:
①交通运输类 公路:按路线中轴线各向外延伸3O0-500m; 铁路:为线路两侧各3O0m: 水上线路:江河类包括所经汇河段的全河段及其沿江陆地; 海上线路:主航线向两侧延伸5O0m: 场站:机场周际外延5km,码头区周际外延3-5km。
植物物种多样性调查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PPT 31张)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PPT 31张)](https://img.taocdn.com/s3/m/221bc78ab0717fd5370cdc14.png)
场区生活污水
三级厌氧化粪池处理 二级生化处理达到一级排放标准 应该据此当地暴雨强度公式和雨水汇流面积、距离,计算初期雨 水汇集量,设计一级处理设施的规模。 没有具体数据,处理的水质与水量不清楚,无法确定处理工艺与 规模
PART 1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 4. 固体废物
本项目预处理车间会产生沉淀污泥等。预处理车间产生的
广州市废弃物安全处置中心
PART 3环境影响评价与预测
污染防治
环境影响识别 推荐场址的环境功能区划和评价标准 评价因子和评价范围 评价重点
结论 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 环境概况
PART 3环境影响评价与预测
环境影响识别
PART 3环境影响评价与预测
环境影响识别
未考虑到施工期的空气污染,还有施工期与运营期的地 下水污染
地下水呢???
PART 3环境影响评价与预测
评价因子
环境空气评价因子: N02、PM10。、F-、CN-;
没有是否反映项目污染特征 空气:TSP 、PM10 、NH3、其他 潜在污染物
地表水评价因子: pH、DO、CODCr、BOD5、挥发酚、总汞、 增加氨氮 6+ 氰化物、Cr 、Cu、Zn、Cd、As和石油类; 地下水评价因子: 增加氨氮、硝酸盐类、 6+ pH、总汞、总氰化物、 Cr 、Cu、Zn、 大肠菌群数 Cd、As;
的降水流入排水沟。在填埋场西面分区土堤外修建集水坑,将雨水引 出填埋场外。填埋废弃物达到设计标高后及时进行封场处理,将雨水
沿场顶坡面引入封场后场边的碎石盲沟,由盲沟汇集排入周边水沟。
PART 1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
工程分析:
渗滤液收集后,先入缓冲池,缓冲池的设计规模为800m3
PART 1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 渗滤液送物化车间进行预处理,出来的废水采用DT-RO工艺 工艺流程图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PPT课件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de4930ece2f0066f43322b9.png)
④审查该项目的技术政策与装备政策是否符合 国家规定;
⑤审查该项目环评过程中是否贯彻了“在污染 控制上从单一浓度控制逐步过渡到总量控制” “在污染治理上,从单纯的末端治理逐步过渡 到对生产全过程的管理”,“在城市污染治理
上 要把单一污染源治理与集中治理或综合整治结 环合境起影来响”报。告书审查以技术审查为主,审查 方式由负责审批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视具 体情况而定。
评 3. 冶金机电 价 5. 农林水利
4. 建材火电 6. 采掘
2. 特殊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范 7. 交通运输 围 9. 海洋工程
8. 社会区域 10. 输变电及广电
通讯
11. 核工业
特殊项目——指输变电及广电通讯、核工业类别项目 一般项目——指除输变电及广电通讯、核工业类别以外项目
取得甲级评价资质的环评机构,可承担各级环境保 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和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工作。
•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批准后,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 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的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批准之日起超过5年,方决定该项目开工建设的,其环境 影响评价文件应当报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核;原审批部门应当自收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文件之日起10日内,将审核意见书面通知建设单位。
294污染源调查与评价建设项目污染源预估评价区内污染源调查与评价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噪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土壤及农作物环境影响分析对人群健康影响分析振动及电磁波的环境影响分析对周围地区的地质水温气象可能产生的影306环保措施的可行性分析及建议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分析与建议废水治理措施的可行性分析与建议对废渣处理与处置的可行性分析对噪声振动等其他污染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分析对绿化措施的评价及建议环境监测制度建议31建设项目的环境效益建设项目建成后使环境恶化对农林牧渔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及污染治理费用
《环境影响评价》课件
![《环境影响评价》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528f4f3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62.png)
法律法规体系
环境保护法
作为环境保护领域的基本法律,规定 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环境影响评价法
相关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包括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一系列关于 环境影响评价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具体操作进行了 规范。
专门针对环境影响评价的立法,详细 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要求和 责任。
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评 价
在项目规划和建设中,应考虑减缓和适应气 候变化的措施,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 可再生能源、建设生态基础设施等。环境影
响评价需对这些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估。
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影响评价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保障,环境影响评价需充分考虑生态文 明建设的目标,确保项目建设和生态保 护相协调。
《环境影响评价》 PPT课件
目录
• 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 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和方法 • 环境影响评价的应用与实践 • 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法规与标准 • 环境影响评价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01
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环境影响评价是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不 良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分析和评估,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 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包括问卷调查、听证会、公示公告等多种形式,让公众能够参与到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 中来。
信息公开的要求
要求建设单位和环评机构在环评过程中及时公开相关信息,以便公众了解和监督环评工 作。
05
环境影响评价的未来发展 与挑战
应对气候变化的环境影响评价
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对 生态系统、水资源、农业等产生重大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需要评估这些影响,并提出应 对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较脆弱
及历史动态
植物种类较多、
土 地 “ 三 化 ”、 草 场 退 化 、
动物活动范围大
自然灾害
食物链较简单,能量流通量大 保护动物习性及保护
地域广大、环境功能重要
植被破坏(碾压、践踏、
资源活动)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
生态系统类型(二)
类型
生态系统特点
环评关注问题
草食动物 - 一级消费者
2.消费者 – 动物
一级肉食动物 – 二级消费者 二级肉食动物 – 三级消费者 杂食动物 – 杂食消费者 腐食消费者,其他消费者
3.还原者 – 微生物(细菌、真菌等) 4.非生物环境
能源 – 太阳能、其他能源 气候 – 光照、温度、降水、风等 介质与媒介 – 岩石、土壤、水、空气等
1、概述
1.3生态影响
• 生态影响是指外力(一般指“人为”)作用于生态系统, 导致其发生结构和功能变化的过程。
生态影响评价
主要内容
•1、概述 •2、生态影响评价范围和等级 •3、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价 •4、生态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5、生态影响预测 •6、生态保护措施 •7、案例
1、概述
1.1生态学
研究生物与其生存的有机和无机环境的全部关系的学科称 作生态学。
从人类角度考察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或考虑对生物进行保护时总 是把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因而生态影响评价要 依赖生态学的知识和方法。
生态系统环境功能
表 1 生态系统的环境功能和公益价值(指标体系)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公益类型
调节大气 调节气候 干扰调节 调节水分 供应水资源 控制侵蚀与淤积 土壤形成 养分循环 废物处理 授粉 生物控制 避难所 食物生产 原材料 基因资源 娱乐 文化
滨岸带 表水层 深水层
海岸带(<100m)
岩石岸 沙岸
浅海岸(水深200m以内的大陆架)
海岸带(>200m)
远洋表层 远洋中层
上涌礁
珊瑚礁 热荒漠
远洋深层 远洋底层
冷荒漠
湿草原 干草原
稀树干草原(热带草原)
针叶林 阔叶林
热带雨林
生态系统类型(一)
类型
生态系统特点
环评关注问题
森林 类型多样、结构复杂
1、概述
1.2 生态系统
某一地区的生物群落及其非生物环境的集合体构成了这 一地区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是指生命系统与非生命系统在特定空间组成的具 有一定结构与功能的系统。 ➢ 生态系统类型: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半自然生态 系统
生 物 成 生分 态 系 统 非 生 物 成 分
生态系统组成
1.生产者 – 绿色植物、光合细菌等其它自养生物
类型、结构、组成、特点
物种多样性高
物种多样性
种间关系复杂系统
珍稀、濒危、保护物种及
稳定性高
其生境
物质循环的封闭程度高
生产力与生物资源(经济
价值)
生物量大
环境功能(供与需)
环境服务功能强
代表性与科学价值
草原
类型较多
类 型 、 组 成 ( 生 物 种 )、
(地带、气候、植被)
生物量
环境条件较差、
干扰(面积、强度、 性质)
污染控制
总量控制、城市景观
区域可持续发展
水源、功能区、总量控制、
生态规划建设
类型 农业
功能要求 生产力 防灾减灾 灌溉 敏感问题 可持续发展
环评关注问题 土地占用、复垦 自然环境保护、防风林带…… 盐渍化、水源、生态林 基本农田、水生生态、特产 区域气候、功能区划、土地利用 合理性、资源利用、生态建设……
环评关注问题 浮游植物及优势种(生产力) 传统栖息地破坏
外来物种影响 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物种 资源(如鱼类)及生产力(价值) 流域生态、功能、问题等 初级生产力及浮游生物组成 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物种 近海水域功能区划 栖息地(多样性、特异性)
水质(盐度、溶解氧、污染物) 营养物 重要系统(河口、港湾、红树林等) 渔业资源动态(价值) 陆海关系与保护目标
生态系统类型(四)
类型 功能要求
环评关注问题
城市 居住:清洁
水、气达标
安静
噪声控制、区域达标
优美
景观、绿化
舒适
小气候、景观、绿化、环境质量
安全
自然灾害、环境风险
社会:健康、体娱
功能区划、环境达标
社交、购物
人均基础设施占有率
教育、就业
基础条件(水、电、气)
生产:布局、结构
功能分区、清洁生产、达标排放
CO2、HCO、O2、N2等
物质代谢原料
无机盐(矿物营养物)
腐殖质、脂肪、蛋白、碳水化合物等
自然生态系统类型
淡水生态系统
水
生
态
系
生统 态
海洋生态系统
系
湿地生态系统
统
陆 地 生
荒漠生态系统 冻原生态系统
态 草原生态系统
系
统 森林生态系统
流水生态系统 (江河、集流)
静水生态系统 (湖泊、池塘)
急流 缓流
水质及对生物影响
水温、流速决定水生物习性
生物生产力(渔业价值)
制约因素多(陆地、流域……) 生物种多样性及
物质循环少,外源营养物重要
保护物种
溶解氧决定水生生物分布
鱼类繁殖地、栖息地、回游路线等
流域生态、功能与价值
湖泊 水静止,自净更新能力弱
水质与富营养化
生态系统类型(三)
类型
生态系统特点
水库 浮游植物繁殖快、自溶性强
水 深 与 光 照 ( 透 明 度 )、 温 度
重要湖岸倾斜度及其生态作用
种类(咸水、半咸水、淡水)
海洋 生产力决定于浮游植被丰度 (浅海) 环境条件(水深、有机物、
光照、温度、盐度) 生物多样性高
食物网络复杂 沿海系统重要(港湾、河口、 红树林、 珊瑚礁、海岸带) 生物分布广、繁殖范围小 影响因素:潮流、上升流区
生态系统环境功能
平衡大气化学成分(CO2/O2 等) 调节气温,降水等(全球,局地) 对环境变化的反应(容量,抗干扰性) 水循环 存储和保持水分 土壤保持 土壤形成过程 养分贮藏、循环、获取(固氮、氮磷循环) 流动养分的补充,去除或破坏 花配子运动 生物量营养—动态调节 永久居住或暂时栖息地 总第一生产力中可食部分(农、牧、副业) 总第一生产力中可用部分(如木林、水产) 特有生物和产品资源(药、作物、园艺) 提供娱乐基础(生态旅游等) 提供非商业用途机会(美学、文学、艺术)
荒漠 日照强烈,降水稀少,蒸发量大 荒漠植被保护(预防为主)
地形地貌多样,环境异质性高
防止沙丘活化和土地沙漠化
生物多样性低,特化程度高
水文改变
水为主导因子,流域成一整体
保护动物生态习性及其
保护
系统脆弱
荒漠建群植物生态功能巨大
保护自然性与稳定性
河流 水流动,自净能力强
水文条件改变及其生态作用
纵向成带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