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读后感3篇
《飘》读后感(15篇)
![《飘》读后感(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32d79fd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2e.png)
《飘》读后感(15篇)《飘》读后感1偶然在书店看到了《飘》这本书,被名字所吸引,便买了下来。
于是我便初识了思嘉。
下载文档我对思嘉的印象开始并不好,甚至觉得她实在不像一本小说里女主应该有的样子。
她自私,虚荣,心机跟我印象里的“好女孩”完全沾不上边。
她的美,是她骄傲的资本,也是她的利刃。
她就像一朵看似美丽却有着致命剧毒的花儿一样,在世间大摇大摆地招摇过市散发着迷惑人心的香气,让无数人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我一直认为这样的女人是可怖的,却是后来才发现这是她身处乱世的保护色。
尖刺下是她那颗依旧鲜活而跳动的心脏,有少女应该有的东西:善良,单纯,爱。
也有不同于别的女子的勇敢,坚韧。
南北战争时,为了对心上人的一句承诺而在处境已经很危险的时候,没有抛弃媚兰——她心上人的妻子,一个她曾经瞧不起的长相普通、身材瘦小、性格温顺、毫无个性的女人。
在她要分娩的时候,在发现原本信誓旦旦地说会接生的黑奴,只不过是说谎之后。
她抛弃了一个大小姐本应该的娇贵,放弃了对媚兰的讨厌,嫉妒,仇恨。
果断地替她接生,在孤立无援的昏暗房间里,她在我的心里也有了不同的一面。
还有之后面对军官们的.淡定,从容,大胆。
和不顾所有人目光,从丈夫手里接过工厂,而成为那个年代“不应该存在”的女商人时的自信,坚强。
不得不承认,她敢做的,是很多女孩子想都不曾想,也做不到的。
她何尝不算是个女英雄?不同于木兰,替父从军;不同于穆桂英为了家族国家。
也许在好多人看来她是比不上她们的。
但是我觉得她作为一个普通女子,一本小说女主,她的的确确是要让人刮目相看的。
她为了自己而活,一切都顺从自己的本心。
在那个闭塞的年代,勇敢打破种种约束与偏见为自己而活。
《飘》也叫《乱世佳人》,《乱世佳人》这个名字更直观地总结了这本书的内容。
乱世之中烽烟动荡,人心惶惶,黑与白在那个年代都变得不容分辨。
她是尘埃中走出的佳人,美丽,高傲,勇敢并心存善良。
我承认我最后被这样一个“奇女子”所打动,对于思嘉这样一个女子,你可以说不喜欢,却不能不对她感到佩服。
《飘》读后感(三篇)
![《飘》读后感(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70a27673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ed.png)
《飘》读后感第一次读《飘》时,看的很快,一些在当时认为不够吸引人的段落都一一带过,记得的只是斯嘉丽的坚强和她那一句:Tomorrow is another day。
一开始读《飘》,不了解斯嘉丽,认为她是一个讨人厌的十足千金大小姐,只是拥有倾国倾城的容貌,就骄傲得不可一世。
读到后面,越发的觉得当时我对斯嘉丽的讨厌,也许只是因为妒忌。
妒忌她的倾城容貌,妒忌她的讨人喜欢,同时也妒忌她的出身优越。
那时候我意识到自己究竟是一个多么平凡的小市民,心胸究竟是多么的狭隘,究竟是多么的让自己羞愧。
只看到了斯嘉丽的光鲜,却没有注意斯嘉丽在南北战争时候表现出来的坚强与勇敢,没有注意到斯嘉丽当年只有十七岁。
十七岁那年,我们在干什么呢?斯嘉丽又在干什么呢?全书最让我感动得一幕,就是看到斯嘉丽为梅拉尼找米德大夫这一段,看到斯嘉丽快速的读那一页死亡名单那段,看到威尔克斯老先生参加战争走远后斯佳丽在胸口划十字那段,擦了大把的纸巾。
那一刻才明白,斯嘉丽并非我所想的那样只是个花瓶,她是我最喜爱的坚强勇敢的女性。
那场南北战争呵,闭上眼就觉得自己处在亚特兰大,和成群结队的人聚在车道旁等死亡人员的名单,塔尔顿家四兄弟都完了,汤姆和那对孪生兄弟完了,威尔克斯,阿什礼的父亲,头发发白的老人也被炮弹打中,米德太太的大儿子死了,小儿子不到十六岁在战场上重伤,这是场扣人心弦的战争,成百上千的伤员,飞舞的苍蝇、肮脏的绷带,血腥、汗渍……南方败了,北佬来了……有这样一个时代背景,才成就了斯嘉丽这位乱世佳人。
一直觉得电影的名字取得很好,凸显了斯嘉丽这位爱尔兰农庄主的小姐的变化,从娇弱温室玫瑰突然成了坚强美丽的野蔷薇。
如果斯嘉丽没有遇见白瑞德,那么斯嘉丽会不会在故事结局时坚强的对明天发出挑战呢?若是没有遇到白瑞德,斯嘉丽一定一辈子都会认为阿什希是自己的最爱吧。
当白瑞德离开之时,斯嘉丽才意识到她需要的不是阿什希,而是白瑞德。
当她了解白瑞德的爱时,已经太迟了。
飘读后感600字(12篇)
![飘读后感600字(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e8759c50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bb.png)
飘读后感600字(12篇)当你认真阅读一部作品时,我信任你心里会有许多感觉,你需要写一篇阅读后的好记录。
那么,我们如何写下阅读后的感觉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飘读后感600字(12篇),盼望可以关心到大家。
飘读后感600字(12篇)篇1:飘读后感600字棉絮轻扬,硝烟充满,四载战火掠夺了全部笑语欢颜。
曾年少轻狂,只懂踏歌轻舞。
而今,世事沧桑,繁华转瞬而逝,人去楼已毁。
时过境迁,当我再次掩卷收书时,仍不禁为思嘉浮沉跌宕而嘘唏不已。
《飘》是美国女作家米切尔发表过的唯一一部小说,书中记叙了美国内战前后,南方农场主杰拉尔德的爱女思嘉开头时叛逆、任性,随着战火的扩散与生活环境的恶化,加上三次失败的婚姻后,在一次次的挫折中她转变了自我甚至整个家族的命运。
在她身上,豪爽大气,不被封建思想禁锢的光线与魅力,折射到每个人的身上;但她却又是个精明过头、贪慕虚荣、甚至有些斤斤计较,这样的一个冲突统一体,就像是一个真实地生活在现实世界里的人,一瞬间会以为她并不是小说里虚构的完善人物,而是生活在我们的身边的一个不得不让我们佩服的人。
思嘉虽然是个不折不扣为了达到自己的美妙生活,为了得到爱情不择手段,但她仍给留给下漂亮、顽强与自信的形象。
最为令我所震撼并感动的是在结尾,她站在高高的土地上,在暖和熟识的故土上,那句“无论怎样,明天是个崭新的一天!”我永久记住这句话,它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对人生的深思,更是对我精神上坚决无比的信仰。
我同思嘉一样,始终都坚信着盼望,坚信着将来。
不放弃,不抛弃好像也成了一种信念。
“欲戴王冕,必承其重。
”命运给思嘉的王冕重得像枷锁一样。
可是思嘉却英勇地、不服输地摆脱了枷锁,打破了命运的束缚。
思嘉不禁让我联想到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四肢健全的人却由于一点不顺如人意就轻言放弃,有多少人遇到一点芝麻大小般的事情便颓废不起,又有多少人遭到意外便怨天尤人,却有多少人能够另辟蹊径,从而破茧重生、笑傲风云!即使面对过太多的苦痛与失意,思嘉却从未因此而崩溃。
《飘》读后感(通用15篇)_1
![《飘》读后感(通用15篇)_1](https://img.taocdn.com/s3/m/1400654c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d0.png)
《飘》读后感(通用15篇)《飘》读后感1杨绛先生曾说过:“在你最艰难的时候,别老想着太远的将来,只要鼓励自己过好今天就好,这世间有太多的猝不及防,有些东西,根本不配占有你的情绪,人生就是一场体验,请你尽兴吧。
”没错,人生很长,不要想着太过遥远的未来,不要战战兢兢、患得患失,努力把握当下,做好今天的事情,毕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一场战争的开始,改变了郝思嘉原有的人生轨迹,这场战争使得她郝思嘉从战前的南方佳人变身为战后能在北方立足的成功商人;面对战争,郝思嘉并没有一味地消沉逃避,也没有沉湎于战前的优渥的生活方式和体验,而是快速调整和整理自己的策略和思想顺应历史的发展,跟随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强大自我。
郝嘉丽是一个自私的女人,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好女人,她可以为了自身的利益不顾一切,正如她可以牺牲自己的爱情和婚姻去获取利益一样。
但是我们没有理由去指责她的做法,毕竟在那个颠沛流离的时代,所有的一切都令人惴惴不安,饥饿、战争和恐慌围绕着那个时代的人,所以她别无选择,只能咬紧牙关,使自己掌握更多的安全感,就算有时候会失败,会跌倒,但是她也不会就此放弃,而是一次又一次地站起来,去迎接那崭新的充满希望的明天。
读完这本书,我认为我们应当从斯嘉丽的身上学习以下品质:一是正视当下,不逃避困难。
人的一生有三种状态,过去,当下和未来,而过去永远是过去,不可改变,未来永远是未来,不可预测。
只有当下我们可以做出改变。
当下的困难犹如人生道路上的一座大山,绕开大山的人永远也欣赏不了顶峰的景色,只有直面大山,勇攀高峰的人才能获得质的飞跃。
二是掌握主动权,不轻易认输。
主动权是一个人在一件事上拥有主导的的权利,它是人在事情上占有有利地位的表现,它与被动是相反。
人只有掌握了主动权,才不会轻易被别人否定。
坚持是在遇到困难后还可以继续走下去,不轻易认输是坚持,坚持是持之以恒,唯有坚持才有可能达到心之所向。
三是满怀希望,期待明天。
过去和今天的糟糕透顶的烦心事就先让他们过去吧,我们还有明天,明天一定会发生好的事情。
《飘》读后感15篇
![《飘》读后感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490a9d4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a5.png)
《飘》读后感15篇《飘》读后感1郝思嘉,任性如小孩,梦幻如女孩,坚韧如女人。
她的存在,是偶然的凑巧、宿命的必然。
作为《飘》中当仁不让的女主,她的身上不单有普遍女主有的闪闪发光的优点,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还抛弃了那些仅有虐死人不偿命的女主光环,致力于“一生只做一件事”,使得郝思嘉性格更加矛盾多面,也使我渐渐对她转恨为爱、转恶为怜。
16岁以前的她,是一个出生于南方种植主家庭的所谓“富家女”,生活似乎从来没有对不起过她,捧于众人掌心中,万众瞩目,于是傲娇甚至任性。
她认为漂亮的衣裙和清秀的面孔是征服命运的武器,而她拥有了这一切,便注定常驻于成功,直到得知自我的梦中情人卫希礼要与他的表妹媚兰结婚的消息,她第一次尝到受挫的滋味,在遭到他的拒绝、逃婚后,赌气地嫁给了媚兰的弟弟查理。
然而,美国的南北战争间接导致了查理的死,但这并没有给她带来多大的`伤悲,唯一遗憾的是她有了遗腹子并且有了寡妇的称号,而之后又因贫穷勾引了妹妹的未婚夫并间接导致他的死,之后又嫁给了一向默默爱着她的白瑞德。
郝思嘉毫无疑问是一个与当时的时代格格不入的人,她没有理所应当地成为大家闺秀,甚至对南方上流社会的条条框框嗤之以鼻,她的一系列离经叛道的行为带来了止不住的流言蜚语,而她却并不对此十分在意。
她是社会的反叛者,又是自我的牺牲品。
她虚荣自私,为了自我的目的,在三段婚姻中,葬送了别人的幸福,却不为此深感抱歉,战乱后一切都面目全非时,却能够因为金钱使一些卑劣的狡诈伎俩,无情地间接害死了好几个人。
然而,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全然的坏人,郝思嘉也并非没有可敬之处。
历来为人称道的是她在战争中体现出的坚韧。
她一向信守着当初对卫希礼的承诺,冒死保护媚兰母子,热了回忆,却不让承诺变冷。
回到塔拉后,发现精神支柱没有了——妈妈去世,爸爸之后也疯了,两个妹妹大病初愈,家里还有两个声称只干家务不干农活的黑人,她还要抚养韦德、媚兰母子,全家的重担全压在了郝思嘉肩上,然而她却没有弃大家于不顾,并努力保住父亲口中唯一永恒的东西——土地。
《飘》读后感(精选8篇)
![《飘》读后感(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08845810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5f.png)
《飘》〔精选8篇〕《飘》〔精选8篇〕《飘》1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长篇小说《飘》于1936年问世,该书取材于美国南北战争及战后南方重建时期,全文故事以亚特兰大为核心展开,书中十二橡树的烤肉宴会、亚特兰大的义卖会、杰拉尔德的葬礼等等描绘展现出当时南方社会风貌,书中还大量地描绘战争期间病员缺医少药、伤亡沉重的悲惨景象。
主人公思嘉在此时代背景下,从生活优越的富家小姐变成了寡妇,战争使她面对饥饿、贫困。
她捧着脚下肥沃的土壤决心要重新开拓自己的新家园,面对北佬匪徒的大肆掠抢她毫不退缩,显露出父系爱尔兰人的强悍。
前两次的婚姻并非思嘉真正想要的,而白瑞德对她的爱意始终未变。
终于在不顾亲友的反对与劝阻下,她和白瑞德结了婚。
白瑞德对他们的孩子邦尼倾注了全部心血与关心,但思嘉对艾希礼仍然旧情不忘。
直至媚兰去世后,艾希礼像小孩子一样比以往时候更加害怕。
思嘉终于明白她对艾希礼的感情只是因为他没有像其他男人一样迷上自己。
这时她才知道一直以来她爱的是白瑞德,白瑞德的存在仿佛让她重新看到了生存的希望。
但一切都已经晚了,白瑞德对思嘉很绝望,决定离家出走。
全文完毕语是思嘉自言自语的一段话:明天,我会想出方法把他搞回来。
不管怎么说,明天又是另一天了。
全文一方面展现出主人公思嘉坚强英勇的顽强精神,她们家族的人从来不知道失败的精神。
即使在失败面前她仍然昂起头来藐视一切困难,另一方面也正是这种争强好胜、缺乏对事物的冷静分析^p 、盲目追求不合适自己的东西的缺点,致使她到最后一刻才明白爱她的人是谁。
但白瑞德终于完毕这场感情独角戏中走了,全文结局可谓是一个悲剧。
从书中看人生,我们也能汲取到一些人生经历。
回首过往,每个人不免都有一些未被自己珍视的亲人、朋友、或是一段经历。
当我们身处当下时应该理性对待周围值得珍惜的一切,光阴一去不返,只有真正意识到错失了对自己好的人时,只能怅然一叹。
留给自己遗憾,也带给别人伤害,除了懊悔别无所剩。
《飘》读后感(通用27篇)
![《飘》读后感(通用27篇)](https://img.taocdn.com/s3/m/306f7539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c0.png)
《飘》读后感(通用27篇)《飘》读后感篇1你们用心看过东西吗?我想许多人都没有,其实,我也没有过。
可当我读完蓝飘带这篇__,我才发现用心看东西是多么重要。
我非常佩服文中的女孩。
女孩虽然眼睛瞎了,可她心灵的双眼没有瞎,她会用心去看东西。
她说过,用心可以看见许多东西呢,她看见了石板下的小草,水底的卵石,叶子里的血液。
用心去看东西,对于一个盲人来说是多么重要,它能帮她从黑暗中走出来,它能让她重新“睁”开双眼,看到五彩的世界。
这个女孩一直在用心去看东西,当她在河边听到一个小男孩“救命”的呼喊声时,她对旁边的大男孩说,得去帮帮他。
可男孩却说什么也没看见。
于是,女孩便摸索着下了河……这时旁边的大男孩被河中的这一幕所感动,也下了水。
小男孩和女孩都被救了上来,可是,女孩却再也没有醒过来。
女孩虽然眼睛瞎了,却依然乐观、坚强。
更可贵的是,在常人眼里需要别人关怀和帮助的她,能这么勇敢无畏地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
记得有一次我摔跤了,腿被擦破了皮,我就什么事也不做。
妈妈叫我给她递件东西,我还撒娇地说:“妈,你没看见我受伤了吗,还叫人家拿东西”。
想想自己,想想《蓝飘带》中的女孩,我就觉得非常惭愧。
以后,我也要试着用心去看这个世界,当我悲伤的时候,当我沮丧的时候,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当别人需要我帮助的时候,想一想这个女孩,想一想有关她的故事……《飘》读后感篇2一个自由,开放,大胆,有创新,且敢爱敢恨的女主人公思嘉让我肃然起敬,留连于书中的故事,忘返于她的命运。
关于她的每一个故事,都让我深深陶醉。
一口气读完了作品,总期待好的结局,但结果让人遗憾。
瑞德走了,她的精神支柱没了,也许她会崩溃,她会颓废,从此一蹶不振,但她没有,她要找回她的瑞德,她要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因为她有着爱尔兰人的倔强,有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
我桐信,她的这份执着,悔悟会让她如愿以偿,瑞德会重新回到她身边,爱情终归找到归宿,灵魂会得到安慰,一颗受伤的心总会被时间抚平。
《飘》读后感(优秀7篇)
![《飘》读后感(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df8faae2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89.png)
《飘》读后感(优秀7篇)《飘》读后感篇一读过《飘》这本书,我被主人公郝思嘉的那种热爱家乡,自强不息,坚定不屈的精神深深感动了。
《飘》是以南北战争的南方社会为背景,讲述了倔强的郝思嘉面对被战火毁掉的家园,她坚定不屈,毫不气馁;面对亲人的死亡,她擦干眼泪,努力振作;面对爱人的离去,她毫不气馁,重头再来。
她深爱的土地,并想土地一样承受苦难,饱含激情……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一件事是:1864年,亚特兰大市被北军包围了,郝思嘉在投机商白瑞德的帮助下,带着刚生了孩子的媚兰逃回了老家塔拉。
可是老家遭到北军洗劫,田园荒芜,母亲去世,父亲精神失常,两个妹妹生病了,黑奴都走了,只剩下4个。
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她四处奔波,像一个奴隶似的,不停的干活。
以前细嫩的手脚,现在却满是血泡和茧子。
现在联邦政府又叫郝思嘉交300美元的地产税款,否则将会摆卖塔拉,郝思嘉为了收到300美元,不惜和一个年纪很大的人结婚。
从这件事中,我看出郝思嘉是一位勇敢坚强,热爱家乡,能吃苦耐劳,为了家乡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伟大女性。
《飘》这本书我读完了,她那种敢于向困难挑战,热爱家乡,吃苦耐劳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去好好学习的!《飘》读后感篇二用了很久才看完整本书,是值得的,非常值得。
从斯佳丽的人生中我们可以读懂太多的道理,挽回太多的遗憾,斯佳丽的坚强是乱世中难得一见的,她凭借着狮子一样的勇敢和坚韧活了下来,让阿希礼佩服,让巴特勒折服。
可是她太不够敏感了,她对于那些庸俗普通的爱恋手到擒来,可是对于真的爱情却茫然。
斯佳丽就像是一个武夫,精神十足的却糊涂。
瑞特和阿希礼,斯佳丽和梅兰妮。
这四个人就像是双生子,镜像生存的人物一样。
并不是被爱的常常有恃无恐,而是被爱的人通常都习惯了被爱,从而不懂得所有她们TAKE FOR 的爱都是别人用心血熬成送给她们的。
只能说借此告诫自己,不要被偏爱到磨碎消耗了爱人的心,太伤人了,这样的付出一生只有一次,有的人一生都不会愿意这样去付出的。
《飘》读后感(精选24篇)
![《飘》读后感(精选24篇)](https://img.taocdn.com/s3/m/f3da3fac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a4.png)
《飘》〔精选24篇〕《飘》〔精选24篇〕《飘》篇1今年暑假,妈妈向我推荐了一部励志小说——《飘》,这部小说使我懂得了坚强,怎样与困难作斗争。
小说开篇是这样来描绘主人公的:她是一位交融她母亲——沿海一位法兰西血统贵族和她的父亲——爱尔兰后裔的一个女孩。
尖尖的下巴,方形的下颚,双眼那么呈淡绿色,黑黑的睫毛圈在眼睛周围,尾部还微微有点翘,带着点欢快俏皮的模样。
她和所有爱美的美国南方太太小姐们一样,总是戴着帽子,围着面纱,戴着露指长手套,小心呵护着自己的皮肤,以免让佐治亚洲炎热的太阳晒黑。
这个美丽的女孩就是郝思嘉。
再从小说内容上来说,一八六一年四月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郝思嘉和一对孪生兄弟——塔尔顿兄弟俩出现。
我进一步理解到郝思嘉不仅是一个美丽、漂亮而且聪明伶俐,又任信的女孩,她的家庭在当地是很富有声望的,因为她的父亲是一个种植园主。
虽然出生种植园主的郝思嘉年轻漂亮、个性鲜明,然而,不幸的是,在她尚属青春年少的十六岁花季时,郝思嘉就遭遇了情场失意的痛苦。
她爱上了风度翩翩的邻居卫希札,可卫希札却娶了善解人意的表妹媚兰。
使郝思嘉更加不幸的是,战乱接踵而至,整个南方社会不得不投身战争岁月。
在残酷的战争和艰辛的生活这双重压力下,历经磨难的郝思嘉成了一位二十八岁的成熟女性。
小说着重描写了前方家里的妇女饱受战乱的体验和感受,从战争伊始对战争怀有崇敬心理,对战争全然的支持,到因战争而带来的失去亲人的痛苦,不得不屈从于失败命运以及战后立志重建家园的艰辛历程。
战争失败了,有的人因此而意志消沉,失去了原有的斗志,无法调好的心态面对战后支离破碎的生活。
反之,另外一些人那么克制了失败的心理,凛然面对严酷的现实,成了生活中不畏困难,重新前进在生活旅途上的强者。
郝思嘉就是在生活的磨炼中锤炼成了一个生活的强者。
郝思嘉敢爱敢恨,认定自己的目的,并勇往直前,不择手段。
尽管她也恨想做一个像她妈妈那样,有大家闺秀的淑女,但骨子里又有背叛妈妈的道德框框的反骨,而在她为生存而奋斗的过程中,她性格中为人称道的一面也就凸显出来了。
《飘》读后感(通用14篇)
![《飘》读后感(通用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f4a9b507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ff.png)
《飘》读后感(通用14篇)《飘》读后感(通用14篇)《飘》读后感篇1《飘》反映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美丽任性的南方大农场主的女儿斯佳丽历经战乱,由骄纵千金成为一家之主,为保护家园,她对内劳苦操作,对外应酬筹措,但深藏于内心的盲目爱情,却未曾动摇。
她一直爱着年轻的庄主阿希礼,阿希礼却心仪玫兰妮,当她认识了至爱瑞特时,真爱却疲惫褪尽。
斯佳丽回望前尘,想起父亲的遗言:世界之大,不及故园,乃作回乡之举,从此以后人事茫茫,此恨绵绵。
对于斯佳丽这个人物,我的感情是矛盾的,有点反感却又不得不敬佩她。
我佩服她的坚强,佩服她对土地的执着,佩服她能在那中环境下放下以前所受的教育下田干活,佩服她能不顾社会上的言论而开创自己的事业。
她美丽而任性,并不是一个被大家欢迎的人。
她会耍手段,但很坚强,很热情,是个活泼可爱的女人。
她喜欢幸福和富裕的生活,她一直在追求自己的理想的爱。
但命运不那么简单。
她是个非常有个性的人物,她一生中爱了两个男人,而她却没一个是了解的。
如果她了解阿希礼,那她就不会爱他;如果她了解瑞特,那她就不会失去他。
她一直以来是辜负瑞特的,她只是不停追寻着自己梦中的王子阿希礼。
她只是把自己爱的特点认为阿希礼有,她只是做了一件华丽的衣服,让阿希礼穿上,而后爱上他。
而事实是,她爱的只是那件衣服。
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欲望,每一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幸福。
从现在开始,我和我的家人不会再过一天没有东西吃的日子,我最讨厌饥饿。
这就是斯佳丽的欲望,也就是她的精神支柱。
她永远充满了希望,充满斗志,永远不会放弃,永远不会绝望,用近乎绝情的冷静,直面残酷的事实。
欲望会成为我们的一种动力。
这种欲望会促成文化、技术的发展,也会导致犯罪和战争。
欲望对我们非常重要。
我们会追求自己的幸福,虽然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纠纷,但我们不应该放弃自己的欲望和追求。
我们可以休息,但我们决不能放弃。
我想她绝对会找回她所失去的。
斯佳丽最后一句话是这样的:我要想办法找回他,一定有办法。
《飘》读后感(15篇)
![《飘》读后感(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08d1c03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c4.png)
《飘》读后感(15篇)《飘》读后感1夜渐渐深了,星星偷偷地从云彩后面跳出来,将自己仅有的那一点光芒无私地撒向大地。
如果说每一本书都是一颗星,那么在我心中最亮的那一颗星,无疑就是《飘》了。
这是一位乱世佳人的传奇人生历程,一部美国内战时期著名的史诗级著作。
横看全书,这一部老南方种植园文明的没落史,一代人的成长史和奋斗史;而纵观全书,则是一部令人悲恸的心理剧,用剧的方式向读者展示女主人公在战乱中走向成熟的过程。
看《飘》,犹如在原始森林,你越是深入到他的情节中,它向你展示的内容也就越美。
对于斯嘉丽这个人,我感到十分矛盾。
她一方面将爱情看得十分重,一方面又轻视爱情。
她爱过两个男人,但是这两个人,她却一个都没有看透。
她如果看透了艾希礼,看透了他的懦弱,斯嘉丽就不会选择爱上他。
以斯嘉丽那勇敢坚强,敢于向生活发起挑战的个性,是绝对不会爱上一个向时代低头,沉浸在对旧生活回忆中的人的。
如果她看透了瑞德,就会明白瑞德对她一直是死心塌地,就不会辜负瑞德,也就不会失去瑞德了。
但是与这相反,在亚特兰大,斯嘉丽却因为三百美元而出卖了自己的爱情,嫁给了弗兰克,将前后二者相对比,我不经感慨到:人是多么善变啊!一会儿为了爱情至死不改,一会儿为了得到三百美元而出卖自己的爱。
小说的情节正如它的名字,漂浮不定。
所有人都需要面对残酷的现实,那些活在对过去回忆中的人,都被无情的淘汰。
明天又是全新的一天,谁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在一个个看似毫无关系又紧密相连的故事中,斯嘉丽一直表现出一种勇往直前,敢爱敢恨的可贵品质。
对于艾希礼,开始时爱,但在看透他的本质后,果断地放弃了;对于梅兰,开始时恨,但在朋友们都离她远去时,梅兰一直在默默地帮助她,使斯嘉丽对她的态度有所改变;对于瑞德,斯嘉丽一直保持不冷不热的态度,在经过梅兰提醒后,才明白自己内心深处最爱的人是瑞德,尽管瑞德对她绝望了,她依然勇敢地去爱他。
从始至终,斯嘉丽一直保持着她那种积极乐观的精神,作者放在末尾的这句“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也凸显出她的这种精神。
阅读《飘》的读后感心得(精选10篇)
![阅读《飘》的读后感心得(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ae5f2fad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c9.png)
阅读《飘》的读后感心得(精选10篇)阅读《飘》的读后感心得篇1懵懂之时,把人生交给了父母,任由他们牵着走;青春期时,把人生交给了叛逆,躲着父母走;再后来,稍微成长了些,愿意与他们边走边聊。
褪去了昨日的稚嫩,今天,更愿意将心灵捧出,跟随别人去体会精彩却不敢有的别样人生。
她,斯佳丽,米切尔夫人的最爱,也让众多男子拜倒于她的石榴裙下。
我默默地关注着她的一举手一投足。
于她,我刚开始是羡慕,羡慕她天生丽质难自弃,羡慕她轻而易举大小姐,羡慕她母疼父爱可娇气,羡慕那完美的一切……然后是厌恶,厌恶她不守妇道、风流自大,厌恶她仪仗美貌戏耍姐妹,厌恶她赌气牺牲幸福使查理弗兰克相继受骗,厌恶她轻蔑欺负善良的梅西小姐。
再后来,我开始同情她,战争无情地夺走了她的一切,父母的相继离世,两任丈夫的意外牺牲,她不得不担负起一切,与命运抗争……慢慢地,我不由自主地喜欢上了她。
那种为生存下来而与生俱来的随时而变,不愿恪守陈规,设法摆脱生活恶咒的勇气那种为了家园和家人生活而勇于担起本该男人的担子,也许为了私心照顾分娩的梅丽的壮举,无论他们怎么想,我还是想为她点赞,那种倔强,那种坚强,又怎能不是我一直苦苦追寻的。
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她的成长。
每个人在生活中总是要变,在这变与不变之间,重要的是成长。
十六岁的自私自大可以原谅,我们十几岁时也有份轻狂,又怎能要求她多份沉稳。
时光是最好的人生导师,它在无声无息之中会教会我们很多,当然也会打破我们过多完美浪漫的泡沫,正如斯佳丽,最终真正了解了自己刻画描绘的心中男神阿什礼,觉悟了,找到了自己的真爱瑞特·巴特勒,不过已失去了太多,希望有情人经磨难终成眷属。
她也勇敢地担当起母亲的角色从对韦德的不管不问到关心她所爱的教育,嫉妒他对梅丽比自己亲近,她确实成长了,我们需要成长。
《飘》中的人物,形象鲜明,颇多感触。
每个人都需要信仰与精神支柱。
杰卡尔德的支柱是埃伦,阿什礼的支柱是梅丽。
支柱倒下了,他们也崩溃了。
《飘》读后感(精选15篇)
![《飘》读后感(精选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3aa7d94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a2.png)
《飘》读后感(精选15篇)《飘》读后感1名著积聚了作家深刻的思想内容,并给我们生动地展现出丰富的精神世界。
亲近名著,多读经典名著作品能陶冶我们的情操,而一些哲理、启示就蕴含在其中。
所以,我经常会阅读名著,最近,我也品读了一番由米切尔所著的《飘》。
的确,这本书令我受益匪浅。
本书的女主人公是非常美丽的姑娘――思嘉,着重描写了她留在后方家里所饱受战乱之苦的体验与感受,从一开始对战争怀有崇敬心理、对战争全然的支持,到因战争而带来的失去亲人的痛苦、不得不屈服于失败的命运以及战后立志重建家园的艰辛历程。
战争失败了,有的人因此而意志消沉,失去了原有的斗志,无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面对战后支离破碎的生活。
但是,我们这位女主人公则克服了失败的心理,凛然面对严酷的现实,成了生活中不畏困难、重新前进在生活旅途上的强者。
在重重困难面前,她表现出了极其惊人的坚强与勇气。
思嘉在自己最困难的时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塔拉是我的命运,是我的战场,我一定要鼓起勇气来战胜它!”是啊,她有着常人无法具备的坚强意志与乐观向上的精神,她有勇气,有毅力,永不言败,即使遭遇人生的低谷,她还是会顽强的与困难做斗争,我们难道不该学习她那乐观与坚强吗?海伦?凯勒靠着坚持不懈、乐观向上的精神克服了自己的缺陷,写下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所以她成功了,夏洛蒂靠着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战胜了传统的观念,写下了《简?爱》,所以她成功了,霍金靠着勇敢顽强、永不言败的精神坚持学习科学,写下了《时间简史》,所以他也成功了……人生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一帆风顺的,在挫折面前,有太多太多的人靠着自己勇敢顽强、坚持不懈的意志最终克服了困难,取得了最后的成功。
记得在圣诞节的时候,爸爸妈妈送给了我一个游龙板,我喜出望外,嚷嚷着要学。
我迫不及待的踏上了滑板,可还没等我开始滑,就已经失去平衡摔了一跤,爸爸妈妈赶紧跑过来扶起我,并鼓励道:“没有失败,那会有成功?毕竟失败乃成功之母,我相信,只要你不懈的努力,就一定会成功的!”我又再一次踏上了滑板,这一次站稳了,我便尝试着向前“扭”去,可没滑多远,又摔了个“狗啃泥”,这回我可再也没心情、没信心滑了!因为失去了坚强意志,因为失去了面对困难的勇气,而半途而废了。
《飘》读后感(11篇)
![《飘》读后感(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0551c656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34.png)
《飘》读后感(11篇)《飘》读后感(精选11篇)《飘》读后感篇1人生一世,如草木一秋,常言道浮生若梦,似乎生活就是一出悲剧。
《飘》讲述了一段坎坷而又感人肺腑的人生,讲述了斯佳丽与白瑞德之间爱情的纠葛,也让我们深深体会到情字在人的一生中所占有的地位有多重,在爱与被爱之中的选择意味着什么。
斯佳丽是我最喜欢的人物,让人既想爱又想恨,她一味地追求着自己所谓的爱情,而忽略了那个值得托付一生的男子,就如同娜塔莎一样沉浸在自己认为的美好爱情中而神魂颠倒,失去常理。
也许很多人认为她是幼稚的、愚蠢的,但我欣赏她,在那个特定的时代里,斯佳丽不拘一格,突破传统和道德的限制,是多么惊世骇俗。
她是值得瑞德付出真心去爱的人。
在战火连天的情况下,瑞德又执意去前线,媚兰又将生产,斯佳丽在没有任何依靠下,独自一人带着病妇和小孩冲出火光驶向塔尔兰村庄。
你无法想像一个贵族千金冒着的多大的生命危险做着一件多么伟大的事。
或许一个人面临绝境时,他的内心可以强大至斯,超越生死。
和斯佳丽一样,瑞德也是一个不愿受世俗礼教限制的人,他的形象深入我的骨髓,直至内心。
一开始,他是一个让人讨厌的形象完全是一个痞子,然而生死攸关时,他抛却儿女情长,抛下他深爱的斯佳丽奔赴前线,他的男儿本色在那一刻表现得淋漓尽致,虽然在他先前的言行中无一不流露出对国家民族的厌恶,但在危急时刻,他骨子里的爱国激情催他去为民族拼搏。
难道说这不是一个魅力十足的主角吗?我认为媚兰是作为一个好妻子的不二人选,她宽容大度、坚强、重视友情。
她是多么看中与斯佳丽之间的友谊,当她听闻斯佳丽与自己丈夫有染,却还是选择相信斯佳丽,并帮助斯佳丽抵挡流言蜚语。
和一个如此伟大的人成为朋友,都将是一个幸福的人,因为她的爱能包容你的错误,成就你的美好。
如此美好善良的心,一旦汇聚到一定力量,将会发出耀眼的光芒。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而我们的心灵又该怎样无尽的宽广?让我们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
《飘》读后感13篇
![《飘》读后感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36da97e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b8.png)
《飘》读后感13篇《飘》读后感篇1我用啦整整一个星期,终于把《飘》看完啦,我看得好认真好认真。
看到最后的两章,我哭啦,痛苦的哭啦,第一次因为小说的情节,然后想到已故的人,已故的事情,自己的过去。
我真的哭啦,哭到整个身体都颤抖啦,我真的伤心啦。
小说里面的情节,与我过去的往事相对应,把我一直隐藏在心里面的悲伤全部都解出来啦。
我好无助。
一边用枕头压住自己的头,一边用被子把自己裹住。
我从来都没有尝试过这么悲伤,也从来没有哭得那么颤抖。
更加从来没有哭得这么大声。
好在家里的人都不在。
我没有给任何人发现。
这个星期的我已经很不开心啦,但是我选择啦承受,不敢对任何人说,还要在任何人面前扮得自己好快乐。
我不想任何人知道我的心事,我的心情。
我害怕寂寞,所以找一大堆人陪,但我不能在告诉他们我的心情。
我害怕深夜的寂静,所以选择每晚都用酒精麻醉自己,然自己别胡思乱想,醉啦就可以安静的睡啦。
《飘》是我看的第一本小说。
或许也是我最后的一本啦。
因为没有动力我是不会把时间都放进去的',也是因为她,我才选择一字不漏的把这本小说给看完的。
瑞德·恩,一个真的很好的男人,无论思嘉怎样对他,他还是以自己最高的爱情来对待思嘉。
因为瑞德爱思嘉,所以常常都会跟思嘉发生争吵。
因为爱着她,他理解她,关心她。
所以随时准备帮助她,因为爱着她,他冒着生命危险都要回去找她,回去救她。
因为爱着她,他常常都是因为她而喝醉回来。
他选择自己喝醉,自己难过,也不能把心情发泄在思嘉身上。
而瑞德就是以这种心态,这种做法来表达自己。
他不能让思嘉知道他深爱着他。
因为往往让自己心爱的人知道自己深爱着她,她就会想到很多让他伤心,让他心痛的事情来刺激他。
所以他的爱不能说,只能以自己的心态,自己的做法去承受,去谅解。
而我觉得瑞德真的是一个可怜的男人,他把自己都赔上去啦,还是不能让思嘉爱他。
虽然到最后思嘉是爱上瑞德啦,但此时的瑞德已经老啦,已经累啦,已经没有能力在去承受再一次的打击啦。
《飘》读后感(精选15篇)
![《飘》读后感(精选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3f6ebf4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1a.png)
《飘》读后感(精选15篇)《飘》读后感1这本书,至今还是我喜欢的读物之一。
曾经无数次重新翻阅此书,还常常复述这故事,如同一段有趣的回忆。
我思索着,这本书之所以如此吸引我的地方,到底在哪里。
感想一:善良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虽然乱世佳人聚焦的是郝思嘉,但本书另一女主角韩媚兰,和女主人公自私利己的性格形成鲜明地对比,以伟大的善良闪现着不一样的光辉。
当韩媚兰拉着自己丈夫和郝思嘉的手向周遭的人们一个一个的去澄清,她对思嘉的信赖,终于让郝思嘉明白了真正的伟大是什么。
正如每一个乱世,总还存在着那样令人感动的善良,那种善良并不是愚钝,而是融不进黑暗的圣洁心灵。
感想二:婚姻不应该只追求浅层的爱意。
最近看电影时,注意到了一个小小的细节,卫希利对郝思嘉说:“我们的婚姻光靠这点爱意是远不够的,媚兰是喜欢我的,我们有相同的爱好。
”主人公郝思嘉却并没有明白这个道理,到最后追悔莫及,实在是觉得惋惜。
婚姻,是一种另类生活。
当恋情变为亲情,双方的共同兴趣爱好和性格,才是维持它的因素。
感想三:让过去过去,让未来到来,珍惜现在。
南北战争将骑士社会变富人社会,正因为郝思嘉的适应能力和坚强毅力,才让她很好的生存下来了。
相反,艾希礼不断悲叹:“我的世界已不复存在”,“那个时代的末日到了”。
在新的环境中,他始终是个弱者。
对于现在的我们启示也很大的,时代终归不断变化,沉湎于过去的人,常常忘却此时要好好把握,不应让现在成为又一个令人嗟叹的过去。
而对于未来,我们要有希望,像女主人公在困境中紧握拳头,相信未来一片光明,未来的到来,取决于我们自己。
《飘》读后感2已经反反复复看过好几遍《飘》了,而今天想将我从跳动而有血裹着的心底下累积起的各种情感,奔迸到笔尖上,变成驰骋的文字。
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不太喜欢甚至有点反感女主人公思嘉,“若要征服命运,只要有漂亮的衣服和洁白的皮肤作为武器就够了”,虽然思嘉的外表十分美丽动人,但她的思想与见识却很肤浅。
然而后来,我对她的认识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飘》是由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创作的,她于1926年起着手创作《飘》,历经十年,才于1936年完成这部一百万字的鸿篇巨著。
下面请欣赏为大家带来的《飘》读后感3篇,希望大家喜欢。
《飘》读后感一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而《飘》就是我人生的灯塔。
——题记依稀记得第一次知道《飘》这部作品是我在上高一的时候,看着同学拿着那么厚的一本书在看,我不由的傻了眼,被那么厚的书给吓到了,但当我被告知说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很有哲理的时候,我却又不由自主的捧起它,细细的阅读了好久好久……《飘》是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作品,是一部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反映南北战争题材的小说。
这本小说所塑造的人物颇多,人物的形象也非常丰富,每个不同的角色给人精神上的鼓励也不同,正如主人公斯佳丽身上表现出来的叛逆精神和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一直令我们每位读者为之倾心。
当现在的我提起笔来写这篇小说的感想时,思绪不由得把我带回三年前看这部小说的时候,女主角斯佳丽的形象也忽然间浮现在眼前。
我对斯佳丽始终持有一种敬佩之情。
在美国南北战争发生的时代,战争,硝烟改变了当时美国人民的命运,但也是在这时候,战争让一群女人勇敢地站了起来,她们变得很坚强,在战火和硝烟中捍卫着自己国家的土地,尤其是斯佳丽,她更是秉承着不屈服的的精神去承受战争给她的生活带来的各种变化,她坚信Tomorrow is another day!这也是给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
斯佳丽在面对因战争而变幻的生活时的勇敢,无疑是我们现在在校的每个大学生应该好好借鉴和学习的。
在战争中,大火烧了她的庄园,她以前一切美好的生活也随着熊熊的大火而消失殆尽,留下的只有一片令人绝望的黑色焦炭。
更糟糕的是,就在这时,她还要承受母亲病逝,父亲发疯的痛苦。
在这关键的时刻,她并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坚强地站出来担当起整个的责任,表现出令人震撼的坚强的一面。
她是如此的独立特行,她果断的选择迎接困难,担当责任。
这不禁让我拿之与现在的我们进行对比,试想一下,现在的我们生活衣食无忧,有着良好的受教育环境,但是当生活给我们轻轻地一击时,却有多少人叫苦连天,承受不了,抱怨上帝的不眷顾?又有多少人可以站出来说,我要是也遭遇到这种情况,我也可以像斯佳丽一样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21世纪的生活在给我们安逸舒适的环境的同时,无疑也在慢慢抹杀掉了我们心中那深藏的坚强的一面。
多么可悲的事情!但是,斯佳丽在面对自己的时的犹豫不决,却是我不敢苟同的。
但失去之后的淡然处之却又是让我钦佩。
或许是因为她面对失败时的不言败,那种傲气使得她在面对自己的真爱时不敢去承认,还是一路苦苦的寻找,却是一次次的错过。
但是当自己心爱的人离开时,她也只是坚强地安慰自己明天又是美好的一天!她对明天永远是充满希望,充满斗志,永远不会放弃,永远不会绝望。
她的坚强让人为之动容,为之震撼!这种精神难道不正是现在的我们所缺乏的吗?大学,让很多人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流于平庸,每天浑浑噩噩的生活让一切变得无力与苍白。
但是,殊不知一个正确的目标对于现在的我们而言是多么的重要啊,不要因现在安逸的生活而沉沦,因为这样只会让你在面对挫折时显得不堪一击,谁能保证自己在面对困难时像斯佳丽那么坚强,那么勇敢?我们要珍惜当下,更要感恩当下!《飘》读后感二由玛格丽特·米切尔著作的长篇小说《飘》,反映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方贵族的生活。
这部作品塑造了一位具有叛逆性格乔治亚贵族女性斯嘉丽,讲述了她与朋友、家人、情人在美国南北战争前、内战爆发期间、以及战后重建时期的生活;同时也讲述了斯嘉丽与白瑞德之间的爱情故事。
美丽任性的斯嘉丽,暗恋名门之后卫希礼,但因门第阻隔,加上性格差异极大,卫希礼已择期与表妹韩媚兰订婚。
斯嘉丽一气之下,即趁南北战争爆发之际,抢先嫁给韩媚兰的弟弟韩查里。
而悲剧的是,查里应征入伍,由于天生体质较差,再加上严格的军事训练,染病身亡。
因此,斯嘉丽很快便变成了寡妇。
战争是的她不得不面对饥饿、贫困及社会地位的变迁,她要保护自己的庄园,要让自己的家人及卫希礼一家生活下去,当然,她还想自己也过上好日子。
因此,她果断抛弃了母系血统南方贵族小姐娇滴滴的形象,露出了父亲爱尔兰人强悍的本色。
她靠着骨子里的坚强,凭借着白瑞德对她的深情,在战后迅速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过上了想要的日子。
只可惜,她一直沉浸在卫希礼的梦中没有醒来,忽略了她已经拥有的白瑞德的大量的爱。
直到最后,媚兰死去,她可以和卫希礼名正言顺地在一起了,她才发现,她一直在享受着白瑞德的爱而不知。
白瑞德在绝望之际愤然离家出走,她却发誓要重新找回白瑞德的爱。
只可惜,失去了的东西,要想再找回来,就难之又难了。
因此,在遭受了一连串的挫折与打击之后,斯嘉丽说出了那句至今让人回味无穷的话,“不管怎样,明天又是新的一天!”这也成为了新女性面对人生的一句强有力的。
整个故事弥漫着一种凄凉的氛围,看似写斯嘉丽的个人命运,实则是写整个南方社会随着南北战争的结束,旧有的贵族生活一去不复返的状况。
整个故事情节中,最令我感动的是亚特兰大沦陷时,斯嘉丽逃往塔拉庄园的那一段。
1864年8月,亚特兰大沦陷之际,韩媚兰临盆在即,斯嘉丽不顾自己的安危,留下来为其接生。
在北军进程之前,白瑞德护送斯嘉丽和韩媚兰母子出城回塔拉庄园。
途中,白瑞德参加南军,让斯嘉丽独自驾着马车护送韩媚兰母子赶回塔拉庄园。
在这段漫长的逃亡之路中,充满了坎坷与艰辛,斯嘉丽随时都有可能被路上突然冒出来的北军或劫匪残害,但凭借着自己的智慧与勇气以及爱尔兰人特有的强悍品质,斯嘉丽终于战胜了困难挺起来了,带着媚兰母子安全回到了塔拉庄园。
这段让人揪心的逃亡历程让人着实佩服斯嘉丽的伟大与不凡。
体现了斯嘉丽强悍女性本色的还有她极强的责任心。
在遭到北军洗劫之后,斯嘉丽的母亲去世,父亲连自己的女儿都认不出来了,两个妹妹有重病在床,没有食物。
此时,19岁的斯嘉丽独自扛起了全家人的生活重担。
她心底里有个强烈的愿望,她要靠自己的双手重振塔拉庄园昔日风采。
看到这里,我不由的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对这位伟大的女性肃然起敬。
本篇小说最成功的地方应该是在对人物的性格特征方面的刻画。
斯嘉丽,在那个战乱纷争的年代,作为一名手无缚鸡之力的女性,能为自己的土地争取到最大的利益,除了聪敏、智慧、还有勇气、毅力与责任心。
她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不管在什么困境中都能生存。
她不完全依赖于男人,是个积极进取且新手承诺的女性。
当然,仅有有点而没有缺点的认识不完整的,也是不存在的,本篇小说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有她身上所暴露出来的人性的缺点。
她自私、虚荣和冷漠等,让我们感觉这个人物形象很真实,虽然“不完美”,但却很丰满。
再说白瑞德,他的男性形象被许多女性所推崇,这主要归功于他对待感情的执着。
他是个有政治主见、立场坚定的男人,但又不忘本。
他表现玩世不恭,爱一个人却智与感情,冷酷与柔情的冲突,在他身上表现为矛盾的统一体。
因此,白瑞德这个男一号的形象塑造的也相当“完美”。
从这篇小说中,我们不仅要学会如何的面对残酷的现实生活,用自己的智慧与毅力去处理生活中遇到的挑战与困难,还要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对我们付出的感情,不要失去之后才懂得珍惜,到那时,悔之晚矣。
因此,珍惜现在所拥有的每一分来自他人的唉,也尽量用自己爱去回报爱我们的每一个人,不要让自己的生命留下过多的遗憾。
《飘》读后感三初读《飘》,觉得作者不知道在讲些什么,只知故事是从一场宴会开始。
后来,再次读了一遍,或许是成长了,便读出了整个故事的曲折、复杂。
纵观全文,我觉得,最喜欢的人物还是思嘉,尽管她任性狡黠、残忍贪婪,但同时在她身上表现出的还有她的娇艳美丽、精明能干。
她不像当时的妇女们,她们那么拘谨,又是那么迂腐,而思嘉不同,她是只活泼又不受束缚的鸟儿,在那样一个昏暗的社会自由自在翱翔。
当她错误地给艾希礼套上自己精心编制的“礼服”时,她的爱便错了;当她不明白自己的情感,消耗尽瑞德的爱时,她又再次错了。
好在,思嘉很坚强,当她两次犯错时,她想起父亲的话“世上唯有土地与明天同在。
”她正面自己的情感,不再迷茫、犹豫,她相信明天,明天她就能把握住爱。
主人公思嘉便是那么一个有些孩子气,却又坚强,拥有希望的人。
就像艾希礼所说,媚兰是那样脆弱胆小,而思嘉却是那么勇敢。
虽然思嘉在爱情上失败了,但是她的生活,她的努力,显而易见得成功。
当艾希礼把媚兰托付给思嘉时,尽管心里很不满,但她还是遵守自己的诺言,细心地照顾媚兰。
在战争期间,人人都过得很困难,思嘉却靠着自己的努力养活了媚兰还有自己的一家人,虽然很多是靠欺骗弗兰克得来的。
或许,有人认为她真是狡猾,手段卑劣,但我却不能认同,思嘉这样做,完全是为了救所有的人,她不能让父亲的家业毁于一旦。
思嘉是那么努力,她执着、勇敢地保护着所有人。
与媚兰相比,思嘉真算不上一个良家妇女,但就是这样一个人才更显得真实,更令人感同身受。
媚兰太完美,完美到不可能,所以她只能算是一种美好形象的代表而已,这便是我喜欢思嘉的理由,她才是一个正真活着的、有血有肉的人。
于媚兰,思嘉刚开始的情感只有嫉妒与厌恶,但最终媚兰的宽大胸怀让她明白了她是喜欢和依赖着媚兰的,毕竟,媚兰一直在背后默默地帮助她。
思嘉其实也拥有一颗宽容天下的心,战争期间,她以宽容容下了媚兰。
正是这样一颗宽容的心,保护了媚兰,也让思嘉看清了自己。
《飘》的篇章是华丽的,它塑造了思嘉这样一个有着自己灵魂,又丰富多彩的人物。
让我从思嘉身上认识了她的坚强、任信、努力、执着、勇敢与宽容。
全文也因此人物,增添了不少的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