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比电极电位判断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扫CV,和标准峰对比,位置还有是不是有杂峰...
一般扫铁氰化钾,看它的氧化还原峰位置是不是正常: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电对被广泛用于评价电极表面电子活性能力(by 伏安法,阻抗法等),主要是这个Fe3+ 和 Fe2+之间的单电子反应动力学是人们研究得最成熟的,使用起来也最简便的缘故。其可逆性非常好,
如果是理想状态下,理论峰电位差值应该是56mV。且随着扫描速度增加峰电位不移动。但实际上由于电极反应速度、溶液扩散速度、电极表面吸附杂质等因素,峰电位差值通常大于56mV 扫描速度增大峰电位差值也会逐渐增大
一般来说金电极玻碳电极等电位差应该小于80mV 碳电极等至少应该小于100mV 才能说明电极上阻碍电子传递阻碍电极反应的影响较小。可以使用
电极在鉄氰化钾溶液中CV EIS:CV峰电流越大,对应的EIS电阻越小,也就是半圆的直径越小
当电极表面被致密的膜覆盖时,电子探针(Fe3+/Fe2+)不容易穿过这层膜接触到电极表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即使活性探针穿过了这层膜,如果金属表面的大部分被占据(比如,硫醇自组装膜在Au表面),探针与金属接触的机会(面积)也大大降低,从而导致电子交换反应动力学变慢(阻力变大),这表现在CV图上就是峰值电位差变大,以及电流峰值变小。这种现象在电化学阻抗谱上表现得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