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旋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硝苯地平、非洛地平所致不良反应的对比研究

合集下载

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比较

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比较

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比较高血压是一种普遍的慢性疾病,需要长期去控制和治疗。

目前,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是两种常用的治疗高血压的药物。

本文将就其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进行比较。

氨氯地平属于钙通道阻滞剂(CCB)类药物。

钙是血管壁的重要成分,钙通道阻滞剂可以减少钙离子进入血管壁而减轻血管收缩,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氨氯地平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冠心病,具有降压迅速、作用时间长、不影响心率和心肌收缩力等优点。

其主要副作用是头晕、血压过低等。

硝苯地平属于硝酸酯类药物。

硝酸酯类可被体内代谢成硫酸和亚硝酸,后者可以松弛血管平滑肌,进而降低血压。

硝苯地平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具有降压迅速、作用时间较短、散瞳等作用。

其主要副作用是头痛、晕厥等。

1. 降压效果方面: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两药物在降压效果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

氨氯地平剂量在5mg到10mg之间,可以在1到2小时内降低120-130mmHg的收缩压,24小时平均降压率可达到10%-20%。

硝苯地平口服后30-60分钟,有效降压作用持续时间约为4-6小时,其降压效果与氨氯地平相似。

2. 作用时间方面:氨氯地平的作用时间较长,可持续24小时。

而硝苯地平的作用时间较短,只有4-6小时。

因此,氨氯地平可以减少服药次数,对于长期控制血压较为便利。

3. 副作用方面:两药物的副作用略有不同。

氨氯地平的主要副作用是头晕、血压过低等,较少出现头痛等情况。

而硝苯地平则较常见头痛、晕厥等副作用。

需要根据个人情况选择药物。

4. 相互作用方面:硝苯地平与硝酸甘油等药物合用时,可能增加副作用的风险。

而氨氯地平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较少,相对较安全。

综上所述,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都是常用的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两药物在降压效果方面相似,但副作用和作用时间略有不同。

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选择。

在用药期间,应严格遵照医生建议,不得随意更改药物使用方式和剂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风险。

10种地平类降压药各擅其长,谁最强?如何正确选择?

10种地平类降压药各擅其长,谁最强?如何正确选择?

10种地平类降压药各擅其长,谁最强?如何正确选择?很多人在确诊高血压病的初期,都曾被医生建议服用地平类降压药来降高血压,那为什么医生都偏爱应用地平类降压药治疗高血压呢?很明显有这样一个原因,那就是地平类降压药就在降压方面确有专长,它在常用5五大类降压药物中,相比来说,降压幅度是最大的,降压速度也是屈指可数的,对心脏的保护作用也是很“贴心的”,说地平类降压药是“强劲的小马达”也不为过,良好的降压效果受到诸多高血压患者的亲睐。

其实早在1967年便出现了地平类降压药(钙离子拮抗剂)这个名词,后来经过不断的研发变革,发展到今天,地平类药物已经繁衍出了“子孙四代”,比如第一代的硝苯地平,第二代的硝苯地平缓释片及控释片、非洛地平、尼莫地平、尼群地平、尼卡地平、贝尼地平等,第三代的氨氯地平及左旋氨氯地平、乐卡地平、拉西地平等,第四代的西尼地平等常见的地平类降压药,应网友要求,下面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四代“地平”都有谁,各自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存在什么副作用,适合什么样的人吃。

这四代地平药物的详细介绍!第一代的代表药:硝苯地平,硝苯地平是最经典的钙离子拮抗剂,以降压力度强、速度快而著称,对顽固性的高血压,有较强的降压效果,那什么样的人适合吃硝苯地平呢?1、血压较高的中老年人比较适合用硝苯地平。

比如说一个老大爷,他的血压高达160/100毫米汞柱以上。

而服用诸如沙坦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普利类药物时血压都降不下来,那这时候我们可以给他吃短效的硝苯地平普通片。

硝苯地平普通片,它是降压力度特别强的一种剂型,而且不到半小时药效就可以彰显出来。

一般年纪较大的老人。

都会存在这种降压药物不敏感的现象,尤其是那些本身血脂高、动脉硬化较严重的人,血管弹性很差,很难用一种降压药降下来的人。

我们都推荐他吃硝苯地平普通片。

但是要注意的是呢,这个硝苯地平虽然疗效突出,但不能长期应用。

目前它已经禁用于单独长期应用了,因为有研究表明硝苯地平存在增加猝死的风险。

氨氯地平与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的系统评价

氨氯地平与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的系统评价

氨氯地平与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的系统评价赵志刚;陈亚军【摘要】目的:系统评价氨氯地平与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由2位研究员独立完成相关文献筛选,并依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将所搜到的文献进行二次筛选.对最终纳入研究的文献数据使用RevMan 5.2软件进行文献荟萃分析,主要包括异质性检验、有效性、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发表偏倚等.结果:经筛选,8篇文献纳入研究,共计1 456例患者,其中左旋氨氯地平组732例,氨氯地平组724例.有效性异质性检验x2=4.40,P=0.73,同质性较好,应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计算合并统计量,合并OR=2.19,95%CI=1.61 ~2.97,整体效果检验,Z=5.02,P<0.01,提示左旋氨氯地平组与氨氯地平组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异质性检验:x2=4.84,P=0.68,同质性较好,应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计算合并统计量,合并OR =0.51,95%CI=0.34~0.77,整体效果检验,Z=3.17,P<0.01,提示左旋氨氯地平组与氨氯地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的疗效明显优于氨氯地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期刊名称】《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年(卷),期】2015(015)003【总页数】4页(P318-321)【关键词】高血压病;氨氯地平;左旋氨氯地平;疗效;安全性;Meta分析【作者】赵志刚;陈亚军【作者单位】大冶市人民医院药剂科,湖北大冶435100;大冶市人民医院药剂科,湖北大冶435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2+.4轻、中度高血压病指患者的收缩压为140 ~159 mmHg(1 mmHg=0.133 kPa)、舒张压为90 ~99 mmHg,其临床症状较轻,病情发展缓慢,易被忽视[1]。

我国人均摄入氯化钠的量较多,因此,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部分高血压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差[2]。

左旋氨氯地平和非洛地平、硝苯地平、氨氯地平所致不良反应的比较探讨

左旋氨氯地平和非洛地平、硝苯地平、氨氯地平所致不良反应的比较探讨

左旋氨氯地平和非洛地平、硝苯地平、氨氯地平所致不良反应的比较探讨摘要】目的分析不同降血压药所致不良反应的差异。

方法选取在2014 年6 月至2015 年6 月期间,41 例服用硝苯地平,33 例服用氨氯地平,18 例服用非洛地平)发生水肿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停药1 周,改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时间为8 周,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不良反应和血压、心率变化。

结果经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后,患者的水肿发生率明显减轻,显著低于治疗前1 周(P<0.05);②面部潮红、心悸发生率(均为1.15%、1.15%)明显低于治疗前1 周(均为15.22%、6.52%)(P<0.05);③患者的血压、心率显著降低(P<0.05)。

结论在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中,与非洛地平、硝苯地平、氨氯地平降血压药相比,左旋氨氯地平的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不良反应;左旋氨氯地平;高血压【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327-02高血压是临床中较为常见和多发的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

在临床治疗中,降压药的种类比较多,比如左旋氨氯地平、非洛地平、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等,但患者会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

在降压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有文献报道左旋氨氯地平药物低于上述后三种药物[1-2]。

本文采用多中心、随机、自身对照法比较左旋氨氯地平与非洛地平、硝苯地平、氨氯地平所致不良反应的差异,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 年6 月至2015 年6 月在我院服用非洛地平(18 例)、硝苯地平(41 例)、氨氯地平(33 例)后出现水肿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其中,男53 例,女39 例;年龄19-75 岁,平均年龄为(43.20±5.62)岁。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1.2.1 纳入标准:①年龄为18-75 岁;②服用非洛地平、硝苯地平、氨氯地平后发生水肿;③心脑肾等靶器官未发生损害;④了解并同意此次研究。

『氨氯地平片』与『硝苯地平控释片』有什么区别?(附阿奇霉素:三种情况要慎用!)

『氨氯地平片』与『硝苯地平控释片』有什么区别?(附阿奇霉素:三种情况要慎用!)

『氨氯地平片』与『硝苯地平控释片』有什么区别?(附阿奇霉素:三种情况要慎用!)氨氯地平片和硝苯地平控释片,是临床常用的钙拮抗剂类药物。

两种药物均属长效制剂,每天给药一次,既减小了血压的波动,又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从而降低心血管事件及靶器官损伤的风险。

但是,两种药物也有明显的区别,只有掌握两者之间的区别,才能更合理地选择和使用两种药物。

一、两种药物的起效时间不同钙离子拮抗剂的起效时间,不仅与该药物在胃肠道吸收快慢有关,而且与该药物和钙离子通道受体结合的速度有关。

1.硝苯地平控释片硝苯地平普通片,口服吸收速度快,与钙离子通道受体结合的速度快,因此达到有效浓度后即可迅速起效。

例如,硝苯地平普通片,口服15分钟即可起效,1~2小时作用达高峰;舌下给药2~3分钟起效,20分钟达高峰。

硝苯地平控释片,是采用“膜调控的推拉渗透泵原理”制备的长效制剂。

只减慢了硝苯地平在胃肠道的释放速度,并未改变硝苯地平的半衰期(4~5小时)。

硝苯地平控释片,口服后6-12小时达到峰浓度。

高血压患者用药后,平均3天即可平稳降压。

特别提醒:硝苯地平普通片和胶囊,可反射性使心率就加快,易导致猝死,已禁用于高血压的长期治疗。

硝苯地平控释片,切勿咬、嚼、掰断药片,其活性成份被吸收后,空药片完整地经肠道排出。

2.氨氯地平片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虽同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但化学结构并不完全不同。

研究证明,氨氯地平与钙离子通道受体结合/解离的速度比硝苯地平慢了3个数量级,起效缓慢且作用时间长。

氨氯地平半衰期长(35~50小时),连续给药7~8天后,才能达至稳态血药浓度。

因此,高血压患者用药后,1~2周后才能平稳降压,剂量调整应在7-14天后开始进行。

特别提醒:硝苯地平可用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通常也可用于哺乳期妇女患者;氨氯地平对妊娠期妇女缺乏相应的研究资料,一般不用于妊娠期,哺乳期妇女用药应停止哺乳。

二、漏服后对血压的影响不同1.硝苯地平控释片硝苯地平控释片为长效制剂,在胃肠道的释放速度相当稳定。

氨氯地平与非洛地平应用于轻中度高血压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氨氯地平与非洛地平应用于轻中度高血压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氨氯地平与非洛地平应用于轻中度高血压治疗中的效果研究摘要:目的:研究氨氯地平与非洛地平应用于轻中度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到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

给予对照组患者非洛地平治疗,给予试验组患者氨氯地平治疗。

比较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进行比较。

结果: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试验组组更高,但数据对比P>0.05。

患者治疗前的血压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血压均得到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后组间对比试验组更低,但数据对比P>0.05。

结论:氨氯地平与非洛地平应用于轻中度高血压治疗的效果相当,均能让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控制。

关键词:氨氯地平;非洛地平;轻中度高血压;治疗效果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其主要以中老年患者较为常见。

根据患者发病后血压水平高低及病情严重情况,临床上一般将其分为轻、中、重度,其中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病程较轻,并且患者发病后的治疗难度相对较低[1]。

根据临床实践,高血压患者在发病初期病情一般较轻,在其病情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未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对血压进行控制时将导致其病情不断加重。

氨氯地平和非洛地平均是临床上常见的降压药物,但在不同病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可能存在一定差异。

本研究对氨氯地平和非洛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我院2016年4月到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中选取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例。

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患者年龄41~78岁,平均(58.62±4.95)岁,患者的病程在1~15年,平均病程(8.42±1.65)年。

试验组男27例,女23例,患者年龄43~77岁,平均(58.49±4.72)岁,患者的病程在3~14年,平均病程(8.56±1.54)年。

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98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效果的比较

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98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效果的比较

高血压是老年人最 常见 的心血管疾病 ,同时老年病人多有 不 同程度血管硬化 ,由此 引起 的心 、脑血管病 变很常见 ,有较 高 的病死率与病残率 。 目前 大多数学者 主张老年高血压病患者 最好 服用服用方便 ,作用持 久的长效 降压药物 以提高患者服药 的依从 性 ,有助于患者全天 平稳降压 ,延缓患者靶 器官损害 , 减少猝死 、脑卒 中和心脏病 发作 。 本 研究 以马来酸左旋 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控 释片两种临床 常用 的长效钙离子拮抗剂 为研究对象 ,分别 治疗 轻中度老年高 血压病 患者 ,观察并 比较两 药的临床治疗效果 和安全性。现将 结果汇报如下 :
( 1 表 )。
治疗组 与对 照组治疗前后血压及心率变化情况
肝 肾功能障碍 、急性心肌梗 死 、心功 能不 全 ,甲功能 、血糖检 测无异 常 、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 1 治疗方法 所 有患者人组治疗前 2周均未服用其他降压作 . 2 用 的药物 ,开始治疗之前检测其 2 4h动态血压 。 治疗 组服用马来酸左旋 氨氯地平 ( 品名 玄宁 ,石家庄欧 商 意药业有 限公 司产 品 ,2 rg .a /片 ) 5 ,每次 25 ,1次,,晨起 . mg d 口服 ,治疗两周达到 目标血 压者维持原量至试 验结 束 ,未达 目 标血压者 ( 坐位血压< 4 /0m g) 10 9 m H 加倍至 5 /,直至试验 mg d 结束 ; 对照组服 用硝 苯地平控释 片 ( 商品名拜新 同,德 国拜耳 公 司产品 ,3m /片 ) 0g ,每次 3m ,1 d 0 g 次,,晨起 口服 ,治疗两周 达到 目 血压者维持原量至试 验结束 ,未达 目 标 标血 压者加倍 至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病在中老年群体中的发 病率越来越高,这些患者往往存在大动脉弹性减退 ,顺应性下 降 ,故血压 升高以收缩 压升高为主 ,脉压差大 ,而单纯 收缩压

非洛地平与氨氯地平,有什么不一样,可以互相替换吗

非洛地平与氨氯地平,有什么不一样,可以互相替换吗

非洛地平与氨氯地平,有什么不一样,可以互相替换吗非洛地平和氨氯地平都属于钙通道阻断剂,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它们通过阻断细胞膜上的钙通道,减少细胞内钙离子的进入,从而降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收缩,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非洛地平介绍非洛地平是第一代钙通道阻断剂,广泛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心绞痛。

它通过选择性阻断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膜L型钙离子通道的活性,减少心肌耗氧量,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从而改善心绞痛症状。

氨氯地平介绍氨氯地平是第三代钙通道阻断剂,具有更长的持续时间和更强的选择性。

它通过选择性抑制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L型钙离子通道的活性,导致血管的扩张和降压效应。

与非洛地平相比,氨氯地平具有更长的半衰期,可以更好地维持血药浓度,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段都能发挥稳定的降压作用。

非洛地平与氨氯地平区别氨氯地平与非洛地平,两种在药学和临床应用中都颇受青睐的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和应用。

而对于高血压、心绞痛、冠状动脉或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周围血管病的患者来说,这两种药物更是如同生命的守护神。

但如何在临床上更合理地选择和使用这两种药物,确保治疗效果最大化,副作用最小化,成为了许多患者所关心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食物对这两种药物的影响。

高血压清晨时的血压往往高于其他时间,因此,降低清晨血压峰值成为了降压治疗的焦点。

氨氯地平在人体内的吸收过程相对缓慢,一般需要6到12小时才能达到血药浓度峰值,而其半衰期更长达35至50小时。

这使得氨氯地平对于食物的存在相对不敏感,可以在餐前或餐后随意服用。

而非洛地平的情况就略有不同,它的吸收速度较快,通常在2.5至5小时内即可达到血药浓度峰值。

但这种速度在高脂或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存在下会进一步加快,从而可能导致药物效果的不稳定。

因此,为了确保药效的稳定性,建议非洛地平缓释片应在早晨与清淡的食物同时服用。

接着,我们再来探讨这两种药物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硝苯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对比

硝苯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对比

硝苯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对比目的对硝苯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与指导。

方法收集86例高血压患者作为临床,分设硝苯地平治疗组和氨氯地平治疗组,每组随机分配患者43例,根据分组对硝苯地平治疗组和氨氯地平治疗组分别予以对应药物进行治疗。

结果氨氯地平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硝苯地平治疗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却明显比硝苯地平治疗组更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相比于硝苯地平而言,对高血压患者予以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值得加强临床推广。

标签:硝苯地平;氨氯地平;高血压;疗效高血压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心血管综合征,其以血压持续、稳定增高为主要特征,会导致心脏和血管功能、结构发生改变,造成其他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安全,还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研究探讨与实践如何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该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所在医院通过对43例高血压患者予以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取得了相当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答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2015年1月~12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抽取86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经相关临床检查后确诊,排除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或恶性病变者。

分设硝苯地平治疗组和氨氯地平治疗组,每组随机分配患者43例,分组后硝苯地平治疗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53~76岁,平均(67.48±2.37)岁,病程1~12年,平均(5.32±1.75)年,Ⅰ级高血压12例,Ⅱ级高血压21例,Ⅲ级高血压10例。

氨氯地平治疗组男22例,女21例,年龄54~78岁,平均(67.86±2.92)岁,病程2~12年,平均(5.49±1.86)年,Ⅰ级高血压10例,Ⅱ级高血压22例,Ⅲ级高血压11例。

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各项临床资料基本保持一致(P>0.05),可比性充分。

左旋氨氯地平片与硝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比较

左旋氨氯地平片与硝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比较

左旋氨氯地平片与硝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比较肖瑜
【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年(卷),期】2016(9)29
【摘要】目的比较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

方法选择初诊为高血压病且未经降压药物干预治疗的10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

研究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片治疗。

观察2组临床疗效、24h血压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2组治疗后血压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9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低于对照组的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左旋氨氯地平片和硝苯地平控释片两者均为安全有效的降压药物,但前者不良反应较少,临床耐受性良好。

【总页数】2页(P22-23)
【作者】肖瑜
【作者单位】河北省沧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2.4
【相关文献】
1.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比较
2.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与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比较
3.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的疗效比较
4.福辛普利联合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观察
5.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比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晨峰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晨峰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21 治疗前 后2 h . 4 的动 态血压 变化 (= 0 患者 服用药 物前 , 2小时平 n 6】 其 4 均收 缩压 和舒 张压分别 为(3. 士1 .) 183 08mmHg 9 . 68 和(02- .) 4 mmHg治 疗 , 后 , 4]时平均 收缩压和 舒 张压分 别为(2 .490mmHg (29 - . 其2 ̄ x 176 .) - 和 8 . 47 7, )降幅分 别为(o7 18mmHg (.409mmH 对结 果进行 c , t .4 .) -  ̄ 73 .) - g, 检验 其 差距 非常 明显 (<O叭 )具有 统计 学意 义 。 P . , 22 治疗前后血 压晨峰 的变化 患者服 用 . 前 后晨 峰血压 升高 程度 , 晨收 缩压 、 张压的变 化见表 l 清 舒 。
5 9 4
血压变 异和 减低晨峰 程度成 为降压 新 目 。 理想 的降压 药物 , 有 良好 f 的顺 应性 外 , 应能在 2h内平稳 降压 , 血压变异 性 , 4 降低 降低患者 清晨血 压 , 使高 血压 患 者安 全度过心 脑血 管事件 高 发时段 , 保护 靶器 官功 能 。 有效 大 量 文献报 道 以下措施 可以很好 控制血 压晨峰 现象 : ) 药物 定时 释放 ( 使用 1 制 剂C R( nr !xedrlae, 类制 剂 品种很 少且价 格 昂贵 。 ) OE c to etn e s)但这 o e ( 2 使 用作用 较 强且持 续时 间较长 又平稳 的 降压药 物 , 米 沙坦 、 氯地 平 如替 氨
律 失常 的临床疗 效要 比利 多卡 因更加 显著 , 值得 临床 推广 应用 。
【1 李星阳. 1 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心肺复苏术过程中室性心律失常效果 对 比【】 中外医疗 ,00(8 J. 21, ) 0 【】 李强. 2 可达龙利多卡因治疗室性心动过速临床疗效观察【】基层医学 J。

硝苯地平、非洛地平、氨氯地平的分类介绍

硝苯地平、非洛地平、氨氯地平的分类介绍

硝苯地平、非洛地平、氨氯地平的分类介绍钙通道阻滞剂(CCB)是一类能选择性地阻滞Ca2+经电压依赖性钙通道流入细胞内,降低细胞内Ca2+浓度的药物。

CCB通过抑制细胞内Ca2+浓度发挥舒张血管、抗动脉粥样硬化、负性肌力、负性频率和负性传导等一系列药理作用,在临床上应用于高血压、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炎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选择性钙通道阻滞剂可分为二氢吡啶类CCB(如硝苯地平、非洛地平、氨氯地平)和非二氢吡啶类CCB(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

其中,二氢吡啶类CCB对动脉的选择性大于对心脏的选择性,冠脉扩张和外周阻力血管扩张作用较强而心脏负性肌力、负性传导作用较弱,主要用于高血压、心绞痛的治疗。

根据药动学和药效学特点,可将二氢吡啶类CCB分为三代,即以硝苯地平为代表的一代CCB,以硝苯地平缓释/控释制剂、非洛地平、尼莫地平、贝尼地平为代表的二代CCB,以氨氯地平、乐卡地平为代表的三代CCB。

1.硝苯地平:硝苯地平是使用历史最长、最普遍的CCB,硝苯地平口服给药后几乎完全吸收。

吸收后经肝脏首过效应,生物利用度为45-56%,硝苯地平普通片舌下给药2-3min即可起效,口服15min起效,血药浓度达峰时间0.5-1小时,半衰期2-5小时。

硝苯地平绝大多数以代谢物形式经肾脏排泄(约80%),其余部分通过粪便排泄。

综上,硝苯地平普通片生物利用度低,起效快,而因快速扩张血管和激活交感神经,易引起反射性心动过速、头痛和心悸等不良反应,同时由于半衰期短,对血压控制时间短,一天需多次服药。

针对硝苯地平普通片的上述缺点,通过改变剂型,发展出了第二代CCB,如硝苯地平缓释片和硝苯地平控释片。

与普通片相比,缓释/控释制剂可使硝苯地平在体内以恒速(控释片)或近恒速(缓释片)释放,使硝苯地平在较长的时间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血药浓度并持续发挥药效,从而减少患者血压、心率波动,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减少给药次数。

2.非洛地平:非洛地平口服吸收完全并经历广泛首过代谢,生物利用度低(约为20%)。

氨氯地平和左旋氨氯地平区别区别在哪?来看看医生怎么说

氨氯地平和左旋氨氯地平区别区别在哪?来看看医生怎么说

氨氯地平和左旋氨氯地平区别区别在哪?来看看医生怎么说氨氯地平和左旋氨氯地平,说到底还是同一种药物,左旋氨氯地平是氨氯地平的手性药物拆分体,因此,从用药强度上来说,左旋氨氯地平2.5mg剂量和氨氯地平5mg剂量的降压强度类似。

绝大多数的化学药物,都有复杂的化学结构,有些药物还属于具有手性结构的药物,比如氨氯地平就是这样的药物。

所谓手性结构,是指这种药物的化学结构中,在三维空间上有对映体的存在,就像人的左手和右手一样。

拿氨氯地平来说,它存在左旋和右旋两种异构体结构,对于普通的氨氯地平来说,左旋和右旋混合在一起,叫做消旋体,而如果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手性拆分),将左旋异构体与右旋异构体分开,就可以得到左旋氨氯地平。

之所以要获得左旋氨氯地平,是因为氨氯地平的左旋异构体是其主要具有降压作用的部分,药效学研究发现,氨氯地平的右旋异构体几乎没有降压作用,而左旋异构体的降压作用是右旋异构体的1000倍,以左右混合消旋体的2倍,因此,左旋氨氯地平可以说是将具有降压作用的手性题拆分出来获得的药物,2.5mg的剂量,就能达到消旋体混合的普通氨氯地平的5mg剂量的降压效果。

我国一项《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随机、双盲平行研究》显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mg 与苯磺酸氨氯地平5mg 降压作用相似,两种药物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91% 和77.45%。

同时观察发现药物漏服24 小时和48 小时后,仍能保持血压低于 140/90 mmHg,提示药物长效持久的降压作用。

提醒一下:虽然氨氯地平药物降压作用时间长,但不建议大家隔天服用降压药哦。

左旋氨氯地平是我国制药企业拆分出来的异构体结构,目前有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两种,其具体差异在于成盐的酸根离子的区别,在药物主成分上,是没有差异的。

不管是氨氯地平还是左旋氨氯地平,都是长效的地平类降压药,是临床上应用广泛,很好的降压药。

非洛地平与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比较

非洛地平与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比较

128.31±10.41
80.3±11.69
0.034
0.037
0.029
0.032
<0.05
<0.05
<0.05
<0.05
[作者简介] 范黎莉(1976 -),女,汉族,吉林省长春市,主治医师,大学本 科,主 要 研 究心内科。
夜间 PSB 10 5. 2±6 . 0 6 111. 2 6±10 . 31 0.038 <0.05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 P S S 13.0 统计软件。采用( x±s)表 示,采用χ2检验。
差 异 有统计 学 意义为P < 0.05。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两组治疗后的24 h收缩压和舒张压、昼夜平均收缩压和舒张 压相比差异具 有显著性(P < 0 . 0 5),左 旋氨氯地平组的治疗效 果 优于 非 洛地平组。见 表1。 2.2 不良反应
非洛地平组 患者中,治疗过 程中出现可见 水 肿患者一 共 4 例,出 现面色 潮红 症 状的患者一 共 2 例,出现 轻中度 头 晕以及轻 度晕 眩 患 者分别为2例和1例,所有患者均没有发生便秘以及心悸 等不良反 应,在 经 过 治疗之 后上 述 症 状 均消除;对于左 旋 氨氯 地平组 患者来 说,出现了2例小腿 水肿的患者,除 此 之 外没有其他 不良症状, 3 讨论
到目前为止,高血压仍然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同 时也是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原发性高血压症状造 成的 左心室 肥 厚 现 象,不 仅与 机 械 刺 激 等原因有关,还 受 到心肌 细 胞钙离子出现内流现象的影响。现阶段临床上普遍使用的一种钙通 道阻滞药物为左旋氨氯地平,具有疗效较好、不良症状较少等特点。 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2],对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左旋氨氯地平 都能 够 起 到较 好的疗 效。在 本组资 料的研 究中,我院 通 过分 别 使 用 左旋氨氯地平和非洛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对比发现, 左 旋 氨氯 地平组的治疗 效 果 优于非洛地平组,患者出现的不良 反 应 也要少于非洛地平组,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进一步推广。

硝苯地平、非洛地平和氨氯地平的长效制剂临床疗效的分析比较

硝苯地平、非洛地平和氨氯地平的长效制剂临床疗效的分析比较

94.19±9.48
95.90±5.06
93.58±4.86
dHP(次/min)
75.19±13.33
75.19±9.61
71.20±6.44
nSBP(mmHg)
124.52±12.90
126.31±9.12
125.15±15.50
nDBP(mmHg)
66.48±9.14*
71.05±4.84
68.40±5.34
结果分析: 这里添加标题
➢三组在服药1年后均能有效控制24小时平均血压,并维持良好的血压昼夜节律。 ➢氨氯地平组在降低夜间舒张压方面明显强于硝苯地平组(P<0.05),动态血压
检测指标
2这4h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SB添P(加m标mH题g)
氨氯地平组(n=21) 127.29±12.37
硝苯地平组(n=20) 129.50±7.26
非洛地平组(n=20) 127.20±12.13
24hDBP(mmHg)
60.90±8.53
73.35±4.44
70.45±4.26
24hMAP(mmHg)
91.38±8.45
硝苯地平、非洛地平和氨氯地平的长效制 剂临床疗效的分析比较
前言
这里添加标题 高血压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及时而恰当的药物降压治疗能减轻因高血压
引起的头痛、头昏、心悸、失眠等症状,并可减少由于持续性的高血压所引起的心、 脑、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障碍和器质性病变。
钙通道拮抗剂(CCB)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抗高血压药,CCB能够抑制钙离子内流, 松弛血管平滑肌,同时扩张周围小动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最终使血压下降。
控释片治疗组(30mg/d,B组)和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组(5mg/d,C组)。

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

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

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摘要】目的在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方面对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进行比较。

方法对在维普医药信息资源系统v6.3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及万方数据医药信息镜像系统查询到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和质量评价,之后再采用相关软件对这些文献进行meta分析。

结果通过对所搜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之后,对这些文献进行meta分析,最后得出的结果都存在着统计学差异,也就是说都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在有效性方面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相比要高,而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相比要比较低。

结论在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上,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相比更加有效,有着更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就是说安全性更高。

虽然现在硝苯地平已经研制出了长效制剂,并且这种长效制剂在疗效方面与氨氯地平差不多,但是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仍然没有氨氯地平的效果好。

【关键词】氨氯地平;硝苯地平;原发性高血压;meta分析作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两种重要的药物,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在对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研究出这两种药物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方面哪一种更有效、哪一种更安全,有利于今后我国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治疗工作,也是关系到普通老百姓身体健康的一项重要研究。

本文主要针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两种主要药物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在有效性与安全性方面谁更胜一筹。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相关文献中筛选出有用的资料信息,这些患有高血压的患者都必须是使用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进行治疗的,随即将他们进行对照试验,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

1.2方法对在维普医药信息资源系统v6.3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及万方数据医药信息镜像系统查询到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和质量评价,之后再采用相关软件对这些文献进行meta分析。

1.3统计学方法对研究所得的数据采用review manager4.2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

探讨氨氯地平、非洛地平和缓释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对比

探讨氨氯地平、非洛地平和缓释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对比

探讨氨氯地平、非洛地平和缓释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对比杨丽红【摘要】目的比较氨氯地平、非洛地平和缓释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高血压患者纳入本次实验,病例均选自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三组,将采取氨氯地平治疗的30例患者设为甲组,将采取非洛地平治疗的30例患者设为乙组,将采取缓释硝苯地平治疗的30例患者设为丙组,比较三种药物的疗效.结果甲乙丙三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均较为接近,任何两组相比P<0.05,且三组患者均未见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氨氯地平、非洛地平和缓释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性较高.【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9(017)009【总页数】2页(P69-70)【关键词】高血压;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缓释硝苯地平【作者】杨丽红【作者单位】辽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病房药局,辽宁辽阳11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原发性高血压属于慢性疾病,相关统计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已接近两亿,高血压已成为威胁中老年人身体健康主要疾病,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高血压为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其病程长、难以根治。

持续平稳的控制血压达到正常目标水平可有效的预防和阻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临床上多采取药物进行治疗,但可供选择的药物种类众多,其疗效和安全性各异[1]。

本文就氨氯地平、非洛地平和缓释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进行分析、比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我院收治的90例高血压患者纳入本次实验,病例均选自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患者诊断均符合1999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诊断标准,患者均在休息20分钟后,取坐位,使用水银柱式血压计测量右臂肱动脉血压,各测量3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甲乙丙三组,各30例。

甲组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42~80岁,平均(64.1±4.9)岁;病程2~12年,平均(5.8±1.0)年;舒张压90~110 mm Hg,收缩压140~180 mm Hg。

专家共识解读

专家共识解读

同样有效但是 耐受稍好
1940s 1950 1957 1960s
1970s
同样有效 但是耐受更好
1980s
1990s
针对收缩压 更有效
2001 2006
直接 血管扩张剂
ACE抑制剂 a-受体阻滞剂
ARBs
外周性 交感神经抑制剂
噻嗪类利尿剂
短效二氢
中枢性a2激动 吡啶类CCB
神经元 阻断剂
非二氢吡啶类CCB
共识背景
CCB是一类基础的重要的降压药物 氨氯地平:现代经典钙离子拮抗剂 氨氯地平的有效成分是左旋氨氯地平
钙通道阻滞剂的分类
第一代:
传统CCB (多次给药)
维拉帕米、地尔硫卓
硝苯地平、非洛地平、伊拉地平、尼卡地平、尼群地平
第二代:
改良释放(每日一次/两次)
维拉帕米SR、硝苯地平 XL/GITS、非洛地平 ER
左旋氨氯地平降压特点——平稳
降压平稳性指标-平滑指数 (SI)
SI= H / SD = 3.7
0
BP (mm Hg)
-5
H =8.6
(24h血压变化均值)
-10
SD = 2.3 (24h血压变化的离散程度)
-15
0
4
8
12
16
20
24
给药后时间
➢ 平滑指数(SI)的定义:降压药物治疗后24小时,每小时血压下降的均值(ΔH)与 其标准差(SD)的比值。(SD:每小时降压幅度与ΔH差值的均值)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是我国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 抗高血压药物
临床所关注的问题
氨氯地平及左旋氨氯地平是一类降压药, 氨氯地平(5mg)去掉右旋后,成为左旋氨氯地平(2.5mg) ,那么2.5mg左旋氨氯地平是否可以达到5mg氨氯地平 的疗效作用?是否副作用更低?

氨氯地平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氨氯地平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氨氯地平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陈醒;骆雨璇;冷静
【期刊名称】《医药导报》
【年(卷),期】2017(036)0z1
【摘要】目的探讨氨氯地平不良反应的特点.方法对1996-2016年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氨氯地平所致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氨氯地平所致的25例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近年来还发现了一些罕见、新的不良反应.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重视氨氯地平所致的不良反应,以确保用药安全合理.
【总页数】3页(P137-139)
【作者】陈醒;骆雨璇;冷静
【作者单位】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药品科,南京 210002;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药品科,南京 210002;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药品科,南京 21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2;R969
【相关文献】
1.左旋氨氯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与不良反应 [J], 田静
2.氨氯地平不良反应33例文献分析 [J], 杨立英;杨益峰
3.左旋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硝苯地平、非洛地平所致不良反应的对比分析 [J], 殷杰
4.左旋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硝苯地平、非洛地平所致不良反应的对比分析 [J], 郭凤珍;李欣;杨柳
5.左旋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硝苯地平、非洛地平所致不良反应的对比分析 [J], 刘子安;刘雪;李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