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stern原理及经验

合集下载

Western实验操作原理及方法 jst

Western实验操作原理及方法 jst

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实验操作原理及方法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可以特异性的检测蛋白的表达水平。

二、实验原理:1、蛋白浓度测定:考马斯亮蓝(Coomassie Brilliant Blue)存在两种不同的颜色形式:红色和蓝色。

它和蛋白质通过范德华力结合,结合后燃料演的有红变蓝,最大光吸收由465 nm变成595 nm。

通过测定595 nm处光吸收的增加量可知与其结合蛋白质的量。

此反应大约2 min即可完成,并可稳定1小时。

2、SDS凝胶:丙烯酰胺(Acr)和甲叉丙烯酰胺(Bis)在催化剂过硫酸铵(ammonium persulfate, (NH4)2S2O8, APS)或核黄素(ribofavin, VB2)和加速剂N, N, N’,N’-四甲基乙二胺(N, N, N’,N’-ytetramethyl ethylenediamine, TEMED)的作用下,聚合成三维网状结构。

* Acr和Bis之比可以决定胶的孔径等因素。

浓缩胶为大孔胶,分离胶为小孔胶。

3、SDS-PAGE电泳:SDS是阴离子去垢剂,由于其带有大量负电荷,当与蛋白结合时,所带电荷大大超过了天然蛋白原有的负电荷,因而消除了蛋白之间原有的电荷差异,则电泳迁移率主要依赖于分子量,而与所带净电荷和形状无关。

三、实验方法及步骤:样品预处理:1、将细胞从平皿上刮下,离心后,用1 X PBS冲洗,12000rpm 1min离心,弃上清,细胞沉淀保存于-80℃。

2、把细胞沉淀取出,加M-PER或T-PER(Thermo,约为细胞体积的2~3倍),悬浮细胞。

10 mL M-PER或T-PER+50μL 200 mM Na3VO4+50μL 200 mM PMSF+1片IN(Roche,酶抑制剂复合物)3、将装有细胞悬液的Doff管固定在4℃层析柜中的脱色摇床上,max speed,剧烈摇1小时。

4、冰上,超声破碎(注意先用纯水清洗探头),AmL=35%超声10s,停顿5s,反复10次(探头不能碰到管壁,且始终保持在液面以下,尽量不要产生气泡)5、重新固定在脱色摇床上,4℃,1 h,max speed。

westernblot原理及步骤

westernblot原理及步骤

westernblot原理及步骤Western blot原理及步骤。

Western blot(简称WB)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分析技术,通过检测特定蛋白在混合物中的存在和量来研究蛋白质的表达和功能。

它是一种通过特异性抗体对蛋白质进行识别和检测的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特点。

本文将介绍Western blot的原理及步骤,希望能对初学者有所帮助。

一、原理。

Western blot的原理基于蛋白质的电泳分离和免疫检测。

首先,待检样品经过SDS-PAGE凝胶电泳分离,然后将蛋白质转移到聚丙烯酰胺膜(PVDF)或硝酸纤维素膜上。

接下来,膜上的蛋白质与特异性的一抗结合,再与二抗结合,形成特定的免疫复合物。

最后,通过化学发光或染色等方法检测蛋白质的存在和量。

二、步骤。

1. 样品制备。

将待检样品加入SDS-PAGE样品缓冲液,并在100℃水浴中煮沸5分钟,使蛋白质变性。

然后冷却至室温,并离心去除沉淀物。

2. 凝胶电泳。

将样品加载到SDS-PAGE凝胶孔中,进行电泳分离。

根据蛋白质大小选择合适的分离凝胶浓度和电泳条件。

3. 转膜。

将凝胶中分离的蛋白质转移到PVDF或硝酸纤维素膜上,通常使用半干法或湿法转膜。

4. 封闭。

将转膜浸泡在牛血清蛋白(BSA)或非脂奶粉的封闭缓冲液中,阻断非特异性结合位点。

5. 抗体孵育。

将特异性的一抗加入封闭转膜的缓冲液中,孵育一定时间,使一抗与目标蛋白结合。

6. 洗涤。

用洗涤缓冲液洗涤转膜,去除未结合的一抗。

7. 二抗孵育。

将与目标蛋白特异性结合的二抗加入转膜的缓冲液中,孵育一定时间,形成特异性的免疫复合物。

8. 洗涤。

用洗涤缓冲液洗涤转膜,去除未结合的二抗。

9. 检测。

通过化学发光或染色等方法检测蛋白质的存在和量,最终得到Western blot结果。

总结。

Western blot技术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分析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优点。

掌握其原理及步骤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希望本文能够对初学者有所帮助。

western原理及经验

western原理及经验

1、丙烯酰胺和N,N’-亚甲双丙烯酰胺,应以温热(以利于溶解双丙稀酰胺)的去离子水配制含有29%(w/v)丙稀酰胺和1%(w/v)N,N’-亚甲双丙烯酰胺储存液丙稀酰胺29g,N,N-亚甲叉双丙稀酰胺1g,加H2O至100ml。

)储于棕色瓶,4℃避光保存。

严格核实PH不得超过7.0,因可以发生脱氨基反应是光催化或碱催化的。

使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隔几个月须重新配制。

如有沉淀,可以过滤。

2、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溶液:10%(w/v)0.1gSDS,1mlH2O去离子水配制,室温保存。

3、分离胶缓冲液:1.5mmol/LTris-HCL(pH8.8):18.15gTris和48ml1mol/LHCL混合,加水稀释到100ml终体积。

过滤后4°C保存。

4、浓缩胶缓冲液:0.5mmol/LTris-HCL(pH6.8):6.05gTris溶于40mlH2O中,用约48ml 1mol/L HCL调至pH6.8加水稀释到100ml终体积。

过滤后4°C保存。

这两种缓冲液必须使用Tris碱制备,再用HCL调节PH值,而不用Tris.CL。

5、TEMED原溶液四甲基乙二胺催化过硫酸铵形成自由基而加速两种丙稀酰胺的聚合。

PH太低时,聚合反应受到抑制。

AP提供两种丙稀酰胺聚合所必须的自由基。

去离子水配制数ml,临用前配制.6. 10%过硫酸铵溶液: 称取1g过硫酸铵,加超纯水溶解并定容至10ml,分装到1.5ml微量离心管中,冻存。

7、SDS-PAGE加样缓冲液:在沸水终煮3min混匀后再上样,一般为20-25ul,总蛋白量100μg。

8、Tris-甘氨酸电泳缓冲液:30.3gTris,188g甘氨酸,10gSDS,用蒸馏水溶解至1000ml,临用前稀释10倍。

PH8.39、转移缓冲液: 2.9g甘氨酸、5.8gTris碱、0.37g SDS(可不加),200ml甲醇(临用前加),加水至总量1L。

10、丽春红染液储存液:丽春红S 2g 三氯乙酸30g 磺基水杨酸 30g 加水至100ml 用时上述储存液稀释10倍即成丽春红S使用液。

western 实验步骤

western 实验步骤

Western Blot 实验基本步骤一、原理Western blotting(免疫印迹)是在蛋白质电泳分离和抗原抗体检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一项检测蛋白质的技术。

它将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高分辨力与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相结合。

经过PAGE分离的蛋白质样品,转移到固相载体(例如硝酸纤维素薄膜)上,固相载体以非共价键吸附蛋白质,且能保持电泳分离的多肽类型及生物学活性不变。

以固相载体上的蛋白质或多肽作为抗原,与对应飞抗体起免疫反应,再与酶或同位素标记的第二抗体其反应,经过底物显色或放射自显影以检测电泳分离的特异性目的基因表达的蛋白成分。

该技术广泛应用于检测蛋白水平的表达。

既可以定性,又可以半定量的Western是初步鉴定蛋白质最方便也是最通用的方法。

典型的印迹实验包括三个步骤:①蛋白质的电泳分离②将电泳后凝胶上的蛋白质转移至固体膜上,用非特异性,非反应活性分子封闭固体膜上未吸附蛋白质区域③免疫学检测。

免疫印迹克服了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直接在凝胶上进行免疫学分析的弊端,极大地提高了其利用率、分辨率和灵敏度,使其成为使用最广泛的免疫化学方法之一。

第一阶段为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抗原等蛋白样品经SDS处理后带阴电荷,在聚丙烯酰酰凝胶中从阴极向阳极泳动,分子量越小,泳动速度就越快。

此阶段分离效果肉眼不可见(只有在染色后才显出电泳区带)。

第二阶段为电转移。

将在凝胶中已经分离的条带转移至硝酸纤维素膜上,选用低电压(100V)和大电流(1~2A),通电45min转移即可完成。

此阶段分离的蛋白质条带肉眼仍不可见。

第三阶段为酶免疫定位。

将印有蛋白质条带的硝酸纤维素膜(相当于包被了抗原的固相载体)依次与特异性抗体和酶标第二抗体作用后,加入能形成不溶性显色物的酶反应底物,使区带染色。

阳性反应的条带清晰可辨,并可根据SDS-PAGE时加入的分子量标准,确定各组分的分子量。

western显色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i. 放射自显影ii. 底物化学发光ECLiii. 底物荧光ECFiv. 底物DAB呈色现常用的有底物化学发光ECL和底物DAB呈色,体同水平和实验条件的是用第一种方法,目前发表文章通常是用底物化学发光ECL。

westernblot原理及步骤

westernblot原理及步骤

westernblot原理及步骤一、配胶原理:30% acrylamide mix:产生凝胶的基本物质1.5M Tris(ph 8.8) :使分离胶PH为8.8(与甘氨酸的pka接近,从而使不同分子量的蛋白产生不同的电泳速度,从而使不同分子量的蛋白分开)1.0MTris(ph 6.8):使浓缩胶PH为6.8(可以通过甘氨酸和氯离子的作用产生压缩,从而使蛋白条带压细)10% SDS阴离子去污剂:断裂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破坏蛋白质二三级结构,消除蛋白质在迁移过程中结构的影响。

与蛋白质形成SDS-蛋白质复合物,由于SDS带有大量负电荷,蛋白质本身的电荷被掩盖,从而消除蛋白质迁移过程中自身电荷的差异造成的影响。

同时能够助溶,蛋白质变为亲水,容易在水相中迁移。

每克多肽可以与1.4g 去污剂结合,当分子量在15kd-200kd之间时,蛋白质的迁移率和分子量的对数呈线性关系,logMW(分子量)=K-bx(迁移率)AP:提供acr丙烯酰胺和bis亚甲丙烯酰胺聚合的氧自由基,是acr 和bis聚合的引发剂TEMED:催化AP释放氧自由基,是反应的催化剂1、清洗干净1.5mm或1mm玻璃板,检漏(有豁口和字的朝上)2、倒掉水,配10ml 10%的分离胶(1.5mm板需要7ml,1mm 板需要4.5ml)10%方案如下:H2O 4.0ml30% acrylamide mix 3.3ml1.5M Tris(ph 8.8)2.5ml10% SDS 0.1ml10% ammonium persulfate 0.1mlTEMED 0.004ml3、混合后上下摇晃,注意不要放在手中配(否则温度太高凝固的快),静置15s后用1ml枪二档吸一档打(在一角加即可,不用来回加,否则容易出气泡。

不过出气泡了也没事,加水压一下就浮上来了)4、加进玻璃板中,随后均匀来回加水到满5、等待20分钟6、倒掉水,将架子倒置过来让水排干,用纸巾擦拭斜角(一定要擦干净所有的水!否则两层胶之间出现水层就废了),同时配浓缩胶4ml H2O 2.7ml30% acrylamide mix 0.67ml1.0M Tris(ph 6.8) 0.5ml10% SDS 0.04ml10% ammonium persulfate 0.04ml TEMED 0.004ml7、加满分离胶后插入1.5mm或1mm的梳子,注意不要有气泡,等待20min二、测定蛋白浓度原理:A液是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20ul protein assayS+1ml protein assay A),B液是质量浓度为0.01g/mL硫酸铜溶液。

westernblot原理及过程

westernblot原理及过程

westernblot原理及过程
1、Western Blot的原理是:蛋白质是带电的,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通过SDS-PAGE分离蛋白质后,蛋白质被固定在凝胶中。

当凝胶被转移到支持物(例如NC膜或PVDF膜)上时,蛋白质在膜上保留其电荷。

通过针对特定氨基酸序列的特异性抗体作为探针检测蛋白质的位置。

这种技术的作用是对细胞或组织提取的蛋白混合物中的某一特异蛋白进行鉴别和半定量分析。

2、Western Blot的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几步:
蛋白提取:从细胞或组织中提取总蛋白质混合物。

蛋白定量:确定凝胶中蛋白质的浓度。

SDS-PAGE电泳:通过SDS-PAGE分离蛋白质混合物。

电转印:将分离的蛋白质从凝胶转移到支持物(例如NC膜或PVDF 膜)上。

封闭:用含有去污剂和牛血清白蛋白的溶液处理膜,以封闭膜上的任何未结合位点。

抗原-抗体免疫反应:使用特异性抗体检测目标蛋白质的位置。

蛋白检测:使用化学发光剂检测膜上的目标蛋白质。

westernblot原理及步骤

westernblot原理及步骤

Western blot的原理1.western blot即蛋白免疫印迹( Western Blot) 是将电泳分离后的细胞或组织总蛋白质从凝胶转移到固相支持物NC膜或PVDF 膜上,然后用特异性抗体检测某特定抗原的一种蛋白质检测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基因在蛋白水平的表达研究、抗体活性检测和疾病早期诊断等多个方面。

2.原理简单来说就是原理是通过特异性抗体对凝胶电泳处理过的细胞或生物组织样品进行着色。

通过分析着色的位置和着色深度获得特定蛋白质在所分析的细胞或组织中表达情况的信息。

具体可看westernblot 原理3.步骤(一)蛋白样品制备培养的细胞(定性)1.去培养液后用温的PBS冲洗2~3遍(冷的PBS有可能使细胞脱落)。

2.对于6孔板来说每孔加200~300uL,60~80℃的1×loading buffer。

3.刮下的细胞在EP管中煮沸10min,期间vortex 2~3次。

4.用干净的针尖挑丝,将团块弃掉,如果没有团块但有拉丝现象,可将EP管置于0℃后在5.14000~16000g离心2min,再次挑丝。

若无团块也无丝状物但溶液有些粘稠,可使用1ml注射器反6.复抽吸来降低溶液粘滞度,便于上样。

7.待样品恢复到室温后上样。

培养的细胞(定量)1.去培养液后用温的PBS冲洗2~3遍(冷的PBS有可能使细胞脱落)。

2.加入适量的冰预冷的裂解液后置于冰上10~20min。

3.刮下的细胞收集在EP管后超声(100~200w)3s,2次。

4.12000g离心,4℃,2min。

5.取少量上清进行定量。

6.将所有蛋白样品调至等浓度,充分混合沉淀后加loading buffer 后直接上样最好,剩余溶液(溶于1×loading buffer)可以低温储存,-70℃一个月,-20℃一周,4℃1~2天,每次上样前98℃,3min。

western实验原理及步骤

western实验原理及步骤

western实验原理及步骤
western实验原理及步骤
western实验是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它可以用来检测特定蛋白质的表达水平。

它的原理是将细胞内的蛋白质从细胞内取出,然后通过电泳来分离,最后将蛋白质用特定的抗体标记,然后用荧光染料检测,最后用荧光显微镜检测,从而检测特定蛋白质的表达水平。

Western实验的步骤包括:
1. 准备实验样本:首先准备实验样本,一般是细胞系或者组织样本,将其分离和提取蛋白质。

2. 电泳:将提取的蛋白质放入凝胶中,然后加入电流,使蛋白质受到电流的作用,从而分离不同的蛋白质。

3. 标记:将分离的蛋白质用特定的抗体标记,以便检测。

4. 检测:将标记的蛋白质用荧光染料检测,然后用荧光显微镜检测,从而检测特定蛋白质的表达水平。

western实验的原理是将细胞内的蛋白质从细胞内取出,然后通过电泳来分离,最后将蛋白质用特定的抗体标记,然后用荧光染料检测,最后用荧光显微镜检测,从而检测特定蛋白质的表达水平。

步骤包括准备实验样本、电泳、标记和检测。

Western印迹法

Western印迹法

Western印迹法Western 印迹法Western印迹法又称为免疫印迹(immunoblot)。

是用特异性抗体鉴定已被分离并转移到一种膜上的蛋白质混合物中的特殊抗原的方法。

即针对特定氨基酸序列的特异性试剂作为探针检测的方法。

Western Blot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被检测物是蛋白质,“探针”是抗体,“显色”用标记的二抗。

经过PAGE电泳分离的蛋白质样品,转移到固相载体上(固相载体以非共价键吸附蛋白质,并能保持其类型和生物学活性的不变)。

二、基本原理当蛋白质经高分辨率的SDS-PAGE电泳后,可被分离成许多不同的蛋白质区带,由于蛋白质的各个组分被固定于凝胶的网状结构中,可以将电泳后的蛋白带经电转移技术,转移到固相的硝酸纤维素膜上,再和特异性的抗体结合,经直接或间接抗原-抗体反应显示特异性的阳性条带。

Western印迹法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蛋白样品经SDS处理后带阴电荷,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从阴极向阳极泳动,分子量越小,泳动速度越快。

此阶段分离效果肉眼不可见(只有在染色后才显出电泳区带)。

第二阶段为电转移。

将在凝胶中已经分离的条带转移至硝酸纤维素膜上,选用低电压转移即可完成。

此阶段分离的蛋白质条带肉眼仍不可见。

第三阶段为酶免疫定位。

将印有蛋白条带的硝酸纤维素膜(相当于包被了抗原的固相载体)依次与特异性抗体(一抗)和酶标第二抗体作用后,加入能形成不溶性显色物的酶反应底物,使区带染色,阳性反应的条带清晰可辨。

三、操作步骤一)配制SDS-PAG 灌胶:分离胶浓缩胶二)上样蛋白质样品的制备直接用电泳加样缓冲液裂解细胞制备细胞蛋白质提取液三)SDS-PAGESDS-蛋白质复合物的电泳迁移率只与其分子量有关。

在一定条件下,迁移率与分子量呈对数线性关系。

丙烯酰胺凝胶对蛋白质的分辨范围丙烯酰胺(%[w/v])分离范围(kDa)15 15~4512.5 15~6010 18~757.5 30~1205 60~212(四)蛋白质的电转移打开蛋白质转移槽的胶板,依次放入:海绵、两张滤纸、凝胶、硝酸纤维素膜、再两张滤纸、海绵(以上所有的材料都需缓冲液浸湿,凝胶也必须保持湿润),合上转移槽的胶板,放入转移槽中,凝胶在负极一侧,倒入转移缓冲液,电泳。

Western免疫印迹 总结版

Western免疫印迹 总结版

Western免疫印迹(Western Blot)一.原理:Western Blot采用的是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被检测物是蛋白质,“探针”是抗体,“显色”用标记的二抗。

经过PAGE分离的蛋白质样品,转移到固相载体(例如硝酸纤维素薄膜)上,固相载体以非共价键形式吸附蛋白质,且能保持电泳分离的多肽类型及其生物学活性不变。

以固相载体上的蛋白质或多肽作为抗原,与对应的抗体起免疫反应,再与酶或同位素标记的第二抗体起反应,经过底物显色或放射自显影以检测电泳分离的特异性目的基因表达的蛋白成分。

也应用于检测蛋白水平的表达。

二.试剂1.裂解液:碧云天RIPA裂解液(强)主要成分为:50mM Tris(pH 7.4),150mM NaCl,1%TritonX-100,1% sodiumdeoxycholate,0.1% SDS,以及2mM sodium pyrophosphate,25mM β-glycerophosphate,1mM EDTA,1mM Na3VO4,0.5 ug/ml leupeptin等多种抑制剂。

2.PSMF:中文-苯甲基磺酰氟,有剧毒;在水溶液中不稳定,应在使用前从贮存液中现用现加于裂解缓冲液中;100mmol/L PMSF溶液配制方法:溶解174mg的PMSF于足量的异丙醇中,定容到10ml,分装成小份贮存于-20℃,使用时终浓度一般为1mmol/L。

3.裂解液(含PMSF)的配制:1ml裂解液加100 mM 的PMSF 10 μl(只是比例关系,根据样品量计算出裂解液的实际体积再配制相应的裂解液)。

PMSF要摇匀至无结晶时才可与裂解液混合4.丙烯酰胺和N,N’-亚甲双丙烯酰胺,应以温热(以利于溶解双丙稀酰胺)的去离子水配制含有29%(w/v)丙稀酰胺和1%(w/v)N,N’-亚甲双丙烯酰胺储存液丙稀酰胺29g,N,N’-亚甲双丙稀酰胺1g,加H2O至100ml。

)储于棕色瓶,4℃避光保存。

western原理和实验技术体会

western原理和实验技术体会

Western的原理几乎所有蛋白质电泳分析都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上进行,而所用条件总要确保蛋白质解离成单个多肽亚基并尽可能减少其相互间的聚集。

最常用的方法是将强阴离子去污剂SDS与某一还原剂并用,并通过加热使蛋白质解离后再加样于电泳凝胶上。

变性的多肽与SDS结合并因此而带负电荷,由于多肽结合SDS的量几乎总是与多肽的分子量成正比而与其序列无关,因此SDS多肽复合物在聚丙烯酰凝胶电泳中的迁移只与多肽的大小相关。

在达到饱和的状态下,每克多肽约可结合1.4克去污剂,借助已知分子量的标准参照物,则可测算出多肽链的分子量。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大多在不连续缓冲系统中进行,其电泳槽缓冲液的pH值与离子强度不同于配胶缓冲液,当两电极间接通电流后,凝胶中形成移动界面,并带动加入凝胶的样品中所含的SDS多肽复合物向前推进。

样品通过高度多孔性的积层胶后,复合物在分离胶表面聚集成一条很薄的区带(或称积层)。

曲于不连续缓冲系统具有把样品中的复合物全部浓缩于极小体积的能力,故大大提高了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分辨率。

样品和积层胶中含Tris-Cl(pH6.8),上下槽缓冲液含Tris-甘氨酸(pH8.3),分离胶中含Tris-Cl(pH8.8)的。

系统中所有组分都含有0.1%的SDS(Laemmli,1970),样品和积层胶中的氯离干形成移动界面的先导边界而甘氨酸分子则组成尾随边界,在移动界面的两边界之间是一电导较低而电位滴度较陡的区域,它推动样品中的多肽前移并在分离胶前沿积聚,此处pH 值较高,有利于甘氨酸的离子化,所形成的甘氨酸离子穿过堆集的多肽并紧随氯离子之后,沿分离胶泳动。

从移动界面中解脱后,SDS多肽复合物成一电位和pH值均匀的区带泳动穿过分离胶,并被筛分而依各自的大小得到分离。

电泳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通常用来查看蛋白混合物样品的复杂程度和监测纯化效果。

这种方法分离效果极好,可惜很难在不丧失精度情况下放大到制备规模,因为随着胶厚度的增加,电泳时的热效应会严重干扰蛋白的泳动。

Western印迹法原理、操作步骤及应用

Western印迹法原理、操作步骤及应用

Western印迹法的原理及应用一、原理免疫印迹法(Western印迹法)是将经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离的蛋白质样品,转移到固相载体(例如硝酸纤维素薄膜)上,固相载体以非共价键形式吸附蛋白质,且能保持电泳分离的多肽类型及其生物学活性不变。

以固相载体上的蛋白质或多肽作为抗原,与对应的抗体起免疫反应,再与酶或放射性核素标记的第二抗体起反应,经过底物显色或放射自显影以检测电泳分离的特异性目的基因表达的蛋白成分。

典型的印迹实验包括三个步骤:①蛋白质的电泳分离;②将电泳后凝胶上的蛋白质转移至固体膜上,用非特异性、非反应活性分子封闭固体膜上未吸附蛋白质区域;③免疫学检测。

免疫印迹法克服了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直接在凝胶上进行免疫学分析的弊端,极大地提高了其利用率、分辨率和灵敏度,使其成为使用最广泛的免疫化学方法之一。

二、材料Western印迹法所需材料包括SDS-PAGE试剂,硝酸纤维素薄膜,匀浆缓冲液,转膜缓冲液,膜染色液,显色液,酶标二抗及其底物等。

三、操作步骤(一)样品制备培养细胞及组织样品加匀浆缓冲液,机械或超声波室温匀浆0.5~1分钟。

细菌诱导表达的原核细胞,可通过电泳上样缓冲液直接裂解细胞。

然后4℃,13 000g离心15分钟,取上清液作为样品。

(二)SDS-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目前对蛋白质进行分离、纯度鉴定及分子量测定的主要方法之一。

十二烷基磺酸钠(SDS)是一种阴离子去污剂,可与蛋白质结合,使蛋白质变性并带上大量负电荷。

SDS-PAGE是最常用的凝胶电泳技术。

它通常采用不连续电泳系统,即用上层胶(成层胶)和下层胶(分离胶)两种不同浓度的凝胶灌制凝胶板。

SDS-PAGE通过其电荷效应、浓缩效应和分子筛效应,达到蛋白质高分辨率的分离效果。

抗原等蛋白样品经SDS处理后带负电荷,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从阴极向阳极泳动,分子量越小,泳动速度就越快。

此阶段分离效果肉眼不可见(只有在染色后才显出电泳区带)。

Western-blot的原理、操作及注意事项

Western-blot的原理、操作及注意事项

Western blot的原理、操作及注意事项原理:通过电泳区分不同的组分,并转移至固相支持物,通过特异性试剂(抗体)作为探针,对靶物质进行检测,蛋白质的Western印迹技术结合了凝胶电泳的高分辨率和固相免疫测定的特异敏感等多种特点,可检测到低至1~5ng(最低可到10-100pg)中等大小的靶蛋白。

一、抗原的选择和制备A:样品的制备1 组织:组织的处理方法:组织洗涤后加入3倍体积预冷的PBS,0℃研磨,加入5×STOP buffer,180W,6mins,0℃超声波破碎,5000rpm,5mins 离心,取上清。

加入β-ME(9.5ml加入0.5ml),溴酚蓝(9.5ml加入0.5ml)煮沸10min,分装后于-20℃保存,用时取出,直接溶解上样。

2 细胞:细胞的处理方法:离心收集细胞或者直接往细胞培养瓶内加入5×STOP buffer,收集,180W,6mins,0℃超声波破碎,5000rpm,5mins 离心,取上清。

加入β-ME(9.5ml加入0.5ml),溴酚蓝(9.5ml加入0.5ml)煮沸10min,分装后于-20℃保存,用时取出,直接溶解上样。

3 分泌蛋白的提取(特例):直接收集分泌液,加入β-ME、溴酚蓝制样。

B:蛋白的定量方法及影响蛋白定量原因1.双缩脲法:双缩脲法是第一个用比色法测定蛋白质浓度的方法。

在需要快速,但不很准确的测定中,常用此法。

硫铵不干扰显色,这对蛋白质提纯的早期阶段是非常有利的。

双缩脲法的原理是Cu2+与蛋白质的肽键,以及酪氨酸残基络合,形成紫蓝色络合物,此物在54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双缩脲法常用于0.5g/L~10g/L含量的蛋白质溶液测定。

干扰物有硫醇,以及具有肽性质缓冲液,如Tris、Good缓冲液等。

可用沉淀法除去干扰物,即用等体积10%冷的三氯醋酸沉淀蛋白质,然后弃去上清液,再用已知体积的1m NaOH溶解沉淀的蛋白质进行定量测定。

westernblotting原理及体会

westernblotting原理及体会

westernblotting原理及体会Western blotting 全攻略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一般由凝胶电泳、样品印记和免疫学检测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步是做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使待测样品中的蛋白按分子量大小在凝胶中分成条带。

第二部把凝胶中已分成条带的蛋白转移到一种固相支持物上,常用硝酸纤维素膜(NC膜)和PVDF膜,蛋白转移的方法多用电泳转移,它又分为半干法和湿法之分,先打多用湿法。

第三部是用特异性的抗体检测出已经印迹在膜上的所需要研究的相应抗原。

免疫检测的方法可以是直接的和间接的。

现在多用间接免疫酶标法,在用特异性的第一抗体杂交结合后,再用酶标的第二抗体(碱性磷酸酶AP)或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第一抗体的抗体杂交结合,再加酶的底物显色或者通过膜上的颜色或X光底片上曝光的条带来显示抗原的存在。

一、基本原理第一部分:SDS-PAGE电泳1、蛋白中含有很多的氨基(+)和羧基(-),不同的蛋白在不同的PH值下表现出不同的电荷,为了是蛋白在电泳中的迁移率只与分子量有关,我们在上样前,会进行一些处理,即加入上样缓冲液(loading buffer)。

其中所含的SDS和β-巯基乙醇可破坏蛋白分子间的二级三级结构,断开半胱氨酸残疾之间的二硫键,再经高温处理后,使蛋白完全变性和结聚,形成棒状结构同时整个蛋白带上负电荷;其所含的溴酚蓝,用于监控整个电泳过程;其所含的甘油或蔗糖增大溶液密度,可加速聚沉样品入凹槽底部。

通电后被负电荷包裹的蛋白在凝胶中向正极移动。

样品先通过高度多孔性的浓缩胶,使蛋白在分离胶表面聚集形成一条很薄的区带。

2、电泳启动后蛋白所带的电荷数除以单位质量是不同的,所以带负电多者迁移快,反之则慢(电荷效应);而由于胶孔径小,且成为一个整体的筛状结构,他们对大分子阻力大,小分子阻力小(分子筛效应),最终达到彼此分开的目的。

3、SDS-PAGE胶分离范围:第二部分:样品的印迹(转膜)膜的选择:PVDF膜、NC膜、尼龙膜。

Western-Blot-原理和操作方法(全)要点

Western-Blot-原理和操作方法(全)要点

Western Blot 原理和操作方法(全)工作原理蛋白质的电泳分离是重要的生物化学分离纯化技术之一,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作用下,向着与其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的现象.根据所采用的支持物不同,有琼脂糖凝胶电泳,淀粉凝胶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其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由于无电渗作用,样品用量少(1-100μg),分辨率高,可检出10-9-10-12mol的样品,凝胶机械强度大,重复性好以及可以通过调节单体浓度或单体与交联剂的比例而得到孔径不同的凝胶等优点而受到广泛的应用.SDS-PAGE是最常用的定性分析蛋白质的电泳方式,特别是用于蛋白质纯度检测和测定蛋白质分子量.PAGE能有效的分离蛋白质,主要依据其分子量和电荷的差异,而SDS-PAGE(SDS变性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分离原理则仅根据蛋白质的分子量的差异,因为SDS-PAGE的样品处理液是在要跑电泳的样品中假如含有SDS和巯基乙醇(2-ME)或二巯基赤藓醇(DTT),其可以断开半胱氨酸残基之间的二硫键,破坏蛋白质的四级结构,SDS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即去污剂,它可以断开分子内和分子间的氢键,破坏蛋白质分子的二级及三级结构,并与蛋白质的疏水部分相结合,破坏其折叠结构,电泳样品假如样品缓冲液后,要在沸水中煮3-5分钟使SDS 与蛋白质充分结合形成SDS-蛋白质复合物,SDS-蛋白质复合物在强还原剂巯基乙醇存在时,蛋白质分子内的二硫键被打开而不被氧化,蛋白质也完全变性和解聚,并形成榛状结构,稳定的存在于均一的溶液中,SDS与蛋白质结合后使SDS-蛋白质复合物上带有大量的负电荷,平均每两个氨基酸残基结合一个SDS分子,这时各种蛋白质分子本身的电荷完全被SDS掩盖,远远超过其原来所带的电荷,从而使蛋白质原来所带的电荷可以忽略不计,消除了不同分子之间原有的电荷差别,其电泳迁移率主要取决于亚基分子质量的大小,这样分离出的谱带也为蛋白质的亚基.样品处理液中通常加入溴酚蓝染料, 溴酚蓝指示剂是一个较小的分子,可以自由通过凝胶孔径,所以它显示着电泳的前沿位置,当指示剂到达凝胶底部时,即可停止电泳.另外样品处理液中也可加入适量的甘油或蔗糖以增大溶液密度,使加样时样品溶液可以沉入样品加样槽底部.重要参数①聚丙烯酰胺凝胶(PAG)制备原则:由于孔径的大小取决于单体和双体丙烯酰胺在凝胶中的总浓度(T)以及双体占总浓度的百分含量即交联度(C)决定的,因而制胶之前必须首先知道这两个参数.一般可以由下述公式计算:T%=(a+b)/m*100%; 和C%=a/(a+b)*100%其中: a=双体(bis)的重量;b=单体(arc)的重量;m=溶液的体积(ml)②当分析一个未知样品时,常常先用7.5%的标准凝胶制成4-10的梯度凝胶进行试验,以便选择理想的胶浓度.如果蛋白质的分子量已知,可参考下表选择所需凝胶浓度:蛋白质分子量范围(Da) 适宜的凝胶浓度(%)<10420-301×104-4×10415-204×104-1×10510-151×105-5×1055-10>5×1052-5蛋白分子量 (kDa)凝胶浓度 (%)4-40 20 12-45 15 10-70 12.5 15-100 10 25-2008③分离胶(5ml 体积):5%的积层胶的配置:蛋白质的样品制备:蛋白质的样品制备是Western Blotting 的第一步,样品制备是关键步骤,要求尽可能的获得所有蛋白质,应注意以下问题:1:在合适的盐浓度下,应保持蛋白质的最大溶解性和可重复性。

westernblot原理及步骤

westernblot原理及步骤

Western Blot 原理及步骤Western,也称Western blot、Western blotting、Western印迹,常简写为WB,是用抗体检测蛋白表达的重要方法之一。

Western可以参考如下步骤进行操作。

1.收集蛋白样品(Protein sample preparation)根据实验需要,使用适当的裂解液,例如碧云天生产的Western及IP细胞裂解液(P0013/P0013J)、RIPA裂解液(P0013B/P0013C/P0013D/P0013K)、NP-40裂解液(P0013F)或SDS裂解液(P0013G)等,裂解贴壁细胞、悬浮细胞或组织样品;为了防止蛋白的降解,或保证磷酸化或乙酰化蛋白的稳定,也可额外添加蛋白酶抑制剂、磷酸酶抑制剂或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混合物(P1005/P1006/P1045/P1046/P1112/P1113)。

对于某些特定的亚细胞组份蛋白,例如细胞核蛋白、细胞浆蛋白、线粒体蛋白等,可以参考相关文献提取这些亚细胞组份蛋白,也可以使用试剂盒进行抽提,例如碧云天生产的细胞核蛋白与细胞浆蛋白抽提试剂盒(P0027和P0028)、细胞膜蛋白与细胞浆蛋白提取试剂盒(P0033)、细胞线粒体分离试剂盒(C3601)、组织线粒体分离试剂盒(C3606)。

收集完蛋白样品后,为确保每个蛋白样品的上样量一致,需要测定每个蛋白样品的蛋白浓度。

根据所使用的裂解液的不同,需要采用适当的蛋白浓度测定方法。

因为不同的蛋白浓度测定方法对于一些去垢剂和还原剂等的兼容性差别很大。

如果使用碧云天生产的Western及IP细胞裂解液(P0013)、RIPA裂解液,可以使用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P0009/P0010/P0010S/P0011/P0012/P0012S)、Bradford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去垢剂兼容型)(P0006C)。

2.电泳(Electrophoresis)(1)SDS-PAGE凝胶配制SDS-PAGE凝胶可以参考一些文献资料进行配制,也可以使用碧云天生产的SDS-PAGE 凝胶配制试剂盒(P0012A)、SDS-PAGE凝胶快速配制试剂盒(P0012A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ml 2.8 ml 0.6 ml 0.5 ml 0.04 ml 0.004 ml 0.04ml
6 ml 4.1 ml 1.0 ml 0.75 ml 0.06 ml 0.006 ml 0.06ml
一.配胶 1. 注意一定要将玻璃板洗净,最后用 ddH2O 冲洗,将与胶接触的一面向下倾斜置于干净的纸巾晾干。 2. 分离胶及浓缩胶均可事先配好(除 AP 及 TEMED 外),过滤后作为储存液避光存放于 4℃,可至少 存放 1 个月,临用前取出室温平衡(否则凝胶过程产生的热量会使低温时溶解于储存液中的气体析出 而导致气泡,有条件者可真空抽吸 3 分钟),加入 10%AP(0.7~0.8:100, 分离胶浓度越高 AP 浓度越 低,15%的分离胶可用到 0.5:100)及 TEMED(分离胶用 0.4:1000, 15%的可用到 0.3:1000,浓缩胶用 0.8:1000)即可 3. 封胶:灌入 2/3 的分离胶后应立即封胶,胶浓度<10%时可用 0.1%的 SDS 封,浓度>10%时用水饱
10%的 AP 最好现配现用,如在 4℃存放勿超过两周。30%的丙烯酰胺如有沉淀,最好弃掉。
二.样品处理 1.培养的细胞(定性):
⑴ 去培养液后用温的 PBS 冲洗 2~3 遍(冷的 PBS 有可能使细胞脱落)。 ⑵ 对于 6 孔板来说每孔加 200~300μl,60~80℃的 1×loading buffer。 ⑶ 100℃,1min。 ⑷ 用细胞刮刮下细胞后在 EP 管中煮沸 10min,期间 vortex 2~3 次。 ⑸ 用干净的针尖挑丝,如有团块则将团块弃掉,如果没有团块但有拉丝现象,则可以将 EP 管置于 0℃后在 14000~16000g 离心 2min,再次挑丝。若无团块也无丝状物但溶液有些粘稠,可通过使用 1ml 注射器反复抽吸来降低溶液粘滞度,便于上样。 ⑹ 待样品恢复到室温后上样。 2.培养的细胞(定量): ⑴ 去培养液后用温的 PBS 冲洗 2~3 遍(冷的 PBS 有可能使细胞脱落)。 ⑵ 加入适量的冰预冷的裂解液后置于冰上 10~20min。 ⑶ 用细胞刮刮下细胞,收集在 EP 管后超声(100~200w)3s,2 次。 ⑷ 12000g 离心,4℃,2min。 ⑸ 取少量上清进行定量。 ⑹ 将所有蛋白样品调至等浓度,充分混合沉淀后加 loading buffer 后直接上样最好,剩余溶液(溶 于 1×loading buffer)可以低温储存,-70℃一个月,-20℃一周,4℃ 1~2 天,每次上样前 98℃, 3min。 3.组织: ⑴ 匀浆 对于心肝脾肾等组织可每 50~100mg 加 1ml 裂解液,肺 100~200mg 加 1ml 裂解液。可手动 或电动匀浆。注意尽量保持低温,快速匀浆。 ⑵ 12000g 离心,4℃,2min。 ⑶ 取少量上清进行定量。 ⑷ 将所有蛋白样品调至等浓度,充分混合沉淀加 loading buffer 后直接上样最好,剩余溶液(溶 于 1×loading buffer)可以低温储存,-70℃一个月,-20℃一周,4℃ 1~2 天,每次上样前 98℃, 3min。
浸泡 NC 膜:将 NC 膜平铺于去离子水面,靠毛细作用自然吸水后再完全浸入水中 10min 以排除气 泡,随后浸泡入转移液中。PVDF 膜则在 M-OH 中浸泡 20min 以上后转入转移液中。将滤纸也浸入转移 液中。 2.取胶:
将胶卸下,保留 30-100KD 或分子量范围更广些的胶(以便以后杂其他感兴趣的蛋白),左上切角, 在转移液中稍稍浸泡一下,置于洁净玻璃板上,按顺序铺上膜与每侧一张(干转每侧三张)滤纸。注 意用玻棒逐出气泡,剪去滤纸与膜的过多部分(尤其是干转,以防止短路) 3.转膜:
1、 丙烯酰胺和 N,N’-亚甲双丙烯酰胺,应以温热(以利于溶解双丙稀酰胺)的去离子水配制含有
29%(w/v)丙稀酰胺和 1%(w/v)N,N’-亚甲双丙烯酰胺储存液丙稀酰胺 29g,N,N-亚甲叉双丙稀酰胺
1g,加 H2O 至 100ml。)储于棕色瓶,4℃避光保存。严格核实 PH 不得超过 7.0,因可以发生脱氨基反
一抗的准备:使用反贴法时每张 3×9cm2 膜约需 2ml 一抗稀释液。 反贴法的操作:含一抗的封闭液滴加于摇床的塑料膜上,将 Western 膜从封闭液中取出,滤纸贴 角稍吸干,正面朝下贴在一抗上,注意不要留下气泡,室温下轻摇孵育一小时或 4℃静置过夜。在反 应体系外面罩一湿润平皿以防止液体过多蒸发。 3.洗涤: 一抗孵育结束后,用 PBST 或 TTBS 漂洗膜后再浸洗三次,每次 5-10min。 4.结合二抗: 根据一抗来源选择合适的二抗,根据鉴定方法选择 HRP 或 AP 标记的抗体,按相应比例稀释 (1:1000~1:10000),室温轻摇一小时。 5.洗涤: 二抗孵育结束后,用 PBST 或 TTBS 漂洗膜后再浸洗三次,每次 5-10min。
100ml 终体积。过滤后 4°C 保存。
4、 浓缩胶缓冲液:0.5mmol/LTris-HCL(pH6.8):6.05gTris 溶于 40mlH2O 中,用约 48ml 1mol/L HCL
调至 pH6.8 加水稀释到 100ml 终体积。过滤后 4°C 保存。这两种缓冲液必须使用 Tris 碱制备,再用
0.15 ml
TEMED
0.002ml
0.004 ml
0.006 ml
10%过硫酸铵
0.05ml
0.1 ml
0.15 ml
浓缩胶:5% ,pH6.8 超纯水 30%丙烯酰胺溶液 pH6.8、1.0mol/LTris 溶液 10%SDS TEMED 10%过硫酸铵
2 ml 1.4 ml 0.3 ml 0.25 ml 0.02 ml 0.002 ml 0.02ml
湿转:电转槽用去离子水淋洗晾干,加入 1,000ml 电转液。将胶平铺于海绵上,滴加少许电转液 再次驱赶气泡,封紧后放入电转槽,注意膜在正极一侧。降温,将电泳槽置于冰水混合物中。恒 流 100mA 过夜,或 400mA,4h。注意不同蛋白的要求不同。பைடு நூலகம்
干转:用电转液淋洗石墨电极,滤纸吸干,铺上胶,再滴少许电转液,以 1.5mA/cm2 凝胶面积转 移 1-2 小时。负载电压不宜超过 1V/cm2 胶面积。
4.2.4 22. 聚丙烯酰胺凝胶溶液:
分离胶 12.5% ,PH8.8
5ml
10ml
15ml
超纯水
1.5ml
3.0 ml
4.5 ml
30%丙烯酰胺溶液
2.1 ml
4.2 ml
6.4 ml
pH8.8、1.5mol/LTris 溶液 1.3 ml
2.6 ml
3.8 ml
10%SDS
0.05ml
0.1 ml
裂解液配方:Tris-Cl (pH7.4) 20mM,EDTA 1mM 由于蛋白酶抑制剂可影响蛋白定量,且新鲜蛋白很少降解,故可不加,如加按建议比例即 可。提取磷酸化的蛋白还需加 Na3VO4 0.1mM 及 NaF 25mM)。
1×loading buffer 配方:10% 甘油,50mM Tris·Cl (pH6.8),2% β-巯基乙醇,0.2~0.5‰溴酚 蓝,2%或 5%的 SDS。Buffer 可配成 2×~5×,注意 SDS 终浓度勿超过 10%。 对于心脏,肌肉等碎屑较多的组织可用 5%的 SDS,肝肾等组织 2%即可。
和的异丁醇或异戊醇,也可以用 0.1%的 SDS。封胶后切记,勿动。待胶凝后将封胶液倒掉,如用醇封 胶需用大量清水及 ddH2O 冲洗干净,然后加少量 0.1%的 SDS,目的是通过降低张力清除残留水滴。 4.灌好浓缩胶后 1h 拔除梳子,注意在拔除梳子时宜边加水边拔,以免有气泡进入梳孔使梳孔变形。 拨出梳子后用 ddH2O 冲洗胶孔两遍以去除残胶,随后用 0.1%的 SDS 封胶。若上样孔有变形,可用适当 粗细的针头拨正;若变形严重,可在去除残胶后用较薄的梳子再次插入梳孔后加水拔出。30min 后即 可上样,长时间有利于胶结构的形成,因为肉眼观的胶凝时其内部分子的排列尚未完成。
应是光催化或碱催化的。使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隔几个月须重新配制。如有沉淀,可以过滤。
2、 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 溶液:10%(w/v)0.1gSDS,1mlH2O 去离子水配制,室温保存。
3、 分离胶缓冲液:1.5mmol/LTris-HCL(pH8.8):18.15gTris 和 48ml1mol/LHCL 混合,加水稀释到
PBST: 1×PBS
TTBS: Tris-HCl 20mM, pH 7.4 (25℃)
Tween-20 0.01% ~0.02%
NaCl
150mM
Tween-20 0.05%
封闭液与抗体溶剂均为含 5%脱脂奶粉的 PBST 或 TTBS,临用时取 200ml PBST 或 TTBS
加入 10g 脱脂奶粉即为封闭液。
中,冻存。
7、 SDS-PAGE 加样缓冲液:在沸水终煮 3min 混匀后再上样,一般为 20-25ul,总蛋白量 100μg。
8、 Tris-甘氨酸电泳缓冲液:30.3gTris,188g 甘氨酸,10gSDS,用蒸馏水溶解至 1000ml,临用前
稀释 10 倍。PH8.3
9、 转移缓冲液: 2.9g 甘氨酸、5.8gTris 碱、0.37g SDS(可不加),200ml 甲醇(临用前加),
电泳液配方:Tris-base 3g, glycine 14.4g, 0.1% SDS(10ml 10% SDS)/L Tris-base 1.5g, glycine 7.2g, 0.1% SDS(5ml 10% SDS)/0.5L
四.转膜 1.电泳结束前 20 分钟左右戴上手套开始准备:
湿转使用常规电转液:Tris 3.0g,Gly 14.4g, M-OH 200ml,加去离子水至 1,000ml。干转则 取此转移液,每 50ml 加入 10%SDS180u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