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中生态策略的融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设计中生态策略的融入

摘要:建筑师应加强生态意识, 在建筑设计中运用生态策略, 尽量减少建筑物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同时满足人们生理和生活的需要[ 3] 。生态建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不仅需要建筑师在设计中运用生态策略和手段, 还需要决策者、管理机构、社区组织、业主和使用者等都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 共同参与, 才能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和工作环境,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本文探讨了建筑设计中生态策略的融入。

关键词:建筑设计;生态;策略;融入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筑是人类创造的介于自然界与人类之间的微观环境,建筑的存在本身既作用于自然生态环境,也作用于人类,建筑始终持续地影响着周围的环境和使用者的生活。在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量,同时也会产生不少废弃物,这都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而且,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文化、教育、审美等的精神追求也在不断上升,人们很自然地从要求有舒适的家居,进一步要求有温馨怡情的居住环境,甚至要求他们所居住的城市也要有迷人的景观和高尚品位。因此,关注生态的建筑设计是我们这个时代对建筑师的要求。

一、建筑设计中生态设计基本要求

1、科学设计,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应当是设计的根本原则。这是因为,人是社会的

主体,追求高效节约决不能以降低生活质量、牺牲人的健康和舒适性为代价。在以往设计的一些太阳能建筑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服务于经济落后地区的,其室内热舒适度较低,没有认真做到合理设计和以人为本。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这种低标准的“绿色生态”建筑很难再有所发展,也必将被社会所淘汰。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讲,这与国家宏观要求也是相符的。

2、讲究生态和谐

建设生态建筑,其次要做到生态和谐。也就是要注重研究建筑物旁边的植被、微生物、动物和人之间的关系,强调各种物体之间的共生共荣,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些都可以通过植被的多样性、自然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化学污染的降低来体现,这样就营造建筑旁边的环境质量。

3、讲求节约能源

生态建筑,最重要的是要遵循节能原则,也就是节约能源、资源,无害化、无污染、可循环。建筑材料使用应尽可能利用可降解、可再生的资源,同时还要严格做到建材的无害化(无污染,无辐射)。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要求利用各种手段来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实现向自然索取与回报的平衡,构建一个和谐高效利用能源的生存环境。

4、强调整体性设计

建筑设计应强调“整体设计”思想,必须结合气候、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整体设计,切勿盲目照搬所谓的先进

生态技术,也不能仅仅着眼于一个局部而不顾整体。

二、建筑设计中生态策略的融入

1、建筑规划设计

建筑规划设计从整体角度把握人类生态系统的结构,以生态为基础进行整体规划和生态规划,合理利用土地,有效协调经济、社会和生态之间的关系。根据自然的本质属性,组织各功能分区,使建筑群的能流、物流畅通无阻;合理确定建筑物朝向、间距、形体、绿化配置等内容。注重场地设计,尊重设计地段内的环境,植被的特点,因地制宜,力求最小的土方量,减少对土壤的破坏。合理组织交通,减轻地面上各功能区域的相互干扰。根据地形特点,利用建筑周边环境及其本身的形体处理通风和光影关系,组织立体绿化和水体,改善建筑小气候,使人们生活在绿色、具有生命力的生态环境中。在生态建筑规划设计中要把具体建筑看成是城市建筑大系统的一部分,与城市建筑大系统相联系,使建筑内部难以消化的废物成为其它元素的资源。

2、建筑方案设计

设计人员要把建筑视为一个微型生态系统,通过生态设计充分有效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能量,考虑建筑空间的形体与自然空间的联系,采暖、通风、照明、电气等方面的高效与协调等,降低系统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建筑方案应充分利用太阳光、阴影,选择合理的建筑朝向和建筑体型;营造良好的局部建筑小气候,使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相结合,加强人与自然的联系;建筑空间多样

化科学化,加大使用功能的灵活性和空间的可变性,留有变化余地,经过改造和装饰可以再生使用。建筑方案应合理确定建筑体型。建筑的细高比越大,热损耗、热吸收也就越大。以立方体建筑为例,最经济的比例是1:4(高:宽)。因此夏季降低建筑的热吸收或冬季减少建筑的热损失不仅是简单地取决于朝向,建筑形式及体型系数也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3、可再生能源的循环利用

建筑外表面应考虑围护结构的热效率;设计规模恰当有效的供热、通风和空调系统;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可选择的再生能源,形成与建筑空间使用配套的能源综合开发利用系统,建筑生活垃圾综合处理;从节能出发做好照明、器具设备和电气负荷的最优化设计;考虑建筑空间的建筑材料中易挥发的有机成分,尽量减少微生物生长的机会,提供新鲜的空气,创造易于接近日光和公共适宜的环境,同时要考虑室内空间维修和清洁材料挥发的化学成分对人体的影响;建筑构造使用可循环或带有可循环材料(如钢材、铝材等)的产品,考虑建筑构件和建筑设备的再利用,尽可能减少建筑垃圾;为建筑物主人使用可循环设施提供方便,通过中水的再利用和节水装置,使生活污水排放量降到最低;建筑屋顶、地面、门窗要进行隔热处理;广泛应用建筑采暖节能、制冷节能、通风节能、照明节能等建筑节能技术。

4、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雨水的收集和污水的处理回收利用是建筑节水的有效措施,通

过低技术的建筑处理及后续工种的配合,收集的雨水可用于浇灌,用于景观水景,改善了建筑的生态环境。污水的回收利用是建筑内的洗漱污水经有特殊设备的净化处理后,再用于冲厕,或者浇灌等。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和雨水收集利用及灌溉技术的应用,使水资源利用最大化。系统可以长期稳定运行,且节省投资,运行费用低。在保温隔热的处理上,建筑外墙外保温的处理,玻璃采用low- e 玻璃等k值小的节能玻璃,可以减少建筑外围护结构的能量交换,这样在建筑运行中节省了很大的能源消耗,同时在建筑屋顶处使用人工覆土可以减小屋顶的热损失;屋顶种植绿色植被既增加了绿化面积又改善了生态环境。

5、注重人与自然环境的沟通

建筑环境的品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质量,生态建筑在注重环境保护的同时,还应以人为本。要增强人与自然环境的沟通,使建筑不再是隔绝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屏障,它将提供给人们的是一种方便、舒适、优美的生活空间。

(1)利用自然方法创造宜人的温度、湿度环境,在尽量减少能耗的同时,保证甚至提高舒适性。

(2)合理的房间进深,自然采光系统和良好的照明系统。合理的空间布局和良好的声环境,给使用者提供一个安静、和谐、宜人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3)创造良好的通风对流环境,建立自然空气循环系统。建立立体的多层次绿化系统,改善和净化小环境气候,使居住者和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