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法习题ppt课件
合集下载
结构力学:第七章《力法》
为此,求出基本结构的
和NP值 N1
0 22 1
-1/2
对称
2
列表计算(见书137页)后得
EA11=(3+ ) a EA△1P=-Pa
2P 2
NP 0
3 P0
1
+P/2
P 4
对称返29回2
代入典型方程,解得
3
22
X1=1
4
=0.172P
0 22 1
对称
N1
-1/2
2
各杆内力按式
X1 1 M1图
M 2图
M3图 P Pab L
作基本结构各 和MP图
1 X2 1 由于 3=0,故
13= 31= 23= 32= △3P=0
X3 1 则典型方程第三式为
MP图
代代入入典典型型方3方3X程程3(=解消0得去公因子)得
33≠0(因X3的解唯一)
Pab2
L2 M图
MAC= a
4P 11
+
a(
3P 88
)
Pa 2
内力的计算便是静定问题。
返26回
2 、力法的计算步骤
(1)确定原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2)选择静定的基本结构(去掉多余联系, 以多余未知力代替)。 (3)写出力法典型方程。 (4)作基本结构的各单位内力图和荷载内力 图,据此计算典型方程中的系数和自由项。 (5)解算典型方程,求出各多余未知力。 (6)按叠加法作内力图。
结论
象上述这样解除超静定结构的多余联系而得 到静定的基本结构,以多余未知力作为基本未知 量,根据基本结构应与原结构变形相同而建立的 位移条件,首先求出多余未知力,然后再由平衡 条件计算其余反力、内力的方法,称为力法。
结构力学教程——第10章 力法
系数和自由项 ➢ 梁、刚架:
ii
M i 2 ds
EI
Ai yi EI
ij
M i M j ds EI
Aj yi EI
iP
M i M P ds EI
➢ 桁架:
2
ii
Ni l EA
ij
Ni N jl EA
iP
Ni N Pl EA
知识点
10.3 超静定刚架和排架
1. 刚架
20kN/m
11
M12 EI
ds
FN21 EA
ds
y2
cos2
EI ds EA ds
1P
M1 M P EI
ds
M0y ds
EI
(4)求多余未知力,即水平推力FH
M0y
X1
FH
1P 11
y2 EI
EI ds
cos2
ds EA
ds
(5)内力计算
M M 0 FH y
FQ FQ0cos FHsin FN FQ0sin FHcos
1P 11X1 0
P
2P 0
P
0
a
11
2 2
1
1
1
P
a
N1
NP
(3)求系数
11
2
Ni l 2( EA
2)2 EA
2a 4 12 a EA
4a (1 EA
2)
1P
Ni N jl 1 Pa 2 EA EA
(
2 )( EA
2P)
2a 2Pa (1 EA
2)
(4)解方程
X1
1P
11
P 2
当结构框格数目为 f , 则 n=3f 。
10力法--习题ppt课件
单位力可以加在任一基本结构上。可取原结构中已知位
移条件进行校核。
结构力学电子教程
10 力法
静定结构与超静定结构特性比较
组成
反 力 和 内 力 计 荷载作用 非 荷 载 因 素
算
作用
静定结构 无多余约 平 衡 条 件 能 完 内力与刚 无内力
束几何不 全 确 定 反 力 和 度无关
变体系 内力
超静定结 有多余约 平 衡 条 件 不 能 内力与刚 内 力 与 刚 度
结构力学电子教程
10 力法
【10.2】 用力法解下列结构,并作M、Q图。
(a) P A
EI
B
【解】 一、取力法基本体系
标准解题格式
l/2
l/2
二、列力法基本方程
P
A
力法基本体系
l
M1
Pl/2
3Pl/16
MP
(Pl/4)
5Pl/32 M
11X1+1P=0
B 三、计算系数11和自由项1P
X1
1P
M1MP dx
QBA
ql 2
ql 8(1
k)
QBC
QCB
ql 8(1
k)
① k=10
② k=0.1
43ql
17ql
88
ql
44
5ql
A
88
A
44
C
C
B
Q
45ql
B
Q
27ql
88
44
结构力学电子教程
10 力法
10.4 用力法计算下列刚架,作M图,EI=常数。
(a) D C E
【解】
60kN
习题课6.力法(一)
D
B
FN B h
EA X1
D FN
D
B
l q EI A
EA
EI 原结构 C
X1 EI A
h
l q
EI
C
解:
1)作 M 1图和MP图
0.5ql2 基本体系 MP 图 X1=1 D B X1=1 h
l EI
A l
M1图
h
EI
C
2)列出力法方程并求解
11 X1 1P 0
l3 h3 11 3EI 3EI
1P
1 1 2 1 2 ql 4 l ql EI 2 32 64 EI
ql 4 48 EI X 1 1P / 11 64 EI 7l 3 3ql () 28
4)作弯矩图
1 2 ql 14
q
5ql 2 56
1 2 ql 28 l
l
M图
5 2 ql 16
A
h 2 1 l
h 3 1.5 l
3ql 8 3 X1 ql 8 35 35
EA
B
l
29 2 ql 280
D
1.5l
C 9 2 ql 70
16 2 ql 35
A
h 3 1.5 l
(3) 讨论I1/I2变化的影响
B EI2 q EI1 A l l EI1 A B EI2 q EI1 A MP图 l C B EI2 C X1=1
X3
q
q
X3 X1
X1 X3
X2
基本体系2
一.力法求 M 图
(1)
A
m
EI
l C l
B
A
X1
B
FN B h
EA X1
D FN
D
B
l q EI A
EA
EI 原结构 C
X1 EI A
h
l q
EI
C
解:
1)作 M 1图和MP图
0.5ql2 基本体系 MP 图 X1=1 D B X1=1 h
l EI
A l
M1图
h
EI
C
2)列出力法方程并求解
11 X1 1P 0
l3 h3 11 3EI 3EI
1P
1 1 2 1 2 ql 4 l ql EI 2 32 64 EI
ql 4 48 EI X 1 1P / 11 64 EI 7l 3 3ql () 28
4)作弯矩图
1 2 ql 14
q
5ql 2 56
1 2 ql 28 l
l
M图
5 2 ql 16
A
h 2 1 l
h 3 1.5 l
3ql 8 3 X1 ql 8 35 35
EA
B
l
29 2 ql 280
D
1.5l
C 9 2 ql 70
16 2 ql 35
A
h 3 1.5 l
(3) 讨论I1/I2变化的影响
B EI2 q EI1 A l l EI1 A B EI2 q EI1 A MP图 l C B EI2 C X1=1
X3
q
q
X3 X1
X1 X3
X2
基本体系2
一.力法求 M 图
(1)
A
m
EI
l C l
B
A
X1
力法知识讲解PPT89页
↓↓↓↓↓↓↓↓↓↓↓↓↓↓↓B
Δ1P
Δ1=δ11X1 + Δ1P=0
= X1=-Δ1P / δ11 3ql/8
↓↓↓↓↓↓↓↓↓↓↓↓↓↓↓ M图
3ql/8
17
d X D 0
11 1
1P
D1P
512 EI1
d11
288 k 144 k EI1
X1
-
D1P
d11
-
320k
92k 1
X1
k1 2
- 80 kN 9
由上述,力法计算步骤可归纳如下: 影响。
1)确定超静定次数,选取力法基本体系;
2)按照位移条件,列出力法典型方程;
3)画单位弯矩图、荷载弯矩图,用(A)式求系数和自由项;
4)解方程,求多余未知力;
5)叠加最后弯矩图。M M i X i M P
25
§6.4 超静定梁、刚架和排架
FP
例 . 求解图示两端固支梁。
d12 X 2 d 22 X 2
D1P D2P
0 0
图乘求得位移系数为
d 11
d 22
2d 12
l 3EI
D1P
-
FPab(l b) 6EIl
D2 P
-
FPab(l a) 6EIl
X 1
FPab2 l2
X
2
FP a 2b l2
可代 得入
并 求 解
FPab2 l2
FPab l
FPa2b l2
11
EI
X1=1
求l X1方 E向1I 的 l位22 移23l 虚 拟3的lE3I力状P=态1
ql2/2 ↓↓↓↓↓↓↓↓↓↓↓↓↓↓↓
MP
力法习题课及对称性的利用
C
P
C P
等代结构
P
P
P 等代结构
21
b)奇数跨对称结构的等代结构是将对称轴上的截面设置成支杆。 2、对称结构在反对称荷载作用下,内力、变形及位移是反对称的。 a)位于对称轴上的截面的位移 vc=0 , 内力 NC=0,MC=0
C EI P EI EI P P
QC NC MC NC
计算单位荷载下的内力图 计算支座反力:
1 4 1 3
1
1
代入位移计算公式得:
N s
5 12
Mds R k ck 0
1
5 1 1 1 1 0.001 1 2 3 1 0.002 0.003 4 12 200 2 3
1 2 0.005 m
9m
4m »
20o C
5o C
解: (1)选择基本体系 (2)列典型方程
5o C
q 15 kN m
X2
X1
151.875 4m
5o C 20o C
2 1
5o C
11 X 1 12 X 2 1P 1t 1c 0 21 X 1 22 X 2 2 P 2t 2c 0
»
. 5.05 X 1 0.03 X 2 5119 0 . 0.03 X 1 5.7 X 2 11143 0
X 1 10.02 kN X 2 19.5 kN
(3)绘制弯矩图
M X1 M 1 X 2 M 2 M P
10.02 A B 34.98 4m
19.5 C 4m 35.25 3m 3m
5o C
P
C P
等代结构
P
P
P 等代结构
21
b)奇数跨对称结构的等代结构是将对称轴上的截面设置成支杆。 2、对称结构在反对称荷载作用下,内力、变形及位移是反对称的。 a)位于对称轴上的截面的位移 vc=0 , 内力 NC=0,MC=0
C EI P EI EI P P
QC NC MC NC
计算单位荷载下的内力图 计算支座反力:
1 4 1 3
1
1
代入位移计算公式得:
N s
5 12
Mds R k ck 0
1
5 1 1 1 1 0.001 1 2 3 1 0.002 0.003 4 12 200 2 3
1 2 0.005 m
9m
4m »
20o C
5o C
解: (1)选择基本体系 (2)列典型方程
5o C
q 15 kN m
X2
X1
151.875 4m
5o C 20o C
2 1
5o C
11 X 1 12 X 2 1P 1t 1c 0 21 X 1 22 X 2 2 P 2t 2c 0
»
. 5.05 X 1 0.03 X 2 5119 0 . 0.03 X 1 5.7 X 2 11143 0
X 1 10.02 kN X 2 19.5 kN
(3)绘制弯矩图
M X1 M 1 X 2 M 2 M P
10.02 A B 34.98 4m
19.5 C 4m 35.25 3m 3m
5o C
力法 ppt课件
力法课件包含了大量的信息和内容,可能 导致学生无法消化和理解,造成信息过载 。
替代传统教学
技术更新快
力法课件虽然可以辅助教学,但不能完全 替代传统的教学方式,过分依赖课件可能 影响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力法课件所依赖的技术更新换代较快,导 致课件的维护和更新成本较高,对学校和 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扩展应用领域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发展,展望
更高效的求解算法
针对大规模、复杂问题,寻 求更快速、稳定的求解算法 是力法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 。
跨学科交叉融合
力法将与其它工程学科、数 学方法及计算科学进一步交 叉融合,形成更综合、系统 的分析方法。
力法的基本原理
总结词
力法的基本原理包括虚功原理、虚位移原理和最小势能原理。
详细描述
力法的基本原理包括虚功原理、虚位移原理和最小势能原理。虚功原理是力法的基本依据,它表明在平衡状态下 ,实功和虚功相等;虚位移原理表明在平衡状态下,虚位移和外力所做的虚功相等;最小势能原理则表明结构的 平衡状态对应于势能的最小值。
结果分析
解析解的意义
对求解得到的力学模型结果进行深入分析,理解其物理意义 ,并评估其对实际问题的指导价值。这一步骤有助于将力学 模型解转化为实际应用的指导。
03
力法的应用实例
桥梁结构的力法分析
总结词
桥梁结构的力法分析是利用力学原理对桥梁结构进行受力 分析和评估的过程。
计算模型
力法分析基于力学原理建立计算模型,通过计算和分析桥 梁结构的内力和变形,评估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详细描述
通过力法分析,可以确定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稳定性以 及在不同载荷下的变形情况。这对于确保桥梁安全运行和 预防潜在的损坏至关重要。
结构力学力法PPT_图文
q EI 1次超静定
一个无铰封闭圈有三个多余联系
q
q
q
q
第8章
2、去掉多余联系的方法
(1)去掉支座的一根支杆或切断一根链杆相当于去掉一个联系。 (2)去掉一个铰支座或一个简单铰相当于去掉两个联系。 (3)去掉一个固定支座或将刚性联结切断相当于去掉三个联系。 (4)将固定支座改为铰支座或将刚性联结改为铰联结相当于 去掉一个联系。
1、解题思路
q
2
1
l
原结构
q
x1 基本结构
位移条件: 1P+ 11=0 因为 11= 11X1 ( 右下图) 所以 11X1 +1P =0 X1= -1P/ 11
q 1P
11 x1
11 x1=1
第8章
2、解题步骤
(1)选取力法基本结构; (2)列力法基本方程; (3)绘单位弯矩图、荷载弯矩图; (4)求力法方程各系数,解力法方程; (5)绘内力图。
X1
X2
基本结构(1)
第8章
对应不同的基本结构有不同的力法方程:
A
B
C
D
C1
C2
l A X1
l
l
原结构
B
C
D
C1
C2
X2
解:力法方程:
基本结构(2)
第8章
对应不同的基本结构有不同的力法方程:
A
B
C
D
C1
C2
l
l
原结构
A
B
C
l D
C1
X1
X2
解:力法方程:
基本结构(3)
第8章
四、如何求
A
以基本结构(2)为例:
一个无铰封闭圈有三个多余联系
q
q
q
q
第8章
2、去掉多余联系的方法
(1)去掉支座的一根支杆或切断一根链杆相当于去掉一个联系。 (2)去掉一个铰支座或一个简单铰相当于去掉两个联系。 (3)去掉一个固定支座或将刚性联结切断相当于去掉三个联系。 (4)将固定支座改为铰支座或将刚性联结改为铰联结相当于 去掉一个联系。
1、解题思路
q
2
1
l
原结构
q
x1 基本结构
位移条件: 1P+ 11=0 因为 11= 11X1 ( 右下图) 所以 11X1 +1P =0 X1= -1P/ 11
q 1P
11 x1
11 x1=1
第8章
2、解题步骤
(1)选取力法基本结构; (2)列力法基本方程; (3)绘单位弯矩图、荷载弯矩图; (4)求力法方程各系数,解力法方程; (5)绘内力图。
X1
X2
基本结构(1)
第8章
对应不同的基本结构有不同的力法方程:
A
B
C
D
C1
C2
l A X1
l
l
原结构
B
C
D
C1
C2
X2
解:力法方程:
基本结构(2)
第8章
对应不同的基本结构有不同的力法方程:
A
B
C
D
C1
C2
l
l
原结构
A
B
C
l D
C1
X1
X2
解:力法方程:
基本结构(3)
第8章
四、如何求
A
以基本结构(2)为例:
材料力学力法典型例题解
l
q
RB
B
l q
X1
B Δ1F
B δ11
1
Example 2 .画图示钢架旳弯矩图,EI=const .
P
a
B
A
CP B
A
a
CP
a
B
C
B
C
X1
M
1
M
A
A
Pa
a
解 : 1)选图示相当系统(:一次超静定)
2)力法方程:
X 0
11 1
1P
3)利用图乘法求系数:
a
P
a
B
A
a
C
P
a
B
C
B
C
M
1
M
A
A
PPal
X1
2)力法方程
F
X 0
11 1
1P
3)图乘法求系数
11
2 EI
(1 2
aa
2 3
a)
2a3 3EI
1P
2 EI
(1 2
a
Fa
2 3
a)
a a
2Fa3
M
3EI
4)解得:
1
C
X1
1P
11
F
1
C
Fa
X1=1 Fa
F
1
M
F
F1 C
F
Example 1 . 求RB (EI=const.).
解: 1)选图示相当系统 (一次超静定)
B
CP
P
P
a
a
X1
a a
X1 1
A
Pa
解:1)选图示静定基及相当系统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课件:3.5力的分解(共84张PPT)
例1.已知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与水平方
向成θ角的拉力F的作用。拉力F会产生怎样的
作用效果?
向上提升物 体的效果
F
θ
向前拉动物
体的效果
1. 根据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
例1.已知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与水平方
向成θ角的拉力F的作用。拉力F会产生怎样的
作用效果?
F
θ
1. 根据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
例1.已知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与水平方
例1.已知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与水平方
向成θ角的拉力F的作用。拉力F会产生怎样的
作用效果?
F
θ
向前拉动物
体的效果
1. 根据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
例1.已知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与水平方
向成θ角的拉力F的作用。拉力F会产生怎样的
作用效果?
向上提升物 体的效果
F
θ
向前拉动物
体的效果
1. 根据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
复习引入:
1、力的合成 2、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力可以合成,是否也可以分解呢?
一、力的分解法则
分力F1、F2
力的合成
合力F
力的分解
1、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注意:几个分力与原来那个力是等效的,它们可以互相代替, 并非同时并存------ “有你无我,有我无你”
F1
F
F2 2、力的分解同样遵守平行四边行定则
力为G,轻绳AO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AOB为直 角,重力G 产生怎样的作用效果?
B
O
θA
例3.用两根轻绳将物体悬挂起来。已知物体重
力为G,轻绳AO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AOB为直 角,重力G 产生怎样的作用效果?
向成θ角的拉力F的作用。拉力F会产生怎样的
作用效果?
向上提升物 体的效果
F
θ
向前拉动物
体的效果
1. 根据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
例1.已知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与水平方
向成θ角的拉力F的作用。拉力F会产生怎样的
作用效果?
F
θ
1. 根据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
例1.已知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与水平方
例1.已知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与水平方
向成θ角的拉力F的作用。拉力F会产生怎样的
作用效果?
F
θ
向前拉动物
体的效果
1. 根据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
例1.已知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与水平方
向成θ角的拉力F的作用。拉力F会产生怎样的
作用效果?
向上提升物 体的效果
F
θ
向前拉动物
体的效果
1. 根据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
复习引入:
1、力的合成 2、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力可以合成,是否也可以分解呢?
一、力的分解法则
分力F1、F2
力的合成
合力F
力的分解
1、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注意:几个分力与原来那个力是等效的,它们可以互相代替, 并非同时并存------ “有你无我,有我无你”
F1
F
F2 2、力的分解同样遵守平行四边行定则
力为G,轻绳AO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AOB为直 角,重力G 产生怎样的作用效果?
B
O
θA
例3.用两根轻绳将物体悬挂起来。已知物体重
力为G,轻绳AO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AOB为直 角,重力G 产生怎样的作用效果?
《力法结构力学》课件
详细描述
力的作用与反作用原理表明,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时,另一个物体也 会对施力物体施加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这个原理是牛顿第三定 律的一部分,是理解结构力学中相互作用和平衡状态的基础。
弹性力学的基本假设
总结词
对弹性力学的基本性质和假设的概括。
详细描述
弹性力学的基本假设包括:1) 材料是线弹性的,即应力与应变之间存在线性关系;2) 材料是均匀的,即各部分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3) 材料是无缝的,即不存在内部空隙 或缺陷;4) 材料是连续的,即物质没有离散的间隙或孔洞。这些假设为简化问题和分
来获得结构的响应。
力法结构力学的智能化技术应用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对大量 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自动识别结构
的性能特征和优化设计方案。
智能传感器与监测技术
通过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结构的性能 状态,实现结构的健康监测和预警。
优化算法与智能决策
将优化算法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实现 结构的智能优化设计,提高结构的性
能和可靠性。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03力法结 Nhomakorabea力学的基本方法
静力分析方法
静力分析方法是一种基于平衡条 件的结构分析方法,用于确定结 构在静力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和变
形。
静力分析方法主要包括:线弹性 分析、塑性分析和弹塑性分析等
。
静力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各种工 程结构的分析和设计,如桥梁、
房屋、塔架等。
动力分析方法
动力分析方法是一种基于动力 学方程的结构分析方法,用于 确定结构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
总结词
交通工具的力法分析是力法结构力学在交通 运输领域的应用,通过对交通工具进行力法 分析,可以提高交通工具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
力的作用与反作用原理表明,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时,另一个物体也 会对施力物体施加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这个原理是牛顿第三定 律的一部分,是理解结构力学中相互作用和平衡状态的基础。
弹性力学的基本假设
总结词
对弹性力学的基本性质和假设的概括。
详细描述
弹性力学的基本假设包括:1) 材料是线弹性的,即应力与应变之间存在线性关系;2) 材料是均匀的,即各部分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3) 材料是无缝的,即不存在内部空隙 或缺陷;4) 材料是连续的,即物质没有离散的间隙或孔洞。这些假设为简化问题和分
来获得结构的响应。
力法结构力学的智能化技术应用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对大量 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自动识别结构
的性能特征和优化设计方案。
智能传感器与监测技术
通过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结构的性能 状态,实现结构的健康监测和预警。
优化算法与智能决策
将优化算法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实现 结构的智能优化设计,提高结构的性
能和可靠性。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03力法结 Nhomakorabea力学的基本方法
静力分析方法
静力分析方法是一种基于平衡条 件的结构分析方法,用于确定结 构在静力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和变
形。
静力分析方法主要包括:线弹性 分析、塑性分析和弹塑性分析等
。
静力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各种工 程结构的分析和设计,如桥梁、
房屋、塔架等。
动力分析方法
动力分析方法是一种基于动力 学方程的结构分析方法,用于 确定结构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
总结词
交通工具的力法分析是力法结构力学在交通 运输领域的应用,通过对交通工具进行力法 分析,可以提高交通工具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
结构力学--力法 ppt课件
1 EI
l2
2
2l 3
3lE3I
3 ql 8
X
1
3 8
ql
14
2. 力法求解的基本步骤 ① 选取基本未知量 ② 建立力法基本方程
③ 求解系数δ11和自由项△1P
④ 解方程,求基本未知量 ⑤ 作内力图
15
3. 思考与练习
q
MA
F xA
A
B
F yA
F yB
选择不同的多余约束力作为基本未知量,
力法的基本体系?
第6章 力 法
1
目录
§6-1 超静定结构和超静定次数 §6-2 力法的基本概念 §6-3 力法解超静定刚架和排架 §6-4 力法解超静定桁架和组合结构 §6-5 力法解对称结构 §6-6 力法解两铰拱 §6-7 力法解无铰拱 §6-8 支座移动和温度改变时的力法分析 §6-9 超静定结构位移的计算 §6-10 超静定结构计算的校核 §6-11 用求解器进行力法计算 §6-12 小结
➢土木工程专业的力学可分为两大类,即“结构力学类”和“弹性力学 类”。
“结构力学类”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其分析方法具有 强烈的工程特征,简化模型是有骨架的体系(质点、杆件或杆系), 其力法基本未知量一般是“力”,方程形式一般是线性方程。
“弹性力学类”包括弹塑性力学和岩土力学,其思维方式类似于高等数 学体系的建构,由微单元体(高等数学中的微分体)入手分析,简化 模型通常是无骨架的连续介质,其力法基本未知量一般是“应力”, 方程形式通常是微分方程。
➢如果一个问题中既有力的未知量,也有位移的未知量,力的部分考虑 位移约束和变形协调,位移的部分考虑力的平衡,这样一种分析方案 称为混合法。
Strucural Analysis
(建筑力学二版)第13章力法
和条件 ,合理调整力法的参数设 置,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 性和适用性。
力法的改进方法
混合方法
将力法与其他数值方法相 结合,形成混合算法,以 获得更好的计算效果和精 度。
自适应方法
根据计算结果和实际情况 ,自适应地调整计算方法 和参数,提高计算效率和 准确性。
多物理场耦合
将力法与其他物理场(如 流体、热、电磁等)进行 耦合,实现多物理场分析 的集成和优化。
力法的未来发展方向
智能化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实现力法的 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计算效率和精度。
多尺度分析
发展多尺度力法,实现从微观到宏观的跨尺度分析 ,满足复杂工程结构的精细化分析需求。
跨学科融合
将力法与其他学科(如材料科学、结构工程 、环境工程等)进行交叉融合,拓展力法的 应用领域和范围。
建筑结构的抗震分析
地震作用分析
利用力法分析,对建筑结构进行地震作用分析,确定地震对结构 的作用力和位移。
抗震性能评估
根据地震作用分析结果,评估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判断其是否满 足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
抗震加固措施
对于抗震性能不足的建筑结构,提出相应的抗震加固措施,提高其 抗震能力。
05
CATALOGUE
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
结构优化目标
根据建筑功能和安全要求,确定结构优化的目标,如最小化结构重量、最大化结构刚度 等。
结构优化方案
通过力法分析,提出多种可能的优化方案,并评估各方案的经济性和技术可行性。
结构优化实施
根据评估结果,选择最优的优化方案进行实施,确保建筑结构在满足安全性和功能性的 前提下,实现经济性和合理性的最大化。
实例一
简支梁的受力分析。通过力法计 算简支梁在不同荷载下的内力和 变形。
力法的改进方法
混合方法
将力法与其他数值方法相 结合,形成混合算法,以 获得更好的计算效果和精 度。
自适应方法
根据计算结果和实际情况 ,自适应地调整计算方法 和参数,提高计算效率和 准确性。
多物理场耦合
将力法与其他物理场(如 流体、热、电磁等)进行 耦合,实现多物理场分析 的集成和优化。
力法的未来发展方向
智能化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实现力法的 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计算效率和精度。
多尺度分析
发展多尺度力法,实现从微观到宏观的跨尺度分析 ,满足复杂工程结构的精细化分析需求。
跨学科融合
将力法与其他学科(如材料科学、结构工程 、环境工程等)进行交叉融合,拓展力法的 应用领域和范围。
建筑结构的抗震分析
地震作用分析
利用力法分析,对建筑结构进行地震作用分析,确定地震对结构 的作用力和位移。
抗震性能评估
根据地震作用分析结果,评估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判断其是否满 足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
抗震加固措施
对于抗震性能不足的建筑结构,提出相应的抗震加固措施,提高其 抗震能力。
05
CATALOGUE
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
结构优化目标
根据建筑功能和安全要求,确定结构优化的目标,如最小化结构重量、最大化结构刚度 等。
结构优化方案
通过力法分析,提出多种可能的优化方案,并评估各方案的经济性和技术可行性。
结构优化实施
根据评估结果,选择最优的优化方案进行实施,确保建筑结构在满足安全性和功能性的 前提下,实现经济性和合理性的最大化。
实例一
简支梁的受力分析。通过力法计 算简支梁在不同荷载下的内力和 变形。
《结构力学》第5章:力法
03
对边界条件敏感
力法对边界条件的处理较为敏感, 边界条件的微小变化可能导致计 算结果的显著不同。
适用范围讨论
适用于线弹性结构
01
力法适用于线弹性结构,即结构在荷载作用下发生的
变形与荷载成正比,且卸载后能够完全恢复。
适用于静定和超静定结构
02 力法既适用于静定结构,也适用于超静定结构,但超
静定结构需要引入多余未知力和变形协调条件。
在传动系统的力学分析中,采用力法计算各部件的受力情况,
确保传动系统的正常运转。
案例分析与启示
力法应用广泛性
力法计算精确性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力法在桥梁、建 筑和机械工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力法作为一种精确的计算方法,在解决超 静定问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力法在工程实践中的局限性
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结构力学》第 力法典型方程及应用 • 力法计算过程与实例分析 • 力法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 力法在工程实践中应用 • 力法学习建议与拓展资源
01 力法基本概念与原理
力法定义及作用
力法是一种求解超静定结构的方法, 通过引入多余未知力,将超静定问题 转化为静定问题进行求解。
桁架结构应用
桁架结构由杆件组成,通过力法可以求解桁架结构中的多余未知力,进而分析 桁架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组合结构应用
组合结构由不同材料或不同形式的构件组成,通过力法可以分析组合结构的内 力和变形,为结构设计提供优化建议。
复杂结构简化与力法应用
复杂结构简化
对于复杂结构,可以通过合理简化为静定结构或简单超静定结构,进而应用力法求解。
适用于简单和规则结构
03
对于简单和规则结构,力法能够较为方便地求解出结
《结构力学力法》课件
解题步骤
力法的解题步骤包括构建基本体系、选择基本未知量、建 立线性方程组和求解线性方程组等。
力法的应用范围
静定结构和超静定结构的分析
01
力法可以用于分析静定结构和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和位移,特别
是对于超静定结构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复杂结构的分析
02
对于复杂结构,如组合结构、多跨连续结构和空间结构等,力
法同样适用,能够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边界条件和支座反力的处理
03
力法能够方便地处理结构的边界条件和支座反力,使得问题得
到完整的解决。
力法的解题步骤
构建基本体系
首先需要将原结构拆分成若干个基本体系,以便 于应用力法公式。
建立线性方程组
根据力的平衡和变形协调条件,建立线性方程组 ,并求解该方程组以得到位移和内力。
《结构力学力法》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力法的基本原理 • 力法的实际应用 • 力法的扩展知识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结构力学的重要性
1
结构力学是土木工程学科中的重要分支,是研究 结构在各种力和力矩作用下的响应和行为的学科 。
2
结构力学对于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 性具有重要意义,是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基础。
缺点总结
力法需要预先设定结构的初始应力状态,有时难以确定。 力法对于非线性问题的处理能力有限,对于高度非线性结构可能需要
采用其他方法。 力法在处理复杂边界条件和连接时可能存在困难,需要特别注意。
力法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 用需求的不断提高,力法 在未来的应用前景广阔。
随着新材料和新结构的出 现,力法将面临更多的挑 战和机遇。
力法的计算机实现
力法的解题步骤包括构建基本体系、选择基本未知量、建 立线性方程组和求解线性方程组等。
力法的应用范围
静定结构和超静定结构的分析
01
力法可以用于分析静定结构和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和位移,特别
是对于超静定结构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复杂结构的分析
02
对于复杂结构,如组合结构、多跨连续结构和空间结构等,力
法同样适用,能够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边界条件和支座反力的处理
03
力法能够方便地处理结构的边界条件和支座反力,使得问题得
到完整的解决。
力法的解题步骤
构建基本体系
首先需要将原结构拆分成若干个基本体系,以便 于应用力法公式。
建立线性方程组
根据力的平衡和变形协调条件,建立线性方程组 ,并求解该方程组以得到位移和内力。
《结构力学力法》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力法的基本原理 • 力法的实际应用 • 力法的扩展知识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结构力学的重要性
1
结构力学是土木工程学科中的重要分支,是研究 结构在各种力和力矩作用下的响应和行为的学科 。
2
结构力学对于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 性具有重要意义,是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基础。
缺点总结
力法需要预先设定结构的初始应力状态,有时难以确定。 力法对于非线性问题的处理能力有限,对于高度非线性结构可能需要
采用其他方法。 力法在处理复杂边界条件和连接时可能存在困难,需要特别注意。
力法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 用需求的不断提高,力法 在未来的应用前景广阔。
随着新材料和新结构的出 现,力法将面临更多的挑 战和机遇。
力法的计算机实现
电力法律法规 ppt课件
十章❖ 七法律十责五任条
❖ 附则
《电力法》修改的重点
《电力法》的修改应着力解决多年来困扰 电力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如:
农电体制改革 可再生能源发电 电力行政执法 窃电查处 电力设施保护 人身触电伤亡事故处理等问题。
违反《电力法》的法律责任
民事法律责任 行政法律责任 刑事法律责任
电力法的立法背景及其宗旨
立法背景
❖ 人民的意愿 ❖ 整个法制建设的需要 ❖ 电力体制改革的需要 ❖ 大量的社会纠纷决定了应当有一部电力法
立法宗旨(目的)
❖ 保障和促进电力事业的发展 ❖ 维护电力投资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 保障电力安全运行
电力法律关系
概念:是指电力法在调整人们在电力开发建设、
么 法律的特征:
国家意志性
是
国家强制性
法所 是国谓家法立的明 普制法确 遍定机规 约关,定束按就性力(所家在提谓其供法权一的力认定范可的围方,内式是)承指认国 律照法定法的律程规序创范制的类型其它社会规范如道德、
规范性文件的活动 宗教、风俗、习惯等具
有法律效力的活动。
法 任意性规范 可以做什么 授权性规范 律 命令性规范 应当做什么 强制性规范
停电、欠费、窃电
法律基础知识
什么是法律 我国法律的基本框架
我国法律的表现形式 我国法律的部门划分
法的规范作用和法的局限性 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和形式 民事权利、民事义务与民事责任
是一种社会规范;(行为模式)
是一种调整一定社会关系,由国家制定
什 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 行为规范的总和。
供应与使用、管理与服务中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
系 ,包括:
❖ 纵向的国家电力管理关系
物—包括电
❖ 附则
《电力法》修改的重点
《电力法》的修改应着力解决多年来困扰 电力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如:
农电体制改革 可再生能源发电 电力行政执法 窃电查处 电力设施保护 人身触电伤亡事故处理等问题。
违反《电力法》的法律责任
民事法律责任 行政法律责任 刑事法律责任
电力法的立法背景及其宗旨
立法背景
❖ 人民的意愿 ❖ 整个法制建设的需要 ❖ 电力体制改革的需要 ❖ 大量的社会纠纷决定了应当有一部电力法
立法宗旨(目的)
❖ 保障和促进电力事业的发展 ❖ 维护电力投资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 保障电力安全运行
电力法律关系
概念:是指电力法在调整人们在电力开发建设、
么 法律的特征:
国家意志性
是
国家强制性
法所 是国谓家法立的明 普制法确 遍定机规 约关,定束按就性力(所家在提谓其供法权一的力认定范可的围方,内式是)承指认国 律照法定法的律程规序创范制的类型其它社会规范如道德、
规范性文件的活动 宗教、风俗、习惯等具
有法律效力的活动。
法 任意性规范 可以做什么 授权性规范 律 命令性规范 应当做什么 强制性规范
停电、欠费、窃电
法律基础知识
什么是法律 我国法律的基本框架
我国法律的表现形式 我国法律的部门划分
法的规范作用和法的局限性 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和形式 民事权利、民事义务与民事责任
是一种社会规范;(行为模式)
是一种调整一定社会关系,由国家制定
什 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 行为规范的总和。
供应与使用、管理与服务中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
系 ,包括:
❖ 纵向的国家电力管理关系
物—包括电
结构力学 力法
k →∞ k →0
X1 = 5 ql ( ↑ ) 4 X1 = 0
当 当
求解图示加劲梁。 例 5. 求解图示加劲梁。 −4 4 横梁 I = 1 × 10 m
解: δ 11 X 1 + ∆1 P = 0
10.67 12.2 , + δ 11 = EI EA 533 .3 ∆1 P = EI 当 A = 1× 10 −3 m 2 ,
ql 2 20
1
M X1
Mi
ql 2 / 40
∆1 = 0 ∆ 2 = 0
1 1 ql 2 1 ql 2 1 ql 3 θA = ( ⋅l ⋅ ⋅1 − ⋅ l ⋅ ⋅1) = ( EI 2 20 2 40 80 EI
)
(1).位移计算 位移计算
求A截面转角 截面转角 q A ql 22EI EI 20 l M l
X1
P -P/2 a
2/2
X1 = − P / 2
P/2 a 0 0 P P
− 2P
X1 = 1
Hale Waihona Puke 1 0 1− 2 − 2
1 1 1
N1
N = N1 X1 + N P
X1
0
P
P 变形条件仍为: 变形条件仍为: N∆1 = 0 P 对吗? 对吗?
X1 X1
∆1 = −
X 1a EA
求作图示梁的弯矩图。 例 4. 求作图示梁的弯矩图。
P
Pl 2 / 8
l X1 P
l X2 X3
δ 13 = δ 31 = δ 23 = δ 32 = ∆3 P = 0
M 32ds N 32ds kQ32ds l δ 33 = ∫ +∫ +∫ = ≠0 EI EA GA EA X3 = 0 δ 11 X 1 + δ 12 X 2 + ∆1 P = 0 δ 21 X 1 + δ 22 X 2 + ∆ 2 P = 0
X1 = 5 ql ( ↑ ) 4 X1 = 0
当 当
求解图示加劲梁。 例 5. 求解图示加劲梁。 −4 4 横梁 I = 1 × 10 m
解: δ 11 X 1 + ∆1 P = 0
10.67 12.2 , + δ 11 = EI EA 533 .3 ∆1 P = EI 当 A = 1× 10 −3 m 2 ,
ql 2 20
1
M X1
Mi
ql 2 / 40
∆1 = 0 ∆ 2 = 0
1 1 ql 2 1 ql 2 1 ql 3 θA = ( ⋅l ⋅ ⋅1 − ⋅ l ⋅ ⋅1) = ( EI 2 20 2 40 80 EI
)
(1).位移计算 位移计算
求A截面转角 截面转角 q A ql 22EI EI 20 l M l
X1
P -P/2 a
2/2
X1 = − P / 2
P/2 a 0 0 P P
− 2P
X1 = 1
Hale Waihona Puke 1 0 1− 2 − 2
1 1 1
N1
N = N1 X1 + N P
X1
0
P
P 变形条件仍为: 变形条件仍为: N∆1 = 0 P 对吗? 对吗?
X1 X1
∆1 = −
X 1a EA
求作图示梁的弯矩图。 例 4. 求作图示梁的弯矩图。
P
Pl 2 / 8
l X1 P
l X2 X3
δ 13 = δ 31 = δ 23 = δ 32 = ∆3 P = 0
M 32ds N 32ds kQ32ds l δ 33 = ∫ +∫ +∫ = ≠0 EI EA GA EA X3 = 0 δ 11 X 1 + δ 12 X 2 + ∆1 P = 0 δ 21 X 1 + δ 22 X 2 + ∆ 2 P =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论
B`3FPL/28 (1)若结构是对称的,荷载是正对
•
解得X1=2.57kN, X2=16.72kN·m, X3=-
8.78kN
•
(5) 作内力图
• 最后弯矩图如图(g)所示,剪力图和轴力图分 别如图(h)、(i)所示。
14
【例2】计算并绘制一超静定刚架分别在图(a)、(b)所示荷载作 用下的弯矩图。
B
C
B`
B
C
B`
L/2 L/2 L/2 L/2
A L/2
(2) 建立力法方程 原结构在B处无竖向位移,
•
可建立力法方程如下:
•
δ11X1+Δ1C=0
9
(3)计算系数和自由项
作单位弯矩图M1如图(c)所示,可由图乘法求得
δ11=l3/3EI
Δ1C=-∑RiCi=-(l·θ)=-lθ
(4)求多余未知力 将δ11、Δ1C代入力法方程得
l3 3EI
X1 lg
2P
2 EI
(1 2
FP L 2
L 2
L) 2
FP L3 8EI
B
C C`
B`
A
A`
MP图
20
代入力法方程,解得:
x2
2P
22
3FP 14
计算杆端弯矩:
M
AB
L 2
(
3FP 14
)
FP L 2
11FP 28
L(左侧受拉)
M BA
B
L ( 3FP 2 14
C
)
3FP L (右侧受拉)
28
MP M1 M32
例 用力法分析两端固定的梁,绘弯矩图。EI=常数。
a P b
A
B
L
解:n=3
选取简支梁为基本结构 典型方程为
X1 1
P
基本结构
X3
L b X2
3L
11X111X+1+12X122X+2+1△3X13P+=△0 1P=0 21X211X+1+22X222X+2+2△3X23P+=△0 2P=0 31X由1+图乘32X法2求+ 得33X3+△3P=0
解题技巧: 合理选取基本结构,尽量使
图简单,以利于图乘。
MP、Mi
对于多跨连续梁,常利用铰结点不传递 弯矩的特点,在支座处插入铰, 使某些副系 数ij =0。
1
q
A
B
q
q
x1
C
x2
D
原结构
基本结构1
MP
M1
x 1=1
x 2=1
M2 2
q
A
B
C
q
x1 x1
q
x2 x2
x 1=1
x 2=1
D
原结构
基本结构2
6
(2)由位移条件,建立力法典型方程。
11X1 12 X 2 1C a
21X1 22 X 2 2C
h
(3)计算系数与自由项
系数 ——计算同前由图乘求得。
X1
自由项——基本结构由支座移
动引起的沿Xi方向的位移,即:
ΔiC=-∑RiCi
l
B
X2
基本体系
7
h
B
B
1
A
X1=1
b
h/l
M1图
(2) 建立力法方程 根据前面分析,力法方 程将分为两组,即
δ11X1+δ12X2+Δ1P=0 δ21X1+δ22X2+Δ2P=0
δ33X3+Δ3P=0
11
12
•
(3) 计算系数和自由项 作荷载弯矩图MP
和单位弯矩图M1、M2、M3,分别如图(c)、(d)、
(e)、(f)所示。
•
利用图乘法求得各系数和自由项分别为
5
注意
力法方程等号右侧为基本结构在拆除约束处沿多余未 知力方向的位移条件,也就是原结构在多余未知力方向 的已知实际位移值Δi,当Δi与多余未知力方向一致时取 正值,否则取负值。
例:图示刚架,设支座A发生了图示位移。 l
B
(1)判定超静定次数,取基本体系。 h 二次超静定,基本体系如图示。
A b
a φ 原结构
X2=1
A
b
1/l
M2图
(4)将系数和自由项代入力法方程,求得X1、X2。 (5)求弯矩
M M1X1 M 2 X2
8
• 例:图(a)所示超静定梁,设支座A发生转角θ,求作梁
的弯矩图。已知梁的EI为常数。
• 【解】(1) 选取基本结构,原结构为一次超静定梁,
•
选取图(b)所示悬臂梁为基本结构。
•
0
X1
3EI
l2
(5)作弯矩图 由于支座移动在静定的基本结构中 不引起内力,故只需将M1图乘以X1值即可。
10
【例】试计算图(a)所示刚架,并绘出内力图。 【解】(1) 选取基本结构 此结构是三次超静定 对称刚架,取对称的基本结构如图(b)所示,X1、 X2为对称多余未知力,X3为反对称多余未知力。
故作按解弯式得矩图。X3=0
4
支座移动时的计算
一、支座移动时的计算 1.支座移动和温度改变对超静定结构的影响
超静定结构由于支座移动或温度改变,都会引起结构 产生变形和位移,并使结构产生内力。 2.支座移动时的内力计算
用力法求解支座移动、温度改变时的问题,其方法与 荷载作用时相同,唯一的区别在于典型方程中自由项的 计算不同。
2 EI
(1 2
FP L 2
L 2
5 6
L)
5FP L3 24 EI
A
A`
MP图
17
代入力法方程,解得:
x1
1P
11
5F P 16
计算杆端弯矩:
M AB
L( 5FP 16
)
FP L 2
3FP L 16
弯矩图如右图。
B
(外侧受拉) C B`
5FPL/32
3FPL/16
A
A`
3FPL/16
M1图 X1 1
作基本结构各 和MP图 1b L
13= 31= 23= 32= △3P=0
X3 1 则典型方程第三式为
MP图
代代入入典典型型方3方3X程程3(=解消0得去公因子)得
33≠0(因X3的解唯一)
Pab2
L2 M图
Pa 2b L2
•
δ11=72/EI
•
δ22=8/EI
•
δ12=δ21=18/EI
•
δ33=60/EI
•
Δ1P=-486/EI
•
Δ2P=-180/EI
•
Δ3P=526.5/EI
13
•
(4) 求多余未知力 将以上各系数和自
由项代入力法方程,经整理后得
•
72X1+18X2-486=0
•
18X1+8X2-180=0
•
60X3+526.5=0
18
(2)求图(b)刚架在反对称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取对称的基本结构,只考虑反对称的多余未知力, 建立图示基本体系。
x2
C C`
B
B`
x2
x2=1
C C` B
B`
x2
A
A`
基本体系
A
M1图
A`
19
由M1图、MP图乘求系 数和自由项:
22
2 EI
(L 2
L
L 2
1 2
L 2
L 2
2 3
L) 2
7L3 12EI
A` L/2
图(a)
A L/2
A` L/2
图(b)
15
解:(1)求图(a)刚架在正对称荷载下的内力计算
C C`
B x1
x1
B`
B
C C` B`
x1
x1=1
A
A`
基本体系
A L
A` L
M1图
16
由M1图、MP图乘求系 数和自由项:
B
C C`
B`
11
2 EI
(1 LL 2
2 3
L)
2L3 3EI
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