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护理及体会
产后出血的护理心得与体会
产后出血的护理心得与体会目的:分析产妇产后出血的护理心得与体会。
方法:抽取在本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接受治疗的43例产后出血的患者,通过专业护理对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与探讨,并对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及心得进行探讨。
结果:经过临床护理43例患者产后出血情况均好转,其中40例患者痊愈,3例患者情况有所好转,未出现死亡病例。
結论:针对产妇的产后出血进行及时专业的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产前做好充分的预防准备与相应的应急措施对降低产后出血的情况十分有效。
标签:产后出血;护理心得;体会;1. 临床资料在2016 年4 月- 2017 年4 月,本院共接收10360 例分娩孕妇,抽取其中43 例产后出血患者,其中20 例初产妇,23 例经产妇。
产妇年龄范围在19 - 40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3 岁,全部为单胎妊娠。
孕期为36 - 40周,平均孕期为38 周。
平产22 例,剖腹产21 例。
出血原因:子宫收缩乏力19 例,胎盘因素9 例,子宫破裂7 例,软产道损伤8 例。
转归:治愈40例,好转3 例,死亡0 例。
2. 护理2. 1 做好心理护理工作。
产妇在面对分娩并发症时普遍会产生一定的焦虑情绪,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需要针对产妇的情绪状况进行安慰、疏导[1]。
在产妇入院后,通常会因情绪上的焦虑、紧张等问题而出现大脑皮层的功能紊乱现象,容易出现继发性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
所以,护理人员要做好其心理护理工作。
首先要针对产妇的情绪状况与心理感受进行询问以及评估,关心产妇的需要,并为产妇提供符合其心理要求的支持与鼓励,以便做好对产妇的情绪、心理等方面的疏导工作,稳定其紧张、焦虑的情绪。
2. 2 产前干预。
护理人员需要为产妇做好产前检查工作。
在检查中,护理人员要明确产妇是否存在妊高症、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子宫畸形、前置胎盘、多胎、巨大胎儿、产次过多以及难产史等问题。
对高危孕妇加强管理,对于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必须列入专案管理、定期检查。
一例产后出血的个案护理
一例产后出血的个案护理一例产后出血的个案护理产后出血是新妈妈们面临的常见问题,而且其危害不容小觑。
最近,我在我所工作的医院遇到了这样一位患者,她的例子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在这篇文章中,我想通过她的故事,向大家介绍一下如何做好产后出血的个案护理。
一、护理前的准备这位患者是一位经历过难产的产妇,因为难产导致了持续性的产后出血,而且失血过多,状况非常危急。
首先,我们要做好准备工作,确保医疗设备、药品等都齐备。
同时,做好术前宣教,告知患者及家属手术的相关注意事项,以及手术的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等。
二、手术室内的护理手术室内的护理是关键性的一步。
针对血量大、失血速度快的情况,我们护士和医生们要对操作流程熟悉并严谨细致、迅速。
比如,在开放腹腔的时候,我们要用温盐水及时冲洗腹腔,清洁完毕后要立即堵塞出血点,避免持续性出血。
同时,在手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警惕可能的突发情况并及时处理。
三、手术后的护理手术完成后,进入恢复室。
这个时候,需要对患者进行高级护理。
首先,根据患者的面色、皮肤温度、心率等生命体征进行监护。
同时,要避免患者因为失血过多导致的心肌损伤。
在这里,应该给予患者输注血浆,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
为了避免术后感染,我们也会按照规定时间进行口腔清洗和皮肤清洗。
此外,在患者情况稳定之前,我们也要尽可能给予患者更好的休息环境。
四、出院后的宣教对于产后出血的患者,我们要进行更加周到的宣教。
在患者出院前,要告诉她注意休息、合理膳食、禁酒禁烟以及如何处理伤口等。
同时,在出院后的追访中对患者进行随访,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的异常情况。
总之,这样一例产后出血的个案,让我们更加理解和认识作为护理人员的职责,也让我们对于产后出血的危害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通过我们和医疗团队的共同努力,最终我们成功地护理好了这位患者。
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
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摘要】产后出血是产妇在分娩后所面临的一种常见情况,需要我们进行正确的护理来确保产妇的健康和安全。
在护理过程中,首先需要规范产后出血护理流程,按照规定的步骤和方法进行操作。
要密切观察产后出血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需要及时采取护理措施,如按时更换卫生巾、保持私处清洁等。
产妇要避免过度疲劳,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
产妇要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波动对身体造成负面影响。
正确的产后出血护理体会可以有效预防并处理产后出血情况,保障产妇的身体健康和康复。
【关键词】产后出血、护理、规范流程、观察情况、采取措施、疲劳、情绪稳定1. 引言1.1 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产后出血是产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产后护理中尤为重要。
正确的护理流程和方法对于预防和处理产后出血至关重要。
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毫升,或产后24小时至6周内出血量超过1000毫升。
严重的产后出血可能会危及产妇的生命,因此护理工作必须做到位。
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包括规范产后出血护理流程、密切观察产后出血情况、及时采取护理措施、避免过度疲劳、保持情绪稳定等方面。
正确的护理流程可以有效地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及时发现并处理产后出血情况,对产妇的康复十分重要。
密切观察产后出血情况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保证产妇的安全。
及时采取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出血量,防止病情恶化。
产妇在产后要避免过度疲劳,保持充足休息和饮食,同时保持情绪稳定,积极面对产后恢复,有利于产妇身心健康。
通过正确的护理方法和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预防和处理产后出血,保障产妇的健康。
2. 正文2.1 规范产后出血护理流程规范产后出血护理流程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护产妇的健康。
在产后出血护理流程中,要确保产妇在分娩后第一个小时内接受一次完整的产后护理评估,包括监测产后出血量,观察产妇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况。
护理人员应及时记录产妇的产后出血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产后出血护理专题报告范文
产后出血护理专题报告范文一、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其分类1.1原因分娩后子宫收缩不良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
子宫大小、位置、形态的改变,子宫内膜与宫颈裂伤、破坏,以及子宫壁和血管牵拉、挤压、撕裂等因素导致子宫产生功能障碍,引起子宫收缩不良而出血。
1.2分类产后出血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
原发性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24小时内,产妇出血量超过500毫升;继发性产后出血是指产妇分娩后24小时至产后产后6周内出现的出血,原因多为产褥期子宫收缩不佳或内膜残留、感染等。
二、产后出血护理的目标产后出血护理的主要目标是及时有效地控制产妇的出血量,保持产妇的生命安全。
同时,也要注意保护产妇的躯体和心理健康,促进产妇的康复。
三、产后出血护理的具体内容3.1 早期评估实施产后出血护理的首要任务是对产妇进行早期评估。
通过观察、询问、体温测量和血流量测定,了解产妇产后出血的程度和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2止血治疗早期采取止血治疗是控制产后出血的关键。
可以采取手压、药物、手术等方法来控制出血。
在进行止血治疗时应注意做好局部的伤口包扎和压迫止血,必要时及时转到手术室手术。
3.3输血治疗对于出血过多的产妇,如果血容量不足,可以及时进行输血治疗。
输血治疗可以迅速补充产妇的血容量,减少血液中的红细胞流失,从而提高产妇的血液循环和氧气输送能力。
3.4观察和监测在进行产后出血护理时,需要密切观察和监测产妇的血压、心率、呼吸、体温、意识等生命体征的情况。
特别要关注产妇的血压和心率,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5心理护理产妇在产后出血的情况下往往面临着身体疼痛、恐惧、焦虑等心理问题。
医护人员在进行护理时要给予产妇充分的关怀和安慰,帮助产妇调整心态,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
3.6宣传教育针对产后出血这一危害性较大的疾病,医护人员还应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产妇对产后出血的认识水平,教育产妇在分娩后要及时就医,配合医生的治疗,避免因个人行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产后出血护理查房思想总结
产后出血护理查房思想总结产后出血是妇女分娩后的常见并发症,严重时甚至危及产妇生命。
为了提高产后护理质量,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护士应秉持一定的查房思想,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以下是我对产后出血护理查房思想的总结:首先,护理查房应该注重全面性。
产后出血可能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子宫收缩不良、子宫负重障碍、继发性产后出血等等。
因此,护士在查房时应重点观察产妇子宫收缩情况、恶露情况、阴道出血情况,并注意询问产妇有无腹痛、头晕、出汗等不适症状。
只有全面观察产妇的情况,才能更加准确地判断产妇是否存在产后出血的风险。
其次,护理查房需要时刻保持警惕。
产后出血往往是突发的,护士需要随时保持警惕,对产妇进行随时的巡查和观察。
特别是在产妇子宫负重或妇产科手术后,更应密切关注产妇的情况。
一旦发现病情异常,要及时采取抢救措施,避免出血进一步加重,造成不可逆的后果。
此外,护理查房应注意差异化。
不同的产妇可能存在不同的出血原因,需要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
例如,对于子宫收缩不良引起的出血,护士可以通过注射催产素或按摩方法加强产妇子宫的收缩;对于子宫负重障碍引起的出血,护士可以采取卧床休息、保持产妇尿频等措施;对于继发性产后出血,护士需要查找出血的原因,例如排除子宫内异常、止血药物使用不当等等。
只有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才能更好地控制产后出血并提高护理效果。
最后,护理查房需要注重护理教育。
产后出血的发生往往与产妇自身的保健知识和行为有关。
因此,在护理查房时,护士需要向产妇详细介绍产后出血的原因、预防措施等相关知识,提醒产妇密切观察自身情况并及时就医。
护士还可以通过示范方法,向产妇演示正确的用力方式和哺乳姿势等,帮助产妇正确地进行身体恢复和护理。
总之,产后出血护理查房思想要全面、警惕、差异化,并注重护理教育。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现产后出血的风险,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保障产妇的安全和健康。
浅谈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
浅谈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摘要】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分娩后24h内阴道出血量超过500ml,产后出血是产科的严重并发症,而且产后出血又以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最为常见,严重威胁产妇的生命,占我国孕产妇出血死亡的首位,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0%-30%,由于产后出血病情急,病情重,处理不当,耽误抢救时间,最容易导致失血性休克而死亡。
因此提高护理人员的助产技术对预防产后出血、保证产妇的生命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现将产后出血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关键词】产后出血子宫护理1 产后出血的诊断与处理产妇出血后及时诊断与处理,胎儿娩出后立即将弯盘置产妇臀部下方,收集出血,待胎盘娩出后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有无软产道损伤,进一步检查子宫收缩情况,如子宫柔软,轮廓不清或用手按摩时子宫收缩变硬,轮廓清楚,停止按摩时子宫又变柔软,轮廓不清,即可确定子宫乏力性出血,一旦发生产后出血,助产人员不要惊慌,应采取时而有效的方法及治疗,如注射宫缩剂、按摩子宫、促进子宫收缩等。
2 产后出血的急救与护理产后子宫乏力性出血,易发生休克,一旦发生,医护人员一定冷静,在采取保暖、吸氧、积极促进子宫收缩,向医师报告的同时,迅速采取止血措施,保证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立即急检血型、采配血,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应在短时间内补足失血量,严密测量出血量,详细做好特别护理记录单。
2.1 产妇出血制止,休克纠正后,应安慰产妇安静休息,鼓励并协助产妇进食,同时密切观察产妇的心率、脉搏、呼吸、血压,宫底的高度,宫复情况和阴道出血量,特别是产后2h内,及时压出阴道血块,待产妇情况均正常后,方可送回病房。
2.2 回病房后,护理人员应督促产妇及时排空膀胱,以防胀大的膀胱影响子宫收缩,产后24h内仍密切注意产妇的一般情况,保持外阴清洁,预防感染,注意给予产妇营养丰富的饮食,纠正贫血。
3 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经过分析,明确产妇出血存在的问题,制定出预防产后出血的措施,加强围产期的保健,严密观察及正确处理产程,可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针对产后出血的病例护理
针对产后出血的病例护理简介产后出血是指产妇分娩后,子宫内膜脱落引起的大量出血。
这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来控制出血,并提供适当的护理。
护理目标1. 控制出血: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或停止产后出血。
2. 维持血压稳定:保持产妇的血压在正常范围内,防止血压过低导致意识丧失或休克。
3. 维持产妇的生命体征稳定:监测体温、呼吸和心率,并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异常情况。
4. 提供心理支持:产妇可能会感到紧张、恐惧或焦虑,需要提供安慰和支持。
5. 教育产妇和家属:提供相关知识和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产后出血。
护理措施1. 紧急抢救措施:- 立即呼叫医生或护士,报告出血情况。
- 同时通知血库准备输血所需的血液制品。
- 记录出血量和时间,以便医疗团队评估情况。
- 保持产妇的平卧位,抬高下肢,有助于减少出血量。
- 将静脉通路建立好,以备急需输液或输血时使用。
2. 医疗干预:- 根据医生的指示,给予药物治疗,如子宫收缩剂和止血药物。
- 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干预,如子宫切除术或子宫动脉栓塞术。
3. 监测和评估:- 监测产妇的血压、心率、呼吸和体温,及时记录并报告异常情况。
- 定期测量和记录产妇的血红蛋白水平,以评估出血程度和输血需求。
- 观察产妇的阴道流血情况,记录出血量和血块的大小和颜色。
4. 心理支持:- 向产妇和家属解释产后出血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提供安慰和支持。
- 倾听产妇的感受和需求,积极回应并提供必要的帮助。
- 鼓励产妇参与决策,增强其对治疗和康复的信心。
5. 教育指导:- 向产妇和家属提供关于产后护理的知识和技巧,如正确的会阴冷敷、卫生习惯等。
- 强调产妇休息和饮食的重要性,以促进康复和恢复体力。
- 指导产妇进行适当的锻炼,帮助恢复体力和促进子宫恢复正常。
结论针对产后出血的病例,护理工作的目标是控制出血、维持生命体征稳定、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指导。
护士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紧急抢救措施,并提供全面的护理和监测。
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
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超过500 ml者为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包括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至产后2 h以及产后2~24 h 3个时期,多发生在前两期。
产后出血往往发病突然而且来势凶猛,常常出于意料之外,如抢救不及时,可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
目前仍然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且预后严重。
休克较重持续时间较长者,即使获救,仍有可能发生严重的继发性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席汉综合征Sheehan syndrome)后遗症,故应特别重视做好防治工作。
提示:产科出血仍然是危胁我市孕产妇生命安全的首要原因。
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急救、护理工作,才能降低其发病率、病死率,进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现做出以下结论共同探讨。
1 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
其中以子宫收缩乏力所致者最常见,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80%。
1.1 子宫收缩乏力影响产后子宫肌收缩和缩复功能的因素均可引起产后出血。
常见因素有:1.1.1 全身性因素产妇精神过度紧张,临产后过多使用镇静剂、麻醉剂;产程过长或难产,产妇体力衰竭;合并急慢性全身性疾病等。
1.1.2 局部因素子宫过度膨胀,如双胎妊娠、巨大胎儿、羊水过多,使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子宫肌纤维发育不良,如子宫畸形或合并子宫肌瘤等,可影响子宫肌正常收缩;子宫肌水肿及渗血,如妊高症、严重贫血、子宫胎盘卒中,以及前置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血窦不易关闭等,均可发生宫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
1.2 胎盘因素根据胎盘剥离情况,胎盘因素所致产后出血类型有。
1.2.1 胎盘剥离不全多见于宫缩乏力,或胎盘未剥离而过早牵拉脐带或刺激子宫,使胎盘部分自宫壁剥离。
由于部分胎盘尚未剥离,影响宫缩,剥离面血窦开放引起出血不止。
1.2.2 胎盘剥离后滞留由于宫缩乏力、膀胱膨胀等因素影响,胎盘从宫壁全部剥离后未能排出而潴留在宫腔内,影响子宫收缩。
1.2.3 胎盘嵌顿由于使用宫缩剂不当或粗暴按摩子宫等,引起宫颈内口附近子宫肌呈痉挛性收缩形成狭窄环,使己全部剥离的胎盘嵌顿于宫腔内,影响宫缩引起出血。
17例产后大出血的急救护理体会
17例产后大出血的急救护理体会产后大出血是指产后出血超过500毫升的情况,是产科急诊的一种常见并且紧急的情况。
产后大出血一旦发生,常常危及产妇的生命。
在处理产后大出血的过程中,护士的急救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在日常工作中,我有幸参与了多起产后大出血的急救护理工作,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现在将与大家分享一下。
在处理产后大出血的急救护理过程中,要做好心理准备。
产后大出血通常情况下都是突发的,危机感极强,护士需要有必要的心理准备,面对突发情况能够沉着冷静应对。
在接到求助电话或者接诊产妇时,要迅速做好心理调整,保持冷静,做好接诊准备,才能够更好地开展急救护理工作。
抢救产后大出血的关键是快速反应。
产后出血是一种严重的情况,时间非常紧迫,每一秒钟都可能关系到产妇的生命安全。
在处理产后大出血的急救护理工作中,要做到快速反应,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比如及时给予输液、止血、输血等抢救措施,争取时间,最大限度地挽救产妇的生命。
对病情的全面评估也是急救护理的重要环节。
产后大出血的病因多种多样,可能是子宫收缩不良、产后子宫破裂、产道损伤等原因导致的。
因此在护理中,护士要全面评估产妇的病情,包括观察出血量、观察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询问产妇的病史和用药情况等,从而更准确地判断病情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与其他医护人员的配合也至关重要。
护理是一个团队工作,特别是在处理产后大出血的急救护理过程中更是如此。
在与医生、护理人员、实习生等其他医护人员的配合中,优化资源,协调工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才能够更好地开展护理工作,提高抢救产妇的成功率。
产后大出血的护理过程中,及时记录和总结也是非常重要的。
护士在处理产后大出血的急救护理工作中,要及时、准确地做好护理记录,包括出血量、输液量、输血量、患者生命体征等情况的记录,以及对各项护理措施的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估。
这不仅有利于医护人员随时了解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也为今后的类似病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浅析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护理与健康教育
浅析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护理与健康教育产后出血是指产妇在分娩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毫升,或在产后24小时至6周内出血量超过1000毫升。
产后出血是产妇最常见的产后并发症之一,严重的产后出血可能导致产妇休克、贫血、甚至死亡。
对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护理和健康教育显得非常重要。
一、临床护理1. 了解产后出血的原因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包括子宫收缩不力、胎盘残留、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等。
护士需要了解各种原因,及时发现产后出血的症状,针对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 加强监测对于有产后出血风险的产妇,护士应该加强监测,包括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的监测,及时了解产妇的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3.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产妇在分娩后需要休息,但也不能完全卧床不动,室内需要保持空气流通,有条件的话可以适度开窗通风,减少细菌的繁殖,减少感染的风险。
4. 保持患者清洁产妇容易出现代谢紊乱,护士要及时帮助产妇进行洗漱、更换衣物等,保持患者的清洁卫生。
5. 疼痛管理产后出血产妇可能出现明显的子宫收缩疼痛,对于剧烈的疼痛需要及时给予镇痛,减轻病人的不适感。
6. 相关检查产后出血产妇需要进行相关的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了解产妇的身体状况,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7. 注意饮食和营养产后出血产妇需要摄入丰富的营养物质,护士要及时了解产妇的饮食情况,根据产妇的需要提供丰富的饮食和营养,促进产妇的康复。
8. 维护产妇的情绪产后的产妇情绪容易波动,护士要设法安抚患者,让她感受到家人和医护人员的关心与关爱,加快康复速度。
9. 饮食指导产后出血产妇需要特别注意饮食,多吃容易消化的饮食,多喝水、多补充维生素,保持机体的健康。
10. 减轻体力劳动产后的产妇需要减少体力劳动,以免增加子宫的负担,引起不必要的出血。
11. 定期复查产后出血的产妇需要定期到医院复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二、健康教育1. 增加产妇的健康知识对于产后出血的产妇,护士需要对其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包括产后出血的原因、症状、处理方法等知识,让产妇了解产后出血的危害性,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
产后出血的应急总结引领总结
产后出血的应急总结引领总结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小时内,子宫内膜剥脱引起的阴道大出血。
这是妇产科急诊常见的一种疾病,如果处理不及时,可能会危及产妇的生命。
因此,对于产后出血的应急处理至关重要。
产后出血的应急处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早期识别与预防产后出血的早期识别非常重要。
产妇在分娩后,应该保持警惕,如果出现以下情况,需要及时就医:阴道大出血,或者出血量超过产后应有的范围;产后出血时间持续延长,超过30分钟;产后出血伴随有头晕、乏力、心慌等症状;产后出血伴有恶心、呕吐等不适感觉。
为了预防产后出血,医务人员在分娩过程中应该密切关注产妇的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对于高危人群,如高龄产妇、多胎妊娠、妊娠期患有高血压疾病等,应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二、紧急处理措施当发生产后出血时,需要立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以阻止出血并保护产妇的生命。
首先,要及时呼叫急救车或将产妇送往最近的医院急诊科。
在急救车赶到或到达医院的过程中,可以进行以下紧急处理措施:1. 控制出血部位:可以用手指压迫出血部位,或者用纱布、干净的布料等进行包扎,以阻止出血。
同时,要让产妇保持平卧位,避免过度活动。
2. 输液补充:可以给产妇静脉输液,补充体液,维持血压稳定,以防止产妇因大量出血而出现休克的情况。
3. 给予输血: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可以给予输血治疗,以补充失血量,提高血红蛋白水平。
4. 药物治疗:医生可以根据产妇的情况,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如催缩子宫的药物、止血药物等。
5. 心理支持:紧急处理过程中,产妇可能会感到害怕、焦虑等情绪,家属和医务人员应给予相应的心理支持,稳定产妇的情绪。
三、后续处理和预防产后出血得到控制后,还需要进行后续处理和预防。
医生会进一步检查产妇的子宫情况,确保子宫已经收缩良好。
同时,医生还会给产妇进行阴道检查,排除其他可能引起出血的原因。
为了预防产后出血的再次发生,产妇和家属需要做好以下几点:1. 产后护理:产妇在产后需要休息充足,避免过度劳累。
产后出血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产后出血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引言产后出血是指产妇在分娩后持续或大量出血超过500毫升以上,严重时甚至达到1000毫升或更多。
产后出血是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及时诊断产后出血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产后出血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以帮助护士有效应对产后出血的情况。
产后出血的护理诊断产后出血的护理诊断是通过对产妇的观察和评估,确定出血的原因和严重程度。
以下是常见的产后出血的护理诊断:1.风险诊断:凝血功能异常: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凝血功能异常,因此产妇有患有凝血功能异常的风险时,应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如监测凝血功能指标,避免使用具有抑制凝血功能的药物。
2.风险诊断:子宫收缩不良:子宫在分娩后需要收缩以止血,但有时子宫无法充分收缩,导致产后出血。
护理措施包括监测子宫收缩情况,如子宫收缩时间、频率和强度等,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促进子宫收缩。
3.实际诊断:大出血:当产妇出血量超过500毫升时,应确立大出血的护理诊断。
此时,护理措施包括尽早启动大出血应急预案,迅速评估出血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4.潜在诊断:感染:分娩过程中,产妇易受到感染。
感染可以导致子宫收缩不良和产后出血。
因此,护理措施包括预防感染的传播,加强产妇和护士的手部卫生,定期更换产妇的卫生巾和内衣,并定期评估产妇的体温和白细胞计数。
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以下是常见的护理措施:1.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产妇的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应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2.监测出血量:定期估计产妇的出血量,可以通过测量产妇每小时或每半小时的卫生巾重量来估计,若出血量超过预期范围应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促进子宫收缩: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如按摩子宫、帮助产妇排尿、保持产妇体位,以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
4.输血和止血药物应用:当产妇出血量过多时,可考虑输血以补充血液流失,同时可以使用止血药物来控制出血。
产后出血138例护理体会
后 2 出血 总 量 。胎 儿 娩 出后 产 妇 阴道 出血 量 于 2 4h的 4h内超 过 50m 0 L即可 诊 断 为 产 后 出 血 。 2 护 理对 策
内产妇大量失血可导致失血性休克 , 可危及产妇 的生命健康安 全, 程度较轻者可影 响产妇 的产后恢复 。为保 障产妇 的生命健
■ 汐蹭目嘧扇
道 出血量 、 宫底高度 、 子宫 软硬度 、 胱是否充 盈 , 2h阴道 膀 若 出血量超过 2 0m , 0 L 应立 即查找原 因处理 。同时 , 要特别警惕 识别产妇大 出血休 克的一些症状 , 比如 口渴 、 打哈欠 、 眩晕 、 恶 心、 呕吐、 表情淡漠 、 皮肤湿冷 、 面色苍 白以及脉搏细弱 、 压下 血 降等。
康 , 防产后 出血 的发生 , 预 现将我 院近年来 发生产后 出血的病 例进行 回顾性分析 , 报告如下。
2 抢 救 护 理 . 6
娠危 险因素及 住院分娩重要性 的教育 , 特别对第 二胎 、 超计 划
生育的孕妇尤为重要 。本资料 中有 1 9例产后 出血孕妇均为二 胎或二胎 以上 生育 , 没有进 行产前检查 及接受护理 干预 , 多为
在家分娩后 出血多而住院 。 因此 , 宣传孕期保健 , 院分娩是 防 住
2 . 若发生产后大 出血时 ,要立即配合医生投入抢救 , .1 6
妇产科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
妇产科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妇科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小时内流血量大于500毫升,或产后24小时至42天内流血量大于400毫升的情况。
产后出血是产褥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产后出血病情危重,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妇产科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
一、临床护理方法1. 术前准备对于需要手术的产后出血患者,护理人员需要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
首先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基本情况,包括产后出血的原因、发生时间、出血量等。
同时需要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呼吸等,以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在术前还需要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等,以制定术前处理计划。
2. 术后护理产后出血患者的术后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呼吸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术后护理还包括对患者的伤口护理,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防止感染的发生。
同时要进行伤口定时更换敷料,及时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
3. 饮食护理产后出血患者在术后需要进行饮食护理,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
特别是要加强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促进伤口的愈合。
同时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伤口和消化道,影响病情恶化。
4. 心理护理产后出血患者在术后往往由于疼痛、精神紧张等因素而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护理人员需要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排解负面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可以通过与患者进行交流、慰藉、鼓励等方式,帮助患者尽快调整好心理状态,促进康复。
二、护理效果1. 有效控制出血通过及时、正确的护理方法,可以有效控制产后出血的发生和发展,减少出血量,避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术前准备的充分和术后护理的细致是有效控制产后出血的关键。
2. 促进伤口愈合通过对伤口的及时、有效的护理,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减少感染的发生。
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定时更换敷料,是伤口愈合的前提。
产后出血的护理及体会
产后出血的护理及体会产妇产后出血是分娩时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严重时可导致产妇休克甚至死亡。
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和凝血机制障碍。
临床护理人员要加强对产妇的观察和护理,减轻患者的痛苦,并有效降低产妇出现并发症和死亡的机率。
标签:产后出血;原因;预防;护理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产妇出血量达到或超过500 mL者,由于失血过多,产后出血极易引起产妇的死亡。
因此,临床护理人员要加强对产妇的观察和护理,减轻患者的痛苦,并有效降低产妇出现并发症和死亡的机率。
笔者所在医院于2009~2010年共接收分娩产妇2 499例,产后出血21例,占分娩总数的0.84%,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笔者所在医院于2009~2010年共接收分娩产妇2 499例,其中产后出血21例,占分娩总数的0.84%,年龄17~43岁。
出血原因:宫缩乏力18例,产道损伤1例,胎盘因素1例,凝血机制障碍1例。
2产后出血的原因2.1子宫收缩乏力产妇由于精神紧张和恐惧,从而使产程时间较长;产妇自身有急慢性疾病;产妇子宫过度膨胀(多胎妊娠、巨大儿、羊水过多等);产妇子宫肌水肿;产妇子宫肌壁损伤、子宫肌纤维发育不良;产妇胎盘早剥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子宫收缩乏力[1]。
2.2胎盘因素产妇胎盘滞留、胎盘粘连或植入、胎盘部分残留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子宫收缩发生大出血。
2.3软产道损伤产妇因急产、子宫收缩过强、会阴保护不当等原因,都可导致软产道撕伤。
2.4凝血机制障碍产妇由于血管舒缩性、渗透性增加,血浆凝血因子缺乏,血小板异常以及纤溶亢进等原因引起的凝血机制障碍,都可引起产后出血。
3预防及护理3.1孕期加强孕期保健,定期产前检查。
对有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如产后出血史、难产、剖宫产史、人工剥离胎盘史、有多次人流和分娩史者,应增加产前检查的次数,提前入院待产。
对合并内科疾病如肝炎、贫血、血液病、高血压等,应及时治疗,必要时终止妊娠。
3.2分娩期孕妇入院后要遵医嘱完善相关化验检查,特别是血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纤维蛋白原的测定。
产后出血护理体会
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关键词】产后出血;护理体会产后出血是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者。
一般多发于产后的2个小时以内,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为产科急危症之一,是导致我国产妇死亡的最主要因素。
其发生主要与胎盘因素、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异常有关,以上原因共存或相互影响。
临床表现为阴道流血过多及因失血引起休克等相应症状和体征。
产后出血的预后比较严重,对出血量较大持续时间较长或发生有严重休克的产妇,一般多合并有继发性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即席汉综合征(sheehan syndrome),因此,一定要做好产后出血的防治工作。
1临床资料本院52例产后出血患者的年龄为19-38岁,其中出血量少于800毫升的28例、800-1000毫升的19例、1000毫升以上5例。
经及时抢救和精心护理,除羊水栓塞致产后出血导致产妇死亡1例外,余产妇均平安出院。
这些患者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及胎盘因素。
2抢救护理2.1患者一旦发生产后出血,抢救人员要马上就位,专人指挥,分工合作,密切配合。
针对出血原因,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失血性休克;防止感染。
2.2迅速有效地补充血容量,使用留置针,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
给予心电监测,密切监测t、p、r、bp、皮肤颜色、神志等各项生命体征,调节好静脉输液的速度。
2.3保持呼吸道的畅通,及时有效地吸氧,吸氧可以采用面罩给予的形式,每分钟流量4-6l。
吸氧过程中要注意患者吸氧后的效果如何,监测指脉氧浓度,还要留意口唇、面色是否转红润。
2.4迅速协助医生抢救,要做好及时有效地止血,还要查找出血的原因,做好相关检查及配血试验的准备。
置导尿管,保持尿管通畅,注意尿量及颜色。
2.5按摩子宫,刺激子宫收缩,能迅速有效止血。
方法是:左手置于子宫下腹部位,拇指及其余四指分别置于下腹两侧,上扶子宫,右手置于宫部,拇指置于前壁,其余四肢在后壁,进行有节律地按摩,同时将子宫腔内积血压出,直至子宫恢复正常收缩为止。
产后出血护理体会
产后出血护理体会产后出血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的出血现象,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
如果不及时处理,产后出血可能会对产妇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对于产后出血的护理十分重要。
在我的工作中,我积累了一些产后出血护理的体会,现在分享给大家。
产后出血的护理应始终保持高度警惕。
产后出血常常在分娩后的一两个小时内发生,这是因为子宫收缩不良或子宫壁的血管破裂导致。
因此,我们应该密切观察产妇的血液流量和颜色,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采取措施。
对于出血量超过正常范围的产妇,我们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并及时记录出血量的变化情况。
保持产妇的体位是产后出血护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产妇应该保持仰卧位,并且双腿自然分开,这样有助于促进子宫的收缩,减少出血。
同时,我们还可以给产妇进行盆底按摩,通过按摩可以刺激产妇的子宫收缩,有助于止血。
此外,产妇在床上休息时,应该保持头部稍微高于躯干的位置,这样可以减少子宫的压力,进一步减少出血。
产后出血的护理还需要注意保持产妇的卫生。
我们应该定期帮助产妇更换血液浸湿的垫子,保持外阴的清洁和干燥。
同时,我们还应该帮助产妇清洗外阴区域,保持局部卫生。
在清洗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用温水轻柔地擦拭,避免使用肥皂或者其他刺激性的洗液。
产后出血的护理还需要及时给予产妇输血和输液。
对于出血量过多的产妇,我们应该尽快通知医生,以便及时给予输血和输液的治疗。
在输血和输液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密切观察产妇的血压、心率和呼吸情况,一旦出现异常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产后出血的护理还需要注意产妇心理的疏导。
产妇在经历分娩和出血的过程中,往往会感到害怕和焦虑。
我们应该及时与产妇进行沟通,了解她们的心理状态,并给予相应的安慰和支持。
同时,我们还可以借助家属的力量,让他们陪伴产妇,给予她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产后出血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对产妇的健康和生命都会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我们在护理产后出血的过程中需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密切观察产妇的病情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产后出血的急救护理体会
产后出血的急救护理体会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者。
其中尤以产后2 h内出血为多见,宫缩乏力、胎盘滞留、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为产后出血较常见原因。
[1]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为产科危症之一,也是孕产妇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应特别重视。
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4月成功护理20例产后出血的产妇,现对产后出血的护理做一总结:1 抢救护理1.1遇到产妇发生产后大出血的情况,医护人员必须密切配合,争分夺秒进行抢救。
指定一人负责指挥,其他人员分工合作,使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首先,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有效的吸氧,采用双鼻导管,流量4~6 L/min,同时密切观察吸氧效果如面色、唇周、指甲是否转红润,呼吸是否通畅。
1.2迅速有效地补充血容量,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必要时使用留置针头。
密切监测T、P、R、BP、皮肤颜色、表情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正确掌握静脉输液的速度,以免输液过快、过多而发生肺水肿。
[2]1.3 抢救的同时迅速协助医师查明出血原因。
针对出血原因,给予止血措施。
宫缩乏力出血,将手置于子宫底部,拇指在前其余四指在后,行均匀、有节律的按摩,在按摩过程中将宫腔内积血压出,促进子宫收缩,达到止血目的。
于胎儿娩出后,及时应用宫缩剂可预防宫缩乏力,胎盘娩出后快速滴入大剂量催产素;软产道损伤出血者,进行及时准确的修补缝合;胎盘剥离不全、滞留及粘连者及时清宫或徒手剥离取出;凝血功能障碍者,遵医嘱应用止血药物、输血小板或新鲜血等,做好抗休克及纠正酸中毒等抢救工作;其中宫缩乏力不缓解及胎盘植入者,应积极做好手术准备,必要时行子宫切除术1.4抢救的同时,做好各种检查和抽血交叉配血及术前准备相关准备。
1.5留置导尿管,保持尿管通畅,注意尿量及颜色。
做好各种记录,特别是生命体征变化及出入量。
根据医嘱准确采集各种标本,及时送检。
1.6取平卧位,必要时取头低足位,有利于下肢静脉血回流,注意保暖。
产后出血的急救与护理
产后出血的急救与护理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阴道流血超过500毫升或出血速度超过每分钟50毫升的情况。
它是产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时甚至可威胁到产妇的生命。
因此,对于产后出血的急救与护理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产后出血的急救措施和护理要点。
一、产后出血的急救措施1. 立即呼叫急救人员:产妇出现明显的大出血症状时,应立即呼叫急救人员。
同时,通知医院,以便他们做好接诊准备。
2. 让产妇保持平卧位:平卧位有助于减少出血,同时可以提供更好的护理条件。
3. 按压子宫:产妇出血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子宫收缩不良导致的。
护士或医生应该用手按压产妇的下腹部,帮助子宫收缩,减少出血。
4. 快速输液:产妇出血过多时,很容易导致失血性休克。
因此,应迅速给予输液,以恢复体液平衡,维持循环功能。
5. 输血:如果产妇失血过多,造成贫血严重,可以考虑给予输血,补充红细胞和血浆。
6. 使用药物:在急救过程中,可以使用缩宫药物如催产素,促使子宫收缩。
此外,还可以使用止血药物如卡巴群酮,帮助停止出血。
7. 手术干预:如果以上措施无效,产妇仍然持续出血,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干预,如子宫切除术等。
二、产后出血的护理要点1. 观察产妇的血压、心率和呼吸:这些生命体征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产妇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 监测产妇的阴道出血量:通过记录阴道出血量的多少,可以判断出血情况的严重程度,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3. 保持产妇的清洁和舒适:及时更换产妇的卫生巾,保持外阴的清洁,减少感染的风险。
同时,给予产妇舒适的环境和心理支持,有助于促进康复。
4. 给予产妇适当的营养支持:产妇出血过多,容易导致贫血和营养不良。
因此,应给予产妇适当的营养支持,包括高蛋白、高维生素和高铁的食物。
5. 提供心理支持:产后出血对产妇来说是一次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打击。
护士应给予产妇充分的心理支持,帮助她们缓解焦虑和恐惧,增强康复信心。
6. 定期复查和随访:产后出血的护理不仅仅是在急救时的处理,还需要进行定期复查和随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后出血的护理及体会
[摘要] 产妇产后出血是分娩时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严重时可导致产妇休克甚至死亡。
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和凝血机制障碍。
临床护理人员要加强对产妇的观察和护理,减轻患者的痛苦,并有效降低产妇出现并发症和死亡的机率。
[关键词] 产后出血;原因;预防;护理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产妇出血量达到或超过500 ml 者,由于失血过多,产后出血极易引起产妇的死亡。
因此,临床护理人员要加强对产妇的观察和护理,减轻患者的痛苦,并有效降低产妇出现并发症和死亡的机率。
笔者所在医院于2009~2010年共接收分娩产妇2 499例,产后出血21例,占分娩总数的0.84%,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于2009~2010年共接收分娩产妇2 499例,其中产后出血21例,占分娩总数的0.84%,年龄17~43岁。
出血原因:宫缩乏力18例,产道损伤1例,胎盘因素1例,凝血机制障碍1例。
2产后出血的原因
2.1子宫收缩乏力
产妇由于精神紧张和恐惧,从而使产程时间较长;产妇自身有急慢性疾病;产妇子宫过度膨胀(多胎妊娠、巨大儿、羊水过多等);
产妇子宫肌水肿;产妇子宫肌壁损伤、子宫肌纤维发育不良;产妇胎盘早剥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子宫收缩乏力[1]。
2.2胎盘因素
产妇胎盘滞留、胎盘粘连或植入、胎盘部分残留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子宫收缩发生大出血。
2.3软产道损伤
产妇因急产、子宫收缩过强、会阴保护不当等原因,都可导致软产道撕伤。
2.4凝血机制障碍
产妇由于血管舒缩性、渗透性增加,血浆凝血因子缺乏,血小板异常以及纤溶亢进等原因引起的凝血机制障碍,都可引起产后出血。
3预防及护理
3.1孕期
加强孕期保健,定期产前检查。
对有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如产后出血史、难产、剖宫产史、人工剥离胎盘史、有多次人流和分娩史者,应增加产前检查的次数,提前入院待产。
对合并内科疾病如肝炎、贫血、血液病、高血压等,应及时治疗,必要时终止妊娠。
3.2分娩期
孕妇入院后要遵医嘱完善相关化验检查,特别是血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纤维蛋白原的测定。
有异常者以及高
危妊娠可能致产后出血者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高症、死胎等,应做好分娩或术前准备,备好抢救药品,备血。
还应在第一时间掌握真实资料,如有些孕妇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而隐瞒生育史、难产史,有些非婚生育者隐瞒特殊疾病,医护人员应与之进行有效的沟通,取得信任,及时发现潜在危险性。
3.2.1第1产程护理密切观察胎心、宫缩的变化,定期对产妇进行肛查,以了解产妇宫口扩张情况,鼓励进食,嘱2~4 h解小便1次,及时排空膀胱,以免影响产程的进展。
每15~30分钟听胎心1次,需要时吸氧。
加强对产妇精神和心理的护理,让产妇于宫缩间隙期尽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必要时遵医嘱肌注度冷丁,从而防止拖延产程,造成滞产和难产。
对有发生产后出血潜在因素的高危孕产妇,可为其建立静脉通道,以备急需[2]。
3.2.2第2产程护理要密切注意观察胎心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科学接生,接生时尽量缩短时间,特别是高危妊娠者,可行会阴侧切,必要时胎头吸引、产钳助产。
指导产妇正确用力,配合医生保护会阴协助娩出胎儿,防止损伤软产道,胎儿娩出后可监测产妇的出血情况,其收集出血方法可采用面积法、弯盘或其它容器直接测量。
3.2.3第3产程护理护理人员要注意识别胎盘剥离征象,避免过早粗暴揉挤子宫或牵拉脐带,正确协助胎盘娩出,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及软产道有无裂伤[3]。
胎儿娩出后及时予产妇缩宫素20 u肌注。
若产妇分娩后10 min仍未娩出胎盘,此时,不能盲目
等待,应立即进行人工剥离胎盘,以防止因胎盘因素而导致产妇产后出血。
3.3产后护理
产后2 h内,产妇须在产房观察。
注意产妇面色、血压、恶露情况,嘱及时解小便,以免影响子宫收缩[4]。
3.3.1子宫软若子宫软,轮廓不清,宫底在脐上或逐渐升高,按压子宫有多量血液或血块排出,应考虑子宫收缩不良,立即按摩子宫并通知医生。
遵医嘱肌注缩宫素或麦角新碱,或米索前列醇0.4 mg 口服或塞肛。
必要时协助医生宫内填塞纱布、结扎子宫动脉。
加快输液速度,双通道、三通道输液,输血。
若严重产后出血须行子宫切除术,应作好术前准备,通知手术室。
3.3.2子宫硬若子宫硬,轮廓清楚,宫底平脐或脐下,特别是在胎儿娩出后即开始出血,持续不断为鲜红色,应协助医生检查是否有软产道撕伤,并予缝合。
3.3.3胎盘残留若胎盘残留致大出血,应立即做好刮宫准备。
3.3.4凝血机制障碍凝血机制障碍所致出血,血液不凝,不易止血,或全身其他部位出血,应对因治疗。
如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应输新鲜血或成分输血。
如发生dic,应进行抗凝或抗纤溶治疗。
3.3.5大出血护理产妇大出血时应平卧,吸氧,保暖,环境安静。
尽量做到说话轻、走路轻、开关门轻。
密切观察面色、神志、脉搏、
呼吸、血压、尿量、子宫收缩情况、恶露量,给予心理安慰,陪伴在侧。
遵医嘱输液、对症治疗。
产妇因大出血后,体质虚弱,应加强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5]。
保持床单清洁、干燥,更换床单时避免拖、拉、推的动作。
产妇感觉冷应加被盖或毛毯,或用热水袋,但水温不超过50℃,以免烫伤。
卫生垫评估血量后及时更换。
病情不允许下床小便者,应留置尿管,保持尿管通畅并记录尿量。
每日用0.05%碘复擦洗会阴2次,防止尿路感染。
情况稳定后鼓励进营养、易消化、富含铁、蛋白质、维生素饮食,如瘦肉、牛奶、绿叶蔬菜、水果等[6]。
3.3.6指导产妇早接触、早吸吮指导并协助产妇进行早接触、早吸吮,从而有利于产妇子宫的收缩,并预防产妇产后出血。
对于高龄产妇要加强夜间巡视,防止产妇因为分娩疲劳而在熟睡中发生出血现象,一旦发现异常现象要及时报告给医生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7-8]。
4小结
产妇产后出血是分娩时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严重时可导致产妇休克甚至死亡,因此加强产妇出血的预防及护理非常重要。
笔者所在医院出现的21例产后出血患者中,除1例经子宫切除、输血输液治疗仍出血不止送上级医院外,其余4例行子宫切除,16例经输血、输液治疗6~10 d顺利出院。
[参考文献]
[1] 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36-237.
[2] 宋玉杰.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和护理及其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1,9(9):300-301.
[3] 张宏.浅析产后出血100例临床观察及护理[j].健康必读杂志,2010,4(4):90.
[4] 王晓梅.产后出血的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5):96-97.
[5] 朱志敏.产后出血26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1):30.
[6] 王文丽.产后出血的观察及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1,1:62-63.
[7] 叶熙.产后出血的原因与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3):146-147.
[8] 唐玲.如何预防产后出血[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