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非营利组织综述3000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10: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系部: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题目国内外非营利组织综述

一、课题研究立项依据(所选课题的来源、科学意义、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非营利组织(NPO),顾名思义就是一种不以利润最大化为自身活动目标的社会经济组织,一般指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那些社会组织(如民间组织、社会团体、慈善组织、独立部门、第三部门、市民组织、市民社会、志愿者组织、免税组织、非政府组织和草根组织等)。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我国对外发展与国际接轨的趋势愈发明显,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非营利组织”(NPO)在此环境下崭露头角,它以区别于政府与企业“第三部门”的姿态成为了调节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在我国社会事务中承担起越来越多的作用。然而在处理我国各项社会事务时,非营利组织也渐渐暴露出其存在的各种问题与弊端,这些不利因素正制约着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基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比研究国内外非营利组织发展状况,从中分析研究出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之路。

非营利组织作为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主体,可以公平地代表社会各个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利益,这有利于社会公平地制定各项政策,并通过媒体和社会舆论关注相关立法和公共政策的实施过程和其效果,对社会和谐发展起到监督的作用。由此可见,非营利组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承担着调节的重要作用,是保证社会均衡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力量。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A国外研究动态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非营利组织在世界范围内发展很迅猛,学术界也掀起了相应的研究热潮。对于非营利组织的界定问题国外学者进行了不同的探讨,其中以来自美国的学者沃尔夫(Thomas--Wolf)最为典型,沃尔夫在1990年发表《经营一个非营利组织》一书认为非营利组织具有以下五个特征:一是组织性,即这种组织有内部的规章制度;二是民间性,即这种组织不是政府的组成部分,但能接受政府的资金支持;三是非营利分配性,即组织必须将其所得用于组织使命,不在组织成员中进行分配;四是自治性,即组织能够控制自己的活动,有不受外界控制的内部管理程序;五是志愿性,即这种组织实际开展的活动和管理组织的事务人员都是志愿参与,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非营利组织又被称作是志愿组织或志愿部门。对于非营利组织研究理论,目前国外学者也形成很多有代表性的理论,如维斯博德(Weisbrod)(1998)最早从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角度来解释非营利组织存在的原因,他采用了剩余分析的策略论证了非营利组织存在的必要性;以及罗斯-阿

克曼(Rose -Ackerman)(1986)的慈善理论,从供给的角度来解释非营利组织存在的原因,认为非营利组织领导人通过创造非营利组织来传递他们的价值和理念,为了传播他们的价值和理念,他们建立了非营利组织组织,这也成为非营利组织领导人的激励因素。针对非营利组织的治理,国外学者也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和论述,形成了成熟的非营利组织治理制度。如对非营利组织治理和绩效度量,弗鲁姆金(Frumkin)和凯艾姆(Kim)(2000)认为,对于非营利组织效率,特别是关于一些激励私人捐赠的影响因素方面,一方面需要建立非营利组织的合法性和捐赠者的信心,这是非营利组织部门新的底线的基础,如果不能建立这样的基础,非营利组织将难以生存,另一方面需要提高非营利组织的运作效率。

B国内研究动态

总体看来,中国关于非营利组织的研究成果相当少,主要是从上个世纪90开始的,而且集中于社会学领域,研究成就不大:主要是介绍西方理论界学者对非营利组织的研究成果,描述西方社会中的非营利组织发展的作用与功能,说明西方国家对促进营利组织发展的一些手段与措施,以及对我国当前一些非营利组织活动的案例做尝试性评估研究等。关于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及其行为研究的兴起,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的教授仲伟周《中国非营利组织行为的研究现状与未来趋势》(2003)一文认为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是中国传统的“一切收入从计划中来、一切开支从计划中去”的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与再分配新旧机制改变下的必然产物。对于非营利组织内涵之定位,湖北商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的副教授伍治良《我国非营利组织内涵及分类之民法定位》(2014)一文从民法角度进行了阐述,非营利组织系私法主体主导设立,以促进公共利益或满足特定成员非经济性需求的组织,属非营利性私法组织。对于我国非营利组织的未来发展方向,西安石油大学副教授吴文洁《国外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及启示》(2006)一文中认为,我国非营利组织从总体来看,自主性和自治性都不够充分,官办色彩浓,在资金来源、组织结构、管理体制、管理手段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缺陷和不足。因此,他建议促进非营利组织发展,要营造一个适合的法律法规环境,拓宽非营利部门筹资渠道,理顺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之间的关系以及完善监督机制等。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及预期目标或成果

(一)研究内容

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非营利组织以及跨国性非营利组织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社团革命”,极大地促进了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壮大。在非营利组织迅速兴起的同时,也表现出了各个国家对非营利组织的分类各不相同,非营利组织研究理论也不完善等问题。

关于对非营利组织的分类,美国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萨拉蒙(Lester M. Salamon)(1995)教授根据26个国家的比较研究,建立了国际非营利组织分类标准:①教育学术;②医疗;③社会福利;

④文化休闲;⑤职业团体;⑥慈善等。这种分类法容易识别哪些组织是非营利组织,但不利于深入的学术研究,且各国背景不同。上个世纪70年代国外出现了很多有代表性的非营利组织研究理论,如汉斯曼(1980)的“合约失灵理论”首次把注意力放在非营利组织本身特性上,但他在分析非营利组织形态的必要性时是从制度需求的角度出发的,并没有对非营利组织的特点、规模和制度

供给状况做出更为细致、全面的分析。

我国非营利组织兴起晚于国外,学术上对非营利组织的分类标准并不统一,甚至没有明确的标准,发展上我国非营利组织仍存有诸多困境。上海大学的唐斌《中国非营利组织研究的新进展》(2005)一文中,认为关于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分类,目前也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例如,现行法规只将其划分为“社会团体”与“民办非企业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的孙利荣《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2012)一文则明确分析了我国非营利组织目前存在的问题、困境,他认为我国非营利组织资源和能力不足,社会公信度低,以及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不同领域之间差距很大等问题。

预期成果

1本课题最终将以论文的形式展现出国内外非营利组织综述的研究成果。

2本文将通过对通过对比研究国内外非营利组织发展状况的研究,了解、分析其存在的具体问题,针对我国有别于其他国家的政治体制,探讨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非营利组织的发展道路。

三、课题的研究方案(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试验方案)

(一)研究思路( 即文章的提纲)

本文共五章,主要由引言、正文、结论三部分组成。

第一章,引言。介绍非盈利组织。

第二章,介绍国外非盈利组织,如美国的沃尔夫对非营利组织在学术上进行了分类等。

第三章,具体介绍国内非盈利组织发展现状。

第四章,借鉴国外非营利组织发展经验,提出相应时候我国的发展策略

第五章,结论。

(二)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

通过查阅与国内非营利组织相关的文献材料,并对这些材料进行系统的归类、分析研究。从而有所深入地了解、分析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

技术路线

首先,了解本论题的研究状况,形成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其次,进一步搜集阅读资料并研读文本,做好相关的记录,形成论题提纲。第三,深入研究,写成初稿。最后,反复修改,完成定稿。

四、研究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毕业论文题目的确定。

2015年10月8日——2015年10月31日,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确定与本学科密切相关的比较感兴趣的论文题目。

第二阶段,相关文献的阅读和论文资料的收集。

2015年11月1日——2015年11月15日,充分利用丰富的馆藏图书和中西文电子期刊、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