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文艺评论和随笔

第8课咬文嚼字(一)

一.教学目标

1.识记相关文学常识和字词。

2.筛选文中信息,理解重要词语“咬文嚼字”的含义,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把握作者有关“咬文嚼字”的观点,学习作者严谨的治学精神。

二.新课标考纲解读

1.识记词语:咬文嚼字锱铢必较推陈出新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2.理解: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咬文嚼字”在文中的含义,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

“重要概念”就是在文中起关键作用的词语,或者是全文的核心概念、话题题旨的词语。

“重要句子”是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语句,这些句子有助于理解文章,把握观点。不同体裁的文章中重要的句子也有所不同,但总体上有以下几类:(1)提示文章中心内容的句子,如中心句、文眼句;(2)表明作者的写作目的、观点态度的句子;(3)衔接上下文,既有过渡作用,又有概括作用,起到标明行文思路作用的句子;(4)容易产生歧义性理解的句子。

三.课堂检测

在预习的前提下,速读全文,思考回答下面的问题。

1.题目“咬文嚼字”本义是什么?文中是什么意思?并找出回答的

依据。

2.你认为文中哪些句子是重要句子?请简要说明。

3.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作者用哪些例子来论证的?

四.方法规律总结

1.理解重要概念含义的方法。

理解方法是:在文中找到与这一概念有关的句子和段落,然后看看作者是如何表述的,千万不要主观臆断,因为高考考查的是在“文中”的意思。

2.筛选整合信息的方法。

(1)确定信息区间。就是找准和问题答案有关语段。

(2)截取原文词句。是指题目答案就是原文的某一句话、某一个词。(2)修改整合信息。就是我们在找出题目答案所在的语句后,由于语句太长不合书写要求或语句含有不合题意的赘余信息,需要加以改造,这时要求根据题意,选出有用的语言信息进行重新组合、表述。

五、达标训练

读课文的第3、4段文字,回答下面问题。

1. 作者以李广射虎为例,通过比较分析阐述的道理,以下正确的一项是()

A、简洁必须以准确表达情味为基础。

B、在表面上看,改得似乎简洁些,却实在远不如原文。

C、文字的细微差别,应该玩索一番。

D、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

2. 通观整个语段,作者所要论证的观点是()

A、即使咬文嚼字,则必锱铢必较。

B、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C、咬文嚼字,实质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D、过间则必失原汁原味。

3.下面的道理和启示不合所选语段旨趣的一项()

A、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思想情感表现的高下。

B、咬文嚼字的实质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C、乱改别人的文章必将遭人讥讽,贻笑大方。

D、选取典型材料阐释道理才能令人心悦诚服。

咬文嚼字(二)

一.教学目标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鉴赏文章的构思技巧。

二.考纲要求

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即弄清文章的开头、结尾以及文章是怎样渐次展开和步步推进,以实现对文章主旨的表达的。

三.课堂检测

让学生回答问题,分析文章结构思路。

1.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第六段前两句话有什么作用?结尾段有什么作用?

2.读三四段文字,指出体现作者思路的词语。找出作者表述观点的句子,指出其表达重心。

3.文中所举例子选择的角度一样吗?从炼字的角度,你最喜欢哪一个例子?说说理由。

四.方法规律总结

分析结构思路的方法:

1.理清结构。阅读文章,应当把握住它的框架,看出作者“编织”文章的基本路数,弄清文意的来龙去脉。

①着眼于全篇。即弄清文章的开头、结尾以及文章是怎样渐次展开和步步推进,以实现对文章主旨的表达的。

②着眼于局部。即划分某一段或段中的某一部分的层次,分析层次间的关系。

2.理清语脉。语脉,即行文的脉络。理清语脉,即分析语句间的意义关系,梳理行文的语意走向,要注意常见的体现思路的词语:

①表列举的词语:“也”、“另外”、“此外”、“除此之外”、“一方面”、“另一方面”、“同时”、“与此同时”等。这些词提示前后文有并列的事例或观点。

②表推断或小结的词语:“因此”、“总之”、“所以”、“由此可见”、“可见”等。这些词表明后文将会有新观点。

③表示强调观点的词:“其实”、“简直是”、“从一定意义上说”等。

④表示转折的词语:“不过”、“然而”、“而”等。这些词表明对前文否定,后文将有新的观点。

五.达标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2010·新课标全国卷) “书”本是指文字符号,现在提到的“书”不是从文字符号讲,也不是从文字学“六书”来讲,而是从书法艺术讲。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书”与“金”、“石”、“画”并称,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书法是一种艺术,而且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中国的汉字刚一出现,写字的人就有“写得好看”的要求和欲望。如甲骨文就是如此,虽然字形繁难复杂,但是不论单个的字还是

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很好看。可见,自从有写字的行动以来,就伴随着艺术的要求,美观的要求。

不论是秦隶还是汉隶,都是刚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所以到了晋朝,真书(又叫做楷书、正书)开始出现并逐渐定形。真书虽然各家写法不同、风格不同,但字形的结构是一致的。在历史上篆书、隶书等使用的时间都不如真书长久,真书至今仍在使用,就是因为它字形比较固定,笔画转折自然,并且可以连写,多写一笔少写一笔也容易被人发现。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草书另一个来源是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章草,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

真书的书写很方便,所以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涌现,艺术风格多样,出现了各种字体,比如颜体、柳体、欧体、褚体等。在这以前没有人以专门写字并靠书法出名的,就连王羲之也不是专门写字的人,古代也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当时许多碑刻都是刻碑的工匠写的,到唐代开始文人写碑成风。唐太宗爱写字,写了《晋祠铭》、《温泉铭》两个碑,还把碑的拓本送给外国使臣。当时的文人名臣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以及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写碑,这样书法的流派逐渐增多,他们的碑帖一直流传至今。其实,今天看见的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的文书、写经等,其水平真有超过传世碑版的。唐朝一般人的文书里,也有书法比《晋祠铭》、《温泉铭》好的,但是那些皇帝、大官写出来的就被人重视,许多无名书家的作品就不为人所知了。

古代称好的书法作品为“法书”,是说这件作品足以为法,“书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