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水文学与水资源概论

合集下载

《水文学与水资源》教学大纲

《水文学与水资源》教学大纲

兰州大学地理学基地课程教学大纲《水文学与水资源》教学大纲(实习大纲附后)一、说明(一)课程性质地理科学系地理科学专业(地理学基地班)主干课、专业基础课。

(二)教学目的本课程着重阐述水文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使学生认识水是自然界中最活跃的因子之一,它不但与自然地理各要素有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且广泛深入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积极参与地球上各种物理、化学及生物过程,对地理环境、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

水又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增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一般知识。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为从事地理学学习和研究工作的同学奠定良好的专业知识基础,有助于培养学生系统全面的思维方式和学习、研究方法。

同时,本课程重视水文科学新理论、新技术的探索和应用,并结合具体案例,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注重反映现代水文科学和水资源学的最新成果,参考地理科学专业已有的教材和相关学科的水文学教材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

主要内容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概论,阐述水文科学的性质、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部分水文循环机理及过程,主要阐述水文循环基本过程、影响因素,各种过程的物理机制和分析计算方法,水量平衡原理以及水文循环的作用、效应等。

第三部分地球表层水的组成及其运动,分别阐述陆地表层水、海洋、地下水的组成、性质和运动变化规律,并阐明亚系统之间和亚系统内的子系统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

第四部分水资源学,讨论水资源利用和水资源价值,重点阐述水资源的评价与规划和水环境保护问题,最后结合本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探讨了3s技术在水文科学中的应用,以及水文科学的前沿领域。

同时,结合水文科学实践性强的特点,包括了课程实验和课间实习内容,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时数(宋体小四加粗)总计72学时,其中讲授54学时,实验、实习18学时。

第一篇 水文学与水资源(第一章 地球上水)

第一篇 水文学与水资源(第一章 地球上水)
1.3.3 水体更新速度
地球总水量13.86×108km3,其中每年平均仅57.7×104km3的水参与水循环,按此速度全部水量 循环一次,或者说全部水量更新一次,需要2400年。
• 1.4 地球水圈在地球系统中的作用
• 1.4.1 水是生命的介质
水的许多宝贵特性,像异常高的溶解能力,在溶解物质作用下其 化学性质不变等,对于地球上生命的诞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百分数(%)
占总淡水量
30.1 0.05 68.7
0.86 0.26 0.03 0.006 0.04 0.003 100
• 第1章 地球上的水
• 1.2 水——不寻常的寻常物质
• 特别高的冰点和沸点 • 特别大的融化和蒸发潜热 • 特别大的比热容 • 反常的热膨胀和密度变化 • 万能的溶剂
• 第1章 地球上的水
• 1.4.4 水是所有生物机体的主要组成
地球上所有生活或多或少都含有水,平均含80%。也就是说,有机体几乎4/5 的重量是水。据水文学家估计,地球上所有的动植物和人含有近11200亿t水,相 当于同时灌满世界上所有河床的水量的一半。
1.4.5 水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元素
1.4.6 水是地球气候的调节器
答:事实上,地球可以从宇宙空间获取水分,也可以向宇宙空间散失水分,还可以从地球内部 析出化合水。水从宇宙空间进入地球通过两种途径:一是随降落的陨石带来,据估计这一项每 年平均约0.5km3;另一是在大气圈上层由太阳来的质子形成的水分子,这一项数量难以估计。在 大气圈上层,由于太阳紫外线的作用,水蒸气分子可以离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使水在宇宙中 消散。大体上可以认为,地球从宇宙获得的水量等于消失在宇宙中水量,进出基本平衡。
海洋净蒸发 4.48×104km3

水文学与水资源概论___降水_降水特征的表示方法

水文学与水资源概论___降水_降水特征的表示方法

第三节降水特征的表示方法
在水文学中,常以一些直方图或曲线反映降水在时、空上的分布特征和变化。

一、降水量过程线
以时段次序为横轴、以时段降水量为纵轴绘制而成的直方图称为降水量过程线。

二、降雨强度过程线(雨强过程线)
以时间为横轴、以降雨强度为纵轴绘制而成的直方图称为降雨强度过程线。

三、降水累积曲线(降水量累积曲线)
以时间为横轴、以降水开始至各个时刻的累积降水量为纵轴绘制而成的曲线称为降水累积曲线。

降水累积曲线上的平均坡度是时段内的平均降水强度。

四、等降水量线(等雨量线)
在图上,将各雨量站观测所得的同一时段的降雨量或一次降雨的降雨量标注在每站的位置上,再将降雨量相等的各点连接绘成光滑线,这些光滑线称为等降水量线。

换言之,图上降水量相等各点的连线即为等降水量线。

水文学及水资源

水文学及水资源

水文学及水资源引言水文学是研究水的运动、变化和分布的学科,与水资源管理息息相关。

水资源则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生态环境、农业、工业和城市发展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水文学和水资源的关系,分析其重要性和当前面临的挑战。

水文学的基本概念水文学是一门研究水文循环、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水文要素的学科。

它涉及到水的运动规律、水的变化特征以及水资源的评估与利用。

水文学通过对不同区域水文情况的分析,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水资源的重要性水资源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资源之一,是维持生命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人类的生产生活都依赖于水资源,同时水资源也对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合理、可持续地利用水资源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水资源管理的挑战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水污染、水资源过度开发、水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逐渐凸显。

如何保护好水资源,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水文学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水文学在水资源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水文要素的研究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地表水、地下水的情况,为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水文学还可以通过模型模拟等手段,预测水资源的变化趋势,为水资源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结语水文学及水资源管理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简要介绍了水文学的基本概念、水资源的重要性以及水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并探讨了水文学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水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视,共同努力保护好我们宝贵的水资源。

水文学与水资源概论4.5 蒸发_影响蒸发的因素和流域总蒸发的分布(1)

水文学与水资源概论4.5 蒸发_影响蒸发的因素和流域总蒸发的分布(1)

第三节影响蒸发的因素和流域总蒸发的分布影响蒸发的因素和流域总蒸发的分布一、影响水面蒸发的因素气象因素水的状况二、影响土壤蒸发的因素气象因素水的状况土壤的状况三、影响植物散发的因素气象因素水的状况植物的状况一、影响水面蒸发的因素1. 气象因素影响水面蒸发的主要气象因素包括太阳辐射、温度、湿度、风、气压、降水。

2. 水的状况影响水面蒸发的主要水的因素有水质、水深和水面的大小和形状。

水质在相同的热量条件下,浑水的温度高,蒸发相对较大水中的盐分子具有吸水力,减小水面饱和水汽压含盐度增加1%,蒸发会减少1%;故平均盐度为0.35%的海水蒸发要比淡水蒸发小2-3%。

高矿化度的工业废水多为浓度大的无机盐溶液,如矿化度大于10 g/L、透明度小于1 m、污水浓度达1.10-1.12 g/cm3时,蒸发量可小于淡水蒸发量的25%。

水深浅水水温变化显著,与气温关系密切如水深较大,整个水体的温度变化缓慢,落后于气温时间较长总的来说,春、夏两季浅水比深水蒸发量大;秋、冬两季浅水比深水蒸发量小水面形状是通过风向影响蒸发的。

如在上图中,若风向与水面的延伸方向大体垂直,即为C-D方向,蒸发率较高;若风向与水面的延伸方向大体平行,即为A-B方向,则蒸发率较低。

中国多年平均年水面蒸发量图Figure 19-8 Mean Annual Pan Evapor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inches).The pattern of evaporation shown is based on Class A evaporation pan measurements by the United States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Note the relatively high rates of evaporation in the south-western part of the country, compared to the north and north-eastern parts.。

水文学与水资源概论2.2 水量平衡_海洋水量平衡方程和陆地水量平衡方程

水文学与水资源概论2.2 水量平衡_海洋水量平衡方程和陆地水量平衡方程

第二节海洋水量平衡方程和陆地水量平衡方程1. 海洋水量平衡方程式若将全球的海洋视为一个完整的研究区,则对于这一研究区,有:P: 降水量R sI: 从地表流入海洋的水量R gI: 从地下流入海洋的水量E: 海水蒸发量而流出海洋的水量以及工农业生产和生活耗水量几乎可以完全忽略不计,因此:R sO=0 R gO=0 q=0对于处在任意时段的全球海洋,有:P+ R+ R gI-E=ΔS 1-5sIOS ∆0o o P R E +-=O P R OE2. 陆地水量平衡方程式前已论及,陆地水循环可分为外流区水循环系统和内流区水循环系统,故在讨论其水量平衡时,当分别叙述之。

1) . 外流区水量平衡方程式对于陆地上的外流区,有:P: 降水量;R sO: 从地表流出的水量;R gO: 从地下流出的水;E: 蒸发量而并无水从地表和地下流入外流区,同时,对工农业生产和生活耗水量忽略不计,因此:R sI=0 R gI=0 q=0对于处在任意时段的外流区,有:P-R sO-R gO-E=ΔS 1-8P-R sO-R gO-E=ΔS在上式中,ΔS为外流区蓄水的变化量+R gO, 以之表示从地表和地下流出外流又令R=RsO区的水量之和,并以英文单词“outflow (外流)”下标“P”、“E”和“ΔS”,便有:P outflow-R-E outflow=ΔS outflow1-9上式即为任意时段内的外流区水量平衡方程。

P outflow -R-E outflow =ΔS outflowΔS outflow 既可为正,也可为负;但若是多年平均,则→0,故有:1-10在上式中,、和分别为外流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外流区多年平均流出水量和外流区多年平均蒸发量。

outflow P R outflow E outflowS ∆0outflow outflow P R E --=2). 内流区水量平衡方程式对于陆地上的内流区,有:P: 降水量E: 蒸发量而既无水从地表和地下流入内流区,也无水从地表和地下流出内流区,同时,将工农业生产和生活耗水量忽略不计,因此:R sI=0 R gI=0 R sO=0 R gO=0 q=0对于处在任意时段的内流区,有:P-E=ΔS 1-11inflow S ∆P-E=ΔS在上式中,ΔS 为内流区蓄水的变化量又以英文单词“inflow (内流)”下标“P”、“E”和“ΔS”,便有:P inflow -E inflow =ΔS inflow 1-12上式即为任意时段内的内流区水量平衡方程。

水文学与水资源_河口_河口的水文特性(1)

水文学与水资源_河口_河口的水文特性(1)

第三节河口的水文特性前已述及,河口区是河流与海洋两大水体相互交汇和过渡的地段。

在这里,既有径流等的河流动力的作用,也有以潮汐为主、以波浪和海流(仅在口外海滨段)为次的海洋动力作用。

这两种动力均随着时、空的不同而变化,有着不同的时、空组合,因此,河口区的水文情势非常复杂。

一、潮波的传播和变形1.潮波的传播潮波在海洋上出现之后,带着巨大的能量向近海和河口传播。

潮波进入河道后,仍能朝河流上游方向传播,故河道内也出现了类似外海上的潮汐的现象。

河道内,潮波在上溯过程中,能量逐渐消耗,流速也逐渐减小。

潮波传播一段距离后,河口外已开始落潮,不仅潮流上溯的速度因受河水下泻和河道的摩擦而减小,潮流的水量也因海面下降而减小,故潮流上溯的能力更弱;至河道中某处,潮流上溯的速度与河水下泻的速度相抵,该处即为前面提及的潮流界。

潮流界以上,河道内并无流速方向朝陆的水流,但河水仍因潮波上溯而有壅积现象,水位仍随潮汐的涨落而涨落;在潮流界以上,上溯的潮波,因受各种阻力的作用,波高不断减小,至河道中的某处,趋于消失,该处即为前面提及的潮区界。

因此可见,潮区界即为潮波传播的上限处。

2. 潮波的变形在河口区,河床向海洋倾斜,河水也相应地具有向海方向的水面比降和一定的流速,并受到两侧渠道岸壁的约束。

潮波进入河口后,即在这一水域中逆坡、逆流向上传播,故形态发生变化。

在不同类型的河口,潮波的变形各不相同。

中国的钱塘江河口为一喇叭型河口,由海向陆,宽度急剧变小,杭州湾湾口宽达100 km,在澉浦,河口的宽度减为20 km,而在海宁,河宽更减至2-3 km。

此外,由海向陆,底床的高度急剧增大,水深锐减(杭州湾湾口水深8-9 m, 在澉浦水深约4 m,在海宁水深1-2 m),在底床上且有沙洲。

潮波进入后,变形明显,前坡几乎呈直立状,宛如一堵白色水墙,高达3.7 m,以8m/sec的速度怒吼而上,排山倒海,极为壮观,此即著称于世的钱塘江涌潮。

钱塘江涌潮(2017年10月6日海宁盐宫镇)中国的长江口为一三角港河口,由海向陆,宽度虽趋减小,但变化并不急剧,且水深相对较大。

水文学与水资源概论6.5 径流_影响径流的因素(1)

水文学与水资源概论6.5 径流_影响径流的因素(1)

第三节影响径流的因素
从径流的形成过程不难推断,多种自然地理-环境要素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径流。

此外,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也对径流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气象因素
1. 降水
●降水量的影响
●降水历时和降水强度的影响●降水的空间分布的影响
中国1956-1979年平均年降雨量图
中国1956-1979年平均径流深图
2. 蒸发
蒸发是影响径流的重要因素之一。

降下的雨水的一部分主要由蒸发所损耗,而余下的部分才能形成径流。

若蒸发强烈,土壤的初始含水量便会很小;降雨过程中,雨水的损耗量则相对较大,产流量则相对为小。

3. 温度
前已述及,温度是对蒸发的影响十分明显,而蒸发又是影响径流的重要因素,因此,温度主要通过影响蒸发而影响径流。

若年降水量相同,年气温越高,则年径流深越小;反之,年径流深则越大。

在另一些情况下,气温与径流的关系却较为复杂。

此外,风和饱和差等气象因素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径流,但它们也主要是通过影响蒸发而影响径流的。

水文学与水资源_河口_河口区的泥沙(1)

水文学与水资源_河口_河口区的泥沙(1)

第四节河口区的泥沙
河口区不仅是河流径流和海洋潮流交汇和共同作用的区段,也是大量泥沙沉积的场所。

河口区特有的动力条件和化学过程使得泥沙动态较在无潮河段复杂的多。

一、河口区泥沙的来源
河口区的泥沙有三个主要来源。

1. 河流径流挟带的下行泥沙
在这部分泥沙中,有的是由地表径流带至下泄的河水中的,另一些则因河岸崩塌而进入水中的。

尼罗河三角洲的卫星照片
2. 海洋潮流挟带的上行泥沙
在这部分泥沙中,有的是因海岸遭受波浪侵蚀而随涨潮流进入河口的,有的是因沙洲和浅滩遭受波浪的冲击和搅动,重新起动,然后随涨潮流漂浮、进入河口的,另一些则是本河流下泄的、但又被涨潮流带回的,或者是其它河流下泄的、被沿岸流搬运至本河流的河口附近并随潮进入河口的。

3. 河口区局部运动的泥沙
在这部分泥沙中,有些源自河岸侵蚀和沙洲移动,在水中以悬移的方式或在底床以推移的形式作往复运动;另一些则可能原已沉积,但因水流冲刷底床而再度随水运动。

各个来源的泥沙在河口区泥沙总量中所占的比例,与径流作用的强弱、上游来水含沙量的大小以及潮流作用的强弱等有关。

在中国的长江口,流域的来水量大,径流作用强,源自陆地的年输沙量达4.8亿吨,远远超出海洋潮流所带来的泥沙。

然而,在中国的钱塘江河口,源自陆地的年输沙量仅为600万吨;但潮差大,潮流作用强,仅在一个半日潮周期内随潮流进入的沙便可达130-260万吨;一年之内,潮流所带来的沙要远多于径流带来的沙。

二、河口区泥沙的组成
因经径流的长距离搬运和海洋潮流的往复冲筛,河口区的泥沙较细,无论是悬沙,还是组成底床表面的颗粒,一般均为d<0.05 mm的粉砂和粘土;因受上溯的潮流的顶托,推移质往往仅能行进至潮流界。

水文学与水资源pdf

水文学与水资源pdf

水文学与水资源
水文学是地球科学中的一个分支领域,研究地球表面水文循环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包括水文气象、流域水文学、水力学、河流地貌学等学科,是研究水资源的基础。

水资源是指自然界中的水,包括地下水和地表水、湖泊、河流等水体,是人类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之一。

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直是人类社会的重要问题,而水文学则是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

水文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水的分布和变化规律,预测和预警灾害性天气,提升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和安全性,还能对防洪、治理水污染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地球表面水文循环是指水在不同形态下(如气态、液态和固态)在地球表面不断循环的过程。

水文气象是研究大气水分的科学,主要包括降水、蒸发和潜在蒸散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研究,可以更好地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和干旱风险,以及优化灌溉等农业生产方式。

流域水文学则是研究一个特定地区内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动态变化和水文循环过程,包括河流径流、蒸发和蓄水等方面。

对于开发和利用水资源,流域水文学对于研究流域的水文特征、水文模型、水文过程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水利工程中的水力学是研究水在运动过程中的流动规律和基本特性的学问。

通过对水的流动状态进行分析、研究和模拟,可以为水力发电、水利工程设计和河流防治等方面提供重要的工程技术应用。

水文学与水资源的研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之一。

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更多地关注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和持续利用,同时提升水文学技术的应用和研究能力,以更好地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互动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

01-水文学与水资源概论

01-水文学与水资源概论
➢ 在生产实践中,特别在与水旱灾害的斗争中, 人类不断观测各种水文现象,思考和研究它 们的规律,积累起关于水的丰富知识,逐渐 形成、并不断发展了水文科学。
➢ 水文学发展阶段大体划分如下:
1. 萌芽阶段(公元1400年以前) 2. 奠基阶段(公元1400-1900年) 3. 应用水文学兴起时期(公元1900-1950年) 4. 现代水文学阶段(公元1950-现在)
西定律。
这《些喷科泉学理的论起的源创》立,为水文科学在河道水流、
1蒸67发4年、法地国下人水佩运罗动在、巴径黎流出形版成的《和喷水泉文的循起环源等》领一 书域,的将发人展们奠对定水了文理循论环基的础认,识提它高表到明数人量类描对述水的文高 度现,象是的一认个识飞已跃由。萌芽时期那种肤浅零星的知识, 发展到了比较深刻系统的知识。
一、水文学的研究对象
➢ 地球上现有约13.9亿立方千米的水,它以液态、 固态和气态分布于地面、地下和大气中,形成 河流、湖泊、沼泽、海洋、冰川、积雪、地下 水和大气水等水体,构成一个浩瀚的水圈。
➢ 水文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水体(水圈)。
水循环的研究是水文学的核心内容
➢ 水圈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状态;
接着,农业水文学、森林水文学、都市水文 学也相继兴起。
水文站
1949年,林斯雷和柯勒、保罗赫斯合著《应用水文 学》;同年,姜斯敦和克乐斯合著的《应用水文学 原理》、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编著的《水文学手册》 等应用水文学专著陆续问世,总结了这一时期的成 就,标志着应用水文学的诞生。
应用水文学,以它直接为生产和生活提供多方面服 务这一鲜明特征,获得迅速发展,成为近代水文科 学体系中最富有生气的分支学科。
01-水文学与水资源概论
主要参考书:
1、伍光和等编《自 然地理学》(第 三版),高等教 育出版社,2000 年7月出版

水文学与水资源概论4.2 蒸发_蒸发量或蒸发速率的确定(1)

水文学与水资源概论4.2 蒸发_蒸发量或蒸发速率的确定(1)

第二节蒸发量或蒸发速率的确定对蒸发量或蒸发速率,既可以利用仪器等予于测定,也可以利用一些公式进行计算。

一、器测法利用蒸发器或蒸渗仪等对水面蒸发、土壤蒸发和植物散发(蒸腾)进行测量。

1).水面蒸发的测定可利用蒸发器(陆上蒸发器、漂浮蒸发器)和蒸发池对水面蒸发进行测量。

蒸发器以测针计量器内的水位高差。

一日的蒸发量为该日8时和次日8时的实测水位之差,如遇雨日,还需加上该日的降水量。

水面蒸发器测法计算公式蒸发量公式:E’=W1-W2+P在上式中,E’:由蒸发器测得的蒸发量(mm);W1:测量开始时蒸发器内的水位(mm);W2:测量结束时蒸发器内的水位(mm); P:测量时段内的降水量(mm)蒸发量折算公式:E=φE’在上式中,E:折算后的蒸发量(mm);φ:折算系数;E’:由蒸发器测得的、未经折算的蒸发量(mm)折算系数φ随蒸发器的不同、季节的不同和气候等条件的不同而不同。

表3-1 中国各地区不同类型的蒸发器的折算系数(φ) (南京大学地理系和中山大学地理系,1978)中国自20世纪50 年代起开始建立一批设有蒸发池的实验站。

中国常用的蒸发池有面积为10 m2、20 m2和100 m2的三种。

试验表明,面积大于10 m2的蒸发池中的水的蒸发速率受蒸发面积的影响已很小,所以,可将由此类蒸发池测得的蒸发量视为天然水体的蒸发量。

由此可见,使用蒸发池尤其是大型蒸发池,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蒸发器测得的水面蒸发量偏高的问题。

事实上,在对蒸发器测得的蒸发量做折算中所使用的折算系数(φ)系由蒸发池测得的结果推算而来:在上式中,φ:折算系数;E et :以蒸发池(evaporation tank) 测得的蒸发量(mm);E em :以蒸发器(evaporimeter)测得的蒸发量(mm)et emE E ϕ=年折算系数的空间分布特点是,湿润地区较大,干旱地区较小;折算系数的时间分布特点是,春季较小,秋、冬季较大。

2.土壤蒸发的测定可利用土壤蒸发器或蒸渗仪对土壤蒸发进行测量。

水文学与水资源概论3.5 降水_降水量的确定(2)

水文学与水资源概论3.5 降水_降水量的确定(2)

3. 等雨量线法一般来说,等雨量线法是计算区域平均降水量的最好的方法,因为其优点正是反映了地形变化对降水的影响。

因此,如果地形变化较大(一般是大流域),区域内又有足够数量的测站,能够根据降水资料结合地形变化绘制出等雨量线,则应采用之。

以这一方法计算区域平均降水量的步骤如下:1). 绘制等雨量线;2). 用求积仪或其它方法量得各相邻等雨量线间的面积a i,各面积除以区域总面积,即得各相邻等雨量线间面积权重;3). 以相邻各等雨量线间的雨深平均值乘以相应的权重,即得权雨量;4). 将各相邻等雨量线间面积上的权雨量相加,即得区域平均降水量:2-6 在上式中,:区域平均降水量(mm);a 1、a 2……a n :各相邻等雨量线间的面积(km 2);P 1、P 2……P n :各相邻等雨量线间的雨深平均值(mm);A :区域总面积(km 2)以等雨量线法算得的城西径流实验站控制流域在同次降水中流域的平均降水量为92.1 mm 。

P 11212()()()......()n i i n i n a P a a a P P P P A A AA==+++=∑三、“间接”推估区域降水量-雷达测雨和卫星遥感测雨雷达测雨陆基雷达可被用于追踪雨云和锋面的运动。

雷达装置向空中发射电磁能波,波反射量和返回时间被记录下来。

云层中的水分越多,反射回到地表并被雷达装置探测到的电磁能就越多。

反射波回到地表越快,云层距离地表就越近。

根据雷达回波强度,利用一定数学公式-雷达气象方程,可以推算出降雨强度。

卫星遥感测雨最可能产生降雨的云层的顶部极亮、极冷。

LANDSAT、SPOT和AVHRR是被动式传感器的常见的卫星平台。

这些居于空中的被动式卫星传感器能够探测可见光和红外波段的辐射。

因此,它们可探测云层的亮度(可见光)和温度(热红外)。

将测得的此类结果与区域内的点降水量的测量结果结合起来,便可以推测降雨强度。

Clouds cover entire East Coast of USThis NOAA satellite image taken Tuesday, May 3, 2011 at 1:45 a.m. EDT shows clouds cover the entire East Coast of the US. A low pressure system moves into eastern Canada and slowly pushes a cold front eastward toward the East Coast. The front extends from the Northeast, down the Ohio River Valley, and down the Mid-and Lower Mississippi River Valleys. The Gulf of Mexico feeds ample moisture into this system, creating periods of strong storms. Large hail, strong winds, and heavy downpours have been reported along the southern end of this system.Mississippi River swellsThe Mississippi Riverswells near the top ofa levee nearTiptonville, Tenn., inthe northwesterncorner of the state, asseen from aTennessee NationalGuard helicopter onTuesday, May 3,2011.密西西比河水位达到有史以来第二高点时间:2011-05-10 20:23:58密西西比河水位达到有史以来第二高点时间: 2011-05-10 20:23:58田纳西的低洼地区爆发严重洪水。

《水文学与水资源》PPT课件

《水文学与水资源》PPT课件
水资源的含义十分丰富,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水资源,是指地球上水的总体。包括全部自然 界任何形态的水,如气态水、液态水和固态水。 狭义的水资源,是指与生态环境保护和人类生存与发 展密切相关的、可以利用的、而又逐年能够得到恢复和 更新的淡水,其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
3
Zuo Qiting
水资源学是对水资源进行评价、合理配置、综 合开发与合理利用和保护,为社会和经济的可持 续发展提供水的保证,处理好水资源和经济社会 发展及环境、生态系统间关系,以及对水资源实 行科学管理和保护经验的系统总结所形成的知识 体系,是指导水资源业务的理论基础(陈家琦等, 2002)。
16
Zuo Qiting
单元水体水箱模型
17
Zuo Qiting
对于单元水体,第n时段水量平衡关系式如下:
V n 1V n(InQ n) t (n=1,2,3……)
(13.3.1)
式单平中元均,水出V体流n 第量,。nV时n+1段—t —的——平第单均n位时输时段入段初量。和。末Q n单—元—水第体n时蓄段水单量元。水I n 体—的—
32
Zuo Qiting
11.3.3.4 计算结果与分析
可再生性指数 的计n 算,关键涉及到单元水体的 蓄水容量 和维Vm持ax 水循环再生系统所需的最小蓄水 量降水的和确径定流Vmi。n系在列实资例料中,,并参根考据流单域V元m的ax 子地流形域数的据多进年行 确定。 则需要兼Vm顾in 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需水量 进行综合确定。在计算时由于缺少上述资料, 可 按 的1V0min%进行V取max 值。
27
Zuo Qiting
11.3.3.2 研究方法
在数字高程模型(DEM)基础上,将马连河流 域分成7个子流域,并提取各子流域的水文特征 值。本例利用SWAT模型方法来建立马连河流域 分布式水文模型。

水文与水资源学习

水文与水资源学习

水文与水资源学习水文与水资源学》知识点1水文&水资源水文水资源水文与水资源的基本特征2水文学&水资源学水文学水文学研究方法水资源学水资源学研究方法水文学与水资源学的关系3水文与水资源研习的研究对象、任务与内容4水文学的发展水文学发展的驱动力水文学的发展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5水资源现状我国水资源特征中国水环境面临的三个严重问题世界水资源概况02水循环及其要素1水分循环水圈水分循环定义水分循环内外因水分循环基本环节水分循环类型水分循环周期影响水循环的因素水循环的促进作用和意义2水量均衡水量均衡原理水量平衡的基本形式水量平衡必须具备列水量平衡方程需要注意非滑动流域、滑动流域多年平均径流系数和多年平均蒸发系数非滑动流域、滑动流域水量均衡方程、全球陆地水量均衡方程、全球海洋水量均衡方程、全球多年平均值的水量均衡方程3河流与流域河流河流共同组成要素干流支流外流河内流河河流的分段特征水系及其几何特征河长河网密度河流的弯曲系数河道级别级序分叉比河流的断面形态(纵断面、横断面)河流的比降(纵比降、横比降)分水岭(线)流域流域的几何特征:流域面积、流域长度(l)、流域平均宽度(b)、流域的形状系数(ke)、流域的不对称系数(ka)流域的地形特征:流域平均值高度、流域平均值坡度流域自然地理特征: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气候条件流域的影响因素4降水及其特征降水类型:按降水性质、按降水强度、按降水形态、按降水成因降水的基本要素:降水量、降水历时、降水时间、降水强度、降水面积为了充分反映降水随其时间的变化规律和空间分部规律,常用降水过程线、降水总计曲线、等降水量线、降水特性综合曲线则表示降水的特性。

影响降水的因素:地理位置、地形、气旋、台风路径、森林、水面、人类活动我国降水特征:地理特征(空间原产失衡);时间特征(年内分配失衡、年际变化小)降水观测:是水文观测的主要内容,降水量的精确测定是水文计算、水文模型研究、洪水预测预报的基础。

水文学与水资源概论7.5 河流_河流的水情要素(1)

水文学与水资源概论7.5 河流_河流的水情要素(1)

第七章河流(2)第三节河流的水情要素用于表述河流的水文变化情势的变量称为河流的水情要素。

最常用的水情要素为河流的水位、流速以及流量,它们一般称为河流的水情三要素。

一、水位1. 水位的概念自由水面超出某一基面的高程称为水位。

用于确定水位的基面有绝对基面和测站基面。

绝对基面为河口处的海平面。

测站基面为水文观测站最低水位以下0.5-1.0 m处的假想水平面。

Staff GaugeStaff Gauge坐落在伊河两岸(洛阳市洛龙区)的龙门石窟河中水位的变化,主要是河中水量的增、减造成的如我国北方在春季融雪期间或夏季降雨期间,河流中的水量大增,水位上涨;在冬季降雨减少或夏季久晴不雨,河中水量减少,水位下降。

湘江长沙站水位跌破历史最低点提前进入枯水期的长沙湘江橘子洲大桥段(2009年10月6日摄)湘江长沙站水位跌破历史最低点湘江长沙段主航道大片干涸的河床(2009年10月6日摄)枯水已经使长沙水文站设置于湘江边的水位标杆全部裸露出来(2009年10月22日)长江下游水位退至23年来最低点2009年10月23日, 长江九江段水位降低,裸露出来的江滩上,一道道宽宽的裂缝。

这是2011年1月2日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罗克汉普顿拍摄的菲茨罗伊河中测量洪水水位的标尺这是在三峡库区万州段江岸边拍摄的水位高度(2010年10月25日摄)。

当日20时,三峡库区重庆万州段水位已达到175.19米,超过175米高程。

水位变化的其它原因如河床的冲淤、人工疏浚、堤堰等建筑物的修建、风吹、水坝阻塞、潮汐、干支流会合等,也可引起水位的变化。

2. 水位过程线以时间为横坐标、水位为纵坐标的曲线称为水位过程线。

水位过程线表示水位随时间的变化。

可按需要绘制日、月、年以及多年等的水位过程线。

自水位过程线可以查得某一时段内水位的变化过程尤为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及其出现的时刻。

The Neuse River rose to 29.74 feet in the city of Goldsboro between Tuesday and Wednesday (11 and 12 Oct. 2016), beating the existing record of 28.9 feet, which was set in 1999 when Hurricane Floyd slowly skirted North Carolina's coast.3. 水位-历时曲线一年之中水位等于和大于某一数值的天数之和称为这一数值的水位的历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水文学的体系
传统的水文科学是按研究对象划分分支学科的, 主要有:河流水文学、湖泊水文学、沼泽水文学、 冰川水文学、雪水文学、水文气象学、地下水水 文学、区域水文学和海洋水文学等。
河流水文学也称河川水文学,研究河流的自然地理
特征、河流的补给、径流形成和变化规律、河流的 水温和冰情、河流泥沙运动和河床演变、河水的化 学成分、河流与环境的关系等。
4、左其亭等《现代水文学》,科学出版社, 2002年出版
1962年,美国政府联邦政府科技委员会
水文学:关于地球上水的存在、循环、分布,水的 物理、化学性质以及环境(包括与生活有关事物) 反应的学科。
1987年,中国大百科全书
水文科学:关于地球上水的起源、存在、分布、循 环运动等变化规律和运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 知识体系。


水文学是研究地球上水的起源、存在、性质、分布、 循环、运动变化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人类社会 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地球表层的水经过约35亿年的积聚和演变,逐渐
形成今天的水圈。 水圈的形成不仅改变了岩石圈的面貌,使大气圈 中的现象变得复杂多样,而且导致生物圈的出现。 水的出现和水圈的形成,是地球自然历史中最重大 的事件!
水文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水体(水圈)。
水循环的研究是水文学的核心内容
水圈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状态;
水圈中各种水体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
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等水文过程紧密联系,相 互转化,不断更新,形成一个庞大的动态系统。
水的这种周而复始不断转化、迁移和交替的现象称水循环。
水循环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物质循环
它成云致雨,影响着一个地区的气候和生态,塑
造地貌和实现地球化学物质的迁移,像链条一样 连结着全球的生命,为人类提供不断再生的淡水 资源和水能资源。
水资源问题是现代水文学的重要内容
随着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日益扩大, 人类活
动干扰了自然界的水循环过程,改变着各个水 体的性质;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反馈
书中叙述他在塞纳河进行过三年的雨量观测,计算
《喷泉的起源》 这些科学理论的创立,为水文科学在河道水流、 蒸发、地下水运动、径流形成和水文循环等领 1674年法国人佩罗在巴黎出版的《喷泉的起源》一 域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它表明人类对水文 书,将人们对水文循环的认识提高到数量描述的高 度,是一个飞跃。 现象的认识已由萌芽时期那种肤浅零星的知识, 发展到了比较深刻系统的知识。
1663年雷恩和胡克创制了翻斗式自记雨量计,1687
年哈雷创制测量水面蒸发量的蒸发器,1870年埃利 斯发明旋桨式流速仪,1885年普赖斯发明旋杯式流 速仪。
1746年,中国在黄河老坝口设立了全国第一
个正规水位站,开始系统观测水位,并进行 报汛。
在这一时期,近代水文科学理论开始逐渐形成。
(由萌芽到成熟、由定性到定量、由经验到理论)
1、萌芽时期
(远古至约公元1400年)
——水文现象定性描述阶段; 特点:为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开始了原始的水位、 雨量观测,对水流特性进行观察,并对水循环现 象进行推理解释。
在尼罗河、幼发拉底河、恒河和黄河这些古老文化
发祥地的遗迹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时期已经开始 了原始的水文观测。
这一时期最重要的进展是应用水文学的兴起。
进入20世纪,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大量
兴起的防洪、灌溉、交通工程和农业、林业乃至 城市建设向水文科学提出越来越多的新课题,水 文科学的应用特色逐渐表现出来。
从1914年到1924年,经过黑曾、福斯特等人 的工作,把概率论、数理统计的理论和方法 系统地引入了水文科学,使水文变量(如洪 峰和洪量)和它出现的机率联系起来,为预 估工程未来运行时期内可能出现的水文情势 开辟了道路。
主要内容
一、水文学的研究对象 二、水文学简史 三、水文学的体系 四、水文学的地理研究方向 五、水文现象的主要特点 六、水文学的研究方法
一、水文学的研究对象
地球上现有约13.9亿立方千米的水,它以液态、
固态和气态分布于地面、地下和大气中,形成 河流、湖泊、沼泽、海洋、冰川、积雪、地下 水和大气水等水体,构成一个浩瀚的水圈。
1674年佩罗提出了水量平衡的概念,成为水文科学最
基本的原理之一; 1738年伯努利父子发表水流能量方程; 1775年谢才发表明渠均匀流公式(谢才公式); 1802年道尔顿建立了研究水面蒸发的道尔顿公式; 1851年莫万尼提出了汇流和径流系数的概念,并发表 了计算最大流量的著名推理公式; 1856年,达西发表了描述孔隙介质中地下水运动的达 西定律。
从1932年到1938年,谢尔曼、霍顿、麦卡锡、 斯奈德等人在产流和汇流计算方面取得开拓性 进展,为根据降雨推算洪水开辟了道路。
克拉克、林斯雷等人在单位线、多个水文变量 联合分析和径流调节的理论、方法等方面发展 并丰富了上述的内容。
在此期间,水文站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成 规模宏大的水文站网系统,这些成就为应用 水文学的兴起在理论上、方法上和资料条件 方面奠定了基础,并率先形成了它最重要的 分支学科——工程水文学。
水文学与水资源概论
姜艳
jlhyan@ QQ:110881540
主要参考书:
1、伍光和等编《自 然地理学》(第 三版),高等教 育出版社,2000 年7月出版
2、金伯欣主编《水文学与水资源概论》,华中 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12月出版 3、邓绶林《普通水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6年出版
4、现代水文学阶段( 公元1950-现在)
特点:
新技术的应用 水文实验和研究的发展 水资源和人类活动的水文效应研究的
兴起和发展
这个新阶段赋予水文科学以新的动力和新的特 色:
首先,由于人类对水资源的突出需求,水文科学 的研究领域正在向着为水资源最优开发利用的方 向发展,以期为客观评价、合理开发、充分利用 和保护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大规模的人类活动对自然水体,进而对 自然环境正在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研究和评价人类活动的水文效应和这种效 应的环境意义,揭示人类活动影响下水文现象 的规律,进而探讨水文分析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防止人类活动对水文循环的影响朝着不利于人 类生存环境的方向发展,这一切正在成为水文 科学面临的新课题。
《管子》、《庄子》、《吕氏春秋》等有 关书籍中,已有对水文现象的记载与论述。
东汉王充在他的《论 衡》一书中,更以唯物的 观点,批判了人们长期存 在的雷、电、风、雨的迷 信说法,而给以科学的解 释,对水文循环的概念、 潮汐的成因等方面都作了 精辟的论述。
郦道元《水经注》
著名的《水经》一书于东汉问世,
公元前316年蜀守李冰与他的儿子二郎在四川灌县
修筑了导治岷江的灌溉工程——都江堰,在灌县城 西门的宝瓶口设有石人测量水位,后改为石刻水则, 用以测定水位,控制进水,防止洪水毁坏渠道。
我国历代沿河居民还把最高和最低水位及其出现时 间刻在河岸的石壁上,以记录罕见的洪、枯水位。 涪陵长江岸边的白鹤梁自公元764年开始刻画石鱼 图形记载长江最枯水位,直到20世纪40年代共有刻 记163条,记有72个年份的历史枯水。
湖泊水文学主要研究湖泊中的水量变化和运动,湖
水的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湖泊沉积湖泊的利用等。
沼泽水文学研究沼泽径流、沼泽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沼泽对河流和湖泊的补给、沼泽改良等。
水文气象学研究水圈和大气圈的相互关系,包括大
气中水文循环和水量平衡,以蒸发、凝结、降水为 主要方式的大气与下垫面的水分交换,其中尤其着 重研究暴雨和干旱发生和发展的规律。 水与河流、湖泊的相互补给,地下水资源的评价和 开发利用。 海洋中的波浪、潮汐、洋流、海岸带泥沙运动等。
经后人不断加工校订,发展成为 《水经注》40卷,是我国水象学方 面的一本重要书籍;
系统地描述了黄河、淮河、长江三
水系的源头、干支流、灌溉、水力 情况等。
记述了当时中国境内1252条河流的
概况,成为水文地理考察的先驱。
《吕氏春秋》 “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 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小为大,重 为轻,国道也。”提出了朴素的水文循环 概念。
对水利学的研究:
为了排除泥沙,他做了疏通亚诺河
的施工计划; 他设计并亲自主持修建了米兰至帕 维亚的运河灌溉工程; 有些水利设施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1424年,中国和朝鲜先后开始统一制作和使用标准
测雨器。明仁宗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正式颁发 了“测雨器制度”,将统一制造的高一尺五寸,直 径七寸的测雨器公布全国。
另外,现代科学技术使获取水文信息的手段和分 析水文信息的方法有了长足的进步。例如,
遥感技术的应用,使同时观测大范围内的宏观水文现
象成为可能; 核技术的应用使人们能够获得微观水文信息; 水文模拟方法、水文随机分析方法、水文系统分析方 法,使人们研究水文现象的能力发展到新的水平; 尤其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使水文科学从水文观测到 基本规律的研究,由人力和机械操作,发展到以电子 计算机为核心的自动化。
出塞纳河在伯格底以上流域内的年径流量只是年降 同时也表明,人类对地球上水的运动、变化规 水量的1/6。他的这一结论的公布,被认为是现代科 学水文的开始。 律的探索,已发展到以大量观测事实为基础, 为了纪念他对水文学的贡献,1974年联合国教科文 进行假说、演绎和推理,进而建立各理论体系 组织和世界气象组织联合在巴黎举行了水文科学 的近代科学方法论。 300年纪念会。
最早的雨量观测于公元前四世纪在印度出现;
中国于公元前三世纪的秦代已开始有呈报雨量
的制度;
到了公元1247年,已有了较科学的雨量器和雨
深计算方法,并开始用“竹笼验雪”以计算平 地降雪深度。
水文记载
四千年前已有黄河水灾的记载。在四千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